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血病.ppt
合集下载
白血病患儿的护理(共24张PPT)
![白血病患儿的护理(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20433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a.png)
长春新碱
抑制DNA合成, 静滴 阻止细胞分裂
周围神经,脱发
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血小板下一降时.的食注意欲事项 差、恶心、呕吐怎么办:
维M 持及加强治疗:巩固进疗效食,达清长期淡缓解食或治物愈。、避免空腹、少量多餐可减轻恶心感。呕
吐频繁者,在接受 ,另可用柠檬皮 白细胞降低时,应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外出时戴口罩。
• 6.避免高温热浴及晒太阳。 • 7.进行口腔清洁时要注意,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或改用口
腔棉棒或者塑胶海绵牙刷清洁口腔,并禁止使用牙签、 牙线剔牙。
• 8.当血小板小于20×10(9)/L时,请尽量卧床休息 。
血小板下降时的注意事项
二、提供充足的营养
鼓励患者摄取高蛋白、高热量及软质饮食,如蒸蛋、蛋糕 、牛奶、乳酪、肉类、浓汤、果冻、果酱、布丁、木瓜牛奶、 粥等。
• 按次序、分阶段进行
① 诱导缓解:联合数种化疗药,最大限度的杀灭白血病细胞,使达完全 缓解
② 巩固治疗:缓解状态下最大限度杀灭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毒,防 止早起复发。
③ 预防髓外白血病:防止骨髓复发和治疗失败,是患儿获得长期生存。 ④ 维持及加强治疗:巩固疗效,达长期缓解或治愈。
小儿白血病常用化疗药物
病因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 有关:
• 病毒 • 放射 • 化学因素 • 遗传因素
分类
• 根据增生的细胞种类不同分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 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简称急非淋 ANLL) 小儿以急淋发病率最高,约占75%~85%
分型
目前,常用的即为 • MICM综合分型
药物
主要作 给药途径 毒性作用 用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
![白血病ppt课件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2483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02.png)
受累基因 AML1-ETO PML-RARα PLZF- RARα CBFβ-MYH11 CBFβ-MYH11
MLL MYC-IgH BCR-ABL
常见白血病类型
M2 M3 M3 M4Eo M4Eo M4/M5或其他型 L3 CML,ALL,AML
APL患者染色体异常t(15;17)(q22;q21)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活性减低或阴性,治疗有效时活性恢复,复发时下降
(三)骨髓
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 高,中性中、晚幼及杆状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10%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红系相对减少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CML骨髓象
(四)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需要特殊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原始细胞/全部骨髓有核细胞(ANC)≥30%为 AL的诊断标准 ②“裂孔”现象 ③低增生性白血病 ④Auer小体仅见于ANLL,有独立诊断意义
Auer小体
细胞化学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POX) 糖原染色(PAS)
(-)
(+) 成块或颗粒状
血象
WBC:多数↑,也有正常或↓
WBC≥10×109/L——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 WBC<1.0×109/L——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多数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或幼稚细胞
RBC:多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可找到 幼红细胞
PLT:↓,约50%≤60×109/L,晚期极度减少 (<2×109/L)
骨髓象 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参见FAB分类法
3、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 细胞≥30%;具体参考FAB分类法
4、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263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3.png)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 法
意识宣讲 - 患者及家属需了解疾病
及治疗常识,患者和家属自身 防护措施,护理方 法
环境护理 - 维持室温适宜(23-25),保持
室内通风,防止感染;控制噪音,保持 室内安静。
- 营造温馨、和谐、积极乐观的氛 围,影响患者的情绪与行为。
小儿白血病病 人的护理PPT课
件
目录 导言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法 小结
导言
导言
小儿白血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儿童恶性肿瘤疾病。
对于小儿白血病患者,早期发 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 范化护理对于病人的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导言
本次课件旨在介绍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 理方法。
小儿白血病病 人的护理方法
- 病人应以易于消化、热量足够的 饮食为主,并应该控制糖分和过多的刺 激性食品。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 法
心理护理 - 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安
抚患者的情绪,建立和谐的患 者关系。
- 积极培养患者的自我调 节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其在面 对疾病进程中坚定信心。
小结
小结
小儿白血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 心理负担,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 要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温暖和睦地对 待每一位小患者,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希 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 法
药物治疗 - 对于使用的药物疗效、
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及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性进行宣讲。
- 对于患有明显不良反应 的病人,在用药的同时监护其 病情,积极处理不适症状,确 保病人的状态平稳。
小儿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 法
饮食护理 - 通过饮食的控制和合理搭配,增
强患者的食欲,减少感染和营养不良的 发生。
儿童白血病健康宣教课件
![儿童白血病健康宣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01d7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e.png)
06
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发热、贫 血、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 状和体征,辅助诊断白血病
鉴别诊断
● 贫血: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贫血,但贫血不一定是白血病。 ● 感染: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感染,但感染不一定是白血病。 ● 淋巴结肿大: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白血病。 ● 骨骼疼痛: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骨骼疼痛,但骨骼疼痛不一定是白血病。 ● 出血: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出血,但出血不一定是白血病。 ● 肝脾肿大: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肝脾肿大,但肝脾肿大不一定是白血病。 ● 神经系统症状: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但神经系统症状不一定是白血病。 ● 皮肤病变: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皮肤病变,但皮肤病变不一定是白血病。 ● 眼部病变: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眼部病变,但眼部病变不一定是白血病。 ● 口腔病变: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口腔病变,但口腔病变不一定是白血病。
01
02
03
04
5 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目标
01
提高儿童白血病预防意识
03
降低儿童白血病发病率
02
改善儿童白血病治疗效果
04
提高儿童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策略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 和儿童的健康意识, 了解白血病的病因、 症状和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和治疗白血病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 提高免疫力
儿童白血病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01. 基本概述 03. 危险行为因素 05. 健康促进计划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04. 健康教育策略 06.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1 基本概述
儿童白血病定义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健康宣讲PPT课件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健康宣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3fa4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0.png)
了解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
了解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病因: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由 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的,具体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发热 、疲倦等,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身体上 的变化。
了解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诊断和治疗:诊断主要依靠血象检查和 骨髓穿刺,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和 骨髓移植等。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健康宣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预防和管理 家庭关怀和支持 康复和未来展望 结语
引言
引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介:淋巴细胞 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白血病类型, 它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宣讲目的:通过本课件,向家长介绍小 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他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Biblioteka 预防和管理预防和管理
预防措施:虽然目前没有特定的预防方 法,但家长可以注意孩子的生活方式和 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患病管理:定期复查和监测血液指标,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关注孩子的饮食 和心理健康等。
家庭关怀和支持
家庭关怀和支持
家庭支持: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是一场长期的战役,家庭支持和理解对 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心灵抚慰: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倾听、 鼓励等方式,给予孩子温暖和爱心,帮 助他们度过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不适。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康复和未来展望
康复和未来展望
康复过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的康复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治 疗期、缓解期和维持期等。
未来展望:大多数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和康复 措施恢复健康,并有望过上正常的生活 。
结语
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白血病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52db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4.png)
白血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阿霉素等 骨髓移植:对于部分患者,骨髓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支持:白血病患者需要心理支持和鼓励,以增强治疗信心和效果
白血病治疗的疗效评估
治疗目标:完全缓解或部 分缓解
肝脾肿大: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等
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患者常出现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 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骨痛:白血病患者常出现骨痛,表现为关节疼痛、腰痛等
白血病的诊断 与治疗
白血病的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 小板等指标
骨髓检查: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数量、 比例等
和帮助
提供信息:提 供有关白血病 的信息和治疗 方案,帮助患 者了解病情和
治疗过程
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建立 良好的医患关 系,让患者感 受到温暖和关
爱
白血病的相关 知识
白血病的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白血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白血病患者都有遗传因素 家族史: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骨髓造干细胞异常 增殖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 异常
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 异常
骨髓造血干细胞免疫 调节异常
骨髓造血干细胞微环 境异常
骨髓造血干细胞基因 突变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白血病患者常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
贫血: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
出血:白血病患者常出现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等
小儿白血病 ppt课件
![小儿白血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1a30a65ce050877321300.png)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发病率
小儿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 约3-4/10万 急性占90% 男性>女性
5
2006~2008年上海市15岁以下儿童恶性 肿瘤发病比率
6
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
2.物理和化学因素
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急性白 血病
3.遗传素质
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 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Fanconi贫血)、先天性远端毛细 血管扩张性红斑症(Bloom综合征)以及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 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患白血病的几率为20%,比双卵孪 生儿的发病率高12 倍。以上现象均提示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素质有关。
3.组织化学染色 常用以下组织化学染色以协助鉴别细胞 类型
4.溶菌酶检查
15
治疗
白血病的可治愈性 白血病是可治愈的,这个信念作为儿科医生、
护士一定要树立,儿童白血病是少数可治愈的 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目前认为可治愈的恶性肿 瘤有:恶性葡萄胎、小细胞肺癌、儿童白血病、 淋巴瘤等,这些疾病的特点除小细胞肺癌外, 都发生在生命的早期。
7
白血病的预后
我国上二医新华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小儿ALL 5年 无病生存率已提高到80%~90%以上
国际上德国的BFM协作组、美国的ST Jude儿童医 院均在90%以上
许多资料表明,第1年内复发为20%,第2~4年复 发每年2~3%,自诊断起存活6年无复发,获长期 存活和治愈是可能的
发病率
小儿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 约3-4/10万 急性占90% 男性>女性
5
2006~2008年上海市15岁以下儿童恶性 肿瘤发病比率
6
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
2.物理和化学因素
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和细胞毒药物等均可诱发急性白 血病
3.遗传素质
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却可有多发性恶性肿瘤的情况 少数患儿可能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多发畸形(Fanconi贫血)、先天性远端毛细 血管扩张性红斑症(Bloom综合征)以及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患 儿的白血病发病率比一般小儿明显增高 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患白血病的几率为20%,比双卵孪 生儿的发病率高12 倍。以上现象均提示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素质有关。
3.组织化学染色 常用以下组织化学染色以协助鉴别细胞 类型
4.溶菌酶检查
15
治疗
白血病的可治愈性 白血病是可治愈的,这个信念作为儿科医生、
护士一定要树立,儿童白血病是少数可治愈的 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目前认为可治愈的恶性肿 瘤有:恶性葡萄胎、小细胞肺癌、儿童白血病、 淋巴瘤等,这些疾病的特点除小细胞肺癌外, 都发生在生命的早期。
7
白血病的预后
我国上二医新华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小儿ALL 5年 无病生存率已提高到80%~90%以上
国际上德国的BFM协作组、美国的ST Jude儿童医 院均在90%以上
许多资料表明,第1年内复发为20%,第2~4年复 发每年2~3%,自诊断起存活6年无复发,获长期 存活和治愈是可能的
白血病PPT演示课件
![白血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04e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d.png)
放射治疗原则及应用
放射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和扩散,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根 据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制定合适的放射治疗方案,确定照射剂量和照射野。
放射治疗应用
放射治疗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局部肿块或淋巴结肿大 的治疗。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如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放 射治疗也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素+阿糖胞苷)等,诱导治疗缓解后给予强化巩固和维持治疗。
02 03
慢性白血病化疗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如伊马 替尼、尼罗替尼等;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可采用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白血病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 化疗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
白血病
汇报人:XXX
2024-01-10
CONTENTS
• 白血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
途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白血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 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 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 ,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主要用于评估骨骼受累情况,如骨质破坏 、骨髓腔扩大等。
CT或MRI检查
更详细地显示骨骼、软组织及器官的受累 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
[课件]小儿白血病.PPT
![[课件]小儿白血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4961cd5ef7ba0d4a733bf9.png)
小儿白血病.ppt
定义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 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 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 率最高,约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 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 以上。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 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 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 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 治疗。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 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 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三)预防和控制感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 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 染。 2.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 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 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 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3次以上。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幼 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 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胞 类型。
定义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 增生、进入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 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 率最高,约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 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 以上。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 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 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 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 治疗。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 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 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三)预防和控制感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 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 染。 2.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 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 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 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3次以上。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幼 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 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胞 类型。
《2023 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解读 PPT课件
![《2023 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解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e911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5.png)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强调儿科、血液科、肿瘤科、康复科等多 学科协作在白血病诊疗中的价值。
探讨国际间协作、临床试验及数据共享等 在推动白血病诊疗水平提升中的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议。
亮点三
强调多学科协作和患者及家属 参与决策的重要性,提高诊疗
效果。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 进展
临床表现与分型
急性白血病
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浸润 等症状,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起病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主要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慢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依据
感染防控策略
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病房管理,定 期消毒,减少探视等,以降低外源性 感染风险。
抗生素使用原则
根据患儿病情、感染部位、病原体类 型等合理选择抗生素,确保足量、足 疗程使用,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 耐药菌产生。
出血风险评估和止血措施优化
出血风险评估
对患儿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 出血倾向。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异
常。
骨髓穿刺活检
观察骨髓增生情况,检 测白血病细胞的比例和
形态。
免疫分型
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 表型,有助于分型诊断
。
遗传学检测
检测白血病细胞的染色 体和基因突变情况,有 助于预后评估和个体化
治疗。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X线检查
免疫治疗在白血病中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已成为白血病治疗研究热点,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AR-T细胞疗法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5f71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e.png)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1 2 3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针对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ALL)患者有效。
单克隆抗体药物
通过特异性结合白血病细胞表面的抗原,诱导细 胞凋亡或增强机体对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
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或基因突变进行干预, 达到治疗ALL的目的。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和调整
01
02
03
04
营养风险评估
对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确 定营养支持需求。
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根据患儿病情和胃肠道功能情 况,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途径。
营养支持配方制定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 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配方。
营养支持效果监测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儿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时
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在确诊感染前,根据临床经验选用广 谱抗生素进行早期治疗。
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在明确感染病原体后,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
抗感染治疗疗程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种类和患 儿免疫状态等因素,合理确定抗感染 治疗疗程。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药物 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其他并发症
针对可能出现的其他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等,及时给 予相应处理措施。
06 支持性护理与康复指导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 期开窗通风,避免患儿 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 。
02
家庭环境应整洁、卫生 ,避免患儿接触有毒有 害物质,如油漆、农药 等。
03
儿童白血病
![儿童白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96da5f1ffad6195f312ba62a.png)
Other subtypes B-ALL 83.6±3.3% ± T-ALL 68.6±5.9% ±
诊
断
小儿白血病诊断
• • • • • 临床症状 临床体征 骨髓象 免疫分型 细胞遗传学分型
误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1. 确诊时外周血异常占96% 2. 首发症状多样化,警惕非血液学改变 3. 熟悉儿童不同年龄贫血特点、白细胞分 类中不明原因淋巴细胞增高 4. 可疑病例应用人工镜检分类,强调随诊, 提倡诊断风湿类疾病时应做骨穿
儿童ALL单因素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 1.年龄因素:<12月,≥10岁 年龄因素 月 岁 2.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核型: 2.染色体核型:低二倍体 3.诊断时高白细胞 诊断时高白细胞≥50×109 3.诊断时高白细胞 × 4.诊断时有CNSL或 诊断时有CNSL 4.诊断时有CNSL或TL 5.免疫表型为 免疫表型为T 5.免疫表型为T细胞白血病 6.t(9;22)/BCR-ABL融合基因或 t(4;11)/MLL6.t(9;22)/BCR-ABL融合基因或 t(4;11)/MLL-AF4 及其他MLL MLL基因重排 及其他MLL基因重排 7.早期治疗反应不佳 7.早期治疗反应不佳 8.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6周未获缓解 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6周未获缓解) 8.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6周未获缓解)
缓解标准
(1)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① 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 ②血象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正常或减低, 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109/L;③骨 髓象原始细胞加早幼阶段细胞(或幼稚细胞) <5%,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 (2)部分缓解(PR)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 有1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 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 (3)未缓解(NR)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三项均未 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 细胞>20%,其中包括无效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由于化疗致血小板减少,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 免碰撞。 2、如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症状,或呕吐物及排 泄物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3、各种穿刺后,压迫穿刺处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用 力搔抓皮肤,勿勿挖鼻孔及使用牙签,刷牙用软毛牙刷。
患儿发热时,只能温水擦浴,禁忌酒精擦浴,并且动作应 轻柔。 4、告知家属,烹调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维生 素,有营养,易消化食物给患儿进食,禁食坚硬及刺激 性食物,有利于患儿机体早日恢复。
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
幼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 胞类型。
查体所见:体温38.50C,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体 重 51kg。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散在 出血点。颈部、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尚可, 无压痛,无粘连,口腔粘膜光滑,咽部稍充血,双侧扁 桃体 II 度肿大,表面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心率 102 次 /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未触及震颤。腹 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 4cm ,质中,无压痛, 脾肋下3cm,质中,边缘锐利。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
再巩固阶段(CAM-2): CTX+Ara-C+6-MP
每疗程均有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V:长春新碱 D:柔红霉素 L:门冬酰胺酶 P:泼尼松A 阿糖胞苷M: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
2、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血细胞分离机: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2)碱化和水化: 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 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3)防治感染
出药,普鲁卡因封闭、冷敷、硫酸镁湿敷等。
▲化疗后 用生理盐水冲静脉再拔针。
(八)健康宣教
化疗期的宣教:
化疗药物的毒性大,不良反应反应多,用药前应向家属及患 儿讲解用药反应,让其心中有数。 告知患儿脱发是化疗期的正常现象,可以戴假发或帽子,化 疗结束后头发还会长出来,而且又浓密又黑亮。
预防出血的宣教:
4.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 防 止 肛 周 脓 肿 。 5.高热患者应执行高热护理常规,但要避免酒精擦浴及 应 用 能 引 起 白 细 胞 减 少 的 退 热 药 物 。 6 .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 防 止 院 内 感 染 。
7
.
遵
医
嘱
合
理
应
用
抗
生
素
。
(七)应用化疗药的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因此静滴化疗药
物时防渗漏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化疗时 化疗药与化疗药之间静注生理盐水。常巡视有
无外渗。
▲化疗药外渗时 立即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静脉。局部用硫酸
镁和利多卡因外敷或理疗。刺激性强化疗药外渗,回抽溢
3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 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时。
(六)护理措施
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
二)出血
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1.鼻出血 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 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 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 止血。
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护理查访
罗欣欣
定义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 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 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 的90%以上。
预防感染的宣教:
1 、化疗期间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应指导家属及患 儿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紫外线消 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2、限制或谢绝探视,室内禁放鲜花。 3 、指导患儿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及时更换衣 物,每日预防性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或碳酸氢钠液含漱,每日 4-5次。 4 、由于患儿生性活泼好动,家长应买些轻巧且趣味性强的玩 具,让患儿在病床上愉快的玩乐及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免 感染。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 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 时 抢 救 , 给 予 止 血 和 补 充 血 容 量 。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 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 治 疗 。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 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 密 观 察 病 情 , 及 时 记 录 。
(九)出院指导
患儿化疗结束出院时,告诉家长必须按时带患儿来院进行维 持治疗,定期复查。 在家期间应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如出现贫血,出血加重, 发热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
(十)案例
患儿、男、14岁。患儿父母半月前发现其面色苍白, 当时未见皮肤瘀斑、瘀点,不伴发热,不伴鼻衄、牙龈 出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不伴抽 搐,家属未予重视 。今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 WBC 130.9G/L,LYM 102.4G/L,HGB 61g/L,PLT 23G/L。后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81.59G/L,LYM 71.8G/L,HGB 53g/L,PLT12G/L。患 儿自起病以来食欲及精神稍差,大便小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改变。门诊拟“出现面色苍白半月”门诊拟以“贫血”收 住院。
提问:
1、根据病例查找有那些临床表现?
2、根据临床表现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谢
谢
化疗后的粒缺期容易并发细菌、真菌感染
及时有效抗生素(发热前8小时内用药)
4)改善贫血、预防出血
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 80g/L
3、缓解后治疗
急淋间歇期维持治疗: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交替 长期口服。
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停药后 跟踪数年。
(
五
)
病
情
观
察
:
1 .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 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 病 细 胞 浸 润 症 状 。 症 2 .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 状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 与人类T淋巴细胞
病毒感染宿主后,激活癌基因的癌变潜力,导致白血病的发 生。
2、电离辐射、放射等。可能激活隐藏体内的白血病病毒,使
癌基因畸变或因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致白血病的发生。
3、化学因素:苯、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破环了机体免
护理
健康宣教
(一)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
白血病细胞浸润 引起的症状和体 征 C 出血 D
A 贫血
B
1、贫血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 且呈进行性,主要是由 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抑 制。
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
2、发热
• 起病时既有发热,热型不定,一般不伴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 合并感染时,常伴有持续高热,多为呼吸道炎症、牙龈炎、肾盂肾 炎和败血症等。
(三)分 类
按增生的白细胞种类不同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 形态学分型: 急淋:L1-3 急非淋:M1- 7
(四)治疗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争取
尽快完全缓解。化疗药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及 长期的治疗方针。
三
)
预
防
和
控
制
感
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 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 染 。 2 .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 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 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 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 3 次以上。
目的:杀死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
状,使病情缓解。以至治愈。
1、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广州协作组2008化疗方案: 诱导缓解阶段(VDLP):VCR+DNR+L-ASP+Pred 巩固强化阶段(CAM):CTX+Ara-C+6-MP 髓外白血病预防: HD-MTX
再诱导阶段(VDLD):VCR+DNR+L-ASP+DEX现为紫癜、瘀斑、鼻衄、 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
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入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 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4 、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
和体征:
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可有压痛。 骨、关节疼痛多见于急淋, 部分患儿为首发症状。
(二)辅助检查
疫功能,使免疫监视功能降低,而诱发白血病。
4、遗传或体质因素:不属于遗传疾病但与遗传有关。如家族
中有多发性恶性肿瘤情况;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严重联合 免疫缺陷病患儿,其白血病的发病率较普通小儿明显增高; 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患病率为20%。
3、各种穿刺后,压迫穿刺处至不出血为止。禁止用 力搔抓皮肤,勿勿挖鼻孔及使用牙签,刷牙用软毛牙刷。
患儿发热时,只能温水擦浴,禁忌酒精擦浴,并且动作应 轻柔。 4、告知家属,烹调色,香,味俱全的高蛋白,高维生 素,有营养,易消化食物给患儿进食,禁食坚硬及刺激 性食物,有利于患儿机体早日恢复。
一、血象 1.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增高者约占50%以,以原始和
幼稚细胞为主(30%~90%),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数较低。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白血病原始和幼稚细胞极度增生, 3.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4.少数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 三、组织化学染色和溶菌酶检查 :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 胞类型。
查体所见:体温38.50C,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体 重 51kg。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散在 出血点。颈部、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尚可, 无压痛,无粘连,口腔粘膜光滑,咽部稍充血,双侧扁 桃体 II 度肿大,表面无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心率 102 次 /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未触及震颤。腹 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 4cm ,质中,无压痛, 脾肋下3cm,质中,边缘锐利。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
再巩固阶段(CAM-2): CTX+Ara-C+6-MP
每疗程均有鞘内注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V:长春新碱 D:柔红霉素 L:门冬酰胺酶 P:泼尼松A 阿糖胞苷M: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
2、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血细胞分离机: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2)碱化和水化: 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 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3)防治感染
出药,普鲁卡因封闭、冷敷、硫酸镁湿敷等。
▲化疗后 用生理盐水冲静脉再拔针。
(八)健康宣教
化疗期的宣教:
化疗药物的毒性大,不良反应反应多,用药前应向家属及患 儿讲解用药反应,让其心中有数。 告知患儿脱发是化疗期的正常现象,可以戴假发或帽子,化 疗结束后头发还会长出来,而且又浓密又黑亮。
预防出血的宣教:
4.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洁, 防 止 肛 周 脓 肿 。 5.高热患者应执行高热护理常规,但要避免酒精擦浴及 应 用 能 引 起 白 细 胞 减 少 的 退 热 药 物 。 6 .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 防 止 院 内 感 染 。
7
.
遵
医
嘱
合
理
应
用
抗
生
素
。
(七)应用化疗药的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因此静滴化疗药
物时防渗漏
▲选粗、直、弹性好、非关节处静脉注射。 ▲化疗前 生理盐水冲静脉并抽回血,确定针在静脉. ▲化疗时 化疗药与化疗药之间静注生理盐水。常巡视有
无外渗。
▲化疗药外渗时 立即停止注射,更换注射静脉。局部用硫酸
镁和利多卡因外敷或理疗。刺激性强化疗药外渗,回抽溢
3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 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时。
(六)护理措施
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
二)出血
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1.鼻出血 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 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 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 止血。
小儿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护理查访
罗欣欣
定义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 血液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 为3/1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 的90%以上。
预防感染的宣教:
1 、化疗期间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应指导家属及患 儿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紫外线消 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2、限制或谢绝探视,室内禁放鲜花。 3 、指导患儿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及时更换衣 物,每日预防性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或碳酸氢钠液含漱,每日 4-5次。 4 、由于患儿生性活泼好动,家长应买些轻巧且趣味性强的玩 具,让患儿在病床上愉快的玩乐及休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免 感染。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 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 时 抢 救 , 给 予 止 血 和 补 充 血 容 量 。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 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 治 疗 。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 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 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 密 观 察 病 情 , 及 时 记 录 。
(九)出院指导
患儿化疗结束出院时,告诉家长必须按时带患儿来院进行维 持治疗,定期复查。 在家期间应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如出现贫血,出血加重, 发热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
(十)案例
患儿、男、14岁。患儿父母半月前发现其面色苍白, 当时未见皮肤瘀斑、瘀点,不伴发热,不伴鼻衄、牙龈 出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不伴抽 搐,家属未予重视 。今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 WBC 130.9G/L,LYM 102.4G/L,HGB 61g/L,PLT 23G/L。后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提示:WBC 81.59G/L,LYM 71.8G/L,HGB 53g/L,PLT12G/L。患 儿自起病以来食欲及精神稍差,大便小便正常。体重无 明显改变。门诊拟“出现面色苍白半月”门诊拟以“贫血”收 住院。
提问:
1、根据病例查找有那些临床表现?
2、根据临床表现提出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谢
谢
化疗后的粒缺期容易并发细菌、真菌感染
及时有效抗生素(发热前8小时内用药)
4)改善贫血、预防出血
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 80g/L
3、缓解后治疗
急淋间歇期维持治疗: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交替 长期口服。
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者方可停止治疗。停药后 跟踪数年。
(
五
)
病
情
观
察
:
1 .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 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 病 细 胞 浸 润 症 状 。 症 2 .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 状 。
病因及发病机制
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因素:属于RNA病毒的逆转录病毒 与人类T淋巴细胞
病毒感染宿主后,激活癌基因的癌变潜力,导致白血病的发 生。
2、电离辐射、放射等。可能激活隐藏体内的白血病病毒,使
癌基因畸变或因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致白血病的发生。
3、化学因素:苯、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破环了机体免
护理
健康宣教
(一)小儿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发热
白血病细胞浸润 引起的症状和体 征 C 出血 D
A 贫血
B
1、贫血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 且呈进行性,主要是由 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抑 制。
表现为: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
2、发热
• 起病时既有发热,热型不定,一般不伴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 合并感染时,常伴有持续高热,多为呼吸道炎症、牙龈炎、肾盂肾 炎和败血症等。
(三)分 类
按增生的白细胞种类不同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 形态学分型: 急淋:L1-3 急非淋:M1- 7
(四)治疗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争取
尽快完全缓解。化疗药采用联合、足量、间歇、交替及 长期的治疗方针。
三
)
预
防
和
控
制
感
染
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 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作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 染 。 2 .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 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
3.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经常用漱口 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 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至少 3 次以上。
目的:杀死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
状,使病情缓解。以至治愈。
1、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广州协作组2008化疗方案: 诱导缓解阶段(VDLP):VCR+DNR+L-ASP+Pred 巩固强化阶段(CAM):CTX+Ara-C+6-MP 髓外白血病预防: HD-MTX
再诱导阶段(VDLD):VCR+DNR+L-ASP+DEX现为紫癜、瘀斑、鼻衄、 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
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入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 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4 、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
和体征:
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 可有压痛。 骨、关节疼痛多见于急淋, 部分患儿为首发症状。
(二)辅助检查
疫功能,使免疫监视功能降低,而诱发白血病。
4、遗传或体质因素:不属于遗传疾病但与遗传有关。如家族
中有多发性恶性肿瘤情况;患有其他遗传性疾病或严重联合 免疫缺陷病患儿,其白血病的发病率较普通小儿明显增高; 单卵孪生儿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患病率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