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合集下载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教案

【疏导目的】这次前郭地震是一起严重的灾难性应激事件。我们的学生亲身经历了此次地震的各种逃离场面,再加上整个社会人群处于紧张、焦虑、恐慌的状态,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此次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疏导情绪,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度过这一时期。

【指导人员】高爽【疏导对象】6年2班学生【班会课题目】震后心理疏导班会课

【教学过程】

一、合理宣泄:

1 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谈谈在这几天自己看到了什么,知道些什

么?

2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是什么,让情绪表露

出来?

3 要求学生回顾在这个事件中,自己的情感,行为,看法甚至是躯体体验?

这个时候刻意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

自己在这个事件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充分宣泄、交流,营造相互安慰和鼓励的气氛。

强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状态是一种灾难发生后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可理解的行为。

二、面对危难我们怎么办?

●转换思维分辨曲直

提问: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是否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有过自责?比如:事件后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在事故中过度紧张、没有帮助到他人而感到羞愧,得出自己不够坚强的负性评价。如果有类似的对危机事件的解释,当事人应该学会做自己的辩护律师,挑战这些观点。转换一下思维,对上述信念就可能得出不同的观点。如:我因为吓坏了没能帮助别人,但吓坏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遇到如此恐怖的事情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有可能给我的心理带来更大的危害,以至于影响到更多人的生活。

灾后心理疏导与辅助预案

灾后心理疏导与辅助预案

尊重个人隐私与意愿
保护隐私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应尊重受灾 者的隐私权,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自愿参与
受灾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心 理疏导,不应强迫或施加压力。
知情同意
在开展心理疏导前,应向受灾者 充分说明目的、内容、方法及可 能存在的风险,并获得其知情同
意。
避免二次伤害
避免再次刺激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应避免提及可能引起受灾者 ຫໍສະໝຸດ Baidu苦的敏感话题,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培训与交流
组织专家和心理工作者进行灾后心理 疏导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心理疏导队 伍的专业水平。
提高社会对灾后心理疏导的认知与支持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灾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灾后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灾后心理疏导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灾后心 理疏导的良好氛围。
注意个体差异与需求
不同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的灾区居民在心理疏 导需求上存在差异,应根据年龄
段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
不同职业背景
不同职业背景的灾区居民在心理疏 导需求上也有所不同,应根据职业 特点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不同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对灾区居民的心理影响较 大,应关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 与情感交流。
导服务。

灾后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案例初中第五课

灾后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案例初中第五课

第五课从灾难中学习(一年级适用)教案设计:李桦(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唐瑛

素材提供:杨林(都江堰市安龙九年制学校)刘泽泉(芦山县思延中学)

[辅导目标]

1、了解灾难对自己带来的情绪压力;

2、掌握有利于适应或排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正确方法;

3、走出灾后的阴影,重新树立信心。

[辅导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利于适应或排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正确方法;

难点:走出灾后的阴影,重新树立信心。

【活动准备】白纸若干(适宜30人,人数更多的时候可通过报数分成若干小组)[辅导过程]

一、暖身活动:——我的爱好(5分钟)

(全班同学坐成一个大圆圈)目的是促进学生彼此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要求: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者神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做什么,不允许说话,其他同学认真看,不要发出声音。当表演者做完后告诉大家,然后请大家举手猜测,接下来请另一个同学表演。先从老师开始。

讨论:

1、你能猜出哪些同学的爱好?

2、哪些同学的喜好跟你相似?

3、哪个同学的喜好令你惊讶?

4、不用言语表达你感到困难吗?

教师导入:简单介绍“5·12”大地震的状况和造成的损害和伤亡,进而说明这次特大灾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经历了太多,变化了许多。因此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二、活动1、震后的我(15分钟)

(了解并疏解彼此在灾难中的影响和情绪压力)

1、请学生逐一回忆在地震的当时,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教师可简单地述说一下自己当时的张皇失措和害怕的情形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害怕恐慌)

心理干预汶川地震教案

心理干预汶川地震教案

心理干预汶川地震教案

教案标题:心理干预汶川地震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汶川地震对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掌握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地震后的心理困扰。

教案步骤:

第一步:了解汶川地震对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时间:15分钟)

1. 分享汶川地震的背景和影响,介绍地震对受灾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影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地震对他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第二步:掌握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时间:20分钟)

1. 解释心理干预的定义和目的,即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受灾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2. 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如情绪管理、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等。解释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效果。

3. 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提醒教师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注意的道德和职业规范。

第三步: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时间:30分钟)

1. 引导学生识别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2. 提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和紧张情

绪。

3. 进行认知重建,帮助学生重新评估和调整对地震事件的认知,树立积极的心态。

4. 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经历,提供互相支持和理解的机会。

5.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指导的渠道,介绍学生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和机构。第四步:总结和反思(时间: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心理压力时可以寻求支持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心理抗压能力。

灾后心理辅导.1

灾后心理辅导.1

灾后心理辅导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陇县西大街小学副校长杨全林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成长的,被家长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从孩子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尤其是灾后的孩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孩子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孩子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动,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

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孩子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但是,在创设

和利用困难情景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设置的情景要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不能太强,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否则,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产生严重的受挫感,从而失去探索的信心。

灾后心理疏导预案

灾后心理疏导预案

灾后心理疏导预案

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除了物质重建之外,灾民们的心理状况也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为了提供有效的灾后心理疏导服务,制定灾后心理疏导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灾后心理疏导预案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份详细的预案,以帮助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在灾后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一、灾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灾后心理疏导是指在灾害事件之后,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灾民们减轻心理创伤、调整情绪、恢复正常生活。在灾后,许多灾民会面临丧失亲人、财产损失、生活习惯改变等困难,这些都可能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灾后心理疏导不仅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二、灾后心理疏导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针对灾后心理疏导,我们制定了以下预案目标和原则:

1. 目标:

a) 提供紧急心理疏导服务,及时帮助灾民们减轻心理创伤;

b) 帮助灾民适应丧失和改变,促进心理康复;

c) 预防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后遗症等。

2. 原则:

a) 人性化原则:关注人性需求,尊重灾民的权益和选择;

b) 快速响应原则:在灾后第一时间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c) 全程关怀原则:持续跟踪灾民的心理状况,提供长期的支持;

d) 专业化原则:依托专业心理疏导人员进行服务,确保质量。

三、灾后心理疏导预案的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灾后心理疏导服务的有序展开,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步骤:

1. 评估和筛查:

a) 在灾后立即进行灾民心理健康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心理疏导;

b) 进行心理筛查,关注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2. 心理疏导介入:

a) 提供即时的紧急心理疏导服务,帮助灾民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

《灾后心理调适》教学设计(安全教育教案)

《灾后心理调适》教学设计(安全教育教案)

《灾后心理调适》教学设计(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9.灾后心理调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学会接受丧失。

2.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使自己健康成长。向学生介绍灾后防疫的常识,学会接受丧失,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

接受丧失、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教学难点:

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丢失过心爱的东西吗?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听故事

1.听故事《欢欢的小画册》。

2.想象欢欢会怎样表现?设想(1)欢欢是不是很伤心? (2)欢欢是不是怪自己不小心?(3)欢欢是不是总想着丢了小画册的事?

三、指南针(减轻痛苦)

1.哭泣。有助于发泄不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身体健康。

2.诉说。找老师、父母、亲人、朋友诉说,寻求安慰、支持、理解有利于健康。

四、成长脚步。读大朋友的来信。

五、总结: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失去很多很多,但也会得到很多很多,因为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鸟儿依然会歌唱,花儿依然会绽放,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我们就会快乐成长!

震后心理疏导教案课件

震后心理疏导教案课件

震后心理疏导教案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地震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

2.学会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

3.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感受和经验。

二、教学内容

1.地震后的心理应激反应;

2.震后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3.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地震幸存者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震后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介绍地震后的心理应激反应,让学生了解可能出现的症状,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3.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地震后的感受和经历,并邀请代表上台发言;

4.方法传授: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寻求社会支持等;

5.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强调心理疏导在震后恢复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1.评估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评估他们对震后心理问题的认识程度;

2.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3.跟进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后是否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灾后心理健康教育

灾难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能预测,但我们可以缓

解其影响。在灾变的时候,伤心,失落,愤怒和恐惧等强烈情绪否定

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处理这些感受,可能会对我们的心理和

情感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在灾后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导

人们如何应对和克服灾难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应该包括在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中的主题:

1. 灾害的心理影响。在灾变之后,人们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强烈情感

形式,例如紧张、焦虑、愤怒、沮丧和无助感。教育人们如何识别这

些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2. 面对挑战。灾后教育计划应旨在帮助人们面对挑战,以重建他们的

生活。这可能包括如何寻找和接受帮助,如何重新建立支持性社交网

络以及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

3. 创造积极的环境。在灾变之后,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以

支持灾民的心理和情感健康。这可能包括鼓励灾民参与社区活动,倡

导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支持团队的建设。

4. 制定应对计划。教育人们如何在灾变之后制定应对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学习对他人的支持和如何寻找适当的精神健康服务和资源。

5. 接受帮助。在灾难之后,我们应该倡导和鼓励人们接受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这可能包括向灾民提供心理治疗服务,提高他们的应对技能和知识,以及提供其他的支持资源。

在灾变之后,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灾民了解灾难的心理影响,并提供积极的方法来处理负面情绪,以便他们可以适应并恢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这种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灾民重建生活和实现精神健康的长期目标。

灾后心理疏导预案方案模板

灾后心理疏导预案方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受灾群众往往会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为了有效缓解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保障受灾群众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 提高受灾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创伤程度。

2. 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重建信心。

3. 提升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为受灾群众提供持续的心理援助。

三、预案组织架构

1. 成立灾后心理疏导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工作。

2. 设立心理援助工作站,负责具体实施心理疏导工作。

3. 建立志愿者队伍,协助心理援助工作站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四、预案实施步骤

1. 灾情评估

(1)了解受灾群众的受灾情况,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评估受灾群众的心理状况,确定心理援助重点区域和对象。

2. 心理疏导

(1)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为受灾群众提供紧急心理支持。

(2)组织专业心理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受灾群众缓解心理压力。

(3)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 心理重建

(1)组织心理培训,提升受灾群众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2)开展心理康复活动,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生活信心。

(3)加强与受灾群众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心理援助。

4. 社会支持

(1)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2)开展心理援助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心理援助的认识。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心理援助合力。

五、预案保障措施

1. 人员保障:确保心理援助工作站的正常运行,配备充足的专业心理工作者和志

愿者。

2. 资金保障:设立心理援助专项资金,确保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新灾后心理援助团体辅导讲座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灾后心理援助团体辅导讲座教学讲义PPT课件

• (四)出院随访沟通
• 对已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电话随访或登 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在出院患者登记本中 做好记录。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 后用药、休息等情况的康复指导。对患者出院后 延伸的关怀服务,有利于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情 感的交流,也有利于培养医院的忠诚患者。
• 四、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 (一)沟通方法 • 1、 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
• (三)入院3天内沟通
•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3天内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 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 关问题。
• (四)住院期间沟通
• 患者住院期间应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或 家属进行关于病情变化的沟通;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 的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时的沟通;贵重药品使用前的沟通; 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的沟通;急、危、重症患者随 疾病转归的及时沟通;术前沟通;术中改变术式沟通;麻 醉前沟通(应由麻醉师完成);输血前沟通以及医保患者 使用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前的沟通等。
• (二)入院时沟通
• 病房接诊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首次病程记录完 成时即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相关内容的沟通。平诊 患者的首次病程记录和医患沟通,应于患者入院后8小时 内完成;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 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 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病房接诊护士应在患者办理入院 手续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关于入院告知相关事宜的沟通。

灾害事故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灾害事故中的心理疏导方法

灾害事故中的心理疏导方法灾害事故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恐惧、痛苦和心理创伤。在灾害事故中,人们不仅面临生命财产的损失,还常常经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因此,心理疏导在灾害事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以帮助灾害事故中受伤的人们重新建立心理平衡和恢复身心健康。

一、了解灾害事故中的心理反应及其原因

灾害事故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恐慌、愤怒、哀伤、无助等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的出现是正常的,是人们对灾害事故带来的创伤性体验做出的自然反应。了解这些心理反应及其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灾害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不确定感。人们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家人的安危,以及未来的生活是否会恢复正常而感到恐慌和无助。

其次,灾害事故还常常导致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受到打击。他们可能会感到失去了对未来的掌控,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产生怀疑,从而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另外,灾害事故还常常引发人们的悲伤和哀悼情绪。他们可能会因为失去亲人、朋友或自己的财产而感到伤心和无助,对生活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二、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怀

在灾害事故中,情感支持和关怀是最重要的心理疏导方法之一。与受灾者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有助于他们恢复心理平衡。

首先,倾听是提供情感支持的基本能力。当受灾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要给予耐心的倾听,不打断不批评,不轻易给出评价和建议。通过倾听,使受灾者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有助于他们找到情感的出口。

其次,积极表达关心和支持的态度。通过简单的话语或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等,表达对受灾者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周围人的温暖和关怀,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和焦虑。

消防员的灾后心理辅导

消防员的灾后心理辅导

消防员的灾后心理辅导

消防员是一群勇敢无畏的职业人员,他们在面对火灾、事故等各种

危难情况时,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然而,救援工作对消防员的心理

健康常常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灾后心

理辅导变得尤为重要。

一、灾后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在紧急救援任务完成后,消防员们常常会遭受心理创伤的影响。首先,他们可能会陷入恐慌和紧张状态,因为长时间的紧急处置工作会

让他们面对生命危险的局面。此外,目睹生离死别、伤亡惨状等惨痛

场景也会导致消防员产生情绪上的困扰,甚至恶心或厌食等身体反应。此外,他们还可能遭受着家庭关系的压力,因为经常的工作繁忙和调

配时刻都有可能带来家庭的不适应或冲突。

二、灾后心理辅导的方法

1. 群体支持和倾诉

灾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消防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群体

支持。消防员可以通过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找到共鸣和理解。在

这个支持环境中,他们可以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焦虑,释放负面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2. 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

灾后心理辅导还可以通过提供情绪管理技巧来帮助消防员处理压力。这些技巧可以包括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和运动等。通过这些技巧

的学习和使用,消防员可以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提高心理韧性和抗

压能力。

3. 专业心理咨询与干预

消防员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可能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干预。心理咨

询师具备心理学、心理辅导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一对一的

辅导和咨询会话来帮助消防员面对困扰和挑战。他们帮助消防员认识

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4. 应急干预和紧急处理

在救援任务结束后,应急干预和紧急处理措施也是重要的一环。这

「地震心理学」教案:了解地震灾后心理创伤的应对和疏导方法

「地震心理学」教案:了解地震灾后心理创伤的应对和疏导方法

「地震心理学」教案:了解地震灾后心理创伤的应对和疏导方

法。

一、地震灾后心理创伤的表现

地震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虽然地震发生的时间很短,但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有着长期的影响。在地震发生后,人们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恐慌情绪

地震来袭时,突然发生的强烈震动和噪声会让人感到极度的恐惧和不安。灾后,人们对于地震的恐惧情绪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经过长期的心理调适。

2.沮丧、无助情绪

灾后很多人会感到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甚至出现无助情绪。这往往是由于灾后的影响导致人们丧失了往常的积极性和信心。

3.焦虑情绪

灾后很多人的心中常常充满了各种担忧和不安,针对灾后重建和生计等问题的焦虑情绪常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4.焦躁、易怒情绪

地震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易怒、暴躁等情绪表现。

二、地震灾后心理创伤的应对方法

地震灾后,很多人只顾着物质恢复,而忽略了心理恢复。因此,灾后的心理疾病往往会戕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来帮助灾民恢复心理健康。

1.充分倾听受灾群众的心声

面对灾后的心理创伤,最重要的是倾听和理解受灾群众的心声。通过倾听他们的诉求、感受及思想,进一步发现问题所在,有效地缓解情绪上的不安。

2.鼓励灾民表达自己的情绪

灾民往往会内敛、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会给心理恢复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鼓励灾民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利用心理辅导、娱乐等方式,帮助他们以适当地方式释放他们的情绪,从而加速心理恢复进程。

3.发挥社会支援和互帮互助的作用

灾后儿童心理辅导

灾后儿童心理辅导

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建议书(一)

孙瑞雪

地震后的平稳期,会有很多父母和志愿者想要帮助创伤后的孩子。我们所从事的十几年的教育科研经验,以及所处理过的一些孩子的可类比的经验,可能会有一些参考价值。先简单总结一些提供给大家,期望我们手拉手,爱连接着爱,和我们的孩子共渡难关。

我们的建议是针对9岁以前的孩子的,所以,这里提供的方案和办法的建议也是给广大的父母和心理志愿者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所使用的。

了解儿童的基本需求并通过提供这些需求帮助孩子

我们首先要知道儿童的基本需求:

1、儿童是依靠感觉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儿童对外界的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用感受来完成的,尤其是心灵感受。因此儿童不会听别人说太多的话,而是用心灵直达对方的内心。在一般情况下,创伤之后的孩子会拒绝成人,对儿童来说,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你是否真的关注他和爱护他。心理志愿者情绪是否稳定,内在是否专注,是否在内心爱孩子,这些状态都会被儿童直接感受到。因此,这决定了儿童是否接纳心理志愿者。

2、儿童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被关注,需要安全感,需要被接纳,需要被认可。儿童的这种需要与成人相比更直接、更当下。

3、儿童需要陪伴者。和成人的不同是,儿童需要陪伴是肯定地和绝对的,而且陪伴的人尽可能是家人,如果在无家人的情况下,陪伴者要相对固定,6岁以前尤其如此。陪伴的时间也要相对稳定,并且秩序化。

4、儿童都是在他们喜欢的事项的不断的重复中获得安全感的,例如:儿童喜欢重复听同一首音乐,重复听同一个童话故事,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重复进行同样的游戏……志愿者要把握这个原则,儿童只有在重复中才能获得安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后心理辅导教案

一、教学目的教学生倾诉的方法,并学会倾诉。

二、教学内容大灾之后不要自己压抑不良心境,而应当学会倾诉,找朋友,同学,老师,把自己郁积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

1、高歌释放音乐对治疗心理疾病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歌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大灾之后,焦虑、烦躁、愤怒、失望、失眠等情绪积压在心中,

不妨自己唱歌,歌的旋律、唱歌时有节奏地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情绪。

2、以静制动当你心情不好,内心十分激动,烦躁、坐立不安时,可默默地侍花弄草,挥毫书副或在树阴下散步,这种看似与排除不良情绪无关的行为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独特的宣泄方式,它是以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从而排除沉重的压抑。

3、不妨痛哭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从医学角度讲,短时间内的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

施。但如果遇事就哭,时时哭哭啼啼,事事悲悲泣泣,反而更加重不良情绪。

四年级梁从贵

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三年级徐春华

教学课题: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学教案

目标:1 、正确认识地震;2、怎样正确躲避地震;

3 、抚慰心灵。

内容:

一、正确认识地震

1 、地震形成的原因;2、地震分为震中、震源;

3、有哪些危害。

二、怎样躲避地震

1 、室内:厕所和厨房、教室、墙角或桌椅下。如果是教室,排成队伍,把头,或用书护住头部迅速下楼,到操场。

2、室外: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不要靠近建筑物,尽量远离建筑物。

三、抚慰心灵

1、既然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避勉,尽量只能安全躲避。

2、要鼓励、正确对待。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为什么害怕,怎样克服,为什么不怕,提出来,让大家学习。

小结:虽然地震带给我们了一定的伤害,但是我们在困难和自然灾害面前,要更坚强,勇敢,来战胜、克服它,要更好的学习,长大以后,争取能够知道地震,并让它减少对人们的危害。

二○○八年十月

抗震救灾班队活动方案

五年级冯文平

活动目的:

1、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2、通过看录像、讨论、献爱心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3、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灾害,深刻体会灾区小朋友上学读书的艰难,想灾区小朋友之所想,帮灾区小朋友之所需,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战胜地震带来的千难万险。活动准备:

1、地震灾情,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等音像,文字材料。

2 、环境布置。

3、“爱心捐赠箱” 。

4 、学生献爱心准备(《倡议书》),捐赠线,表演节目,书法、美术作品等。

活动方案:

一、中队主题例会仪式

二、主题班会步骤

活动一:活动导入

活动二:看录像片断,了解灾情,抗震救灾,赈灾捐款、献血等。

活动三:学生谈感想。师、同学们看完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感想?(生自由畅谈)

活动四:教师小结师:从大家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同学们的心情,大家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并从抗震救灾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中国人员不可战胜。

活动五:看赈灾捐赠录象,了解全国人民为灾区捐赠动人实情。

活动六:学生谈感想打算师:同学们看完这段录象,把你们的打算、感想谈给大家听听。

活动七:献爱心,学生以实际行动抗震救灾,写信捐款捐物,献爱心。

活动八:辅导员总结。

二00 八年九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地震,掌握基本的避震方法。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学生畅所欲言)

(二)讲解什么是地震

1、当时你知道这是地震时,心情如何?

2、给学生讲什么是地震?

3、后来你感觉到过余震没有?你怎么知道是余震来了?

(借机再次明确地震的特征)

(三)避震

1、现在你知道地震来了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交流

2、师总结

a. 遇到地震时心理不慌张;

b. 抱头蹲到卫生间或厨房角落;

c. 停止摇晃后迅速跑到开阔地。

(四)心理疏导

1、同学们,你们怕不怕地震呀?

2、师进行谈话进行疏导。

一年级高菊方

二00 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防震减灾知识讲座教案

二年级赵建钧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是地震。

2、教会学生发生地震时如何避险。

3、教会学生地震后如何自救互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地震地球内部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振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内部由若干板块构成,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或岩层断裂,释放大量能量,从而引发地震。

人们往往一提到地震就“谈虎色变” 。其实绝大多数地震都很小,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监测到。而那些人们能直接感觉到地震称为有感地震。世界两大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都跨越我国,我国沿海地区

属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山地属欧亚地震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 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 级以上地震近800 次,但像汶川地震这种破坏性大的8 级强震,则平均要九十年甚至上百年才遇到一次。

2、地震有哪些类型一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构造地震。

二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三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塌陷地震。四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诱发地震。

3、地震会造成哪些灾害

(1)直接灾害:

a.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b. 地面破坏;

c.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