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问题详解电子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一填。下面的内容你了解吗?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18分)
1、水在自然界里有()()()三种不同的形态。
2、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
()的。
3、声波通过()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
()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把声音信号报告给(),
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与()()()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5、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上,后来又用()或木简做书写材料。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方法。
二、下面的矿产你了解吗?请给它们分类。(6分)
石英铁石油铜石膏天然气
三、下面的说法对吗?请用“√”或“×”表示。(8分)
1、水蒸气变成水要吸收热量。()
2、水只有达到1000C才能蒸发。()
3、玻璃和塑料都不能回收再利用。()
4、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
四、你认识下面的星座吗?请写出它们的名称。(6分)
()()()
五、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横线上。(8分)
1、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2、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压力越。
①低②高③大④小
3、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的变化。
①气压②环境③温度
4、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或地物上凝结而成的水滴就是。
①露②霜③雾④云
六、生活释谜。(2分)
冬季,戴眼镜的同学从屋外进到温暖的房间,眼镜片马上变得模糊了,这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适应解释这种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Microsoft W.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是地球的核心。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A.3800 B.3300 C. 3400
四、科学探究: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2.火山
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最新青岛版(202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解析
最新青岛版(2021)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解析
第一单元光
第1课认识光
1.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是物体自身发出的,如太阳光、灯光。自已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的光是物体反射的,如月光。
2.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4.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2课光的反射
1.光从空气射向镜子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光又回到空气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物体?
3.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眼睛,就能使我们看到物体。
4.找一找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镜子。由于光的反射,镜子可以把接收到的光反射过来,这样人就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样子。
(2)汽车的后视镜也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汽车后视镜作出凹面,后面的景物反射回人眼时就缩小了,因此可以在很小的镜面中看到后面的大面积景物。
(3)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
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第3课潜望镜的秘密
1.潜望镜是在潜水艇或地下掩蔽工事里观察水面或地面以上情况所用的光学仪器。
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的。
第4课彩虹的秘密
1.太阳光是由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当太阳光入射透明物体时,每种单色光按照自己的角度射出,会与其他颜色的光发生偏离,产生彩色光带。
2.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雨后,阳光照射在空中的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形成彩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8分)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2.地壳越往深处()越高,()越大。
3.地下的岩层在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4.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石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
5.岩石由()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
6.()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如动物骨骼、硬壳等)或遗迹(如动物足印、虫穴、蛋、粪便等)。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地震波能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2.地壳下面是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3.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4.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5.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
6.在做火山成因的模拟实验时,用土豆泥做岩浆,用番茄酱做地壳。()
7.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8.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9.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
10.火山喷发与人类生活百害而无一利。()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是地球内部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A地壳B地幔C地核
2.岩浆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A较厚B薄弱C较硬
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Ą ӄ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科学五上答案
ἔ
2.生活中的科学
(1)
4.彩虹的秘密
1.填一填
(1)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2)小水滴 三棱镜 彩虹 小水滴
(3)深蓝 (4)空中的小水滴有受热蒸发了2.小法官
(1)× (2)×
3.生活中的科学
Ą ӄ蓝 靛 紫 (6)两
ἔ
2.小法官
√ × × √
3.生活中的科学
答:相同点:它们都是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形成的。
不同点:露形成是地面温度高于0℃,霜形成时地面温度低于0℃;露是
Ą ӄ
(1)因为地球上的水是在不断循环的。海洋中的水总是在不断的蒸发减少,所以总也不会溢出来;除了海洋,陆地上的水也在不断蒸发,所以空气中总是有
ἔ
2.答:没有。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
3.答:这种现象和自然界中露的形成相类似。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温度比周围空气要低的多,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汽水瓶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4.答: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分散到空气中。接近地面的空气遇冷
Ą ӄ11.热辐射
ἔ
第四单元
12.地球引力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地球引力 落叶 跳高运动员跳起后落地
Ą ӄ
(4)√
(1)在房间躲避时可选择“生命三角区”如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卫生间
ἔ
17.地表的变化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地表形态 (2)青藏高原
(4)地表塌陷 (5)停止围湖造田
Ą ӄ
ἔ
2.小法官
(1)× (2)× (3)√ (4)
3.生活中的科学
(1)轻,内部有空气等。 (2)救生材料
20.陶瓷材料
Ą ӄ22.居室甲醛哪里来
ἔ
(6)② (7)② (8)①
二、生活中的科学(仅作参考)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答案电子版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6300
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
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
4、3400、铁、镍、4700
5、7、28、7.8、24.2万、2010、玉树、7.1、财产
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选择题
1B、2C、3A、4C、5 B、6C、7A、8C
四、实践综合题
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
五、简单题
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一、填空题
1、能源、金属
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
4、地核
5、巨大压力、变形
6、早、张衡、地动仪
7、青藏
8、矿物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认识自己》练习汇总自测题
一、填空:
1.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三部分。躯干骨包括()、()、(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人体共有()块骨组成,全身共有()块肌肉。人体中最大的骨头是(),最小的骨头是()。
3.人体的皮肤下面有()和(),胸腹部有()、()、()、()、()、()、()等器官。
4.人体能够做出各种动作,是因为骨与骨之间相连接的地方有()。如在人体的手腕部分有(),在人的膝部有()。
5.人体需要的营养很多,其中主要有()、()、()、()、()和()等。
6.()、()和()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和()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是人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物质。
7.脂肪含量高的东西会在纸上留下();淀粉有遇到碘变()的性质,人需要的()就是由淀粉转化来的;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的气味。
8.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等。
9.食物的消化一靠()的咀嚼和()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等消化液的帮助,将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物质。()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10.人的口腔附近有(),它能分泌()。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能把淀粉分解成()。
1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组成。
12.呼吸包括()和()两个过程,呼吸是生物吸取(),呼出()的过程。
13.消化器官吸收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内“燃烧”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14.人呼出的气体比呼进的气体含有的()多、()少。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
五上科学学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会收集查阅资料;
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能正确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重点、难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及特点,会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熟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探究2、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我需要的材料:
2、我的方案:红色橡皮泥代表------
黄色橡皮泥代表-------
蓝色橡皮泥代表------
3、我的发现: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的大体比例是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由组成,地幔主要由、、等成分组成,地核主要由和组成。
2、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________,温度逐渐_______。
3、科学家就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二、取出珍宝:
1、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千米。
A 3400
B 2900
C 80
2、( )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3、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 4700
B 6300
C 2900
三、朋友手拉手:
如果把荔枝比喻成地球,你能把他们相关的结构联系起来吗?
荔枝皮地壳
荔枝肉地幔
荔枝核地核
【拓展活动】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继续研究吧!
五上科学学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试题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一〕
一、填空
1、地震波向_________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_________ 。
2、地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火山爆发能形成肥沃的_________。
4、2008年,我国发生的地震是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___________ 。
6、岩石是__________ 组成的。
7、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______ 与______ 的许多信息。
二、选择题
1、下列地表形态的改变对人类有益的是:〔〕
A 乱砍乱伐
B 植树造林
C 土壤沙漠化
2、下列的资源可再生的是:〔〕
A 石油
B 天燃气
C 风能
D 煤
3、有关卵石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中,下面哪些工具是不需要的〔〕
A酒精灯 B 木棍 C 有关的大玻璃瓶 D 页岩
4、对于地球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球的结构像鸡蛋
B 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
C 地球内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地幔主要是由铁盒镍组成的。〔〕
2、地球内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3、火山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现象,与地球内部无任何关系。( )
4、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指植物的根的作用。〔〕
5、煤和石油是可以再生的。〔〕
6、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害无益。〔〕
四、连线
毁坏人类家园
火山危害珍贵矿产
肥沃土壤
火山益处人员伤亡
五、问答
1、海岸边的细沙是如何形成的?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实验操作题(附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实验操作
一、主题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也可以将这六课分为二大层次,《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研究的是地球的内部;《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研究的是地球的外部。
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地球内部有什么》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对下面研究火山和地震作铺垫;《火山》则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的喷发;《地震》让学生了解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岩浆的运动有关,地震与火山的形成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做一块卵石》是地球的外部变化,让学生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各种各样的矿物》介绍地球上的能源矿产和金属金属矿产,认识这些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地表的变化》的变化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表是不断变化的,引起变化的原因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活动。
本单元共7课时,其中《各种各样的矿物》2课时
(二)实验分析:本单元主题共4个实验。
1、第2课—《火山》。
实验名称:火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情境的营造建议:用大量的火山图片或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研究火山的愿望。
实验一:
器材及材料:番茄浆、土豆泥、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盛土豆泥的铁盒或铜片。
实验二:
器材及材料:水槽、冷水、热水、线、废旧药瓶、红墨水。
火山的成因: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详细全面))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
理(详细全面))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喷发的火山、恒星、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4.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
答:灯光照明,激光切割,“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等。利用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6.古人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2000多年前,XXX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XXX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外,在阳光映照下,屋内
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7.光污染普通分为白亮污染、野生白昼和
彩光污染三类。
8.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
现象,传播方向产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到空气中。(图片了解)
9.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11.用什么方法能观察自己脑后的头发?
答:用两块平面镜。后脑勺反射的光传到手拿的平面镜上,再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桌面上的平面镜上,光线再次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12.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1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
平面镜:穿衣镜、跳舞房平面镜、潜望镜等
凸面镜(扩大观察范围):超市防盗镜、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等凹面镜(聚光,可成倒立的像):太阳灶、额镜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汇总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
实验一:假期里,爸爸带着小军外出旅游,他们来到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在那里小军看到神奇独特的火山群,于是小军疑惑的问爸爸:火山是怎么形成的?请试着帮爸爸给小军解答一下,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火山的形成可能和地下的压力有关
我的方案:
1.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出来,也就是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我的发现: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我的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缝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弱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壳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实验二:“地震”一词,让人触目惊心,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试想一下地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发生破裂产生的
我的方案:
1.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到桌子上,两手
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
1.通过挤压,在压力作用下,毛巾成了褶皱状。
2.木棍折断时发出“啪”的声音,同时手有强烈的震感。
我的结论: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参考答案
第1课《细胞》
一、记录园地
1.我搜集到的有关细胞的资料: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次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薄片,放在自制的显微
镜下观察,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细胞)命名。事实上,他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
2.我能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二、拓展探究
我查到的有孔虫的资料
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种类繁多。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食物为硅藻以及菌类、甲壳类幼虫等,个别种的食物是砂粒。有孔虫是浮游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重要的食物来源。
有孔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石灰质壳﹐壳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许多丝状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遗壳堆积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虫化石可用来测定岩石的地质年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实验梳理
1.认识光
实验1【探究问题】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3张带孔的纸板、1个黑色纸屏、手电筒。
【实验过程】
1.打开手电筒,照射纸板;
2.调整三张带孔的纸板的位置,让手电筒的光穿过三张纸板照射在黑色纸屏上;
3.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光可以穿过三张纸板照在黑色纸屏上。
【实验预判】如果三个孔呈一条直线时,黑色纸屏上有光斑,不在一条直线时,黑色纸屏上没有光斑,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当三张纸板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的光才能通过小孔照射到了黑色纸屏上,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探究问题】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我的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屏,蜡烛,带小孔的硬纸板,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将带孔的硬纸板放在蜡烛和纸屏中间,三者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3.移动纸板的位置,观察纸屏上成像的变化。
【实验预判】如果在纸屏上能看到蜡烛火焰的图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纸屏上出现蜡烛火焰倒立的像,移动带孔的纸板,成像的大小和清晰度也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
实验3【探究问题】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有什么变化?
【我的猜想】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
【实验器材】平面镜、手电筒(备用)
【实验过程】
1.保持光源位置不变,观察光源照射的位置;
2.将平面镜放置到光源照射处,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2019-2020年青岛版(2003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实验、简答题重点整理
2019-2020年青岛版(2003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实验、简答题重点整理
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1、(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有时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发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2、(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红色热水会溢出来。
(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了出来。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3. (1)在模拟地震成因的过程中,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岩层。
(2)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标准答案
上学期第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
上学期第2.3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2—
上学期第3. 4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3—
上学期第6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4—
《训》P79.第9课的四.1.
答:(1)耳廓和外耳道;鼓膜、听小骨等;耳蜗等。
(2)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
上学期第7 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5—
仙后座
秋季北天夜空南部
上学期第8周科学作业1(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6—
秋季冬季
上学期第8周科学作业2(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7—
上学期第9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8—
上学期第10 、11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9—上学期第11 、12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0—
上学期第13周科学作业(五年级) ~ 青岛版小学科学《导学与训练》(五上)问答题和探究题参考答案—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6300
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
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
4、3400、铁、镍、4700
5、7、28、7.8、24.2万、2010、、7.1、财产
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选择题
1B、2C、3A、4C、5 B、6C、7A、8C
四、实践综合题
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
五、简单题
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一、填空题
1、能源、金属
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
4、地核
5、巨大压力、变形
6、早、衡、地动仪
7、青藏
8、矿物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三、选择题
1B、2A、3C、4C、5C、6B、7B、8A C
四、简答题
1、答:地球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各层的结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底部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2900多千米。这一层的温度大约1000℃至3000℃,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地幔下部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半径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这一层密度大、温度高,温度高约4700℃。
2、答: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火山的作用可形成矿藏,火山灰可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有的还可制作水泥,许多火山泉水有医疗之效,不少火山区还是旅游胜地,这些都是火山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爆发的火山会引起气候异常,火山喷出窒息性和有毒的气体可使人和动、植物死亡,大量的熔浆和火山碎屑物可摧毁城市、村庄和田野,从而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五、实验科学探究
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岩浆、地壳
实验看到: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火山喷发的原因:地壳压力大,岩浆可能从地壳薄处喷出。
2、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用力折木棒,木棒会弯曲、变形,当用力很大时,木棒会断裂,感觉振得手发麻,并发出“啪”的声音。
(2)毛巾会弯曲、变形,出现折皱。
(3)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形成地震。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液体、固体、气体,四面八方
2、振动、波浪、水波、周围、消失
3、耳廓、外耳道,听小骨、椭圆、半透明、耳蜗
4、外耳道、鼓膜、鼓膜、鼓膜、听小骨、耳蜗、耳蜗、声音信号、大脑
5、20~20000
6、性质、能量、穿透力
7、污水、废气、垃圾,污染
8、军事领域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选择题
1C、2B、3B、4B、5B、6B
四、在下图中填写耳朵各部位的名称(见课本P24页)
五、简答题
1、答:听不到声音。因为那里没有空气,又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听不到。
2、答:马、兔的耳廓很大很长,并且可以转动,这可以使它们听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微弱的声音,及时发现各种危险情况,防止受到伤害。
六、实践综合题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近处的蜡烛火焰跳动,在远处的蜡烛火焰不动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敲鼓时,鼓振动发声,鼓振动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传到蜡烛的火焰,火焰也同时振动)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
一、填空题
1、振动、空气。
2、振动、空气、真空
3、鼓膜、耳蜗
4、外耳、中耳、耳,中耳、耳,外耳,鼓膜、听小骨,椭圆形、半透明,耳蜗、听神经
5、物体振幅、振幅大、振幅小
6、20~20000
7、高、低
8、产生、传播、生活区
9、噪声、污水、废气、垃圾
10、液体、固体、气体,不同,真空
11、空气、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