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镇墓兽兽角研究及“角状鬃”概念的引入
灭观的笃信 。 如果人类 没有对生死 和另一个世界 的虔诚信仰 , 很难想象会有其他动力可 以推动他 们做出这样 的壮举 。 而原始社会之后 . 这种灵魂信仰逐渐形成更 加 系统 的理念 促使人 们敬 畏和崇 拜 , 《 礼记 ・ 表 记》 记载 : “ 夏道遵命事鬼敬神” . 夏朝虽从茹毛饮 血 的原 始 社会 走 出 , 却仍 带 着 敬 畏 神 灵 的虔 诚 踏
角 的结 合 , 早 在春 秋 晚 期就 已经 出现 。 有趣的是 , 兽角与镇墓兽最早是 以相分离 的状态 出现 的 , 镇
梁 广峰 ( 1 9 9 2 -) , 男, 硕士 , 研究 方向 : 考古文博 。该文系 内蒙古师 范大学研究 生科 研创 新基金项 目。
・
6 4・
墓兽 祖型 的头上 没有可 供安插 鹿 角的榫 头 。 而在 春秋 晚期 的襄 阳 山湾墓 地 ,共 有 7座 墓 葬发 掘 出 了鹿 角④. 这种单 一 以鹿 角 陪葬 的范例 说 明 了鹿 角 在楚 人丧 葬礼 仪 和灵魂 信 仰 Leabharlann Baidu 的地 位 。在 当 阳曹
类有思维能力便开始 了 自身系统的构建 , 时至今 日, 某些地域仍盛行不衰。 早在 旧石器晚期 . 法国 的奥 瑞 克 山洞 中就 有 被 红 土 染 成 彩 色 的 尸 体①.
从司法到丧葬——獬豸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从司法到丧葬——獬豸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獬豸神判观念于汉代形成,由此也对丧葬文化产生了影响。獬豸在演变
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从最初人们心目中公平正义的任法兽到可以守护
墓室安宁的忠勇之兽,再到象征国家安定,标榜明君圣主的石像生。獬豸功能的
不断增多不仅与所处时代流行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时代的时
代特色。
关键词:獬豸;神判;丧葬
(一)何为獬豸?
獬豸也做“解廌”或“角圭角虎””。据东汉《神异经》载“东北荒中有兽焉,其
状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似熊。性忠而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咋不正。名曰獬豸,一名任法。”獬豸体型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全身都长着黝黑的毛。它的前端有角,所以也常被称为“独角兽”。其主要作用是“触不直者”。王充《论衡》云:“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决狱,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有罪与否。正是这些特点,使獬豸形象逐渐定格为中华法文化中公正执法者的象征,在古代法制史上有着特殊的涵义。
獬豸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国法律的象征,古代繁体字中的“法”中本就包含着獬豸,也体现了獬豸与法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灋,邢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角不直者,去之。”法,由水、廌、去三
部分组成。水象征法平之如水。廌意味触不直者,法官辨别是非,惩罚犯罪的工具。去是做驱逐的动作。但蔡枢衡先生认为,平之如水是后人对于古人意思的一
种误读。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概念。他认为这里的水应为将犯罪者置于水上,
河西走廊汉晋墓地出土的独角兽形象
河西走廊汉晋墓地出土的独角兽形象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1期
摘要:東汉以后,独角类动物作为镇墓兽分布在从河西至华北的黄河流域全境。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和嘉峪关等地均有出土,材质以青铜器和木雕为主,也多见于魏晋画像石墓中。从原型上看,以马、牛、羊的形象为主,但也有类似狮、豹等猛兽的特征出现。这类母题多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但在制作工艺等方面也吸取了多元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独角兽;河西走廊;獬豸
独角类动物属于“合成兽”,早在《山海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其形象并不固定,有状如赤豹的狰,状如牛的兕,状如马的驳等。后世文献中也有许多描写。《说文解字》中说:“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汉书·司马相如列传》颜师古注:“解,似鹿而一角。”东汉王充《论衡》:“獬豸者,一角之羊也。”由此可见,独角类动物形象的原型非常多样,有凶猛的狮子、豹子,也有温顺的牛、羊等。其常被称为獬豸,但也有学者认为獬豸多是正义明辨的象征,与独角类动物常作为镇墓兽出现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①
东汉以后,独角类动物作为镇墓兽在黄河流域的甘肃、陕西、山东等地均有出现。甘肃境内多分布在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和嘉峪关等地,器物材质以青铜器和木雕为主,也常绘于魏晋画像石墓的画像砖中。本文将从材质和形制上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再分析其蕴含的文化因素。
1 青铜类
1958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酒泉市下河清18号墓中发现了一件独角兽,其位于墓前室前端,头向门外,低头做前冲状。全长75厘米,高20厘米,通体装饰鳞甲纹(图1)。此件文物为东汉时期遗物,现藏于甘肃博物馆。之后在嘉峪关文殊镇汉魏墓中也有同类器物出土。其位于前室的正中,头朝向墓道。长41.5厘米,宽14.8厘米,器身装饰线纹(图2)。从形制上看,这两件青铜独角兽均为头部低垂,尾部扬起,身体呈波浪状,起伏较为明显,看起来颇为健壮。最明显的区别可能在于背部的鬃毛,嘉峪关文殊镇出土独角兽鬃毛为单根伫立状,酒泉下河清出土则整体服帖于背部。其次酒泉下河清出土的独角兽嘴部不甚明显,类似马的形象。嘉峪关文殊镇出土的独角兽则张口露齿,有学者认为其原型可能更接近于狮子的形象。②同时期的山东诸城也出土了青铜獬豸。但与河西走廊这件相比,对动物五官的刻画较为抽象,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差别较为明显。从制作工艺上看,河西走廊出土这几件青铜独角兽四肢多为铆接,尾部拼插在一起,可见当时的青铜制作工艺已十分纯熟。
试析汉画像中的牛元素及其民间信仰
试析汉画像中的牛元素及其民间信仰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9期
摘要:在数量丰富的汉画像石中有很多以牛为题材的图像。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汉画像中的牛图像,研究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代社会历史的细节,探讨其在汉代文化中的作用,并明晰其所代表的民间信仰。
关键词:汉画像;牛元素;民间信仰
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9.032
2000多年前,汉代人们将图形刻在砖石上,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画像石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两汉社会生活最直观的记录,对牛的艺术展现是我们探讨汉文化的一个侧面。目前已有学者对汉画中的牛图像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徐燕的《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的牛耕技术》①文章专门探讨了汉代牛耕的类型及其改进技术与意义;曹旭、曾庆硕的《由汉画看牛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②一文从生产、畜牧、庖厨、交通运输、田猎、竞技娱乐、神话传说与驱魔升仙等八个方面对汉画像中牛图像的内涵进行了考证;贾勇、赵唯的《汉画中的牛神话》③探讨了汉画中牛的神性以及“仙话”和“神话”的矛盾性及价值;牛天伟、金爱秀的《牛神图像》④从民俗的角度对牛图腾崇拜及其背后的辟鬼、协调阴阳、逐疫升仙、雷雨之神、神农炎帝和蚩尤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虽然上述研究已经相当全面和深入,但整体系统地论述汉画像中的牛图像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
1 牛耕与牛车:先进生产力及出行工具的载体
人类由蒙昧时代步入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从渔猎采集演进为农耕养殖的生产方式。汉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要原因。汉画像中的牛耕及牛车图像,正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镇墓兽赏析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镇墓兽赏析
昭陵博物馆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彩绘
陶镇墓兽是该博物馆的一件重要展品,它不仅代表了古代陶器的精湛制作工艺,也展示了
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本文将对昭陵博物馆彩绘陶镇墓兽进行详细的赏
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彩绘陶镇墓兽的背景和历史价值。彩绘陶镇墓兽是出土于陕西省宝
鸡市岐山县昭陵陵园的一组汉代墓葬中,这组墓葬被认为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家庭的墓葬,
因此出土的陶器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彩绘陶镇墓兽是一种兽面立镇的陶制器物,它形
态奇特,色彩鲜艳,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品。
彩绘陶镇墓兽的造型独特,雕工精细。它的造型像一只古老的神兽,身躯呈立姿,头
部带有精美的饰纹,眼睛炯炯有神,口中露出獠牙,整个造型生动有趣。整个器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彩绘陶镇墓兽的绘画工艺也非常精湛,绘有各
种丰富的图案,包括几何图案、人物形象、花鸟虫鱼等,色彩艳丽、线条清晰,表现出了
古代陶器绘画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
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昭陵博物馆的彩绘陶镇墓兽不仅在造型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工艺和绘画上也展现了中国古代陶器的精湛制作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
都为我们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的艺术
和生活。彩绘陶镇墓兽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它在古代墓葬
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除了彩绘陶镇墓兽的造型和绘画外,它的材质和用途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方面。彩绘
陶镇墓兽是用陶制成的,这种材质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是古代人民的一种常用生活器物。彩绘陶镇墓兽在古代的用途可能是陪葬品或者祭祀品,它以其神秘的形态和华丽的装饰给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镇墓兽”的源流及艺术特色
对于它的身世 , 考古学家并没有“ 盖棺定论” 。许 多学者也
就 其 产 生 、 展 及 特 点 做 了较 好 的 研 究 , 而 并 非 哪 一 种 观 点 发 然
为方座代表幽府统治者土伯掌管的大地 。 其实方座 的物理功能 无疑是为身首 的平稳而设 置 , 而其纹饰由早期 的彩绘纹发展成
了“ 基兽 ” 术造 型 的 变化 发展 历程 。 讨 了“ 基 兽 ” 镇 艺 探 镇 在地 下
具 备 相 当成 熟 的造 型 , 年 代 属 战 国 中期 。该 镇 墓 兽 有 实心 方 其
木底座 , 四面装铜铺首 。 座 兽身呈 相背 的双 弓形 , 以榫卯插入底 座。 兽首分 向左右 , 目、 瞪 阔鼻 , 口吐长舌直抵胸部 。 头插两对成
墓 室及棺椁 中的具体 方位 , 并针 对双头双 身, 单头单 身两种 主
要 类 型 , 合 一 些 典 型 实例 进 行 了深 入 的 分 析 , 结 并揭 示 了“ 基 镇
兽 ” 生的 历 史 动 因 和 文化 含 义。 产
关键 词 : 墓兽 源流 艺术 特 色 文 化含 义 镇
自2 0世纪 5 0年代 以来 , 在湖北 、 湖南 、 河南等地 的楚墓
就是唯一正确的答 案,只不过可 以帮我们从多角度来观察 它,
并通 过 它 对 当 时 的楚 文 化 更 好 的 了解 。 文拟 在 前 人 研 究 的 基 本 础 上 , “ 墓 兽 ” 产 生 源 流 及 艺 术 特 色 进 行 归 纳 总 结 , 提 对 镇 的 并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镇墓兽赏析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镇墓兽赏析
昭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最
早的专门设立的古代帝王陵墓博物馆。昭陵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大批游客前
来参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就是彩绘陶镇墓兽。
彩绘陶镇墓兽是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出土于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之中。
这件文物是一座陶器造型的墓室陪葬品,通体施以多彩绘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
价值。彩绘陶镇墓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绚丽的色彩,堪称是中国古代彩绘陶器的杰作之
一。
彩绘陶镇墓兽的整体造型呈现出了两个狮子之间牵制一头麒麟的场景,其中狮子造型
深邃笔直,麒麟则圆滑婉约。两者相互缠绕于一根石柱上,形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组合。
整个造型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充满了神秘的古代传奇色彩。
在彩绘部分的绘制中,狮子身上的斗篷以鲜艳的红色为主,配以黑、白等色彩点缀,
而麒麟的身上则以黄色和绿色为主,同样点缀了大量的黑、白色。整个彩绘兽的颜色鲜艳
明快,充满了活力和生气。通过这些精美的彩绘,人们仿佛可以看到当时古代陶工们的智
慧和精湛的技艺。
彩绘陶镇墓兽的出土,让人们对古代陶器的制作工艺和彩绘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件文物的发现也为研究古代中国的文化、宗教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它的出
土地——陕西,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此这件彩绘陶镇墓兽的出土,也为我
们揭示了古代中国文明的瑰丽之处。
彩绘陶镇墓兽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绚丽的彩绘,更在于其所承载
的文化内涵。狮子和麒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动物,它们常被用来
西汉时期石雕艺术特点介绍
西汉时代是华夏石狮艺术诞生的前期,这一时期的石兽雕刻对石狮艺术形象的形成影响很大。此时正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向上发展的时期,代表新势力的刘邦多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战胜了项羽,继秦之后再次统一了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建国后施行了一系列稳定社会秩序及发展经济的政策,并消除格局,致使民族精神振奋,国力不断强盛,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新局面。汉武帝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展了对外贸易,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在这种国盛民荣的条件下,石刻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汉朝,帝王大兴陵墓建设,墓前设置许多镇墓石兽。这些石兽在造型上已经突破了商周时的完全神幻化倾向,更多的面向现实,初步形成了华夏正统的民族文化艺术表现手法。集中反映了华夏特有的传统风格和文化习俗。这些镇墓怪兽大都在真实禽兽的基础上加以夸张,主要为突出其气势,因此这一时期的石兽雕刻艺术取得了灿烂的成就。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可以看出当时石刻艺术的发展程度和高超的石雕水平。
霍墓的石雕群在艺术成就上超出了当时陵墓的格式局限,堪称西汉时期兽类石雕的典范,也是我国早期石雕的珍品。这批石雕像造型饱满、坚实、力量含蓄,气势深沉雄大,成功的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表现了与时代一致的浑朴的气魄与风格。
这批石雕群,不像皇陵那样用来镇墓,而是以此来增强霍墓“祁连山”的真实性和山区气氛,所以说它已突破了皇家陵墓的格式局限,由雕制者用概括的、自由的浪漫艺术手法雕制出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形象。霍去病是汉武帝刘彻当政时期,抗击北方匈奴侵扰的骠骑将军,战功显赫,胜利归来后因病死去,汉武帝深为哀悼。为表其战功,准其陪葬于茂陵,并起坟象征祁连山,特命能工巧匠用秦岭山天然的花岗岩石在“山上”雕制了马羊牛虎等石雕动物,增强霍墓祁连山的真实性和山区气氛,还在墓前刻制了“马踏匈奴”纪念碑式的独立雕刻物,研究这些罕见的石刻珍品,有助于全面了解石狮形象的诞生和
粗犷拙朴 卓尔不凡
粗犷拙朴卓尔不凡
作者:杨凤明
来源:《雕塑》2013年第01期
内容摘要:中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蕴。武威是我国出土汉代木雕数量多、品位高的地区之一。由于较为干燥的气候,考古发现的武威木雕,造型和色彩都基本保存完好。武威汉代木雕,有人物、车辆、动物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汉代河西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景象。武威汉代木雕,艺术风格粗犷质朴,简洁明快,体现了工匠们技艺上的鬼斧神工之妙。
关键词:河西走廊;木雕;木俑;汉墓
中国木雕艺术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初具雏型的木制工艺品。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湖北等地发现的战国木雕,开始髹漆,并加以彩绘,十分精美。
到了汉代,小型器物、人物、动物等木雕用整木雕制,大型木雕用局部雕刻和粘贴来完成,木雕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可以说汉代是中国木雕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汉代木雕题材和内容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贵族出游、宴饮、耕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欣赏这些木雕作品,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气息,木雕作品人情味胜过了宗教气息,可以说木雕艺术以它特有的光棱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面貌,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古代的木雕,由于材质的关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不多。武威汉代墓葬就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木雕,作品有舞乐侍仆俑及鞍马和家畜、家禽等动物造型,还有想象出来的前伸独角镇墓兽等。同时出现了较大的组合木雕,如前驾骏马的轺车模型,车上还有御车的木俑,此外还有牛车、耕牛牵犁和双人博戏等模型。
汉代独角镇墓兽罕见亮相,放在古墓中用以佑护死者亡魂和防盗
汉代独角镇墓兽罕见亮相,放在古墓中用以佑护死者亡魂和防
盗
掌上博物馆 2017-04-01 05:43
一种长着像长枪一样笔直大角的青铜独角兽今日亮相在辽宁省博物馆的“茶马古道——西部八省区文物联展”上。它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将其置于墓葬门口,是为了起镇墓辟邪的作用。
掌上博物馆看到,约有70厘米长的青铜独角兽的兽头向前冲,角向前刺,扁尾上翘,四足夸张作角斗状,全身铸有兽毛的纹饰。角和尾可拆卸。这样的形象很少见到。它跟犀牛的模样相差很远。
据专家介绍,为了防止墓葬被盗,古人想了很多种办法,如在墓中放置镇墓兽、墓道中设立机关、墓上设置石兽、派专人看守等。这个独角兽就是随葬在墓中,起镇墓辟邪的作用。
古代墓中设置镇墓兽有两层含义:一是防止妖魔鬼怪对墓主的侵害;二是吓唬盗墓者勿盗此墓。镇墓兽多数外形抽象,构思诡异奇特,形象恐
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烈的巫术神话色彩。
这件独角兽出土于1956年甘肃酒泉地区。两汉时期,镇墓兽的造型种类繁多,主要有人形长舌镇墓兽、人首兽身镇墓兽、独角镇墓兽等。东汉时期北方地区流行独角镇墓兽。独角兽又叫獬豸,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被奉为司法公正的象征。汉魏之时也常被安置在墓门左边,充作镇墓兽。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镇墓兽的制作,早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掌上博物馆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汉代墓葬美术中的神话题材研究
汉代墓葬美术中的神话题材研究
汉代墓葬美术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等题材。神话题材在汉代墓葬美术中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既有主体形象的描绘,也有故事情节的描写。本文就汉代墓葬美术中神话题材的表现形式、内容及其意义进行探究。
一、神话题材的表现形式
1. 主体形象的描绘
汉代墓葬美术中,神话题材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主体形象的描绘来展现。这些主体形象有神祇、仙人、妖魔等,具有明显的神话传说的特征。例如《广陵亭西汉墓石刻》中的“鲛人戏水”图,描绘了一个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鱼的神秘鲛人,他戏水时神情自得,婀娜多姿,形态逼真。这种神话传说中的妖异形象,在汉代墓葬美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故事情节的描写
另外,除了通过主体形象的描绘,汉代墓葬美术中也常常通过故事情节的描写来表现神话题材。这些情节往往是针对神话传说中某个重要事件的描写,通过描绘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来突出神话传说的精髓。例如《南阳明墓壁画》中的“桃花源记”图,描绘了桃花源的“世外桃源”之景,突出了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强调了居者自得的生活理念。
二、神话题材的内容
1. 神祇
在汉代墓葬美术中,许多神话传说都与神祇有关。这些神祇往往代表特定的属性或功能,如文昌、武曲、财神等。通过描绘神祇的形象,展现了民间对于这些神祇的崇拜和信仰。例如《定陵壁画》中的“五福图”,描绘了五位面神堂堂而立,手执装饰品和文房四宝,象征着富贵、长寿、健康、平安和好运。这种神祇图像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严肃庄重的神像,另一种是夸张性格化的形象。
淮阳“泥泥狗”的创作题材及色彩观
淮阳“泥泥狗”的创作题材及色彩观
淮阳“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力度的加大,淮阳“泥泥狗”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对它的探讨和研究也在逐步加强。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多限于对其造型特征和色彩规律以及创作题材的一般性介绍上,这显然是不够深入和系统的。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对淮阳泥泥狗的创作题材及色彩观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则显得很有必要。
淮阳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古称宛丘,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先后在此建都。淮阳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荟萃,著名的“太昊伏羲陵”就坐落于此。太昊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民间尊之为“人祖爷”,因此,太昊陵也称人祖庙。每逢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这里都要举行祭祀人祖的大型庙会,数以万计的炎黄子孙从四面八方赶来“朝祖进香”。庙会高峰时,人数多达数十万,这种现象在我国其它庙会中是十分罕见的。太昊陵“人祖庙会”的原始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和女娲,一求子孙繁衍。所以,至今仍保留着远古初民“生殖崇拜”的遗俗,如“履迹舞”、“摸儿洞”、“献旗杆”、“拴娃娃”等,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恒主题。淮阳“泥泥狗”就是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
一、淮阳“泥泥狗”的创作题材
淮阳“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当地老百姓叫它“灵狗”或“陵狗”,它造型古朴、粗犷,它用黑色着底,上面描着红、黄、青、白色的线条,色彩艳丽,给人一种浓浓的神秘感,而且题材宽广,绝大多数是以奇禽异兽为题材的。虽然是表现动物,但却没有生活当中的飞禽走兽或牲畜,而都是传说中的神怪形象,是远古时代人兽共存的一个缩影。人类在狩猎时期,保存下来的各种原始骨雕,石雕、岩画等,绝大部分也是表现各种珍禽异兽的形象,包括他们的面具,也是模仿动物的头部为伪装,直到中国的殷商、春秋和汉代在各种器物、工具、装饰品上,也大都是以动物形象为内容。汉代人对天上的星座和四方,也都是以动物命名的,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佛教中的“迦毗罗”就有四兽,不过它是鸟、兔、猕猴和大象,它们结为兄弟,行恩布义,互相尊敬,是一个理想的
汉代鹿造型的文化考释
tics: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Kennedy, G..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Malmkj?r K. 2003. On a pseudo-subversive Use of Corpora in Translator Training [A]. Zanettin F, Silvia Bernardini, Dominic Stewart ( ed.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 C ]. 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
一、自然鹿与汉人关系密切 “鹿”这一物种早在数千万年前就已出现,头顶的鹿角从无到 有,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西山经、东山经都有 “其兽多麋、鹿”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咏唱鹿群、记录猎鹿的诗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兽之所同,麀鹿麌麌”[1] 等;青海省循化县 出土的“鹿纹彩陶双耳罐”,罐身描绘了鹿栏、群鹿、牧场场景,说明 鹿早在殷商时期已被圈养。 在汉画像中,自然鹿多在“生活狩猎”场 景中出现,奔于溪流山间,后有猎狗、猎人追捕。 奔鹿造型简练,“高 脚而行速”的自然特征突出。 先民将鹿编入诗歌咏颂,绘于日常器 身,雕刻在墓室砖石之上,艺术的再现了当时鹿融入人们生活的现 状,证实了上古时期鹿广泛存在。 先人与鹿长期共处,对鹿产生了特殊感情,并逐渐发现其不仅 “高 脚 行 速 ”,且 啃 食 毒 草 而 不 怕 病 秽 , 在 《 酉 阳 杂 俎·毛 篇 》 有 记 载 : “耶希,有鹿两头,食毒草,是其胎矢也。 ”意思就是说鹿能够吃毒草 而不中毒。日积月累的经验使人们逐渐总结出鹿的诸多药用性。马 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就有三个有关鹿的处方,成书 于先秦的《神农本草经》也对鹿茸、鹿角等的性味、功效进行了详细 论述,直至明代《本草纲目》记载鹿的药目达二十余种,“鹿食百草, 全身是宝”的说法深入人心,逐渐产生“鹿寿千岁”的观念。 《述异 记》言“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 ” [2] 《太平 御览》中也有“玄鹿为脯,食之,寿至二千岁”的记载。 二、鹿的文化功能 鹿在被人认识的长期过程中逐渐被赋予神性, 成为一种文化 符号, 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其神化过程中产生了几种观 念: 1、鹿能“辟邪” 《抱朴子·登涉篇》有云:“麋及野猪皆啖蛇,故以厌之也。 ”其中 “麋 ”即 “鹿 ”,是 说 鹿 有 时 能 吞 食 毒 蛇 , 而 被 认 为 具 有 “ 辟 毒 ”、 “ 驱 邪”的功能,人们将其放置于墓葬中来镇魇毒蛇。 如卧鹿鼓和鹿角 镇墓兽,都具备“辟邪”之功能;汉画像中也有独立、完整的鹿造型, 笔者认为这些写实的鹿造型首先体现了“辟邪”功能,而非作为“瑞 兽”取祥瑞之意。 2、白鹿被视为符瑞 西汉时期,祥瑞灾异思想形成体系,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
中国古代镇墓兽对奇幻角色造型设计的当代启示
2 0 1 3年 1 2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 科 学版 )
J OURNAI 0F HE F E I UNI VE RS I T Y OF TE C HN( ) I ) G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o f C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 t o mb b e a s t t o t h e mo d e r n f a n t a s y r o l e mo d e l i n g d e s i g n i s p r o p o s e d,a n d i t s a v a i l a —
I n v i e w o f t h e f a n t a s y r o l e mo d e l i n g i n c u r r e n t f i l m a n d t e l e v i s i o n wo r k s ,t h e c o n t e mp o r a r y r e v e l a t i o n
s e a r c h o n t h e C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 t o mb b e a s t a n d mo d e r n f a n t a s y r o l e mo d e l i n g d e s i g n c a n d e v e l o p n e w i — d e a s f o r t h e mo d e r n r o l e mo d e l i n g d e s i g n b y p r o v i d i n g a n a r t i ma g e wi t h Ch i n e s e n a t i o n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a r t i s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h i n e s e a n c i e n t t o mb b e a s t a r e e l a b o r a t e d .
獬豸形象的文化意蕴
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万物皆有灵性,在华夏民族的传说故事中,更是出没着一些极富灵性的动物,如龙、麒麟、饕餮、獬豸、凤凰等,它们往往被赋予某种神奇的力量。这些神奇动物,是民族宗教信仰、思想文化、艺术观念的承载者,且因地域及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各具特色。这些动物形象,大多原本用于住宅、牌楼、寺庙等建筑的装饰,但其文化功能已远远超越审美功能。关注这些传说中的动物的文化功能,是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文化整体认知的。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獬豸这一传说中的动物,折射着深厚的华夏民族精神,体现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獬豸形象的原始性特征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它依然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
1.獬豸形象的演变与法制符号
獬豸,本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形似麒麟,有四足,独角,能辨曲直,“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杨孚《异物志》)。因而也称为直辨兽或触邪。大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与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出现了陶羊形象,学界公认是早期獬豸形象的代表(参见吴卫《考窥陵道神兽獬豸》及何桂兰、彭华《法律文化视野下的獬豸造型》)。獬豸形象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以神判法”,王充《论衡》云:“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决狱,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有罪与否。獬豸能识善恶忠奸、遇奸邪则触之,令犯法者不寒而栗。正是这些特点,使獬豸形象逐渐定格为中华法文化中公正执法者的象征,在古代法制史上有着特殊的涵义。
洛阳古墓文化中的“镇墓兽”
洛阳古墓文化中的“镇墓兽”
前言
镇墓兽是古墓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朝代的镇墓兽都有自身的特点,背后都蕴含着文化意蕴。经过我们对镇墓兽的了解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对镇墓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我们通过走访博物馆,古墓群考察了洛阳地区的镇墓兽的分布,分析了一些种类,了解到洛阳地区的镇墓兽的特色,洛阳地区的古墓因朝代不同又各自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从而可以看出洛阳的古墓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又随着历史的分段的风俗而各有侧重,各有不同的价值。古墓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二重证明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光有历史文献的记载是不够有说服力的,对古墓的挖掘最终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史料证明和实物证明相互应合,才能足以得到更为确切的历史。对镇墓兽这一切入点,我做详实地调查,得出古墓文化的异样的角度。洛阳,是个文化名城,九朝古都,洛阳的文化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研究很重要。同样,洛阳的古墓文化对于中国的古墓文化来说也是相当重要。再说洛阳的邙山古墓群是闻名全国的,对中国古墓的研究离不了对洛阳邙山古墓的研究。我相信对洛阳镇墓兽的研究有相当的意义。
一、镇墓兽的渊源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周礼》记载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出“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也有人根据早期镇墓兽头上的双角推测,镇墓兽应与“辟邪”或“灵神”、“士伯”等行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作者:王红梅
来源:《丝绸之路》 2015年第16期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王红梅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6)
[摘要]汉代开始大量使用独角神兽作为镇墓兽,多见于神道石造像和墓室壁画。从汉代独
角镇墓兽造型可以窥见多地域、多民族文化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融合轨迹和中国古代多元民
族文化相互传播、融合的历史背景,以及早期民族文化中图腾崇拜和巫傩文化的遗迹。楚文化、羌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民族文化对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的影响显著,产生了诸如麒麟、獬豸、飞廉、犀兕等神兽形象,并赋予它们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功用。
[关键词]汉代;镇墓兽;民族文化;图腾崇拜
汉代文化是由众多地域文化圈相互融合、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大文化系统,如楚文化、
秦文化、中原文化、羌巴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汉代始兴厚葬,大量使用镇墓兽,用
以趋吉避凶、辟邪镇妖、助人升天。保存至今的汉代墓葬建筑中常见的独角镇墓兽有麒麟、天禄、獬豸、犀兕、飞廉等。这些独角镇墓兽作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虚构出来的艺术意象,同时出现在汉代墓葬中,这一现象必定根植于多元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取自不同文化来
源的独角镇墓兽形象,其造型必然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也必然被赋予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
和文化功用。
一、麒麟、天禄
汉代墓葬壁画和石造像中以“鹿”为原型的是麒麟(天禄)。天禄就是独角的麒麟,麒麟
有时也被认为是独角兽。古礼初用全鹿,后用麟趾代之,这种麒麟崇拜实际上是鹿角崇拜的发展。鹿角因其能够“脱落-再生”,所以代表着生命的循环;而且在巫文化的世界里,它还是登天的“刀梯”,能沟通人神。①对鹿角崇拜是古楚人原始巫术顺理成章的产物,长沙战国楚墓
和湖北江陵楚墓中,广泛使用鹿角镇墓,还出现了四鹿践蛇造型,反映了楚地文化的鹿角崇拜
对汉代镇墓兽兽角形象的影响。饶宗颐先生认为,楚墓中的鹿角镇墓是使用鹿原有之角稍加修削,安在基座上作为装饰,并且“施于墓葬厌胜”。②秦灭楚后,吸收了楚地的鹿角崇拜,汉
承秦制,故而鹿在汉代墓葬礼制中也具有崇高的地位。马王堆汉墓曾出土“鹿角神兽升天”漆
棺画(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楚文化对汉代壁画和石造像艺术造型的影响,麒麟、天禄等镇
墓兽应是受到楚地鹿角崇拜文化习俗的影响。
图1鹿角神兽漆棺画
汉代古籍有记载的西域的独角兽造型是桃拔,又名天禄。《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引孟康:“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
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由此可知,天禄是来自西域的动物。汉代古籍记载天禄形象作
为镇墓兽使用的是宗资墓(见图2),《后汉书》卷8《孝灵帝纪》:“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锤四及天禄、蛤蟆。”李贤注:“天禄,兽也……今南阳县北有宗资碑,旁有两石兽,镌其
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汉有天禄阁,亦因兽以立名。”《水经注》:“??汳水经其南,汉
熹平君所立,死因葬之,刻石树碑以族厥德,隧前有师子、天鹿,累砖作百达柱八所,荒芜颓毁,凋落略尽矣。”麒麟、天禄这类鹿形独角镇墓兽具有外来文化的基因,即吸收了西域文化
和艺术造型的元素,是结合本土鹿角崇拜思想构造出的艺术意象。
图2东汉宗资墓镇墓兽天禄
二、獬豸
汉代流行的獬豸冠揭示了汉文化和荆楚文化对独角羊崇拜习俗的相互吸收融合。春秋战国
时代,楚国崇拜獬豸,楚国国君曾经捕获到“獬豸”,仿照“獬豸”的形象制作了衣服和帽子,后人称之为“獬豸冠”或“楚王冠”。《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后汉书·舆服下》:“法冠,一曰柱后……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③《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集解》引蔡邕:“法冠,楚王冠也。秦灭楚,以其君冠赐御史。”由此可知,原本在楚地流行的獬豸冠,秦灭楚后被朝廷用作使节和执法者
所戴“豸冠”,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代南阳地区原属楚地,故而在南阳一带出土的汉画像砖石
多有獬豸的形象出现(见图3)。牛大伟等认为,若从民俗文化的区域性与传承性来看,南阳
汉画中的独角神兽形象,应是楚人獬豸崇拜观念在南阳一带民间丧葬习俗中的一种遗绪,呈现
出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④
图3汉画像石獬豸判案图
汉文化与羌文化中羊图腾的融合也是独角兽羊角崇拜的文化根源。按古文字理论,“zhi”、“chi”等古音,读为“di”等,故独角兽“廌”之发音,大抵与“氐”、“羝”同。“氐”与羌通,同为羊图腾之族。“羝”即是羊。⑤羌文化在中国上古时期显赫的历史地位,汉晋史家
皆有此论。《后汉书·西羌传》有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炎帝族名称之“羌”,姓氏称之“姜”,以羊为图腾。羌
人以羊为图腾的信仰和独角羊崇拜至今还保留在的民间习俗中,如青海河湟谷地社火仪式的
“老羊歌”的妆扮,藏传佛教中喇嘛们头戴的法帽,陕西略阳县江镇新、老江神庙板绘彩画人
物形象等,以独角羊“獬豸”形象为特征的羌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陈荣认为,以独角羊羊角
帽(獬豸冠)为标识的羌人文化,在青海、西藏、甘肃、陕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所
表现。⑥羌人羊图腾最重要的遗存就是图腾柱——“羊柱”或“羊角柱”。陆思贤认为,羌族
的图腾柱立于地面上,构成了最古老的观测天象的地坪日晷;伏羲氏的观象画卦,也是从羊角
图腾柱上开始的。⑦羊角和羊图腾所具有的神圣力量是汉代镇墓兽獬豸形象备受推崇的根源,
獬豸造型直接来源于荆楚文化的獬豸崇拜、羌文化的羊图腾。
三、犀兕
汉代墓室壁画中肩生双翼、头生尖利独角的神牛——犀兕的造型(见图4),是源于楚巫
文化的牛角崇拜。⑧犀兕画像往往被刻画在木门的下限石上,常表现为与人或熊虎前抵相斗。
据犀兕画像所处位置和基本特征,符合楚地的地府冥神——土伯“其角觺觺、其身若牛”的神象。原属楚地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土伯手持鹿角”漆棺画(见图5),说明手持鹿角和生有
牛角的土伯具有助人升天的能力。南阳曾属楚地,汉画像石刻受到楚巫文化的影响,最为常见
的就是将一根牛角(号)作为发号施令的法器,其辟鬼的巫术意义是显而易见的。⑨图4猛兕图
牛角崇拜的符号特征是从良渚文化时期对于“农业之神”形象的构想开始初步形成的,
“神农牛首,结绳而治”,牛角代表中原农耕文明的土地崇拜。《述异记》记载:“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蚩尤是三苗九黎部
族的祖先,其牛角形象具有南方苗文化发源特色。10而今黔东南的苗寨仍在使用牛角杯盛酒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