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课程设计 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课程设计 第五单元教案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 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 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 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第二课时:59页例2(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第五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第六课时: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第七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第八课时:整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71——74页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第三课时: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第四课时: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第五课时: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六课时: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第七课时: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6课时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6课时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5单元面积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5页练习十六第3、5、7~11题。

◎教学目标1.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会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巩固所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巩固所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整理回顾回顾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收获。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_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二、指导练习1.教科书第73页练习十六第3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开放性,答案多样化。

要求学生填写在表格后可以进行交流讨论。

选择同样物体的学生看结果是否一致,然后进行讨论。

2.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六第5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六第9题。

判断题综合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错误的题进行讲解。

4.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六第7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议一议:“要粉刷的面积”指的是什么面积?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六第8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洒水车行驶6分钟后,洒上水的地面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指导:先求出洒上水的地面的长是200×6=1200(米),再求洒上水的地面的面积是1200×8=9600(平方米)。

三、提高练习1.教科书第75页练习十六第10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动手画一画,算一算,再比一比。

教师强调: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6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第6课时
师:你知道怎样铺地砖吗?
(2)提出问题: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板书:方法一:
6×3=18(平方米)
3×3=9(平方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小结:解决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这种问题,即:
客厅面积÷一块地砖面积=地砖块数
学生交流并汇报
(1)先求长方形客厅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种解决铺地砖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引导分析,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
激趣、生疑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铺地砖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订正时交流:计算要注意什么?
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时,你能自己提出一个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面积问题,然后自己进行解决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评语
课后反思
(2)再求正方形地砖的面积。
(3)换算单位。
(4)最后求需要几块地砖。
学生尝试检验。
学生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记录。
激励、展示
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教师提示: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测评、达标
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十六第4题。
教师强调:注意解题的步骤和单位,单位不同时要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题

2020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第6课时 教案

2020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第6课时 教案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3×3=9(平方分米)60÷3=20(块)
1800÷9=200(块)30÷3=1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1. 阅读与理解。通过读题,理解相关数学信息。
2. 分析与解答。根据相关数学信息分析确定解题思路并解答。
3. 回顾与反思。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 页。
六、教学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6×3=18(平方米)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3米=30分米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2、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投影出示例8。
教师:观察情境,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它的边长是3分米。
学生2: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学生3:我知道问题是给客厅铺地砖,求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五、思维训练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第8题: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

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6课时:单元评价(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6课时:单元评价(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第6课时:单元评价(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评价目标:1、通过单元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第五单元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2、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价内容:一、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钟面上的时间二、算一算,填一填营业时间 8:00——17:00这家银行每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营业时间 9:00——20:30这家超市每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火车票售票处 6:00——11:3013:00——20:30售票处每天的营业时间一共是()小时。

发车时间首班:6:00末班:19:40从首班发车到末班发车一共经过了()小时()分。

三、填一填2分=()秒 5时=()分3千克=()克 4厘米=()毫米7分米=()厘米 6千克=()克8时=()分 9分=()秒四、解决问题1、爸爸8时10分从家骑自行车出发,8时30分到达工厂,路上骑车用了多少时间?2、小明每天7:30到校,3:30离开学校,问小明每天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呢?3、工厂每小时大约可以生产玩具60个,问: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大约可以生产玩具多少个?4、小刚从18:10到18:18,在电脑上共输入汉字96个。

他平均每分输入多少个汉字?5、请你把下星期六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之间计划安排的几项主要活动填入下表。

(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起止时间主要活动从上表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课前思考:本课时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适当的定量分析。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评价学生是否理解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是否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不同的时刻,是否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方面:在认识24时记时法以及探索经过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解决问题方面:能否从日常生活中提出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授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授课课件)

易错辨析
3.幼儿园要给一个长12米,宽6米的游乐区铺上边长为3
分米的正方形儿童泡沫地垫,一共需要多少块?如果每
块地垫的价格为8元,这些地垫一共需要多少钱?
12×6=72(平方米)=7200 平方分米
7200÷(3×3)=800(块)
辨析:求地砖的块数时错误
8×800=6400(元) 答:一共需要800块,这些地垫一共
1.解决问题。 (2)铺路工人要铺一条长60米,宽6米的盲道,如果用
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盲道砖铺,一共需要多少块? 60×6=360(平方米)=36000平方分米 36000÷(3×3)=4000(块) 答:一共需要4000块。
2.下面每个 代表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 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他 们的周长,填入表中。
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3×2=6(平方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600÷4=150(块) 答:需要150块
2.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的多少? 36×4=144(厘米)
米 18厘米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的多少? 36×4+18×2=180(厘米)
5 面积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填空。
1. 小明家的客厅长6( 米 ),宽4( 米 ),面积是 (24平方米 )。
2. 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米 )。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1分米,面积是( 121平方分米 )。
4. 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宽是8米,长是( 16米 )。 5. 9平方分米=( 900 )平方厘米
砖,然后用乘法计算出一共要用的地砖块数。
6米=60分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教师应当根据肯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奇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能全身心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控小数加减运算进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运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

教学重点:掌控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控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形。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

请你们仔细视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

(2)尝试解决问题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进程写下来。

(3)交换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C、用竖式:1.6+12.814.4【设计意图】先自己摸索,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进程;再交换,体现算法的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运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控算法。

2、尝试练习(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学生摸索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换运算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课时安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如下:1、位置与方向〔5课时〕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3、统计〔4课时〕(1).简单的数可调压渣油泵据分析(2课时)(2).平均数 (2课时)4、年、月、日〔5课时〕制作年历(1课时)5、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6、面积〔7课时〕7、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8、解决问题〔4课时〕设计校园(1课时)9、数学广角〔2课时〕10、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学生在一般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存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根底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高压渣油泵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援助学生识别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KCB-300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识别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识别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地位与作用: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还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材P61~62例1、例2及“做一做”,教材P64“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知面的存在与面的大小,并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尝试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面积单位作准备。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面积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正方形等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在直观比较中引出“面积”。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60情境图。

师:教室里,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的快慢程度)来擦黑板和国旗,谁先完成呢?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 1 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学习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重点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1-6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独立完成达标训练【学习流程】■自主学习:第 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学习目标】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难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1-63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达标训练。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见《一课一案》第70页自主学习部分。

■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第1-3题,同学之间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展示交流: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总结提升:1、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2、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3、独立完成课本第64-65页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学习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6-67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精校).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精校).docx

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2页例8、“做一做”及第73~75页练习十六第4~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填空。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平方米=()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情景引入】小明家装修,要贴地砖,你会根据这个情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72页例8。

1.出示例8情景图。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客厅是一个长方形及长6米和宽3米,而地砖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分米。

要求用多少块地砖?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先求出客厅的面积,列式为:6×3=18(平方米),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再求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列式为:3×3=9(平方分米);最后求出要用地砖的块数:1800÷9=200(块)。

答: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先分别求出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地砖:长6米=60分米,铺地砖块数:60÷3=20(块)宽3米=30分米,铺地砖块数:30÷3=10(块)再求一共铺的地砖块数:20×10=200(块)答: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2)学生讨论、交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时 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时 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

第6课时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比80元呢?作300,口算出300÷3的商生2:267接近270,把267看作270,再口算出270÷3的商。

(3)明确两种估法都只估被除数,除数不变,一个将被除数估成几百,一个估成几百几十。

(4)合理,都接近准确值。

(5)明确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6)明确:比90少,比80多。

275÷7≈40(组)答:大约可以分成40组。

三、巩固提高。

(7分钟)1.完成教材第31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1页第3题。

1.独立成,交流估算的方法。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

(4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提问。

2.布置作业。

自由交流,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创设了一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算策略,掌握除法估算技能。

本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点评和总结:【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第5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5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5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能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

2. 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解决。

2. 让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有效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方法的关键步骤,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小结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小结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小结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册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让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四则运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理解它们的运算规律和运算顺序。

3. 几何图形: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数学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本册数学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练习:设计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4. 总结:对本册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5 章(单元)节 1 课时课题解决问题设计者
课标分析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
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
例8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是三个环节完整的展示了解题思路,需要了解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先制定清晰的解题计划,再执行计划。

P75、11通过面积确定长和宽(逆向思维),并通过数据发现规律、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中,正方形周长最短。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现性认识的,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及“封闭图形”不易理解。

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对于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接受起来相对困难。

因此,教学中我设计了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动态演示,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从而科学、完整地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寻找周围的数学模型,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设计意图说明
一、复习导入,课前检测
1. 小明家的客厅长6(),宽4(),面积是()。

2. 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1分米,面积是()。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
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
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投影出示例8。

教师:观察情境,从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它的边长是3分米。

学生2: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学生3:我知道问题是给客厅铺地砖,求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

可以
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
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方法二
6×3=18(平方米) 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米=30分米
3×3=9(平方分米) 60÷3=20(块)
1800÷9=200(块) 30÷3=1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

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
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1.解决问题。

(1)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如果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方砖?9×6=54(平方米)=5400 平方分米5400÷9=600(块)答:需要600块方砖。

(2)铺路工人要铺一条长60米,宽6米的盲道,如果用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盲道砖铺,一共需要多少块?
60× 6=360(平方米)=36000平方分米
36000÷(3×3)=4000(块)
答:一共需要4000块。

考察面积单位的转化以及两种方法应用掌握情况。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1. 阅读与理解。

通过读题,理解相关数学信息。

2. 分析与解答。

根据相关数学信息分析确定解题思路并解答。

3. 回顾与反思。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六、教学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6×3=18(平方米) 6米=60分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米=30分米
3×3=9(平方分米) 60÷3=20(块)
1800÷9=200(块) 30÷3=1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