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

合集下载

开启超清新视界 驱动广电新升级——超高清视频发展及高新业态研究

开启超清新视界 驱动广电新升级——超高清视频发展及高新业态研究

开启超清新视界 驱动广电新升级——超高清视频发展及高新业态研究摘要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超高清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超高清发展中遇到的新难点,以及5G/AI/VR等新技术为超高清带来的高新应用场景、发展机遇,以期对超高清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超高清;4K;5G;视频;高新业态16171. 国内外超高清发展现状1.1 国际超高清发展现状2014年,韩国率先开通了第一个4K 超高清频道,此后多国广播电视运营机构,基于有线、卫星及IPTV 平台都陆续开播了4K 频道,截止到2018年9月,已开通的4K 频道数量达70多个。

在前端设备、播出领域和应用方面,日本超高清发展都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截止2018年,日本合计已有16个4K 卫星频道开播。

同年12月,日本NHK 还开播了全球首个8K 超高清电视频道——NHK BS8K。

此外,日本总务省制定的《日本4K 超高清及未来路线图》还将4K 和8K 纳入到了国家经济增长计划之中。

设备方面,目前索尼、佳能、松下等企业的4K/8K 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日本还具备生产高质量4K/8K 感光器件、高端光学镜头和机内光学器件的能力。

4K 电视机方面,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4K 电视出货量为223.1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34.5%。

韩国在超高清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端面板方面。

其中,面板企业LGD 生产的超高清OLED 电视在技术上和市场上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另外,LGD、三星在大尺寸超高清面板方面更具有技术以及品牌的双重优势。

频道平台建设方面,2017年5月,韩国正式开启了无线电视台运行超高清电视服务,包括KBS、MBC、SBS 在内的韩国三大电视台,计划在2021年前完成超高清节目信号覆盖韩国全境。

相比较日本和韩国,美国超高清视频的发展在内容优势以及国际联盟组织的影响力上更为突出。

2015年,UHD 超高清联盟正式成立。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正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新标准。

本文将介绍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实施指南,以帮助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

二、4k超高清电视技术概述4k超高清电视技术是一种分辨率高达3840×2160像素的高清电视技术,相比传统的高清电视技术,其画质更加细腻,色彩更加真实,能够给观众带来更震撼的视觉体验。

三、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流程1. 策划阶段在策划阶段,制作人员需要明确节目的主题和内容,确定适合4k超高清电视技术展示的节目类型,并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

2. 脚本编写脚本是整个节目制作的基础,制作人员需要根据节目的主题和内容编写精彩的脚本,确保节目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3. 摄制准备摄制准备包括场地选取、灯光布置、摄像机器材准备等。

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中,摄制人员要特别注意摄影机器材的选择,确保其能够支持4k超高清的拍摄和录制。

4. 拍摄和录制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中,拍摄和录制的过程要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确度。

摄制人员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摄影机器材进行拍摄,保证画面的细腻度和清晰度。

5.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制作人员需要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调色、特效处理等,并将其导出为4k超高清的文件格式。

6. 音频处理除了画面的清晰度,音频的质量也是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制作人员需要对音频进行录制、剪辑和混音,以保证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7. 输出和传输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完成后,制作人员需要将其输出为符合4k超高清标准的文件格式,并通过适当的传输方式将节目传输到电视台或其他媒体平台进行播放。

四、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应用案例1. 纪录片制作:通过4k超高清电视技术,纪录片制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还原自然景观、动物行为等,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观看体验。

5G通识题库企业题库

5G通识题库企业题库

3GPP R15协议引入了灵活Numerology,定义了不同的子载波带宽,不同子载波带宽又对应了不同的时域帧结构,以适配不同的义务需求3GPP对5G定义了三大场景是:4.5G标准是哪个版本开始5G D2D通信优势是()。

5G eMBB场景的业务体验,要求随时随地能到到多大的速率?()5G FR2频段支持多种带宽配置,下列哪一项不是FR2频段支持的带宽?5G NR独立组网写到3GPP哪个协议版本5G NR灵活的帧结构主要有()5G NR中,3GPP主要指定了两个频率范围,分别是()5G R15已完成,优先聚焦下列哪个场景?()5G标准中BBU功能被重构为()和()两个功能实体5G初期部署主要以uRLLC和mMTC为主5G从3GPP哪个Release版本开始的?5G的典型业务有:()5G的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口是哪项?5G的流量密度要达到5G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为()5G的三个最关键的性能指标是5G的效率挑战包括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5G低频新空口设计考虑中,针对连续广域覆盖场景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5G独立组网方式有?()5G概念可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来共同定义。

其中标志性能指标是指?5G基站目前可以支持哪几种时钟部署方案?5G将聚合所有的频段频谱,目前,5G频谱分为FR1和FR2,其中FR1为Sub6GHz,即低频频段,FR2也成为毫米波(mmWave),为高频频段,频谱资源丰富5G空口技术路线可由5G新空口和5G演进两部分组成。

在考虑国际频谱规划及频段传播特性,5G 包含工作在()以下频段的低频新空口和之上的高频新空口5G空口继承了4G正交分频多址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OFDM技术,F-OFDM技术的优势是:5G空口继承了4G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下列多址方案中,哪些是5G上行可以使用的。

5G空口时延要求达到5G空中接口协议层中,Uu口控制面最高层是5G扩展支持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5G连接密度要达到5G频谱扩展技术有()5G时域中,关于时隙(slot)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研究

色彩丰富度增加了1.5倍。

在面向4K 超高清、高清同步播出时,通常由转换器进行4K HDR 和HD SDR 之间的相互转换,转换过程涉及到动态范围HDR 和SDR、色域BT.2020和BT.709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转换过程中既要保证4K 超高清、高清节目的画面视觉效果,还要避免由于上、下转换带来的亮度过高或过低、彩色失真等安全播出隐患。

这里面的难度,使4K 超高清和高清节目同播远高于高清和标清节目同播。

二 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成功经验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直播中,总台首次尝试采用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的方式,即4K HDR 信号和下转换的高清SDR 信号同时直播。

这次是国际上首例在大型庆典活动中采用4K 超高清、高清同时直播的成功案例。

为确保百余个机位拍摄的4K 图像在亮度及色彩等方面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技术局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HDR、SDR 同播的视觉质量控制测试,制订视频前后期制作的操作规程及关键参数设置等,并首次在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中设置了VC 视觉质量控制岗位与环节。

使得不论白天的阅兵还是夜晚的联欢晚会,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节目画面明暗部细节丰富,充分体现了HDR 高动态范围特点。

同时下转换的高清画面符合总台高清节目录制技术质量要求,体现了总台高水准的节目制作水平。

三 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主要技术要求本规范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暂行)》为依据,在掌握技术、积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计划2020年采用4K 超高清、高清同播方式开播4K 奥林匹克和纪录片等专业频道,以满足全国广大地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为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系统制定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一致性的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

本文对规范进行了介绍。

4K HDR/HD SDR BT.2020/BT.709同播流程转换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研究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围绕“5G+4K/8K+AI”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4K 超高清制播体系建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公布日期】2020.06.01
•【文号】广电办发〔2020〕126号
•【施行日期】2020.06.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广播影视
正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关于印发《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
版)》的通知
广电办发〔2020〕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4K超高清发展,提高4K超高清电视节目质量和制作效率,广电总局组织编制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2020年6月1日。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20年5月前言发展4K超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行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民族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规范和促进我国4K超高清电视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和《GY/T 315-2018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交换图像参数值》等标准,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视频技术参数;为了保障4K超高清电视制播、传输、接收及显示的质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8年8月发布了《4K超高清电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8版)》,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中多种技术参数如何选择、适配和协同,解决系统性端到端参数配置问题,指导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规范开展4K超高清电视直播和点播业务。

在近期的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拍摄制作过程中,还存在流程不规范、技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4K超高清电视优质呈现;在SDR向HDR过渡阶段,4K超高清HDR和高清SDR同时制作的流程不统一,4K超高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指导电视台、内容生产商等开展4K超高清频道制播和内容生产,提高节目质量和制作效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19年设立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项目,成立了项目组,由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在4K超高清电视频道的制播实践,进行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相关研究,制定了本实施指南。

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起草单位: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指导:孙苏川、杜百川、关丽霞起草人:郭晓强、李岩、周芸、罗映辉、王亚明、宁金辉、王珮、林小海、张乾、刘斌、周立、邵凤莲、向东、冉峡、胡潇、李小雨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2)5 概述 (3)6 参考电平 (3)6.1概述 (3)6.2制作时信号电平的一致性校准 (3)7 信号格式 (5)7.1采样格式 (5)7.2比特深度 (5)7.3信号域 (5)7.4彩色表示法 (6)8 信号监看 (6)概述 (6)8.18.2采用彩条信号对监视器进行校准 (7)8.3PQ信号的显示 (7)HLG信号的显示 (7)8.49 包含SDR内容的HDR制作 (9)9.1概述 (9)9.28比特内容的使用 (10)SDR图形的映射 (10)9.310 PQ和HLG之间的转换 (10)11 HDR和SDR同时制作 (11)11.1概述 (11)11.2直播流程 (11)概述 (11)11.2.111.2.2S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1)11.2.3H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3)录播流程 (14)11.311.3.1概述 (14)11.3.2不调色录播 (14)11.3.3调色录播 (14)11.3.4“准直播”形式的录播 (15)11.4SDR-HDR-SDR往返转换 (16)12 超高清节目制作设备控制要求 (16)13 图像亮度 (16)13.1概述 (16)13.2静态图像的舒适亮度 (16)13.3节目亮度变化的容忍度 (17)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绝对亮度体系和相对亮度体系 (18)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SDR和HDR比较 (20)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HLG可变伽玛的作用 (22)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HLG-LIVE (24)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HDR与SDR同时制作直播系统设置参考 (25)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4K超高清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序列图像、波监截图.. 29 附录G (资料性附录)本实施指南与BT.2408-3的关系 (31)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1范围本实施指南推荐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方法与流程,本文涉及的4K超高清电视节目技术参数为3840×2160/50P/10bit,BT.2020色域,HLG/PQ HDR。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 版)说明书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 版)说明书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2020年5月一、产业发展综述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 (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超高清视频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的技术演进不仅催生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还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体系。

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服务以及应用等(图1)。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是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服务包括集成平台、内容供给、内容分发等服务业态;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形成的行业应用模式。

图1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

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急用先行,应用牵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4K超高清和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4K超高清和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4K超高清和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2020年第05期
来源:“广电业内”微信公众号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起草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暂行)》,该规范全面梳理了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的直播流程和录播流程,并确定了4K超高清、高清频道同播原则。

2020年,中央廣播电视总台计划开播奥林匹克4K超高清等频道。

目前正稳步推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计划2020年采用4K超高清和高清同播方式开播4K奥林匹克、纪录片等频道,以满足全国广大地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制播技术规范与HDR及下变换SDR 制作流程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制播技术规范与HDR及下变换SDR 制作流程的

BIRTV2019期间,《现代电视技术》邀请中央电视台多位技术骨干作为特约记者,在展会现场对中央电视台部分技术部门负责人、国内外知名广电厂商代表以及主办方代表进行了近30场采访,就中央电视台4K 建设、媒体融合创新,各公司参展情况、产品技术亮点以及行业热点进行交流探讨。

此次活动通过央视网进行了视频播出。

同时,我们也整理了此次访谈活动的主要内容,从本期开始陆续刊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制播技术规范与HDR及下变换SDR 制作流程的测试与研究——访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中心质量管理部副主任李岩、中央电视台播出传送中心转播部刘斌特约记者:中央电视台 周 立周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频道已经开播快一周年了,在今年BIRTV 的总台展区,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4K/8K 超高清制播的科研成果与创优产品;另外,总台4K 超高清频道也播出了很多优秀的4K HDR 节目,请问李岩副主任,在提升4K 节目技术质量水平方面,技术管理中心质量管理部做了哪些探索与尝试?李岩:去年10月1日总台开播了4K 超高清频道,在4K 超高清频道开播之前,也就是去年7月份,我们正式发布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明确面向2018年4K 超高清频道开播,央视技术系统4K 节目播出与制作主要技术参数与技术要求,明确节目送播送审的流程,以及节目文件交互、信号交换、信息交互的技术要求与接口。

技术系统各部门根据打合后的规范要求进行播出、总控、演播室、后期制作、媒资等系统建设及系统适配,并按照制播规范的技术参数与要求,在开播前对相关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确保4K 制播的节目质量与制作效率。

我们明确了4K 超高清主要技术参数,即高分辨率:3840×2160;高动态范围:HLG 标准/1000nit (GY/T-315-2018),这有利于兼顾SDR 制作;宽色域:BT.2020;帧率:50P ;视频编码码率(文件封装):500Mbps ;视频编码格式:XA VC-I Intra Class 300等。

4k 超高清节目制作用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k 超高清节目制作用摄像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在4K超高清节目制作中,摄像机技术的要求和测量方法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像素分辨率:4K的像素分辨率为3840x2160,摄像机必须能够捕捉到足够的像素以提供高清的图像细节。

要求摄像机具备至少3840x2160的像素分辨率。

色彩深度:色彩深度指图像每个像素表示的颜色数量。

常见的4K摄像机应能够支持10位或更高的色彩深度,以提供更广泛的颜色范围和更平滑的色彩过渡。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指用于描述颜色范围的模型。

在4K制作中,常见的色彩空间是Rec. 709和Rec. 2020。

摄像机需要支持Rec. 709作为最低要求,更高要求的摄像机应支持Rec. 2020,以提供更广阔的色彩范围。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可以捕捉到的亮度范围。

较高的动态范围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更好的画面对比度。

要求摄像机具备至少12比特的动态范围。

色度子采样:由于色度的感知对人眼不如亮度敏感,因此在4K摄像中常用色度子采样来减少数据传输量,如4:2:0或4:2:2。

较好的摄像机应支持较少色度子采样以保持更好的图像质量。

测量方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分辨率测量: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摄像机输出图像的像素分辨率是否达到4K标准。

色彩深度和色彩空间测量:使用色彩校正设备或信号分析器来检查摄像机输出的色彩深度和色彩空间是否符合4K制作的要求。

动态范围测量:使用灰度卡和HDR监视器等设备来测量摄像机的动态范围,确保其满足4K制作的需求。

色度子采样测量:通过专业的视频分析软件或设备来检查摄像机输出的色度子采样比例,确保其符合4K制作的要求。

注意:这些要求和测量方法仅适用于一般的4K超高清节目制作,具体的要求可能因特定的摄像机品牌、制作流程或特定项目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以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为标题,本文将介绍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点和实施指南。

一、4K超高清电视技术简介4K超高清电视是一种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真实色彩表现的电视技术,其分辨率为3840×2160像素,是传统全高清电视的四倍。

通过使用4K超高清电视技术,观众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细腻的图像效果,提升观影体验。

二、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要点1. 摄像机选择:为了实现4K超高清画质,需要选择分辨率为4K的专业摄像机,确保拍摄到的画面细节丰富、清晰。

2. 剧本和故事情节设计:在制作4K超高清电视节目时,需要注重故事情节和剧本的设计,将高清画面与精彩的故事相结合,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光线控制:4K超高清电视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制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光线的亮度和角度,保证画面的细节和色彩还原度。

4. 合理运用特效:通过合理运用特效,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提升影片的观赏性。

5. 音频的处理:除了画面的高清表现,4K超高清电视还需要搭配优质音效,使观众能够享受到更为逼真的声音效果。

6. 合理运用镜头:摄像师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镜头,通过各种角度和镜头语言来更好地表达故事,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7. 后期制作: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剪辑、调色和特效处理,保证画面的高质量输出。

三、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1. 制定详细计划:在开始制作之前,制作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剧组准备:确保摄影器材齐全,并对器材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正常工作。

3. 拍摄准备:根据剧本和故事情节,确定拍摄场景和拍摄顺序,并对场景进行布置和灯光调试。

4. 拍摄过程:根据拍摄计划,按照剧本要求进行拍摄,注意画面的稳定性和光线的控制。

5. 后期制作:将拍摄到的素材导入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中,进行初步的剪辑和调色处理,然后根据需要添加特效和音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4K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4K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
新 闻 I News
5 月 29 日 , 广 电 总 局 局 长 聂 辰 席 在 总 局 无 线 局 基 层 台 站 实 地 调 研 时 强 调 ,随 着 网 络 信 息 技 术 和 互 联 网 的 迅 猛 发 展 ,特 别 是 大 数 据 、云 计 算 、人 工 智 能 等 新 一代 信 息 技 术 的 广 泛 应 用 ,量子 通 信 和 区 块 链 等 新 技 术 的迅 速发 展 ,给 广播 电视 领域 带 来 一 场 前 所未 有 的 深刻 变 革 ,也 给广 播 电视 传 输 覆盖 事 业带 来 严 峻挑 战 。
一 要 强 化互 联 网 思 维 ,推 动 创 新 发展 。立 足机 构 改 革 后 的职 责 定 位 ,在 聚 焦主 业 的 同 时 ,紧 盯 技 术发 展 前 沿 .瞄准 发 展 趋 势 ,进 一 步拓 展 延 伸 空 间 .不 断开 创 事业 发 展新 局 面
二 要 加 强广 播 电 视新 技 术 的 应 用研 究 大 力推 进 核 心技 术和 关 键 标 准研 发 应 用 ,积 极 抢 占科 技 制 高 点 充 分 发挥 新 技 术 支撑 作 用 ,构 建技 术 先 进 、优 势 鲜 明 、覆盖 广 泛 、传 播 决捷 、安全 可 控的 广 播 电视 传 播覆 盖 体系
12 影 制 作
根 据 3GPP此 前 公 布 的 5G 网 络标 准 制 定 过 程 .5G 整 个 网 络 标 准 分几 个 阶 段 完 成 R15阶段 ,预 计 到 2018年 6 月 。完 成 独 立 组 网 的 5G 标 ;佳 (SA ),支 持增 强移 动 宽 带 和 低 时 延高 可 靠 物 联 网 ,完 成 网络 接 口协 议 R16阶 段 ,预 计 在 2019年 12月 ,完 成 满 足 ITU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全 部 要 求 的 完整 的 5G 标 准 整 个 5G 标 准在 ITU 会议 上 全 面通 过 , 预 计 还 要 到 2020 年

我国互联网电视管理政策法规解析

我国互联网电视管理政策法规解析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广电聚焦传媒∷MEDIA 2021.4(上)47我国互联网电视管理政策法规解析文/赵珊珊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

互联网电视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融合的典型代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与日俱增。

根据2020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财务司发布的《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广播电视机构融合发展业务中,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业务收入为62.53亿元。

截至2020年6月,我国互联网电视终端激活数量已达2.6亿台,用户超过6.11亿人。

2020年,互联网电视各平台机构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辟专门频道,丰富内容供给,开展公益展播,不断发挥优势作用,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决战脱贫攻坚工作。

但在兴起之初,终端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一些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传播煽动民族分裂、淫秽色情、血腥暴力、侵权盗版等内容节目,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扰乱传播秩序。

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牌照许可制度,对互联网电视产业予以引导和规范,推动其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一、中央要求,举旗定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发展、运用和管理,多次在重大会议、重要讲话中作出重要论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明确“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重申“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强调“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这些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新兴媒体管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加强互联网电视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要加强互联网立法,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标准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标准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标准作者:袁妙玲,邓力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9期4K 超高清电视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电视高清画面的需求,推动了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进步,在业内和用户心中都获得了认可。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4K 超高清电视的优点,不断提升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尤为迫切。

1 蓝光高清DVD 声音技术应用现状现阶段,我国电视台标清以及高清电视节目等多数情况下都是对单声道声音进行复制,将其转变成两声道进行播出,它的取样频率为48kHz,它的量化为20bit。

为了提升图像的分辨率以及促进行业的发展,将电视声音的采样频率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48kHz 变为现在的96kHz,通过LPCM 数字立体声标准对4K 超清的电视节目声音进行制作,有利于提升数字化声音的技术标准。

目前,基于蓝光高清DVD 技术来说,已经对高倍取样技术进行了运用,通过它对LPCM 的数字立体声进行录制,为音视产品市场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且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从声音技术质量的层面来看,对声音取样频率进行有效提高,对声音录制技术进行优化,拓宽频率的响应范围,进而为声音高频谐波增加了新的成份。

同时也缩短了离散信号与声音模拟信号之间的距离,减小量化失真。

另外也会使还原的声音变得更加丰满、清晰、圆润、细致。

在声音数字化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音频技术格式,比如LPCM 立体声、DTS-HDMaster Audio 等,它们都是比较常见的蓝光高清DVD 技术声音解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蓝光高清DVD 声音技术的发展。

2 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标准选择2.1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为了确保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声音制作能够满足现阶段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升节目制作效果,应做好超高清影像的音响开发,参考日本的NHK 音响标准,开发超高清影像UHDTV 的22.2 声道的48kHz,24bit 系统,音响配置由22 个扬声器构成,各层的声道数量分别为上层9 声道、中层10 声道、下层3 声道。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2020年5月一、产业发展综述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超高清视频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的技术演进不仅催生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还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

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服务以及应用等(图1)。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是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服务包括集成平台、内容供给、内容分发等服务业态;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形成的行业应用模式。

图1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

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急用先行,应用牵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

31Advanced Television Engineering 2018/8徐 进(技术管理中心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计划十月份开播4K 超高清试验频道,为此,我们制定了总台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

鉴于目前国标标准、行业标准不够全面,所选设备也比较有限,因此,未来按照总台超高清发展路径,这部规范还会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包括九方面内容,分别是:适用范围、引用标准、视音频基本技术参数、频道播出技术规范、总控调度技术规范、视频制作技术规范、音频制作技术规范、节目生产流程技术规范和内容分发技术规范。

每一部分都对各自系统有相关技术要求。

另外,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在规范里对相关系统的接口都进行了明确定义,使得这部规范可以从一个点形成一条线,“由点成线”地形成适配当前需要、覆盖上下游系统协同工作的整体性技术要求。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部分内容。

一 视音频基本技术参数规范的相关参数见表1、表2。

表1是电视节目制播视音频基本技术参数,供频道播出和制作使用,色域选择了BT.2020,编码码率选择了500M 。

表2是央视互动电视点播平台——“央视专区”基于IP 进行内容分发文件格式的参数和内容。

32现代电视技术2018.8目生产管理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后期制作系统、广告业务管理系统、总控系统以及新媒体分发平台的信息交互进行了相关定义。

具体如下: z 与节目生产管理系统接口:4K 超高清播出系统从节目生产管理系统接收节目编排单、直播通知单、节目变更单、直送通知单、节目不可用通知等各类单据。

超高清播出系统向节目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实时播出节目单及播后单; z 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接口:4K 超高清播出系统接收媒资系统发起的备播就绪通知,依据播出编排单从媒资系统获取节目文件元数据信息,并依据该信息发起整备任务。

z 与后期制作系统接口:4K 超高清播出系统接收4K 制作系统发起的节目直送请求,依据直送请求中的元数据信息发起直送整备任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系列技术规范关键技术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系列技术规范关键技术介绍

超高清视音频基本技术参数、超高清总控系统技超高清节目分发技术要求、三 关键技术介绍1. 《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4K制播域采用统一的4K、HDR/HLG、BT.2020、XAVC-300、500Mbps等视音频基本参数标准要求,域间文件交互必须遵守视音频基本技术参数要求,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节目文件,在节目上载或素材使用前需进行上变换处理;◆总控系统负责为台域各4K超高清制播系统(4K 超高清直播演播室、4K超高清外场转播系统、4K超高清播出系统和4K超高清收录系统)提供符合统一参数标准的4K超高清信号;◆总控系统与台域内各4K超高清制播系统间跨域的信号交换,以TICO浅压缩格式方式进行信号交接和传输;◆4K超高清播出系统采用IP链路、SDI链路混合架构,IP链路4K超高清信号主要以SMPTE-2110标准作为封装调度的参考依据,SDI链路主要以4路3G信号的传输为基础架构,同步基准采用PTP及BB黑场同步校准方式;◆媒资系统提供给4K HDR播出系统节目文件备播以及节目文件的归一化转码,应用基于全局亮度均衡分析的动态色调映射技术实现动态4K HDR至HD SDR文件转码;◆4K超高清节目后期制作,不论采用压缩视频文件格式还是无压缩文件格式,都需要增加调色这一环节,不论是整体调整还是局部微调,确保节目色调统一,确保画面、镜头间切换有良好的彩色一致性,确保明暗部分细节丰富且不出现过曝现象;◆5.1环绕声音频文件,制作域MXF文件封装采用MXF OP-Atom格式,播出采用MXF OP-1a格式。

5.1环绕声节目声道采用16路声道记录方式,以预留下一阶段三维声制作的需要。

2. 《总台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技术规范》◆确定了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所遵守的三项原则以及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的录播流程和直播流程;◆高清频道的播出信号由4K超高清播出系统采用转换器,以固定参数下转换的方式产生高清播出信号,转换器的下转换参数遵照规范附件中规定的固定下转换参数值设置;◆总控系统接收4K超高清外来信号后,需采用归一化方式进行信号转换处理,将其转换为符合台内规范的4K HDR信号后送总台4K超高清制播单元;◆确定4K超高清、高清电视节目同播采用在同一演播室制作系统播出,依据“就高”原则,即同播演播室采用全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完成节目整体制作;◆4K超高清演播室,将4K超高清PGM信号下转换为高清信号送高清图像监看设备,下转换参数设置参照本规范附件中规定的固定下转换参数值,由节目部门相关人员对4K超高清信号下转换高清后的图像视觉效果进行查验;◆4K超高清制作中,特种设备、字幕系统、包装系统、慢动作系统等如不能提供4K超高清信号的,或是提供的4K超高清信号不符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规范(暂行)》中技术参数要求的,需在转播车进行转换,使指标符合4K超高清制作要求;◆4K超高清制作中,如需进行广告及其他素材插播,转播车只接收格式为XAVC Class300编码的MXF OP-1a超高清文件,原则上不接收其他格式的文件及高清文件;◆如节目需要使用历史高清素材文件时,由后期制作系统负责将其上转换为4K超高清文件,可通过时间线实时转换或素材统一转码方式进行;◆后期制作系统配备转换器,采用固定参数下转换方式将4K超高清节目下转换为高清信号送高清图像监看设备,编导可以在编辑制作中确认同播节目的下转换信号图像视觉质量;◆确定直播演播室声音制作采用5.1环绕声格式,应符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清电视节目录制技术规范》中对于环绕声音频文件的相关技术要求,不在直播窗口内转换节目声音格式属性;◆当节目未能在关门时间之前入库媒资,可采用文件(介质)直送的紧急/应急播出方式,送4K超高清播出系统播出;◆确定转换器、技术监视器等关键设备参数的设置。

4K超高清视频制作方案

4K超高清视频制作方案

一、4K 介绍:4K 又称2160P ,根据ITU-R 国际电信联盟颁布的BT.2020 Ultra-high definition 超高清定义,是指3840×2160(电视标准)或者4096×2160(电影标准)的显示分辨率,属于超高清范畴。

BT.2020标准规定4K 超高清画面显示比例为16:9,支持的帧扫描频率包括120P 、60P 、59.94P 、50P 、30P 、29.97P 、25P 、24P 、23.976P 。

区别于传统隔行扫描方式,4K 采用逐行扫描,并在刷新率、色彩深度、色彩空间、伽玛校正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特别是色域的扩展。

二、4K 拍摄设备选择(成本0.1~10万):高端拍摄设备(电影级别):ARRI ,RED ,BMD 品牌;(5~10万)中端拍摄设备:4K 级的ENG 和EFP 摄像机,SONY 、松下等品牌;(1~5万) 低端拍摄设备:4K 运动相机GO Pro ,智能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等(0.1~1万)三、4K制作流程:4K素材拍摄和挑选剪辑特效制作、调色、文字制作(合成)审核多版本发布(4K/2K/HD)四、4K终端设备播放配置(解码器+显示器最低5000左右):●分辨率达到4K的显示设备,显示器或投影机均可(3500元以上)●处理器解码能力高于主流产品,需支持H.265解码(1000元以上)●硬盘空间需足够大(一个120分钟的电影大概100G)●如果是在线播放4K,带宽需大于100M(15M码率的4K视频需要的带宽大概为100M)五、总结s对于制作一部30分钟、50帧、50M码率、4K超高清短视频(拍摄、后期制作)参考价格为30万。

成本跟拍摄环境、素材及后期制作相关,具体详细成本参考如下:4K制作总成本30万左右策划+拍摄2万/天三维制作(动画)800~1200元/秒特效制作400元/秒。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2020年5月一、产业发展综述超高清视频是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 (7680×4320像素)分辨率,符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等技术要求的新一代视频。

超高清视频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超高清视频的技术演进不仅催生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还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复杂的产业生态体系。

预计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服务以及应用等(图1)。

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是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服务包括集成平台、内容供给、内容分发等服务业态;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形成的行业应用模式。

图1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

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各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

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团体标准。

急用先行,应用牵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20年5月前言发展4K超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行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民族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规范和促进我国4K超高清电视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和《GY/T 315-2018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交换图像参数值》等标准,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视频技术参数;为了保障4K超高清电视制播、传输、接收及显示的质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18年8月发布了《4K超高清电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8版)》,规定了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中多种技术参数如何选择、适配和协同,解决系统性端到端参数配置问题,指导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规范开展4K超高清电视直播和点播业务。

在近期的实际应用中,发现在拍摄制作过程中,还存在流程不规范、技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影响了4K超高清电视优质呈现;在SDR向HDR过渡阶段,4K超高清HDR和高清SDR同时制作的流程不统一,4K超高清电视和高清电视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指导电视台、内容生产商等开展4K超高清频道制播和内容生产,提高节目质量和制作效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2019年设立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项目,成立了项目组,由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在4K超高清电视频道的制播实践,进行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相关研究,制定了本实施指南。

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起草单位: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规划院、四川传媒学院、宇田索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指导:孙苏川、杜百川、关丽霞起草人:郭晓强、李岩、周芸、罗映辉、王亚明、宁金辉、王珮、林小海、张乾、刘斌、周立、邵凤莲、向东、冉峡、胡潇、李小雨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2)5 概述 (3)6 参考电平 (3)6.1概述 (3)6.2制作时信号电平的一致性校准 (3)7 信号格式 (5)7.1采样格式 (5)7.2比特深度 (5)7.3信号域 (5)7.4彩色表示法 (6)8 信号监看 (6)概述 (6)8.18.2采用彩条信号对监视器进行校准 (7)8.3PQ信号的显示 (7)HLG信号的显示 (7)8.49 包含SDR内容的HDR制作 (9)9.1概述 (9)9.28比特内容的使用 (10)SDR图形的映射 (10)9.310 PQ和HLG之间的转换 (10)11 HDR和SDR同时制作 (11)11.1概述 (11)11.2直播流程 (11)概述 (11)11.2.111.2.2S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1)11.2.3HDR优先的制作流程 (13)录播流程 (14)11.311.3.1概述 (14)11.3.2不调色录播 (14)11.3.3调色录播 (14)11.3.4“准直播”形式的录播 (15)11.4SDR-HDR-SDR往返转换 (16)12 超高清节目制作设备控制要求 (16)13 图像亮度 (16)13.1概述 (16)13.2静态图像的舒适亮度 (16)13.3节目亮度变化的容忍度 (17)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绝对亮度体系和相对亮度体系 (18)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SDR和HDR比较 (20)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HLG可变伽玛的作用 (22)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HLG-LIVE (24)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HDR与SDR同时制作直播系统设置参考 (25)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4K超高清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序列图像、波监截图.. 29 附录G (资料性附录)本实施指南与BT.2408-3的关系 (31)4K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1范围本实施指南推荐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方法与流程,本文涉及的4K超高清电视节目技术参数为3840×2160/50P/10bit,BT.2020色域,HLG/PQ HDR。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和制作,也适用于4K超高清电视制作系统及设备的验收、运行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ITU-R BT.709-3,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HDTV standards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MOD)GY/T 307-2017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ITU-R BT.2020-2, Parameter values for ultra-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systems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MOD)GY/T 315-2018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交换图像参数值(ITU-R BT.2100-1, Image parameter value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television for use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MOD)GY/T 326-2019 监视器亮度和对比度校准用PLUGE测试信号规范及校准步骤(ITU-R BT.814-4, Specifications of PLUGE test signals and alignment procedures for setting of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of displays,MOD)ITU-R BT.1886 Reference electro-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used in HDTV studio production, HDTV演播室制作中使用的平板显示器参考电光转换特性(EOTF)ITU-R BT.2390-7 High dynamic range television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 高动态范围电视节目制作和国际交换ITU-R BT.2111-1 Specification of colour bar test pattern for high dynamic range television systems, 高动态范围电视系统彩条测试信号ITU-R BT.2446-0 Methods for conversion of high dynamic range content to standard dynamic range content and vice-versa,HDR和SDR内容相互转换方法ITU-R BT.2408-3 Guidance for operational practices in HDR television production,HDR 电视制作操作指南3术语和定义参考白Reference White1参考白在本实施指南中定义为100%反射白卡的基准信号电平。

这是在受控光照下放置在场景中心的100%朗伯反射器产生的信号电平,通常被称为漫反射白。

摄像机可能拍摄到更亮的白但不在关注点的中心,因此可能比HDR参考白更亮。

HDR参考白是HDR制作的重要依据,其作用与SDR的峰值白信号电平相似,是HDR 拍摄时的曝光基准。

图形白Graph White图形白在本实施指南中定义为与100%反射白卡在图形域的等效电平:图形元素内没有任何镜面高光时的平面白色元素的信号电平。

因此,它具有与HDR参考白相同的信号电平,并且可以基于该电平插入图形和字幕。

观感Look显示图像的特征。

观众看到的原生系统(如PQ、HLG、SDR)的彩色和色调的感受。

直接映射Direct Mapping不对SDR信号进行扩展处理,以保持原始SDR的观感。

因此,在HDR监视器上显示的直接映射SDR图像与SDR监视器上显示的原始SDR图像在SDR的拐点部分具有相同的观感。

色调映射Tone Mapping也称下映射(下转换)。

把HDR信号中高于参考白的HDR高光部分压缩到了SDR信号的拐点以上的范围内,与SDR摄像机处理高光的道理相同。

反色调映射Inverse Tone Mapping也称上映射(上转换)。

把SDR信号中高于拐点以上部分扩展到了相应于HDR的参考白以上范围,以模拟HDR内容的观感。

因此,在HDR监视器上显示的上映射SDR图像与原生HDR图像具有类似的观感。

4缩略语HDR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SDR 标准动态范围(Standard Dynamic Range)PQ 感知量化(Perceptual Quantizer)HLG 混合对数伽马(Hybrid Log-Gamma)LUT 查找表(Look Up Table)PLUGE 图像校准信号发生器(Picture Line Up Generation Equipment)SNR 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EOTF 电光转换函数(Electro-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OETF 光电转换函数(Opto-ElectronicTransfer Function)CRI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TLCI 电视光源一致性参数(Television Lighting Consistency Index)2ACES 学院彩色编码系统(Academy Color Encoding System)5概述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时,首先需要对信号电平的一致性进行校准,参考电平相关规定见第6章;此外,拍摄制作过程中需设置正确的4K超高清电视节目信号格式,包括采样格式、比特深度、信号域、彩色表示法等,具体要求见第7章;在监看环节,建议采用第8章规定的信号监看方法保证不同信号的正确监看;在HDR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有SDR内容的存在,建议采用第9章规定的包含SDR内容的HDR制作方法,保证不同信号间正确映射;同时包含PQ信号和HLG信号时,建议采用第10章规定的PQ和HLG的转换方法,保证转换前后信号的一致性;在SDR向HDR过渡阶段,需考虑HDR和SDR同时制作的情况,根据节目制作流程,将4K HDR制作分为实时直播与非实时录播两类,直播流程、录播流程及SDR-HDR-SDR往返转换过程见第11章;开展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时,必须满足最基本的摄像机、灯光、测试设备等要求,系统设备控制要求见第12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