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中蜂活框组合箱(图解组照)

合集下载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

人工养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有技术的养蜂人可以随心所欲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因分蜂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自然分蜂一箱蜂一年能分2~8箱左右,而人工分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养蜂技术和自然条件,例如自然条件适宜时一框蜂加一只蜂王或王台就能组成一个新蜂群,也就是说一箱蜂人工分蜂一年能分十几甚至几十箱。

一箱蜂一年能分几箱因蜜蜂品种不同而不同,例如分蜂性较强的中蜂一年可自然分蜂1~2次,每次分蜂可分2~4群不等,而分蜂性较弱的意蜂一般一年只自然分蜂一次且只能分2~3群,此外即便是同一蜂种也有不同的分蜂性,这一点在中蜂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箱中蜂每年产多少蜜?说说中蜂,经验告诉我们,中蜂一箱正常年产50斤,好的产到7 0斤左右(也得看很多方面)。

一、蜂种:蜂种不同产量不同蜂种不同一箱蜜蜂一年的产量也不同,目前我国养殖最多的蜂种是意蜂和中蜂,一般情况下意蜂的年产量要比中蜂高,尤其是对大蜜源的采集力要远远强于中蜂,在正常年景一箱意蜂年产蜂蜜100斤左右,若蜜源和气候都适宜并能追花逐蜜则产量更高,而一箱中蜂年产蜂蜜大约只有10~20斤左右,定点饲养若气候不适时甚至可能不足1 0斤。

二、蜜源:蜜源不同产量不同蜜源是决定蜂蜜产量的重要因素,养蜂没有蜜源就谈不上产量,这里也要根据蜂种不同来区别分析,中蜂多为定点饲养,因此在蜜源丰富且连续性较强的地区产量自然高,反之则蜂蜜的产量较低,而意蜂可以转地追逐蜜源,转地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延长蜜源期,如果能连续赶上几个大蜜源的话产量自然非常高,反之可能就谈不上产量了。

三、气候:气候不同产量不同气候影响蜂蜜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蜜源开花泌蜜受气候影响非常大,在不同的光照、气温、湿度和风力等条件下蜜源的泌蜜量也是不同的,其二是工蜂外出采集花蜜和花粉也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气温、降雨和风力等气候因素,高温、降雨、大风必然会影响工蜂采集,从而使蜂蜜的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四、技术:技术不同产量不同蜜蜂养殖是彻彻底底的技术活,不同的养蜂技术其蜂蜜的产量必然不同,在这里就拿中蜂养殖来说,从养殖方式来看新式活框养殖方式肯定比传统土养方式的产量要高,从放蜂采集方面来看小专场肯定比定点饲养的产量要高,从蜂群管理方面来看强群的产量肯定比弱群的产量要高,尤其是大流蜜期一个强群的产量甚至能顶好几个弱群。

中蜂活框饲养还是继箱多箱体更好

中蜂活框饲养还是继箱多箱体更好

APICULTURE OF CHINA中蜂活框饲养还是继箱多箱体更好袁小波│文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兴城 125100目前,中蜂活框饲养已被大多数中蜂饲养者接受,但大部分仍习惯于平箱单箱体饲养中蜂。

近几年,一些中蜂饲养者尝试采用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根据调查和分析,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比平箱单箱体有着群势强、产蜜量高、蜂蜜成熟度高、节省劳动力等明显的优越性。

本文对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的优点进行总结分析,介绍几种多箱体饲养中蜂的方法和思路。

一、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的优点1.更有利于饲养强群我们在中蜂饲养状况调查中发现,一位中蜂饲养者采用自制的8框箱体,可在底箱上加两个继箱,如图所示,两个继箱里都是8张完整的巢脾,底箱里的巢脾尚未修造完整,从上往下修造了大约一半。

该户群势基本都在12框蜂以上,最强达到16框蜂。

经过分析认为,继箱多箱体饲养中蜂更能养成强群,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不容易产生分蜂热我们都知道,蜂巢内拥挤、闷热,缺乏发展空间,是蜂群产生分蜂热的重要原因。

通常当中蜂群发展到5~6框以上,会产生分蜂情绪,此时如给蜂群加上继箱,将所有巢脾提到继箱上,再加几张空脾,可使巢内空间扩大,明显降低蜂巢内的拥挤和闷热程度。

再结合更换老劣蜂王等措施,就能使蜂王积极产卵,工蜂积极哺育,避免或延迟分蜂热的发生。

(2)更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和群势的增长蜂群加上继箱后,不容易产生分蜂情绪,蜂王能长期保持积极产卵的状态,群势不断壮大。

另外,当蜂群上继箱后,在下方箱体多加空脾或巢础框,蜜蜂会根据需要向下修造巢脾,逐渐形成上方贮蜜下方繁殖的类似原始木桶的蜂巢结构。

而这种蜂巢结构能保证蜂王永远有充足的产卵空间,更好发挥蜂王的产卵积极性,保证蜂群群势持续、快速增长。

2.不会出现“蜜压子”现象在辽宁地区,蜂农生产出的中蜂蜜几乎都要零售,而且单一花期生产的蜂蜜和浓度不高的蜜是不受欢迎的。

当地中蜂饲养者通常1年只在晚秋取1次蜜。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中国蜂业49养蜂机具2019年4月 养蜂技术一、浅继箱生产的主要做法近几年来,随着中蜂养殖热的兴起,蜂业管理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培训,一部分年轻人加入养中蜂的行列,在养殖技术、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下面将中蜂活框箱加浅继箱生产的做法总结如下。

1月上中旬当外界气温达到10℃以上时,蜂王开始产子,这时要收紧蜂路,保持蜂多于脾,有利保温。

将多余的脾紧出放在隔板外,不加内外保温物,也不饲喂白糖和花粉(这就需要做到越冬前取蜜时留足),发现饲料缺乏时将保存的蜜粉脾割盖后加入。

到2月下旬气温上升到15℃左右,外界有了早油菜等零星蜜粉源,蜂王产子速度加快,幼蜂陆续出房,蜂数开始增长,如隔板内的子脾产满,可以加脾,一直保持蜂多于脾的状态。

3月20日左右进入油菜大流蜜期,蜂群已经发展到4~5脾蜂,蜂王开始造王台准备分蜂,此时可以采取自然分蜂和人工育王分蜂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当蜂群发展到5~6脾足蜂时就可以加浅继箱了。

早的在5月上旬,迟的在5月下旬,根据蜂群情况和蜜源情况而定。

京山县杨集镇许长久师傅为了赶4月中旬至5月底的岩青树流蜜期,3月下旬就加高继箱控制分蜂,5月底采收一次蜂蜜。

荆门当地5月1日左右温度就能达到30℃高温,上继箱、浅继箱一是为荆条花期做准备,二是增加空间预防二次分蜂。

让蜂群在浅继箱的浅巢框上造新脾是中蜂浅继箱生产成功与否的关键。

京山县三阳镇龚长江师傅的做法是清明节前后分群、换王,新王平箱养到6~7脾足蜂时开始加浅巢框在巢箱下面造,造至5~6成就可提起来放在浅继箱上,不然下面就造赘脾,6个脾全造好就放在浅继箱里,不要饲喂。

巢箱内大脾最多放6脾,多的抽掉,中蜂浅继箱的利用廖启圣1 徐祖荫2 韦小平3│文1 湖北省荆门市蜂业管理站;2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3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逼蜂上浅继箱。

在流蜜期前造好的浅巢框脾很容易封盖,待全封盖以后再进行取蜜,6个脾一次一般可以取蜜7~7.5kg左右。

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

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

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
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蜜蜂养殖技术,它是在单箱、双箱、多箱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变换而来的。

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搭
建三个不同大小的蜂箱,并将三个蜂箱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养
殖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让蜜蜂在不同的季节内自由活动,从而保证了蜜
蜂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

第一个箱叫“进巢箱”,是蜜蜂用来存储和繁殖蜜蜂的地方。

第二个
箱称为“扩巢箱”,用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给蜜蜂扩大巢穴。

最后一
个箱叫“收蜜箱”,是使用橡皮管把“进巢箱”和“扩巢箱”连接起来,
在采集蜂蜜时用的。

当蜜蜂群体的数量逐渐增加时,逐渐往“扩巢箱”和“收蜜箱”中转移,从而完成蜜蜂的生长发育和生产。

这种方法能够使蜜蜂在不同季节获
取既不会太密集又不会太分散的资源,从而更好维护蜜蜂族群的生长发展。

此外,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对于蜜蜂病虫害的防治也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单箱和双箱养殖技术由于密封性较强,可能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问题。

而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可以让蜜蜂群处于更自然的生态环境中,让自
然界的控制因素发挥作用,更好地防治病虫害。

总之,意蜂三箱体养殖技术是一种更好的蜜蜂养殖技术,它既能够提
高蜜蜂的生产能力,又能够保障蜜蜂的健康和繁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在自然状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

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

给予奖励饲养和补充蛋白质饲料,可以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的积极性。

早春不要过早地拆除蜂箱内越冬包装物,防止幼虫冻伤。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严重。

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

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其是花粉。

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

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

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

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

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热的。

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

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

中华蜜蜂蜂箱--含详细尺寸及图片

中华蜜蜂蜂箱--含详细尺寸及图片

图2-58 从化式中蜂箱(单位:mm )A 箱体B 副盖C 巢框D 隔板E 箱盖F 巢门板G 闸板 ⒉高仄式中蜂箱高仄式中蜂箱是在博亚式中蜂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

其结构和大小如图(图2-59)所示。

这种蜂箱容纳巢框14个。

巢框呈高窄型,内宽244 mm、高为309 mm。

其上、下梁均采用较薄的木条制成;侧条上部扩大至33 mm,提供蜂路自动间隔装置。

蜂箱的底板设计成活动底板,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抽板式,即底板通过箱体脚柱的小木块嵌装在箱体底部,需要时可以抽出清理脏物;另一种的结构与朗氏活底蜂箱底板相似,底板的两面分别可提供10或17 mm的蜂路间隔,以供冬季和夏季翻转使用。

高仄式中蜂箱采用高窄型巢框,箱体呈高窄形,有利于蜂群结团保温,在养蜂生产上有利于蜂群春季繁殖,并表现出抗中蜂囊状幼虫病、越冬蜜蜂死亡率低、越冬饲料消耗少等优越性,在采蜜期还能缓和蜜压脾的矛盾。

但巢框较高,提脾检查和取蜜操作不便。

图2-59 高仄式中蜂箱(单位:mm )A 箱体B 副盖C 巢框D 箱盖E 隔板 试验显示,在单群产蜜量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差。

在分蜂的群势方面,高仄式中蜂箱产生分蜂王台时的群势比朗氏蜂箱和中一式中蜂箱的弱。

在抗逆性能方面,高仄式中蜂箱越夏期的蜂群群势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沅陵式中蜂箱、中笼式中蜂箱和从化式中蜂箱的下降得少;而越冬期的群势下降也较少但饲料消耗却比中一式中蜂箱的略高。

在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生方面,高仄式中蜂箱比朗氏蜂箱、中一式中蜂箱和从化式中蜂箱低。

⒊中一式中蜂箱 中一式中蜂箱流行于四川省南部地区,其构造和大小如图2-60所示。

这种蜂箱可容纳16个巢框,箱体内部采用闸板后可双群同箱饲养。

箱体的后壁和箱盖都设计有通风装置,并采用纱副盖,适用于转地放蜂。

图2-60 中一式中蜂箱(单位:mm )A 箱体B 箱盖C 纱副盖D 巢框E 隔板F 闸板 试验显示,中一式中蜂箱在春季繁殖、维持群势和产蜜量方面均比朗氏蜂箱好。

中华蜜蜂十框标准蜂箱

中华蜜蜂十框标准蜂箱

中华蜜蜂十框标准蜂箱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饲养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使用。

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的结构和规格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1.1 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

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

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

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上部开有两个80mmXllo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

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1.2 巢框外围长420mm、高250mm。

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

下梁长400mm、宽15mm、厚10mm。

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1.3 浅继箱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

浅继箱巢框外围长420mm、高125mm。

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1.4 副盖分板盖和铁纱盖二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

板盖由A、B两块组成。

1.5 箱盖内围长490mm、宽420mm、高85mm、板厚15mm。

箱盖里面的四角附钉上一块长4 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板。

或在前后各钉一条长42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条。

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

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

两侧各有二个长100mm、高20mm的舌形通风口。

2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设计图2.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总图)2.2 技术要求a.所用之木材需经干燥处理以防变形。

b.标准蜂箱加工完后应涂以白色油漆。

c.所用木材可用泡桐或类似木材代替。

剖析树洞蜂巢探索中蜂蜂箱设计原理

剖析树洞蜂巢探索中蜂蜂箱设计原理

剖析树洞蜂巢探索中蜂蜂箱设计原理秦裕本【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6(067)006【总页数】2页(P45-46)【作者】秦裕本【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养蜂机具意蜂引进我国已有100多年历史,随着郎氏蜂箱和活框养殖技术的普及应用,意蜂养殖业有了巨大发展,形成了强大的蜂业产业体系,同时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产蜜大国,蜂蜜出口大国。

在引进意蜂养殖的100多年里,我国一直有人不断努力探索中蜂活框养殖技术,利用养殖意蜂的蜂箱、巢框或稍加改进的蜂箱、巢框来养殖中蜂取得了不少成果和经验。

但是这些成果与经验和引进意蜂所得来的成就相比,就显得相形见拙,微不足道了。

中蜂的活框养殖效果远未达到我们理想的水平和形成现代的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多数地方养殖中蜂仍是沿用古代流传千年至今的木桶、树桶和采用毁巢取蜜方法取蜜。

也有不少蜂农采用活框蜂箱养殖中蜂,但是容易分蜂,群体小,易受巢虫为害,造成产量低,效益差,养殖难度大,难以推广普及。

原因是我们至今还没有能找到一种能真正适合中蜂筑巢生物学特性的中蜂蜂箱。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我们对中蜂筑巢生物学特性缺乏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简单地生搬硬套采用养殖意蜂的蜂箱、巢框或用略作改进的蜂箱、巢框来养殖中蜂造成的,以致于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固定思维模式指导下对中蜂活框养殖技术的研究、普及产生了严重阻碍作用。

因此,要打破中蜂养殖难的僵局,首先要打破这种固定思维的束缚,重新深入细致地研究中蜂筑巢生物学特性,了解中蜂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古代中蜂在什么地方生活筑巢,现在在蜂箱中的生活状况,未来设计什么样的蜂箱供中蜂居住。

着重摸清中蜂筑巢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中蜂蜂巢结构和功能,蜂巢中的小环境变化和调节控制,以及蜂巢状况随季节变化规律等。

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出试验型蜂箱,对某些筑巢特性加以试验论证,去伪存真,去粗求精,不断地总结进行养殖试验,地域试验和地理种群试验等。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总结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总结

中华蜜蜂养殖知识点总结1. 中华蜜蜂的种类及特点中华蜜蜂是中国特有的本土蜜蜂,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

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适合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中华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具有聚群性,它们以蜂巢为家,集体合作,分工明确,发展壮大。

2. 中华蜜蜂的蜂箱和蜂巢中华蜜蜂的蜂箱通常为矩形木箱或六角形木箱,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蜂群活动区在下层,上层为蜜房。

蜂巢内分为生蜂巢和储藏蜂巢两部分,生蜂巢是中华蜜蜂孵化幼虫和发育蜂蜜和蜂王的地方,储藏蜂巢主要用来存储蜂蜜和蜂王浆。

3. 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1)种蜂选择:中华蜜蜂的品种主要有西洋蜜蜂、东方蜜蜂等,选种时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疾病抵抗力的蜂种。

(2)蜂箱建立:建立蜂箱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风防雨的地方,蜂箱的朝向选择应该是朝东或朝南,有利于早晚日照和排水。

(3)蜂群饲养:蜂群饲养是中华蜜蜂养殖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蜜源保障、蜂群医疗、蜂群调整等方面的管理。

(4)疾病防治:中华蜜蜂常见的疾病有翅片、鼻疽、嗉虫病等,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蜂群的健康。

(5)蜜蜂采集:蜜蜂采集一般要选择在天气晴朗、花草繁茂的季节进行,避免潮湿或多雨的天气,这样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蜂蜜。

4. 中华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中华蜜蜂养殖是一项具有丰厚经济效益和重要社会意义的产业。

除了可获得丰富的蜂蜜和蜂蜡,还能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发展蜂产品加工业和蜂业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外,中华蜜蜂还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也具有积极意义。

5. 中华蜜蜂养殖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华蜜蜂养殖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中华蜜蜂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蜜源,还可以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产量和质量。

论中蜂理想的巢与箱

论中蜂理想的巢与箱

由于研究东方蜜蜂适用蜂箱的意义重大而迫切。所以,我国广大养蜂爱好者与专家学者,都为此做过许多探索。他们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多种形式、不同规格的中蜂用箱。采用这些蜂箱饲养中蜂后,产蜜量都比无活动巢框的旧法饲养显著提高。每种蜂箱都从当地实际出发,解决了中蜂饲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活框饲养技术的传播起到了宣传作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又经过较长时间与大范围的实践表明:在这些箱式中生活的中蜂群势,仍难于达到自然生活群的群势;不容易维持强群;容易发生病、虫危害等等。一些蜂友因此采取:要么用“圆桶”繁蜂,活框取蜜策略;要么由活框养中蜂起步,再转而改养西方蜜蜂去也。这些都说明:上述箱式还不能充分满足中蜂正常生活的需要,存在根本的结构性缺陷。需要再进行认真研究,才能实现东方蜜蜂从蜂箱到饲养方法的会面突破。
3.中蜂适用箱设计原理与要求
显然,只有认真研究中蜂的自然巢,摸清其中规律,才能找到中蜂适用箱设计的科学依据。
3.1中蜂自然巢
3.1.1蜂巢形态与大小
观察各中蜂自然群,其蜂巢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随巢穴空间不同而异。在筑巢不受限制的空间内,中蜂自然生活群的蜂巢形态,趋于半圆球形或半椭圆球形,参见有关图片。在巢穴较小,筑巢受到一定限制时,中蜂筑巢只能依巢穴空间形态,横向筑造发展或纵向筑造发展,从而呈现相应形态,这说明蜂巢形态可变,但大多仍表现为上大下小。若以构成蜂巢的巢脾面积计算,那么,中蜂各种自然巢的巢脾总面积,一般为每巢14000~17000平方厘米,这又表明,蜂巢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由于贮蜜原因引起的蜂巢扩大,不仅不会影响蜂群生活,反而有利于蜂群生活。例如,在新蜜入巢的有利时节,随着蜂巢扩大,蜂王在新脾上产卵,育儿区域也随之转向新筑巢脾,这对蜂儿的生长发育与数量增加都极为有利。这与民谚:“要得中蜂好,新脾、新蜂、新王”。相吻合。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中蜂活框饲养是一种现代常见的中蜂饲养技术,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1、过箱时期选择首先,外界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蜜蜂采集勤奋,巢内有一定积蜜,这时期过箱,不易起盗,且蜂群群势很快恢复壮大,否则蜂群不能立即清理修复巢牌,繁殖幼虫,容易引起飞逃。

其二,外界气温15℃以上适宜过箱,大风或阴雨天气则不宜过箱。

腾冲一般在2—4月或9—10月过箱,2—4月较为可靠。

2、过箱蜂群的条件过箱要求具有一定群势,有正在哺育的幼虫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这样过箱后工蜂有恋幼虫习性,不致于弃巢飞逃。

3、过箱前准备首先过箱的蜂群要远离其它蜂群,以免蜜蜂误入其它蜂群而起盗蜂。

准备好十框标准中蜂箱或其它活框蜂箱,穿好铁丝的巢框,大于巢框内围的平木板,埋线棒,包装绳,以及割蜜刀,面网、蜂刷,收蜂笼,小刀、剪刀、脸盆、毛巾、桌子、喷烟器等工具。

4、过箱操作程序,有翻巢过箱和不翻巢过箱两种方法,过箱时宜三人协作进行,一人割脾一人递脾,一人修脾,绑脾安脾。

①翻巢过箱先将蜂桶周围清理干净,不妨碍过箱操作,然后轻轻启开两头桶盖,用喷烟器朝蜂桶内轻喷几下,观察巢脾走向,即顺巢脾走向翻转蜂桶180°,使巢脾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受刺激向上爬的习性,一头放置收蜂笼收集蜜蜂,另一头用喷烟器喷烟和木棒轻敲蜂巢,使蜜蜂离开巢脾,驱入收蜂笼结团,待大多数蜜蜂进入收蜂笼后,将收蜂笼放在原巢位置,收集原群蜜蜂。

将蜂巢搬离一段距离,开始割脾、修脾、绑脾工作,割脾时用刀面紧贴巢脾基部下刀,用手托脾取出,扫去剩余工蜂,置于木板上以供装框绑脾,凡老旧脾、雄蜂脾、无虫脾、蜜脾,割下放入小桶,不移入新蜂箱,子脾是蜂群的新生力量,应抓紧绑到巢框上。

子脾上方的贮蜜区用巢框轻轻压住,用割蜜刀沿框梁外侧切下不整齐的巢脾部分,并放入小桶,后用巢框梁内侧与巢脾切口紧贴,用小刀沿铁丝轻划巢脾,深及巢脾房底,但不能破坏房底,用埋线棒将铁丝压入巢脾内。

中蜂活框饲养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蜂活框饲养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应对措施
2 . 蜂群 饲 喂
蜜 蜂 飞逃 , 逐渐 掌握 中蜂 养殖 技术 , 养好 中蜂 。


饲 养 管理技 术 方面
在 饲 养 管理 技 术 方 面常 常会 遇 到 中蜂 过箱 后 如 何 管理 、 蜂群 如 何饲 喂 、 人 工育 王 、 人 工分 蜂 、 蜂 群失 王 处 理、 盗 蜂 的 防止等 方 面 的问题 , 处理 不好 就 容 易发 生 蜂
结团 , 则 用 蜂刷 轻 轻将 蜜蜂 驱 赶 至巢 脾 一侧 护 脾 , 然后 迅速 将箱 盖 盖好 。 ( 3 ) 过 箱后 的 当晚按 2 ( 糖 ): 1 ( 水) 的 比例 将 白糖 充 分 溶解 煮 开 、 冷却 , 待 天 黑 后 饲 喂 蜂群 , 饲 喂量 以 当

豳豳
( 4 ) 过箱 后 的第 二 天 , 通 过箱 外观 察 蜂群 的活 动情 况, 如果 蜂群 采 粉 , 清理 死蜂 、 杂物 积极 , 巢 门 口没有 结 团 现象 , 则 可 判 断蜂 群 已基 本 正 常 , 不 需 开箱 检查 ; 反 之 如 果 蜂 群进 出慌 张 , 到处 乱 飞 , 巢内“ 嗡嗡声” 不断 , 部 分 蜜蜂 在巢 门 口结 团 , 则有 可 能蜂 群 失 王 , 这 时要 迅 速 开箱 检查 , 做好 合并 蜂群 或介 绍蜂 王 的准备 。
群 飞逃 及 群势 迅速 下 降 等 ,现 就这 几个 方 面 的 问题 提
出 以下 建议 :
中蜂 利用 零 星蜜 源 的能 力 比西 蜂 强 ,山区一 年 四 季 辅 助和 零 星蜜 源较 多 ,只要 4脾 以上 的 中蜂一 般不 需 要饲 喂 , 但 如果 遇上 连续 1 5天 以上 的 阴雨天 气 , 4脾 以下 的蜂群 由于采 集 能力 弱贮 蜜 少 ,连 续 的 阴雨 天将 会 耗尽 巢 内贮 蜜 , 这时 就要 进 行补 助 饲 喂 ; 对 坝 区或半 山区 ,一年 当 中会 有几 个 月外 界 蜜 源 的断档 区或 遇上

长江中游地区中蜂活框强群高产饲养法

长江中游地区中蜂活框强群高产饲养法
风 窗 。定 地饲 养 中蜂 采用 活动 底板 。 ( )中蜂过 箱前 必 须 准备 好 2 3张 满框 平 整 的优 3 ~
1 中蜂适 应 山区定地 饲养 . 我是 一个 养 蜂爱 好 者 ,家住 重 庆 市涪 陵 区大顺 乡 石 墙村 三 社 ,属 长 江三 峡 库 区 的丘 陵 山 区 ,海 拔 5 0 0 米 ,距 当地 7 0米 高 海拔 只有 2千 米里 程 ,距 低 海拔 3
2 中蜂 很适应 用标 准蜂 箱 . 17 9 8年 夏 天 , 我将 老式 中蜂桶 ( 圆形 ) 一个 弱 小 的
( ) 蜜应 视 天 气 、 源 、 势而 定 , 取 狠心 蜜 , 6 取 蜜 群 不 使蜂 群 常贮蜜 , 以备 育子 防饥 。 ( ) 用抗病 的健 壮蜂 王 , 7 选 高度重 视防治 病敌 害 。 ( )中蜂分 蜂 性较 强 ,平 时只 保持 4 6框 蜂 的群 8 ~ 势 。对 只有 2 3框蜂 的蜂群 , 组成 双 王群 同箱 饲养 , ~ 可
以下 有 7 O天 , 冻期 只有 2 ~ 5天 。 59 霜 02
( )中蜂过 箱 宜 在 当地 百花 盛 开 或大 流 蜜前 期 进 4
行 , 、 、 花期 不断 是养好 中蜂 的基 本保 证 。 春 夏 秋
近些年 , 地经 退 耕还 林 扩大 了森 林 面 积 , 我 生态 环 境 进一 步优化 , 森林 茂 密 , 草丛生 , 粉源 丰富 。主要 野 蜜 蜜粉源植物有 : 菜 、 豆 、 桃 、 、 、 树 、 、 油 蚕 樱 梨 李 榆 松 胡 梨 、 栗、 贞 、 板 女 夜合 树 、 玉米 、 粱 、 稻 和夏 季各 类 蔬 高 水
2 1 年 6月上旬 刊第 6 卷 01 2
中国蜂业
A IU T R O C I A PC L U E F HN

格子箱配套活框蜂群的饲养方法

格子箱配套活框蜂群的饲养方法

A9I2019年8月养蜂技术q/中华蜜蜂格子箱配套活框蜂群的饲养方法廖启圣1徐祖荫2姚飞1马爱武3I文1湖北省荆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蜂业管理站);2贵州省农业农村厅;3湖北省京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在中蜂养殖和产业扶贫时,我们倡导采取活框养殖和传统方法饲养相结合的方式,“两条腿走路”,发挥各自特长,互为调剂,互为补充。

对于两种饲养方法的结合,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下面介绍格子箱饲养补充配套活框群的两种做法。

一、格子箱加补给群的饲养法格子箱加补给群的饲养法以京山市杨集镇涂传波师傅为代表。

杨集镇位于大洪山南麓,蜜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柄果海桐、荆条、五倍子、刺楸花期长,流蜜涌,且蜜质纯正,口味醇香。

全镇养中蜂50群以上有100多户,其中100群以上有30多户。

新式活框饲养法占1/3,老桶和格子箱占2/3。

该镇的涂师傅_直养格子箱,有10多年实践经验,去年有100多群,今年加上20来个老桶,总数超过200群。

他认为格子箱养中蜂遵循中蜂原生自然规律,对蜂群人为干预少,蜂群得少病,管理简单,一年只在分群和割蜜季节开箱,所需劳力不大,根据能力大小,一人可以管理100~200群,也适合留守老人、妇女和劳力较差的贫困户养殖增收。

涂师傅的格子箱规格为框内径25cm x25cm,板材厚度2cm,每个格子高度为10cm,中间可以造7张脾。

涂师傅格子箱的层数可加到7个,一格产蜜3.5kg左右,可以取蜜3~4格,一个做满7个格子的强群平均可以取蜜10~15kg,群势差一点的取蜜5kg。

以当地市场价120~160元/kg算,收入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涂师傅的蜂场地处小山区,要比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低。

格子箱蜂群一般在2月底3月初开始春繁,这时要清除底箱杂质,将蜂群不能护住的老旧巢脾割掉,保持蜂多于脾的状态。

3月至4月上旬,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发展很快,一般于4月10日左右开始分蜂。

这时要做好分蜂前的准备,预备充足新分群蜂箱,平整新分群场地,在箱前观察分蜂预兆。

怎样养好中蜂(十八)——意标框养中蜂的几个有趣数字

怎样养好中蜂(十八)——意标框养中蜂的几个有趣数字

怎样养好中蜂(十八)——意标框养中蜂的几个有趣数字姜云光│文浙江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锦桥村自上世纪50年代中蜂改活框饲养至今近70年,蜂箱大小不一,巢框的长度与宽度也各不相同。

高窄式、中标箱、意标箱等养中蜂,各有长处与短处,尽管如此,意标框养中蜂优点有:一是蜂箱、巢框、巢础商品化,购置方便,可以套用,尤其是转地意蜂场淘汰的养蜂机具价廉实用,定地和小转地中蜂场取之方便,被广泛采用;二是便于出售蜂群,浙西地区出售蜂群数以万计,习惯上是卖蜂不卖箱,意标框提取安放方便快捷;三是意标框面积较大,每群蜂脾数相应减少,管理省工省时,为一人多养提供条件。

一、意标框养中蜂,用“843”现象指导蜂群管理意标框中蜂巢础在完成造脾后有房孔8000个,通常养蜂人把房孔的一半4000只工蜂作为1框蜂。

养蜂实践证实,每框蜂在4000只以上,蜂王产卵力、工蜂哺育力和采集力都处于良好状态,以此为基准,在蜜源优良,气温适宜季节,每框蜂少于4000只,照样有以上的良好效果,能延缓分蜂时间。

但在不利条件下,如蜜源缺乏,高温或低温,蜂群采集力、产育力都会降低,群势也会下降,这是不能长期维持强群的主因。

要养好中蜂就应增加工蜂的密集程度来消减不良因素对蜂群的影响。

意标框养中蜂,强群放几张脾为好?常有中蜂(意标框)繁殖到平箱的报道,出售中蜂种王的信息也说能维持8框以上群势,这些说法是否合理?据报道,中蜂王盛产期日产卵量为1000粒,保障条件是优质王、饲料足、有蜜源、好天气,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要长期保障1000粒的产卵量是很难达到的,长年保持强群更不太可能。

姑且先按日产千粒卵来计算,一个周期20天产2万粒,卵虫蛹的密实度和工蜂出房率按8成计,1周期能繁出1.6万只工蜂,假设工蜂平均寿命为30天,2个周期后,即第40天时,群内应 2.4万只工蜂,即6框蜂。

也就是说在全优条件下,1只蜂王只能维持6框蜂,缺一两个好因素,也只能是三四框蜂,维持8框蜂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中蜂养殖,你有想过入手格子箱吗?先了解再决定,让你轻松养好蜂

中蜂养殖,你有想过入手格子箱吗?先了解再决定,让你轻松养好蜂

中蜂养殖,你有想过入手格子箱吗?先了解再决定,让你轻松养好蜂格子箱是众多喜欢钻研的养蜂人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结合中蜂的生物学规律以及老式圆桶土养和活框饲养的方式发展出来的一种中蜂饲养方式。

本文大致介绍三部分,首先是关于格子箱的种类、养殖和取蜜方式,第二部分通过与活框养殖及圆桶土养的对比,介绍格子箱的优缺点,最后一部分以方型格子箱为例,介绍尺寸、结构、使用方式,了解一些这种格子箱饲养中蜂群的群势。

格子箱基础•格子箱长什么样?格子箱就是专门给中蜂改造出的箱型。

格子箱不像意标箱,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

在不同地区蜂友的改造下,格子箱出现多种箱型,不过大都是圆型或方型两种。

改造后的格子箱出现多种变体,格子箱的称呼自然有很多,不同样式格子箱有:圆桶格子箱、方型格子箱、八边形格子箱、老式格子箱等;也有中蜂专用格子箱和中蜂格子箱的说法,不过这两种称呼是一种箱子。

在此,多种样式的格子箱我们下面统称为“格子箱”。

图|圆桶格子箱、八边形格子箱、方形格子箱与传统土养圆桶相比,格子箱是另一种土养,只是常用的格子箱改变了蜂箱的结构,但并没有要求掌握新的饲养技术。

格子箱和圆桶土养的区别可以想象成是:土养圆桶横着从正中间分成两半,成为2个箱体,切开后每一层变了称呼,称格子箱体,上一层是格子,下一层也是格子。

•格子箱如何养蜂?和意标箱对比,意标箱扩大群势是从上加继箱,格子箱养蜂是从下添加箱体,第一只格子箱群势发展满箱后,第二个格子加在第一层的下面抬高蜂箱,群势继续扩大,第三格加在第二格下,从上到下加蜂箱的顺序是一、二、三、四……每加一个格子,都用从下往上的方式。

图|多边形格子箱•格子箱如何取蜜?和从下方加格子箱体的方向相反,取蜜时是自上而下取下储蜜箱体。

这是因为格子箱取蜜原理是利用蜜蜂具有向上贮蜜、中层贮粉、下方筑巢育子的习性,自然最上层格子最先储满蜂蜜。

取蜜时,可以借助敲打、烟熏或吹风机,从格子箱上方驱赶蜜蜂,将蜜蜂驱赶到下一格子后,用细线或铁丝从两个格子的连接处像切豆腐一样把巢脾切断,取走上方蜜格,取蜜手段和土养一样是毁巢取蜜。

中蜂多层箱体饲养蜂箱的制作

中蜂多层箱体饲养蜂箱的制作

板材太薄, 则制作出的蜂箱保温性 能差, 不牢固, 而且整个箱体易倒 覆, 所以制作蜂箱用的板材厚度必 须适当。一般厚度不应低于 2 厘米, 以 2.5 ̄3 厘米最为适宜。
多层箱体饲养蜂箱的制作虽然 不像制作活框饲养标准箱那样讲究 材料, 但也应选用适宜的木材制作。 一 般 应 选 择 质 地 轻 而 细 密 、结 巴 少 、 易 加 工 、不 易 变 形 、耐 腐 的 木 材 制 作 蜂 箱 , 尤 以 杉 木 、松 木 、柏 木 等 较 为 适 宜 。 切 忌 选 用 盛 装 过 农 药 、炸 药 、 化肥、肥皂等废旧包装材料以及香 樟木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木材。
定的要求。 1 、蜂 箱 的 形 状 及 规 格
或在对测面钻 3 ̄5 个小吼, 以便蜂 群过箱时固定巢脾。
图 2 多层箱体蜂箱底座
中蜂多层箱体饲养的方法是采
为了尽量使蜂箱避免雨淋和考
中蜂多层箱体饲养的蜂箱, 如
用多只小箱体逐层叠加起来对中蜂 虑到整个蜂箱体的稳固性, 上面的 果过于宽大, 一是不利于蜂群冬季
4 、利 用 换 王 季 节 分 蜂 繁 殖 蜂场换王时, 如果要分蜂繁殖, 同样把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后, 王台出房前 2 ̄3 天, 把原蜂王连蜂 带子脾提出 2 ̄3 脾, 作为繁殖群。继 续繁殖, 原群介入 1 只处女王, 让其 交尾。分出群作为繁殖群, 可拉离原 蜂场, 也可摆在原蜂场。有条件尽量 拉离原蜂场, 这样对以后繁殖饲养 好管理, 因为提出去的采集蜂也不 会飞回原群, 繁殖就快。 总之, 分蜂繁殖最好在外界有 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分蜂, 蜂群比 较好饲养管理。
3 、转 地 落 场 分 蜂 在夏秋季节, 蜂场如果要分蜂 繁殖, 蜂场转地前, 同样把产卵蜂王 预备好, 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 转 地落场后, 在蜜蜂还没有试飞前, 连 蜂带脾提入到摆好的空蜂箱里, 最 少也要 2 ̄3 脾。次日介绍入 1 只产 卵王或处女王台。这种分蜂繁殖是

养中蜂14大操作技术

养中蜂14大操作技术

养中蜂14⼤操作技术1、添加格⼦繁殖期间,如果巢脾即将达到底座圈⼦上,就把原有的蜂箱搬离底座,先在底座上部添加1个格⼦箱圈,再将格⼦蜂群放回新加格⼦箱圈之上。

⽣产期,⼤泌蜜期在上添格⼦箱圈,⼩泌蜜期在下添加格⼦箱圈,适时取蜜。

2、检查蜂群打开底座活动侧板,点燃艾草绳,稍微喷出烟,蜂向上聚集,暴露脾下缘,从下向上观察蜂脾,既能发现有⽆王台,造脾快慢,卵⾍发育等问题,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3、捕捉蜂王向上撵:第⼀,准备1个与蜂巢相同的格⼦箱圈,1⽚同⼤的隔王板,先将被抓蜂王蜂巢搬离原址,另置底于原箱位,再取蜂巢上盖盖在底座上,收拢回巢中蜂。

第⼆、撤下副盖,并在蜂巢上⽅添加1层箱圈,其上加上隔王板,隔王板上再加2层箱圈,盖上箱盖;第三,轻敲下部箱体,驱蜂往上爬⼊空格结团,或⽤烟熏,或⽤风吹,最后在隔王板下⾯箱圈中寻找蜂王,并⽤王笼关闭。

向下赶:箱圈下底座上添加箱圈,关闭巢门,再将底座活动箱版改换纱窗封闭,然后使⽤风机向下吹蜂离脾,即时在空格和巢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最后,⼯蜂上⾏护脾,在空格箱圈中寻找蜂王。

4、更换蜂王分蜂季节,清除王台,在蜂巢下⽅添加隔王板,将上层储蜜箱取下置于隔王板下,底座上,诱⼊王台,新王交配产卵后,如果不分蜂,按正常加箱格管理,抽出隔王板,⽼蜂王⾃然淘汰;如果分蜂,待新王交尾产卵后,就把下⾯箱体搬到预设位置的底座上,新王,⽼王各⾃⽣活。

5、喂蜂外界蜜源丰富,⽆框蜂群繁殖较快,外界粉,蜜稀少,隔天奖励饲喂。

越冬前备⾜封盖蜜,饲喂糖浆需要早喂。

蜂蜜或⽩糖⽔,前者加⽔20%,后者加⽔70%,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放上⽊杆让蜂攀附,最后搁在底座中,边缘与蜂团相接喂蜂,如果容器边缘光滑,就⽤废脾⽚裱贴。

喂蜂的量,以当晚午夜搬运完毕为准,如果⼤量饲喂,需全场蜂群同时进⾏,⽽且保证周边没有其他蜜蜂关顾。

6、收蜂准备好蜂箱,树杈下或屋檐下的分蜂团,找⼀⽶袋⼦,反卷⼀点⼝,直接套上去,向中间封⼝,抖蜂进箱内。

中蜂活框饲养温度与中囊病的关系

中蜂活框饲养温度与中囊病的关系
日至 6 3晴天 ,气 温 9 1 — 2 1 ℃, 2月 7 3至 1 1 2 3这段 时 1
间最低气温 降至一 2 ℃, 幸好保 温物未撤除 , 有少数弱群
发 病 。3月下 旬 至 4月 6 日最低 气 温在 1 1 ℃以上 , 部 分 蜂 群拆 除 保温 物 。 4月 7日至 4月 1 1 、 1 2日持续 1 周 左
越冬 蜂 。 1 1 月立冬 小 雪是柃 木花 期 , 也是繁 殖越 冬蜂 的 后期 , 柃木 不 流蜜要 人工 补足 越冬饲 料 。饲 料充 足对保
袭击 , 蜂群全部患上 中囊病 , 经治疗我蜂场只保 留 3 0 %
的蜂 。今 年立 春前 开始 保 温繁殖 , 天气一 直很 好 , 2月 1
病 的 发生 。
Hale Waihona Puke 持巢 温有 着不 可替代 的作 用 。1 1 月下 旬 , 6 ~ 8 框 的强群 有 足 够 的越 冬 饲 料 , 不用饲喂 , 保温繁殖 , 不 断 子顺 其 自然 。 4 ~ 5框 的中等 群势 可 以采 取人 工断 子 以防冷空气 袭 击巢 温 过低 而 发 病 。2 ~ 3 框 的弱 群并 人 4框 的 中等
干扰 、 保持安定 , 不受惊 、 不散温 , 生存有秩序 , 我I ' N J I  ̄
从 中蜂 的生 存 规律 , 把 蜂放 到 树 阴下 、 房 屋里 、 岩洞中。 总之 , 长年 无太 阳晒 , 缩 小 温差 , 延 缓 工蜂 寿 命 , 保持 蜂 多 于脾 。养强 群抵 抗冷 空气 或高温 , 减少 中蜂 囊状 幼虫
三 、常 年保 持蜂 群 恒温 能够 防止 中蜂 囊 状幼 虫病
的发 生
9月 中旬 至 1 0月 中旬最 低 温 度不 会 低 于 1 0 ℃, 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