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之际社会变迁论略(四)
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的发展路径
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的发展路径
汉魏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的文学成就影响至今。在这一时期,古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骈文化的兴起
骈文是一种用两组对偶的平仄句构成的文体,其兴起与汉代社会的繁荣有很大关系。骈文的出现使得诗歌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推动了诗歌形式的创新。
二、乐府文化的发展
乐府是汉魏时期的一种文体,它是以歌谣和曲子为基础的诗歌体裁。乐府诗歌往往以自然、生活为主题,表现出普通人民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况。在乐府文化的推动下,汉魏时期的诗歌也逐渐走向了大众化。
三、古骈文的复兴
在骈文的基础上,古骈文逐渐被复兴。古骈文是一种用两组对偶的平仄句构成的文体,其特点是句式严格,语言雅致,表现出古代文化的严谨和庄重。古骈文的复兴推动了古代文化的传承,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诗经文化的传承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汉魏时期,诗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这使得古代诗歌在语言、格律和内容等方面更加优美、丰富和成熟。
总之,汉魏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文学成就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遗产。在这一时期,古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这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历史阐释
扬州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关于中国古代“文学
自觉”的历史阐释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王永平;李昌集
20050501
摘要
汉魏之际中国学术起大变化,传统文学在汉魏之际起大变化乃是其中最显著的内容之一。关于这~时期的文学变化,研究者用一个形象的说法予以概括,即“文学自觉”,这是汉魏之际乃至整个传统文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但长久以来,学界对其一直争议颇大。传统研究往往把“文学”视为一个独立、封闭的自为领域,考察其内部增加了哪些因素,增加了多少,以此作为评判是否自觉的依据,由于缺乏比照,因而造成了各异其说的研究局面。事实上,如果说整个文化系统是一个网络,那么文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如果说文化网络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系统的结构,那么文学正是在这一不断调整的历程中形成自身的发展轨迹的。所以考察“文学”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历史变迁过程,为“文学”确定比照的坐标,是探讨“文学自觉”问题必然的逻辑前提。
考察文学与从事文学创作之文人群体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存在、发展情况,是认识汉末魏晋文学变迁的基础,只有在对此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才可能具体探讨“文学自觉”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全文共分七章:导论:“文学自觉”问题与汉末魏晋文学的变迁。首先对20世纪“文学自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中主要的研究方面及研究趋势予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理据及展开的思路。
第一章:汉代的“文化格局”与“文人群落”。汉代经学为文化格局的核心,相应地,从事经学的经生儒士成为社会文化群体的主流;同时,在推尊经学及建构经学“大一统”文化格局的过程中,基于现实的要求,“文学”被降为“小道”,相应地,从事“文学”的专业“文士”被视为“俳优”。上述局面的形成与文化传统有关。在古代的文化传统中,由于建构礼乐制度的需要,“诗”的“乐用”功能被曰渐突出.而其“感于哀乐”的原初本性却遭到限制和剔除,“诗三百”逐渐变成“诗经”,造成了“诗”不可逾越、不可擅作的“经典”特性。如何突出“诗”的“经典义”而遮蔽“原初义”,历代对“诗”进行了不断的生成转化,这些历代的“认识”层累成“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后世人们的认识观念及“涛”的实际发展。汉代“文学”及“文人”的境遇正是这一传统在汉代被强化的结果。汉代所形成的文人及文学格局又构成了下阶段文学发生变革所要针对的前提。
论汉魏易学之嬗变
论汉魏易学之嬗变
内容提要:作者首先分析了汉魏之际易学嬗变的原因。认为汉魏之际易学的嬗变与经学的衰落相关,两汉经学研究者急功近利、崇尚虚华,经学研究众说纷纭、渐失其本,经学为笺注之学、有支离附会之特点,是其内因;东汉统治的黑暗、党锢之祸、黄巾起义、思想家对神学的批判、东汉的灭亡,是其外因。其次,作者用事实说明了象数易为玄学易取代经历了一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二者的对立、融合和取代。最后,作者揭示了汉魏之际易学嬗变的意义。即纠正了两汉易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了易学研究的方向,推动了易学发展。
关键词:汉魏易学嬗变意义
三国至南北朝,中国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再次遭到破坏,社会处在急剧变革、动荡之中,群雄并起逐鹿,三国争霸,南北对寺,战争此起彼伏。这种封建社会的长期不稳定性,折射到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思想异常活跃,儒家独尊的地位从根本上动摇,被压抑数百年的老庄之学开始复兴,并与儒家思想巧妙结合,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玄学思潮。玄学家们摆脱了传统经学思维模式的束缚,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和高度抽象的思维,建立了适应新封建秩序的思想体系。
一、汉魏易学嬗变的原因
与整个思想发展同步,此时期易学也呈现了新的趋势。经过两汉易学家苦心经营而建立起的象数易学开始式微,逐渐为玄学易所取代。这种易学嬗变,决非偶然,它与当时整个经学思潮的衰落息息相关。两汉已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经学被尊奉为官学,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和功利的驱使,研习经学,蔚成风气,经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汉书.儒林传》)然而这种鼎盛背后潜藏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经取士,经学成为入仕晋身的阶梯。由此,习经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崇尚虚华,不思多闻阙疑,此是经学研究一大弊端。如范晔所言:“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列传》)(二)两汉经学门派林立,众说纷纭。两汉经学有今文和古文之分,如“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汉书.艺文志》)又注重师法和家法,就《易》而言,“《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也。”(《经学历史》136页中华书局1981年)经学研究这种师师相承、口传心授、纯而不杂的习经方式,造成了经数家、家有数说、歧义并出,如树干分枝、枝又分枝,支叶繁滋,浸失其本。使后学不知所从。(三)两汉经学繁荣标志之一是传习经者众多。如前所言,一经说至百万余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其中有的大师能教千万余人,如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未见师面,足见受业人之多。由于治经人多而杂,其说支而漫,加上当时经学研究是以笺注儒家经典为目的,重训诂和考据,经学家有时为了一句话或一个字,不遗余力,花费大量时间,旁征博引,细心求证,以至融通。对于圣人之言决不敢越雷半步,这种笺注之学虽存朴实严谨之风,却有机械、支离、牵强的特点。班固曾把经学研究这个特点视为“大患”。他说:“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义,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汉书.艺文志》)正是这三个蔽端,使经学从自身否定了自己,走向没落。
刘师培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第一版
目录
内篇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讲概论
第二讲文学辩体
第三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附录
第四讲魏晋文学之变迁
甲傅嘏及王何诸人
乙嵇阮之文
丙潘陆及两晋诸贤之文
丁总论
第五讲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甲宋代文学
乙齐梁文学
丙陈代文学
丁总论
子声律说之发明
丑文笔之区别
附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弁言(罗常培)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十八整与洁
十九论记事之文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文心雕龙》讲录二种《文心雕龙颂赞篇》《文心雕龙诔碑篇》口义
外篇
广阮氏文言说
骈文读本序
与人论文书
古文辞辨
文说
序
析字篇第一
记事篇第二
和声篇第三
耀采篇第四
宗骚篇第五
文章源始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
文章学史序
论文杂记
南北文学不同论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附录
刘君申叔事略---蔡元培刘师培传—汪东
汉魏之际封建说
汉魏之际封建说
多少年来,没有读书了,对中国社会分期问题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大体是仍保持以前的看法,即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汉魏之际,东汉魏晋是过渡时期。
下面分几点来说明我的意见。
一、西周春秋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前期,也可以说是原始公社解体到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时候的社会骨架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但已解体,分化为阶级对立,有了贵族和平民的对立。公社成员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已有了奴隶,也有了农奴或者叫做依附关系,但两者在生产关系中不占主要的支配地位,人数也远不如公社成员之多。因为奴隶制是新生事物,而且还要发展,所以也可以称作奴隶制社会的前期。
灭商以前,周人还在氏族制的末期父家长制时期。商族被灭前,社会比周族进步,但也只是在奴隶制社会的前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仍是社会结构的骨架。
周灭商后,周族和商族的关系是不平等的部落联盟。在不平等部落联盟的基础上组成了初级国家组织。
从《尚书》的《多士》和《多方》篇来看,商人还是“宅尔宅,畋尔田”,自有居处,自有土地的。商人的大小族长们的职位仍保存着,“有胥伯大小多正”。商族的事由商人自己管理,“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商人的贵族们还以从前殷商灭夏以后,“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为理由,要求周人也要学商人,把商族的贵族选到周王室去作“百僚”,而周人也就答应了商人的要求,把商人“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商族的氏族组织没有被打破,《左传》定公四年的一段记载说得更清楚。在周王把商人分给姬姓诸侯时,是以族为单位的,是一族族的分出去的。周王以“殷民六族”分给鲁公,以“殷民七族”分给康叔,“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分给唐叔。这些被分出去的商人都是聚族而居,各有自己的族长,仍然以原来的老办法,来管各自自己的事。“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或者“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汉魏之际东三郡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
2 0 1 3年 9月
Fra Baidu bibliotek
湖北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t s a n d S c i e n c e
S e p ., 2 01 3
Vo 1 . 3 4 No . 9
辖范 围 , 基 本包 括秦 巴山地 的东部 地 区。
东三郡 是典 型 的山地地 形 , 除 了一些 山问盆地 , 当时大 部分 地 区都处 于 未开 发 的原 始 状态 。东 汉 时期 , 这一 地 区隶 属益 州汉 中郡 。“ 汉 中郡 , 九城, 户 五万 七 千 三百 四十 四 , 口二 十六 万 七千 四百二 , ( 辖) 南郑、 城 同、 西城 、 褒 中、 沔阳、 安 阳、 锡、 上庸 、 房陵。 ” 汉 中虽属益 州管 辖 , 但 与 四川 盆 地之 间有 大 巴 山阻 隔 , 实 际 上是 一个相 对独 立 的区域 。割 据 益 州 的刘 焉 曾派 张 修 和 张 鲁 攻 打拒 绝 臣服 的 汉 中太 守 苏 固 , 张 鲁 杀 掉 张 修, 夺 取兵 权攻 下汉 中 。刘 焉死后 , 刘璋 即位 , “ 张鲁 稍 骄 恣 , 不 承顺 璋 , 璋 杀鲁 母 及 弟 。 ” _ j 从此 张 鲁 和刘 璋反 目, 割据汉 中 , 称 霸一方 。汉 中九城 中 , 西城 、 上庸 、 房 陵 与汉 中治所 南 郑 相距 甚 远 , 张鲁 的统 治 鞭 长莫 及 。《 三 国志 ・ 刘封传 》 载: “ 申耽 、 申仪 在西城 , 上庸 间 聚众数千 家 ” 这 种局 面得到 张鲁 的默认 。申 氏豪强 成 为东 三郡 的实 际统治 者 。建 安初 年 , 汉 中独立 于 益 州 , 三城 又 半 独 立 于汉 中 , 实 际是 一 块 明为张 鲁 所 有 , 实
汉魏之际士大夫的英雄情结
汉魏之际士大夫的英雄情结
黄少英
【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0)001
【摘要】汉魏之际,人才辈出,但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却屈指可数.在士大夫对英雄人物的评论中,只有曹操、刘备、孙策与孙权等被称为"英雄",但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却可以触摸和感受到当时士大夫强烈的英雄情结,其具体表现为对英雄人物的广泛评论和深切渴望.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黄少英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5
【相关文献】
1.汉魏之际士大夫群体的演变 [J], 方燕
2.英雄的叙事与叙事的英雄——论当代新闻叙事中的英雄母题与英雄情结 [J], 邹建达;李宇峰
3.英雄情结与帝王情结的比较分析--兼论英雄情结的缘起与走向 [J], 姜莉;姜静
4.“情结理论”视域下《等待野蛮人》中老行政长官的“英雄情结” [J], 周志丹;马赛赛
5.东西文化底蕴下的英雄情结--论拜伦、梁启超英雄情结之差异 [J], 梁桂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章1 汉魏之际学术思想
二、道家思想的兴起
1、老庄思想兴起
避世
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 延熹末,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 以母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 以母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自 牖(yǒu)纳饮食而已。旦于室中东向拜母。母思闳, )纳饮食而已。旦于室中东向拜母。母思闳, 时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莫得见也。 时往就视,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莫得见也。及 母殁( 母殁(mò),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 ,不为制服设位,时莫能名,或以为狂生。 潜身十八年,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惊散, 潜身十八年,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惊散,闳诵 经不移。 年五十七, 经不移。……年五十七,卒于土室。 年五十七 卒于土室。
后汉书·郑玄传》 ——《后汉书·郑玄传》
一、经学的衰落与名教的破产
2、古文经学兴起
荆州学派及其影响
荆州官学创建于建安五年(200)。经师有宋衷 荆州官学创建于建安五年 )。经师有宋衷 )。 和司马徽, (五业从事)、綦(qí)毋闿 五业从事)、綦 )、 )毋闿(kǎi)和司马徽,学生 和司马徽 多至千人。从经学的发展看,荆州经学堪称汉魏之 多至千人。从经学的发展看, 际官方经学由今文经变为古文经的转折点, 际官方经学由今文经变为古文经的转折点,古文经 合法立于官学。从学术倾向上看, 合法立于官学。从学术倾向上看,荆州官学表现出 了反对繁琐虚伪,追求简约自然和儒道兼容的倾向。 了反对繁琐虚伪,追求简约自然和儒道兼容的倾向。 这对后来曹魏及蜀汉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对后来曹魏及蜀汉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探中国古代文论对社会古今观念的回应——以汉魏六朝时期文论为例
试探中国古代文论对社会古今观念的回应——以汉魏六朝时
期文论为例
李波
【摘要】根植于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文论受到社会古今观念的影响,但它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古代文论在呈现古今观念的具体方式上体现出它的主动性,而且文论古今观与时代古今观念保持基本一致,本身也离不开文论的积极回应.在呈现古今问题的隐显程度上,不同时期的文论与同时期的不同文论都有着各自的不同.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的中国古代文论,还承担着社会文化批判的角色,它对时代古今观念的批判正是其主动建构社会文化的有力体现.然而,无论是古今观对文论的影响还是后者对前者的积极回应,两者在文化精神实质上又是根本相通的.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1)001
【总页数】5页(P19-22,51)
【关键词】古代文论;古今观念;回应;汉魏六朝
【作者】李波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古今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一种观念形态,它关涉人们对古今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涉及人们对文化继承和革新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时代文化取向的指向灯。古今观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形态深深地影响着文化诸形态。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在文学包括文学理论领域也同样存在。然而,作用都是相互的,这在文化领域内也依旧适用。实际上文论思想中对古今问题所形成的态度和看法,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古今观念也有反作用,这就是古代文论对古今观念的“回应”。这种“回应”可能顺应古今观,也可能与古今观背道而驰。后一种情况很容易被视作文论对古今观的反作用,但实际上前一种方式的“回应”因为不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反而应该予以格外重视。当然,无论是文论对古今观的“回应”,还是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其实都是相对的。从二者都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精神实质又是根本相通的。下面我们以汉魏六朝时期的文论为例对文论给古今观带来的反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究。
汉魏之际的人物评论与士风变迁
会体 系逐 渐形成。士人 风 尚随评论风气 的涨落发 生转变 : 汉末 刚大方正 的儒 风 , 以道 家
风 貌为过 渡 , 转型为魏晋 时期的浮华之风。
关 键 词 汉 魏 之 际 名 士 系 统 人 物 评 论 地 域 意 识 士风 变 迁
[ 中图分类号 ] 2 5 ( K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4 7— 6 X(0 0 0 0 2 0 04 6 2 2 1 )5— 17— 8
入政府机构 , 堵塞 士子正 常的入仕途径 , 常的选 官秩 序变得紊乱 不堪 , 正 这就破 坏了东汉社会 阶层流动 的均
衡态势 。莘莘士子学而优却不能仕 , 群起反击 , 激烈批评破坏晋身之 阶的黑 暗政治 。士人抵抗 的手段是大规 模发动社会舆论 , 其依托便是名 士系统 的卓 然 自立 。党锢迫使 体制 内的“ 官僚——名 士” 回归地方 , 群 与地
方豪强和光 同尘 , 名士阵线迅速扩大 。三君 、 八顾之类 的名 士秩序与政府 体制毫无关 联 , 名士 系统 的形成是
门生故吏“ 二重的君主关系 ” 发展的必然结果 。 汉末名士李膺等煽扬论政之风 , ① 袁宏评论到 , 天下翕然 , “ 以 臧否为谈 , 名行善恶 , 托以谣言。 ② ” 任何时代都有人物评 论 的现 象 , 但是汉 末 的人 物评论豁 然之 间成为社会 风 尚, 贤达士子莫不如此 , 京师州郡 皆慕其风 , 除却儒家理念如 “ 天下无道 , 处士横议 ” “ 、 士不 可不弘毅 , 任重 而道远” 的长期熏陶外 , 尚有选官体系紊乱致使士子仕宦无 门的现实原 因, 同时具备更为深刻的社会基础。 人物评论与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度关 系密切 。乡举 里选 , 是两汉 察举选 官 的重要精 神 , 即以人物 居住 乡
结合本章前后的内容,谈谈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路径如何?
结合本章前后的内容,谈谈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路径如何?
在汉魏之际,古代诗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走上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体裁的多样化:汉魏时期,除了继承了古代诗歌的乐
府体裁外,还出现了新的体裁和形式,如“赋”和“骈文”。
赋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体,形式多样,可以描写物象、抒
发感情等。骈文则是一种对仗工整的文体,形式更加严谨。
这些新的体裁的出现丰富了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纷纷进
入文学舞台。
2.表现主题的多样化:在汉魏之际,古代诗歌表现的主题也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受到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诗人们
开始关注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和哲学思考等更为广泛的主
题。诗歌开始涉及个体的内心世界、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
哲学,标志着诗歌成为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思想表达方式。
3.表现风格的变化: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的风格也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以赋和骈文为代表的新文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
呈现出更加自由、优雅的特点。诗句的字音和韵律也更加
讲究,运用平仄和押韵等技巧,使诗歌的语言更具音乐性
和韵味。
总体而言,古代诗歌在汉魏之际发生了体裁多样化、主题广泛化和风格变异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古代诗歌走上了新的发展
路径,由乐府诗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转变,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汉魏时期的这些变化为后来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魏之际的清谈浮华新诠
进行 的 。所谓 “ 文质世 运 ” , 是指 用 文质 论思 想 来表
述世 道迁 转 的一 种思想 学 说 。文质 论作 为“ 中 国传
统治 道 ” 的一 个 重 要 内容 , 是 一 种 表述 社 会 政 治 运
行过 程 和特征 的思 想学 说 , 其核 心是 “ 质 文代 变 , 文
国政 之 因 革 , 一 张 一 弛 而 已。 风 俗 之
变迁 。一质 一 文而 已。 嘲。 "
一
个 语 境
清 谈是 一个 政治 与学 术兼 而有 之 的 问题 ; 而 浮
东汉之 中叶 , 士 以名 节 相 尚 , 而 交 游 品题 , 互相持 以 成乎 党论 …… 桓 、 灵 侧 听
受 玄 学 的主 导 。 由此 , 汉 魏 之 际 的 清 谈 浮 华 将 到 达 一 个 新 的 阶段 — — 魏 晋 清谈 。 关键词 : 汉 魏之 际 ; 清谈 浮 华 ; 文 质 世 运 中图分类号 : K2 3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4 0 7 4 ( 2 O 1 3 ) O 5一 O 1 2 3 一 O 6
质” 的社 会 政 治 过 程 , 清谈 浮 华在 这 一 时 期 自然 也 遭 到 了一 定 程 度 的 抑 制 。不 过 曹 魏 中期 以后 , 汉魏之 际的政 治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是我国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域遗址出土的龙形文化遗存。这印证了早期中华文化具有()
图1
A.同质性B.创新性C.连续性D.包容性
2.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祭祀黄河。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经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黄河祭祀反映了()
A.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较高B.政治局势影响民间信仰崇拜
C.祈求农业风调雨顺的愿望D.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的敬畏
3.汉魏之际,西北边地出现大量坞堡建筑,如图2所示。
图2河北安平汉墓出土坞堡壁画复原图
据此可知坞堡()
A.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兼具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功能D.推动了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4.印度佛典认为,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南北朝时期,佛教把孝敬双亲与因果报应相联系,认为只有孝顺父母才可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三教合一渐成主流B.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
C.儒学丧失正统地位D.宗教的发展有时代性
5.“瘴气”是古代对南方湿热环境下各种致病因素的统称。北宋政府通过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医疗救助、传播医药知识等举措应对瘴病盛行问题。这些举措()
【中国古代文论】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魏晋时期的钟会还有专论才性著作《 魏晋时期的钟会还有专论才性著作《才性四 本论》 今佚,但据载,其区分才、 本论》,今佚,但据载,其区分才、性关系 为两种,一为合同,一为离异。据陈寅恪说, 为两种,一为合同,一为离异。据陈寅恪说, 司马氏一党主合同论,曹氏一党主离异论。 司马氏一党主合同论,曹氏一党主离异论。 魏晋是中国思想最自由的时代, 魏晋是中国思想最自由的时代,人的觉醒和 文的自觉都让人看到才情比德性更长久, 文的自觉都让人看到才情比德性更长久,更 有价值, 有价值,于是一大批文人和文论家承续离异 论,推重人的个性气质和自然情性的艺术表 现,促进了文艺创作与文论冲破儒学伦理规 范而自由发展。 范而自由发展。
创作论。 ② 创作论。
此间创作论除言意论、形神论外,还有三个主 此间创作论除言意论、形神论外, 要理论:a.缘情说 由陆机《文赋》中出, 缘情说: 要理论:a.缘情说:由陆机《文赋》中出, 诗缘情而绮靡(华丽) 成为继“诗言志” “诗缘情而绮靡(华丽)”,成为继“诗言志” 后的又一诗学核心命题“诗缘情” 后的又一诗学核心命题“诗缘情”,并开诗歌 重抒情之理论先声;b.心物交融论 心物交融论: 重抒情之理论先声;b.心物交融论:由陆机到 刘勰,都强调心对物、物对心的双向互动作用, 刘勰,都强调心对物、物对心的双向互动作用, 主要是刘勰的“神与物游” 主要是刘勰的“神与物游”论将心物交融说推 动静相济说: 向极至;c.动静相济说 向极至;c.动静相济说:这是对创作时的心理 过程的观点,由于受庄、 佛学影响, 过程的观点,由于受庄、玄、佛学影响,一向 重心动的创作心理,此间在陆机、刘勰、 重心动的创作心理,此间在陆机、刘勰、宗炳 等人那里,都强调动静相济。 等人那里,都强调动静相济。
2、建安风骨
关于曹丕诗歌的艺术评价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 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沈德潜《古诗源》
四、曹植《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 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 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 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 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 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 吴国为我仇。将聘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介 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 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关于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以建安二十五年为分期,前期乐观浪漫, 后期悲愤郁结。 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 文质。”(钟嵘《诗品》)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王粲《七哀诗·其二》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溯大江, 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 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 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 摄衣起抚琴。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羁旅 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请谓长城吏:“慎莫 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 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 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 “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 书与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 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 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 意间。眀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
崇 尚智德 的观念被西汉董仲舒进一步阐扬 ( 春秋繁露 ・ 《 必仁且智》 , ) 并在西汉末扬雄那里得到发
挥 , 者甚至 认 为“ ” 成 为圣哲 的必需 条件 。但值 得 注意 的是 , 雄 重在 强调 “ ” 后 智 是 扬 智 的实 用功 能 , 谓 所 “ 也者 , 智 知也 。夫 智用 不用 , 益不 益 , 不赘 亏矣 ” 《 言 ・ 则 (法 问道 》 。这 就将 “ ” ) 智 由道 德 引 向知识 、 能 力 的领 域 , 魏之 际 尚智能之 风 由此发 端 。 汉
七十九下《 儒林传 ・ 召驯》 。冯豹幼时人称其孝 , ) 长好儒学 , 诗》 《 以《 、 春秋》 教丽 山下。乡里之语 日:
“ 德彬 彬冯 仲文 。 ( 后 汉 书》 二十八 下 《 道 ”《 卷 冯衍 附子 豹传 》 。东 汉末 , 称 郭林 宗 、 慈 、 ) 人 宗 巴肃 、 馥 、 夏 范滂、 勋、 衍 、 尹 蔡 羊陟 为 “ 顾 ” 顾 者 , 能 以德行 引人 者也 。 ( 后 汉 书》 八 。“ 言 ”《 卷六 十七 《 党锢 传 》 时 至汉魏 之 际 , 社会 动乱 无序 , 学衰 落 , 之长 期 以来 实行 的察举 制 弊 端 突显 , 道德 教 化 反 而成 经 加 “
成为热议。才性四本论不仅 有重大的政 治和学术意义, 而且开启 了魏晋时期人 文思潮 中对人 自身 才能、 价值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之际社会变迁论略(四)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二、魏晋南北朝农民的经济构成
自西汉中期耦犂推广以来,农民家庭规模发生了某种扩大的倾向,耕织结合的程度也有所加强。曹魏时实行田租户调制,田租仍然征收谷物,户调则征收布帛,以取代过去主要征收货币的各种赋,就是以农民比较普遍实行耕织结合为基础的[1]。以后,租调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的赋税形态。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农民经济中,自然经济的色彩变得更加浓厚了。
不过,不能认为魏晋南北朝每个农户都既耕且织,实现了实物形态的完全自给自足。由于农家庭经济规模的狭小和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差异,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近年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提供了新的有关资料。已经整理出版的“吏民田家蔀”[2]记载了嘉禾四年、五年长沙郡临湘侯国(县)官田租佃情况,佃田有二年常限田和余力田两种,根据其收成又分为“熟田”和“旱田”,分别缴纳不同标准的米、布、钱,布与钱可折合成米来缴纳,折算标准大体是1
尺布=0.05斗米,1钱=0.00625斗米。据此,可把佃田种类、租税及其比例列表如下:
吴简《吏民田家蔀》佃田种类与租税(单位:米布钱/亩)
二年常限田:
熟田(定收田):嘉禾四年:税米1.2斛,布2尺,钱70钱;嘉禾五年:税米1.2斛,布2尺,钱80钱。
旱田(旱败不收田):嘉禾四年:税米免,布0.66尺,钱37钱;嘉禾五年:免。
余力田:
熟田(定收田):嘉禾四年:租米0.456斛,布2尺,钱70钱;嘉禾五年:税米0.4斛,布2尺,钱80钱。
旱田(旱败不收田):嘉禾四年:租米免,布0.66尺,钱37钱;嘉禾五年:免。
吴简《吏民田家蔀》各项租税比例(以“熟田”[3]计)
二年常限田:
嘉禾四年:税米1.2斛,比例89.30%;布2尺,折米0.1斛,比例7.44%;70钱,折米0.04375斛,比例3.26%;合计折米1.34375
斛,比例100%。
嘉禾五年:税米1.2斛,比例88.89%;布2尺,折米0.1斛,比例3.70%;80钱,折米0.05斛,比例3.70%;合计折米1.35斛,比例100%。
余力田:
嘉禾四年:租米0.456斛,比例76.03%;布2尺,折米0.1斛,比例16.67%;70钱,折米0.04375比例9.09%斛,比例7.30%;合计折米0.59975斛,比例100%。
嘉禾五年:租米0.4斛,比例72.73%;布2尺,折米0.1斛,比例18.18%;80钱,折米0.05斛,比例9.09%;合计折米0.55斛,比例100%。
以上标准大概是孙吴政权针对官田租佃情况制定的,其基本原则应当适应较大的范围。它说明租佃官田的农民以种植粮食为主,同时比较普遍地存在家庭纺织业和其他家庭副业,可以通过出卖农副产品获得一定的货币。租布在田租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很大,租钱的比例更小,而且可以折米缴纳,但毕竟反映了一般情况下租佃农户中有相应经济成分的存在,否则这些规定就毫无意义。租佃农民如此,自耕农民经济构成也不应有根本的差别。据《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发掘报告》称:“竹简记载的赋税内容十分复杂,征收的对象有米、布、钱、皮、豆等,其种类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以钱为例,除户税钱、口算
钱外,还有僦钱、寿钱、枪钱、米租钱、酒租钱、市租钱、杂米钱、皮贾钱、财用钱等二十余种之多。米则有租米、税米、限米、粢租米、旧米、孰米、酱贾米、折咸米、陈张米等三十余种之多。户调为布、麻、皮等。”[4]这些赋税的重要对象之一是自耕农,自耕农必须出卖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才能凑足货币交纳相应的税项,他们的家庭经济中也应该有相应的经济成分存在。可惜有关简牍现在还没有出版,难以作具体的量化分析。当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政府又有官田田租中米、布、钱可以互相折算的规定。承蒋福亚教授函告,《嘉禾吏民田家蔀》所载租佃官田农户中,缴布户数为627户,把应缴的布折成米缴纳的户数为1101户,分别占合计户数1728户的36.3%和63.7%[5]。这63.7%将布折米缴纳的农户,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1、没有家庭纺织业;2、家庭纺织业规模较小,不足以同时解决家庭穿衣和缴纳租布;3、家庭纺织业生产的布的质量还不符合租布的要求。临湘侯国租佃官田的农民耕织结合的程度不很高的情况代表的面究竟有多大,尚难判断,但农民的生产并不能在实物形态上完全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包括租賦在内),则应有相当的普遍性。即使是耕织结合程度很高、可以自我满足衣食基本需要的农户,他们还是需要从市场购买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如耕牛和犂、锸等铁农具)和生活资料,并因此相应地出卖部分农副产品。
由于传统的史籍的主角是帝王将相,忽视劳动大众的生产与生活,有关农民与市场关系的直接记载很少,但也不是没有线索可寻的。
例如曹魏时颜斐任京兆太守,“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
[6]。颜斐的施政没有脱离“耕织结合”的模式,力图加强小农经济自给的能力,但他让农民“畜猪狗,卖以买牛”,说明农民有些生产资料必须到市场上购买,而“耕织结合”的模式并不排斥商品经济的成分。在这以前,卫觊为了招徕因战乱流散它方的农民,向曹操建议恢复食盐的官营,“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7],同样说明农民所需牛犂等生产资料要仰给于市场,政府劝督农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证耕牛农具的供应[8]。政府组织屯田时也往往动用各种经费买牛供应屯民。北魏时李彪建议“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人,相水陆之宜,料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余财市牛科给,令其肆力”[9]。这显然是参照民间的模式来设计的。为了解决部分农民无力买牛的困难,政府有时又组织人力和牛力的换工。如北魏拓抜晃当监国时制定过“使无牛家以人牛力相贸”[10]的办法。魏晋南北朝铁农具的生产继续发展[11],铁农具是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最终购买铁农具的是经营农业的农民和地主[12]。当时连边远地区都要仰赖内地市场铁农具的供应。如吴晋之交滕修讨伐岭南地区的叛乱,陶璜给他出主意说:“南岸仰吾盐铁,断勿与市,皆坏为田器。如此二年,可一战而灭也。”而这一计策果然奏效[13]。边远地区尚且如此,更无论内地的农户了。农民往往还要从市场上购买种子。《齐民要术收种第二》云:“凡五谷种子,浥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