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713ac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c.png)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思维表达的主要方式。
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阅读、写作和口语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阅读方法:1.广泛阅读:读各种各样的文章、书籍,涉猎广泛的阅读材料可以培养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2.注重理解: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字面意思,更要理解其深层含义。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推测作者意图等方法,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
3.积极思考:阅读时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思考作者表达的观点、论证逻辑等。
这样可以增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写作可以培养思维、表达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1.多写作:勤于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可以多写日记、读后感、作文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模仿优秀作品:阅读高质量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论证方法和结构组织,然后模仿写作。
通过模仿优秀的作品,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3.语言规范:注意语法、修辞和逻辑的规范运用。
规范的语言能够使文章更加流畅,也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是与他人进行直接交流的方式,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种提高口语能力的方法:1.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进行对话、辩论或讨论,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参加口语角、社团活动或者与外国友人交流等方式。
2.注意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避免发音错误、语调不当等问题。
可以参考标准的口音录音进行模仿。
3.词汇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可以通过多读多听,背诵诗歌或者词汇卡片等方式进行积累。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总结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85d7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7.png)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总结
语言文字运用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的运用方式。
它涉及到词汇选择、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的总结:
1. 词汇选择:
- 同义词和近义词的选择:根据上下文和语义需要选择适当的词汇,以表达准确的意思。
- 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和特征,副词则描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程度、方式和时间等。
- 动词的准确选择: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和精确。
2. 语法结构:
- 句子结构的变化:通过改变句子的语序、主谓宾结构等,可以改变句子的重点和表达方式。
- 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语境和需要,使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以准确表达动作的发生时间和主语的身份。
- 并列句和复合句:使用并列句可以表达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但相关的思想;使用复合句可以将多个句子组合在一起,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3. 修辞手法:
-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 排比和对偶:通过排列和对比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可以加强表达的节奏感和修辞效果。
- 反问和夸张:使用反问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有效地传达思想和意义。
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增强交流的效果和影响力。
语言文字运用题目
![语言文字运用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b6f17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语言文字运用题目语言文字运用题目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1. 语音和书写:考察学生对拼音和书写规则的掌握程度。
需要学生熟悉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常用汉字的书写规则,掌握一些常见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词语和短语:考察学生对词语和短语的辨析和应用能力。
需要学生了解词语和短语的语义、词性、用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等,并能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
3. 句子和段落:考察学生对句子和段落结构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需要学生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语序、语态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理解复杂句子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语境写出表达清晰、结构合理的段落。
4. 标点符号:考察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需要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分号等常用标点符号。
5. 修辞手法: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需要学生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辨析修辞手法使用的恰当性,并能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解题方法: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题目所给的语境和情境。
2. 积累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巩固。
3. 多读多写,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注意语言规范和准确表达,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问题。
5. 认真检查,对答案进行仔细核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的常见类型和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2895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f.png)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是指使用语言和文字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等活动的过程。
语言文字运用可以包括口语和书
面语的使用,并涉及到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运用。
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人们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不同的目的和情境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
的意思,而在正式场合或学术研究中,人们则更倾向于使
用规范、准确的表达方式。
语言文字运用也可以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社
会群体会有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规范,人们在与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交流时需要注意适应和尊重对方的语言习惯。
除了直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思外,语言文字运用也可以用
于表达和交流感情。
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喜怒
哀乐、爱恨情仇等丰富的情感。
总的来说,语言文字运用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需要根据不同情境和目的进行准确、适当的表达,同时还需要考虑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d18dc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f.png)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确定作答方向。
●积累知识:掌握常见词语的含义、用法、感情色彩等,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分析语境: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意思、情感、表达方式等,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
的含义和作用。
●表达清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
清晰。
●检查修正:在完成作答后,再次检查答案,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在运用这些技巧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题目要求: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要求,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针对要
求进行作答。
●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和成语: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和成语是考试中经常出现
的,要注重积累。
●掌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要掌握常见
的手法及其作用。
●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作答时要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注意时间管理:合理分配作答时间,不要在某个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以免影响整体成
绩。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c913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5.png)
阅读理解训练
拓展阅读视野
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优秀读物,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写作表达训练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思想、清晰阐述观点、生动描绘事物的能力。
写作表达训练
培养写作兴趣和信心 01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力,培养写作兴趣 02 和信心。
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03
写作表达训练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 ·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组织、修改等,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写作表达训练
拓展写作素材和思路
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思路,引导学生拓展写作 视野,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现代语言文字运用 02
现代社会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 样化,包括书面写作、演讲、媒体传播等。
03 未来语言文字运用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式和手段将 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如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处理 中的应用等。
02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语音知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是语言学习的基石。
02 传承文化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文字 的运用,人们可以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
03 发展思维 语言文字运用对人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 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力。
语言文字运用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人们通过口头表达和简单的符号进行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语言的文字系 统。
详细描述
选取优秀学术论文,对其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 论等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
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7c98f86529647d272852ec.png)
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
答:语言文字运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语言文字经验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这体现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狭义指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与语文的感知、理解、记忆相对应,把感知理解记忆的语文经验存在的问题或任务加以应用,是自学的课内语文学习性实践过程。
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具体指对文本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而这些恰恰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外延所在,按“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包括: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揣摩语言、筛选信息、发表见解、初步评价等;第二层面包括:培养学生综合语体和文体的阅读能力等;第三个层面包括: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议论能力,进行自我创作能力等。
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指导操作上,本着由低至高,由认知到理解运用的原则,即遵循线型发展规律又注重螺旋上升性,从而有力的使学生语言运用的三个层面能力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得到合理的训练,使这三个层面的能力的训练呈立体型构建,三维的螺旋上升。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三个层面,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目标要求、操作策略,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提高供可行条件。
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260d6e1711cc7931b71642.png)
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
“运用”一是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二是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
1.创设语言运用情境,尝试运用在读懂了内容,领悟了表达方法之后,再创境激趣,引领学生尝试运用。
如,学习《草原》时,在学生领悟了“运用动词传达情意”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写话别的情景,通过尝试运用,实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得言又得意的目的,同时又通过尝试运用,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深入理解、体验和感悟,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
2.领悟语言表达方法
一篇课文会有多种写作方法,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引领学生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又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从中感悟出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
如学习《草原》一文,许多比喻、拟人句子的体会和运用,感受到语言之美,体悟到语言文字能传情达意的魅力。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b6ae5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e.png)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选材啊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选材啊](https://img.taocdn.com/s3/m/23e20c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4.png)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语料选材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文阅读材料: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通常会选取一篇现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内容可能涉及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般较为规范,有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意和题目要求。
2. 古文阅读材料:除了现代文阅读材料,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有时也会选取古文作为阅读材料。
古文阅读材料可能涉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 语言运用题: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还包括一些语言运用题,如修改病句、句子衔接、修辞手法等。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语料选材比较广泛,涉及现代文、古文以及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4c35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e.png)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础,通过语言文字,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语言文字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用词组句,更包括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本文将探讨语言文字在不同环境下的运用方式及其重要性。
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工具,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信息传递、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首先,语言文字通过词语句子传递信息,让人们了解事件、事实或观点;其次,语言文字可以表达情感,包括欢乐、悲伤、愤怒等各种情感;最后,语言文字可以让人们交流思想,分享知识、见解,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
语言文字的多样运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正式的语言文字运用形式,如文章、报告、公告等。
书面语言要求准确、规范,注重语法、逻辑和修辞。
通过书面语言,人们可以传达更为准确和严谨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口语语言口语语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运用形式,如交谈、演讲、口头报告等。
口语语言更加灵活自然,强调表达的流畅和生动性。
通过口语语言,人们可以更直接地表达情感、交流观点,增强沟通效果。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运用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文学语言注重意境表达,追求美感和情感共鸣。
通过文学语言,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深情表达,领略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承载了人类的思想、文化、历史。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促进社会交流、扩大思维广度、传承文化传统。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显重要,它不仅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工具,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结语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运用,人们得以交流、理解、共同进步。
让我们珍惜语言文字,继续不断地探索其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2024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
![2024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01881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f.png)
2024年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一、语境分析语境分析是语言文字运用答题的基础。
在答题时,要认真通读语段,理解其大意,并注意分析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暗示。
二、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语言文字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和使用词语时,要注意词语的词义、词性、感情色彩和使用场合等方面的差异。
常用的辨析方法包括:1.词义辨析:根据词义的差异进行辨析,如近义词辨析、反义词辨析等。
2.词性辨析:根据词性的不同进行辨析,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3.感情色彩辨析: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辨析,如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等。
4.使用场合辨析:根据词语的使用场合进行辨析,如口头语、书面语等。
三、词语选用在语言文字运用中,选用恰当的词语非常重要。
选用的原则是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进行选择。
常用的选用方法包括:1.动词选用: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如表达行为动作、状态变化等。
2.形容词选用: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如表达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3.名词选用: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名词,如表达具体事物、概念等。
4.关联词选用: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如表达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四、句子修改句子修改是语言文字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修改句子时,要注意语法、修辞和表达等方面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修改方法包括:1.调整句子结构:根据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调整语序、增删冗余部分等。
2.修改用词不当: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修改用词不当之处,如使用不当的形容词、动词等。
3.修正语法错误:修正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
4.润色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润色句子,如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5.精简语言表达:精简语言表达,去除冗余部分,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五、标点使用标点使用是语言文字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书写文本时,要注意标点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标点使用方法包括:1.句末标点使用: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正确的句末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44c52e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①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②。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让非遗代代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
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项目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项目③,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
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
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斜体加粗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
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②,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
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什么叫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叫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c9b6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d.png)
什么叫语言文字运用1. 引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语言文字运用是指人们在实际交流中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正确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增强交流效果,并且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言文字运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 语言文字运用的概念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将语言文字应用到具体的交流活动中的过程。
它包括语言文字的选择、组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语言文字运用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它不仅仅体现在口头交流中,也体现在书面交流中。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正确的语言文字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文字运用涉及到词汇的选择、语法的正确应用、句子结构的安排、文章的逻辑框架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以使得交流更加准确、清晰、有效,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提高交流的效果。
3. 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运用在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无论是求职、工作还是学习,正确运用语言文字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次,在组织层面上,语言文字运用对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家组织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进行宣传和表达,能够更好地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增强竞争力。
最后,在社会层面上,语言文字运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个社会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语言文字运用,可以避免产生误解、矛盾和冲突。
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能够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为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个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阅读和写作: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模仿正确的语言文字运用方式。
同时,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可以提高自己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积累词汇:丰富的词汇量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dc245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3.png)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指的是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了解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运用规则,以便能够更准确、更流畅、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高中语文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汉字运用:学习汉字的组成、结构、造字规律,能够正确地写出生僻字和熟悉的词语。
2. 词语运用:学习词义和用法,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词语,理解意义深层次的词语,如词语的反义、近义、引申义等。
3. 语法运用:学习语法规则,如词性、短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能够正确和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4. 修辞运用:学习修辞方法,如比喻、象征、对比、夸张、排比等,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文学作品的动人之处。
5. 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畅、简洁、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总之,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规范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
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使学生能够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语言文字运用的高水平,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3新高考二卷 语言文字运用
![2023新高考二卷 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2375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f.png)
2023新高考二卷语言文字运用一、新高考改革背景1. 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历程2. 新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二、语言文字运用在新高考中的地位1. 语言文字运用考试的设立意义2. 语言文字运用考试在新高考中的权重三、语言文字运用考试内容分析1. 文字表达能力1) 作文题型分析2) 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 阅读理解能力1) 阅读材料类型及难度2) 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四、有效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1. 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1) 多读名篇2) 多练习写作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方法1) 增加阅读量2) 阅读技巧的培养五、学生如何备考语言文字运用考试1. 合理安排备考时间2. 根据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备考3. 注重模拟考试对自己的检验和提高六、学校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育1.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2. 开设专门的语言文字运用课程3. 加强学校对语言文字运用考试的指导和辅导七、语言文字运用对学生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学修养3. 增强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八、总结随着新高考政策的逐步推进和实施,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地位日益重要。
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本文将从新高考改革背景、语言文字运用在新高考中的地位、语言文字运用考试内容分析、有效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学生如何备考语言文字运用考试、学校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育、语言文字运用对学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1. 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历程我国高考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科目考试到综合素质评价的变革过程。
从“文科、理科”分科到“综合改革、分类设置”,再到新高考改革,可以看出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方向是向综合素质评价和分类考试的方向迈进。
2. 新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中,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语言文字运用考试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5d81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评价能力。
它包括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语文思维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语言文字运用则是指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沟通、表达以及文学鉴赏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全面发展语文能力。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包括词语的理解能力、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及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学习等。
只有打好语文基础,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要培养语文思维的能力。
语文思维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形成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
这需要学生具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其语境意识、表达技巧和修辞能力等。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朗读、演讲以及辩论等方式进行实践,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学生还应注重文学鉴赏和阅读的培养,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学科交叉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表达能力。
家长和学生本身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给予学生学习语文的支持和鼓励,并与学校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应自觉地参与语文学习,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都应共同合作,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培养出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17题-19题)(前两大题是语境式,最后一大题是传统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千百年来,人类关于月亮的种种天真的、的神话和传说一直没有停止过。
飞天的梦想、探索的欲望,都交织在一汪皎洁的月光之中。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只能凭肉眼看见月球的正面。
因此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更是。
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囯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中国的航天人凭着无所畏惧的勇气和的精神,一次次地实现了过去看似不可实现的梦想。
2019年1月3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第一次造访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 )。
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称,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更是的成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介绍,嫦娥四号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不仅是简单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是中囯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对我国跨入世界深空探测先进国家的行列,促进深空探测后续任务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是简单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是中国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B.不是简单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是中国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C.不是简单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且是中国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D.不仅是简单地落在月背的一小步,而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是中国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突破,赢得了国外和国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
B.这是一次全人类共同的突破,它赢得了国外和国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
C.国外和国内权威人士对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突破进行了高度评价D.国外和国内权威人士都高度评价了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突破。
19.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马行空高深莫测坚苦卓绝空前绝后B.想入非非深不可测艰苦卓绝空前绝后C.天马行空高深莫测艰苦卓绝前所未有D.想入非非深不可测坚苦卓绝前所未有答案:17.B(“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大步”与“中国航天从并跑迈向领跑的一大步”,构成递进关系,“强国”只突出“强”,而“领跑”指在最前面跑。
)18.A(此句是过度句,“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突破”照应前文内容,“赢得了国外和国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与后文内容照应。
B项句子不如A项简洁,强调语气稍有割裂。
CD 项在连贯上没有A项紧凑,强调语气割裂明显。
)19.D(天马行空:意思是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
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想入非非: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又指胡思乱想。
此处使用前义。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深不可测: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艰苦卓绝:常用于形容斗争环境艰苦,超出寻常。
坚苦卓绝: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史记》体大思精,,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了的历史画卷。
3000多年历史,风起云涌的时代,宏大壮阔的场面,纷繁复杂的史事,林林总总的人物,汇聚三寸笔端。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
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
司马迁的安排,可谓,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形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
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
()。
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尽有波澜壮阔见微知着天衣无缝B. 包罗万象云谲波诡独具慧眼滴水不漏C. 应有尽有云谲波诡见微知着滴水不漏D. 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独具慧眼天衣无缝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B. 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C. 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D. 在司马迁编排人物传记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时,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各一传是分传,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B. 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人各一传是分传C. 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D. 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分传即人各一传【答案】17. D 18. B 19. C【解析】【17题详解】D项,“应有尽有”应该有的东西全都有。
表示一切齐备。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语境表达的是《史记》,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更为贴切。
“波澜壮阔”形容气势宏伟,规模浩大。
“云谲波诡”形容世事变幻莫测或文笔曲折多变。
语境表达的是《史记》所展示的历史气势宏伟,应用“波澜壮阔”。
“见微知着”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和实质。
“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语境说的是司马迁对《史记》的安排,见解高超,应用“独具慧眼”。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周密严谨,毫无漏洞。
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语境说的是《史记》在写合传时,将历史和逻辑融合得自然,没有破绽,应用“天衣无缝”。
故选D项。
【18题详解】A项,搭配不当,“造成”与“叙事脉络”不搭配。
C项,中途易辙,“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主语应是“人物传记”。
D项,成分残缺,无主语。
故选B项。
【19题详解】C项,根据上文的照应关系,先说分传,后说合传,可排除B、D两项;根据下文“合传是以类相从……”叙述结构,应句式一致,可排除A。
故选C项。
三、语言文字运用(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②电视剧《兵王》的主角沈笑,曾经玩世不恭,经常违背上级的命令,头角峥嵘....,但经过一番磨炼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代兵王。
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④领导干部不仅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还要关注身边人的思想动态,对错误思想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养痈遗患....,贻害无穷。
⑤对您这文章中所谈的问题,我深有同感,忍不住在后面加了几句话,就算狗尾续貂....吧。
⑥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将无数匹马的重复为主题,以寥寥几笔线条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和几棵孤单的树为背景,形成背景与主题简繁的强烈对比,这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②⑤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随着地下汉字书写文物源源不绝的出土,中国书法还会有更多惊喜在未来呈现。
这是中华优秀文化福荫万世、泽被子孙的无私给予。
,,。
,,。
①影响中华文化的未来②能让人们在书写和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审美的玄妙和愉悦③必将持续散发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④自带创造基因的汉字⑤进而丰富和提升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⑥中国书法艺术创造过绵延千载的辉煌历史A.⑥②⑤④③① B.⑥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⑥②⑤ D.④②⑤⑥③①17.答案:C【解析】①“身无长物”意指“贫穷,一无所有”,与语境不符;②头角峥嵘:形容年轻有为,气概不凡。
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与“玩世不恭,经常违背上级的命令”不符。
③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此处成语望文生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成语使用不正确。
④养痈遗患:生了毒疮不医治,留下祸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留下祸害,结果害了自己。
⑤狗尾续貂:现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这里是自谦之词。
⑥惨淡经营:原意指苦心构思诗文。
现多形容在困难的环境中苦心谋划、从事某种事业。
褒义词。
A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
B.杂糅,应去掉“距离”或“深入研究”。
C.第二句残缺主语,应在“促进了”前面加上“这些活动”。
19. D(先说汉字再说书法,与首句照应,并根据语句的逻辑关系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