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复音词
词义缩小
瓦:
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瓦釜雷鸣 凡土器未燒之素皆謂之坏。已燒皆謂之瓦。
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 一曰三农,生九谷。 《周礼· 天官》 亟其乘屋,其始擂百谷。 《诗经》 《说文》:“谷,续也。百谷之总名。” 稻谷
古用今废 1.口语中消亡,书面语中却长期留存。 X+然 2.通语中消亡,方言中存留。 汤、走、塘 3.由词义降为语素义。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於耕。” 4.彻底消亡。 谷阳竖献饮於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
2、情感意义变化 武臣猛将 爪牙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 李广传》)
谤 《国语》:“近臣谏,远臣谤。” 公开议论、指责 别人的过失
赠送的财物 贿 《诗经》:“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猖狂——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约束。 《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语境依据
聪明: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 死亡: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修辞依据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 差异
玺: 《说文》:王者之印也。 段注:盖古者尊卑通称,至秦汉而后 为至尊之称。
差异的表现 差异的程度
词义古今差异的表现:
今
古今
古用今废 今用古无
古 今
今 古 古 1问问 古 今
单音词和复音词
[2]从意义上看,表示连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 从意义上看, 整体,不可拆开解释。否则只能“求之愈深, 整体,不可拆开解释。否则只能“求之愈深, 失之愈远” 犹豫”意为拿不定主意。 失之愈远”。如:“犹豫”意为拿不定主意。
六朝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书证 书证》 六朝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书证》中却引经据典而 又牵强附会地说: 尸子》 五尺犬为犹。 又牵强附会地说:“《尸子》曰:‘五尺犬为犹。’ 说文》 陇西谓犬子为犹。 吾以为人将犬行, 《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 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 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 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 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或以 尔雅》 犹如麂,善登木。 兽名也, 《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犹,兽名也,既 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 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
14
(1)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 连语”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连语”,由两个 音节构成。 音节构成。 两个音节一般都有语音的联系,或双声( 两个音节一般都有语音的联系,或双声(声 母相同),或叠韵(韵相同,古人所说的韵只包 母相同),或叠韵(韵相同, ),或叠韵 括韵腹、韵尾,不包括韵头, 括韵腹、韵尾,不包括韵头,与今人所说的韵母 不同),或双声兼叠韵,或重言( 不同),或双声兼叠韵,或重言(两个音节完全 ),或双声兼叠韵 相同,又称“叠音词” 相同,又称“叠音词”、“叠字”);也有无语 叠字”);也有无语 音联系的,不多见。 音联系的,不多见。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
(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
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
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
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
(1)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
(2)同义复词
(3)其它复合词
①联合式
A.名词+名词
B.动词+动词
C.形容词+形容词
②偏正式:
A.名词+名词
B.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
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复音词
※比较※
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 杨朱》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作息时间表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由意义相对相反的单音词构成的偏义复词, 不仅仅是韵律节奏的作用,还是语用(修辞)的 作用,它们的产生往往是为了表达一种比较委婉 的语气。偏义复词虽然和一些单音节词表达的意 义一样,但从形式上看包括好坏两个方面的情况, 语气显得委婉、缓和一些。因此长期行用不衰。 如: 好歹……
摹声:关关 坎坎 糜糜 摹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 桃夭》 周·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诗· 载驱》 齐·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 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 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与词的重叠
词的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经常用来表示动作
《诗经· 周南· 卷耳》 二章、三章
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字)
学习连绵词要注意的问题 1.
勿望文生义
首鼠 望洋
百度文库 2.
慎拆骈为单
马哈--马虎
马大哈--?
3.
4.
要融会贯通
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节词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代:轻率无礼的秦老师会被打败。今天:秦军是轻浮的,没有礼仪,它会失败的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以将单音节词转换为多音节词: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更换:例如:大腿;天津轮渡;遏制——预防;服从——违反;融化-融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汉语中有四种复音词: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连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直立、颠簸、随意、优雅、犹豫、苍凉、崎岖、精致、聪明、不平、模糊,仿佛2。重叠押韵连词:押韵指押韵部分,一般来说,押韵腹部和押韵尾相同或相似的词属于同一押韵部分。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莲花蝌蚪鹦鹉摇曳葡萄凌乱霸道不规则乌龟叮当作响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一)联绵词
联绵词,也叫“连绵词”、“联绵字”,指由两 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联绵”是连 接不断、不可拆开之义。联绵词在书写上是两个 字,这两个字只代表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的读 音;这两个字(音)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义,不可 拆开理解。组成联绵词的每一个字的含义,一般 来说,都与联绵词的词义无关。
2、从写法上看,有“字无定写”的特点。由于 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只表示读音,不分别表示 意义,因此往往会有多种写法。例如:
“望洋”还可以写成望羊、望阳、盳洋;“徘徊” 也作裴回、徘回;
“逶迤”也作委移、逶陀、委它、委他、威夷、 委蛇、委施;
“匍匐”也作匍伏、蒲伏;“黽勉”也作闵勉、 闵免、文莫、密勿;
(3)加一虚词素。即加上一个虚词素,作 为前缀或后缀构成双音词。如:
加“阿”—阿母、阿爷、阿姊、阿谁 加“老”—老虎、老鼠 加“尔”—率尔 铿尔 加“如”—晏如 粲如 加“者”—强者、学者
“阿”作为附加词(即虚词素)出现于汉代, 南北朝最为盛行,唐代以后就不通行了。
“老”作为附加词,大约兴起于唐代,如 “老杜(谓杜甫)、老刘(刘梦得)之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 王。”这句话意思是:白璧上有一个小斑点, 请允许我指出来给大王看。“指示”是两个动 词连用。
《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齐集有其一。”句中“地”指“土地”,“方” 指“……见方”(“方千里”即“千里见方”)。
第三节:单音词与复合词
第三节: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单音词的两个特点:
古汉语词汇从音节上,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天、第、山、水。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如干戈、玉帛、天子、百姓。单音词有两个特点:
1.上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中古以后复音词占多数。
东汉之前,词汇以单音词为主。比如甲骨文反映出的商代词汇,绝大多数是单音词,复音词很少。多数词只有一个意义,少量词有几个意义。
周秦时期仍以单音词为主,但是复音词已经占相当比例。比如《论语》,1700多个词,复音词有200多个,占15%。《诗经》3400多个词,复音词900多个,占25%。
再如《左传·成公二年》: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吾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这段文字共120字,115词,除“卻克”、“张侯(两次)”、“吾子(两次)”外,皆为单音词,单音词有110个,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东汉以后,复音词有了更大发展。比如《论衡》复音词有2300多个。《说文解字》是一本字书,但里面复音词有1690个。汉至六朝隋,复音词数量更是激增。
2.单音词具有多义性
因为单音词本身不带其他的限制成分,外延相对宽泛,易于承载较多的义项,容易出现多义现象。
例负
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用背部背)
第四节单音词复音词
•
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6)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 (7)孰云察余之善恶。(《楚辞·离骚》) • (8)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 三岁而聘。(《左传·襄公三年》) • (9)郑,伯男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 (10)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 子·离娄下》) • (11)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 传》) • (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 表》) • (13)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白头 吟》)
• (1)今齐地方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 地方 国策·齐策》) • (2)于是相如前进 前进缶。(《史记·廉 前进 颇蔺相如列传》) • (3)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即使 (褚少孙《西门约诒邺》) • 第一,可以从语音停顿的有无来区分。 古代汉语里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之 间有时可以有短暂的语音停顿。
• 三类是变义复词。 • 如口舌、方圆、骨肉、眉目、尺寸、风浪、笔 墨、反正、矛盾、始终之类。这类合成词,是 由两个具体意义不同而义类相同的词根组成。 两个词根结合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而不是两个 词根意义的简单相加。 • “骨”与“肉”的具体意义不同,但都是人体 的一部分,属于同一义类,组合成新词“骨肉” 之后,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 《战国策·赵策》:“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 也。”“寻”与“常”的具体意义不同,八尺 为“寻”,倍寻为“常”,但它们都是古代的 长度单位,属于同一义类,结合成新词“寻常” 之后,就产生了“平常”义。如刘禹锡《乌衣 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左传· 襄公三年》:“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 亦可。’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 佐之。”
复音词
•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 至于多音节词,可说凤毛麟角。古代汉 语的双音节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 “复合词”。 •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成词。 古代也叫“重言”。叠音词或摹声,或 状物,色彩鲜明生动,且富有音乐美, 起着很好的修辞作用。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 •
•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 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 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 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 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 八说》
• 树:木: “树”本义为“种植”,“木” 本义为“树木”,后“树”引申为“树 木”后,两者便同义了。 成语“十年 树木”。
音词单音词和复
音词单音词和复
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词汇按音节形式,可分为两类: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代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复音词很少。
一、单音词
古代单音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多数。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经常要将之变成复音词:①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素,与另一个相近的词素组合,构成一个复音词。国——国家,亡——灭亡、死亡,虎——老虎。②换了完全不同的词,鄙——边邑,劝——鼓励
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兵”,兵器,军队,战争,士兵)、灵活性(“厚将得众”“邻之厚,军之薄也”,厚,土地扩大、势力增强)
二、复音词
(一)单纯复音词
只包含一个词素,组成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1、叠音词:重叠两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称为“重言”。主要用来模拟声音、描绘形状。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小雅·伐木》)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史记·平原君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联绵词:由两个音节组成,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不可分割。又称“联绵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迷惘地远视的样子;若,相传是海神名。(直到宋朝,“洋”才有海洋义)。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关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诗经·周南·卷耳》)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廓。”(《孔雀东南飞》)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
同义词
学古代汉语需要掌握词汇相关的知识,有三个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单音词和复音词
词本义和引申义
古今词义的异同
以下是我自己听课后总结的重点,如有错误,感谢指出修正。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该文章也会逐渐补充完整。
今天先来说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单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尤其是在古汉语中。
复音词:由多个音节构成。
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占优。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现代双音词多由古代单音词构成。切记不要把两个古代单音词当成一个现代双音词。
不要把古汉语的双音词拆开来理解成后世的单音词。
单音词细说: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等。
第二种是加上词头词尾。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
第三种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儿子”。
古代单音节词很多,可以认为和词一样死了;但作为语素,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存在的。
如:“虑”字,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存留在“顾虑”、“考虑”等复音词里,或者出现在“深谋远虑”、“沉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像古代汉语里《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雨无正》:”弗虑弗图。“里一样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了。
复音词细说:
古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
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举例: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合成复音词的形成过程
以双音节词为例,此类合成复音词大多数都经 历了一个由词组逐渐固为词的过程,也就是经历 了一个很长的临时组合阶段。
一、古汉语双音节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两个 同义语素构成的,起初只是同义复用的并列词组, 并没有凝固为词。这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
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 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险、阻、隘:
①《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不以阻隘也”, “阻隘可也”。
②《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 还”。《左传》成公十三年:“逾越险阻。”
③《离骚》:“路幽昧以险隘。”
2.古人对于并列使用的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① “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 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此“婚姻”指 嫁娶之义。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 为姻”,这个意义即“亲家”,指儿女相婚配的 亲戚关系。如《尔雅·释亲》:“妇之父母,婿 之父母,相谓为婚姻。”《汉书·霍光传》: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结婚”即结为亲 家。
④《汉书·霍光传》: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⑤《前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 识短浅)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 情况:
一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日: 太阳 股: 大腿 颠: 头顶 师: 军队
音词单音词和复
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词汇按音节形式,可分为两类: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代单音词占绝大
多数,复音词很少。
一、单音词
古代单音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多数。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经
常要将之变成复音词:①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素,与另一个相近的词素组合,构成一个复音词。国——国家,亡——灭亡、死亡,虎——老虎。②换了完全不同的词,鄙——边邑,劝——鼓励
古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兵”,兵器,军队,战争,士兵)、灵活性(“厚将得众”“邻之厚,军之薄也”,厚,土地扩大、势力增强)
二、复音词
(一)单纯复音词
只包含一个词素,组成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1、叠音词:重叠两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称为“重言”。主要用来模拟声音、描绘形状。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小雅·伐木》)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史记·平原君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2、联绵词:由两个音节组成,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不可分割。又称“联绵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迷惘地远视的样子;若,相传是海神名。(直到宋朝,“洋”才有海洋义)。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关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诗经·周南·卷耳》)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廓。”(《孔雀东南飞》)
单音词和复音词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
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
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
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
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模糊容与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
仿佛橄榄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汉语的单音词
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例如: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
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至——到来以——认为
视——观看殆——危险
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
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
道——道理叹——感叹
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
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
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
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例如: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汉语的单音词
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例如: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
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至——到来以——认为
视——观看殆——危险
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
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
道——道理叹——感叹
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
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
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
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季节”、“骨节”、“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
1、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
2、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
3、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
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
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
一、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
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
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
1.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
2.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如“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
3.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
二、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分类:从表示的对象上看:
一、模拟声音的:
关关、坎坎、霍霍、辚辚、萧萧、絮絮、呼呼等,叠音象声词的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二、描绘状貌:
夭夭(少壮),灼灼(鲜艳)恢恢(广大)溶溶(缓慢)盘盘(一盘一盘的)囷囷(一
坉一坉的)融融(和煦)凄凄(凄凉)荧荧(闪闪烁烁)扰扰(纷纷杂杂)等叠音词在词性上可以分为名词型、动词型、形容词型三种类型:
形容词型:“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动词型:“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名词型:“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名词型有两点值得注意:1、它往往含有每一或一切的意思。2、表示名称的形式之一。
从能否单独使用又可以分为重叠造词、重叠用词两类:
重叠造词:不重叠不能用的。“坎坎伐檀兮”磨刀霍霍向牛羊。”这类叠音词单字本身另有意义,但单字在叠音词中只是一个音节,与它的原义无关。
重叠用词:不重叠也能用的。“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它们虽然重叠,却与原来单字的意义相同,不过语气上加重了一些。
三、附音词
附音词是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是附加的辅助成分,黏着在表示概念的实语素前后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附在单词语素的前面的主要有“有”、“阿”两个字,“有苗”“有夏,有殷。”有众、阿母、阿爷
附着在单词语素后边的有“然、焉、尔、如、乎”等。喟然、焕乎、率尔、沃若
四、合成词:
这类复音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它本是两个词的组合,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如果把它拆开,它的意义各不相同。
合成词可以分为四类:
1、联合式:
近义联合:宾客、干戈、国家、社稷、嫉妒、跋涉、讨论、倾覆、纯粹、恐惧、勤劳、
对义联合:父母、宇宙、山川、寒暑、呼吸、成败、、兴亡、得失、贵贱、轻重、异同2.偏正式:诸侯、黎民、寡人、少年;国风、布衣、君子、经书;四海、四方、百姓、3。支配式:借口、将军、
4.主谓式:夏至、冬至、日食、春分、秋分;
第三节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不要把貌似双音词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双音词。
1、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
2、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数犯主之颜色。”
5、“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某种情况下是两个词连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一个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家:《左传桓公二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立国,诸侯立家。”而《左传桓公二年》:“国家之败也由官邪也。”这里的国家是一个词。
寻常:“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室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二、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
“犹豫”是联绵词,又可写作“犹与”、“犹预”“由豫”、“犹夷”、“由夷”等,但《尔雅》“犹,兽名。既闻人声,乃欲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犹”解释为犬,附会出
“犹豫”的意思。
“狼藉”,又可写作“狼疾”、“狼戾”。是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意思。《苏氏演义》却认为“狼藉”的来源是“狼群常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狼狈”本是困顿窘迫的样子。以狼狈皆从“犬”,就认为狼狈都是兽名。因此而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词。
“望洋”可写作“望阳”、“望羊”、“望佯”等。意思是“仰视”的样子。郭庆藩〈庄子集释〉中说:“其正字当作‘阳’,……言望视太阳也。
三、同义词连用一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复音词来对待:
商贾:“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坐商行贾”,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使用,可以看作复音词。
恐惧:《墨子明鬼下》:“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冯谖客孟尝君》:“齐王闻之,君臣恐惧。”经常连用,成为一个词。
恭敬:“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恭”和“敬”本是两个词,“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两个词经常连用,可看作一个复音词。
四、复词偏义: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它的构词方式都是联合式,从词素的意义上看,可以分为近义合成和反义合成。
近义合成的偏义复词,如:
衣冠——衣“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以观公子。”
园圃——园“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醉饱——醉“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
反义合成的偏义复词,如:
缓急——急,“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何足恃乎!”
寒暑——寒“无羽毛以御寒暑。”
异同——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复词其意义究竟是偏在哪个语素上,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如:耳目:“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偏在“耳”上,“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偏在“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