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灾难医学--教案教学文案
急诊与灾难医学教案
快速评估与分流
对伤病员进行快速评估,确定优先 处理顺序,将他们分流到相应的科 室或资源。
多学科协作
急诊与灾难医学强调多学科协作, 包括外科、内科、麻醉、护理等团 队之间的紧密合作。
持续培训与演练
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 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实践挑战
资源有限
信息沟通不畅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和灾难事件的不断发展,急诊与灾难医学将面临更多的
挑战和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更好地
应对紧急情况和灾难。
02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教育和研究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以提高医疗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需要关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
提高医疗质量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体系中的前沿阵地,其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体系 的质量。通过提高急诊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经验,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急诊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急诊医学起源于二战后期的美国,当时一些医院开始设立专门的急诊室,以应对 战争伤亡和日常意外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急诊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具有急迫性、多学科性、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特点。 它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跨学科的知识,能够迅速 判断病情并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急诊与灾难医学-01 第一章 绪论
2. 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医院急诊的救治 能力及质量是医院管理、医护人员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一、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 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现场急救(first aid)、创伤急
救、急病(症)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能皆包 含在其学科范畴中。急诊主要针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意外伤害以及心理急症,进行初 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治疗及精神心理救助。
特别在汶川大地震后,全社会对灾难应急救援认识的提升,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开展 了急诊灾难医学特色专业课程的培训。急诊与灾难医学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教 学资源,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大纲,培训师资力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灾难医学教学模式。中华 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成立;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通过WHO认 证,都标志着灾难医学学科的建设与灾难医学救援事业的新起点。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三版 教学大纲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三版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三版
【英文名称】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总学时】36 【学分】 2
【理论学时】36 【实验、实践学时】无
【课程类别】选修
【适用专业】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急诊与灾难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二级学科,以创伤、感染、复苏、灾害医学、院前医疗急救、急性中毒、危重病诊治和研究、急诊常见症状的鉴别和救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急诊诊治工作的需要。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关于关于从事急诊医学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计:2学分。36个学时。理论课:36学时。
急诊与灾难医学整理
第一章急诊与灾难医学的绪论
一、本章节的大纲要求:
1.了解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2.熟悉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概念。
3.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4.掌握急诊与灾难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
1.急诊医学、灾难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的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专科急诊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科学范畴中。
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包括对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灾害现场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害后卫生防疫,如饮水卫生、营养以及适时的心理危机干预等。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模式。
(1)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熟悉):①对急症、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和急救处理,包括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实施紧急医疗救援;③在特殊重大集会、重要会议、赛事和重要人物活动中承担意外的救护;④承担急救通讯指挥,即联络急救中心(站)、医院和上级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
技术指标:①院前急救时间:国际目标要求5—10分钟。
②院前急救效果、③院前急救需求
(2)医院急诊:是EMSS最重要、最复杂的中心环节
急诊分诊按病情轻重缓急分类:
急诊为何要根据病情分为5类?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
急诊分诊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I类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分秒必争的立即抢救;
II类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评估病情和进行急救;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01 绪论
急诊医学强 调“时间窗” 的概念
特点:
1、危重复杂性:SIRS MODS MOF 2、时限紧迫性:时间窗 3、病机可逆性:早期有效 4、综合相关性:有别于单一器官 5、处置简捷性:临床路径 循症医学
四、急诊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评估
判断
抢救
再评估
• 急诊医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去思考如 何去面对临床急诊问题 • 将敏锐和关注作为一名急诊医生的专 业品质来注重培养
• 预见 预防 准备
• 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交 叉重叠,
• 融合于一个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之中。
急诊医疗服务体
EMS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第一章 绪 论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危重病监护
三位一体的 急诊发展模式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Ⅳ类 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
(emergency patient)
Ⅴ类 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非急诊患者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non-emergency patient)
危重病监护
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 在急诊抢救区内具有完备抢救和
1. 现场生命支持,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灾难医学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高风险性等特点,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快速反应、灵活应变和高效处置 的能力。
灾难医学的重要性与发展
重要性
灾难医学对于保障受灾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大规模自然或人为灾害中,及 时的医疗救援能够显著降低伤亡率和疾病发病率。
发展
随着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发,灾难医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各国纷纷加强灾难医 学的研究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之一。
通过交叉学科的融合和发展, 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和灾难,提高医疗救援水平和
效果。
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 多部门的合作和交流,需要大 量的实践和研究,以推动理论 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04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实践与 技能
急诊医疗服务技能
快速评估和诊断
在紧急情况下,医生需要迅速 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做出准确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构成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和康复等环节构成。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特点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协调性和整合性,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信 息互通。
02
灾难医学概述
灾难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自然或人为灾害中如何提供紧急医疗救援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公共卫生、 急诊医学、灾害管理等多个方面。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在医学院校增设急诊和灾难医学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推进继续教育
开展急诊和灾难医学继续教育,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应对能力。
建立培训基地
建立急诊和灾难医学培训基地,加强实践操作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THANK YOU.
康复指导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康复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包 括康复锻炼建议、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03
灾难医学概述
灾难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下,如何预防、准备、应对和缓 解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的医学学科。
特点
灾难医学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高风险性、多学科协同性和社会公益性 等特点。
03
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急诊医学的重要性
01
急诊医学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援 。
02
急诊医学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快速组织和 调配医疗资源,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的医疗援助。
03
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了医疗成本,有利于维护和 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急诊和灾难医学都强调多学科 合作,包括医生、护士、急救 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协 作。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关联性
急诊和灾难医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人卫版急诊与灾难医学之自然灾害教学护理课件
紧急护理原则
快速响应
在灾害发生后,应尽快对伤病员进行 初步评估和紧急处理,以降低死亡率 。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处理危 及生命的伤情,如出血、窒息等。
团队协作与沟通
紧急护理需要团队协作,医护人员之 间应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救治工作有 序进行。
心理支持
在紧急护理过程中,应关注伤病员和 救援人员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
提供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建议,包括救援设备的使用、急救措施的执行等,确保实 践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课程总结
01 02
课程内容
本课件涵盖了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 知识,重点介绍了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和护理 要点。
灾害应对中的护理角色与责任
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在灾害发生后,医护人员需迅速 到达现场,为伤员提供紧急医疗
救助,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
维护公共卫生
在灾区环境下,医护人员需关注 疫情和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必要 的疫苗接种和防控措施,保障灾
区居民的公共卫生安全。
心理支持与疏导
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医护人员需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服务,帮助灾区居民重建信心和
状态。
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护理
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
灾难现场的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
快速响应与救援
在灾难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队 伍赶赴现场,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降低伤亡率。
医疗救治与转运
为伤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包括 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措施 ,并根据伤情进行分类转运和后续 治疗。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灾后心理问题,为受灾群众和 救援人员提供心理干预和支持,帮 助他们重建心理平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
1 2 3
跨学科合作
加强急诊医学与内外妇儿、重症医学、影像学等 学科的交叉合作,形成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 高复杂病例的救治成功率。
整合式医疗服务
整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等环节,建 立一体化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救治连续性 和效率。
医疗与护理协同
加强医护之间的协作配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案例
01
案例一
某城市地震救援
02
描述
某城市发生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
03
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在救援中的表现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医疗资源,建立临时救治点,开展伤员救治和
转运工作。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案例
• 总结:在地震发生后,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快 速响应和高效协作对于降低伤亡率和保护生命至 关重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三版 教学大纲(修改完整版)
《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诊与灾难医学
【英文名称】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总学时】36 【学分】 2
【理论学时】36 【实验、实践学时】无
【课程类别】选修
【适用专业】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急诊与灾难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二级学科,以创伤、感染、复苏、灾害医学、院前医疗急救、急性中毒、危重病诊治和研究、急诊常见症状的鉴别和救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急诊诊治工作的需要。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关于关于从事急诊医学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共计:2学分。36个学时。理论课:36学时。
第一章绪论
急诊与灾难医学-急性中毒总论教案
厦门市翔安区同民医院临床见习理论授课教案
主讲教师及职称:姚亚奔副主任医师授课时间:2014.09.04 地点:同民医院 1 号教室课程名称急诊与灾难医学授课对象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2011级授课内容急性中毒总论计划学时 2
1. 理解急性中毒的概念
教学目的 2. 熟悉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3. 掌握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重点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以及特效解毒药物
难点临床常用的急性中毒救治的具体措施,如洗胃、血液净化等
自学内容第三节、第五节、第七节
使用教具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病理学
PPT
教学法
多媒体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可加附页)
1.急性中毒的概念
2.急性中毒病因
3.急性中毒的病史采集
4.急性中毒常见症状与体征
5.毒物检测
6.急性中毒临床诊断要点
7.中毒的病情危重指标
8.急性中毒治疗
思考题:1.急性中毒呼吸系统临床表现有哪些 2.急性中毒的诊断要点
3.急性中毒救治的原则
教案执行情况分析: 2 学时内能完成教学任务
(医学课件)急诊与灾难医学教案
随着全球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各国纷纷加强了灾难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 急医疗救援水平和能力。
灾难医学救援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强灾难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急 医疗救援水平和能力。同时,国际社会也在加强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性灾害事件。
挑战
灾难医学救援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灾害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应急医疗资源的不足、跨区域协作与通讯不畅、卫生防 疫和心理干预难度大等问题。
急诊常用药物与治疗措施
常用药物
熟悉常用的急救药物如血管活性药 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镇痛药等的 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
心肺复苏术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包括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 持和复苏后处理。
机械通气
掌握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 法,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
急诊介入治疗
了解急诊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适 应证和操作方法。
加强培训与教育
开展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继 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应急能 力。
优化分级救治流程
进一步完善分级救治制度,明确各 级医院的救治范围和职责,提高救 治效率。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管理
01
02
0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标 准和规范,并建立质量管 理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
强化质量控制
台风救援技术
急诊灾难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灾难医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究生教育培养计划三年制急救医学专业
【学时学分】10学时,1学分
一、课程简介
灾难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管理、理工科学等多个学科,可谓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理工农医均有涉及。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灾难医学的基本理论、灾难救援指挥管理、各种灾难损伤的急救以及灾难心里障碍救援技术。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既懂灾难医学救治,又懂灾难施救指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地广辽阔,人口众多。地震、泥石流、洪灾、旱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除上述自然灾害之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火灾交通事故、矿难、踩踏、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也常有发生。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灾难损失最严重的国家。灾难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总是救援的主力军。
现代灾难医学救援“三七分”理论强调“三分研究,七分教育”的原则。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设灾难医学的课程,教授灾难医学救援的知识和技能,有部分院校还成立了灾难医学学系。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灾难医学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诸方面取得成效,得到医学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本课程旨在对我国灾难医学及其研究生教育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教学时数分配
安排学时:理论课10学时
学分:1学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灾难医学》刘中民主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灾难医学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灾难医学范畴和特点,全面了解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了解我国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熟悉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学问题。
(医学课件)急诊与灾难医学教案
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
加强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灾难的 能力。
灾难医学研究
深入研究灾难对人体的影响,为救援和治疗提供 科学依据。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灾难挑战。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交叉发展前景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融合发展
急诊和灾难医学在救治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 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
急诊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急诊医学起源于二战时期的战场救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 变化,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 分支。
发展趋势
面临的挑战
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急诊需求,提高 救治成功率,降低医疗成本,以及优 化急诊资源配置。
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强急 诊与重症医学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 手段提升救治效率。
灾难医学的实践
灾难现场的快速响应
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携带必要的救 援物资,迅速到达灾难现场。
伤员分类与救治
根据伤员的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救治,确保重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医疗资源的协调与调配
有效协调和利用各种医疗资源,确保 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灾后防疫与心理干预
开展灾后防疫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 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跨学科合作
加强急诊、灾难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如心理学、社会学等 ,为救治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六章 急性疼痛
1.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了机体代偿的限度 2. 颅内病变破坏生理调节功能 3. 代偿功能滞后于病变的发展速度 4. 病变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堵塞 5. 全身情况影响颅内原有的调节功能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二) 病因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三) 临床特点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四)诊 断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五) 治 疗
1.病因治疗 尽快明确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高渗脱水剂、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手术治疗 对内科治疗无效或颅内高压危象时,可使用脑室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
术及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
4.亚低温疗法 物理或药物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防止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5.过度换气 排出CO2,减少脑血流量,从而降低颅内压
2
神志变化 周围灌注状况 出汗情况 肺部啰音 颈静脉怒张 心音改变
3
心电图(ECG) 早期心肌标志物 超声心动图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
梗死部位 前壁 前间隔 前壁+侧壁 下壁 下壁+右室 下后壁 后壁 侧壁 前侧壁 下侧壁 后侧壁
心肌梗死部位的ECG特征
相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近端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e of Emergency
编写日期:2015-09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性质/类别:专业限选课/考试课目
3.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
4.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大纲通过急诊医学概论讲述,使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掌握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熟悉急诊医学的现状,了解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本大纲包含了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诊基本技能,如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常用洗胃液的种类及用途,以及心肺脑复苏基本理论和操作步骤的进展。增加了危重病患者监测等在急救诊断和治疗上与急诊有关的知识点,重点讲述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熟悉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及其病理生理。三、教学安排建议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 主要内容
⑴急诊医学发展史
⑵急诊工作特点
⑶急诊医学的范畴
①院前急救
②复苏学
③危重病医学
④灾难医学
⑤创伤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病情判断
苍白
• 为交感神经亢进,血管收缩或贫血 • 应考虑宫外孕及其他重病
大汗
• 交感神经亢进
• 胸痛+大汗
重症!
• 腹痛+大汗
29
危重病情判断
焦虑或烦躁
• 不安为意识障碍的一种,务必重视
呻吟不息
• 为病人对疾病的反应,已超出病人可忍耐程度,表示病情危重
14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通讯指挥系统 现场急救 运输工具有监测和急救装置 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
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监护治疗
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危重病监护
三位一体的 急诊发展模式
院前Leabharlann Baidu救的任务
现场急救
维持呼吸:吸氧 人工呼吸 维持循环:维持血压 处理致命心律失常 中枢神经保护:脱水、控制癫痫 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痛、止吐、止喘 群体伤检伤分类
3
对院前急救护 送来的急危重 病人进一步诊 治
4
对即刻威胁生命 的疾病如心 跳骤 停、窒息、急性 中毒、休克、多 发伤、多器官功 能障碍进行抢救
第三节
急诊医学特点 和急诊医生素质
急诊医学的特点
生命第一
• 生命危险吗? • 可能的原因? • 原发病性质和部位? • 注重对急症判断和紧急处理
先救命后诊断
创伤救治
重点对重伤、多发伤、复合伤、群伤的救治 时效依赖性,涉及多专科,抓住危及生命的要害,避免
初期“黄金时间”的延误, 由急诊医学专科统一处理,有利伤员的早期诊断、及时
救治。
急诊医学的现状
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不完善 ----院前急救模式各异 美国模式 德国模式 中国模式
创伤急救模式不完善 ----创伤外科建设滞后
是急诊医学的重要核心内容
心肺脑复苏
对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复苏急救 研究其救治方法和策略,并对心搏呼吸骤停相关的组织器
官缺氧、缺血后病理生理变化和再灌注损伤进行研究
急性中毒
对因生产、环境、自戕、战争等致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的群 体或个人进行救治
研究如何在现场、急诊、EICU对急性中毒病人进行疏散、 转运、紧急排毒、早期诊断 、脏器保护、预防复发
急诊与灾难医学
急诊医学史
1979 年它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
Emergency medicine 的中文专用名: 曾用:急救医学、急诊医学等 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委会决定采用 “急诊医学”
第一节 急诊医学的范畴
急诊医学的内涵
1. 初步急救 2. 灾害救治 3. 危重症救治 4. 心肺脑复苏 5. 急性中毒 6. 创伤救治
直肠内温度
比口腔温度 稍高0.3~ 0.5℃
直肠体温最准确
病理生理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 )
机体 产热>散热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发热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热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体温持续于 39~40℃, 达数日或数 周之久,24 小时内体温 波动不超过 l℃
体温在24 小时内波 动达2℃或 更多,且 均在正常 水平以上
体温在数 日内逐渐 上升至高 峰,后逐 渐下降至 常温或微 热状态, 不久又再 发,呈波 浪式起伏
高热期与 无热期各 持续数日, 周期性互 相交替
初步急救
实施形式:
急症病人的现场急救 病人监护运送(陆、海、空) 院内急诊救治与监护
初步急救
需要急救的常见急症:
急性外伤
急性疼痛
急性出血
突发高热
呼吸困难
抽搐或昏迷
小儿腹泻
急性眼病
急性尿闭
急性过敏性疾病 突发腔道异物 可疑烈性传染病
心梗 休克 流产 中毒 自戕 淹溺 触电
各种发病突然、症状剧烈、进展迅速的疾病
发热持续 时间不定, 变动无规 律,视为 不规则热
稽留热
弛张热
波状热
处于医院医疗 的第一线,承 担24小时不间 断的各类伤、 病员的急诊和 紧急救治
医院急诊的能 力及质量是医 院管理、医护 人员素质和急 救技术水平的 综合体现
急诊科的模式
轮转型
半独立型
独立型
急诊科的任务
1
诊治各个专科 急性疾病或慢 性病急性发作
2
对急诊症状进 行诊断和鉴别 诊断:如胸痛、 腹痛、昏迷等
灾害救治
常见灾害
•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雪崩、 泥石流、虫害
• 人为灾害:交通事故、化学中毒、放射 性污染、环境剧
变、流行病 武装冲突
灾难医学
海啸
人为灾害
危重症救治
指利用先进的诊断检测、监护技术,连续、动态地定 性、定量收集、评价高危、重症伤病患者病情信息, 并给予相应生命体征支持和病因综合治疗。
高龄老人
• DM,长期卧床病人一旦感染,易序贯发生MODS • ARDS,心衰,肾衰,DIC…
提高急诊诊断思维能力
急诊医师
要有责任感 要勤于实践,善于实践 要勤学多思,刨根问底 要重视客观变化
第二章 急性发热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腋窝温度
比口腔温度 略低0.2~ 0.4℃
口腔温度
36.3 ~37.2℃
现场积极抢救, 黑色 生存希望很小
可在第二时间转送 到稍远的医院
最后转送
经现场抢救有效, 以第二时间送到最 近医院继续抢救
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
院前急救技术指标的评价可控制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需求 时间 效果
院前急救需求
• 急救反应时间 • 现场抢救时间 • 急救转运时间
院前急救效果
医院急诊科
最重要、最复杂 的中心环节
急诊医生的素质
有耐心
过硬的 急救技能
和经验
有责任心
沟通艺术
第二章 急诊诊断方法
26
急诊诊断思维的特点
1 时间的紧迫性 2 资料的不完备性 2 诊断的不完整性
急诊诊断要点
生命体征放首位
• 完全准确的生命八大体征监测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神志、瞳孔、尿量、皮肤粘膜
• 注意潜在致命可能 • 稳定生命指征、确定诊断
检伤分类表
分 类
伤情
一 严重伤员首先迅速现
场救后转送如大出血
休克、窒息、气道阻 塞
预后
可救活
伤卡颜 色
转送次序
红色
第一时间送到最近 有条件进一步抢救 的医院
二 重伤员:骨折、眼伤、 短时间内无生 黄色
非大血管出血
命危险
三 轻伤员可自行步行 无生命危险 绿色
四 极严重伤员;处于濒
死期重型颅脑伤胸腹
大血管损伤,呼吸心 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