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理论指导:突触前抑制概述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
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12.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3.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14.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试题中的突触前抑制现象
高中生物试题中的突触前抑制现象印象里第一次和这种题打交道是一年前了,起初不明其原理,认为这是一类错题,现在看来是我自己当初知识浅薄,最近对突触前抑制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这类题有了新的想法和解读,同时也有一点自己的感悟,发现了将大学知识迁移到高中试题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总而言之,还是不希望这类题出现在高中试题中的。
最近见到这类题是在一个微信群里,原题如下,我先不做分析,先将突触前抑制这一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清楚,再回过头来分析这类题【例1】如图所示为人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结构,细胞b与细胞之间具有突触1,细胞a 与细胞c之间具有突触2,突触1或突触2受刺激后释放的足量乙酰胆碱(Ach)均可导致相应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分别刺激a或b细胞将会导致Ach释放量不同,具体如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处理甲中,突触2中后膜上刚形成的小电位可以沿着细胞c向远处传播B.处理乙中,突触1释放的Ach导致对应后膜上的阴离子通道打开C.处理丁中,突触2释放的Ach量偏少可能与胞内正电荷变多有关D.若刺激细胞c,则会使细胞a对细胞b的兴奋产生抑制1.递质的释放机制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是这样的,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突触前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Ca2+从细胞外进人突触前末梢的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的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即引起末梢递质的量子式释放。
然后,轴浆内的Ca2+主要经由Na+-Ca2+逆向转运体迅速外流而恢复轴浆内的Ca2+浓度。
递质的释放量与进人轴浆内的Ca2+量呈正相关。
【图1】图1:引自刘永生老师课件2.突触后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当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相应的离子通道改变,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根据该电位是导致突触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或者超极化【图2】,将其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
结构基础:轴突-轴突突轴。
机制:突触前膜被兴奋性递质去极化,使膜电位绝对值减少,当其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少,释放的递质减少,导致突触后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少,表现为抑制。
特点:抑制发生的部位是突触前膜,电位为去极化而不是超极化,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通过使来自突触前末梢的化学传递物质的分泌减少,而抑制其突触作用,这种类型的抑制称突触前抑制。
根据在夹层型突触上的发现,一次向中纤维去极化(PAD)的发生是其特征。
但不限于一次向中纤维,极化在丘脑部的二次纤维末梢也有发生。
例题讲解:(2010·广州综合测试二)如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3)图甲中有________个突触,①所指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
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________mV。
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导致________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答案】:(1)反射弧(2)D (3)2 突触小泡④(4)10 减少Na+内流量【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1)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刺激轴突1后,产生兴奋并传递到神经元3,神经元3由未兴奋状态转为兴奋状态,因此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某种结构”的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即图中的④。
突触抑制概述
2.突触前抑制
⑴结构基础: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
⑵概念:通过突触前膜(轴1)去极化,递质释 放减少使突触后N元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⑶意义: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 功能更为精细。
(3)机制:先刺激轴2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胞而兴3不奋易总= 和胞达3抑到制阈电位
实EP验SP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10mV的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 胞3产生5mV的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一N元 抑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
活动协调同步。
交互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侧支兴奋
突触 后膜
抑制性中间N元
产生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 效应细胞
原兴奋的 N元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
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一)突触的抑制 1.突触后抑制 ⑴机制: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N元
⑵分类: ①侧支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释放抑制性性递质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2.突触前抑制
①侧支性抑制:
兴奋冲动传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突
触
后 膜 产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生
EPSP
名词解释突触前抑制
名词解释突触前抑制
嘿,咱今儿来聊聊突触前抑制!你知道啥是突触前抑制不?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
比如说啊,你想象一下,神经信号就像一群小人在赶路,要去完成一个重要任务。
突触呢,就是他们路上的一个关卡。
而突触前抑制,就像是在这个关卡前设置了一道障碍。
正常情况下,神经信号小人一路畅通无阻地往前跑。
但有了突触前抑制,就好像前面突然多了一堆石头,把路给挡住了一部分。
咱再具体点说,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本来是很活跃的,要把信号传递出去。
可是呢,另一个神经元跑过来,在它前面捣鼓了一下,让它释放的神经递质变少了,这可不就抑制了信号的传递嘛!这就好像本来要开一场热闹的派对,结果有人把大部分吃的喝的都藏起来了,那派对还能热闹得起来吗?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突触前抑制,那神经信号传递不就乱套啦?到处都是超强的信号,那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还不得乱成一锅粥呀!
所以说呀,突触前抑制就像是一个聪明的调控者,让神经信号传递变得更有序、更合理。
它虽然不起眼,但却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呢!
我觉得啊,突触前抑制就像是一个默默守护我们神经系统的小卫士,虽然我们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一直在那里,兢兢业业地
工作着,保障着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能够正常运转呀!。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4、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安静状态)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2、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3、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膜的超极化。
4、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阈或阈上刺激时,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5、“全或无”现象: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既可触发动作电位,其幅度立即达到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全或无”现象。
6、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第三章血液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血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3、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4、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用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6、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7、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和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8、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9、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和供血者的血清做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用以判断血型是否相合。
第四章血液循环1、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生理学名词解释重要
生理学名词解释绪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
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的跨膜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呈极化状态。
极化:细胞在安静时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的状态。
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负值向减小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又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
局部电位:细胞受阈下刺激在局部产生的微小电位变化,具有电紧张电位的特点。
血液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其实质是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构成的等渗溶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大分子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等血浆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等无机盐所形成的渗透压。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而不发生下沉的特性血小板聚集: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七,九,十,十一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3.电-化学双门控通道:受膜电位和膜内或膜外化学物质调控的离子通道4.递质共存: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共存于同一种神经元内5.突触:神经元间紧密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一般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6.神经调质对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7.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8.突触前抑制:由于轴—轴突触活动,使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变小,由此所致的抑制过程称突触前抑制。
9.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神经通路10.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11.巴宾斯基征阳性:以钝物划足跖外侧时出现拇趾背曲和其他四趾外展呈扇形散开的体征12.诱发脑电:人工刺激感觉传入系统在特定部位产生13.内分泌系统:是由经典的内分泌腺与分布在功能器官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是发布信息调控机体功能的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物质15.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16.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物及饮水中缺碘:T3、T4↓→地方性甲状腺肿17.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18.近点:是指眼经过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19.视野: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20.听阈: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21.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22.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的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23.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消化与吸收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2023
1.内分泌(exndocrine):腺细胞将其产生的物质(即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或者细胞外液等体液中,并以它们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调节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某种激素本身不影响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这种支持性的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4.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HRP):已经明确结构的下丘脑调节激素大多为多肽类激素,因此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包括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5.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
6.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8.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9.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10.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11.原发继发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突触(神经生理学)
突触的兴奋或抑制决定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种类,神经递质的合成、运输、储存、释放、产生效应以及被 相应的酶作用而失活,是一系列神经元的细胞器生理活动。
一个神经元通常有许多突触,其中有些是兴奋性的,有些是抑制性的。
分类方法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分类
1.电突触
在突触前神经元(神经末端)与突触后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电紧张偶联(electrotonic coupling),突触前 产生的活动电流一部分向突触后流入,使兴奋性发生变化,这种型的突触称为电突触。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间以 间隙连接相连,两胞膜之间以原生质相通,神经冲动直接通过。见于腔肠动物,蚯蚓,虾,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 物,也存在于平滑肌之间,心肌细胞之间,感受器细胞与感觉神经元之间。
1936年Dale等人在刺激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后得到了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因而把化学传递的假说推广到以及两膜间的窄缝──突触间隙所构成(见图),但两者有着明显差异。 胞体与胞体、树突与树突以及轴突与轴突之间都有突触形成,但常见的是某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神经元的树突间 所形成的轴突-树突突触,以及与胞体形成的轴突-胞体突触。
乙酰胆碱受体还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称M型受体);一类是烟碱 型受体(nicotinic receptor)(简称N型受体)。M型受体存在于所有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还 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以及交感舒血管纤维支配的骨胳肌血管上。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可以产 生一种类似毒蕈碱与之结合所产生的作用,包括心搏抑制、支气管胃肠平滑肌和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 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1.M样作用(毒蕈碱作用):M受体激活后可产生一系列的自主神经效应,包括心脏活动受到抑制,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形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2.γ-环路:由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兴奋,使梭内肌纤维收缩,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则可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从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意义是使肌肉维持于持续收缩的状态。
3.γ-僵直(γ-rigidity):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其γ-纤维传出冲动增加,使肌梭敏感性提高,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α-纤维传出冲动增加,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4.第二信号系统:由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即具体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即抽象的语言图文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统称为第二信号。
6.电突触:以电紧张扩布形式传递信息的突触。
7.调质:能增强或削弱递质信息传递作用的物质。
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特定受体,但并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
8.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的区域,不产生特点的感觉,仅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投射系统。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效应。
11.后发放(after discharge):指在反射过程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
9NS(2)
肌肉舒张
肌肌肉肉收舒缩张
意义 及时终止神经元的活动,并使同一中枢神经元之间的活
动相一致。
2.突触前抑制
定义: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 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 抑制。
结构基础: 轴-轴式突触
意义: 多见于感觉传入通路,对 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 要意义。
实10验mAV的刺E激P轴SP突;1时,胞3产生 实验B 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 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机制
先刺激轴2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作用于轴1相应受体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特征 去极化抑制
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3抑制
两种突触抑制的要点
突触后抑制: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在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 IPSP,使之发生抑制。 突触后膜超极化
(1)丘脑在大脑皮层不发达的动物中是感觉的最高级中枢; (2)除嗅觉外,各种感觉通路都要在丘脑处交换神经元; (3)丘脑具有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分析综合; (4)对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具有重要作用。
✓丘脑的核团和感觉功能
特异感觉接替核(第一类细胞群): 接受感觉的投射纤维,经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包 括后腹核的内侧部(负责传递头面部感觉信号)和外侧部(负责传 递躯体感觉信号)、外侧膝状体(视觉)和内侧膝状体(听觉)。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分
外
析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神
大
经 传导路 脑
冲
皮
动
层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诸论1.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5.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6.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7.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8.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9.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0.正反馈: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1.负反馈: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液态镶嵌模型: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镶嵌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
2.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3.异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4.主动转运:耗能,膜蛋白质协助,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5.入胞作用:依靠细胞膜的特殊功能,使大分子物质及异物进入细胞内,6.出胞作用:依靠细胞膜的特殊功能,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7.钠钾泵: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交换。
8.化学通道:靠化学信号作用而开放的通道9.电压通道:当跨膜电位发生变化时,造成闸门的开启或关闭。
10.机械通道:11.反应:12.绝对不应期:组织兴奋后的一段时期,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再引起兴奋13.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14.超常期:不应期后出现的一过性的兴奋性超过正常值的时期称为超常期15.低常期;以单一刺激使兴奋后出现的一次兴奋性低于正常值的时期称为低常期。
麻醉生理学 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3、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
4、反馈Feedback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前馈Feedforward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的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输出变量在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得到纠正。
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生理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蛋白质。
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电极的快速而短暂的逆转并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3、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是存在于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在大多数细胞中表现为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4、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5、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通过耗能,在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转运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 内环境:内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3. 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 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6. 反馈: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7.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8.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9.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
10. 前馈: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前,就得到纠正。
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就称为前馈。
11.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12. 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13. 阈强度(阈值):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大学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稳态: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机体内环境。
3.兴奋:活组织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反应。
兴奋性:刺激引起生物电和其它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4.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5.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6.自身调节: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情况下,自身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7.反馈:效应器活动作用于本身或本系统的感受器,感受器发出的继发性冲动维持或校正反射活动,有正反馈和负反馈。
二、问题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有3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神经系统起主导作用。
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其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而短暂。
2.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即体液调节。
其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
3.自身调节: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情况下,自身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其特点是准确、稳定,但调节幅度小、灵敏度较差。
第二章细胞生理一、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适当(不小于阈值)刺激时,其膜电位所发生的一次可扩布的、迅速的、短暂的倒转和复原。
也称为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3.绝对不应期:细胞在发生兴奋的一段短暂的时间,兴奋部位对继之而来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兴奋,称为绝对不应期。
相当于锋电位的持续时间。
4.相对不应期: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但对原来的阈刺激仍不发生兴奋反应,必须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反应,这一时相称为相对不应期。
5.超常期:用略低于阈值的刺激即可引起兴奋,由于处于轻度除极状态,距阈电位较近,相当于后除极的后期,易于达到阈电位的水平,这一时期称为超常期。
生理学——神经系统3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则多种多样, 中间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则多种多样,有的 形成链锁状,有的呈环状。在这些联系形式中, 形成链锁状,有的呈环状。在这些联系形式中, 辐散与聚合原则都是同时存在的。 辐散与聚合原则都是同时存在的。 辐散式(传入神经元) 辐散式(传入神经元) 聚合式(传出神经元) 聚合式(传出神经元) 连锁式(中间神经元) 连锁式(中间神经元) 环路式(中间神经元) 环路式(中间神经元)
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于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间神经元
Why?
效应器
传出神经
脊髓
后放(after discharge) discharge) 后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 在一反射活动中,当刺激停止后,传 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发放神经冲动, 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发放神经冲动, 该现象称为后放。 该现象称为后放。
链锁式:是指中间神经元在扩布冲动的同时, 链锁式:是指中间神经元在扩布冲动的同时, 通过其发出的侧支直接或间接地将冲动扩布 到其它许多神经元。 到其它许多神经元。在空间上可以加强或扩 大作用范围。 大作用范围。
–
+
环路式:一个N元与中间N元发生突触联系, 环路式:一个N元与中间N元发生突触联系, 中间N元反过来再作用于该N 中间N元反过来再作用于该N元。引起正反馈 (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或负反馈(使活动 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或负反馈( 及时终止);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及时终止);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也是后放的结构基础
第三节 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生理学理论指导:突触前抑制概述
当突触后膜受到突触前轴突末梢的影响,使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呈现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这种抑制的发⽣不在突触后膜⽽在突触前的轴突末梢,因为此时的突触后膜并不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轴突触的活动⽽发⽣的。
当轴突Ⅰ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体突触;轴突Ⅱ与轴突Ⅰ构成轴—轴突触,轴突Ⅱ不直接接触运动神经元。
当轴突Ⅱ单独兴奋时该运动神经元没有反应,但可使轴突Ⅰ发⽣部分去极化,使静息电位变⼩。
⽽当轴突Ⅰ单独兴奋时,则可使运动神经元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约10mV)。
如果轴突Ⅱ先兴奋,接着轴突Ⅰ兴奋,则该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将减⼩(5mV),可见轴突Ⅱ的活动能抑制轴突Ⅰ对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作⽤。
关于突触前抑制发⽣的原因,在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已提到,动作电位是触发递质释放的因素,动作电位⼤递质释放量多,动作电位⼩递质释放量就少。
⽽动作电位的⼤⼩⼜决定于安静时膜电位的⼤⼩。
膜电位⼤产⽣的动作电位就⼤,反之则⼩。
当轴突Ⅱ兴奋时,将引起轴突Ⅰ发⽣较⼩程度的去极化,使轴突Ⅰ的膜电位减⼩,因⽽轴突Ⅰ兴奋时所产⽣的动作电位就变⼩,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也就减少,从⽽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也随之降低,达不到阈电位⽔平,故突触后神经元不能进⼊兴奋状态,⽽呈现抑制。
因此,突触前膜的去极化程度越⼤,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就越⼩,抑制的程度也就越强。
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的去极化引起的,故也称去极化抑制。
现已证明,突触前抑制多见于脊髓背⾓的感觉传⼊途径中,使初级传⼊神经末梢发⽣去极化。
其递质为γ氨基丁酸,它能使初级传⼊神经末梢对某些离⼦的通透性增⼤。
突触前抑制的作⽤在于:①当机体同时受到不同刺激时,通过它抑制掉那些次要的神经元的活动,以突出对机体最有意义的神经元的活动。
②⼤脑⽪质、脑⼲、⼩脑等发出的后⾏纤维通过脑⼲和脊髓,也可分出侧⽀对感觉传⼊冲动发⽣突触前抑制,这可能是⾼级中枢控制感觉信息的传⼊,产⽣清晰感觉和“注意⼒”集中的原理之⼀。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一)诸论1.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2.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3.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5.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6.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7.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8.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9.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0.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1.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3.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膜电位。
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5.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6.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尔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7.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突触前抑制的机理
突触前抑制的机理
突触前抑制是一种神经环路中非常重要的机制,它可以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并保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突触前抑制的机理可以追溯到突触兴奋的过程中,在神经元之间传播的脉冲电位变化的持续时间期间,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会发生抑制作用。
当脉冲电位变化发生时,谷氨酸受体会被激活,然后释放其他一些神经递质,如突触前抑制物质GABA,这些物质可
以抑制神经元的发放,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此外,突触前抑制也可以通过阻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来实现,这种阻断可以通过钙离子激活的谷氨酸受体实现,当钙离子激活谷氨酸受体时,它会抑制突触传递,从而阻止脉冲电位变化传递到神经元之间,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另外,突触前抑制还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来实现,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受体,当神经元的受体被抑制时,它就无法接收到脉冲变化,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总之,突触前抑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环路机制,它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活动来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它的机理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抑制神经元受体及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突触后膜受到突触前轴突末梢的影响,使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这种抑制的发生不在突触后膜而在突触前的轴突末梢,因为此时的突触后膜并不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抑制是通过轴一轴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
当轴突Ⅰ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体突触;轴突Ⅱ与轴突Ⅰ构成轴—轴突触,轴突Ⅱ不直接接触运动神经元。
当轴突Ⅱ单独兴奋时该运动神经元没有反应,但可使轴突Ⅰ发生部分去极化,使静息电位变小。
而当轴突Ⅰ单独兴奋时,则可使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约10mV)。
如果轴突Ⅱ先兴奋,接着轴突Ⅰ兴奋,则该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将减小(5mV),可见轴突Ⅱ的活动能抑制轴突Ⅰ对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作用。
关于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在兴奋性突触传递中已提到,动作电位是触发递质释放的因素,动作电位大递质释放量多,动作电位小递质释放量就少。
而动作电位的大小又决定于安静时膜电位的大小。
膜电位大产生的动作电位就大,反之则小。
当轴突Ⅱ兴奋时,将引起轴突Ⅰ发生较小程度的去极化,使轴突Ⅰ的膜电位减小,因而轴突Ⅰ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就变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也就减少,从而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也随之降低,达不到阈电位水平,故突触后神经元不能进入兴奋状态,而呈现抑制。
因此,突触前膜的去极化程度越大,突触后膜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就越小,抑制的程度也就越强。
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的去极化引起的,故也称去极化抑制。
现已证明,突触前抑制多见于脊髓背角的感觉传入途径中,使初级传入神经末梢发生去极化。
其递质为γ氨基丁酸,它能使初级传入神经末梢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突触前抑制的作用在于:①当机体同时受到不同刺激时,通过它抑制掉那些次要的神经元的活动,以突出对机体最有意义的神经元的活动。
②大脑皮质、脑干、小脑等发出的后行纤维通过脑干和脊髓,也可分出侧支对感觉传入冲动发生突触前抑制,这可能是高级中枢控制感觉信息的传入,产生清晰感觉和“注意力”集中的原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