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考核知识点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相关知识

标准预防相关知识

标准预防相关知识

标准预防是指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和预防疾病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实施标准预防,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面是一些与标准预防相关的知识和参考内容。

1. 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正确洗手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搓揉所有手部表面至少20秒,并

用干净的纸巾或吹风机擦干双手。

2.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避免将病菌传播到空气中以及他人身上。

3. 避免接触病原体:在疫情传播期间,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尽量待在家里。

4. 饮食卫生:勤洗水果和蔬菜,避免生食,确保食物煮熟煮透,避免食用变质或过期食品。

5.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每天洗澡并更换干净的衣物,勤修剪指甲,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7. 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如流感、疫苗接种等。

8.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食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9. 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对于增强免疫系统、保持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非常重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10.良好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除尘,

避免霉菌和细菌滋生。

11.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居住在

压力环境中,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12.遵循医生和专家的建议:随时关注公共卫生部门的信息和

预防卫生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预防卫生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预防卫生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试题一

1. 卫生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卫生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们的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什么是传染病?

答案: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3. 怎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答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通过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病人体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

试题二

1. 什么是食品安全?

答案:食品安全指的是确保食品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其包括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2. 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

答案: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如细菌、寄生虫)、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物理性污染(如异物等)等。

3.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答案:保证食品安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加强食品检验和监管、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等措施。

试题三

1.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案: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2. 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答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通过保持良好通风、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室内污染源等方法。

3. 什么是环境卫生?

答案:环境卫生是指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以上为预防卫生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直接引用。

标准预防知识与应用技术讲课文档

标准预防知识与应用技术讲课文档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6
第六页,共43页。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 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 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 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 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 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 域或物品。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1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标准预防技术
(十一)预防针刺伤
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不用手去 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 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备除针 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 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2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医疗废物锐器盒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
第二页,共43页。
标准预防概念
◆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 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 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 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3
第三页,共43页。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 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 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 人;

标准预防知识与应用技术.

标准预防知识与应用技术.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6
空气传播隔离
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 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 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7
空气传播隔离技术
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 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空气传播。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 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1
标准预防技术
(十一)预防针刺伤 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不用手 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 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 备除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 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2
医疗废物锐器盒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23
标准预防技术
(十二)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 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 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 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备用。
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7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 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 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 锐器盒,或者利用枕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 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 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知识点

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知识点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wenku.baidu.com
医疗废物处理
使用后的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物应 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 收集和处理。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环境清洁
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 期清扫地面、擦拭物体表面,去
除灰尘和污渍。
消毒方法
根据物品污染程度和风险等级选 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
毒、化学消毒剂擦拭等。
消毒频次
根据诊疗环境的污染情况和相关 规定确定消毒频次,确保环境安
传染病区设置与管理要求
传染病区布局
设立独立区域,严格划分清洁 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医护人员防护
严格遵守防护措施,根据传染 病种类和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 防护用品。
患者管理
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根据传 染病种类和传播途径进行分类 管理。
环境消毒
加强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的 清洁与消毒,做好医疗废物的
处理。
佩戴方法
更换与处置
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后应及时更换和 处置,避免交叉污染。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防护用 品与面部贴合紧密,避免污染和破损。
安全注射操作规范
注射器选择
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确保注 射器完整无损、在有效期内。
注射操作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安全注射。 注射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核对患者 信息,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进行消 毒。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磨伤和痤疮。

2、何谓“标准预防”

(1)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

(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

(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3、何谓“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是什么

(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5、什么是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额外预防措施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包 括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岗位安 全培训、转岗安全培训等,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效果评估
对安全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通 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 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及 时发现并改进培训中的问题。
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向员工宣传和讲解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安全 要求和标准。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 危害情况和处理结果,确保员工
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03
危险源识别与评估
危险源识别
机械危险源
识别设备可移动部分可能导致 夹击、割伤等危险。
电击危险源
识别带电设备可能导致电击的 危险。
化学危险源
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 物质等可能导致中毒、燃烧爆 炸的危险。
生物危险源
识别可能传播疾病、造成感染 的危险。
风险评估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列出设备或操作的安全检查点,逐一评估每个检 查点的风险。
工作安全分析法
对每个工作步骤进行安全分析,识别出每个步骤 可能出现的危险及相应的风险。
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矩阵法
用风险矩阵对识别出的危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 级别。
风险控制措施
01
02
03
安装防护装置

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预防是比治疗更为重要的健康观念,标准预防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预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干预,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在标准预防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营养、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环境卫生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减少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对儿童、成人和特定人群进行定期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

3. 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是标准预防的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两个方面。个人卫

生包括个人清洁、饮食卫生、健康行为等方面,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传播。环境卫生包括居住环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等方面,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保障人们的健康。

4.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疾

病和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定期体检内容包括身体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疾病筛查等方面,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干预方案。

标准预防知识点

标准预防知识点

标准预防知识点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L标准预防原则:是医务人员防护基础,适用于不同工作区域和岗位的全体医务人员。

2.标准预防核心:是指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所采取的一组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咳嗽礼仪等。

3.标准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 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4.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

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

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 )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02

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分级

1 .暴露风险分级标准

标准预防知识培训

标准预防知识培训

可编辑课件PPT
6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 防护用品应符全国家相关标准 • 在有效期内使用 • 正确使用
可编辑课件PPT
7
防护用品的各类
• 口罩 • 帽子 • 手套 • 护目镜 • 隔离衣和防护服 • 鞋套 • 防水围裙
可编辑课件PPT
8
(二)口罩的分类与选用原则
• 常用口罩分类: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 使用原则: 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2.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综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
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 间、配餐室等。
可编辑课件PPT
4
潜在污染区
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 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 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
可编辑课件PPT
5
污染区
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 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荐 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
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 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可编辑课件PPT
9
(三)、帽子的使用

(完整版)院感标准预防相关知识

(完整版)院感标准预防相关知识

职业防护-----遵守”标准预防”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概念:即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完整的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内涵:用123表示 1—一视同仁 2----双向防护 3----3种隔离(接触/飞沫/空气)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手卫生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4.正确安置及转运患者

5.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及物表环境

6.安全注射

二、标准预防三级防护

(1)一级防护:如 ---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

防护用品: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二级防护: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在一级防护的基础上----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

采集呼吸道样本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戴乳胶手套。

(3)三级防护:确诊患者(如传染病医院)。

在二级的基础上------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双层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

其他注意事项

1、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

2、患者及陪诊人员应佩戴口罩。

3、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等

标准预防知识考核试题

标准预防知识考核试题

标准预防知识考核试题

1.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正确答案)

D.再加套一副手套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预防,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C.根据传播的主要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D.以上三点均包括(正确答案)

3.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D )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日内(正确答案)

4.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

A.1米以内(正确答案)

B.1.2米以内

C.1.5米以内

D.2米以内

5.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囗(正确答案)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囗

C.清洁伤口-隔离伤囗-感染伤囗

D.隔离伤囗-感染伤囗-清洁伤囗

6.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措施()

A对(正确答案)

B错

7.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正确答案)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8.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晚上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

A.先清洗后消毒

B.先灭菌后清洗

C.先清洗后暴晒

D.焚烧(正确答案)

9.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 送人员都要防护,以防传染和扩散;(5) 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为防止皮 肤黏膜暴露在危险中,防止污染衣服将微 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 个病人使用之前将其清洗干净和适当地消 毒灭菌。
• 3 、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 必要操作;放置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的容 器应设计合理、适合使用;废止不合理规 三、与锐器刺伤有关的操作 • 1、(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 离、浸泡和清洗时;(2)将针套套回针头 时;(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 一个容器时;(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 容器中;(5)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
• 7 、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 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 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 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 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 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 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 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 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 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 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 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清洁备 用。
• 性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接种乙肝疫苗,注射后半年 采血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果已知体液来源于 HBSAg阳性的患者,应在24小时之内给予乙型肝 炎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首次接种1 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 • 2 、刺伤的补救措施 •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 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 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磨伤和痤疮;

2、何谓“标准预防”

1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

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

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3、何谓“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4、“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是什么

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5、什么是额外基于传播途径预防

在确保标准预防的同时,应采取额外预防的措施,额外预防措施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磨伤和痤疮。

2、何谓“标准预防”

(1)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预防。

(2)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

(3)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3、何谓“普遍预防”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4、“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的区别是什么

(1)普遍预防隔离的物质只包括患者的血液及部分体液(不包括患者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泪液及呕吐物,除非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所以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容易引起混乱,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患者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患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2)普遍预防主要采取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3)普遍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对患者间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标准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预防知识培训课件
作用: 1.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 2.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 3.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分类: 1.清洁手套 2.无菌手套
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 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污染区
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 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荐 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
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 者不应进入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 间、配餐室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潜在污染区
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 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标准预防物品定义
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 用于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
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清洁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预防知识学习材料

标准预防概念: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防护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适用于病人的一般诊疗护理工作。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流程:洗手—手消毒—戴帽子—戴口罩—穿工作服。

2、加强防护:适用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接触感染性或传染性病人。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措施: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流程:穿隔离衣—戴外科口罩—戴护目镜—戴手套。

3、严密防护:适用于高传染性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特殊感染者。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要给SARS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

措施: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戴双层手套,应使用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防护靴或鞋套。

流程:穿鞋套—戴双层手套—戴呼吸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4、特殊岗位防护:适用供应室污染区、口腔器械清洗人员、胃镜清洗人员。

防护对象:适用于污染器械清洗人员。

措施:在基本防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防护程度,按需选择。如:长袖手套、

护目镜、防水套袖、防水围裙。

流程:戴手套—戴护目镜—戴防水套袖—防水围裙。

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

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