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关系论文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摘要:本文从内控五要素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对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理解,发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降低风险、实现既定目标。
关键词:内控五要素、内部审计、既定目标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一)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审计当企业控制环境有效时,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被员工所认同,员工就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就会竭尽全力为企业服务,把企业发展真正当作自身价值实现的体现,会努力保护和节约企业的资源,同时可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完整的工作记录以及各部门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的情况下,可以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也就可以产生良好的审计效果。
积极的审计结果又会激励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激励员工努力,使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到体现,如此往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若控制环境无效,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态度和方式等可能不被员工所认可,可能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很大阻碍。
为了彻底查出部门业务的情况,内部审计部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人员、制定一个较长的工作时间表,因而会耗费较多的人、物、财。
但是,最后也未必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以及预期的审计结果。
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布,又会影响企业对各个部门的看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内部环境的有效与否对内部审计的实施有着全面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结果好坏又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起到重大影响。
(二)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审计企业的风险评估活动开展的好,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高、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风险评估制度进行风险的评估、业务执行到位、风险评估过程以及相应的.风险分析记录比较清晰和细致,便于内部审计工作审计资料的搜集,有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良好的审计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部门增强忧患意识,弥补部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活动的不足,提高企业的抵抗能力。
如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开展风险评估活动或者开展的不够深入,就可能使企业经营业务陷入危机中。
审计与风险内控论文
审计与风险内控论文审计与风险内控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审计与风险内控论文,欢迎阅读!【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作了个综述,在此基础上又论述了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部控制,以及在单位内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审计等问题。
最后,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探讨了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而达到对现代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论文关键字】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综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
”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监督职能,更要强调通过评价而促进经营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
内部控制,简单来说,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1992年,COSO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机构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的影响,设计内部控制是为以下类别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并且提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内容,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
到2004年,COSO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发展了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八要素内部控制理论,即控制环境、目标确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
基于以上对内审和内控定义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首先,作为组织的监督控制职能,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即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相对独立的身份,它要代表并帮助企业的管理层考核评价组织的其他控制要素。
风险论文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论文:论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风险论文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论文:论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风险评估的主要执行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控制活动,是企业信息收集与沟通的重要参与者,还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监督检查力量。
【关键词】风险;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
它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提出建议,促使企业降低风险损失,改善运营效率和效果,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包括: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风险评估的主要执行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控制活动方式,是企业信息收集与沟通的重要参与者,还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监督检查力量。
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和改变的,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企业应当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以便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充分的客观性。
为此,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隶属于总经理领导,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要接受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和企业授权开展审计监督、评价及咨询工作,其工作范围不应受到制度规定之外的人为限制;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可以直接或通过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四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内审人员从业资格,拥有与工作职责相匹配的道德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五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避免对自己提供咨询的事项实施监督和评价。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管理层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
对内部审计重视不足
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足,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得到充分支 持和配合,从而产生审计风险。
决策失误
管理层决策失误,如对财务报告的错误判断或决策失误导致财务 状况恶化,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困难和风险。
管理层舞弊
管理层舞弊行为难以发现和防范,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极大 的风险。
CHAPTER 02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
内部审计风险
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对特定审计事项的判断出现错误,或者审计事项存在重大错报、 漏报,而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揭示,从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风险产生原因
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认识不足、审计方法选择不当、审计职业判断失误、审计人员工作疏忽等 。
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提高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培 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奖励、晋升等方式,激励 内部审计人员积极进取,提高
自身素质。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全面识别风险
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全面识别企业面临的风 险。
CHAPTER 0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及分析
内部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
审计制度不健全
01
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
有效性,从而产生审计风险。
审计方落后
02
审计方法过于陈旧,未能及时更新,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内部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内部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内部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内部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时时潜伏在企业的周围,稍有不慎,企业就会遭到风险袭击,造成风险损失。
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企业管理当局已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有助于企业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一、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一)内部审计的涵义根据2001年iia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所谓内部审计即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
这一全新的定义将内部审计的内涵从评价活动发展为保证与咨询活动,内部审计范围不仅仅涉及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而是要进一步扩展到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评估和改善上。
iia的这一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到公司治理的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二)风险管理的涵义美国coso委员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中把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及各个方面,旨在确定影响企业的潜在重大事件,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它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持续、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见图1)。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审计的定义已将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企业风险管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
企业面临的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求内部审计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和评价。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的基础,是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机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内部审计风险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部审计风险论文篇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推动因素。
公立医院在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必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督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的良好发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公立医院审计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医院改革的重要时期,而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困难的环节。
这是因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部分,其改革又与卫生、医药等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故医疗体系的改革都是由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来体现的,许多医疗政策和医疗体系的改革也都以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为典范。
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势必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原来政府对公立医院有财政补贴、药品加成等补偿措施,但是医改之后没有了药品提成,补偿措施改为财政补助等。
这样看来,公立医院的改革归根到底是公共财政的改革,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并对其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是公立医院保持公益型的前提和保障。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只有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内部控制能力,才能保证自身在改革期间的运行效率,最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的开展时间较早,并且在加强内部控制和节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的内部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公立医院的一些缺陷也慢慢暴露出来,如传统审计方法落后,各种弊端较多等,对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内容过于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大部分公立医院只重视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工作,只对资金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而往往忽视了对资金收支的合理性进行审计,没有对资金收支活动的效益进行分析,使内部审计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管理论文六篇
内部审计管理论文六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1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许多,但大致可以分为审计资源因素、审计环境因素、审计风险因素和审计行为因素四大类。
(一)审计资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所谓审计资源,是指审计服务过程中必需依靠的各种实物的或非实物的基本要素以及审计评价的相应资源。
审计资源主要包括审计人才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设备资源等。
其中审计人才资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
审计质量的凹凸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养,专业力量强、品质好的内审人员作出的审计项目审计工作质量和报告质量一般就高。
通常来说,企业审计部的规模也与审计质量的凹凸是正相关的。
审计法规和行业信息是内审人员的行为指南,而这些信息是不停地变化与更新的,内审人员要在工作中应用这些信息作为审计标准,就必需持续地学习,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技术和设备资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原有的审计技术以及不能充分适应企业管理进展的需要,内审人员要发挥其职能,必需学习使用新的审计技术。
而设备资源是先进审计技术的硬件支撑。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
由于审计可能成为某些政治组织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政治干预审计的大事就有可能发生。
经济环境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打算了审计的产生、存在与进展问题上。
审计职业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需取得社会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必需是以法律为保障的。
企业的文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独立性来发挥作用的。
(三)审计风险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企业内部掌握的完善程度、领导层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审计人员本身的风险管理水平都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四)审计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行为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打算性的。
通常,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内审人员在完成审计项目时可能存在偷懒行为,这就直接影响了项目的质量。
审计行为学目前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目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峻影响了内部审计效率,为改善上述不合理的现象,供应以下建议供参考:1.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审计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协作状况,项目负责人最好能提前1—2天到达现场。
论文浅谈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论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浅谈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摘要意大利的帕玛拉特公司财务作假、操纵证券市场和外勾结进行违规审计的丑闻以及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证券欺诈、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案件等。
这些案件虽然形式各不相同,然而其后都有一条或隐或现的主线:即企业部控制设计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被管理层轻易逾越控制。
与这些舞弊案相对应的是安永、安达信等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败案。
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注册会计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客户部控制的分析和评价,放松对审计风险的控制,结果招致巨额诉讼与罚款,安达信甚至因此轰然倒塌。
可见,部控制不仅在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实现组织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影响注册会计师有效地、经济地完成审计工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别是现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越来越多,社会公众有扩大审计责任的趋势,为了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研究和评价客户的部控制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的审计准则对此也有专门的要求。
部控制审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中国于2002年才开始建立部控制审计制度。
由于中国的部控制审计业务起步较晚,在运行中存在主体单一、相关规缺乏强制性和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VS
不足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时间、人力等方 面的限制,未能对所有企业进行深入调查 和访谈,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也有限,这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普适 性。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建议仅基于 现有文献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未来可以进 一步探讨其他可能的完善措施和实践效果 。
02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相关理论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从而产生误导决策或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特点
内部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隐蔽性、普遍性、低成本性等特点。客观性指内部审计风险无法完全消除,只能通 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隐蔽性指内部审计风险通常难以察觉和预防;普遍性指内部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全过程 和全要素中;低成本性指内部审计风险的防控成本相对较低。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审计工作的流程、标准和要求。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完善风险应对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创新点
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 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剖析,通过对企业内 部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 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04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试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
3《商场现代化》年月(中旬刊)总第55期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 I A )在1999年出版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一书中对内部审计重新进行了表述,它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
这个描述第一次将内部审计从企业(机构)的普通经营管理活动的阵营中解放出来,第一次将内部审计的视角直接的对准了企业(机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治理程序。
这无疑是内部审计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内部审计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重新理解内部审计,特别是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也彰显出了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在分析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之前,让我们沿着美国COSO 委员会所发表的框架理论来回顾一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历史及两者的关系,这将有助于理解内部审计在其中的职责。
美国CO SO 委员会于1992年发表并于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并设定了三类目标——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阐述了五项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这个报告很快被世界上许多企业所采用,但同时人们也发现该报告存在着对风险强调不足等问题。
CO SO 委员会针对这些问题,在原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要求,扩展研究得出《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ER M 报告),于2004年9月正式颁布。
E RM 报告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与内部控制框架相比,风险管理框架在内容和范围上都得到了扩大和提高,讨论的范围扩大到包含内部控制系统的风险管理过程,侧重于用风险的理念来看待企业的管理和目标的实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的论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的关键环节,两者之间互相协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管理的核心,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从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来看,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单位设置不合理等,只有完善和解决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高效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制度难以实施。
导致单位只能使用财务管理制度来替代内部控制,限制了内部控制范围,财务管理制度只能按规定的资金使用方向对单位实施内部控制,难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只凭借着财务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实施控制,对单位内控监管就大打折扣。
(二)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对内部审计没有足够的重视,则会影响单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近年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认为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和自身的利益存在很大的冲突,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一定排斥。
还有部分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有这样的认识,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财政核算中心进行审核,并且有相应的审计部门来实行定期审计,因此,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好像对审计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
这就难以保障内部审计必要性和权威性。
(三)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控制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以及报账,并不会关注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经费投入等工作。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较少,造成很多部门出现不合法的兼岗现象,很难实现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管理人员与保管人员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职权,单位的领导没有对相关负责人的职权进行审批,导致工作难以开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受到管理层的控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浅议企业的内部控制_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创新管理是以创新活动为管理对 象,旨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潜能,提升中小 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管理能及时调整 中小企业中那些陈旧的、过时的条条框 框 ,使 之 不 断 产 生 新 观 念 、新 方 法 、新 产 品,从而使中小企业在有序中含无序,肯 定中有否定,稳定中求发展。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是建 立在环境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的 平稳。同时,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 价的一种活动,可协助管理层监督其他 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 控制环境的建立。高风险经营环境是所 有现代企业都要面临的,它引起企业对 内部审计的需求的变化,这是风险管理 与内部审计结合的内部背景。而审计外 部化趋势侵蚀内部审计生存的职业空间 是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产生结合的外部 背景。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对风险评估 和控制各有侧重又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 是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联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这 种关联主要体现在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 的实施上。
参考文献:
【1】 郑吉昌 基于网络经济的企业经营模式与 营销渠道的变革 [J] 北方经贸 2002
【2】 吴心东 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J] 经济师 2005
【3】 毛彦妮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J] 江苏商论 2004
【4】 刘伟 构筑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力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
一直是中小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级主 要的生产要素。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关系整合
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关系整合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键概念,涉及到组织的运营、财务报告和合规性等方面。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指在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对组织内部的风险进行评估、监督和审计的过程。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密切相关的。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旨在确保组织达成其目标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在内部控制框架下,对组织内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督的过程。
内部控制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框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则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检验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其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组织提供一个可靠的运营环境,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和控制组织内部的风险。
内部控制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机制,确保组织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
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则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和监督,以确保组织能够及时纠正和改进其内部控制。
此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还能够相互补充,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内部控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提供了一个规范和标准化的框架,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风险。
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则通过审计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结合,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减少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组织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结起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内部控制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机制,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识别和管理风险,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则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和监督。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整合,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组织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整合还能够为组织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和增加其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的关系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269-01
摘要近年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已逐步引起企业领导者的关注,内部审计在监督控制、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
本文在阐述了风险管理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减少企业风险的作用及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一、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涵义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
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
在风险的形成过程中,要涉及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方面。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
对于什么是风险管理,国内外学者均有自己的看法,但归根结底,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对潜在意外或损失的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及相
关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但内部控制侧重制度层面控制,通过规章制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侧重交易层面控制,通过市场化的自由竞争或市场交易规避风险。
一般而言,典型的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控制是其核心,内部控制一般仅限于财务及相关部门,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控制只是管理的一项职能;典型的风险管理关注特定业务中与战略选择或经营决策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比较,银行授信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其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
但在新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为维护股东利益,实现企业目标,还要进行基于内部控制的更主动、更灵活、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2.为了发挥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企业应设置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计应充分满足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首先,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董事会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了以总经理为代表的企业经理层,因此,正确处理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产生,董事会又通过其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经理层进行激励与监督,并保证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激励监督措施科学合理。
董事会下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独立于企业的各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以保证
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最高审议机构,其主要是确保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及风险偏好统一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同时要强化各关键环节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解决预案,构建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预警。
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及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1.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
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正因为如此,有些部门可能会出现过渡道德风险,因为风险不是由他们来承担(至少不是单独承担)。
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它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
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实现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有些企业尽管也有风险管理部门,但它属于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向总经理报告,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服于管理
当局的压力。
如风险管理部门对某投资项目分析后发现风险太大不适合投资,而总经理好大喜功,他会力促项目的实施。
这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二)内部审计虽然具有其优越性,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1.审计目的不明确。
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而只对二级企业进行审计。
即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更有甚者,有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即便发现本公司的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当面对领导人参与或法人违纪时,也予默认而不进行纠正和披露。
2.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支持。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是以国家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然而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则是通过事前对经济评价的审计调查研究,及时向企业经营者反馈信息,增强经营者的判断性和可执行性,促进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而实际上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没有正确认识、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3.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应为企
业的精英部门,内审人员应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创造思维的高智能复合型人才。
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现状是内审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内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独立性差,且缺乏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