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革命史观
唯物史观和常识
史学理论和常识
一、常见的历史观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马克思主义者所揭示的历史观,这是传统的常用的历史观。具体包括:
1.社会发展的动力论:
①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都有反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激烈手段,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如农民革
命、资产阶级革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由其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决定的。要用阶级分析方法去研究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领导的重大政治运动。
③改革的理论: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的实质是改
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近代资产阶级改革都有其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政治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②历史观:一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时代特征),决定着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文化特征),而一个时
期的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3.群众和英雄的关系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的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也起重大作用,前者是根本的。过于强调后者,就是错误的英雄史观、圣贤史观。
4.中国近现代毛、邓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
①毛泽东的群众史观: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人民战争路线。文艺的源泉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又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②邓小平的生产力史观:白猫黑猫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方面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
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六大史观型题目答题要点汇总
六大史观型题目答题要点汇总
(一)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这也主要使用了哲学思辨方法。
(1)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4)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
几种史观
• 6、生态史观 • 生态史观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 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 式的观点。它以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 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 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 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 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3、现代化史观 • 现代化史观认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纵向过 渡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 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 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 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从农业文明(农业社会) 向工业文明(工业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 革。政治现代化是指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现代 化是指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近代化是指科 学化和大众化,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
• 5、社会史观 •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 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 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 “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 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 事”,“小中见大”。如果说文明史观侧重于宏 观,社会史观则侧重于微观。 社会史观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包括社会变 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 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 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高考历史复习之“七大史观”
• (2)备考视角:
• (1)注意教材链接的知识点:如英国、美国、法 国、德意志帝国等欧美国家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新文化运动等;
• (2)注意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理解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转变的主线;从横向角度理解人类社会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 主体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 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 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 (3)注意世界近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模式。世 界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模式。走什么 样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有国情决定。
• (2)防止错误运用革命史观造成偏差:任意 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未能立足于社会生产 力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如未能 运用多种史观看待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等。
•
(2)备考视角:
• (1)注意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如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战后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等。
• (2)注意用整体史观考察历史视角:一是从全球 的视野和宏观历史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世界历 史;二是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传统,从 学术发展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 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考 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三是从纵向和横向角度, 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及人类交往 的历史,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四是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将中国历史发展 置于世界历史发展大背景下考察认识。
世界历史七大史观
情进行文明创新。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 果。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Page
7
三、近(现)代化史观 LOGO
1、基本概念: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
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工业化和 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 学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Page 4
LOGO 2、线索和规律:
①政治文明(必一)演变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 到法治; ②物质文明(必二)演变规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 ③精神文明(必三)演变规律:从落后迷信到科学。
3、关键词: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现代化、全球化;传承、交流、融合等
Page
1
LOGO 一、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 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 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 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Page
2
LOGO 2、形成过程:
①开始:15C末16C初的新航路开辟
小事件的历史。它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强调从社会生活、 习俗风尚、观念等的角度观察历史,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
七大史观
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 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 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 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 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 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 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 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 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 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 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 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 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 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 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 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 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 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史学研究范式例述
不同史学研究范式例述
史学研究范式,是史学家在解构历史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研究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史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史观的考查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当前,史学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主要有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也称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唯物史观、革命史观(也称阶级斗争史观)等。新的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不同史观概述
1.现代化史观(即近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强调以下几点:①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走什么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各国具体国情决定;③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现代化是落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认为,1500年新航路开辟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该史观侧重关注世界的横向联系,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有助于弥补国别史的缺陷。但不能取代国别史,且仅适用于研究1500以来的世界历史,无法涵盖古代历史。
整体史观要求我们: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
3.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察历史,倡导“眼光朝下”的研究方法,着重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变迁,涵盖衣食住行、家庭婚姻、社会保障、教育环保、语言习俗、思想观念等诸多社会层面。
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和英雄史观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观点,它们对我们
理解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颇为深远。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在认识和解释历史和社会的过程中,主张物质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意识和思想是由物质世界产生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决定了社会意识形态。换句话说,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经济规律,思想和政治是在生产关系体系下产生的。
二、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是指在历史和社会现象中,认为英雄和杰出人物的作用是至
关重要的。英雄的作用是推动历史的发展,并且英雄在社会转型和革
命时期的作用更加重要。
三、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比和辩证关系
1.对比:唯物史观注重客观规律和历史的物质基础,而英雄史观则强
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
生产力的发展则从不断积累的科技、文化、思想中汲取营养。而英雄
史观则认为,杰出人物能够通过自己的思想、力量和创新促进社会的
进步和民族的重新崛起。虽然思想和力量是由社会底层的生产力决定的,但是当这些思想和力量被杰出人物引领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论
唯物史观和英雄史观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
是互相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具有
较大的客观规律性,而英雄史观则为我们提供了人类意识形态厘清的
更为详实的思路。历史的发展没有谁能改变,但杰出人物可以改变人
类社会所处的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唯物史观和英雄史观的综合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史实、史观、史论
(一)唯物史观
概念: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 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其理论基础源于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基本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 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 的利益
(三)“现(近)代化史观”
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现 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 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现代化 史观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010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 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 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 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 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 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 时期
唯物史观的原理
唯物史观的原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包含着一系列关于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下是唯物史观的一些原理:
1. 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基于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和斗争的过程。这一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矛盾的斗争和解决,而这种斗争和解决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推动力。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法律、政治、文化等)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演变。
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演进。
4. 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典型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
5. 历史的不可逆性: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前进的。社会的历史发展具有方向性和必然性,尽管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会有各种差异。
6. 社会革命的历史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和谐的,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社会的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阶段,通过革命可以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这些原理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唯物史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高考历史常用六大史观
六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正如西方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它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来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二、文明史观
基本概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又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认为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三、现代化史观
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世界各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扩张弥散到亚、非、美广大地区,因此现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
四、社会史观
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八大史观简介
八大史观简介
一.近代史观(现代化史观)
近代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1.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2.经济上的工业化;
3.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论化;
4.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与政治的民主化。因为现代化史观具有全面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因此,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历史更为实事求是。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并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
从横向(空间角度)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时间角度)看,包括:渔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而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是政治、经济、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历史,其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推动社会严谨的历史,即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史观。
六.唯物史观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该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七.英雄史观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接触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
八.生态史观
八大历史史观概括
八大历史史观概括
八大历史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套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
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辩证发展的过程,通过矛盾斗争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3. 社会历史观: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4. 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研究要以实际事实为依据,坚持科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
5. 历史的阶级斗争观:认识到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
6.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否定任何形式的超自然观念和命运论,强调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历史的可改造性。
7. 历史的继承和创新观: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
8. 历史的国际性观点: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些历史史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七种史观详解(超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
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高中历史-史学观点
3.正确认识
①政治文明史和物质文明史联系的上佳契合点是经济制度;政
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联系的上佳契合点是政治思想和主张; 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联系的上佳契合点是科学技术 ②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吸收外来先进文明 ③承认文明的统一性与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 ④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 考察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世界:一部历史》示意图
5.正确认识 树立全球意识
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及多样性 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求同存ຫໍສະໝຸດ Baidu 从微观角度把重大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
6.备考指南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最终形成 ②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发展 ③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④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等落后地区的冲击与这些国家的变化
③中西文明碰撞、融合下的中国近代化 ④从文明的差异、文明的冲突、文明的融合、文明的发展 分析中西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⑤政治文明要突出制度文明与制度创新;经济文明应突出 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精神文明要注意思想文化现象间的继 承与发展的关系及与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
材料 自鸦片战争以来,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声、光、电、化、 数等物质文明成果和文艺复兴以来的人道主义、人性解放论、 民主主义、进化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精神文明成果先后 涌入中国,促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汇撞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方文明是如何影响近代中 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史观、革命史观
唯物史观
基本特点: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联系历史条件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强调实事求是。
革命史观
基本特点:只有分析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发展变化,才能把握住历史发展本质内涵,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强调阶级斗争,过分突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忽视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
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合理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时,生产关系就必须作出调整或变革(表现为统治者的改革或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
(2)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具(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阶级斗争理论
(1)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的相应的对立阶级。
(2)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立场;任何阶级的措施、观点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注意选择题中的“根本目的”)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练习题
1.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把中国近代史分为三次革命高潮,即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C.全球史观D.文明史观
2.“‘阿芙乐尔’的大炮已经不再沉默,它的回声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代表着过去。‘共产主义的幽灵’继续在地球上游荡,出没于帝国主义者和剥削者的住所,无论其住所在哪里。”下列结论足以印证这段论述的是()。
①各国无产阶级有了一条崭新的解放道路②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国家有了一条中心城市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
③世界被压迫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有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4.武昌阅马场的“红楼”中珍藏着一部1911年10月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B.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它的颁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D.它的颁布极大提升了武昌起义的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
5.下面几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民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中从根本上讲应遵循()。
A.农民的感情B.环境的变化C.生产力水平D.政治环境
6.“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A.文明史观B.阶级斗争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
7.(佛山模拟)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8.1908年,刘师培在《〈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注: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注: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A.文明史观B.全球史观C.现代化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
9.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D.“一五计划”
10.《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11.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12.(原创)1920年,有人形象地说苏俄农民还处在乌云密布之中。一年后,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