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觉器

合集下载

感觉器ppt课件

感觉器ppt课件

端膜盘不断脱落,并被色素上皮细胞吞噬。
轴突:与双极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
·
20
(2) 视锥细胞
树突呈锥体形,故称视锥。
多分布在黄斑处,向周围逐渐减少。
视锥外节的膜盘:大部分与胞膜相连。不脱落
1.感光物质:视色素,感受强光和颜色
感受红光视锥细胞——缺少称红色盲
感受绿光视锥细胞——缺少称绿色盲
感受蓝光视锥细胞——缺少称蓝色盲
熟悉内容: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 结膜的分部和结膜囊。
了解内容:眼球的一般形态;眼睑的形态及构造。
·
3
一、眼球
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 分,主要功能是接受 光波刺激并转换为神 经冲动,经视觉传导 通路传至大脑视觉中 枢。
前极
后极
·
4
一 、 眼球 Eyeball
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 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
组成
外膜 (纤维膜)
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有一层均质的薄膜,称玻璃膜。
·
13
巩膜静脉窦
Ciliary Muscle 睫状肌
巩膜
虹膜角膜角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环 Ciliary
睫状小带
Processes
睫状突
·
14
虹膜 Pupil 瞳孔
视网膜
锯齿缘
晶状体 纤维膜
角膜 巩膜
血管膜
视网膜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
15
3. 视网膜:眼球壁最内层,
第十章 感觉器
感受器 Receptor:是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 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 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感觉器Sensory Organs: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 构共同构成的器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及皮 肤。

10 感觉器

10 感觉器

瞳孔开大肌
(放射状排列)
(2)睫状体(ciliary body)
组成:睫状环,睫状突, 睫 状小带,睫状肌
睫状小带:一端连 睫状突,一端连晶
状体。
功能: 1. 产生房水,营养眼内组织; 2. 调节视近物和视远物。
(3) 脉络膜(choroid)后2/3
1)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2)遮光作用
按照其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 1. 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心血管等。
2.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 韧带、内耳平衡器。
3. 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鼻腔和口腔黏膜、 视器、听器。
按照特化程度 一般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痛温觉)
环层小体(触压觉) 特殊感受器:视、听、平衡、嗅、味。
第一节 视器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眼静脉
房水的作用 1. 屈光 2. 营养角膜、晶状体 3. 维持眼压: 青光眼
2.晶状体(lens)
1)双凸透镜状 2)无色透明,无血管,无神经 3)与睫状小带相连 4)混浊:白内障
晶状体后面
晶状体前面
晶状体
调节远近视力
视近物时: 睫状肌收缩 视远物时: 睫状肌舒张
睫状小带松弛 睫状小带紧张
耳蜗 前庭 骨半规管
骨迷路 膜迷路
(一)骨迷路
后前
骨半规管 前庭 耳蜗
1 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壶总腹骨骨脚脚(骨壶腹)
单骨脚,总骨脚前 壶腹骨脚
后外
单 骨 脚
2 前庭
前庭窗
岬 蜗窗
3 耳蜗
蜗孔 蜗螺旋管
前庭阶
蜗轴 骨螺旋板 鼓阶
(二)膜迷路
椭圆囊、球囊 膜半规管 蜗管

解剖生理感觉器

解剖生理感觉器

第十章感觉器感觉器sensory organs由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组成。

感受器receptor的功能是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剌激并将剌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经过特定的神经传导通路传到大脑皮质的一定部位,从而产生特定的感觉。

第一节视器视器visual organ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是感受光波剌激的器官。

一、眼球眼球eyeball位于眶的前部,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眼球壁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眼球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图10-1)。

1.眼球纤维膜由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维持眼球形态和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分为角膜和巩膜。

(1)角膜cornea: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有屈光作用。

角膜内无血管和淋巴管,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2)巩膜sclera:占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

在角膜和巩膜交界处的深面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为房水回流的通道。

2.眼球血管膜由前向后依次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1)虹膜iris(图10 -12):位于血管膜的前部,为一圆盘状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一种环绕于瞳孔周围,称为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以瞳孔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为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虹膜的颜色因人种不同有较大的差异。

(2)睫状体ciliary body (图10 -12):位于血管膜的中部,是血管膜的增厚部分。

睫状体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为睫状肌,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可通过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睫状体还可以产生房水。

(3)脉络膜choroid:占血管膜的后2/3,贴于巩膜内面,后部有视神经穿过。

具有营养视网膜和吸收眼内分散光线的作用。

3.视网膜retina 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

贴于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无感光作用,称为盲部;贴于脉络膜内面的部分有感光作用,称为视部。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优秀课件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优秀课件

视近物时视像前移过程
调节力 Accommodation force:眼作最大调 节所能增加的折光力。可用近点表示。
近点 near point: 越近,晶状体弹性越好,调节
力愈强
眼调节前后晶状体形状改变 左:安静 右:视近物
睫状肌环 行肌舒张
睫状肌环 行肌收缩
2.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瞳孔缩小→减少球面像差 和色像差→增加清晰度
3. 老视 presbyopia:晶体弹性弱,调节力降低 远点正常、近点远移
4.散光(astigmatism)
角膜表面非正球面平行光线在视 网膜上形成焦线不清或变形
柱面镜矫正
二、感光系统的功能
Function of the photosensory system
(一)视网膜(retia)的结构特点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 特定的 最敏感(阈值最低)的能量变化形式。
(二)换能作用transduction :把刺激能量转 换为传入神经的AP。 1. 以电紧张形式扩 布至神经末梢AP 2.直接转为AP。 3.为局部慢电位,需总和后才转为AP。
光眼 声耳 化学 舌
reflex。
3.生理意义:调节入眼光量,不因过强而 损伤,不因过弱而影响视觉。
4.临床意义:判断麻醉深度;病危程度。
3. 辐辏反射 convergence reflex 当双眼注视某一物或被视物由远移近时,两眼视轴
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视轴会聚。
两眼成像在 对称点形成 单视;若成 像在非对称 点(如眼外 肌麻痹)则 出现复视 (diplopia)
结构特点 外段、内段、胞体 终足 外段:圆柱状
膜盘(近千) 视紫红质(100万)

第十章感觉器官

第十章感觉器官

视网膜内除上述神经细胞外,有一种神经 胶质细胞,称放射状胶质细胞,又称米勒 氏(Muller)细胞,位于神经细胞之间,细 胞呈纤维状,分别向内外伸展,并反复分 支,形成致密的胶质网,对神经元有营养、 支持、绝缘和保护作用。还有星形胶质细 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视网膜的4层细胞依其分布及其相互间的联 系,在光镜下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①色 素上皮层,由色素上皮细胞组成;②视杆 视锥层,由视杆和视锥细胞的内外节组成;
(2)巩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乳白色, 坚韧而不透明,具有保护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与角膜交界处称角膜缘,其内侧有环形的巩 膜静脉窦,为房水循环的重要通路。
2. 中膜又称血管膜,贴于巩膜内面,是含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 部分。
(1)虹膜 为血管膜的最前部分,位于角 膜和晶状体之间。虹膜为环状薄膜呈圆盘 状,中央的孔称瞳孔。虹膜与角膜之间的 腔隙为眼前房,与玻璃体之间的腔隙为眼 后房。前房和后房之间借瞳孔相通。在眼 前房的周边,虹膜和角膜交界处构成一个 角,称虹膜角膜角,房水由此渗入巩膜静 脉窦。
视网膜视部除中央凹和视神经盘外,其他 部位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自外向内依次 为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 节细胞层
1)色素上皮层:最外层,单层立方色素上 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缝隙连接等,具 有屏障作用。细胞基部紧贴玻璃膜,当视 网膜脱离时,不随之脱离。含大量黑素颗 粒及吞噬体,贮存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 形成。
人的视网膜内约有600~800万个视锥细胞, 12000万个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不同部位。 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在中央凹的边缘
才开始有视杆细胞,再往外视杆细胞的数目逐渐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

第十章 感 觉 器-眼

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颞侧上动脉 视网膜鼻侧上动脉
黄斑
视盘
视网膜鼻 侧下动脉 视网膜颞侧下动脉
附:查眼底的意义
眼底是指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 等重要的组织。在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可清晰地 看到视神经乳头(视盘)、视网膜血管、视网膜、 黄斑区及脉络膜。
人体许多疾病都可以在眼底上反映出来,如血管 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白血病),颅内病变(肿瘤、脑脓肿),内分 泌疾病(糖尿病),传染疾病(脑膜炎),泌尿系统疾 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外科疾病(颅底骨折), 妇产科疾病(妊娠子痫),眼科方面的疾病(玻璃体混 浊、出血,视网膜炎、视乳头炎及脉络膜炎)等。所以, 不但许多眼科疾病要查眼底,而且其他许多科的疾病也 往往请眼科医生会诊。
颜色完全由父母遗传而来,因人而异,虹膜内 环状的括约肌能够控制眼球中心瞳孔的大小, 而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虹膜可以控制进入眼 睛光线的强弱,以避免光 线太强,同时又使得我们在 阴暗处也能看得清楚。此 外,调节瞳孔的大小还 有利于远近不同物体 的对焦。
(2)、睫状体
位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 由睫状肌、基质和上皮组成。
Ganglion cells Bipolar neurons Rod cells Cone cells Pigment cell layer
黄斑和视盘(盲点)
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
对视轴处,成横向椭圆形,其中央有一浅凹成 为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 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
视盘:又称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鼻侧,
圆盘状,呈乳头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 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觉 细胞,又称盲点。
左眼

第十章-感觉器眼

第十章-感觉器眼
眼底镜检查
视网膜鼻侧上动脉
视网膜颞侧下动脉
视盘
黄斑
视网膜鼻侧下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动脉
附:查眼底的意义
眼底是指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等重要的组织。在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可清晰地看到视神经乳头(视盘)、视网膜血管、视网膜、黄斑区及脉络膜。
人体许多疾病都可以在眼底上反映出来,如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颅内病变(肿瘤、脑脓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传染疾病(脑膜炎),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外科疾病(颅底骨折),妇产科疾病(妊娠子痫),眼科方面的疾病(玻璃体混浊、出血,视网膜炎、视乳头炎及脉络膜炎)等。所以,不但许多眼科疾病要查眼底,而且其他许多科的疾病也往往请眼科医生会诊。
瓷白色,主要由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而成,对眼球壁起保护作用。
2、眼球血管膜(1)、虹膜:虹膜由前向后分三层:
前缘层:为一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和色素细胞虹膜基质: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
前层: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虹膜上皮 瞳孔开大肌(收缩时,瞳孔开大) 后层:胞大,充满色素颗粒
1、眼球纤维膜(1)角膜: 透明圆盘状结构,弯曲度较大;中央薄,周边较厚;不含血管。
角膜上皮:内有丰富游离神经末梢,故角膜感觉敏锐。
角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不能再生。
后界层: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厚。
角膜基质:主要由多层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
前界层:不含细胞,含基质和胶原原纤维。
从前至后分为5层:
(2)、巩膜:
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功能
屈光作用
维持眼球固有形态
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折光装置 Refractive media of eye

第十章 感觉器官

第十章 感觉器官

对光线敏 颜色 感光 感性 分辨 色素
与双极细胞及 节细胞的联系
分辨率
视杆 高(弱光) 系统 暗视觉

1种
会聚程度高

视锥 差(强光) 系统 明视觉

3种
会聚程度低 甚至单线联系

第三种感光色素:Melanopsins(黑视素)
夜视盲点 生理性盲点
Two blind spots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Helmholtz
个人简历
德文姓名:H.V. Helmholtz
中文姓名:赫尔姆霍茨
性别:男
籍贯:德国·波茨坦
出生:1821.8.31 职业:(天才)教授
出身:健身房老板的儿子
学习经历: 1838-柏林医学院;1842-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848-71:先后任柯尼斯堡大学、波恩大学、 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解剖学、生理学、物 理学教授; (测定过蛙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
2、双眼视觉 3、视野
视觉器官小结
/
感光系统
折光系统
组成 细胞类型
视网膜
(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等)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3)
视杆细胞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感光物质
视锥色素
视紫红质
( 11-顺视黄醛+视蛋白)
调节作用 晶状体
功能 相关疾病
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对光反射中枢位于中脑


3、眼球会聚
辐辏反射,意义在于避免看近物时 产生复视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结构特点
外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内

第10章 :感觉器

第10章 :感觉器
婴儿:后下方(外耳道短直)
一、外耳
(三)鼓膜 ①位置: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②形状: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漏斗状 ③组成:松弛部(上1/4)、紧张部(下3/4)
鼓膜脐:鼓膜中央向内凹陷处。
光锥:鼓膜脐的前下方三角形的反光区,
鼓膜穿孔时,光锥消失。
(判断鼓膜病变的标志)鼓膜脐松Fra bibliotek部紧张部
光锥
二、中耳
视器
前庭蜗器
第一节 视 器
视器:又称眼,人体感受光刺激和产生视觉冲动的感觉器官
组成:眼球、眼副器
一、眼球:视器的主要部分 ①近似球形,位于眶内 ②前方有眼睑,后方连视神经 ③由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
3层,由外向内: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鲜血旺) 1、纤维膜(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角膜+巩膜
沙眼好发部位:睑结膜、结膜穹窿
结膜囊:闭眼时睑结膜和球结膜围成的 囊状腔隙,滴眼药在此处。
(三)泪器 :泪腺和泪道 1、泪腺:分泌泪液湿润角膜、冲洗结膜囊内异物、杀菌。 2、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泪液流经路径 泪腺分泌泪液 眼球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四)眼球外肌
脉络膜
3、视网膜
3部: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脉络膜部) 虹膜部+睫状体部=视网膜盲部(均无感光作用) 视部:通常称为视网膜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神经起始处,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 侧乳白色圆形隆起,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黄色区域。
中央凹:黄斑中央凹陷处,由密集的视椎细胞构成,
一、外耳 :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一)耳廓 ①位置:头部两侧 ②组成:弹性软骨、皮肤 ③形状:子宫内的倒置胎儿 ④作用:收集声波

解剖学课件: 感觉器官

解剖学课件: 感觉器官
Page 4
(2)视网膜分层
Page 5
(二)眼球内容物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有屈 光作用。 1.房水 是眼房内无色透明的液体,由睫状 体产生,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压和折光的 作用。 眼房:是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间隙,被虹膜分 为前房和后房,前房和后房借瞳孔相通。 房水循环:睫状体→后房→瞳孔→前房→虹膜 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Page 6
2.晶状体 在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双凸透镜 状,无色透明,无血管和神经,富有弹性。 3.玻璃体 在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为无色 透明的胶状物质,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Page 7
二、眼副器 (一)眼睑 (二)结膜
Page 8
(三)泪器
(四)眼球外肌 上睑提肌提上睑。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侧。外 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下 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
Page 12
2.咽鼓管 是连接鼻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 能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小儿咽鼓管:短宽,水平,故咽部的感染易导 致中耳炎。 3.乳突小房 是颞骨乳突内互相连通的蜂窝 状小腔隙,最大的一个为乳突窦。
Page 13
三、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分骨迷路和 膜迷路。 (一)骨迷路 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质内复杂的小隧道,内面 有膜迷路,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骨迷 路由前内向后外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
Page 14
1.骨半规管 为3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小管 ,分前、后、外骨半规管。 2.前庭 呈椭圆形,前部连耳蜗,后部连骨 半规管,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
Page 15
3.耳蜗 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旋转两圈半而 成。蜗轴发出骨螺旋板,与蜗管一起将蜗螺旋管分 为前庭阶、蜗管、鼓阶。 (二)膜迷路 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由蜗管、椭圆囊和球囊 、膜半规管组成,它们相互连通,充满内淋巴。 四、声波的传导(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瞳孔 前房 眼静脉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功能-曲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和维持眼内压。 ©2009 吴中华
2.晶状体 lens 位置 特点 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双突透镜状,有弹性
无色,透明
前面较平坦 ,后面曲度较大 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囊 功能 主要的折光装置
3. 玻璃体 vitreous body 玻璃体呈透明胶冻样,充满于晶状体和视网膜 之间,具有折光和填充作用。
眼球位于眼眶 内。形似球形,前 部稍凸,后部略扁。 后部鼻侧部位发出 神经与脑相连。
©2009 吴中华
眼球壁
眼球
内容物
纤维膜
眼球壁 血管膜
视网膜
©2009 吴中华
(-)眼球壁 1.眼球纤维膜(fibrous tunic of eyeball)
角膜 cornea 位于纤维膜层前1/6,由透明无血 管的CT组成,具有折光作用。神经末梢丰富。 巩膜 位于纤维膜层后5/6,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厚 膜,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内部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又 称许氏管),巩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009 吴中华
(二)鼓室 tympanic cavity
是颈骨岩部内不规则的小气腔,其外侧壁为鼓膜, 内侧壁即内耳的外壁。 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锤骨(malleus)、砧骨 (incus)和蹬骨(stapes)。 ©2009 吴中华
示鼓室内侧壁的结构
锤骨 听 小 骨 砧骨 镫骨
(三)咽鼓管
咽鼓管(auditory tube)是连通鼓室和咽腔的扁管。 (四)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2009 吴中华
二、眼的辅助装置
1.眼睑 睑结膜
2.结膜
球结膜 3.泪器 由泪腺、 泪小管、泪囊、鼻 泪管组成。 4.眼外肌 共有六 条,即上、下、内、 外四条直肌和上、 下两条斜肌。 ©2009 吴中华
第 三 节 前 庭 蜗 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听器(auditory appratus) 前庭器(vestibular organs) 前庭蜗器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
(1)声波经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卵圆窗
前庭阶外淋巴
第二鼓膜 (2) 鼓膜
蜗孔
鼓室阶外淋巴
螺旋器 圆窗膜 螺旋器 螺旋器毛 细胞兴奋 鼓室阶外淋巴 毛细胞兴奋
基底膜 鼓室空气
基底膜 (3) 声波
颅骨
耳蜗壁
内耳
©2009 吴中华
(二)前庭器
前庭和半规管。
1. 前庭 Vestibul 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的腔隙。 骨 外壁--前庭窗和蜗窗 迷 后部--五个小孔(半规管开口) 路 前方--孔通耳蜗
乳突窦(mastoid antrum)和乳突小房(mastoid cells)是鼓室向后的延伸。 ©2009 吴中华
三、内耳 内耳位于鼓室的内侧,颞骨岩部的骨质内,由一系 列复杂的管腔所组成,亦称迷路。
©2009 吴中华
骨迷路 迷 路 膜迷路
©2009 吴中华
(一)耳蜗 耳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方,形似蜗牛壳, 蜗顶朝前外方。蜗底朝后内方(内耳道底)。
膜 迷 路
椭圆囊
球囊
©2009 吴中华
位觉斑--是椭圆囊和球囊壁上的局部粘膜增 厚形成,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椭圆囊斑成水平位,
球囊斑成垂直位。
©2009 吴中华
示位觉斑的结构
©2009 吴中华
2.半规管 semicircular 示三个骨半规管 总脚
壶腹脚
©2009 吴中华
示右侧三个膜半规管
©2009 吴中华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二部分。
©2009 吴中华
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及乳头小房等。
©2009 吴中华
(一)鼓膜 tympannic membrane
特点
卵圆形的半透明薄膜; 直径约1cm; 鼓膜脐略向鼓室突出;
功能
传音功能,与声 波同震动。
©2009 吴中华
©2009 吴中华
3.眼球内膜(internal tunic eyeball)即视网膜(retina)
视部 盲部
视 网 膜
视神经盘- 视 生理性盲点 部 黄斑 - 中央凹
©2009 吴中华
©2009 吴中华
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色素上皮层 视锥 细胞 视 网 膜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视杆 细胞
2.眼球血管膜vascular tunic含有大量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脉络膜 血 管 膜 睫状体
虹膜
睫状体 睫 状 突 ( 睫 状 肌 ) 睫 状 小 带
©2009 吴中华
瞳孔 虹膜 平滑肌 瞳孔散大肌(又称扩瞳肌) 角膜与晶状体间的腔 隙,由虹膜分隔为前房和 后房两部分,其中充满房 水。虹膜与角膜间的夹角 称为虹膜角膜角。 瞳孔括约肌(又称缩瞳肌)
由骨性蜗 螺旋管, 绕蜗轴旋 转约两周 半,蜗底 起于前庭, 蜗顶为一 盲端。
©2009 吴中华
耳蜗的垂直切面示意图
前庭 膜 螺旋 韧带 蜗管 骨螺旋板 窝轴 蜗孔
膜螺 旋板
前庭阶 鼓室阶
1. 蜗管 cochlea duct
外壁 上壁 下壁 ©2009 吴中华
示耳蜗螺旋器结构
2. 螺旋器 spira organ
壶腹嵴结构模式图
©2009 吴中华
皮 肤 的 结 构 模 式 图
©2009 吴中华
内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感受器分类 (根据所接受的 刺激的性质) 化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光感受器 游离的神经末梢 感受器分类 (根据其结构)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 ©2009 吴中华
第 二节
视 器—眼
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 视器(visua organ)由眼球和眼副器组成,是 人体感受光波刺激的器官。 一、眼球 eyeball 的构造
©2009 吴中华
1)支持细胞
(1)柱细胞 (2)指细胞 内、外柱细胞 内指细胞,一列 三角形隧道
外指细胞,列
功能:支托毛细胞 2)毛细胞
内毛细胞,瓶状,排成一列。
外毛细胞,柱状,多列。 顶部有纤毛-听毛,基部与双极 神经元构成突触。 功能:感受声波刺激。 ©2009 吴中华
3. 声波的传导途径
视部
黄斑 ©2009 吴中华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二)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无色透明,具 有曲光作用,构成眼的曲光系统。 1.房水(aqueous humor)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的液体 蛋白质少量 无机盐少量,但HCO3一含量高于血浆 分泌部位
睫状体血管过滤和非色素上皮细胞 循环: 后房
第十章
感 觉 器
述 器—眼
第一节 概 第二节 视
第三节 前 庭 蜗 器 附:皮肤的结构模式图
©2009 吴中华
第 一节


感觉器sensor organs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 称,简称感官。 感受器receptor 主要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激而 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 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外感受器 感受器分类 (根据所在 部位不同) 感受器的活动能引起明确的 主观感觉,并能精确定位。 感受器的活动往往不产生意 识感觉,或仅产生含糊的感 觉,不能精确定位。 ©2009 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