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_煤的组成-化学组成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煤化学

煤化学

煤化学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煤化学英文名称:coal chemistry定义:研究煤的成因、组成、结构、性质、分类和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有关化学问题的学科。

所属学科:煤炭科技(一级学科);煤炭科技总论(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煤化学》煤化学(coal chemistry),研究煤的成因、组成、性质、结构、分类和反应,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同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是煤化工的理论基础。

目录编辑本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的结构、工艺性质、煤炭分类及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等内容,并增加了煤质化验和实训部分,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反映高职高专特色。

为了便于读者自学,在文字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并且在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绪论第一章煤的外表特征和生成第二章煤的一般性质第一节煤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一、煤岩学的概念二、煤的宏观特征三、煤的微观特征四、煤岩学的应用第二节煤的物理性质一、煤的颜色和光泽二、煤的断口和裂隙三、煤的密度四、煤的机械性质五、煤的热性质六、煤的电性质与磁性质七、煤的光学性质第三节煤的固态胶体性质一、煤的润湿性及润湿热二、煤的表面积三、孔隙度和孔径分布……扩展阅读:∙1《煤化学》/zhuoyuewangtushu/13297∙2M.A.Elliott ed., Chemistry of Coal Utilization.2nd Sup. Vol.,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1.∙3汪寅人吴奇虎陈鹏∙4/html/chunmixiangguanxingye/huagongmingcijieshi/ran/2009/0114/ 268_2.html∙5新型煤化工的发展:/2005report/2005086mhg.htm。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1.煤的化学组成◆各种化合形式的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C、H、O、N和一部分S。

◆灰分。

煤中不能燃烧的矿物质统称为灰分,由SiO2、Al2O3、CaO、MgO、Fe2O3、Na2O等矿物质组成。

根据灰分的来源,煤中的灰分分为原生灰分和再生灰分◆水分。

煤中的水分是有害成分。

煤中的水分以外部水分、吸附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形式存在2.煤的化学成分表示方法煤的成分通常用各组成物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

通常要用下述几种表示方法:◆应用成分。

将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在应用基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定义为煤的应用成分,表示方法为在对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y,即:Cy+Hy+Oy+Ny+Sy+Ay+Wy=100%◆干燥成分。

用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的各组分百分含量来表示煤的化学组成,用这种方法表示的成分称为煤的干燥成分,表示方法为在相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g,即:Cg+Hg+Og+Ng+Sg+Ag=100%◆可燃成分。

用C、H、O、N、S在可燃基中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称为可燃成分,表示方法为在对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r,即:Cr+Hr+ Or +Nr+Sr=100%上述用各种方法表示的成分之间是可以进行换算的,换算系数列于表4—25。

表4—25 煤的各种成分换算系数◆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将一定重量的煤加热到110℃,使其水分蒸发以测出水分的百分含量w,,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样加热到850℃,并测出挥发分的百分含量V,,然后再将煤样通以空气,使固定碳全部燃烧,以便测出灰分的百分含量A,最后可确定出煤的固定碳百分含量为:Cy=(100-(Wy+Ay+Vy))×100%3.煤的分类煤的分类主要是按使用上的要求、煤的质量特性、煤的变质特性等划分。

◆按挥发分固定碳含量要求分类(见表4—26)。

表4—26 按挥发分(Vr)固定碳(c)含量要求分类◆按煤的挥发分、胶质厚度分类(见表4—27)。

表4—27 按挥发分(Vr)胶质层厚度(Y)分类◆按煤的质量特性分类按煤中灰分(A)含量分类:A≤15%,为低灰分煤;A=15%~25%,为中灰分煤;A= 25%~40%,为高灰分煤。

煤化学_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煤化学_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重量百分数表示最高内在水分。一般需要24~48小时。
1.6 煤中水分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1)这是由于煤的内在水分吸附于煤的孔隙内表面上,内 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分的能力就越强,煤的水分就越高。 (2)此外,煤分子结构上极性的polar含氧官能团的数量 越多,煤吸附水分的能力也越大。 低煤化程度的煤内表面积发达,分子结构上含氧官能 团的数量也多,因此内在水分就较高。随煤化程度的提 高,煤的内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均呈下降趋势,因此, 煤中的内在水分也是下降的。到无烟煤阶段,煤的内表 面积有所增大,因而煤的内在水分也有所提高。
1.4 测定煤中水分的基本方法
水分测定时使用的仪器设备apparatus有分 析天平analytical balance、干燥箱drying oven、 称量瓶weighing bottle等。 还有自动化的仪器设 备 自动水分测定仪的特点: (1)采用微波microwave或红外干燥infrared drying,自动称量。 (2)计算机自动控制、测量准确,性能稳定。
1、 煤中的水分Moisture in coal
1.1 煤中水分的特点:
在煤的进一步研究中,有时也用到结晶水和热 解水。结晶水crystallized water是指煤中含结晶水的 矿物质所具有的,如CaSO42H2O中的结晶水,通常 煤中结晶水含量不大;热解水pyrolysis water;是煤 炭在高温热解条件下,煤中的氧和氢结合生成的水, 它取决于热解的条件和煤中的氧含量。
煤中的水分可分为两类,即在常温的大气中易于失去的水分和不易 失去的水分,
前者称为外在水分free moisture,
后者称为内在水分inherent moisture 。
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之和称为全水分total moisture。

煤化学 chap5 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煤化学  chap5 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1、 煤中的水分
1.2 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分的 来源
(1)成煤过程中,沼泽中的水随着成煤过程进入煤中; (2)煤层形成后,地下水进入煤层的裂隙、孔隙中; (3)开采、洗选、运输、贮存过程中进入煤中。
1.3 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等重要概念
1.3.1 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概念
煤中的水分可分为在常温的大气中易于失去的水分和 不易失去的水分,
1、 煤中的水分Moisture in coal
1.1 煤中水分的特点:
(1)物理态结合的水 煤中的水分一般是指与煤呈物理态结合的水,它吸 附在煤的外表面和内部孔隙中。因此,煤的颗粒越细、 内部孔隙越发达,煤中吸附的水分就越高。
1、 煤中的水分Moisture in coal
(2)化学态结合的水
1.3 外在水分、内在水分等重要概念
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通 常 , 煤 质分析化 验采用的 煤样均是 粒度小于 0.2mm 的空气干燥煤样,原来称分析煤样,现称“一 般分析试验煤样”,该煤样的水分也称为“一般分析 试验煤样水分”或“空气干燥基水分” (moisture on air dried basis) ,用Mad表示,它的大小与Minh相同。
Part 4: Coal constituents
Chapter 4 Coal petrographic constituents; Chapter 5 Co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Chapter 5 Co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Main contents
前者称为外在水分free moisture, 后者称为内在水分inherent moisture 。 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之和称为全水分total moisture。

煤化学 第三章 煤的结构

煤化学 第三章  煤的结构

第三章煤的结构煤的结构包括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大分子结构)和煤的物理空间结构。

研究煤的结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煤炭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煤炭组成的复杂性、多样性、非晶质性和不均匀性,所以将煤分离成为简单的化合物并研究其结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虽然科学家对煤的结构做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尚未明了煤结构的全貌,只是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推测,提出了若干煤的结构模型。

本书重点介绍煤分子结构研究的结论。

第一节煤的大分子结构一、煤大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煤的有机质是由大量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分子结构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相似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实验研究,煤的有机质可以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芳香结构为主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大分子化合物;另一部分是以链状结构为主的化合物,称为低分子化合物。

前者是煤有机质的主体,一般占煤有机质的90%以上,后者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低煤化程度的煤中。

煤的分子结构通常是指煤中大分子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

煤的大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它具有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聚合物,它没有统一的聚合单体。

研究表明,煤的大分子是由多个结构相似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桥键连接而成的。

这种基本结构单元类似于聚合物的聚合单体,它可分为规则部分和不规则部分。

规则部分由几个或十几个苯环、脂环、氢化芳香环及杂环(含氮、氧、硫等元素)缩聚而成,称为基本结构单元的核或芳香核;不规则部分则是连接在核周围的烷基侧链和各种官能团;桥键则是连接相邻基本结构单元的原子或原子团。

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构成核的环数不断增多,连接在核周围的侧链和官能团数量则不断变短和减少。

二、煤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核(一)煤的结构参数煤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核具缩合环结构,称为芳香环或芳香核。

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不是一个均匀、确切的结构,但可以通过结构参数评价核的平均结构。

煤的结构参数有芳碳率、芳氢率、芳环率等。

煤炭的化学组成

煤炭的化学组成

煤炭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

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

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镓、铟、钍、钒、钛、铀……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煤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质

煤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质

第六章 §1煤的化学 组成和结构
35 35
30 30
25 25

20 内 20 在
15 水容15 10 分积10
含水 5 量分 5

0 0 10 20 30 40 50 60
0 65 70 60 60 60 60 60
daf
daf
图6-7 煤中内在水分含量与碳含量 和挥发分之间的关系(据武汉地质 学院煤田教研室,1979)
第六章 §1煤的化学 组成和结构
3.氧 氧在煤的有机质中以各种官能团的形式存在,
分布在支链上或在稠核中构成杂环。在煤化作 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影响煤中氧含量(Odaf) 随着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少,其波动范围很大。 在同一种煤的不同煤岩成分中,以镜质组和稳 定组的氧含量为最高,丝质组的氧含量最低。
第六章 §1煤的化学 组成和结构
6.磷 煤中的磷是有害元素之一,大都存在于无机
矿物质中。我国煤中磷的含量不高,一般为 0.00l-0.1%,最高不超过1%。虽然煤中磷的 含量较少,但是它的危害性却很大。在煤炼焦 时,煤中的磷转入焦炭,焦炭用于炼铁时又进 入生铁中,位生铁发脆而影响其质量。因此磷 是煤中有害成分,炼焦用煤要求磷含量在 0.02-0.03%以下。
第六章 §1煤的化学 组成和结构

50

长焰 煤
煤 烟
40
它 其
Hdaf
30
20
7
10

褐 长


其 它 烟煤
6
Vdaf
5
4
0
5
10
15
20
25
T daf
图6-2 煤中氢含量与挥发分、焦油产率之间的关系 (据汪寅人等,1981)

煤的组成高中化学

煤的组成高中化学

煤的组成高中化学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的化学组成可以追溯到地球上古生命的演变。

煤的组成一直是化学家和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高中化学课程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

煤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它的组成取决于植物物质和化石燃料的演化。

一般煤中都含有氢、碳和氧,并且还有微量的其他元素,比如硫、氯、氮、磷等等。

大部分煤都以CHO含水物质为主,即碳氢含水物质,而ODF(全氢质)煤更为常见,ODF煤的主要成分是由一种碳氢合物(一种有机物)所组成的,这个有机物中含有相当大量氢,也就是说,ODF燃煤含有大量的氢。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将煤拆分成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尿素、石油醚、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水和氢等等。

而这些化学物质拆分出来后,又可以用于燃料、能源和化学原料制造等等。

在煤的化学构成方面,经过近十几年来不断改进,现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类型的煤种。

比如白煤、烟煤、无烟煤等等。

每种煤的组成都不一样,煤的组成因素对于煤的性能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于煤的组成,高中化学课程在简介方面都以原理为主,但细节层次上多关注了燃料煤的组成,比如煤中的氢、碳、氧这三种元素,还有煤中微量元素的组成等等。

高中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煤的组成,既可以简介核心原理,也可以在细节层次上进行更深入的详尽讨论。

比如它的燃烧性能,氧化反应、酸雨、灰化反应等等,以及延存热、热效应等等。

此外,学习煤的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煤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有助于我们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

综上所述,煤的组成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学习煤的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煤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有助于我们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

并且,这也是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改善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步骤。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煤是一种能源资源,是热带植物在一亿年前经过生物和地质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质的化石。

煤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其具体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对其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煤的基本化学组成1.碳:煤中的碳含量很高,可以达到60%~90%不等。

这是因为在植物体内,二氧化碳与水经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有机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此后这些有机化合物经过埋藏、升温和加压作用,形成煤炭。

碳元素是煤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煤的品质和类型。

2.氢:煤中含有氢,但氢的含量比碳要低,只有2%~5%不等。

氢元素主要存在于煤的有机氢化合物中,比如:甲烷、乙烷、苯乙烯等。

其主要来源于古植物体内含有的氢化合物,如蛋白质和脂肪质等,以及水分解而来。

氢的含量高低是影响煤炭的气化性能和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3.氧:煤中的氧含量不固定,一般为5%~30%不等。

煤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植物体内的膳食纤维素和其他有机物,同时也可以是在煤炭形成以后,经过氧化作用,形成的含氧化合物。

氧的含量高低对煤的空气氧化性、稳定性、可燃性等有一定的影响。

4.氮:煤中的氮含量很少,只有0.5%左右。

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等。

它们的进一步分解产生了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等含氮物质。

含氮物质对煤的低温固相反应、气化反应、燃烧反应等都有影响。

5.硫:硫元素是煤中的常见元素之一,煤的硫含量一般在0.2%~5%之间。

硫元素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和有机硫化合物中,如硫酸盐、硫化铁、巯基化合物、噻吩化合物等。

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煤的燃烧性能、气化性能和腐蚀性能。

6.磷、钾、钙等元素:磷、钾、钙等元素虽然在煤中的含量不高,但也对煤的质量和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磷元素主要存在于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中,如磷酯类、磷氢化合物等,含磷煤具有易燃性和高热值的特点。

钾、钙等元素则主要对其灰化特性、融化特性和腐蚀性特性产生了影响。

煤化学PPT课件

煤化学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2
溶剂抽提的分类
1)普通抽提: 在≤100℃温度下,用普通的低沸点有
机溶剂,如笨、氯仿和乙醇等。抽提产物小于1-2%。
2)特定抽提:抽提温度在200℃以下,采用亲核性溶
剂,如吡啶类、酚类和胺类等,抽提产物可达20-40%。
3)超临界抽提:以甲苯、异丙醇或水为溶剂在超过
临界点的条件下抽提煤。抽提温度一般在400℃左右。抽 提率可达30%以上。
Hale Waihona Puke 煤自燃的影响因素和预防 煤的高温燃烧
精选课件PPT
29
煤的其他化学性质
煤的加氢化学反应; 煤的磺化化学反应;
精选课件PPT
30
第三章 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
精选课件PPT
31
煤的特性:复杂性;多样性;不均一性。
不象其他有机化合物一样,不存在统一的结构
煤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
①物理研究方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 密度、折射率 ②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如溶剂抽提和吸附性能 ③化学研究方法─氧化、加氢、解聚、烷基化、热解和 官能团分析等
无原始植物
有亮暗相间 的条带
易着火,有烟 易着火,有烟 多烟

较多

很低

较高
无烟煤
灰黑色 有金属光泽
无明显条带
难着火,无烟 较少 高
精选课件PPT
6
二.煤的生成
(一)植物的族组成 1.糖类及其衍生物
•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木质素: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元素组成? • 脂类化合物(脂肪、树脂、树蜡)
2)物理性质:风化煤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吸 湿性增大;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

灰分:煤中含有不能燃烧的矿物杂质,它们在煤完 全燃烧后形成灰分。灰分的组成和重量不等于矿物 杂质的组成重量,不同煤种的灰分差别从10%左右 到50%左右
灰分的危害:灰分会使煤中的可燃元素相对减少, 阻碍空气与可燃物质接触,增加不完全燃烧损失, 同时还沾污受热面降低传热系数,磨损受热面影响 传热效果污染环境
煤的各种成分性质
碳:是煤中的主要可燃物质,通常煤的各种含量约 占收到基的20%—70%,煤中的碳是一部分与氢、 氧、硫等结合成挥发性的复杂化合物,其余部分叫 固定碳。固定碳只在高温下才燃烧而且固定碳的含 量越高越不易燃烧,1公斤碳完全燃烧可放出 32866KJ的热量
氢:煤中的氢含量只有2%—6%,氢是煤中的有利 元素一公斤氢完全燃烧可放出约120370KJ的热量。 煤中氢元素一部分与氧结合叫做化合氢它不能燃烧 放热,煤在储藏时首先会风化失去氢。
煤的元素分析就是煤的化学组成成分?煤的化学组成成分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以及水分和灰分其中碳水分和灰分其中碳氢硫是可燃的其余是不可燃烧物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
煤的元素组成
含义:煤的元素分析就是煤的化学组成成分 煤的化学组成成分包括碳﹙C﹚、氢﹙H﹚、
氧﹙O﹚、氮﹙N﹚、硫﹙S﹚五种元素以及 水分和灰分,其中碳、氢、硫是可燃的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不可燃烧物。这些成分在煤中以复杂的化 合物形式存在。
煤中可燃硫的含量不超过2%但个别煤种高达 8%—10%,一公斤硫完全燃烧约能放出 9050KJ的热量。硫燃烧后形成的SO2
硫:煤中的硫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有机硫和煤中的C、H、O等结合成复杂的化 合物分布在煤中。无机硫包括黄铁矿硫和硫 酸盐硫等,其中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可以燃烧 而硫酸盐不能燃烧。煤中可燃硫的含量一般 不超过2%,但个别煤中高达8%—10%,一 公斤的硫完全燃烧时可约放出9050KJ的热量

煤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煤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煤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煤中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氮、硫和磷等元素构成,各种煤所含的主要元素组成见表2-2-03。

表2-2-03 煤的元素组成一、煤的种类(按炭化程度分)1.泥煤(草煤、泥炭)8380~10500kJ/kg2.褐煤10500~16700kJ/kg3.烟煤21000~29400kJ/kg4.无烟煤(白煤)21000~25200kJ/kg二、煤的化学组成1.碳C C +O2=CO2 +33900kJ/kg2.氢H H +O2=HO2 +142400kJ/kg1)化合氢:与氧化合形成结晶水的氢。

不能燃烧放热。

2)自由氢:未与氧结合的氢。

与其他元素(C、S)构成可燃化合物。

3.硫S S+O2=SO2 +10500kJ/kg1)有机硫—燃烧形成→SO22)无机硫↗黄铁矿硫→燃烧形成→SO2↘硫酸盐→灰渣4.氧和氮(O、N)5.水分W↗内在水分:干燥除去水分→外在水分:风干↘结晶水:高温除去6.灰分A:灰熔点三、成分表示方法:(煤的元素分析法)1.应用基y(为基准)2.分析基f3.干燥基g4.可燃基r第二节煤的使用性能一、煤的工业分析:1.挥发物V2.水分W3.固定碳C GD4.灰渣AC GD=100-(W+A+V)二、煤的发热量(一)概念1.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

2.分类↗高位发热量Q gw:含水蒸气凝结时的热量↘低位发热量Q dw(二)计算公式P91.工业分析法:2.元素分析法:↗杜隆公式↘门捷列夫公式3.高低发热量的换算:三、煤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1.比重:1~1.8t/m3随炭化程度而加大。

2.比热:0.84~1.67kJ/kg℃随炭化程度而减少。

3.导热系数:0.232 ~0.348w/m℃随炭化程度而加大。

(二)化学性质:1.粘结性、结焦性2.耐热性3.反应性、可燃性四、工业要求:(燃烧用)Q y dw=5500~6000kcal/kgV f >20%S g≯4%A g<50%灰熔点>1200℃煤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和氢,还含有少量氧、氮、硫。

第四章,煤的化学组成

第四章,煤的化学组成

暗煤
呈灰黑色,光泽暗淡、坚硬、内生裂
隙不发育、表面粗糙,是一种复杂的、非均一 的宏观煤岩成分。
丝炭 外观像木炭,灰黑色、有丝绢光泽、纤维状结
构、性脆、单一的宏观煤岩成分。在成煤过程中,丝炭
是由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丝炭化作用而形成;在
显微镜下,丝炭保留明显的细胞结构,有时还能看到年 轮结构。
自然煤层中具有相似光泽的部分,通常划分为四种宏观煤
岩类型。实际上宏观煤岩类型是宏观煤岩成分在煤层中自
然共生组合。 烟煤和无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有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 和暗煤。 光亮煤:煤层中总体相对光泽最强的类型,成分较均一, 条带状结构不明显,具有贝壳状断口,内存裂隙发育、较
脆、易破碎;其中镜煤和亮煤含量大于75%,只含有少量
第一节
煤的氧化
三、煤的自燃 self-ignite/spontaneous combustion 1、自燃发生的原因
煤风化过程的实质是煤的氧化过程,也就是一个放热 过程an exo'thermic process。如果煤氧化释放的热量不能 及时散发,则会被煤吸收而使煤的温度提高。温度的提 高又促使了煤更加剧烈的氧化,放出的热量就更多。当 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就会发火燃烧,这一过程称为煤 的自燃。自燃是煤贮存storage of coal过程中经常发生的 现象。
丝炭化组分(惰质组):是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转化而 来,在泥炭化作用后便形成了此种显微组分。丝炭化也可 作用于已经受到不同程度凝胶化作用的显微组分,形成与 凝胶化产物相应的不同显微结构系列,在煤岩分类中称为
惰质组。
特点:1)在透射光下呈黑色不透明
2)反射光下呈亮白至黄白色,并有较高突起
3)随着变质程度增高,惰质组变化不明显。

煤化学第五章煤的化学组成

煤化学第五章煤的化学组成

煤化学-第五章--煤的化学组成————————————————————————————————作者: ————————————————————————————————日期:第五章煤的化学组成煤的组成极其复杂,是由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构成的混合物。

无机组分主要包括黏土和矿物、石英、方解石、石膏、黄铁矿等矿物质和吸附在煤中的水;有机组分主要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构成的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温合物。

一般来说,煤中的无机组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的,有机组分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炭加工利用的主要对象。

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特别是有机组分的完全分离和鉴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分析煤的各种组成成分在技术上难以实现。

为了指导煤炭加工利用和研究煤的性质,在实用上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办法分析和研究煤的有机组成和无机组成,主要有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灰成分分析和溶剂萃取等。

第一节煤的工业分析工业分析是确定煤化学组成最基本的方法,它是在规定条件下,将煤的组成划分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组分。

工业分析是一种条件实验,除了水分以外,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是煤在测定条件下的转化产物,不是煤中的固有组分,其测定结果依测定条件变化而变化。

为了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工业分析的测定方法均有严格的标准。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的。

在该标准中分别规定了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工业分析虽然简单,但分析结果对于研究煤炭性质、确定煤炭的合理用途以及在煤炭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煤中的水分(一)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是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

煤中的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利和化合水。

煤中游离水是指与煤呈物理态结合的水,它吸附在煤的外表面和内部孔隙中。

因此,煤的颗粒越细、内部孔隙越发达,煤中吸附的水分就越高。

煤中的游离水分可分为两类,即在常温的大气中易失去的水分和不易失去的水分。

煤的元素组成

煤的元素组成

煤的元素组成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

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

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

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

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

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烟煤的碳含量为77~92.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88.98%。

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

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

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

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

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

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2.1%降到1%以下。

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

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6.5%。

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

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

有机氧主要存在于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无机氧主要存在于煤中水分、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中等。

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阳 泉 无 烟 煤 52.7 33.6 7.0 0.2 1.3 0.8 2.0 0.4
晋 城 无 烟 煤 47.4 33.6 4.7 6.5 0.9 0.9 3.3 2.7
西 山 贫 瘦 煤 56.3 31.4 6.9 2.2 0.5 1.0 0.5 1.2
灵 武 不 粘 煤 37.9 14.5 16.4 10.9 5.0 0.9 2.5 11.8
4
2019-12-13
1.6 煤中水分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MHC, %
年轻褐煤的最高内在水 分多在25%以上,少数的如 云南弥勒褐煤最高内在水分 达31%。最高内在水分小于 2%的烟煤,几乎都是强粘结 性和高发热量的肥煤和主焦
煤。无烟煤的最高内在水分
比烟煤有所提高。
1.6 煤中水分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1)这是由于煤的内在水分吸附于煤的孔隙内表面上,内 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分的能力就越强,煤的水分就越高。 (2)此外,煤分子结构上极性的含氧官能团的数量越多, 煤吸附水分的能力也越大。 低煤化程度的煤内表面积发达,分子结构上含氧官 能团的数量也多,因此内在水分就较高。随煤化程度的 提高,煤的内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均呈下降趋势,因此, 煤中的内在水分也是下降的。到无烟煤阶段,煤的内表 面积有所增大,因而煤的内在水分也有所提高。
Vdaf

100
100 M ad
Aad
Vad
,%
这时,干燥无灰基的固定碳 FCdaf=100-Vdaf。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8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3 挥发分和固定碳
2019-12-13
9
2019-12-13
矿物组 黏土矿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煤化学_煤的组成-化学组成
6





氛,Βιβλιοθήκη 天高风景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