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岩石的稳定温度来进行室内空调的系统。它使用地源热能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生产,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等优点。为了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并合理计算埋管。
首先,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维地源热泵系统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性标准。以下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
1.设计准则:包括设计热负荷计算、系统选型、管道布置、室内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2.安装标准:包括安装位置、安全防护、设备间距离要求、管道施工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3.调试要求:包括系统压力测试、系统流量调整、冷凝水排放、电气连接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运维管理:包括设备日常维护、系统巡检、故障处理、水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其次,埋管计算方法是指地源热泵系统中埋管的规划和计算方法。埋管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用于传输地源热能的重要部分,其合理的规划和计算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1.埋管的长度计算:根据设计热负荷、地源温度、环境温度等参数,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需要埋设的管道长度。
2.埋管的深度计算:根据地下土壤或岩石的温度分布、管道材料的传热特性等参数,通过热传导计算确定管道的埋设深度。
3.管道间距计算:根据埋管的散热能力和热负荷的大小,通过管道间距的选择来达到合适的散热效果。
4.地源热泵系统的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热负荷分布等要素,选择合适的管道布局方式,确保热能的传输和供暖效果。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和埋管计算方法是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和运行安全、高效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并合理计算埋管,才能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优异性能。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1. 引言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热与制冷的绿色能源系统。为了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系统能效,本文档制定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技术规范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
2. 设计要求
2.1 系统能耗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设计高效节能,能耗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系统能效比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2.2 系统安全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设备选型应具备相关认证和检测报告。
2.3 系统稳定性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运行能力; - 设备选型应考虑系统所处环境条件。
2.4 系统舒适性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能满足舒适度要求; - 系统的声音、振动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3. 设计方案
3.1 地源热泵系统的选型要求 - 根据建筑用途和条件,综合考虑系统的能效比、负荷特性等因素进行选型; - 设计方案应提供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和性能。
3.2 系统管道设计 - 地源热泵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合理,方便维护和管理; - 管道的材质应符合相关规定。
3.3 系统控制设计 - 地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式应考虑运行稳定性和节能; - 控制设备的选用应可靠、先进。
3.4 系统运行参数与调试 - 设计方案应提供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调试方法; - 系统的运行参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4. 工程施工
4.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 - 施工现场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 - 施工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和施工流程。
4.2 施工材料和设备要求 - 施工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存放、安装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规范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 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 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 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 16 环路集管 circuit header 连接各并联环路的集合管,通常用来保证各并联环路流
量相等。 2.0.17 含水层 aquifer
导水的饱和岩土层。
2.0.18 井身结构 well structure 构成钻孔柱状剖面技术要素的总称,包括钻孔结构、井
2.0.24 岩土体 rock-soil bod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1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5 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通过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加 热,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1 安全,腐蚀性弱,与地埋管管材无化学反应; 2 较低的冰点; 3 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 4 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热泵系统安装设计手册标准
热泵系统安装设计手册标准
1. 引言
热泵系统是一种能够将热能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供暖和制冷领域。本手册旨在提供热泵系统安装设计的
标准,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2. 系统选择
在进行热泵系统安装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热泵
系统类型。常见的热泵系统类型包括空气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
统和水源热泵系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能源情况进行选择。在选
择系统时,需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适用环境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3. 安装位置
热泵系统的安装位置对系统的性能和效果有重要影响。应选择
通风良好、无阻碍物的位置进行安装。避免安装在易受污染、噪音
敏感或者易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的地方。此外,还需确保安装位置
方便进行维护和保养。
4. 安装要求
4.1 管道设计:热泵系统的管道设计应满足安全和性能要求。
管道材料应选用合适的材质,考虑到介质流速、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应避免使用易生锈、易腐蚀的材料。管道的布置应合理,避免过长
弯曲,减少压力损失。
4.2 电气连接:热泵系统的电气连接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要求。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容量和保护措施,确保安全可靠。应注意
防水、防潮和过热等问题。电气连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和
线路短路情况。
4.3 控制系统:热泵系统的控制系统应设计合理、稳定可靠。
控制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热泵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
高效运行。同时,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温度
保护和压力保护等。
5. 维护与保养
为确保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工作。包括清理和更换过滤器、检查和清洁换热器、检查和校准传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
1前言
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2.1《规范》的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一、地埋管换热系统
㈠、一般规定
1、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岩土体地质勘查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2、埋管区域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地下构筑物与建筑物间距的相关规定。
3、地埋管施工时严禁损坏其它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4、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表明管线的定位带,并以现场的两个永久目标进行定位。㈡、底埋管管材与换热工质
1、地埋管管材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底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热膨胀型号的塑料管及管件,不应采用金属管道或聚氯乙烯(PVC)管及管件。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
②.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工称压力不得小于1.0Mpa。工作温度应在-20℃~-50℃范围内。地埋管壁厚宜按外径与壁厚之比为11倍选择。
③.地埋管应能按设计要求长度成捆供应,中间不得有机械接口及金属接头
2、换热工质应以水为首选。本工程建宜采用水与乙二醇(体积浓度10%)的防冻液。
㈢、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1、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和荷载。
2、地埋管换热器应根据可使用地面面积、岩土体地质勘查结果及挖掘成本等因素确定埋管方式。
3、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应考虑岩土体及回填材料热物性的影响,宜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
4、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应大于30m,宜为60m~150m;钻孔间距宜为3m~6m。水平管埋深应不小于1.2m。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技术规程是指在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
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标准。其目的是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稳定、安
全可靠、节能环保。以下是对于地源热泵技术规程的一些解读。
首先,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同时也需要考虑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
定性。
其次,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管路安装和连接,必须要符合相关标准和
规范。管路的连接需要保证密封可靠,同时还需要防止管道腐蚀和泄
漏等问题的出现,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此之外,在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并清洗热泵机组和各个管路及器具。同时,还需
要对于地下循环管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和性能。
其次,在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还需要合理地安排系统的使用时
间和温度控制,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高效能和节能环保。
最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针对系统温度和电力消耗的监控和测试,以及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地源热泵技术规程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家需要秉持着环保、高效的原则来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维护地源热泵系统,以促进绿色、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条件及设计原则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条件及设计原则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条件及设计原则:
地源热泵是一种高效、清洁、可靠、安全的采暖和制冷方式。它利用地下能量实现暖气和制热作用。掌握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条件及原则对于实现经济高效的运行至关重要。
一、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条件:
1.地质情况:
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必须考虑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质、水位以及地层松散程度、稳定性等因素。如果地下水质和水位不适宜,则可能对地源热泵不利。在选择地下水管道的时候,根据地下水情况选用合适的管材、管径。
2.气候条件:
设计地源热泵工程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包括地处区域的气候特点、温度以及降雨量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外热负荷,一般采用暖季室内舒适温度为标准。要保证室内暖气舒适,需要采用合适的室内感觉温度。比如,北方地区需要保证室内温度在18℃以上。
3.土地条件: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利用方向、土地的层次和土地的可移性等。选用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
建筑方向和规划内的售电机房位置来保证地源热泵的正常运行。
4.环保条件:
设计地源热泵工程必须考虑环保条件,包括环保法律、规定和标准。一般来说,地源热泵对环境污染很小,但仍需要遵从相关规定和法律。
二、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原则:
1.合理选用土地:
地源热泵工程应该合理选用土地,优先选用在建筑物周围的、可以独立使用的土地。要考虑土地使用效应,避免地下下水污染等现象。
2.合理选用热源:
热源的选用必须合理,要选择稳定、大量、无污染的热源来确保地源热泵的正常运行。有时发电厂也可以作为热源之一,将其废温度转换成电力使用。
地源热泵设计方案
地源热泵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地源热泵的设计方案,包括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设计要点和注
意事项等内容。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地源
热泵系统可以实现高效能的供暖和冷却,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
文介绍的设计方案可以作为地源热泵系统设
计的参考和指导。
一、引言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稳定温度的能源进行供暖和冷却的系统。它利用地热能源和
空气源热泵的原理,将地下的热能通过地源热交换器传递到热泵设备中,再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供暖和冷却。
二、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地源换热器、地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和传输管路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地源换热器:地源换热器埋设在地下,通过地下管道与地源相连接,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热交换。
2. 地热泵机组:地热泵机组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将地下的热能传递到室内或室外的换热器,实现供暖或冷却。
3.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将热泵机组输出的热水或冷水通过管路输送到供暖或冷却系统中,实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三、地源热泵设计要点
1. 地源换热器的设计:地源换热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土壤的热传导系数、孔径和深度等因素。地下水流和地质条件也需要考
虑,以确保地源换热器的热交换效果达到最佳。
2. 地热泵机组的选择:地热泵机组的选择应根据室内、室外的热负荷需求、周围环境
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机组的额
定功率和制冷/供热能力要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3. 系统管路设计:系统管路的设计应合理布局,管路的直径和长度要满足流体的需求,减小输送阻力。同时,应注意保温措施,减
少能源损失。
地源热泵机组安装工程方案
地源热泵机组安装工程方案
一、工程方案设计
1. 地源热泵系统选址
地源热泵系统的选址是工程的第一步,需要综合考虑地下地质条件、地表环境、空间布局
等因素。一般来说,地源热泵系统的选址应尽量远离噪音源和污染源,地下水位不宜过高
或过低,地质层应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储热能力。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和
运行的便利性。
2. 系统设计
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地埋换热器、地源热泵机组、供暖和制冷设备。系统设
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热负荷、地热换热器的布置、地源热泵的选型等因素,确保系统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需考虑系统的控制逻辑和自动化程度,以便实现系统的
智能化运行。
3. 管道布置
地源热泵系统的管道布置需考虑供水回水的管道布置,制冷介质回水温度的控制,避免冷
凝水结冰等因素,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另外,需要合理布置系统的阀门、泄压阀、
泵站等设备,便于维护和检修。
二、设备采购
地源热泵机组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设备
采购时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口碑的制造商或代理商,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可靠。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设备的供应周期、价格和售后服务等因素,确保设备能够
按时到货,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组织
1. 地下能源的开采
地下能源的开采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环节,需要充分了解地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
埋换热器类型。地埋换热器的埋设深度、管道布置和排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
系统的换热效果。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地下管道的保护,确
GB50366一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一2005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 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地源热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JGJxxx-2005
送审稿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 104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全国13个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当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工程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室内系统及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北京计科地源热泵科技有限公司、际高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从化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伟、邹瑜、刁乃仁、李元普、丛旭日、孙骥、于卫平、冉伟彦、冯晓梅、高翀、胡松涛、王侃宏、王付立、朱剑锋、覃志成、林宣军。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操作和管理规范,包括地源热泵
系统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检修以及质量控制等要求。
1、原材料和制造应采用国家有关标准的标准,热泵机组的精度和噪声应符合国家标
准的要求。
2、热泵装置的设计和施工应依据国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规范》(GB50271-2001),热泵机组在制作及安装前期应拆开,对连接每个零件及部件进行适当的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机组可以正常运行。
3、安装时应按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使机组保持水平,避免安装过程中损坏管道、
面板及元器件;安装完成后,应保证机组安装牢固。
4、运行状态安装时应按要求的运行参数来调试和调整热泵机组,确保机组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5、安装完成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并及时检查和更换
磨损部件。
6、机组的使用部件等必须按规定的来执行。
7、系统使用、维护应根据机组的不同类型、型号的说明书的要求来完成,避免因违
反说明书的要求而对系统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8、水温传感器、温控器以及其它控制仪表的操作应按设备的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
9、系统内各部件的连接和使用上应按设备厂家的技术规范及要求等来执行,以确保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10、进行施工、安装、检验和使用时应配备完善的传输、控制仪表,及时、有效地操
作系统,保证设备良好的状态和安全可靠的运行。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和运行,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并促进地源热泵系统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一、术语和定义
1.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温度较为稳定的地热能作为热源或热汇的热泵系统。
2.水源热泵系统:利用水体作为热源或热汇的热泵系统。
3.空气源热泵系统:利用室外空气作为热源或热汇的热泵系统。
4.地温:地下不同深度处的温度。
5.地热能:地下的热能。
6.地热能利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利用为建筑供暖、制冷、热水等用途。
7.地源热泵工程: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调试、运行和管理。
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源换热器、水泵、水箱等组成部分的热泵系统工程。
二、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
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规定。
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地热能,并考虑其在建筑物供暖、制冷和热水等方面的应用。
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负荷情况和空间条件,选择合适的地源热泵机组、地源换热器等设备。
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等要求。
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配合和协调,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
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规定。
2.地源热泵机组、地源换热器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并保证安全可靠。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0.19 抽水井 production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的井。
2.0.20 回灌井 injection well 用于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
1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1 热源井 heat sourc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
布及其埋深; 5 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1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3.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 件进行勘察。
3.2.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层的结构; 2 岩土体热物性; 3 岩土体温度; 4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5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 冻土层厚度。
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 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 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 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地埋管换热系统 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 热等等。
1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施工方案
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此工程我们将以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 依照公司工程技术管理程序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 保证优质、高速、有序、安全、文明地完毕本次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设计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满足建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规定。
三、编制依据
2.国家重要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23;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23;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23;
(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23;
(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3;
(7)《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23;
(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23, J362-2023;
(9)《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
(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3);
(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23);
(12)《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10—86);
(13)《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 13—87);
(14)《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1978.4);
(15)《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地质出版社(1978);
4.国家有关施工工艺规定及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及建筑管理部门颁布的各项地方性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和住宅的地源热泵安装均须遵照本标准执行,除非在本标准内有特别说 明。
本标准涵盖材料、生产和施工等各个环节,体现整个行业和所有厂家的利益, 而不是仅仅来自于 IGSHPA 标准委员会或任何附属小组委员会,不针对任何特定的 产品和品牌。
IGSHPA 标准委员会的使命: 其目标是编写行业标准:
• 帮助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 • 有助于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关键组件的热性能; • 不断吸纳行业创新和思想,以提高上面的两个目标。
ii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IGSHPA)
目录
声 明 .....................................................................................................................................................i 序 ............................................................................................................................................................ii 第一章 闭环地下热交换器 ..................................................................................................................1
《标准》的开发和更新得到了众多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会员的资助。国际地源热 泵协会目前会员数量超过 6000 个,是引领国际地源热泵行业发展的领导者。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标准委员会由众多业内专家和代表组成,负责《标准》的编 制。《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产品质量、安装规范和使用安全, 其内容力求准确、完整。若对《标准》有任何修订、补充意见和建议,请电话联系 IGSHPA 标准委员会:1(800)626-4747,并参照本《标准》第 7 章的指南。
统设计与安装标准》进行翻译、校对并发布,其版权属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国际 地源热泵协会及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共同所有。本标准中文版禁止其 他任何单位和个人用于商业用途!
本《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2010 版中文译者虽尽努力,也不能 保证无任何误译。若对翻译的中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国际地源热泵协 会中国地区委员会(http://www.igshpa.org/)。
根据 1964 年颁布的公民权利法第 VI 章和 1972 年教育修正案(高等教育法)第 IX 章,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在种族、肤色、土著及性别上无任何政治、风俗 和程序上的歧视,包括但不仅限于行政许wk.baidu.com、雇佣、财政援助和教育服务等。
译者注: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授权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对《闭环地源热泵系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 设计与安装标准
(2010 版)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编制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 译
2011 年 2 月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IGSHPA)
声明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由国际地源热泵协会理事会下的标准委 员会编写,得到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会员的资助, 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Email:igshpa@igshpa.org 电 话:010-51690107 传 真:010-51690103 信 函: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大街甲 22 号南新仓国际大厦 A506 室 100007
i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
序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译者注)作为闭环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安装的统一标准和指南,是面向产品研发人员、制造商、承包 商、建设商、工程师和市政建设规划部门,以及其他所有关心地源热泵系统正确、 有效设计与安装的人员的必备工具。《标准》是国际地源热泵协会出版的全套七册 参考书中的重点手册之一,该套手册包括:①《住宅及小型商用建筑地源热泵系统 设计安装手册》;②《闭环地源热泵系统安装指南》;③《闭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 安装标准》;④《地源热泵系统灌浆程序》;⑤《土壤和岩石分类地质手册》;⑥《垂 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灌浆手册》;⑦《闭环地源热泵系统 SLINKY 安装指南》。
本标准作者虽尽努力,也未能完全保证无任何错误。对标准有任何意见或建议, 请书面联系:
International Ground SourceHeat Pump Associatio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374 Cordell South Stillwater, OK 74078-8018 Fax: (405) 744-5283
编辑:Allan Skouby 出版: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地址:374 Cordell South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tillwater, OK 74078-8018
1997 年第一版,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和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版权所有 2010 年修订版,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和国际地源热泵协会 版权所有
安装人员及其培训要求 ................................................................................................................1 设计方法和要求 ............................................................................................................................1 地下热交换器的材料 ....................................................................................................................3 管道连接方法 ................................................................................................................................5 冲洗、净化以及压力、流量测试................................................................................................. 5 第二章 管道安装与回填 ......................................................................................................................6 水平埋管系统 ................................................................................................................................6 垂直埋管系统 ................................................................................................................................6 池塘和湖泊环路系统 ....................................................................................................................7 第三章 室内管道和循环系统 ..............................................................................................................7 循环泵系统、组件选型 ................................................................................................................7 防冻液的选择和使用 ....................................................................................................................8 地源热泵系统防冻剂标准 ............................................................................................................8 第四章 地源热泵机组 ........................................................................................................................10 地源热泵机组 ..............................................................................................................................10 第五章 现场规划、记录和场地恢复.................................................................................................10 规划 ..............................................................................................................................................10 设计记录 ......................................................................................................................................10 场地恢复 ...................................................................................................................................... 11 第六章 环路的永久停用 .................................................................................................................... 11 处理过程 ......................................................................................................................................12 特殊条件 ......................................................................................................................................13 垂直环管与集水管停用记录 ......................................................................................................13 第七章 标准修改程序 ........................................................................................................................13 目的 ..............................................................................................................................................13 标准修改的发起和受理 ..............................................................................................................13 受理 ..............................................................................................................................................13 会议讨论 ......................................................................................................................................14 标准委员会建议和报告 ..............................................................................................................14 理事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