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生产效率的计算

生产效率的计算

生产效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考量的角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生产效率计算公式:

1. 基于时间的生产效率计算:

- 公式一: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 标准工时) / (实际人力× 标准工作时间- 挡产工时+ 加班工时)

- 实际产量:实际完成的产品数量。

- 标准工时: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或行业标准计算出单个产品应耗用的标准工作时间。

- 实际人力:参与生产活动的实际人工数量。

- 标准工作时间:通常指每天8小时的基础工作时间。

- 挡产工时:由于非生产原因(如停工、设备故障、物料短缺等)造成的无效工时。

- 加班工时: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2. 基于工时利用率的生产效率计算:

- 公式二:生产效率= 标准总工时÷ 实际总投入工时× 100%

- 标准总工时:生产所有产品所需的理想工时总

量。

- 实际总投入工时:实际用于生产的员工总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和可能出现的损失工时。

3.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

- 公式三: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工业增加值: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创造的新价值,体现了生产效率的经济效益层面。

4. 实物量或产值计算:

- 公式四:生产效率= 实际产出量/ 投入综合因素

- 投入综合因素可以包括物资、劳动力、资本等多种资源的投入。

在计算生产效率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计算模型,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环境的变化、设备状态、管理水平、生产流程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此外,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关注产量,也包括质量、能耗、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服务量与所耗费的资源

(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之比,是衡量一个企业或国家经济效益的

重要指标。生产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或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1. 单位时间生产量法: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服务量与所耗

费的资源之比,如每小时生产100个产品,每个产品需要耗费1元人

力成本,则单位时间内人均生产率为100÷1=100。

2. 单位资源消耗量法:单位资源消耗量与所能够获得的总产品数量或

服务量之比,如每小时需要消耗2元人力成本才能够生产100个产品,则单位资源消耗量为2÷100=0.02。

3. 边际贡献法:边际贡献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减去该产

品所需要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越高则说明该企业或国家在利润上越

有优势。例如,某企业每增加一个产品可以带来10元收益,但同时需要增加5元变动成本,则其边际贡献为10-5=5元。

二、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1.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高技术水平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率。

2. 资源投入:资源投入是决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充足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或国家的生产效益。

3. 经营管理:良好的经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或国家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如科学的组织管理、合理的人员配置、优化的流程设计等都可以

提高生产率。

4.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企业或国家是否需要增加生产量的关键

因素之一,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则需要增加生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效率的计算

生产效率的计算

生产效率的计算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生产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生产效率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所产出的有效成果。因此,了解和掌握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效率的定义

生产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系统所产出的有效成果与投入的生产要素之比。它反映了企业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生产管理的水平。生产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相同投入下能够产出更多的有效成果,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1.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最常见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它通过将总产出除以总投入,得到生产效率的数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投入和产出的计量单位要统一。

公式:生产效率 = 总产出 / 总投入

2. 劳动生产率法

劳动生产率法是以劳动力投入为基础,通过计算每个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所产出的有效成果来衡量生产效率。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公式:劳动生产率 = 总产出 / 劳动力投入

3. 设备利用率法

设备利用率法是以设备投入为基础,通过计算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时间与总工作时间之比来衡量生产效率。这种方法有助于了解设备的利用程度和维修保养状况。

公式:设备利用率 = 设备工作时间 / 总工作时间

四、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原材料供应:原材料的质量、价格和供应稳定性对生产效率具有直接影响。

2.生产工艺: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3.劳动力素质: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对生产效率具有

生产效率指标

生产效率指标

生产效率指标

摘要:

1.生产效率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

2.生产效率指标的分类

3.生产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4.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5.我国生产效率现状及挑战

6.总结

正文:

生产效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生产效率指标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产效率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生产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产值,通常用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生产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生产效率指标可以分为三类:劳动生产率指标、资本生产率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员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产值。资本生产率指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资本投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产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则综合考虑了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效率,是反映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生产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公

式为:劳动生产率= 产品产量/ 员工人数。资本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生产率= 产品产量/ 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在了解生产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后,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如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素质、实施精细化管理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我国生产效率的现状及挑战。当前,我国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和行业的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数控机床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用户缺少高级编程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用户若选购一台较复杂、功能齐全、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如果没有适当人去操作使用和编程,没有熟练的维修工去维护修理,再好的机床也不可能用好。

编程“效率低”。据国外统计,手工编程时,一个零件的编程时间与机床实际加工时间之比约为30:1,而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有20%~30%是由于加工程序一时编制不出而耽搁的。

维修“时间长”,维修工作跟不上。目前国内除少数大厂配有专业维修队伍以外,大部分使用单位很难配备技术水平高的维修人员。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

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 - 损失工时)X100%

生产率用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制造成本的标示之一。

生产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X100%

案例分析:

如果整个车间的月度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超过100%意味着什么?Productivity: 123%

Production Efficiency: 142%

Productivit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Over Tim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Downtime + Overtime))

所有的乘积都是相乘相加的结果,即Excel 中的sunprodut()函数。

我想一定在什么上面出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

* 每个机型的标准工时定的太高了

* PCBA 和 FA中的标准工时有重复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

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正确计算和评估生产效率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自身的生产效率。

首先,最常用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之一是单位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生产率是

指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或产出。计算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公式为,单位劳动生产率=总产出/总劳动投入。通过这个公式,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

的生产能力,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是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在一

定时间内,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值。计算设备利用率的公式为,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总运行时间。设备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能够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产出品质来评估。产出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与规格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企业可以通过统计合格产品的比例来评估产出品质,从而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是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指在生

产过程中,单位能源所创造的产值。计算能源利用率的公式为,能源利用率=总产

值/能源消耗。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

估生产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希望本文介绍的生产效率计算方法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

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

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

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

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

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讲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实际产出与标准产出的比率;生产力讲的是效益,它讲的是产出与投入之比。效率可低于100%,效益低于100%时,你就等着关门破产吧。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 )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生产效率:

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2、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00%-⨯+⨯⨯=加班时间损失时间实际人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产出数量生产效率

产出数量:生产部、财务部在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例如:

61%100%41

25100%21-580.5/h 50≈⨯=⨯+⨯⨯=

生产效率 (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

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a\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b\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1+宽放率)

c\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d\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机器自动作业工时的总和。

(2)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 )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生产效率:

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2、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00%-⨯+⨯⨯=

加班时间

损失时间实际人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产出数量生产效率

61%100%41

25100%2

1-580.5/h 50≈⨯=⨯+⨯⨯=生产效率 (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a\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b\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1+宽放率)

c\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d\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机器自动作业工时的总和。

(2)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3)实际产量:以实际入库量计算;PCS

损失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H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H

3、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 损失工时的计算

2、 补助工时的计算

3、 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率;生产半成品时只需如实统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

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

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

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

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1.3 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实际人力×8.00小时-挡产工时+加班工时

备注:

实际产量:生产部、财务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挡产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 - 损失工时)X100%

生产率用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制造成本的标示之一。

生产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X100%

案例分析:

如果整个车间的月度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超过100%意味着什么?Productivity: 123%

Production Efficiency: 142%

Productivit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Over Tim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Downtime + Overtime))

所有的乘积都是相乘相加的结果,即Excel 中的sunprodut()函数。

我想一定在什么上面出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

* 每个机型的标准工时定的太高了

* PCBA 和 FA中的标准工时有重复

* Oracle 中标准工时的定义是瓶颈时间*所有人数,还是每个工位时间*每个工位人数的累加

* 工作时间定低了

* Working Time 的定义,是按照劳动法的每日8小时,还是需要去除吃饭,休息时间

* 停线时间定高了

* 受到材料短缺,换线影响的人员是否真的什么工作都没有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