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 广东金融学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汽车工业分布的区域(差异)性
1.生产方式的区域差异 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区域集中趋势,如 美国和日本,仍然以大的汽车生产中心为 分布的主要方式。 灵活生产方式下的区域分散趋势,如在欧 洲出现的汽车工业企业在多个地区(更接 近市场需求区位)的分布。
2.不同经营方式的区域差异
日本的“丰田模式”,即集中在一个地区
四、区域的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的开发
(一)“知识经济” 1.知识经济的涵义 2.“知识产业”的形成 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化—传媒事业的产业化,各 类咨询业(如法律服务、会计、审计、资产的评估、 建设工程的评估、各项规划等专门的经营性产业)的 发展。 3.“知识经济”的地区分布 “知识经济”在地区分布上更注重地区教科文产业的 发育水平,对地区信息条件的要求更高,对地区的 “创新环境”——包括人才的集聚、制度的保障、各 项服务业的发展等也有更多的要求。
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已经发生 1995年以来,连续多年国内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
市场价格,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农产品对我 国农业的冲击会越来越大,粮食价格将继续下跌;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相对高昂与我国的小农经济直 接相关 如果发展规模农业,按人均1ha的规模只需要1亿 个农业劳动力,而现有3.24亿,应该向非农产业 转移2.24亿劳动力,但是1998年城镇从事非农产 业的劳动力尚有8000万的剩余,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将面临极大的压力,如果无法实现转移,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无从谈起。
3.国家的产业政策 我国的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工业项目的开发具有明
确的引导意义。在操作层次上,国家(包括中央 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仍然在项目的立项——审 批——获得贷款——获得某些政策上的优惠等方 面施加控制, 4.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的竞争 主要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对新开发企业的压力, 包括其品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规 模经济下的生产成本和职工工资对人才的竞争。 一个严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市 场和管理优势与培育和保护民族工业(民族品 牌)。
Leabharlann (三)汽车工业开发的可能模式
存在以下两种可能的模式。 放开国内市场——供给刺激需求——需求 拉动生产; 保护幼稚产业——国内竞争和等待需求回 升——刺激规模生产的形成——价格下 降——开放国内市场。
(四)汽车工业开发的技术模式 A、发达国家的成长模式:汽车工业自身的 开发与发展——产业关联的发生与发展—— 带动地区经济; B、发展中国家的模式:仿制与研制——实 现独立开发和带动国民经济(韩国),引进 外资培育汽车企业——注入本国资本,实现 合资——加强自我研制——形成本国的汽车 工业体系(巴西); C、我国的模式:对国外产品的仿制(建国 初期)——独立研制(改革开放以前)—— 引进国外成熟产品、合资与再仿制——再研 制。
二、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 1.发展方式的转变 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一致,由外延
的方式转变为内涵增长的方式,即在技术创 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下工夫。 2.买方市场问题 买方市场的形成意味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所 以任何一个工业开发项目都必须考虑到我国 的市场性质的变化。 我国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各个地区的重复 建设和仍然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各地区市 场的分割。
3.旅游业的效益 (1)直接效益 包括,景点的门票收入、旅行社的购物、门票提 成收入、地区零售商业的销售收入、旅店和餐饮 业收入、地区旅游交通收入(公共交通收入、旅 游专用交通收入)、地区的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 增加,地区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税收的增加和因 此而带来的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2)间接效益 景点和景区建设的投资,服务业的投资和对地区 交通运输设施的投资都会对城市或地区发展环境 的改善作出明显的贡献。
二、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 (一) 农业技术的进步 1.(作物)品种的改良 2.水利建设 3.其他农业技术的进步 (二)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 1、土地联产承包的利弊 2、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
三、农业开发
(一)对宏观形势的分析 1.我国的粮食安全 2.国民经济形势 (二)农业开发的几个主要领域 1.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2.绿色产品项目 3.规模农业项目 4.产品增值项目 5.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调整
第三节 工业(制造业)的开发
一、工业的一般知识 (一)工业(制造业)产品 1.“制造业”的涵义 从采掘业、农业中获取原料或燃料动力, 经过加工,制成“工业制成品”——所以 称之为制造业。 2.工业制成品的分类 工业原料或半成品、生产工具(设备)、 最终制成品
(二)制造业的部门分类 按我国对制造业的统计分类,有,冶金、 基本化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机械制 造、电子、纺织、医药、食品、轻工等大 类。 (三)我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分类 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与其他出资人 的合资)、国有股份制(多个国有股份)、 集体所有制、集体控股、个体私营、与外 资的合资、外资独资和外资控股等等。
三、汽车工业的开发
(一)汽车工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的作用 1.前向带动 即对为汽车工业提供原料和半成品的产业的拉动,包 括:钢铁、化工、橡胶、电子、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 还有对畜牧业所提供的皮革的要求。 2.行业内部的拉动 即整车生产对零部件生产的拉动。 3.技术创新的拉动 包括对新材料、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要求。 4.后向拉动 促进货物运输业的进步 ;客运业的进步 。
(三)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门
农(牧)业生态系统是所有人工生态系统
中占用空间最大的系统 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消费者 我国的水土流失、植被和草被的破坏、土 地的“三化”(沙化、碱化和土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的丢失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 发生与发展都与农牧业的开发有关。
(四)我国的“三农”问题
三、区域畜牧业的开发 (一)相关地区——市场分布分析 (二)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市场需求分析 1.居民食物构成及消费偏好分析 2.居民需求分析 (三)投资回报分析 1.销售额目标,包括,各个销售地区市场——区内、区外、国 外的份额及绝对量;品种目标——区内、区外、国外的份额及 绝对量。 2.开发所需的各项投入分析 3.投资回报分析 主要是对年销售量和市场价格的预测。刨除成本后即可得到每 年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全部项目投资的回收时间 (年)
(三)高技术产业的地区开发
1.地区条件的分析 地区创新能力 :技术市场(专利的的申请、授权、专利
的市场交易额)、大学与科研机构(专利、为国际重要检 索机构引用的论文)、企业的研发力量(企业的技术人员、 研究机构)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地区“风险资本”的供给能力 :“科技经费筹集总 额”——研发机构科技经费、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高等 学校筹集科技经费等。 经费的来源:政府、企业和银行贷款。 地区引进的外资(资金数量、企业数量、跨国公司和产品 的技术水平)的能力和条件
第二节 区域畜牧业的开发
一、畜牧业的历史发展 畜牧业的历史要比种植业更悠久。原始人
类最早的经济活动就是渔猎业,种植业最 初只是畜牧业的依附产业。当种植业可以 为人类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之后,原始的 渔猎业开始让位于种植业而成为附属的产 业。
二、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类型
1、传统畜牧业 2、现代畜牧业——商品畜牧业 包括: 城郊型,即肉食用家禽,蛋用鸡、鹅、鸭、鸵鸟、 火鸡等的养殖,肉用和奶用的养牛业,肉用养猪 业以及池塘渔业等; 农区型,大牲畜的圈养与饲料(粮食,饲草)的 种植,以及猪的圈养; 牧区型,以草场牧业为主,饲草种植业是重要的。
3.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类 一种是政府配置资源类,以军事装备制造 业为主,包括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新材 料和一些精密加工产业。 另一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 的市场配置资源类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 (软件和硬件)、生物制品、医药等。 4.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产生的历史背景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
区域经济学
主讲:李培祥
第七章 区域开发
第一节 区域农业(种植业)的开发 一、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意义 (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民以食为天” 2、国际政治关系中的“粮食武器” 3、中国经济与农业收成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二)我国农业、农村人口问题
1.众多的农村人口 2.最多的失业人口 3.最多的“贫困人口” 4.最多的文盲人口 5.生活质量最差的人口
(五)我国汽车工业中中小企业(项目)现象分析
我国各地普遍要求发展本地的汽车工业,
事实上也在许多地区形成了略有规模的汽 车工业企业。在我们面临地区开发汽车工 业的要求时,应该看到地区积极性的一些 根据。 1.地方市场短缺与中小企业的形成 2.利润的存在与中小企业的形成 3.中小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4.中小企业发展的趋势
2.地区的需求 “问题区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这
种需求也可能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重 要条件。 老工业区的需求 西部地区的需求 其他不发达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3.政府行为实施“增长极”的可能性
(1)政府规划、政府政策(投资、人才等)、政府
的信用担保以培育“增长极”——政府敦促增长 极企业在地方发展关联企业——政府扶持地方的 关联企业——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基本形成——政 府脱离,企业按市场规律运行。 (2)西部地区政府培育高技术企业的关联企业:政 府的引资政策吸引高技术的中小企业——政府为 两者的关联搭桥——关联的形成。 (3)东北地区:省政府制定外资的产业政策(向高 技术产业倾斜,严格限制非高技术产业)——政 府出面招商引进高科技项目——政府对国内高技 术企业的政策倾斜(税收、外汇的使用、人才的 工资补助和住房的优惠)——政府出面对效益不 好的中小企业进行资产的重组,遴选合适的企业 与高技术的主导企业配套——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对其他产业—企业的发展关联。
4.我国各个地区培育知识经济的条件差异
(1)获取知识——人均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 文(篇/百万人口),人均国内三种专利授 权数(件/百万人口),人均吸收外国直接 投资(美元/人); (2)吸收知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小 学入学率,适龄在校中学生(人/万人口), 适龄在校大学生(人/万人口); (3)交流知识——人均年订阅报纸(份), 电话普及率,万人口互联网用户数。
第四节 第三(次)产业及区域第 三次产业的开发
一、旅游业 (一) 旅游业是我国地区开发的重点产业 1.我国各个地区旅游业“开发热”现象 旅游业在“拉动内需”和促进部分落后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2.旅游业成为开发热点的原因分析 它是纯粹的“地方产业”,对它的所有投资和它 所形成的所有效益都成为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落后”而保持了比较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具 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开发旅游业所遇到的困难要小得多
的大型企业集团; 美国的“通用模式”,即跨国、跨行业经 营的跨国公司分布; 德国的汽车工业除戴姆勒—奔驰公司另外 经营军事产品以外,大多数以汽车生产的 跨国经营(子公司、产品转让)为主; 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都有在世界各地经 营的趋向。
3.对区域性条件的要求
汽车工业有着相对灵活的区位选择,主要 条件是: 对区域制造业的要求 对区域“研发”条件的要求 对当地居民需求数量与层次的要求 对区域产业政策的要求。
(二)高技术产业
通常所讲的高技术产业领域包括: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空 间技术、海洋开发等。 1.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研发”(R&D)的高投入,技术和知识 的密集
高风险与高回报
2.高技术企业的分类
A,生产过程和产品都不是高技术,如纺织和 服装业; B,生产过程为高技术,但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如现代的钢铁工业; C,生产过程为低技术,但产品的技术含量很 高,如电子工业; D,生产过程和产品都含有高技术,如航空、 航天产业,汽车工业,生命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