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一绪论
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的课程,其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其基本特点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人文主义和人伦关系,强调和谐与平衡,以及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和信五个方面。仁是指关爱他人,义是指公正合理,礼是指礼貌规矩,智是指知识智慧,信是指诚信守信。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词、绘画、音乐、戏曲、建筑等。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文化的传统医学和科技
中国传统医学和科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其中包括中医、中药、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这些传统医学和科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五、中国文化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主要哲学思想,道家、佛教、伊斯兰教等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宗教信仰。这些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中国文化概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阅读原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二、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传统医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三、要注意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
火药。这些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了人
际关系和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词曲、小说等形式,代
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中国古代文学强调情感表达和人性探索,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语言的艺术。
四、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
意境的表现和审美的体验。中国传统绘画主要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
画等,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
五、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主要
表现工具,注重音乐的意境和节奏。中国传统音乐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娱乐、宴会、祭祀等场合。
六、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强调家庭团聚和人际交往,
寓意吉祥、祈福和庆贺。
七、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具有浓
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传统服饰注重颜色、样式和细节的搭配,反映了古代
社会的等级和身份。
八、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宫殿、庙宇、园林等,注重空间的布局和礼制的体现。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和古典的建筑风格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
九、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贡献,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理论。传统医药包括中草药的应用、针灸、气功等治疗方式,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1:什么是广义文化,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
2:文化有哪几部分组成?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茵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3: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疆域辽阔,腹里纵深,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和施展的舞台;加强了文化交流,激活了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回旋舞台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①地形、地貌②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气候复杂多样(3)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①连续性中国文化以五千年的传统从未中断为世界所罕见。东亚大陆疆域辽阔、腹地纵深,为中国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一个潜在的回旋舞台,从而使中国文化赢得了补偿、复壮、再生、发展的条件。大海、沙漠、高山等自然屏障,为板块状的东亚大陆提供了一种隔绝机制。中国文化由此获得了独立发生发展的环境,并减缓了异域力量的致命袭击。中国文化因地理环境提供的隔绝机制,在古代能够长期保持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成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文化的范例。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科举考试
1、什么是“世卿世禄制”?
从最高统治者“王”到各奴隶主贵族,皆世袭。有个别政治开明者破格提拔一些突出人才,如商汤,伊尹是汤妻的陪嫁奴隶:武丁重用傅説,傅説是从事“版筑”的奴隶,二人皆至相位。
2、简述汉代的察举制。
3、简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4、隋唐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5、为什么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6、殿试宋时为什么会成为定制?
殿试唐时偶尔为之,宋时则成了定制。有了殿试,进士及第就成了“天子门生”,被录取者对皇帝感恩戴德,避免唐时考官考生间的“恩师”“门生”关系。
7、从宋开始殿试为什么只分等级,不行淘汰?
唐时殿试是淘汰性考试,从宋代开始殿试只分等级,不行淘汰。殿试淘汰弊端大:
1·考生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通过了会试,却被皇帝淘汰了,容易造成对皇帝的仇恨心理,唐时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就有不少这类被淘汰的考生参与其中。
2·唐和宋初,殿试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人落榜,积累到宋初。这样落榜滞留京师的人多达六七千人,对统治者十分不利。
3·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五甲,即五个等级(元顺帝后分三甲,第一甲只限三个人)
8、简述王安石兴学的“三舍法”。
国子监学生分上舍生,中舍生,外舍生三等,初入太学为外舍生,2000人;外舍生一年岁时后,升入上舍100人;毕业时再考到上舍上等,等同进士,直接授官:考到上舍中等。免
尚书省试参加殿试;考到上舍下等,免乡试参加尚书省试。
9、元实行民族歧视有那两大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1·按种族将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2·按职业将人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一、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1.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指源自中国古代、经历漫长发展、形
成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
2.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传统节日、科技经济等各方面。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在华夏族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传统
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
1.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勤劳、勇敢、和谐、善良、仁爱、孝顺等传统
美德。
2.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礼义廉耻、忠恕、孝道等价值观念。
3.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顺乎自然,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4.佛家文化:强调慈悲、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修行菩提。
5.文人雅士文化:重视文学艺术、诗词书画,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6.中华传统礼仪:包括尊敬长辈、敬重师长、悌道等传统礼仪规范。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吸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
多元文化格局。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歌赋、戏曲曲艺、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
2.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南京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迹。
3.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粤菜川菜等传统饮食文化。
4.服饰文化: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中医药文化:包括针灸、草药、按摩、气功等传统医学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挑战:
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它具有悠久的
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深厚的影响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
国文化进行一次概括性的了解,从中挖掘出其独特之处和重要特点。
1. 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中国历史经
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和社会变革,因此,中国文化也随之演变和发展。从殷商到周朝、秦汉、唐宋,再到明清和现代,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
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2. 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
墨家思想等一系列哲学思想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
家思想强调了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责任感,道家思想注重个人内心
的和谐与自然的合一,墨家思想则倡导兼爱和非攻。
3. 文学艺术
中国文化以其出色的文学和艺术形式而著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广
泛流传,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中
国人的智慧、感情和思想。中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
舞蹈和戏剧等。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受到了世界范围内
的赞誉和欣赏。
4. 建筑风格
中国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重、宏
伟和优雅的风格而闻名,如万里长城、故宫和丽江古城等,这些建筑
代表了中国千年来独特的建筑传统和技巧。此外,传统中国园林也是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致的设计、独特的布局和浓郁的文
化内涵而吸引人们。
5.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中国人讲究饮食的
平衡和营养,追求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烹饪技巧。中国菜系之多样性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中华文化
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
由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等组成。
2.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和
“自然无欲”,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文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对中国
的思想文化史有一定影响。
5.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
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1.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有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个
流派,强调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七声音阶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3.中国传统舞蹈:中国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每种舞蹈都有其独
特的舞姿和表达方式,如京剧、豫剧等。
4.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例如故宫、长城等。
5.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多种类型,
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意义。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
1.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多种学派,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
一.文化的含义:
一.“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包括(1)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3)美,善,德行之义
“化”,本义为改易,生化,造化。引申义:教行迁善之义
二.1.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行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3.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文化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 1.秦汉实行郡县制;
2.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
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区,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
3.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
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第三章 1.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2.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
3.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4.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
5.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其主要标志是皇帝
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代成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雍正皇帝设),都是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
第四章1.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性介绍和探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方面。以下是中国文化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中国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文明。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主张以仁爱、孝道、忠诚等为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佛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佛教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主张舍弃欲望、追求解脱。佛教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道教:道教也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境界。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外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
5.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形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6.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类型,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中国音乐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韵律。
7.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绪论
事关人文以化为天下
第一节第一节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一、一、文化的含义
??“文”:各色交叠的纹理??“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文化”氰化钠,载于《极易?贲卦》??对文化三个层次的认知:
1.1.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2.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居多的艺术文化??马克思指出:
1.1.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2.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二、二、分类与结构
(一)(一)物质生产文化(二)(二)制度行为文化(三)(三)精神心理文化
三、三、功能
(一)(一)记录功能(二)(二)认知功能
(三)(三)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四)(四)教化功能
(五)(五)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
主义。
(六)(六)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
第二节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一、一、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
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荟一
二、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学说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人生的爱好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
在儒家认为,人生理想境界就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就是仁。
第一章第一章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第一节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
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
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
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部分《中国文化概论》考点整理
绪论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的含义
u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
u “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
u “文化”合用,见于《易?贲卦》
u 对文化三个层次的理解:
1. 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 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u 马克思认为:
1.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 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二、分类与结构
(一) 物质生产文化
(二) 制度行为文化
(三) 精神心理文化
三、功能
(一) 记录功能
(二) 认知功能
(三) 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
(四) 教化功能
(五) 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六) 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一、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
u 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
u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
u 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在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第一章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
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
u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
绪论
▲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表达总体体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阔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四分法:1、生产生活文化2、制度文化3、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4、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祯称此期为“方志时期”。
△.广阔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游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证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大一统的观念就是“天下”的观念。
▲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中国⽂化概论》知识归纳
第⼀章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
(⼀)疆域
1.夏朝的版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秦朝后历代王朝的疆域虽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
3.清乾隆年间,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政区(即⾏政区划,是国家为进⾏分级管理⽽划分的区域)
1.经济发达或处于统治中⼼的地区,在⾏政区划中的地位要⽐不发达地区、边
远地区⾼
2.最⾼⼀级⾏政区划变化最⼤,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
路,元为⾏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最基层的⾏政区划单位——县则最
稳定
3.在中央集权制前期以⼆级⾏政区为主,南北朝以后以三级⾏政区为主。
(三)民族
1.⼴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
称;泛指历史上形成的⼈类共同体
2.狭义: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以及
表现于共同⽂化上的共同⼼理素质的稳定的⼈类共同体。
3.华夏族向汉族转化的前提是⼀个幅员辽阔、政治经济的统⼀国家的建⽴。它
为具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以及表现于共同⽂化上的共同⼼
理素质的汉族提供了产⽣的条件
4.汉民族意识的特点:
①强调“⼤⼀统”观念,不再把“四夷”看作是外国,⽽是中国的边疆。
②主动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传)
(四)⼈⼝
(五)⽓候
197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化到殷墟⽂
化,⼤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于现在2°C左右;在那以后有⼀系列的上下
摆动,范围为1-2°C;在每400-800年期间,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
1.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重
要的历史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唐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的
特点包括:分封制、礼仪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等。
2.哲学思想:中国哲学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与礼仪,提倡社会秩序与和谐;道
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自由;法家思想重视法律与利益;墨家思想倡导兼爱与
非攻;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与辩论。
3.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以诗、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作品,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作品,在国内
外都有广泛影响。
4.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中国
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中国书法以汉字书写为基础,
强调墨韵和意境;京剧、昆曲和豫剧等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5.宗教信仰:中国信仰众多,主要有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
斯兰教等。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尊重祖先和师长;道教追求
自然与长生不老;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和悟道。
6.习俗与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节日。如春节、清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通常有特定的活动和饮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爆竹、吃汤圆等。
7.饮食文化:中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和餐桌
礼仪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苏菜、浙菜和
徽菜,每个菜系有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
8.中医与养生: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
广泛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疾病。养生是重要的健康理念,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调节情绪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天理人欲
24.孔子把作为重要的德目
温良恭俭让
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和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
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
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
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
周礼
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
29.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
30.道家更重视个体,无为,出世
31.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时期
汉唐
32.汉之际,礼记成书,四书伦理体系已经形成
33.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
34.大学之道是培养统治阶级理想人格的途径,大学精神就是
圣外王
35.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大学、中庸
36.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获礼教37.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是崇拜,其余的有自然神崇拜,动物神,鬼魂
38.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是在
东汉时期、
39.道教在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晋时期
40、南北朝时,道教最大发展是卑微寇谦之改革五斗道米,创立北天师道
41.唐宋之后一些道派逐渐合流,形成
正一道
42.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佛教的根本义是
神不灭
43.晋时期,和合流,形成
玄学,佛学,六家七宗;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
44.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和成熟期是,此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隋唐二代;把佛性心性化
45.儒家有传统儒家与新儒家之分,但二者都注重用事,有强烈的入世精神
46.西周初年的尚书洪提出学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观念
五行,阴阳
47.周易古经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八卦
48.中国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
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
49.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0.原始儒学的经典有被称为经书的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5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的生命精神
创造性
52.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5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
仁
54.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有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
55.儒家精神是一种的精神
极高明而道中庸
56.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
57.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
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
58.道家追求的自由是
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
59.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
60.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
61.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
62.中国佛教哲学,削减了的意识,更加世俗化
63.天台宗的智慧是
圆融的智慧
64.华严宗提倡
开放的心灵
65.禅宗主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
化平淡于神奇,寓神奇于平淡,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不用语言,“棒喝”
66.宋明理学建立了以什么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理气论,心性论
6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8.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于与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的制约
69.整个宋明理学讲什么提高为本体,重建了
道德人的哲学
70.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什么为代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1.古人把什么称作宇、宙
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