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定理和定律及公式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3。

有用推论Vt²-Vo²=2as4。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0}8。

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

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

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

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

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

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重要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重要定律-公式

高中物理重要定律-公式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2穆再排尔•艾合麦提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432a k T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Φ=212sin cos F F F q q +,当090=θ时tan φ=12F F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6、 万有引力:公式表示:F=221rm Gm G=6.67×10-11Nm 2/kg 2。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at v v +=02.位移公式:2202121at vt at t v x -=+=3.速度--位移公式:ax v v 2202=- 4.中间时刻瞬时速度:v v v v t =+=2025.中间位置瞬时速度:22202v v v s +=6.平均速度:t xv = (定义式)7.加速度:tv v t v a 0-=∆∆= (定义式) {取0v 的方向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0>a ),做加速运动;a 与0v 反向(0<a ),做减速运动} 8.重要推论:2aT x =∆ {x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 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①在1s 末、2s 末、3s 末……n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n②在1s 内、2s 内、3s 内……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n 2③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④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 ):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运动1.特点:初速度00=v 加速度:g a =2.速度公式:gt v t =3.位移公式:221gt h =(从释放点算起) 4.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自由落体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小,两极大;在高山的山顶小,平地大;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1. 速度公式:gt v v t -=02. 位移公式:2021gt t v h -=3.速度--位移公式:gh v v t 222-=- 4.最大高度公式:gvH m 220= (从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gv t 02=(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所经历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取0v 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 t+V o)/2????? ???????????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2 +V t2)/2]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 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 ?????????????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 t2 -V o2=-2g 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 公式大全以及 高中物理 定理、定律、公式表 、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 1 )------ 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 V 平= s/t (定义式)2. 有用推论 Vt2-Vo2 = 2as3. 中间时刻速度 Vt/2 = V 平= (Vt+Vo)/24. 末速度 Vt = Vo+at5. 中间位置速度 Vs/2 = [(Vo2+Vt2)/2]1/26. 位移 s = V 平 t = Vot+at2/2 = Vt/2t7. 加速度 a = (Vt-Vo)/t {以 Vo 为正方向, a 与 Vo 同向 ( 加速 )a>0 ;反向则a<0 } 8.实验用推论 Δs = aT2 { 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 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 初速度 (Vo):m/s; 加速度 (a):m/s2; 末速度 (Vt):m/s; 时间 (t) 秒 (s); 位移 (s): 米( m ); 路程 : 米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 平均速度是矢量 ; (2) 物体速度大 ,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 只是量度 式, 不是决定式;(4) 其它相关内容 : 质点 . 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

2) 自由落体运动1. 初速度 Vo = 0 2. 末速度 Vt = gt3. 下落高度 h = gt2/2 (从 Vo 位置向下计 算)4. 推论 Vt2 = 2gh注:(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 g = 9.8m/s2 ≈ 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 ,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 方向竖直 向下)。

(3) 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 s = Vot-gt2/22. 末速度 Vt = Vo-gt ( g=9.8m/s2 ≈ 10m/s2 )3. 有用推论 Vt2-Vo2 = -2gs4. 上升最大高度 Hm = 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 t = 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 全过程处理 :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 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 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物理量单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物理量单位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 2。

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3。

有用推论Vt²—Vo²=2as4。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

中间位置速度Vs/2=√[(Vo²+Vt²)/2]7。

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0}8。

实验用推论Δs=aT²{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

位移和路程。

参考系。

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

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

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

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s=Vot—gt2/2 2。

末速度Vt=Vo—gt (g=9。

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 4。

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

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平(定义式) .有用推论.中间时刻速度平() .末速度.中间位置速度[()] .位移平.加速度() {以为正方向,与同向(加速)>;反向则<}.实验用推论Δ {Δ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加速度();末速度();时间()秒();位移():米();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

注:()平均速度是矢量; ()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 .末速度 .下落高度(从位置向下计算) .推论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位移 .末速度 (≈).有用推论 .上升最大高度(抛出点算起).往返时间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 .竖直方向速度:.水平方向位移: .竖直方向位移:.运动时间()(通常又表示为()).合速度()[()]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β.合位移:(),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α.水平方向加速度:;竖直方向加速度: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θ与β的关系为βα;()在平抛运动中时间是解题关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力学定律:1. 质点受力定律:F=ma(牛顿第二定律)2. 弹力定律:F=-kx(胡克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 地面作用力:F=mg(万有引力对于地面物体的作用力)5. 一维运动方程:v=v0+at,s=s0+v0t+1/2at^2(匀加速直线运动)力学公式:1.功:W=Fs(力乘位移)2.功率:P=W/t(功除以时间)3. 动能:K=1/2mv^2(质点的运动能量)4.动能定理:W=ΔK(功等于动能的增量)5.机械功率:P=Fv(力乘速度)6. 动量:p=mv(质点的运动量)7.冲量:J=FΔt(冲力乘时间)8.动量守恒定律:Σp1=Σp2(孤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热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内能改变等于热量传递减去对外界做功)2.理想气体定律:PV=nRT(压力乘容积等于气体摩尔数乘气体常数乘温度)光学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θi=θr(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乘入射角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乘折射角)3.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薄透镜的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电学定律:1.奥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电阻)2.电功与电能关系:W=VQ(电功可以表示为电压乘以电量)3.电场强度:E=F/q(电场力除以电荷)4.电势差:V=W/q(电势能除以电荷)5.平行板电容器:C=εA/d(电容等于介电常数乘电极面积除以板间距离)6.电荷守恒:Σq1=Σq2(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守恒)量子物理:1. 普朗克公式:E=hf(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2.薛定谔方程:Hψ=Eψ(描述量子体系的基本方程)3.不确定性原理:ΔxΔp≥h/4π(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度的乘积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规律汇编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规律汇编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定理和定律及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ts v = (定义式)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02=-3.中间时刻速度:202t t v v v v +== 4.末速度:at v v t +=05.中间位置速度:22202t s v v v +=6.位移:2021at t v t v s +== 7.加速度:tv v a t 0-={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2aT s =∆{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 tv v a t 0-=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 0=02.末速度V t =gt3.下落高度:221gt h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gh v t 2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2021gt t v s -= 2.末速度:gt v v t -=0(g=9.8m/s 2≈10m/s 2)3.有用推论:gs v v t 2202-=-4.上升最大高度:gv h m 220=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gv t 02=(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 x =V 02.竖直方向速度:V y =gt3.水平方向位移:x =V 0t4.竖直方向位移:221gt y =5.运动时间:gy t 2= (通常又表示为g h t 2=) 6.合速度:22022)(gt v v v v y x t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0tan v gt v v x y==β 7.合位移:22y x s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02tan v gt x y ==α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 =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α与β的关系为:αβtan 2tan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Tr t s v π2==2.角速度:f T t ππϕω22===3.向心加速度:r Tr r v a 222)2(πω=== 4.向心力:v m Tmr r m r v m F n ωπω====222)2( 5.周期与频率:fT 1=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r v ω=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 ):赫(Hz );周期(T ):秒(s );转速(n ):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 ):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 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4(232GM k rT π=={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221rm m G F =(G =6.67×10-11N•m 2/kg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mg R Mm G=2;2R GM g ={R:天体半径(m),M :天体质量(kg )}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r GM v = 3r GM =ω GM r T 32π={M :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s km r GM r g v /9.71===地地地s km v s km v /7.16,/2.1132==6.地球同步卫星:222)(4)(Th r m h r Mm G +=+地地π{h≈36000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 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向=F 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 =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 :劲度系数(N/m),x :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 =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 :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 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221rm m G F =(G =6.67×10-11N•m 2/kg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221rq q k F =(k =9.0×109N•m 2/C 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 =Eq (E :场强N/C ,q :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 =BILsinθ (θ为B 与L 的夹角,当L ⊥B 时:F =BIL ,B//L 时:F =0)9.洛仑兹力f =qVBsinθ (θ为B 与V 的夹角,当V ⊥B 时:f =qVB ,V//B 时:f =0) 注:(1)劲度系数k 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 m 略大于μF N ,一般视为f m ≈μF 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 :磁感强度(T),L :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 :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 =F 1+F 2, 反向:F =F 1-F 2 (F 1>F 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αcos 2212221F F F F F ++=(余弦定理) F 1⊥F 2时: 2221F F F +=3.合力大小范围:|F 1-F 2|≤F≤|F 1+F 2|4.力的正交分解:F x =Fcosβ,F y =Fsinβ(β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合=ma 或a =F 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 =-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 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 N >G ,失重:F N <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 =-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 的方向与x 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gL T π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 =f 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 驱动力=f 固,A =max ,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Tf t s v λλ=== {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 ;20℃:344m/s ;30℃:349m/s ;(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