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检查

合集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T/CECS XXX-202X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2020年12月10日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技术、混凝土结合面连接质量检测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检测技术、钢筋浆锚搭接质量检测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拼缝质量检测技术、装配式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技术。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利物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智博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鼎恒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宏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德朗检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劳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5)3.1检测分类 (5)3.2检测程序与要求 (6)3.3抽样方法与判定规则 (7)3.4检测报告 (12)4 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技术 (13)4.1一般规定 (13)4.2预制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13)4.3预制构件混凝土粗糙面质量检测 (15)4.4预埋吊装件锚固承载力检测 (18)4.5预埋保温连接件锚固性能检测 (20)5 混凝土结合面连接质量检测技术 (24)5.1一般规定 (24)5.2结合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检测 (24)5.3混凝土内部结合面缺陷检测 (27)5.4竖向构件底部接缝内部缺陷检测 (28)6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检测技术 (30)6.1一般规定 (30)6.2灌浆料实体强度检测 (31)6.3套筒灌浆饱满情况检测 (32)6.4钢筋插入长度检测 (33)7 钢筋浆锚搭接质量检测技术 (35)7.1一般规定 (35)7.2浆锚搭接灌浆饱满度检测 (35)7.4浆锚搭接钢筋插入长度检测 (37)8 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拼缝质量检测技术 (39)8.1一般规定 (39)8.2嵌缝密封胶与混凝土粘结质量检测 (39)8.3外墙拼缝防水质量的现场检测 (40)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测试技术 (43)9.1一般规定 (43)9.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45)9.3振源及振动响应检测 (45)附录A 直径50mm芯样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47)附录B 阵列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 (49)附录C 现场原位取样检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 (51)附录D 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 (52)D.1一般规定 (52)D.2回弹法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 (53)D.3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测强曲线建立方法 (55)附录E 内窥法检测技术 (58)附录F X射线成像法检测技术 (61)附录G 压电阻抗法检测灌浆饱满性 (65)附录H 冲击回波法检测浆锚搭接灌浆饱满度 (67)本标准用词说明 (69)引用标准名录 (70)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General Requirements (5)3.1 Classification of Inspection (5)3.2 Process and Requirement for Inspection (6)3.3 Sampl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Rules (7)3.4 Inspection Report (12)4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13)4.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4.2 Inspection for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Precast ConcreteComponents (13)4.3 Inspection for Rough Surface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 (15)4.4 Inspection for Anchorage Bearing Capacity of Embeded Hoisting Part (18)4.5 Inspection for Anchorage Performance of Connector Using in SandwichInsulation Walls (20)5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Conne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Interface (24)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4)5.2 Inspection for Normal Tensile Bond Strength of Joint Surface (24)5.3 Inspection for Defects of Joint Surface in Concrete (27)5.4 Inspection for Internal Defects of Vertical Component Bottom Seams (28)6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30)6.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6.2 Inspection for Entity Strength of Grout (31)6.3 Inspection for Grouting Status (32)6.4 Inspection for Inserted Length of Rebars (33)7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35)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5)7.2 Inspection for Extent of Grouting Plumpness in Rebar Lapping Grout-FilledHoles (35)7.4 Inspection for Inserted Length of Lapping Rebars in Grout-Filled Holes (37)8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r Quality of Precast Concrete Exterior Wall Joints (39)8.1 General Requirements (39)8.2 Inspection for Bonded Quality of Caulking Sealant and Concrete (39)8.3 In-Situ Inspection for Waterproof Quality of Exterior Wall Joints (40)9 Dynamic Testing Technology for Precast Structure (43)9.1 General Requirements (43)9.2 Inspection for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Precast Structure (45)9.3 Inspection for Vibration Source and Response of Vibration (45)Appendix A 50mm-Diameter Drilled Core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of Concrete (47)Appendix B Arrayed Ultrasonic Method Testing Internal Defects of Concrete (49)Appendix C In-Situ Sampling Method Testing the Quality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51)Appendix D Rebound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Grout for Sleeve 52D.1 General Requirements (52)D.2 Rebound Method Testing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Grout for Sleeve (53)D.3 Method of Formulating Testing Strength Curve for Grout (55)Appendix E Endoscopy Inspection Technology (58)Appendix F X-Ray Radiography Inspection Technology (61)Appendix G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Method Testing Grout Plumpness (65)Appendix H Impulse Echo Method Testing Extent of Grout Plumpness in Rebar Lapping Grout-Filled Holes (6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6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70)1 总则1.0.1 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工作,合理选择检测方法,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2020年混凝土试块送检规范

2020年混凝土试块送检规范

作者:旧在几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时间:2020.1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摘录7.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附录D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D.0.1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2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4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说明:D.0.1 本附录规定的结构实体检验,可采用对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进行检验的方法进行。

这是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调查确定的。

本条根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检验结果的代表性,规定了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数量不宜少于10组,以构成按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条件;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是为了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有足够的代表性。

最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

最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

路围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应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GB50204为验收标准,仅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结果进行验收和 评定,而GB50666为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国家标准,是施工 质量验收的前提。且本次修订更进一步弱化了GB50204关于施 工方面的内容,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GB50666实施。
路漫漫其悠远
建业集团
四、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5、强化模板材料进场验收规定(新规范4.2.1)
检验批的容量
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 最小抽样数量
2~8
2
9~15
2
16~25
3
26~50
5
51~90
5
91~150
8
路漫漫其悠远
检验批的容量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0~10000
排距 基础 其他
±5 ±10 ±5
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
数表值中1.梁5倍类的、尺板寸类偏构差件。上对部于纵其向他受部力位钢,筋表保中护所层列厚保度护的层合厚格度点的率允应许达偏到差90的%合及格以绝点上率,对8且0%值不及得最以超上大出。表处中
路漫钢漫其筋悠远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检查
四、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10、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新规范 6.2.4)
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的相关规 定检验其防水性能,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混凝土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混凝土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混凝土施工安全检查要点:
1. 施工现场安全:确保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警示标志和围栏,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道路、楼梯和通道的畅通,防止杂物和障碍物的堆放。

2. 施工设备安全:确保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等设备符合安全规范,并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 高处作业安全:对于需要在高处进行的作业,如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等,必须设置安全的脚手架和护栏,并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进行固定。

4. 混凝土浇筑安全:在混凝土浇筑前,要确保模板和支撑结构的牢固和稳定,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混凝土渗漏和坍塌。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5. 钢筋加工安全:在进行钢筋加工前,要确保切割机和弯曲机等设备的安全性能,严禁使用磨损或损坏的刀片和工具。

作业人员应佩戴面罩、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

6. 通风与防尘: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排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7. 紧急救援措施:确保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消防器材,并组织进行紧急救援演练。

作业人员应熟悉逃生通道和急救措施。

8. 培训和监督: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以上是对混凝土施工安全检查的一些要点,请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操作,并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工地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要点

工地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要点

工地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要点钢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1. 钢筋材料的检查钢筋是混凝土构件的主要骨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首先要对钢筋材料进行检查。

包括检查钢筋的型号、规格、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进行质量鉴定,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2. 钢筋的加工和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加工和预埋是一个关键环节。

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需要检查钢筋的加工质量和预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长度、弯曲半径等要求。

预埋钢筋的位置要准确,预留预埋件的深度要符合要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覆土量。

3.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是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

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连续、不漏浆,并及时进行振捣以排除气泡,使混凝土密实。

振捣时要注意振捣器的质量和振捣的时间、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是否得当。

养护时间要符合相关标准,养护环境要保持湿润温度适宜。

同时,需要检查养护层的厚度和养护剂的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效果。

5. 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工地施工现场的记录和档案管理是施工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需要对施工记录和档案进行检查。

包括检查施工日志、浇筑记录、验收记录等是否完整、准确,并且需要审查施工图纸、技术交底会议记录等档案是否齐全。

6. 现场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时,除了关注施工质量外,还需要关注现场的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

施工组织要合理,保证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人员配备和协调要到位。

安全管理要严格,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2020

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2020

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2020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是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流动性和硬化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试验包括坍落度试验、扩展度试验、含气量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稳定性、可泵性等性能,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是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试验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弯曲抗拉强度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强度表现,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三、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是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耐久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试验包括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

这些试验包括水灰比选定试验、骨料级配试验、砂率选定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找到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混凝土制备提供依据。

五、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是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试验包括外加剂掺量选定试验、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效果,为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

六、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是对混凝土制备所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

这些试验包括水泥强度及安定性试验、骨料粒径及级配试验、水质分析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为混凝土制备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七、混凝土结构检测与鉴定试验混凝土结构检测与鉴定试验是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物的性能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些试验包括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超声波法测定混凝土缺陷、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测定等。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与评定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与评定

三、普通混凝土的检查与评定
(一)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与评定
2.审查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坍落度、砂率、水泥、外加剂和掺 合料的用量等
3.查看进场砂石料的质量 ➢ 实地观察骨料级配情况; ➢ 粗骨料最大粒径是否与施工规范规定值相符; ➢ 是否与配合比通知单中填写的情况相符; ➢ 骨料中含泥量是否明显与复试报告不符; ➢ 快速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 4.开盘鉴定
厚度和范围; ④ 结构砼承载后产生受力损伤,形成裂缝,应检查裂缝的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t)
•概 •率 •密 •度

•Q%
•tk
•fcu,k •fc
u
•设计强度 概率度 标准差
•令 •P %
•抗压强度•fcu •P%=95%,tk=-1.645

2.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1)统计方法
①已知标准差的统计方法 •当砼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砼的 •强度变异系数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3组试件组成一 •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
不同性质骨料颗粒的随机分布; 水泥不同组份及其水化物的不均匀分布; 掺合料颗粒也不能均匀分布; 外加剂也不能均匀分布; 不同局部水灰比有差异,导致气孔的分布、 大小以及水化物的形态、粒度在混凝土中的 分布不均匀;

•2.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
➢ 混凝土生产前的初步控制,主要包括人员配备、设备调试、 组成材料的检验及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等内容

•2.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3)混凝土强度合格性判定
➢砼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当检验结果能满足以上评定公式的规定时,则该批砼 强度判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砼强度 判定为不合格。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 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 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 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砼的强度进行推定。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

xx
模板及支架变形
浇筑时天气

振捣方法
机械振捣
/
温度
输送 方式
泵送
钢筋及预埋件定位措施
采用钢筋绑扎固定
标高控制
按照标高控制线进行控制
尺寸控制
按照标高控制线进行控制
施工缝留置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交界区域分隔情况
运输、浇筑、间歇时间
/ / 运输时间30min;浇筑时间11:55∽16:15;无间歇
混凝土浇筑数量(m3)
设计
126m3
实际
127m3
坍落度
设计
160mm∽220mm
实测
213mm、205m、198mm
标养试件
混凝土试件留置(自编号) 同条件试件
其他性能试件
/
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检查结论 施工单位:
xx
监理单位: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建设单位:
其他单位:
专业施工员:
xx
xxx
专业质检员: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
现场专业负责人:
现场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监制
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
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
xx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渝建竣-0863#楼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
部位
十八层(53.600~56.600m)楼梯 、屋面层(56.600 Nhomakorabea)梁、板
C30
浇筑开始时间 2020年09月30日 浇筑结束时间 2020年09月30日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一、砼施工前的安全检查1.1 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工程规模、施工要求、施工材料等。

1.2 确认施工现场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条件,如施工区域是否划定清晰,临时设施是否齐全等。

1.3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如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操作证。

1.4 检查施工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混凝土搅拌机是否正常运转,起重机械是否经过检测等。

1.5 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砂、石、水泥等的质量是否合格。

1.6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防护栏等。

二、砼施工中的安全检查2.1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划分,如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是否明确。

2.2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穿戴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工作手套等。

2.3 检查施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起重机械的吊具是否牢固,搅拌机是否正常工作等。

2.4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危险物品,如电缆、管道等是否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5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施工道路是否平整,是否存在滑倒、跌落等危险。

2.6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如电气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在易燃物品等。

2.7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如是否备有应急疏散通道,是否配备了灭火器等。

三、砼施工后的安全检查3.1 检查已施工完成的砼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裂缝等。

3.2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未拆除的临时设施、施工垃圾等。

3.3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清洁整齐,如是否及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3.4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标识,如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是否明确。

3.5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如噪声、扬尘等是否得到控制。

3.6 检查施工设备是否整洁,如混凝土搅拌机是否及时清洗、维护。

3.7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交接班,如是否进行安全交底,确认各项工作是否已完成。

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7.4.5条

符合/不符合要求
2
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
第7.4.6条

3
混凝土养护
第7.4.7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样项目符合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2020年10月28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第7.4.1条
C35
标养1组,同条件1组,
符合/不符合要求
2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
第7.4.2条
/
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第7.4.3条

4
初凝时刻操纵
第7.4.4条





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第7.4.1条
C35
标养2组,同条件1组,
开盘1组
符合/不符合要求
2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
第7.4.2条
/
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第7.4.3条

4
初凝时刻操纵
第7.4.4条





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抽检数量及方法(2020年6月1日修改)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抽检数量及方法(2020年6月1日修改)
构件总数量20以下,全数检测;
构件总数量在20~150,最小抽检数量为20;
构件总数量在151~280,最小抽检数量为26;
构件总数量在281~500,最小抽检数量为40;
构件总数量在501~1200,最小抽检数量为64;
构件总数量在1201~3200,最小抽检数量为100。
GB50204-2015
DBJ/T
15-186-2020
注:混凝土强度应采取钻芯法进行检测,不能钻芯的部分可用回弹法检测。
2
实体位置与尺寸
梁、柱构件
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2个构件。
GB50204-2015
附录F
墙、板构件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少于3间。
层高
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少于3间。
简易办法:一般工程可按以下方式确定单体工程的检测数量:每单体工程抽取3个楼板3个梯板构件检测。
3
混凝土
白云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抽检数量及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构件名称
检测数量及规则
检测依据
1
钢筋保护层厚度
梁类构件
应抽取非悬挑梁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应抽取悬挑梁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当构件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GB50204-2015
强度
取芯法
按检验批进行时,芯样试件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应适当增加。每个芯样应取自一个构件或结构的局部部位。
CEC程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抽检数量不应少于1个构件。
5
混凝土
强度
回弹-取芯法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范本一、施工前的安全检查1. 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是否清洁,道路是否平整,是否有障碍物和杂物。

2. 检查施工区域周围是否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牌。

3.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适当的通风设备和防尘措施。

4.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设置了临时供电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5.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设置了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是否易于操作。

二、模板安装的安全检查1. 检查模板的搭设是否稳固,是否有缺陷和损坏。

2. 检查模板的支撑系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松动情况。

3. 检查模板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是否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4. 检查模板的结构是否严密,是否有破损和渗漏现象。

5. 检查模板的安装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三、砼浇筑的安全检查1. 检查砼搅拌车辆的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证书,是否熟悉操作规程。

2. 检查砼搅拌车辆是否进行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否存在故障和漏油情况。

3. 检查砼泵车的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相应的证书,是否熟悉操作规程。

4. 检查砼泵车是否进行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否存在故障和漏油情况。

5. 检查砼浇筑工作是否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是否存在错误和偏差。

四、砼固化的安全检查1. 检查砼固化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线和防护栏杆。

2. 检查固化砼表面是否平整,是否存在裂缝和变形情况。

3. 检查固化砼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4. 检查固化砼表面是否进行了防滑处理,是否存在滑倒风险。

五、现场设备和辅助工具的安全检查1. 检查施工现场的吊装设备是否经过安全检验,是否操作规范。

2. 检查施工现场的电焊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有漏电风险。

3. 检查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是否进行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否存在故障和漏油情况。

4.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带、安全网和安全绳等安全装备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损坏和磨损情况。

六、人员安全的检查1.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配备了合格的安全帽、安全鞋和安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020年编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_版

(2020年编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_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4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 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5.2 原材料原版内容原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热处理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最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手册)

[最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手册)

四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一)原材料(二)配合比设计(三)混凝土施工(四)现浇结构分项工程(五)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控制:1、水泥(1)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用于承重结构的、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

复试项目: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必要时加试凝结时间等(根据需要可采用水泥快速检验方法预测28天强度)。

(2)凡水泥强度低于水泥标号规定的指标,或水泥的四项指标(细度、凝结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称为不合格产品。

(3)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日起十一天内,寄发水泥品质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查,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日期起32天内补报。

(4)几个常用的水泥品质数据: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分钟,一般为1—3小时,终凝不得迟于12小时,一般为5—8小时。

2、骨料对骨料(砂、石等)的总的要求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

骨料分普通骨料及轻质骨料。

(1)砂、石使用前应按产地、品咱、规格、批量取样试验。

内容包括颗粒级配、密度(比重)、表观密度(容重)、含泥量等。

(2)用于配制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时,还需做相应的项目试验。

(3)混凝土用的粗滑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对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一部分最大粒径为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

(4)泵送混凝土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2/5。

(5)砂子应为粗砂或石砂,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子的量应不少于15%。

(6)细骨料(砂)的质量标准3、混凝土外加剂(1)必须有生产厂家出示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证明书。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mm
拉线、钢尺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W5
mm
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6
上、下半径偏差
±20
mm
经纬仪、钢尺检查
7
柱顶中心偏差
W15
mm
经纬仪、钢尺检查
8
柱顶标高偏差
±10
mm
水准仪检查
主控项目
1
尺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般
项目
1
外观质量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
长度偏差
TO〜+5
mm
钢尺检查
3
截面尺寸偏差
现浇
―5~+10
mm
钢尺检查
预制
±5
mm
一般
项目
4
侧向弯曲
不大于1/750构件长度,且不大于20
双曲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

1检查数量:
主控项目
1)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2)外观质量:全数检查。
3)表10.3.3第2项〜第7项:在同一检验批内,按构件总数抽查20%,且不少于3件。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

砼工程安全检查细则砼工程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砼工程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

以下是砼工程安全检查的详细细则。

一、砼材料的安全检查1. 预拌混凝土的调配:检查预拌混凝土配料是否合理,水灰比是否符合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砼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检查水泥、骨料、水的质量,并检查是否有质量证书及检验合格报告。

3. 搅拌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查搅拌设备的运行状态、搅拌效果以及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4. 砼的浇注前检查:检查砼的坍落度、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二、砼浇筑工程的安全检查1.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防护设施等,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 砼浇筑的施工机械的安全检查:检查砼泵车、输送泵等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措施及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

3. 砼的浇注顺序与方法的安全检查:检查砼的浇筑顺序、浇筑方法及浇筑速度是否合理,确保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倾倒、泄漏等事故。

4. 砼支撑体系的安全检查:检查砼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耐力性及安全系数是否符合要求。

三、砼养护工程的安全检查1.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通风条件、防护设施及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 混凝土养护方法的安全检查:检查混凝土养护方法是否适合工程要求,是否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 砼养护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查砼养护设备的安全性、运行状态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四、砼工程质量的安全检查1. 砼表面的质量检查:检查砼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无腐蚀、无起砂等质量问题。

2. 砼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检查:检查砼的强度、耐久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砼进行抽检和试验。

3. 砼施工的记录和档案的检查:检查砼施工的过程记录、材料报告、质量达标证明等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砼工程安全生产的安全检查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检查:检查工地上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员等。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方案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方案

XXXXXXXXX项目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方案编制:审批:XXXXX有限公司2020年6月 2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检测目的 (3)三、检测依据 (3)四、检测项目 (3)五、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 (3)六、检测仪器设备 (6)七、检测所需的配合工作 (8)八、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8)九、检测中的安全措施 (8)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总层数:地下2层、地上5层建设单位: X设计单位: X监理单位: X施工单位:X二、检测目的: 结构实体位置及尺寸偏差检验三、检测依据、标准及相应技术资料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6.省、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有关文件、规定;7.工程设计图纸、文件。

四、检测项目1、检测范围:妇保楼负二层至五层,与结构安全有关的柱、梁、板等重要结构构件。

2、检测内容:(1)柱子:截面尺寸、垂直度;(2)梁:梁高;(3)板:楼板厚度;(4)层高;3、检测方法和检测数量:1)、柱子截面尺寸偏差1.1、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10]mm1.2、测量工具:5m钢卷尺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1毫米。

b、同一层柱子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构件总量的1%且不少于3个构件。

c、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0.3m、1.2m和1.8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平均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d、示例1.4、检测数量:根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F.0.1,对梁、柱子截面尺寸检测构件名称部位轴号总构件数现场抽检数量柱子妇保楼负二层至五层柱负一层2轴交C轴;一层2轴交C轴三层2轴交C轴五层2轴交C轴315根4根2)、柱墙垂直度检测2.1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10]mm2.2测量工具:3米靠尺、经纬仪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a、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实测2次;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有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b、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实测3次,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X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X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XGB50204--2020前言依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打算﹥的通知》(建标[2011]1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宄,认真总结工程实践体会,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O2。

本规范的要紧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差不多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要紧技术内容是:1.完善了验收差不多规定;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放大规定;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的实体检验规定;9.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治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说明,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说明。

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箱:GB50204@163 )。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宄院本规范参编单位: (略)本规范要紧起草人员: (略)本规范要紧审查人员: (略)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4)3 差不多规定 (5)4 模板分项工程 (6)4.1 一样规定 (6)4.2 模板安装 (6)5 钢筋分项工程 (9)5.1 一样规定 (9)5.2 材料 (9)5.3 钢筋加工 (10)5.4 钢筋连接 (12)5.5 钢筋安装 (14)6 预应力分项工程 (15)6.1 一样规定 (15)6.2 材料 (15)6.3 制作与安装 (17)6.4 张拉和放张 (18)6.5 灌浆及封锚 (19)7 混凝土分项工程 (20)7.1 一样规定 (20)7.2 原材料 (20)7.3 混凝土拌合物 (21)7.4 混凝土施工 (22)8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23)8.1 一样规定 (23)8.2 外观质量 (24)8.3 位置和尺寸偏差 (24)9 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26)9.1 一样规定 (26)9.2 预制构件 (27)9.3 安装与连接 (29)10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31)10.l 结构实体检验 (31)1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32)附录A 质量验收记录 (33)附录B 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 (36)附录C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41)附录D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41)附录E 结构实体钢筋爱护层厚度检验 (45)附录F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46)1 总则1.0.1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治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检查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了观感质量应合格外,结构实体检验也必须合格。

结构实体检验主要针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包括三大项内容:
①混凝土强度、②钢筋保护层厚度、③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

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

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

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验
①同条件养护试件
②回弹-取芯法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

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14d。

日平均温度为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

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1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施工、监理等各方共同选定,且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宜均匀分布于工程施工周期内;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每连续两层楼取样不应少于1组;每20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2
每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确定。

3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值应除以0.88后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判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

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
1
回弹构件的抽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梁、墙、板,抽取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并应均匀分布;
(2)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

2
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于5个测区进行回弹检测及回弹值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对单个构件检测的有关规定。

楼板构件的回弹宜在板底进行。

3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将每个构件5个测区中的最小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排序,并在其最小的3个测区各钻取1个芯样。

芯样应采用带水冷却装置的薄壁空心钻钻取,其直径宜为100mm,且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4
芯样试件的端部宜采用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也可采用硫黄胶泥修补。

加工后芯样试件的尺寸偏差与外观质最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实测值不应小于0.95,也不应大于1.05;
(2)沿芯样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mm;
(3)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不应大于0.1mm;
(4)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
(5)芯样不应有裂缝、缺陷及钢筋等其他杂物。

5
芯样试件尺寸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游标卡尺在芯样试件中部互相垂直的两个位置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芯样试件的直径,精确至0.1mm;
(2)应采用钢板尺测量芯样试件的高度,精确至1mm;
(3)垂直度应采用游标量角器测量芯样试件两个端线与轴线的夹角,精确至0.1°;
(4)平整度应采用钢板尺或角尺紧靠在芯样试件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一面用塞尺测量钢板尺与芯样试件端面之间的缝隙;也可采用其他专用设备测量。

6
芯样试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中圆柱体试件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7
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构件,当符合下列规定时,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可判为合格:
(1)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
(2)三个芯样抗压强度的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1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2)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

(3)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2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

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

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5
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规范附录F.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
1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柱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
(2)墙、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应少于3间;
(3)层高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且不应少于3间。

2
对选定的构件,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8.3.2和表9.3.10的规定,精确至1mm。

3
墙厚、板厚、层高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掼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项目应分别进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检验项目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可判为合格;
(2)当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小于80%但不小于7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80%及以上时,仍可判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