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

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中医认为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所致一、护理评估l、腹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

3、实验室检查、腹部X线平片。

4、辩证:气滞血瘀证、瘀滞化热证、热毒炽盛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腹痛的部位、性状、程度、时间、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②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2、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

(2)服用通里攻下药时,应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报告医生,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3、情志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忌生冷、辛辣、油腻、鱼腥食物。

5、术前护理(1)饮食:术前一日流质饮食,术前晚10pm禁食、次晨4Am禁饮。

(2)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心电图、凝血三项常规、大小便检查。

(3)术野备皮。

(4)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止痛。

6、术后护理(1)术后取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

(2)观察生命体征监测,P、R、BP每小时一次做好记录。

(3)术后敷料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移位,保持伤口外层敷料干燥、清洁。

(4)引流后观察:保持引流后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形状和数量。

(5)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

(6)饮食:6小时禁饮禁食,次日改为流质,逐渐过度到半流质、少渣饮食、软食及普食。

(7)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7、临证施护气滞血瘀证(1)饮食以半流质或软食为宜,如米粥、莲子粥等,忌辛辣、油腻之品。

也可食山药粥、大枣粥等健脾润燥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中医外科护理是指在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护士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护理工作的一系列常规操作。

下面是中医外科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

一、患者接待和准备1.患者接待:护士应礼貌接待患者,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就诊目的,并向患者介绍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护士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协助患者脱衣、清洗身体,并提供干净的病床和卫生用品。

二、手术室准备1.消毒准备:护士应根据医院的消毒规程,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确保手术器械和药品的无菌性。

2.床位准备:护士应将手术台调至适宜的高度,并放置好手术单元和工作台等所需设备。

三、手术前准备1.消毒手术部位:护士应根据手术操作的要求,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无菌状态。

2.麻醉准备:护士应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的准备和注射。

四、手术中的护理操作1.手术工具准备:护士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准备好各类手术器械和药物,并确保其无菌性。

2.协助医生操作:护士应随时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切口扩大、止血等。

3.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护士应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及时记录。

4.出血控制:护士应根据手术情况,及时进行出血控制,注意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

5.拔除引流管和留置引流管:护士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准确拔除引流管,并留置引流管。

五、手术后的护理操作1.切口处理:护士应在手术结束后,对切口进行敷料包扎,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2.患者转运: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转运患者至恢复室或病房。

3.观察患者病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伤口愈合情况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4.给予患者康复指导: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和康复锻炼方法。

六、手术室消毒1.清洗手术器械:护士应将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血液和组织,保持其清洁度。

2.消毒手术器械:护士应根据医院的消毒规程,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无菌性。

外科常用中医护理常规

外科常用中医护理常规

肠痈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情志不调、六淫入侵以致肠道传化失司,气血瘀滞、糟粕积滞化热生脓而发病。

病位在肠。

阑尾炎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一)生活起居护理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禁食者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部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3.手术治疗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二)辩证施护1.气滞血瘀证:表现为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

右下腹压痛、拒按。

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滑。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局限炎症。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不要进食产气食品,可进食清热活血作用药膳汤、粥类如:如田七煲瘦肉汤等。

(3)遵医嘱予耳穴治疗或艾灸双足三里穴等2.邪热内蕴证:表现为腹痛持续,身热显著,痛而拒按,身热弛张,口渴不欲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

(1)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双柏散外敷右下腹。

(2)发热时可遵医嘱行物理降温。

热退汗出后及时抹汗更衣,慎防风寒。

(3)能进食者嘱其多饮水,可饮用清凉饮料,如茅根水、菊花茶、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等。

(4)中药内服宜微凉服。

3.热毒炽盛证:表现为腹痛剧烈而拒按,压痛遍及全腹,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1)调情志,安慰患者勿紧张,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宜禁食(3)阑尾穿孔,脓毒扩散,以致肠管麻痹,传化失司,气滞腹胀者,可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4)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

(5)中药宜凉服。

(6)本证型大多需手术治疗,故应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三、饮食护理1.如呕吐频繁或有腹膜炎者及手术前禁食、禁水。

2.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2024年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2024年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2024年中医外科护理常规中医外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旨在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护理。

本文将介绍2024年中医外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一、患者入院前准备1. 患者档案: 护士应在患者入院前完善其医疗档案,包括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等重要内容。

2. 体格检查: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二、手术准备1. 无菌操作: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洁净操作习惯,严格执行手术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安全。

2. 术前准备: 护士需要为手术患者配备合适的手术椅、器械和药物,并确保手术室条件符合手术要求。

三、术中护理1. 术中协助: 术中,护士应配合外科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包括协助提供所需的器械、药物等。

2. 监测与保障: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掌握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3. 疼痛管理: 护士应注意术中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使用中医药治疗或者其它疼痛管理技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四、术后护理1. 个体化护理: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术后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休息和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2. 感染控制: 护士应妥善处理术后伤口,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避免感染的发生。

3. 术后宣教: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准确的术后护理宣教,包括如何照顾伤口、注意事项、饮食建议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遵循医嘱。

五、康复护理1. 康复评估: 护士应通过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需求,并及时与相关治疗团队共同制定康复护理计划。

2. 康复指导: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康复指导,包括运动方法、生活习惯调整等,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六、护理记录与评估1. 护理记录: 护士应详细记录每次护理过程、结果和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获取必要的病情信息。

中医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第一节中医护理工作常规中医一般护理常规1.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级别护理(1)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要随时抢救的患者或各种复杂的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应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做好记录,备齐急救物品,预防并发症发生,完成生活护理,做到“六洁”、“四无”,即: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

无压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2)一级护理:重症及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准确记录生命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每小时巡视一次,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到“六洁”,根据病情随时更换体位,预防并发症。

(3)二级护理:病情较重,饮食起居有困难的患者可做适当的室内活动,生活上给予协助、督促、检查、指导患者做好“六洁”,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巡视l次。

(4)三级护理:指导患者做好“六洁”,观察病情,每3小时巡视l次,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气功或打太极拳等活动,做好健康教育。

3.及时填写各项中医护理记录。

第二节中医护理基本方法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生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

1.生活护理(1)护士应指导患者顺应四时按时作息。

(2)做好晨晚间护理,使患者整洁、舒适、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神、色、脉(纹)、舌、汗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3)根据病情进行康复运动并掌握运动量。

虚症者活动宜少;实证者在症状减轻时,可增加运动量;慢性病患者可开展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活动。

2.情志护理: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以整体观、因人制宜的施护原则,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表情、姿势、行为的影响和环境的调整,对患者进行启发、开导、鼓励或暗示,达到调节患者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

情志护理的方法(1)劝说开导:通过说服、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思虑、恐惧、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因人制宜①急、重危患者:心理多为恐惧、悲观或失望,医护人员应以严肃、认真、沉着、机敏、果断的工作作风和稳、准、快的熟练技术给患者“看似无声胜有声”的心理影响,注意以谨慎细心的言谈举止影响患者。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案例三:骨折中医外科护理案例分析
护理措施
1
2
固定治疗: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固定方法,保持骨 折部位的稳定。
3
药物治疗: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消炎、止痛、促 进骨折愈合等治疗。
案例三:骨折中医外科护理案例分析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疼痛和焦虑情绪。
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操作流程
观察病情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 的疼痛护理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合理 饮食,促进术后恢复。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恢复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
04
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 的手法,如推、拿、按、 摩、揉等。
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如 力度适中、频率均匀、时 间适当等。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避免 过度刺激,根据患者体质 和病情调整手法和力度。
拔罐技术要点
罐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罐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拔罐方法
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如闪罐、走罐、留罐等。
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
现代发展
现代中医外科护理在继承传统的 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先 进理念和技术,形成了更加科学
、规范、实用的护理模式。
中医外科护理重要性
促进康复
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
中医外科护理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 指导,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外科护理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专业的护理实践,可以传 承和发展中医文化,为人类的健康事 业做出贡献。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中医外科护理概述 • 中医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 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 中医外科患者的康复与保健指

01
中医外科护理概述
中医外科护理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中医外科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结合外科疾病的特点,运用 护理技术对病人进行全面、整体 的护理。
护士需要了解治疗方案的目的、方法 、注意事项等,以便更好地协助医生 进行治疗。
03
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外科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常规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
口愈合情况。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 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 冷敷、热敷、药物治疗
等。
发热护理
监测患者体温,遵医嘱 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治
康复。
04
中医外科患者的康复与保健指 导
外科患者的康复指导
01
02
03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 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预防感染。
功能锻炼
根据手术部位和病情,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促进康复。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如 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 加强基础护理。
外科患者的饮食调护
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自身认 知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定期检查、健康指导等。
预防为主原则要求护士具备预 见性思维和主动服务意识,以 便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 的发生。
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原则
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原则是指护士在护 理过程中,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 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护理与治疗相结合原则要求护士具备 团队协作精神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以便更好地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合作。

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普外科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目录肠痈肠梗阻胁痛狐疝痈丹毒乳痈乳岩石瘿肠痈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

以转移性右下肠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肠。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快,脉弦或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三、临证施护1、腹痛时,可遵医嘱针刺足三里,阑尾,天枢等穴。

2、呕吐的病人在服用中药制剂前,可在舌根滴数滴鲜姜汁以减轻症状。

3、腹胀明显可用中药贴膏温熨脐部,或艾灸上巨虚、足三里等穴。

4、腹胀呕恶严重可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无效时行胃肠减压。

5、体温过高者或出现高热烦躁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

6、便秘时,可给予开塞露。

7、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及可下床活动,重症者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8、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四、饮食护理1.饮食的原则是逐步过渡,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肛门排气后酌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少量流质饮食如萝卜汤、梨汁等清热滋阴通便饮料,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勿进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逐渐改为进食半流质,然后恢复普通饮食。

2.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禁烟酒,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鱼蟹等物。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呕吐者可于舌根部滴姜汁以减轻症状。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3、应用退热剂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4、服用清热解毒、攻下通腑的中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并做好记录。

5、遵医嘱补液,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中医外科护理_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_常规

肛瘘(漏)一、疾病名称: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因虚劳久咳,肺脾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证。

病位在直肠、肛周,涉及肺、脾。

二、护理评估:1、既往病史,病程长短。

2、肛周症状。

3、肛门指检、镜检等检查结果。

4、心里社会状态。

三、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湿热下注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

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2、正虚邪恋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溃时愈,肛周有溃口,按之质较硬,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状物通向肛,伴有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肛周溃口,外口凹陷,漏道潜行,局部常无硬索状物扪及,脓出稀薄,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临证施护:1、可用耳针缓解疼痛。

2、指导施行挂线疗法的患者不要拖拉留在肛管外的橡皮筋,以免引起疼痛及断裂。

3、指导瘘管切除并缝合治疗的患者术后2~3天控制大便以免刺激伤口。

4、术后切口疼痛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主穴:直肠、肛门、神门;配穴:皮质下、分泌、肺。

五、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疼痛剧烈时,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肛周流出脓液的量、色泽、气味,肛门疼痛、瘙痒,以及有无发热等。

2)观察肛门功能,有无大小便失禁现象。

3、给药护理术后止血、止痛、消炎、营养治疗,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清热利湿、托里透脓、养阴清热。

大便后用痔痛安搽剂中药熏洗以活血止痛、收敛消肿,换药,手术切口红外线照射每日一次。

4、饮食护理1)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

2)湿热下注者,宜食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热利湿之。

3)食疗:鲫鱼豆腐汤健脾宽中、开胃利湿;瘦肉粳米粥补脾养胃、养阴益血。

5、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解除不良情绪。

6、并发症护理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观察术后排便情况,若排便困难,大便变细可能肛门狭窄,报告医生早行扩肛治疗;若大便次数多、不随控制,考虑肛门失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3日起指导病人行提肛运动。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0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禁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
心治疗。 13.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
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 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求意见
17
七、根据患者的情志变化和反应,进行相应的 情志护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处于 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八、按医嘱给与相应的饮食,掌握饮食宜忌, 并指导患者配合执行。
18
九、对行牵引、外固定的患者执行相应护理 ;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十、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 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 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等。
时间及相关制度。
5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 重。
◆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连续3日。
◆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 、呼吸4次。
6
◆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 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 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9
20
十一、按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服或内服药 ,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
十二、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 心治疗。
十三、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终 末消毒处理;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
21
谢谢
22
◆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 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 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9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中医科护理常规范文

中医科护理常规范文

中医科护理常规范文
1.观察和询问: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声音、呼吸、饮食、
排便等生活习惯和生理状况,同时还要询问病史、症状、脉象等信息,以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脉诊:中医护士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判断患者的脉象变化,进而获得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变化的信息。

3.舌诊:中医护士通过观察患者的舌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以辅助诊断患者的疾病。

4.辨证施治:中医护士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进行辨证
施治,例如通过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根据病情的不同,
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中药。

5.药物治疗:中医科护士根据医生的嘱托和患者的病情,配制中药方剂,按时给予服药,并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6.食疗:中医护士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给出相应的食
疗建议,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7.穴位按摩:中医护士可以进行穴位按摩,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调
节患者的气血循环,促进患者的康复。

8.心理疏导:中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
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9.康复指导:中医护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指导,包括
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科护理的常规是基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中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具备扎实的中医学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6.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7.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保持引流管通畅脱落,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 次。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5)急腹症患者,诊断不明前禁用止痛剂或热敷。

(6)手术患者按外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9.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2.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4.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外科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耐心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转归、预后,以消除思想顾虑,指导患者应用松弛疗法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练气功、听音乐等,使患者以最佳精神状态接受手术。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培训课件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培训课件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
3
理常规
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若体温在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 行。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一次,或尊医嘱执行。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尊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
8
理常规
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CT片剂术中用药等 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及监护仪等用物。
术后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入ICU或普通病房。 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和个专科特点决定患者卧位。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平衡。 评估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 禁食期间遵医嘱准确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 操作规程中医外科
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
2
理常规
病室环境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入院介绍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
10
理常规
二、 疖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

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患者床位安排中医外科患者床位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距离应充足,以便进行护理。

2.床位的地面应当平稳整洁,以便患者行动。

床铺上的床单应当干净无污染。

3.床自身应当充分稳固,床栏应当可靠。

兑够的安全扶手和安全带会给患者更深的护理信心。

4.床的朝向应当避免接受强烈光照和机械震动,同时还要保持通风性良好。

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监测中医外科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非常重要,包括:1.体温:应当在晨起以及吃饭前后测量患者的体温,特別是针对低烧等指标。

2.呼吸:调查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无口臭等。

3.脉搏:测量患者的脉搏是一个常规检查项目。

患者应当打开手臂,腕部和两侧均应当测量。

4.血压:在适当时间间隔测量患者的血压,记录下来以供后续监测分析。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一种常见的非药物降温策略,包括:1.冷敷:患者额头等部位可以使用湿润和冷却的敷料降温。

2.换气:打开窗户和门,保持房间通风。

夏天避免日晒,减少室内热量。

3.剥光:更换石膏布和粘贴物时,裸露的肌肉会帮助患者降温。

饮食调理中医外科患者的饮食调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量:患者的热量摄取应该充足,每天饮食量应符合身高、体重和年龄等因素。

2.食物烹饪:应当注意食物烹饪安全和食物营养均衡,以避免给患者带来其他不方便。

疼痛管理针对中医外科患者的疼痛管理需要考虑如下几点:1.疼痛评估:减轻疼痛首先需要了解疼痛的程度、部位和疼痛类型。

2.疼痛缓解: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各种类似止痛药、药物泵和化学冻疮膏等辅助措施。

3.非药物治疗:包括理疗、针灸、按摩等疼痛控制的方法。

中医外科患者的护理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患者床位安排、生命体征监测、物理降温、饮食调理、疼痛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 十一,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 忌
◆ 十二,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 其安心治疗
◆ 十三,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 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病情,治疗,护理 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看,积极配合治疗
◆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 隔离制度,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
◆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 并征求意见
LOGO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作者:Rhea
LOGO
中医外科护理常规之一般护理 常规
作者:Rhea
一,病室环境
◆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度适宜
3
◆ 二,根据病种,病情 安排病室,护送患者 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4
三,入院介绍
◆ 介绍主管医师环境及设施 的使用方法
◆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 制度
5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
日 ◆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4次 ◆ 若体温在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
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或遵医嘱执行 ◆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 报告医师
◆ 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引流液的 量,性质,气味等,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遵守无菌操技 术原则
◆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 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 急腹症患者,诊断不明前禁用止痛剂或热敷 ◆ 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8
◆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神志,瞳孔,舌 脉,二便等变化,发 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师,并配合治疗
9
◆ 十,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时间,温度和方 法依病情,药性而定, 注意观察服药后的 效 果及反应,并向患者 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 宣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