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案例研究
台湾工研院模式及其对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启示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走过的30多年,见证了台湾经济从一个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体的转变历程。在这个进程中所形成的工研院模式,对于正在探索构建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大陆产业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台湾工研院的定位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上世纪60~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改造工业结构的迫切任务,工研院应运而生。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开创了台湾工业化、现代化历史上新的一页。
1.1 工研院的定位与任务
工研院作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转换角色定位,也因此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创立之初,工研院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为产业提供技术供给,提升产业的技术实力。1979年颁布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明确提出工研院的任务:接受政府委托研究开发,辅导厂商研究发展,加强与外界工程学术团体合作、关键性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协助中小企业研发,针对关键性新技术及新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及经济评估,设置小型实验工厂,推动试验及试制服务,积极筹设能源研究所等。工研院由此成立了创新技术转移公司,在台湾产业转型和起飞之际扮演了关键角色。
随着台湾产业发展迈向创新导向阶段,工研院的定位也适时调整为:成为区域科技计划主要执行者、科技政策制定的参与和执行者。1986年台湾拟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长程计划》,工研院被明确定位为“任务导向的应用研究机构”。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世界各国、各区域对技术创新的逐渐重视,工研院在技术供给的角色上加重前瞻及创新的比重,同时也积极转型为市场导向的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服务的强化及开放实验室设立,提供产业界及区域所需要的技术及服务,协助政府开创新兴产业。除此之外,工研院也开始扮演区域创新体系连接点的角色,强化国际合作、学界合作,建构研发联盟及重视台湾南、北勾连。
公共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产业 通过创 新保 持竞 争力 。 目前 ,协
会 下 属 8 个 研 究 单 位 ,拥 有 约 1 8 名 0 .万 员 工 ,年度 研 究 经 费 达 1亿 欧 元 。 7
发能力 的 中小企 业来说 ,弗劳恩 霍 夫
是 它 f  ̄l 型 专 有 知 识 的 主 要 来 源 。 f t ] 新
作者简介
冷 民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 策与管理 科学
研 究所 副研 究员、博 士研 究生 。长 期
今天再建 国家或区域公共产业 技术研究 院的心态 ,实际上 既怀着很大的期待 , 又有着诸多的疑虑。 本文 在研 究 、借鉴 其他 国家 和地 区最 具代表 性的 公共产 业技 术研究 院 的组 织发展 的基 础上 ,总结 了此类研 发机 构的创 新特 点 ,以及在 市场经 济
经济系 副主任 ,经济 学博 士,主要研
他研 发组 织不 同的是 ,公共 产业 技术
研 究 院 的 创 新 特 点 主 要 体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一 是 面 向特 定 的 产 业 技 术 研 发 领
公共产业 技术研究 院的创新特 点与核心功 能
自1 9 年 原 国 家 经 贸 委 和 科 技 部 99
最大 的多技术应用研究非盈利机构 。 在芬 兰 国家创 新体 系 中 ,芬 兰 国
挑战杯获奖作品范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获
奖
作
品
范
例
共青团广东商学院委员会编
2009年4月
目录
1、第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作品
———————甲壳质材料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作品
——————————上海盛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案例为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作品,由上海东华大学团委提供,特此表示感谢。
1. 执行总结
1.1. 公司
甲壳质材料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提议中的公司,它拥有甲壳质纤维制备的专利技术,提倡科技为本的绿色生活新理念,为人类提供尽善尽美的天然生物产品。
我国医用缝合线每年约有15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其中可吸收缝合线约有7.5亿。公司成立初期生产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的需求,使用投资建厂解决方案,针对解决PGA(Polyglycolic Acid聚乙二醇酸)类可吸收缝合线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影响提高人们医疗水平的问题。
公司注重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结合,中长期目标将逐步拓宽产品领域,涉足甲壳质医用抗菌材料、药物缓释材料、人造器官、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服装面料、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快餐用具等,形成以甲壳质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
1.2. 市场
医用缝合线市场是集团市场,购买过程属集团购买行为。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主要有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羊肠线材料本身有缺陷,PGA类缝合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用范围均受到影响。医用甲壳质缝合线将就这一切入点进入市场。
公共技术服务类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定位的思考
公共技术服务类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定位的思考
摘要:成立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重要
举措。本文介绍了几类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对公共技术
服务类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
产研院的定位起到一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共技术服务类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制,定位,建设。
成立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
产业化的重要探索,主要是解决技术研究与市场应用之间缺链环节。成功的经验
有如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日本产综研(AIST)等,这些机构在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些经验非常值
得总结思考,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大部分是公共技术服务类平台,发展好坏直
接关系着科技成果转化、地方高新企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1.国内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典型分类
根据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职责和运行状况,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三类。
1.1基础研究类
该类研究院一般都有研究基础,大部分是以自身研发为主,承接国家和地方科
研项目,具有传统研究机构的研究职能,对未来能形成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共
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一般是地方政府主导成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
型企业共同参与。典型代表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
1.2应用技术研发类
该类研究院基本是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借助依托单位的技术、人才、
成果等优势,进行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所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
摘
要 :从 历 史 变迁的 角度看 ,韩 国科 学技 术研 究 院和 台湾 工业 技 术研 究院 随 产 业发 展 的 不 同阶 段 不 断
进行 组 织创新 而 获得 长效 发 展 ,都 对 推 进技 术 产 业化 和 提 升 产 业技 术 能 力起 了重要 作 用 。不 同点在 于 , 韩 国科 学技 术研 究院不 断 沿着创新链 条进 行 角 色转 换 , 台湾工 业技 术研 究院则 始终 具 有 清晰 的功 能 定位 ,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r e t h a t l ( I s T h a s a c o n t i n u e r o l e a d j u s t m e n t l a o n g w i t h i n n o v a t i o n c h i a n s ,w h i l e I T R I h a s a c l e r a f u n c t i o n o r i e n t a t i o n ,f l e x i b l e
台湾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的现状研究
【 关 键 词】 新育成中心; 中小企业; 发展现状; 台湾省 【 中图分类号 】 F 2 7 6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1 1 - 0 1 6 1 — 0 3
台湾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中华文化的“ 创业精神” , 激励着广大台湾人民发挥吃苦耐劳的创业激情 , 造就 台湾 民众 “ 人 人 创业 ” 的“ 蚂蚁 雄 兵 ” , 更 重 要 的是 得 益 于 台湾政 府 实施 中小企 业 创新 育 成政 策 。早 在 1 9 9 6 年, 台湾政府就出台了《 鼓励公 、 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要点》 。该政策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来 鼓励与支持公 、 民营机构 , 包括各级政府 , 学术机构 , 技术研发机构等设立育成 中心 , 利用其技术 、 人才 、 信息 、 设 备 等 资 源培 育 中小企 业 , 帮 助创 业者 或 企业 进行 创 新创 业 , 从 而加 速 台湾省 产业 结 构 的升级 , 促 进 经济 的发 展 。
【 收稿 日期 】 2 0 t 3 — 0 6 — 0 9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7 1 1 7 3 1 9 4 ) 【 作者简 介 】池仁勇( 1 9 5 9 一 ) , 男, 温州瑞安人 , 浙江 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 学院教授 、 博士 生导师 , 中国 中小企 业研究 院院长 , 研 究方 向: 中小企
专访台湾工研院院长李钟熙:科技台湾的瞭望者
台湾工研院院长李钟熙
台湾高科技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制造的“台积电”神话,让中国大陆产、学、研各界对其母体——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生出无数想象,顶礼膜拜之情延续至今。
1973-2009年,工研院走过的36年,完整经历了两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金融风暴。所幸的是,在这漫长的36年中,工研院的成长见证了台湾经济从一个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体,向一个深刻影响和推动全球科技链条的“科技岛”的转变。
这在个蝶变过程中,工研院不仅诞生了台积电、联合电子等一堆台湾早期高科技知名企业,与此同时,它还对台湾经济的发动机——台湾中小科技企业的成长,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导航”作用。
工研院模式,对于渴望建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大陆产业界、学界的典范意义是什么?金融风暴中,作为高科技哨兵的台湾工研院,能否像逃离前几次全球危机那样,成功抽逃?两岸合作最为关键的CE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呼之欲出之际,工研院在想什么?
2009年11月6日,借着由台湾《远见》杂志社主办之“第七届全球华人领袖高峰会”的间隙,自2003年接任工研院院长之职至今的李钟熙博士接受了本报近两小时独家专访,他对科技产业如何既“华人的”、又“世界的”的理解,对非盈利研发机构如何务实地深入产业,又必须抽离现实的辩证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我是工研院NO.1的Sales”
《21世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都对台湾地区的“工研院模式”充满了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工研院模式?它与美国、欧洲等地的研究机构有何不同?
面向产业创新的高校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驱动研究
2021年第4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1 No. 4
doi: 10.3969/j.issn. 1000-7695.2021.04.013
面向产业创新的高校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驱动研究吴志辉\刘梦茹\刘焕彬\石慧芳2,苏炜2,罗亮2
(1.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0;
2.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广州510033 )
摘要:总结广东引进高校大院大所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实践、创新驱动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特征,归纳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职能,并从面向产业创新发展角度,在科技成果供给、管理 制度建设、机构绩效管理、政府职能完善等方面给出促进高校大院大所科研机构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院大所;产学研;成果转化;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7695 (2021 ) 04-0097-07
The Study on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Driven in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oriented
Wu Zhihui1, Liu Mengru1, Liu Huanhin1, Shi Huifang2, Su Wei2, Luo Liang2
(1.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发展与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发展与启示作者:***
来源:《职教通讯》2021年第08期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速了技职教育的变革升级,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于技职教育,技职教育本科是其必然产物,实践路径是形成与普通教育体系同等重要的职教体系,体现出明确的培养目标、灵活的学制、多元的入学方式和兼顾职业与通识的课程设置等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技职教育本科院校数量短期过度扩张、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方向学科化倾向等问题。大陆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本科建设在办学定位和方向上要坚持职教类型特征;在试点区域和院校选择上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办学机构和功能上要形成相互衔接、有效支撑、稳步发展的办学格局;在专业布局和设置上要符合职教规律与区域技术发展水平。
关键词: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职教本科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教育类型视野下北京市职业教育本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BADB2020133)
作者简介:张耀嵩,男,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8-0039-08
我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又称技术与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台湾地区建立了一个与产业相匹配的由“高级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含研究所)”构
成的完整的、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的技职教育体系[1],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过程犹如一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史”[3]。可以说,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结构的变革与发展正是其匹配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真实反映,也是技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本科正是在这样的变革中应运而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台湾新竹工业园的技术创新措施及对重庆高新区发展的启示
3、基础设施建设:新竹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完善,包括道路、桥梁、 交通、水电等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日常生活。
4、区域经济带动:新竹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园 区内的企业不仅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还为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和电子 产业提供了重要的产品和服务。
重庆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可 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对高新 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 产业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领域。
综上所述,台湾新竹工业园的技术创新措施为重庆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 启示。重庆高新区应从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创新策略、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支 持引导等方面借鉴新竹工业园的成功经验,以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重庆高新区必将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崭露头角,为中 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国家高新区应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提供 充足的创新创业资金、搭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激发国际人才的创新活力,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家高新区与海外科技园区、高校和研究机构 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人才流动和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国际技术 转移平台、举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方式,拓展国际人才集聚的渠道和空间。
国际创新研发机构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国际创新研发机构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韡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8年第7期
世界经济发展自20世纪中期已经由资本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美、日、英、德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依靠其高新技术产业占领国际市场,为本国经济作出了大量贡献,科学技术成为
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渐模糊,技
术更新、成果转化、产业迭代更加快速,快速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条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存活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各国在原有高校、研究所等研发单位基础上聚集企业、政府及其
他社会资源,成立新型创新机构,组织形式上出现了企业研究院、公共技术研究院、创新应用
技术协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以技术攻关引领产业发展,很好地解决了“经济-科技”2张皮
的问题。
2011年,奥巴马政府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曾在《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
地位》的报告中提出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台湾工研院”)与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
究促进协会(以下简称“弗朗霍夫协会”)这2个成功的国际级“科研院所”的创新经验是值
得借鉴的。
我国自建国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发展,除各大高校外,建设了以中国科学院为首的大量公共
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探索与技术攻关等科研工作。截至2017年,我国论文发表数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专利申请数量已达到世界第1位。然而,受各种因素所限,各大
研究机构在产业技术供给方面能力不足。相比于国外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技术研发,公共研
究机构大量进行成果转移转化,我国更加需要借助突破原有体制的新型科技创新机构,来引导
全球价值链下台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来源研究
2023年第2期台湾研究集刊No.22023(总第186期)TAIWANRESEARCHJOURNALGeneralNo.186
全球价值链下台湾地区产业
结构演进的动力来源研究
唐永红aꎬbꎬ赵静燕b
(厦门大学a.台湾研究中心ꎬb.台湾研究院ꎬ福建厦门361005)
摘㊀要:基于以中国大陆㊁中国台湾㊁美国为核心的多经济体多部门模型ꎬ可从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分解角度ꎬ探讨台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来源问题ꎮ研究发现ꎬ除健康㊁教育与公共服务业ꎬ资本密集型服务业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演进动力主要源于台湾地区内部需求之外ꎬ其他产业的演进更多依赖经贸伙伴的助力ꎬ其中中国大陆的最终需求变化效应贡献最大ꎮ全球价值链下台湾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来源及其作用机制可归结为市场需求整合与扩张机制下的产业规模扩大化㊁要素供给累积与优化配置机制下的产业高质化以及全球生产一体化机制下的产业分工及合作多元化ꎮ台湾地区宜进一步拓宽㊁延伸㊁拉长岛内产业链ꎬ优化配置两岸产业链资源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ꎻ台湾地区ꎻ产业结构ꎻ演进动力ꎻ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269.2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90(2023)02-0081-16
一㊁引言
自20世纪40年代起ꎬ以Clark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将经济体产业结构演进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战略研究 (FJ2023Z023)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研究 (2072021088)
作者简介:唐永红ꎬ男ꎬ经济学博士ꎬ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㊁台湾研究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赵静燕ꎬ女ꎬ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ꎮ
中国这几年与台湾的科技往来案例
近年来,我国与台湾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双方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下面,我们将分析我国与台湾在科技领域的往来案例,以展示两岸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一、信息技术领域
1.我国和台湾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在电子通信、互联网和软件开发等方面。我国大陆的华为公司与台湾的联发科公司在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展开了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通过双方合作,华为旗下的手机芯片海思与联发科的手机芯片有力促进了我国与台湾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对接与互补,共同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芯片产业链。
2.除了这些知名企业间的合作外,我国和台湾的初创企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增多。我国大陆的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与台湾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了深度的合作,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翻译软件,该软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为两岸的科技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二、生物医药领域
1.我国大陆与台湾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也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生
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陆与台湾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双
方在基因治疗、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我国
大陆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与台湾的一家医药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款针对
白血病的新型靶向药物,该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
两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树立了成功的案例。
2.我国大陆与台湾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双方的科研机构不断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攻克了多项重大难题,为促
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模式下当地企业升级困境_省略_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内地封闭式
【案例研究】
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模式下当地企业
升级困境与突破
———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内地封闭式生产网络为例
于明超,刘志彪,江静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93)[摘要]本文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在内地的封闭式生产网络为例研究国内当地企
业在全球价值链下面临的升级问题。由于技术能力弱、生产规模小等原因,当地企业被边
缘化从而限制了升级潜力。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行业内地生产网络的形成
及网络封闭性的原因后,重点分析了对当地企业升级的影响,进一步对当地企业如何走出
升级困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生产网络;当地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6)11-0108-09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Feenstra,1998),生产非一体化使不同国家的企业专业化于具有竞争力的生产环节,通过全球价值链组织生产。由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将生产加工基地转入中国内地。
以外来资本为主导加入全球价值链生产,迅速改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结构,促进了GDP增长和劳动力就业。然而,一些行业的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使得当地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些行业中外来资本投资在内地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生产网络,和当地零部件供应商基本割裂。外来资本投资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用了成本优势并获得产业升级,而当地企业则面临较高的升级障碍。本文试图以中国台湾笔记本电脑在内地封闭性的生产网络为例,分析外来资本主导代工生产模式下当地企业升级困境及对策。
研究生暑假实践报告
研究生暑假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经贸大学联合主办,由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承办的“产业政策与创新”两岸学术研讨会,尽管只有三天的会议,但是仍然倍感机会难得,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且告诉自己要认真工作和努力学习会议内容,展现一个经贸学子的态度与能力,为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学术研讨活动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先在学校集合,布置了一下会议室,然后乘坐学校大巴来到了石家庄植物园的园林会议中心,我们按照日程表上的安排在大厅里进行了任务分配,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迎接来自北京和台湾的领导和专家们,而我本来是负责和商学院院长去火车站接来自北京的领导的,后来有了些变动,我和另两名同学在会议中心帮忙。平时很少有机会参加两岸会议,今天终于要等到来自台湾的专家了,内心无比激动。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终于陆陆续续将专家们都接到了会议中心,他们的行李很多,有很多的专业设备,我们帮他们的行李搬到了房间。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今天的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进行中要考虑的因素却很多,比如飞机晚点,人员安排变动等,这些都会影响工作进程,因此,不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放松对待,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负责。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大家乘坐校车准备回学校进行“产业政策与创新”两岸学术研讨会,大会9:00开始,我们场务人员很早就到了,进行布置会场、摆放桌椅、安放桌牌等工作,说到这个摆放桌椅的相关问题,我觉得真的是个大学问,关于如何布局、先后顺序都是很有讲究的,不但要求级别顺序,而且要求能方便专家讨论,负责指导我们工作的程老师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她指导的摆放方式很符合会议要求,更夸张的是,在下午进植物园会议室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惊讶,植物园会议室的布置和我们上午布置方式是一样的,这让我们几个都很佩服程老师。9:00大会开始,我被邢书记安排到去会议室递话筒,顺便去听报告,其他人负责茶歇。大会是由黄速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持的,首先是纪良纲校长致欢迎辞,纪校长言简意赅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会场产生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接着分别是黄群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研究员)和杜紫宸(工业技术研究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致辞,他们发 1
台湾半导体发展史
台湾半导体发展史
台湾的半导体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4年。当时,台湾通过“积体电路计划草案”并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发展中心。1976年,台湾政府派出工程师前往美国RCA公司学习前沿技术。1977年,台湾工研院建成第一座IC工厂,开始生产台湾第一代集成电路产品。1980年,台湾的电子研究中心衍生出联华电子公司,迈出自主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第一步。1984年,台湾的工研院接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计划。1985年,台湾的工研院建立了集成电路共同设计中心(CDC),鼓励相关企业自主研发。1990年,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基本完备。
然而,现在台湾的芯片业却隐隐呈现出颓败之势。这个腾飞需要大量财力和人力投入的行业,目前正面临着人才流失、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台湾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努力,以保持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战 略 /+0以 未 来 五 至 十 年 能 产 生 重 大 产 业 效 益 为 标 准 "逐 渐 增 加 前 瞻 及 创 新 技 术 研 发 比 重 "以
建 立 新 科 技 产 业 -20强 化 产 业 服 务 -,0建 置 南 部 分 部 "配 合 !政 府 $区 域 产 业 均 衡 发 展 政 策 "促 使
工 研 院 是 一 个 非 常 开 放 的 系 统 &研 究 的 课 题 不 仅 可 以 在 同 类 研 究 机 构 间 进 行 &也 可 以 与 企 业 开 发 技 术 创 新 与 开 发 合 作 !技 术 人 员 的 交 流 也 是 如 此 !研 究 院 是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人 才 库 &它 鼓 励 技 术 研 发 人 员 向 企 业 转 移 -即 $跳 槽 %.&也 鼓 励 科 技 人 员 辞 职 创 办 科 技 型 企 业 ! 从 成 立 以 来 & 共流出 (/)))名科技人员到企业中-是目前人数的两倍多.&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在企业中担当 重 要 角 色 !工 研 院 之 所 以 能 做 到 这 一 点 &是 由 于 它 认 为 其 存 在 的 唯 一 目 的 就 是 将 开 发 出 来 的 技 术 成果迅速转移到企业部门生产&而非盈利&所以不管是技 术转移 还是技术 人员向 企业 流动&其结 果 都 是 技 术 成 果 产 业 化 的 过 程 &因 而 受 到 鼓 励 !
工研院的收费按下列 ,种方式之一处理/技术 作股-一次性 收取专利 技术转 让费-专利 使用 费 % 项 目 全 部 由 台 经 济 当 局 资 助 "不 论 那 种 形 式 "所 有 收 入 及 股 份 一 律 归 公 有 % 若 在 台 经 济 当 局 资助的专案立项时"企业出资的"该企业使用这项技术时 有优先 权"转移时收 入按合 同投资 比例 可 作 为 参 与 单 位 收 入 % 其 他 企 业 使 用 时 "工 研 院 代 表 台 经 济 当 局 收 专 利 转 让 费 "或 投 产 后 的 专 项 技术使用费"但必须如数上交台财政当局"不得作为工研 院的收 入"而且当局 把这些 收入作 为对 工 研 院 的 考 核 指 标 之 一 1这 是 保 证 应 用 研 究 机 构 按 规 定 收 费 的 措 施 之 一 0%
&’( 组织结构
董事会
监事会
目 前工 研 院 共 有 )***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员 工"+,个 研 究 单 位 % 在 信 息 流 通 #资 源 共 享 的 原 则 下 "工 研 院 积
院长
协理
极 运 用 信 息 技 术 "提 高 院 内 各 单 位 的 合 作 "发 挥 跨 领 域 技术 的 综 合 优 势-组 织 运 作 及 人 力 与 经 费 的 运 用"以 精 简 朴 实 为 原 则"谋 求 最 高 效 率"以 提 升 工研院整体竞争力%工研院的组织结构如图 +% &’. 发展战略
, 收稿日期!)##)%#;%#’1修改日期!)##)%#&%#"0
基 金 项万目方!上数海据市 科 技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资 助 项 目 0
作者简介!刘 强(".;4<*-男-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企业管理0
第 +期
刘 强/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案例研究
3,
!加 速 提 升 台 湾 的 工 业 技 术 "促 进 工 业 效 益 #增 进 社 会 福 祉 $为 宗 旨 %
南 部 分 院 1筹 建 中 0
创新技术移转公司
务 "辅 助 中 小 企 业 技 术 升 级 "增 强 其 在 国 际 市 场 的 竞 争 力 -40为 台 湾 培 育 工 业 技 术 人 才 %
图 & 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组织结构
根据当前环境变化及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工研院在努 力提 升组织活力 的前 提下提 出了如
研究所 化学工业研究所 电子工业研究所 机械工业研究所 工业材料研究所 能源与资源研究所 量测技术发展中心 光电工业研究所 污染防治技术发展中心 工业安全卫生技术发展中心 电脑与通讯工业研究所 航太工业技术发展中心 微系统实验室 纳米技术研发中心
行政部门 行政处 会计室 稽核室 财务室 企画处 人力资源处 技术服务处 信息中心 国际计画中心
工 研 院 运 作 的 开 放 性 还 突 出 表 现 在 它 的 开 放 实 验 室 !开 放 实 验 室 是 顺 应 国 际 研 发 趋 势 0配 合 政府产业政策建立起来的新的产研合作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开 放实验室 的推动&拉 长产研 合作 的纵深程度&使研究机构能提供整套包括技术授权0委托研 究0业 界合 作等服 务&建 立从研 发0产 品 开 发 &至 新 创 企 业 0产 业 发 展 的 一 条 龙 运 作 体 系 &充 分 发 挥 研 究 机 构 的 功 能 !开 放 实 验 室 除 技 术 外 &还 提 供 包 括 市 场 0策 略 0组 织 的 分 析 &资 金 来 源 的 寻 找 &解 决 法 律 问 题 &以 及 提 供 资 讯 0通 讯 0空 间 设 施 0实 验 设 备 等 服 务 &可 以 说 是 $全 资 源 服 务 %-1234567829:;7<7:=>;7.!
工 研 院 开 展 的 活 动 包 括/+0中#长 程 应 用 研 究 1发 展 前 瞻 性 #创 新 性 #包 容 性 #尖 端 性 技 术 0-20 短 程 应 用 研 究 1配 合 业 界 的 需 求"改 良 制 程#开 发 产品0-,0进 行 实 验 量 产"以 确 保 技 术 工 业 化"并 同 时 规 划 完 成 后 的 策 略 性 退 出-30从 事 工 业 服
从事产业技术研发及服务人才往南部发展"加速工研院 技术 扩散效 益"带动 南部 产业升 级"建立
新兴高科技产业%
2 运作机制
(’& 非盈利性与大循环 工 研 院 不 以 营 利 为 目 的 "而 是 追 求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大 循 环 % 所 谓 非 营 利 性 "即 技 术 成 果
所 谓 大 循 环 "即 不 以 一 己 和 一 时 之 利 而 行 事 "而 是 讲 求 整 个 社 会 的 长 远 利 益 % 研 究 机 构 将 开 发 的 技 术 成 果 奉 献 给 社 会 "使 社 会 产 生 巨 大 的 物 质 财 富 % 社 会 富 裕 了 "当 局 又 会 以 更 加 充 足 的 经 费 来 支 持 其万发方展数"据人 员 的 待 遇 也 会 逐 步 提 高 % 研 究 人 员 的 动 力 一 般 来 自 于 /只 有 通 过 不 断 的 技 术 创 新 来 承 接 项 目 "技 术 人 员 才 能 生 存 下 去 %另 外 "敬 业 精 神 和 成 就 感 "以 及 对 专 业 技 术 的 追 求 也 是
$)
文 章 编 号 !"##$%&’#&()##’*#"%##$)%#+
研究与发展管理
第 "+卷
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案例研究
,
刘强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
摘 要!介绍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性质/组织结构/运作机制0从 中 可 以 了 解 非 营 利 科 研 机 构 在 地
区 创 新 系 统 所 处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以 及 构 建 与 管 理 非 营 利 科 研 机 构 方 面 的 经 验 0
//
研究与发展管理
第 (@卷
重要的激励因素! "#" 实施$专案计划%
在 台 湾 &研 究 机 构 一 般 都 要 从 当 局 承 接 $专 案 计 划 项 目 %! 一 方 面 以 保 证 充 足 的 经 费 来 源 &另 一 方 面 不 断 跟 踪 $政 府 %及 市 场 的 发 展 动 向 &以 保 持 研 究 机 构 自 身 不 断 发 展 和 良 好 形 象 ! $专 案 计 划 %的经费与成果分配都有具体规定’当局委托的$科技专案项 目%&由工研院 与企业 共同研 究开 发时&企业参与合作研究应提供计划总经费的 ()*以上的配合款+企业先期参与研究&要承诺承 接 委 托 人 执 行 $科 技 专 案 %的 成 果 &并 缴 纳 技 术 授 权 金 ! 在 研 究 成 果 归 属 方 面 &研 究 经 费 由 当 局 全 额 出 资 的 归 公 有 +企 业 参 与 $科 技 专 案 %者 &参 与 的 配 合 经 费 按 比 例 共 有 ! 研 究 成 果 非 经 $经 济 部 % 同 意 &企 业 不 得 将 成 果 授 权 他 人 &同 时 配 合 金 低 于 规 定 者 也 不 得 拒 绝 研 究 成 果 转 移 给 第 三 人 ! 除 当 局 $专 案 计 划 %外 的 民 间 技 术 合 作 研 究 &则 视 其 合 同 规 定 确 定 合 作 方 式 进 行 成 果 分 配 ! "#, 开放的研究系统
转 化 的 整 个 过 程 不 以 营 利 为 目 的 "原 则 上 只 收 取 成 本 费 "其 目 标 就 是 将 上 游 基 础 研 究 的 成 果 开 发 出来并迅速转移到企业商品化%工研院的发展及人员待遇全部依靠当局的投入%当然有时也需 要 收 费 "但 所 收 费 用 绝 大 部 分 要 上 交 !国 库 $%
" 组织性质/结构与发展战略
9:9 非营利组织 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 ’大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0非营利组织是
介 于 前 二 者 之 间 的 事 物 -往 往 被 称 为 5第 三 部 门 60当 今 世 界 各 国 或 地 区 著 名 的 应 用 技 术 公 共 研 究 机 构 (如 德 国 弗 朗 霍 夫 应 用 技 术 研 究 协 会 /澳 大 利 亚 联 邦 工 业 与 研 究 组 织 /日 本 工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 韩 国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荷 兰 应 用 技 术 研 究 院 /丹 麦 技 术 科 学 院 等 *的 性 质 均 是 社 会 非 营 利 组 织 0这 是由应用技术公共研究机构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应用技 术公 共研究 机构首 先是 提供公 共 产 品和服务-如果由营利性私营部门来承担则必然出现5市场 失效61同时-应 用技术 公共研 究机 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又具有应用性-如由政府部门实施则必 然由 于政府远离 创新 前沿以 及管理 方 式 与 理 念 的 不 适 应 而 出 现 5政 府 失 效 6的 状 况 0 工 研 院 的 非 营 利 组 织 的 性 质 通 过 以 下 基 本 特 征 体 现!"*5正规性6-具有正 式注册 登 记的 合 法 身份1)*5民 间性6-在组 织机构 上 与 政 府 分 离1’* 5非 营利性6-不 为其 拥有者 谋取利 润1$*5自 治性6-能 够 控制自 己的活 动1+*5公 益 性6-以 实 现
关 键 词 !台 湾 工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1运 作 机 制 1案 例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2’""()+"*
文 献 标 识 码 !3
成 立于 ".4’年的台湾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简 称工 研院*是一 个由政 府设 立/非 营利/ 致 力 于 科 技 服 务 的 应 用 技 术 公 共 研 究 机 构 0 它 针 对 台 湾 产 业 以 中 小 型 为 主 /研 发 资 源 有 限 /创 新 能力不足/无法长期承受创新风险的状况-开发前瞻 性/关键 性/共 通性技 术转移 给产 业界-并与 当 局 的 技 术 开 发 规 划 /企 业 及 市 场 需 求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推 动 产 业 的 发 展 0 其 发 展 目 标 是 !5成 为 台 湾 产 业 技 术 的 重 要 资 源 -及 具 有 国 际 地 位 的 产 业 技 术 研 发 机 构 06在 近 三 十 年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工 研 院 带 动 了 台 湾 新 科 技 产 业 的 建 立 -为 台 湾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的 发 展 作 出 了 十 分 突 出 的 贡 献 0以 工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电 子 所 的 研 究 人 员 为 主 造 就 了 举 世 闻 名 /位 居 新 竹 科 学 工 业 园 区 的 半 导 体 产 业 0现 在 的联华电子/台湾集成电路等都与该院的电子所不无关联0该院对台湾 78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 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