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派

合集下载

各种建筑思潮

各种建筑思潮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_概述及解释说明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_概述及解释说明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新陈代谢学进行名词解释和详细说明。

新陈代谢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涉及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营养学和医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

通过探索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调控机制以及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新陈代谢学为我们认识人体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视角。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首先,介绍新陈代谢学的定义以及其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阐述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要点,包括其定义、意义以及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研究新陈代谢所采用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涵盖传统方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接着,介绍新陈代谢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肠道菌群与新陈代谢的关系、微生物组转移和共生关系的作用以及新陈代谢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新陈代谢学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新陈代谢学的系统阐述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认识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调控机制以及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同时,介绍新陈代谢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此外,通过对新陈代谢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可以展望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并期待其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2. 新陈代谢学的定义和背景介绍2.1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这些反应维持着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和物质合成。

2.2 发展历程新陈代谢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起源于20世纪初期。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特定化合物的代谢途径进行描述和解析。

随着科技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新陈代谢学逐渐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并加强了对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乌托邦 ——日本新陈代谢派的理想城市

乌托邦 ——日本新陈代谢派的理想城市

超级像加大号版的斗拱
师傅登场
丹下健三 东京湾规划 1960年
1960年的东京
• “东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荒野,是由木头和混 凝土体块构成的建筑的大量积聚以及主干道和 狭巷,水道和铁轨组成的混杂体,还有树,电 缆和招牌——就是一个塞满了人且充斥着引擎 轰鸣的丛林··· ··无论你来到东京时,乘坐的是 飞机,轮船还是火车,你不单无法感受到明确 的城市结构,甚至会以为自己深陷漩涡,这里 的场景让你困惑,这里的无处不包让你惊讶, 你就像被一股强大的令人窒息的潮流吞没。” ——摘自Erhard Hursch《东京》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
什么是新陈代谢?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 新陈代谢作为一种生 物体和外部世界物质 和能量交换的有机功 能,Fra bibliotek生命的重要特 征。
• 同时,新陈代谢也有吐故纳新的含义。 (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 )
不断在运动的城市
新陈代谢派的主要思想
填海—新的阵地
乌托邦 ——日本新陈代谢派的理想城市
起源——新陈代谢的1960
1960年的世界设计大会在日本东京主持召开
日本建筑师协会(JIA)
日本广告艺术协会(JAAA)(规模较小)
临时退出
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
浅田孝
川添登 黑川纪章
大高正人 菊竹清训
桢文彦
于1960年加入新陈代谢派
于是,这些人组成了日本探索日本未来城市 应该以怎样一个方式存在的先锋派——
•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所谓的城市总体 规划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除非它被完 成,否则整个规划无法被理解。第二, 它可能或多或少与社会脱节了。我们这 里提出的主体形式的概念是动态的。主 体形式是一个持久性的实体,能经历社 会的任何变化。” ——桢文彦与大高正人

黑川纪章时代的终结

黑川纪章时代的终结

⿊川纪章时代的终结享誉国际的⽇本建筑师⿊川纪章(Kisho Kurokawa)2007年10⽉12⽇因⼼脏衰竭去世,享年七⼗三岁。

他的设计融合传统建筑风格和⼈与⾃然的共⽣哲学,在建筑史上与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本现代建筑界三杰。

强烈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符号性这种做法,在⽇本现代建筑师中很常见,在⽇本三代建筑师中,绝⼤部分建筑师是⾛纯粹现代主义的,⽇本⼈讲究纯粹,喜欢现代的简朴,已经有点达到⾛⽕⼊魔的地步了。

在⽇本,勒·柯布西艾特别受欢迎,战后⽇本甚⾄出现了“柯布派”。

不过,⾃⼰还是喜欢那些把现代和⽇本传统结合起来的建筑师,好象第⼀代的丹下键三和第三代的长⾕川逸⼦,他们对现代吃得透,对⽇本传统⼜有感情,因此能够结合得⽐较好。

从吉隆坡回美国之后,有⼈给我看⿊川设计的⼀个中亚国家的⾸都⽅案,好象是塔吉克斯坦还是哈萨克斯坦,尺度太⼤,不由得联想起勒·柯布西艾的昌德加尔和奥斯卡·尼迈耶的巴西利亚,好象科幻布景,不像是⼀个适宜⼈住的城。

在建筑史中,⿊川被列⼊“新陈代谢”派的代表⼈物。

他从四⼗年前开始倡导的“共⽣”思想,理论界对他很推崇,说他的理念“已被推崇为⽣命时代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成为⼆⼗⼀世纪的新秩序。

‘共⽣思想’这⼀观念,不仅对建筑领域,⽽且对经济领域和其它领域都产⽣了深远影响,如今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1997年,“国际现代建筑运动⽂献与对话组织”(DOCOMOMO,全称是“Documenta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 International”)向联合国教科⽂组织选择20项代表20世纪建筑最重要的作品的⽂化遗产和重要建筑家活动提及的候选名单中,⿊川有两个项⽬进⼊候选名单,⼀个是中银密封舱型塔(1972·东京),另⼀个是“索尼塔”(1976·⼤阪),在⽇本建筑界得到如此殊荣的⼈的确不多,因此⿊川完全可以说是⽇本现在还健在的顶级建筑⼤师之⼀了。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

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

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

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

作为其主要成员之一的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

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的理论而广为人知。

他所谓的“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筑构想。

在1970年的大阪国际博览会上,黑川纪章推出了TB实验性住宅,将建筑所具有的发展可能性充分表现出来了。

为此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

每个舱下面有两个托架支 撑着,而上面仅由两个螺 丝固定。每个舱的内部装 修力求新颖奇特,墙、床、 天花板集成一体化,屋内 的墙角为圆角。 这座大楼以当代建筑学的 “新陈代谢”思想为背景, 是“新陈代谢主义”的一种 图解。虽然普遍适用性不 高,但是它的确标志着那 一时期的先进技术,同时 更像是都市中心的一个孤 傲的纪念碑。
外露的大圆筒和混凝土的 粗糙质感、楼板和圆筒交 接处的梁头,愈加强调了 这幢建筑物的结构,暗示 着它讲来的成长。山梨县 文化会馆建成后就进行过 扩建,从而建筑自身就构 成一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 解决其成长和变化的立体 交往空间。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 1934年4月生于名古 屋市,1957年毕业于 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 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 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 研究室工作,1959年 获硕士学位,1960年 参加“新陈代谢”组织, 作为中心成员活动。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
1山梨县文化会馆 ——丹下健三 2中银舱体大楼 ——黑川纪章
下健三
丹下健三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 筑师。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 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 的探索,如山梨文化会馆 (1966)静冈新闻广播东京 支社(1966)等。
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 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 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 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 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 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 个社会 ——丹下健三
山梨县文化会馆(丹下健三 1966)
1966年由丹下健三在日本 山梨县建成的文化会馆是新 陈代谢派的著名作品,它的 平面组合就是仿照植物新陈 代谢的功能,设计了一个个 垂直的圆形交通塔,内为电 梯、楼梯与各种服务设施, 所有办公空间则建立其间,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建 或减少。

新陈代谢主义

新陈代谢主义
1、新陈代谢的概念
2、新陈代谢的主要观点
3、新陈代谢产生的时代背景
4、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
城市规划的发展
丹下健三
矶崎新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建筑设ຫໍສະໝຸດ 的发展菊竹清训丹下健三
黑川纪章
5、新陈代谢理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定义新陈代谢理论是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提出挑战,宣告生命时代的诞生。
(小字:日本建筑师菊竹清训提出,现在已进入20世纪后半叶,有必要建立一个超越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并认为,形式已失去对功能的依附,进而提出“空间抛弃功能”的口号。并认为现在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新陈代谢的设计理论。)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是极具影响的新陈代谢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是丹下健三的学生,在1961年提出了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该方案的构思受到生命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解构启发。
新陈代谢的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丹下健三、矶崎新、黑川纪章、菊竹清训
丹下健三
20世纪50年代晚期,丹下健三对“新陈代谢”的观点感兴趣,并把它引入到旗市设计之中。为谋求东京向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在《东京规划——1960》中应用了新陈代谢理论,其中的东京湾规划论证了东京湾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方向以及建构“开放系”的城市结构,即为了解决东京都中心人口过于密集、业务区过分集中的弊病,在东京湾区域发展临海新城一一东京湾大都市圈。该规划期望在东京湾的东京都、神奈川县和千叶县形成总体开发。以形成‘“核分散型”的联合都市网。其中千叶县的幕张新都心规划在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以便缓解东京的人口和交通压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集中于东京一极的问题。丹下健三认为城市的构成是以城市中心为基础的。过去的城市组成包括原始的集市广场,教堂和市政大厅,然后城市以这个中心放射向外发展。丹下认为,随着汽车等交通产业的发展,城市将变得更加庞大,并且,这些大城市的卫星城也会得到发展。同时,他强调往城市中心进军已经没有必要了。根据丹下健三的理论,他提出了线性城市的设想,打算改变过去的中心式模式。在2维平面上,这种线性城市系统将会在一条主轴上形成多个小的中心,然后再沿着这个中心向外延伸发展,在三维的空间中,城市中心采用巨柱架空的结构,将行政、办公、娱乐等功能体架空到土地之上,并且,这些功能能随着城市的扩大而接着向空中发展。这中做法,减少了土地的使用,并且在地面上创造出连续的空间。这个项目将会创造150万所房子,为500万人口提供居住场所。并且,他将提供大量的办公场所,停车场,娱乐场所。

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1、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2、先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的建筑。

3、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为中心、以小资产阶级意识兴起的发扬个性、提倡天性的建筑形式。

4、折衷主义:19世纪上叶~20世纪初,欧美盛极一时的建筑形式,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样式,也称“集仿主义”。

5、分离派:1897年,一部分人从维也纳学派中分离出来,成立“分离派”,声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

主张造型简洁、常用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6、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中心,以在绘画、装饰及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特点为目的的运动。

特点:①极力反对历史样式②主张采用新的简化建筑装饰题材并大量使用易于制作曲线的生铁构件③主要特征表现在室内。

6、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特点:高层建筑、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立面。

7、草原式住宅:20世纪初,赖特在美国中部地区地方农舍的自由布局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特点:①在造型上力求新颖②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③平面常作成十字形④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又大,室内光线往往比较暗淡⑤惯用水平线条⑥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界的接触⑦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一致8、德意志制造联盟:为了使后起的德国商品能够在国外市场上和英国抗衡,1907年出现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建筑观: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提出使用新材料、新结构,并在建筑形式当中体现出来9、表现主义: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产生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戏剧。

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型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10、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发源于意大利的流派。

建筑流派分析

建筑流派分析

(2)、蒙德里安,以其独特的“水平线——垂 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将现代 抽象绘画带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他绘画的核心倒并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内在的精 神性追求。评论家乔治施密特说,“他(蒙德里 安)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象任 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一 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 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里,那么这里比使用任 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 昂的气概。它是精神观念或态度的最崇高的表现; 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 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而且这些对立的精神的 作用不低于物质的作用。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 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一幅画中永远放 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不过,这种以追求 精神性为核心的绘画,其实并没有与客观自然绝 对隔离开来。对蒙德里安来说,精神与物质是相 通的。他认为,“在新造型主义中,那条将心灵 与生活连结起来的纽带并未割断;因此我们绝对 不会把它看作是对真正现实生活的否定,相反, 我们将会看到物——心两重性趋于和谐。”
立面图:
正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从三个立面上看,建筑立面是由蒙德里安的色彩构成的画演变发展而来, 由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图中缺少弧线,都是简单明朗的直线,这种直来直往 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充满了设计色彩和绘画的感觉,稳重大方,这是对荷兰 风格派最恰当诠释。对后来的建筑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风格派在几何形体、空间 和色彩的组合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对于冲破古典传统、创造现代形 式有着积极作用。它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白、黑、灰等中性色系为主的色彩规划, 以及立体主义造型和理性主义的结构特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 标准符号,直接影响了追求功能合理、结构简洁和造型单纯的现代建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试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试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2年中国建筑史部分一,绘图或用文字说明下列术语:(每题4分共20分)1,密檐式塔2,梭柱3,覆盆和鼓镜4,阙5,旋子彩画二,从下列三座古建筑中,任选两座,分别绘出其透视图或主要立面图,并注明其建造朝代和地点。

(每题5分共10分)1,佛光寺大殿2,晋祠圣母殿3,佛宫寺释迦塔三,列举三种我国有关建筑方面的古代著作,分别说明其成书时代,主要内容和作者。

(十分)四,从下列两座城市中任选一个绘出其平面示意图,并分析其城市规划布局的特点。

(10分)1,唐长安城2,明清北京城外国建筑史部分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古埃及第一座石头的多层金字塔是在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金字塔,以后金字塔的形制不断探索,终于在____________建造了代表性的三大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罗马公共浴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世纪西欧和东欧的宗教建筑在型制,结构,艺术上分为两个建筑体系,在东欧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制。

在西欧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制和结构,4,《建筑十书》《论建筑》《建筑四书》《五种柱式规范》的作者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英国杰出的古典主义者____________设计的在___________的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建筑学·新陈代谢派:日本美学的再出发

建筑学·新陈代谢派:日本美学的再出发
58
Hale Waihona Puke 图借此 创造吸 引西方关注 的民族形复
可 以说 ,建 筑充 当 了传递 形象
市都 得 以重建 ,建 筑师 因而 有机会 进 行
息的媒介 。2 0世 纪早 期 , 日本建 筑
新 的建筑 实验 ,发 展新 的建 筑设 计 与城 由政府官 员 和赞 助商 拟 定营 建 计划 多数建筑 师在设 计 建造 方 面 也基 本 市规 划 。 日本建 筑 也 深 受 政 治 气 候 的 影 响 。 他们 的想法 。此 时 , 日本 建筑 师 尚 明治维 新 以来 , 日本建 筑 史 的现 代 化进 分意识 到 自己在社会 中 的社会 文化
他 们假 定 “ 筑 是 一 种 媒 介 ” 建 ,认 为 建 学 研 究生 院 ,成为 丹下 的助 手 。同样 重 筑 形象 能 够传递 其 信息 与哲 学 。 要 的还有 大谷 幸夫 ,他 曾与丹 下 合作 研
9 8年 大 学 毕 新 陈代 谢学 派 致力 于未 来派 的高科 究 东京 重 建 规 划 ,直 至 1 5 技 乌托 邦 的建筑 设计 和 城市 规划 。他 们 业 。这 两位 助 手在丹 下 的一 系列项 目中 全部 努 力 的基础 是 一 项 基 本 原 则 : “ 城 扮 演 了重要 角 色 。特 别是 作为 组织 者 的 市 成 为 形 象 ( i 2 1 :x i ” Ln 0 0 vi 。并 认 浅 田,他将 各式 各样 的青 年建 筑师 联合 ) 新 为 ,关 于建筑设计 与城 市规划 的新 观念 , 起来 ,使 之 齐心 协力 ,最 终形 成 了 “
约西 亚 ・ 德 尔 ,这 位 英 国建 筑 师在 明 且力 图重 建 日本 国家认 同 。它继 承 肯
治时代早 期 曾受 日本 政府 之 邀担 任 外籍 统 的建筑 观念 ,认 为建筑 能 够直接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的定义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的定义
这是探索代谢途径最有效的方法。
标记方法有:化学标记法、同位素标记 法。
(1)化学标记法
1904年,德国F.Knoop首次用苯环标记 脂肪酸探讨中间代谢途径,提出著名的 脂肪酸β-氧化学说。
缺点:化学标记法使天然代谢物分子结
(2)同位素标记法
1941年,Rudolf Schoenheimer首次采用 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
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 方面,能量转化寓于物质转化过程之中, 物质转化必然伴有能量转化。
2、合成代谢(anabolism)分解 代谢(catabolism)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并非简 单可逆反应,发生于细胞不同部 位(尤其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
例如:脂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 是在线粒体中进行,而乙酰辅酶 A合成脂肪酸则在细胞浆中进行。
A变T化PΔ+HG20O’→= A-3D0P.5+1P4ki J(/m标ol准)自由能
b、在某些情况下,ATP的α和 β磷酸基团之间的高能键被水解 (即同时水解γ和β-磷酸基 团),形成AMP和焦磷酸。
ATP+H2O→AMP+PPi (ΔG0’= -32.19kJ/mol)
(2)作为磷酸基团供体参与磷酸化反应 生化反应中,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
高能键中的“高能”是指其自由能高,并 非键能高。
细胞中重要的高能键:高能磷酸键和高能 硫脂键。
“高能键”与“键能”(energy bond)区别:
化学中的“键能”是指断裂一个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高能键” 是指水解或转移该键所释放的能 量。
2、高能化合物概念及种类
概念:分子结构中含有高能键的 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1,3-二磷酸甘油酸 是葡萄糖的分解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分 解为乳酸时所释放的大部分自由能,几 乎都保留在这两个化合物中。在细胞中 这两个化合物并不直接水解,而是通过 特殊激酶作用,以转移磷酸基团的形式, 将捕捉的自由能传递给ADP从而形成 ATP。而ATP分子又倾向于将它的磷酸 基团转移给具有较低磷酸基团转移势能 的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和甘油,从而生 成6-磷酸葡萄糖和3-磷酸甘油。

现代建筑风格之新陈代谢主义

现代建筑风格之新陈代谢主义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QatarNationalLibrary建设中卡塔 尔-多哈为迎接2006年亚洲运动会树 立城市形象。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是 集国家图书馆、现代美术馆、自然 历史博物馆于一体的复合文化设施。 为使该设施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可以代表多哈形象的建筑,卡塔 尔王族选择了矶崎新的未建成方 案———空中城市。经过对功能结 构的反复推敲,四十年前的梦想终 于变成了现实。这里,垂直交通由 三根圆柱体承担,两翼是图书馆, 地面建筑的南面是美术馆,北面是 科学自然史博物馆。
菊竹清训
• 代谢主义的观点为将生物体的生长 , 繁殖 新陈代谢派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静止的功能 , 的生命过程 , 化学变化即为代谢将此概 主义的“机器”观,强调应借助于生物学或通 念衍伸一切事物经由新旧的斗争 , 最终必 过模拟生物的生长、变化来解释建筑,与西方 被新事物所取代 , 所以极力的强调以最新 自古以来参照人体、并以人体比例为基准把握 科技来解决问题 ! 而二次大战后代谢主义 建筑不同,他们独创性地将建筑与生物机能的 成为日本建筑自省运动 , 日本代谢派建筑 变换联系到了一起,这恐怕与东方传统的木构 师们试图以禅的观念克服人性与科技之间的 建筑体系,尤其是日本伊势神社式年迁宫的造 矛盾 , 使现代建筑在观念上仍可兼顾人性 替制度有着某种亲缘关系。 与科技文明 !
1928年出生于日本九州久留米metabolism主义者海洋城市项目之后继续提出浮动系统作为对于高密度的都市的解决之道菊竹清训的浮动城市可称上代谢主义中最具诗意的幻想他的建筑设计活耀在过去50商业和市政厅大厦对学校博物馆体育设化学变化即为代谢将此概念衍伸一切事物经由新旧的斗争最终必被新事物所取代所以极力的强调以最新科技来解决问题而二次大战后代谢主义成为日本建筑自省运动日本代谢派建筑师们试图以禅的观念克服人性与科技之间的矛盾使现代建筑在观念上仍可兼顾人性与科技文明新陈代谢派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静止的功能主义的机器观强调应借助于生物学或通过模拟生物的生长变化来解释建筑与西方自古以来参照人体并以人体比例为基准把握建筑不同他们独创性地将建筑与生物机能的变换联系到了一起这恐怕与东方传统的木构建筑体系尤其是日本伊势神社式年迁宫的造替制度有着某种亲缘关系

雷姆。库哈斯说日本新陈代谢派

雷姆。库哈斯说日本新陈代谢派

雷姆·库哈斯:谈日本新陈代谢派“在我的建筑朋友圈里,最好的朋友大多是日本建筑师,”OMA建筑师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说道,这个讲座主要面向来自日本的建筑系学生。

“事实上,在建筑圈里,我的好朋友无一例外,都是日本建筑师。

”纽约的日本学会大礼堂挤满了咯咯笑着的虔诚听众,库哈斯昨天晚上的到访主要是为了讨论去年撰写的里程碑似的巨著“日本计划:关于新陈代谢派的讨论”。

这部体积庞大的、内容精彩纷呈的巨作是七年辛勤劳动的结晶,期间库哈斯与瑞士建筑评论家汉斯。

尤利斯。

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追踪和访问了现存的日本新陈代谢派(Metabolists)成员,他们是战后时期涌现的先锋,是非西方的前卫一代。

在书中,他表达了对以往时代革新者的尊敬与热爱:仅仅是纯粹的名人,距离“明星建筑师”转向到消极意义很久之前,拥有的仅仅是科技尚未如此发达之时的简单模型;总而言之,是一种团体散发出的亲密关系,持续不断的对话与联系,是对存在于当下建筑中的与世隔绝氛围的尖锐反抗。

以下是笔者从其演讲中采集到的精彩片段,包括亚洲先锋派成长的点滴细节,甚至还有库哈斯对自己的独家揭秘。

为何是新陈代谢派?为何是现在?“我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交往甚密,这也是我们相互理解的途径,”库哈斯说道。

“对于能够见证第一个非西方的先锋派,我感到欣喜万分。

目前,我们居于一个主观能动性逐渐分离于我们自身的地方……之前,我在新加坡写作,作为一个西方人,觉得这座城市非常平庸,但也可以诠释为一个在新陈代谢派美学影响下不断改变的城市。

我之所以对新陈代谢派如此感兴趣,也因为它第一次体现了非西方的先锋派如何在美学和意识形态上压倒西方,控制了话语权。

”关于当代日本美学“有一个问题我们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一个人称自己是日本建筑师是有意义的,同时,为什么一个人称自己是荷兰、美国或者法国建筑师就毫无意义的?”他说道,“也许日本是一个与过去时代完全割裂的现代团体。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营造法式》中称“侧脚”是指:( )A.柱子自下而上有收分B.檐口二端起翘C.柱子向内倾斜D.山墙向内倾斜【答案】 C2、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下列不符合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对定量指标的评价是( )。

A.卧室、起居室的数量多者为优B.好朝向的卧室,起居室的数量多者为优C.使用面积系数大者为优D.平均每户面宽大者为优【答案】 D3、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A.具备“ 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B.具备交通优势C.具备良好的防卫性D.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答案】 D4、公共建筑中水平交通通道宽度的确定和下述哪个因素无关?()A.交通流的构成B.空间感觉C.建筑性质D.建筑采光【答案】 D5、下列何者为日本新陈代谢派建筑师?Ⅰ.前川国男Ⅱ.模文彦Ⅲ.丹下健三Ⅳ.黑川纪章( )A.Ⅰ、ⅡB.Ⅱ、ⅢC.Ⅲ、ⅣD.Ⅰ、Ⅳ【答案】 C6、剧场按规范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哪项是根据具体技术要求而定的?( )A.特等B.甲等C.乙等D.丙等【答案】 A7、体育运动场地出入口的大小除了满足出入方便和疏散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下列哪项要求?( )A.器材运输B.媒体采访C.运动员和观众交流D.贵宾出入【答案】 A8、下列关于窗的叙述,哪条不符合规定要求?( )A.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清洁B.高层建筑宜采用推拉窗C.高层建筑采用外开窗时,应有牢固窗扇的措施D.窗台低于0.60m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答案】 D9、下列关于勒·柯布西耶设计风格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由现代派风格到粗野派风格B.由现代派风格到抽象派风格C.由现代派风格到浪漫派风格D.由浪漫派风格到粗野派风格【答案】 B10、建筑基地内单车道宽度与双车道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A.3m和6mB.3.5m和7mC.4m和7mD.4m和8m【答案】 C11、以下哪一项不是划分高层建筑物类别的依据?( )A.建筑物面积B.建筑物高度C.使用功能D.建筑物所在地区【答案】 D12、下列工程项目中,属于Ⅱ级复杂程度的建筑是()。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槇文彦与新陈代谢派

槇文彦与新陈代谢派

见端 倪 , 百 废俱兴 , 各行 各业都开 始进 入高速 发展 的轨 道 , 据世界 银行统 计资 料 , 1 9 6 0至 1 9 7 0年 间 日本经 济平均增 长速 度达 到了 1 0 %。 但这个 时期 的经 济主要 还是 一种 粗放 的劳 动密 集型 产业模 式 , 并 由此 导 致大 量人 口从农 村涌入 城市 。 1 9 7 0年 日本 的城市 人口所 占比例 已达 到 7 1 . 2 %, 接 近甚至
重 的反美 情 绪 。 他也 因此得 以从一 个旁观者 的角度 冷静 审视 日本 的建 筑 。 在很 多人 还在 为建筑 的传 统和 现代争 论不休 时 , 他 却早 早地 关注 到了另一
个 话题 : 聚落, 通过研 究进 而发展 出 “ 集群 形态 ”( C o l l e c t i v e F o r m) 的概念 。 事实 上, 聚落 作为居 住现象 自古至今 一直存 在 , 只是 在西 方现代 主义 运
动 中, 建 筑师 们关注 的更 多是经 济和 技术 , 而 后现代 主义者叉 过分 沉迷 于对历史 的回溯 , 以至于对 这种人 类最习 以为常 的集群 关系 的研 究被无 意识 地 忽 略了。 棋 文彦在 地 中海沿岸 的旅途 中发现 了这 种足 以令 他震 撼的秩 序 , 于 是开 始探讨 将这种 聚落 的方 式应 用于现 代建筑 中的诸 多可能 并于 1 9 6 4年
F o r m) 、 巨构形 式 ( Me g a F o r m) 和 群形 式 ( G r o u P F o r m) 。 三种模 式 中只有群 形式 是通 过 历史 简单演 进而 自然形 成的 , 另外 两 个则都 是在 现代 主
义设 计运 动 中人为创 造的 。 其 中组合形式 是 “ 建筑 师最能 理解 和使用 的技术 ” 【 5 】 , 他 却仅用 了最 少的 笔墨来 阐述 ; 而在后 两者 中则 明显偏 向后 一种 :“ 也 许 巨构形式 将迅 速成 为过去 , 尤其 是在那 些不 必要 的计 划里 … “ 它将成 为城市 的负担 。 ” [ 6 而 群形式 将 “ 在 空间 中从不 断更迭 的元素 系统 中生成 ” 。

福斯特对“新陈代谢”理论的阐述

福斯特对“新陈代谢”理论的阐述

436亓筱发 长春理工大学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存在生态思想,一直是理论家们进行争论的热点之一,即使一些绿色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存在生态思想,也只是片面的、简单的将马克思主义与绿色理论相结合,而没有深入、系统的挖掘。

正是基于此背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思想产生背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后重新构建了一种独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

福斯特指出,马克思在李比希“新陈代谢”理论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是其生态思想的主旨,通过对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重新阐述,这对于我们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福斯特;“新陈代谢”理论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436-01许多学者认同“新陈代谢”是马克思生态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并非马克思首创,福斯特通过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最早可以追溯于1815年,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德国的生理学家便开始使用这一概念,在最初的意义上,这个词专门是用来表述身体内部与呼吸有关的物质交换。

一直到了1842年,德国的农业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他的巨著《动物化学》一书后,这一概念才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在李比希使用这一概念之后,这个词既具有了农业化学的涵义,也有生理学的涵义。

在李比希那里,这一概念已经不仅仅适用于有机体,还同样适用于无机体,福斯特进而指出,根据李比希所采用的解读方式,“新陈代谢”这一概念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经成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互动”的“最关键方法”,即,依附其生存环境的有机体,通过吸收来自环境中的能量,并且以各种形式转换为有利于其发育的营养物质。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李比希的思想贡献,但是他也没有一味地去吸收“新陈代谢”思想,而是在一种全新的背景下使用这一概念,即,李比希更多的强调是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而马克思则将其放在了“整个社会生态关系”之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陈代谢派
新陈代谢派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

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

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

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

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

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观点。

在日本战后,存在着三个主要建筑流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大高正人、菊竹清训和黑川纪章等等当时的“少壮派”所展开的“新陈代谢派”的运动。

“新陈代谢派”运动的时代背景,可以用丹下健三的1959年的一番话来做说明。

丹下说:“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个社会”。

丹下在讲话中,很明显把新技术当作是对信息革命的应答措施。

(但是,在当时信息革命的特征不很明朗,只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和网络盛行的时代,这种特征才表现为越来越明显。

)对信息工业社会的特征把握不很准确,也就使“新陈代谢派”无法拿出相应正确的对策。

也就是说,“新陈代谢派”之所以很快就消失历史的黑洞中,就如它们自己的主张一样:即“强调事物的生长,更新与衰亡”,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着眼点的超前性和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也可以说“新陈代谢派”企图用工业技术(即工业社会的手段)去解决信息社会的存在的问题。

相当于后来欧洲兴起的高技派,在欧洲的解
构主义运动对“不确定性”冲刺失败后的无意识的反映。

还有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干脆以建筑类型学的名义在进行“复古”的举措,瑞士的博塔就是新理性主义典型的继承人之一。

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不确定性”的问题所在,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新陈代谢派”的主张的实质性问题(即对信息社会特征的认识问题)只有到了伊东丰雄才被真正地认识清楚了。

“新陈代谢派”虽然自己在历史上没有结下什么硕果,但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后来的日本建筑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为当代日本建筑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由于“新陈代谢派”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无法把握实质问题,于是“新陈代谢派”的中坚分子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误读信息社会的特征,于是生发出种种的偏离:黑川纪章无奈地转向“新陈代谢派”的本义即生物
学倾向以生物适应为基础的共生理论,从目前看来,这一支流后劲不足。

矶崎新的历史后现代建筑虽然带动了日本后现代的探索,这一支在目前的活动基本上不属于主流。

但是,由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这一支流却呈现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

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

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

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

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

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观点。

由于“新陈代谢派”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无法把握实质问题,于是“新陈代谢派”的中坚分子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误读信息社会的特征,于是生发出种种的偏
离:黑川纪章无奈地转向“新陈代谢派”的本义即生物学倾向以生物适应为基础的共生理论,从目前看来,这一支流后劲不足。

矶崎新的历史后现代建筑虽然带动了日本后现代的探索,这一支在目前的活动基本上不属于主流。

但是,由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这一支流却呈现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