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概念高考复习兴奋在神经元上产生传导和传递PPT课件
合集下载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
毒品成瘾的危害
• 脑部以及全身病变 • 强烈的戒断反应 • 心瘾难除,复吸率极高 • 艾滋病等疾病传播 • 严重的社会影响
吸毒致死者病变的脑组织和心脏
警惕新型毒品的危害
• 戒断反应较弱,接触门槛低。 • 容易伪装。公安机关查获大量伪装成糖果、咖啡、饮料、饼
干、邮票的毒品。
伪装成曲奇饼干 和邮票的毒品
(3)如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__2___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___1__次。
20
6.【拓展训练】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 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得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 D.抑制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防控毒品的严峻形势
毒品注射流行地图 颜色越深毒品流行越严重
大麻使用率地图 颜色越深大麻使用率越高
பைடு நூலகம்
CONTENTS
考点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考点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材料1.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最初由瑞典科学家卡尔森发 现,他发现帕金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病人的脑部部分区 域多巴胺分泌异常相关,并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 学奖。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兴奋在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中的传导》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兴 奋在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 中的传导
探索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之间令人着迷的传导方式,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 能,并深入研究动作电位、突触传递、肌肉收缩等关键过程。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Fra Baidu bibliotek体
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
轴突
神经元传递冲动的延长部分。
树突
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4 肌肉系统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协调性。
突触
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之间的连 接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
兴奋阈值
神经元必须受到足够的刺激才能产
动作电位
2
生冲动。
神经元内部的电荷变化,用于快速
传递信号。
3
盐跑
动作电位在轴突上迅速传导的过程。
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制
突触结构
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 触间隙和突触后神经元。
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神经元释 放,经过突触间隙传递给突 触后神经元。
受体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上 的受体结合,从而触发下一 轮信号传导。
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肌纤维
肌肉的基本构建单位,由许多肌小束组成。
肌小束
包含多个肌纤维的结构。
肌肉纤维
肌小束中排列的线状结构,负责肌肉收缩。
探索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之间令人着迷的传导方式,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 能,并深入研究动作电位、突触传递、肌肉收缩等关键过程。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Fra Baidu bibliotek体
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
轴突
神经元传递冲动的延长部分。
树突
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4 肌肉系统
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协调性。
突触
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细胞之间的连 接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
兴奋阈值
神经元必须受到足够的刺激才能产
动作电位
2
生冲动。
神经元内部的电荷变化,用于快速
传递信号。
3
盐跑
动作电位在轴突上迅速传导的过程。
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制
突触结构
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 触间隙和突触后神经元。
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神经元释 放,经过突触间隙传递给突 触后神经元。
受体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上 的受体结合,从而触发下一 轮信号传导。
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肌纤维
肌肉的基本构建单位,由许多肌小束组成。
肌小束
包含多个肌纤维的结构。
肌肉纤维
肌小束中排列的线状结构,负责肌肉收缩。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共22张PPT)
⑥ 神经递质 分为两大类,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请总结神经递质的作用?
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7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兴奋性 使突触后膜受体(Na+通道蛋白)打开 Na+内流使后膜兴奋
神经递质:
抑制性 使突触后膜受体(CL+通道蛋白)打开 使后膜静息电位增大,突触后膜更不容易 兴奋。
Page 20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⑨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21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22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8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B A
⑦图为膝反射示意图,要完成小腿上翘动作,伸肌应收缩还是舒张, 曲肌呢?你觉得B突触处释放的是何种性质的递质,A突触呢?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9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Page 4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刺激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 ++++++++ +++++++++ +++++ +++
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7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兴奋性 使突触后膜受体(Na+通道蛋白)打开 Na+内流使后膜兴奋
神经递质:
抑制性 使突触后膜受体(CL+通道蛋白)打开 使后膜静息电位增大,突触后膜更不容易 兴奋。
Page 20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⑨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21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22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8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B A
⑦图为膝反射示意图,要完成小腿上翘动作,伸肌应收缩还是舒张, 曲肌呢?你觉得B突触处释放的是何种性质的递质,A突触呢?
看视频百度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
Page 19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Page 4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刺激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 ++++++++ +++++++++ +++++ +++
新教材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那么细胞质基质中
(B)
A.Na+浓度降低
B.K+浓度降低
C.Na+浓度不变
D.K+浓度升高
解析:由于细胞质基质中K+浓度高于外界溶液,而Na+浓度低于
外界溶液,所以当蛙的坐骨神经创伤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那么Na
+会涌入细胞,同时K+排出细胞,此时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升高,
知识拓展: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图 4⇒先 再电 电刺 刺激 激ab上上一一点点,,测测量量ba上上有无电电位位变变化化
①刺激b点,a点兴奋—早—于→d点,电流计发生两次 图 5⇒ 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
发生一次偏转
典例剖析 典例2
C
解析:由于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从而使静 息电位加强,导致下一个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即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 制,A错误,C正确;甘氨酸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 触后膜,B错误;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 开放,D错误。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作用机理:兴奋剂和毒品也大多是通过___突__触___来起作用的。 2.兴奋剂是指提高___中__枢_神__经__系__统____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 是__运__动__禁__用__药__物____的统称。 3.__2_0_2_1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施行。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PPT课件
K+
Na+
K+ K+
极化状态
+-+
+-+
-+ +-
K+
+- +-
+
K+
+ -
--+K+ + K++ + +K++ ---
-++--++-K+-++-NN-+aa+-++N-++-a+N-++-a+NNaa++
去极化 反极化
K+ Na+ Na+
复极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膜电位的产生(动画)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新教材】新 人教版 高中生 物选择 性必修 一PPT课 件
静息时
Na+ Na+ K+ Na+ Na+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第31讲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3.(2020·山东卷,7)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 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 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
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①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运动越精细且复杂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如体积大的躯干,在 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很小。 ②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支配的特征(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支配),一侧 皮层代表区主要支配对侧躯体的肌肉,如刺激右侧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 可见其左侧肢体运动。
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 新突触的建立
【考点速览·诊断】
(1)边听课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2022·湖南卷,4B)( √ )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2021·河北卷,11A)( √ ) (3)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2021·江苏卷,6D)( × )
2.细胞外液Na+、K+浓度大小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
考向 围绕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考查科学思维 4.(2022·广东卷,15)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共45张PPT
b
B
①② ③④ ⑤
(1)在a部位,神经传导是 向的,原因是 。 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向进行
A
a
刺激
b
B
①② ③④ ⑤
(2)用强刺激施加该反射弧后,在①---⑤部
位可以测出动作电位的是
,在b部
位的电荷分布情况是
。
B C
A
E
D
1、分析A点受到刺激,BCDE能否发生兴奋?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Biblioteka Baidu
吸食毒品的危害
巩固练习
1、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 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 ,它的作用部位在( C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
兴奋在神经纤维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上的传导
的传递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双向
单向
传导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耗能的多少
少
多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神经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下图表示人体内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
答:
A
a
刺激
K+外流 极化状态
K+ 复 极 化
新教材高中生物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形成_递__质__—__受__体__复__合__物____。 3.神经递质去向:__被__降__解___或__回__收__进__细__胞___。
4.传递特点及原因
(1)传递特点:__单__向__传__递___。
①神经递质存在的部位:只存在于__突__触__小__泡____内
典题应用 1.下图为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甲膜电位的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的定向移动和②的释放 B.物质②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 C.结构④的开启可使物质②进入细胞内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 D.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解析:甲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电位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突触小 泡受到刺激并向突触前膜方向移动,并且释放②神经递质,A正确;物 质②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B正确; 结构③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物质②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使结构 ④通道蛋白开启通过离子的运输,从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神经 递质不能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突触后神经元,C错误;图中过程能够体现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D正确。
请思考: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有__无__副__交__感__神__经___。该实验表明神经系 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__化__学___信 号。从这一实验可知:突触不仅存在于神经元之间,也可以存在于 __神__经__元__和__心__肌__细__胞___之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
答案:A
wk.baidu.com
【方法规律】
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图示分析
甲
乙
(1)在神经纤维上(图甲):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表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图乙):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新知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传导的形式。 结合教科书中的“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阅读相关内容, 探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 (1)实验探究:
相等
正电位→ 负电位→正电位
正电位→ 负电位→正电位
(2)结论:兴奋是以_电__信__号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_神__经__冲__动_。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 3 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习目标
1.通过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探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的方式,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机理。 2.结合教科书图解,说出突触的结构,简述兴奋在突触上传 递的过程、特点,学会用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阐明生命 现象和规律。 3.基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领会生命的信息观。 4.进行“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的思考讨论, 讨论毒品的作用机制及对人体的危害,积极向社会宣传滥 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wk.baidu.com
【方法规律】
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图示分析
甲
乙
(1)在神经纤维上(图甲):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表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图乙):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新知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传导的形式。 结合教科书中的“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阅读相关内容, 探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 (1)实验探究:
相等
正电位→ 负电位→正电位
正电位→ 负电位→正电位
(2)结论:兴奋是以_电__信__号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的,这种电信号也叫_神__经__冲__动_。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 3 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习目标
1.通过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探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的方式,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机理。 2.结合教科书图解,说出突触的结构,简述兴奋在突触上传 递的过程、特点,学会用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阐明生命 现象和规律。 3.基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领会生命的信息观。 4.进行“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的思考讨论, 讨论毒品的作用机制及对人体的危害,积极向社会宣传滥 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PPT课件
1.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 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
B 错误的是( )
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问题探究二:膜外电位的测量方法
单向传导
1.信号转化方式如何?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2.神经递质的效果一定引起兴奋么? 也可以引起抑制
3..递质释放的过程为__胞__吐______体现细胞膜的__流__动__性______ 由突触后膜上的__糖__蛋__白____识别 4.突触小体内含量较多的细胞器有哪2类?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
B 错误的是( )
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1、静息电位可以测量吗? 2、如何测量静息电位?
微电极 轴突
微电极 轴突
微电极 轴突
问题探究一:膜内外电位的测量方法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35mv
规定细胞膜外的电位为零电位
70mv
问题探究一:膜内外电位的测量方法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高考复习课件-兴奋在神经元上产生传导和传递
细胞内外存在K+的浓度差(细胞内高钾), K+具有从膜内侧向膜外 侧扩散的趋势( K+外流)。虽然胞内A-的浓度也很高,但细胞膜对A-不能 通透,它只能因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作用,排列于细胞的内侧面。而扩散 出细胞的K+也不能远离膜,而排列在膜的外侧面。这样在膜的内外两侧就 形成了外正内负的电位差。K+的这种外向扩散不能无限制的进行,因为K+ 外流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将阻碍带正电的K+继续外流,而且K+外流 愈多,这种电势的阻碍就会愈大。当促使K+外流的膜两侧K+浓度差势能, 与阻碍K+外流的电位差势能相等时,即膜两侧电-化学势的代数和为零时, K+外流量与回收(回到胞内)的量达到了动态平衡,K+的跨膜净移动为零, 此时膜两侧电位差就稳定在某一不再增大的数值,即静息电位。
胆碱能受体: M受体,N受体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烟碱型受体(nicotinic receptor)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受体,β受体 突触前受体 中枢递质的受体
突触及其信息传递
递质的代谢
合成:主要在胞体 贮存:囊泡 释放: Ca2+ 依赖性释放 失活:
重摄取:主要为单胺类 酶降解:乙酰胆碱等 稀释扩散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第一阶段:动作电位上升 支的形成(去极化相的形 成) 产生原因:由于刺激引起 膜对Na+的通透性瞬间增大 (Na离子通道被激活), 膜外的Na+内流,使膜电位 由-70mV增加至0mV,进而 上升为+35mV,Na+通道随 之失活。
胆碱能受体: M受体,N受体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烟碱型受体(nicotinic receptor)
肾上腺素能受体: α受体,β受体 突触前受体 中枢递质的受体
突触及其信息传递
递质的代谢
合成:主要在胞体 贮存:囊泡 释放: Ca2+ 依赖性释放 失活:
重摄取:主要为单胺类 酶降解:乙酰胆碱等 稀释扩散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第一阶段:动作电位上升 支的形成(去极化相的形 成) 产生原因:由于刺激引起 膜对Na+的通透性瞬间增大 (Na离子通道被激活), 膜外的Na+内流,使膜电位 由-70mV增加至0mV,进而 上升为+35mV,Na+通道随 之失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4讲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传递特点
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化学信号
兴奋传递的物质基础
神经递质——信号分子 (1)化学本质: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谷
氨酸、甘氨酸)、激素类(肾上腺素)、NO等。 (2)种类和作用:
兴奋性递质:Na+通道打开,Na+内流,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神经 元兴奋
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影响递质释放
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
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影响递质与受体结合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影响递质的清除
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
(1)有机磷农药: 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如乐果、敌百虫及敌 敌畏等。 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消化和呼吸道粘膜过量摄入可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发突触后膜持续激活,导致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肌肉僵直。 (2)胆碱酯酶:降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总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 动运输)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右图)
(2)传导特点:
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 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化学信号
兴奋传递的物质基础
神经递质——信号分子 (1)化学本质: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谷
氨酸、甘氨酸)、激素类(肾上腺素)、NO等。 (2)种类和作用:
兴奋性递质:Na+通道打开,Na+内流,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神经 元兴奋
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影响递质释放
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
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影响递质与受体结合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影响递质的清除
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
(1)有机磷农药: 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如乐果、敌百虫及敌 敌畏等。 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消化和呼吸道粘膜过量摄入可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发突触后膜持续激活,导致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肌肉僵直。 (2)胆碱酯酶:降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总结: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a-c:Na+内流(协助扩散) c-e:K+外流(协助扩散) e-f:泵出Na+,泵入K+(主 动运输)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右图)
(2)传导特点:
生物新教材一轮复习课件:第31讲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图1
图2
A.图1利用某种药物阻断Na+通道运输Na+
B.图1利用某种药物打开Cl-通道使Cl-内流
C.图2利用某种药物阻断K+通道运输K+
D.图2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
答案:C 解析:利用某种药物阻断Na+通道运输Na+,膜外Na+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 动作电位,A项错误;如果利用某种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使膜两侧 静息电位值变大,B项错误;利用某种药物阻断K+通道,膜内K+不能外流,产 生动作电位后不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图2中虚线,C项正确;将神经纤维置 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Na+内流量减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峰值变小,对应 图1中虚线,D项错误。
(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提示: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Na+、K+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 环境中进行。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Na+、K+具有一定的 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Na+、K+浓度 与体内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
易错辨析 (1)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受刺激后变为内负外正。(选择性必修1 P28正文)( × ) (2)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选择 性必修1 P28图2-7)( √ ) (3)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选择性必修1 P29图2-8)( × ) (4)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选择性 必修1 P29图2-8)( × )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选择性必修1 P29正文)( × ) (6)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起作用。(选择性必修1 P30正文)( √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下列针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轴突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单个轴突引发的突触后电位,其大小和持续时间是相对恒定的 C.连续的低于阈值的单刺激有叠加效应,不同来源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神经元
效果也可以叠加
√D.突触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联系,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
动作电位
由图乙可以看出,轴突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 突触数量与动作电位的引发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刺激对应的突触释 放的神经递质有关,D错误。
总结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
(1)膜电位的测量 方法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膜的内侧 和外侧
图解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外侧
结果
归纳
总结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归纳
总结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
(3)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 ①细胞外K+浓度影响静息电位
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绝对值“小” K+浓度降低→静息电位绝对值“大” ②细胞外Na+浓度影响动作电位 Na+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 Na+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 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的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
上Na+通道打开 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
【高中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
C
例3.(2022全国)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个神经元
形式
信号
信号→ 信号→ 信号
方向
可 向传导
向传递
速度
单
多
电
电
化学
电
双
单
迅速
较慢
易错辨析(1)突触小体就是突触。( )(2)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所以是大分子。( )(3)神经递质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一定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
某种化学物质使突触前膜不能回收神经递质
核心探讨
冰毒
可卡因
吗啡
摇头丸
海洛因
罂粟
2.常见的兴奋剂与毒品
(1)概念:
(2)作用:
原指能 的一类药物。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
兴奋剂具有增强____________ _ 、提高__________等作用。
可卡因
课堂小结
(1)可卡因的上瘾机制
突触前膜
转运蛋白
例3.(2022全国)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个神经元
形式
信号
信号→ 信号→ 信号
方向
可 向传导
向传递
速度
单
多
电
电
化学
电
双
单
迅速
较慢
易错辨析(1)突触小体就是突触。( )(2)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所以是大分子。( )(3)神经递质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一定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
某种化学物质使突触前膜不能回收神经递质
核心探讨
冰毒
可卡因
吗啡
摇头丸
海洛因
罂粟
2.常见的兴奋剂与毒品
(1)概念:
(2)作用:
原指能 的一类药物。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
兴奋剂具有增强____________ _ 、提高__________等作用。
可卡因
课堂小结
(1)可卡因的上瘾机制
突触前膜
转运蛋白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分级调节
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从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的回收,延长了其 对大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C.吸食可卡因容易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 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缓解可卡因毒瘾,可考虑使用水解可卡因的酶、多巴胺受体拮抗
实验 组号 Ⅰ Ⅱ Ⅲ Ⅳ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 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
作电位(mV)
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浸润在河 豚毒素中
5 min后 10 min后 15 min后
65 50 40
65 25 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第Ⅰ组神经元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主要由Na+内流引起,且膜外比膜内电位高75 mV B.实验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0.5 ms后才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原因之一是兴奋在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转换需要时间
A.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内的cGMP浓度较高可能是使Na+通道开放的原因
B.视杆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间隙
C.受到光照后,视杆细胞能形成动作电位
D.黑暗环境中,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例5.研究人员进行了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同、K+浓度相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兴奋和兴奋性的关系;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动作电位的传导; 突触及其信息传递 。
刺激(stimulus)
活的机体或组织细胞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复杂、 多变,有一些环境条件变化与机体活动无关,有一 些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所感受,并使它们的活动发 生变化。这种正在变化的并能被机体所感受的内外 环境条件被称为刺激。
刺激、兴奋和兴奋性
有效刺激
可被感受 正在变化
可兴奋组织
兴奋
反 抑制应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均能在接受刺激后 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因此三者被称为可兴奋 组织。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单极细胞
双极细胞 多极细胞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根据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膜两侧存在电位差,以及此电位差在某种条 件下会发生波动,使细胞膜处于不同的电学状态。
人们将细胞安静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的状 态Fra Baidu bibliotek为膜的极化;
当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 的超极化;
相反,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膜的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后先发生去极化,再向膜内为负的静 息电位水平恢复,称为膜的复极化。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28
1
K+
K+
Cl- Na+ 11
膜内
Na+ Cl13 30 膜外
离子浓度差=电位差
在静息状态下,细 胞膜内K+的高浓度和 安静时膜主要对K+的 通透性,是大多数细 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 位的主要原因。(K+ 的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在静息状 态下存在于细 胞膜两侧的电 位差,称为静 息电位,也称 跨膜静息电位。
兴奋性(excitability)
兴奋性是活机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活机体与周 围环境的另一种关系,即机体生存的环境条件改变时能引起机体活 动的变化。这种特性不仅完整机体有,组成机体的每一种活组织或 活细胞也具有这种特性。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条件 改变时同样引起生活的组织或细胞发生活动的变化。刺激引起的机 体或组织细胞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是刺激引起的,反应本身 又是生命活动的特征,因此,广义地说,兴奋性是指活机体或活组 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近些年来,人们对兴奋性提出了更 本质的理解。认为兴奋性的实质是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 能力。兴奋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
细胞内外存在K+的浓度差(细胞内高钾), K+具有从膜内侧向膜外 侧扩散的趋势( K+外流)。虽然胞内A-的浓度也很高,但细胞膜对A-不能 通透,它只能因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作用,排列于细胞的内侧面。而扩散 出细胞的K+也不能远离膜,而排列在膜的外侧面。这样在膜的内外两侧就 形成了外正内负的电位差。K+的这种外向扩散不能无限制的进行,因为K+ 外流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将阻碍带正电的K+继续外流,而且K+外流 愈多,这种电势的阻碍就会愈大。当促使K+外流的膜两侧K+浓度差势能, 与阻碍K+外流的电位差势能相等时,即膜两侧电-化学势的代数和为零时, K+外流量与回收(回到胞内)的量达到了动态平衡,K+的跨膜净移动为零, 此时膜两侧电位差就稳定在某一不再增大的数值,即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离子 细胞内液(mmol/L) 细胞外液(mmol/L) 平衡电位(mV)
K+
400
20
-75
Na+
50
Cl-
52
A-
385
440
+55
560
-60
-
-
A- 表示带负电的蛋白质基团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安静时K+离子通过细胞膜扩散的实质是因为膜上有非门控 的K+离子通道。这种离子通道没有门,总是开着的。K+离子是 否通过和通过多少是由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决定的。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指膜受刺 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 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由锋电位和后电位组成 的。锋电位是AP的主要成分,因此通常说AP时主要指 的是锋电位。 AP的幅度约为90~130mV,神经和骨骼 肌纤维的AP的去极化上升支超过0mV电位水平约35mV, 这一段称为超射。 神经纤维的AP一般历时0.5~ 2.0ms,可沿膜扩布,又称神经冲动。因此,兴奋和 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的同意语。
根据性质不同可将刺激分为:机械的(包括振 动、扩张、压力)、化学的、温度的、电的、声的、 光的,生物的、放射性的等等,都存在时间的阈值。
兴奋(excitation)
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各异,但 都属于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特有功能表现,如肌肉收缩、神 经传导、腺体分泌、纤毛运动、变形运动等等。这些功能表 现若在感受有效刺激后明显加强(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 活跃状态),生理学中称其为兴奋;感受有效刺激后功能表 现明显减弱,则称为抑制。抑制并不是无反应,而是与兴奋 过程相对立的另一种主动过程。如在动物实验中,以电刺激 家兔颈部交感神经,动物的心跳加快、加强(兴奋);若刺 激颈部迷走神经,心跳减慢、减弱,甚至停止(抑制)。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突起的延长部分,由轴突或树突以及 鞘状结构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传导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不衰减性 5、相对不疲劳性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指细胞未受刺激 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将一对测量电极中的一个 放在细胞的外表面,另一个与微电极相连,准备刺入细胞膜内。 当两个电极都位于膜外时,电极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在微电极 尖端刺入膜内的一瞬间,示波器上显示一突然的电位跃变,表 明两个电极间出现电位差,膜内侧的电位低于膜外侧电位。该 电位差是细胞安静时记录到的,因此称为静息电位。 几乎所 有的动、植物细胞的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电位值较膜外为负, 如规定膜外电位为0,膜内电位可以负值表示,即大多数细胞 的静息电位在-10~-100mV之间。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70mV,红细胞的约为-10mV。
刺激(stimulus)
活的机体或组织细胞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复杂、 多变,有一些环境条件变化与机体活动无关,有一 些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所感受,并使它们的活动发 生变化。这种正在变化的并能被机体所感受的内外 环境条件被称为刺激。
刺激、兴奋和兴奋性
有效刺激
可被感受 正在变化
可兴奋组织
兴奋
反 抑制应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均能在接受刺激后 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因此三者被称为可兴奋 组织。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单极细胞
双极细胞 多极细胞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根据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膜两侧存在电位差,以及此电位差在某种条 件下会发生波动,使细胞膜处于不同的电学状态。
人们将细胞安静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的状 态Fra Baidu bibliotek为膜的极化;
当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 的超极化;
相反,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膜的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后先发生去极化,再向膜内为负的静 息电位水平恢复,称为膜的复极化。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28
1
K+
K+
Cl- Na+ 11
膜内
Na+ Cl13 30 膜外
离子浓度差=电位差
在静息状态下,细 胞膜内K+的高浓度和 安静时膜主要对K+的 通透性,是大多数细 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 位的主要原因。(K+ 的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在静息状 态下存在于细 胞膜两侧的电 位差,称为静 息电位,也称 跨膜静息电位。
兴奋性(excitability)
兴奋性是活机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活机体与周 围环境的另一种关系,即机体生存的环境条件改变时能引起机体活 动的变化。这种特性不仅完整机体有,组成机体的每一种活组织或 活细胞也具有这种特性。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条件 改变时同样引起生活的组织或细胞发生活动的变化。刺激引起的机 体或组织细胞活动的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是刺激引起的,反应本身 又是生命活动的特征,因此,广义地说,兴奋性是指活机体或活组 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近些年来,人们对兴奋性提出了更 本质的理解。认为兴奋性的实质是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 能力。兴奋就是指产生了动作电位。
细胞内外存在K+的浓度差(细胞内高钾), K+具有从膜内侧向膜外 侧扩散的趋势( K+外流)。虽然胞内A-的浓度也很高,但细胞膜对A-不能 通透,它只能因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作用,排列于细胞的内侧面。而扩散 出细胞的K+也不能远离膜,而排列在膜的外侧面。这样在膜的内外两侧就 形成了外正内负的电位差。K+的这种外向扩散不能无限制的进行,因为K+ 外流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将阻碍带正电的K+继续外流,而且K+外流 愈多,这种电势的阻碍就会愈大。当促使K+外流的膜两侧K+浓度差势能, 与阻碍K+外流的电位差势能相等时,即膜两侧电-化学势的代数和为零时, K+外流量与回收(回到胞内)的量达到了动态平衡,K+的跨膜净移动为零, 此时膜两侧电位差就稳定在某一不再增大的数值,即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离子 细胞内液(mmol/L) 细胞外液(mmol/L) 平衡电位(mV)
K+
400
20
-75
Na+
50
Cl-
52
A-
385
440
+55
560
-60
-
-
A- 表示带负电的蛋白质基团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安静时K+离子通过细胞膜扩散的实质是因为膜上有非门控 的K+离子通道。这种离子通道没有门,总是开着的。K+离子是 否通过和通过多少是由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决定的。
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指膜受刺 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 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由锋电位和后电位组成 的。锋电位是AP的主要成分,因此通常说AP时主要指 的是锋电位。 AP的幅度约为90~130mV,神经和骨骼 肌纤维的AP的去极化上升支超过0mV电位水平约35mV, 这一段称为超射。 神经纤维的AP一般历时0.5~ 2.0ms,可沿膜扩布,又称神经冲动。因此,兴奋和 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的同意语。
根据性质不同可将刺激分为:机械的(包括振 动、扩张、压力)、化学的、温度的、电的、声的、 光的,生物的、放射性的等等,都存在时间的阈值。
兴奋(excitation)
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各异,但 都属于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特有功能表现,如肌肉收缩、神 经传导、腺体分泌、纤毛运动、变形运动等等。这些功能表 现若在感受有效刺激后明显加强(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 活跃状态),生理学中称其为兴奋;感受有效刺激后功能表 现明显减弱,则称为抑制。抑制并不是无反应,而是与兴奋 过程相对立的另一种主动过程。如在动物实验中,以电刺激 家兔颈部交感神经,动物的心跳加快、加强(兴奋);若刺 激颈部迷走神经,心跳减慢、减弱,甚至停止(抑制)。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突起的延长部分,由轴突或树突以及 鞘状结构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传导动作电位。 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性 4、不衰减性 5、相对不疲劳性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指细胞未受刺激 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将一对测量电极中的一个 放在细胞的外表面,另一个与微电极相连,准备刺入细胞膜内。 当两个电极都位于膜外时,电极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在微电极 尖端刺入膜内的一瞬间,示波器上显示一突然的电位跃变,表 明两个电极间出现电位差,膜内侧的电位低于膜外侧电位。该 电位差是细胞安静时记录到的,因此称为静息电位。 几乎所 有的动、植物细胞的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电位值较膜外为负, 如规定膜外电位为0,膜内电位可以负值表示,即大多数细胞 的静息电位在-10~-100mV之间。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70mV,红细胞的约为-1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