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的文明就诞生在王阳明心学的四句话里

合集下载

熟背王阳明四句口诀,悟透心学

熟背王阳明四句口诀,悟透心学

熟背王阳明四句口诀,悟透心学
文|芊芊
什么是立德,立言,立功?
什么是哲学?立言成功了,就说明开创了一门哲学。

而王阳明的立言成功的哲学就是心学。

学会了王阳明的四句口诀,你将受益匪浅。

01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句口诀我们可以理解为,世间的伦理道德,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我们天生就具有,而不是要去外面去求取获得。

这是整个心学系统的核心。

02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这句口诀我们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我的良知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什么呢?我已知足了!
这是王阳明临终时说的,这样潇洒的话,是他实事求是说的。

王阳明说: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原本什么都具足,可是因为环境,因为各种原因,这面镜子堆满了灰尘,所以擦去灰尘,就是致良知,就是让心重新光明的过程。

心光明了,再通过勤学实践,自然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03 无善无恶心之体
意思是,心的本体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的。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都证明,人跟人之间会有智商上的区别,道德上的善恶是受后天影响才生成的。

悟透这一点,我们面对自己的缺点时会更自信,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它们改掉。

04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思是:善恶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人有了意念,思想才有了善恶。

所以当思想有了负面情绪后,第一时间克服掉它,尤其注意不要跟随它。

这样就能保持内心光明,头脑清醒,做人做事更顺利了,人生之路自然也会越走越顺。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400句心学语录
1. 心即理
2. 知行合一
3. 致良知
4. 无善无恶心之体
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7.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8.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9. 默验来复,胸中渐会
1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 良知即是心,心即是理
1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 人贵自立,不贵求诸人
14. 君子之于禽兽,犹伯夷之饿死首阳,仲连之蹈东海也
15. 爱能遮蔽一切过错
16.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7.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18. 致知在格物,格物在诚意
19.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20. 以诚意为主,万物皆由此而见
21.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2. 做功夫寻求良知要超脱才可获得真知
23. 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善恶由心所生
24. 知行合一的功夫是成为圣人的必要途径
25. 心即理,道即良知,致良知即是道
26. 无我之心即是圣人之心
27. 为学大病在好名
28. 无私心即是道
29. 事上磨练得力,才是真学问
30. 知行合一的功夫是锻炼心性的关键。

【语录】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语录】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

王阳明十大经典语录_2018经典语录在时光的长河里,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以心为镜,映照万物,以行求知,探索真我。

他,就是王阳明,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如璀璨星辰,照亮后世心田。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王阳明的世界,聆听那跨越时空的经典语录,感受那份直击心灵的智慧之光。

一、知行合一,心即理也。

王阳明告诉我们,知与行并非割裂,而是相辅相成,心有所悟,行必随之。

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都是自己心灵的舵手,唯有知行合一,方能驶向心灵的彼岸。

二、致良知,万物一体。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最纯粹的光芒,它超越了善恶,连接着万物。

当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便能与世界和谐共融,感受到那份“万物与我为一”的宁静与喜悦。

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理亦在其中。

不必向外求索,真正的答案,往往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等待我们去发现,去领悟。

四、事上磨炼,方能立得住。

真正的成长,不是逃避困难,而是在每一次挑战中磨砺自己。

如同磨砺宝剑,唯有经过风雨,方能锋利无比,屹立不倒。

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面对纷扰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当机遇来临时,便能从容应对,顺势而为,成就一番事业。

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外在的敌人易除,内心的障碍难消。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战胜那些无形的“贼”,获得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成为圣人的潜能,不必向外寻求,只需唤醒内心的力量,便能成就一番伟业。

八、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之本体,如明镜般清澈,无善无恶。

但当意念一动,便有了善恶之分。

保持内心的纯净,是修行的关键。

九、知行并进,方能至善。

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验证。

二者并进,相辅相成,方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实现人生的圆满。

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向,如同人生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没有志向,便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无法成就任何事业。

王阳明的这些经典语录,如同智慧的灯塔,穿越时空的迷雾,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通俗易懂,却影响了几个时代!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通俗易懂,却影响了几个时代!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通俗易懂,却影响了几个时代!有人说,中华上下五千年,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曾国藩也曾感慨:“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毋庸置疑,他就是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

1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结交朋友时,能做到互相谦让,就会受益,互相攀比的话,就受损害。

在现实的朋友交往当中,我们要学会相互欣赏,不要去攀比。

如果能在交往中,采取谦虚的态度,对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即使朋友间的互相帮衬时,帮衬的一方也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朋友,才能让彼此心无隔阂。

高高在上的态度,在什么事情上都是不应该的,濒临饿死的乞丐还不吃嗟来之食,何况朋友间,纯洁的友情更是容不得那些高傲的态度去伤害的。

2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人但凡能够做到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

阳明先生告诉弟子,人只要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

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诚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

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3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

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

4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

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这句是讲在克服主观私意时的功夫要务求精纯,本质仍是一个为学之心是否“诚”的问题。

去私欲犹如除草,必须斩草除根。

容一毫私欲在,就是容许心中那份懈怠在。

在这里放松,就会在他处放松,“千里之堤,溃于一穴”。

王阳明精髓语录

王阳明精髓语录

王阳明精髓语录
1.万古一心,万物一体。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

4.人须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

5.恒定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

动静变化只是源于本体的现象在不同时空里
的表现。

6.天地万物都有个主宰,变化时才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然千变万化,但主
宰恒定不变。

这个主宰,就是本体良知。

人是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的。

7.一就是天理。

主一就是一心一意专注在天理上。

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
就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变成了追求物欲,无事时就变成了凭空臆想。

8.不识私欲,便不识天理。

识得私欲,去掉私欲,天理自现。

功夫只有一个,
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无须外求。

9.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

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人需在事上
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0.天理是固定不动的,动就是私欲。

11.无私心就是符合天理,不符合天理就是有私心。

12.人天地民物同,儒、佛、老、皆我之用,是之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小
道。

13.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5.诚字有以工夫说者。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

阳明心学心学“四句教”

阳明心学心学“四句教”

阳明心学心学“四句教”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天下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浮世之中,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之气,无瞬息中断。

但有了内心的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后世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人活一生也应如此。

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

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

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

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

王阳明告诉弟子这四句话,是对心学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争议

王阳明告诉弟子这四句话,是对心学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争议

王阳明告诉弟子这四句话,是对心学的全面概括,但第一句就有争议明朝,程朱理学盛行,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明朝中期,一位哲学家横空出世,他高举心学的旗帜,反对程朱理学,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此人便是一代奇人王阳明,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文能教育天下英才,武能平等宁王叛乱,可谓文武双全。

王阳明晚年用四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也就是有名的“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四句教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第一句就在他弟子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历史上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嘉靖六年(1527)五月,朝廷命王守仁以原官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之乱。

临行前夕,王阳明的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产生了一场辩论。

王畿是个比较激进的人,他说,老师的四句教可能说得不彻底,因为一切都是从心之体来的,既然心之体无善无恶,那么意之动也应该无善无恶,良知也应该无善无恶,格物也应该无善无恶,也就是说一切都无善无恶。

而钱德洪却是个老实人,他说,老师这么说肯定是对的,心体本来没有善恶,但是被私欲所沾染,心体也就有了善恶,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让心体回复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畿曰:“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话头。

”德洪曰:“何如?”畿曰:“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

若说意有善有恶,毕竟心亦未是无善无恶。

”德洪曰:“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今习染既久,觉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复那本体功夫。

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

”(《王阳明年谱》)由于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便相约第二天去请教老师。

第二天,弟子们在天泉桥畔为老师践行,王畿与钱德洪趁此机会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王阳明说,我就等着你们来问我呢。

你们俩都偏于一端了,要相互学习才能互补。

钱德洪说心体沾染了私欲,就有了善恶,这是不对的。

心体就像是太虚,虽然太虚中有日月星辰等一切事物,但太虚是无形的,不会被这些东西障蔽。

南怀瑾老师:王阳明的四句教(王阳明的转世故事)

南怀瑾老师:王阳明的四句教(王阳明的转世故事)

南怀瑾老师:王阳明的四句教(王阳明的转世故事)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瞭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

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

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

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

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

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

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阳明心学语录

阳明心学语录

阳明心学语录阳明心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重要的学派,由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阳明心学语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1. "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阳明认为,人的知识和行为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通过实践来体验和验证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知识应该成为行动的指导,而行动则反过来影响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2. "致良知" -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意指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本性。

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良知,只需通过修养和实践来发现和完善它。

致良知是个人与道德规范相连接的桥梁,是实现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所在。

3. "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是阳明心学思想中的重要方法论。

它强调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认识世界和理解人性。

阳明认为,通过观察外部事物可以深化对内心本性的认识,进而实现内外一体的统一。

4. "知行合一而自知不自得" - 这一语录强调了阳明心学对于知行合一的重视,以及在实践中不陷入自满的态度。

阳明认为,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通过不断地修正和反思,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5. "吾日三省吾身" - 这是阳明心学中提倡的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

阳明认为,每天应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是否践行了良知所指示的道德准则。

通过反省,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及时纠正并不断提高自己。

6.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这一语录强调了阳明心学对于心灵的重要性。

阳明认为,人的心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存在,一切外物和理念都可以被心所感知和理解。

人们应当放空凡尘,静心思考,以觉察和修养内心的力量。

7. "存天理,灭人欲" - 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语录指出了阳明心学中的道德追求。

略论王阳明四句教

略论王阳明四句教

略论王阳明四句教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

据他自己说,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欣然有会于心”;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于绝地困境中顿悟儒道之简易广大,“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由此而创心学一派。

阳明学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

近读阳明先生《传习录》,其中四句教是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

这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下略为阐述,与各位探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

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

阳明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

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

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

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

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

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朱子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

不二,所以诚也。

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

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

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

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

"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

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话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话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话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四句话是:
心即理,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存天理,灭人欲。

这四句话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他对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其中,“心即理,心外无物”表明他认为人类的心灵是世界的本原,人类的认识和行为都源于心灵,只有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炼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知行合一”是他对于知识和行动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和行动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同时也只有通过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

“致良知”是他对于道德修养的看法,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炼可以唤醒良知,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存天理,灭人欲”则是他对于人类欲望和行为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符合天理,追求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和烦恼,只有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炼才能达到对欲望的控制和超越。

这四句话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框架,也是他对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大精髓,其思想内容深入浅出、思辨精深,而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四句话,即“格物、致知、诚意、明心”。

接下来,本文将以这四句话为主线,深入探讨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

一、格物“格物”是王阳明推崇的一种认知方式,也是其决定论思想的起点。

在王阳明看来,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外在的事物,而这些事物需要通过感官来接收。

感官接收到的这些事物并不是无序碎片式的,而是有条理,有规律,并呈现一定的组织结构。

对这些有组织结构的事物进行理性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协调感性与理性,排除主观臆断的干扰和束缚,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格物”。

王阳明认为,人们能够深刻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格物,即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格物不仅可以拓宽人们的眼界,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能锻炼人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人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王阳明认为,只有这样认真的去格物、去观察,才能降低个人的主观性,更准确地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二、致知“致知”是王阳明提倡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方法和目标,是其思想的中心和核心。

王阳明认为,人的知识和行为都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层面。

人们必须进行自我反思和反省,探究自己心灵的真理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和领悟。

而获得真正的认识和领悟,需要的是一种超越知识界限的“洞见”,即精神上的直接领悟和感知。

这种洞见通过人的自我反省和修养来获得,是一种见性成佛的过程。

王阳明认为,人们必须发掘自身的心灵资源,实现心灵觉醒,进而发现一切知识和智慧的超然价值和意义所在,这就是“致知”。

三、诚意“诚意”是王阳明提高和实现致知、推动行为改变的重要动力和途径。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心灵觉醒的程度和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内心的诚意程度。

诚意即心诚意恳,态度真切,不虚伪,不虚假,对事物心存敬畏。

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诚意,那么他所得到的认识、准确性和真实性都将大受影响甚至变成自欺欺人的结果。

王阳明经典语录心有所系创造无限可能

王阳明经典语录心有所系创造无限可能

王阳明经典语录心有所系创造无限可能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极富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心学思想和众多经典语录为世人所铭记。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的经典语录,并阐述其对人生、人情世故和教育的深远意义。

1. 用心凝聚创造力王阳明曾言:“天不得其便,地不得其利,人不得其和,吾以此而为和。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核心观点: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内心的力量,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与融合,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他认为,只要内心保持和谐、和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2. 行动胜于言语王阳明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他提到:“远识深思,细行无状。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通过持续的实际行动来不断完善自我。

他认为,只有将思想付诸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出个人价值。

3. 心存善念,建立和谐社会王阳明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内心的善良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他提倡心存善念,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善待自己,才能善待他人,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王阳明非常重视教育,他强调,“教育是立人之本”,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他主张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坚持追求真理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才能找到真正的真理。

他的这一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和学者。

总之,王阳明的经典语录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心灵的力量和内心的善良。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实践生活、塑造品格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应用和践行王阳明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创造自己的无限可能。

王阳明心学四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
王阳明心学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四诀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阳明的四句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阳明的四句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阳明的四句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阳明的四句名言有哪些「篇一」阳明(1472-1529),字仲弘,号阳明子,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阳明的思想和学说,以其简明而深刻的语言表达,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

本文将介绍阳明的四句名言,并逐一解析其深意。

一、知行合一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他认为,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行动中,才能真正体验和理解知识的真谛。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使人真正成为有用之人。

二、格物致知阳明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使人对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真知灼见。

阳明强调通过实践与感知来获取知识,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书本上的文字。

三、致良知阳明非常重视每个人内心的良知。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律的能力和道德判断力,只要发掘和调动起来,就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阳明强调个体主体的道德自觉,倡导自觉责任和自我反省,以期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

四、明心见性阳明提出“明心见性”的思想,主张通过内心的觉察和体验,直接认识内心的本性和本体。

他认为人的内心是纯净和无私的,只是被外在的杂念和欲望所掩盖。

只要我们明晰自己的内心,就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本性,进而实现自我觉醒与升华。

综上所述,阳明的四句名言涵盖了他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点。

他强调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和明心见性,以求实现个体内心的升华和完善。

这些名言不仅是他个人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智慧和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阳明的思想为后世人们指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对于当代人们的成长与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阳明的四句名言有哪些「篇二」阳明的四句名言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他的这些名言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阳明的四句名言,并深入探讨每句名言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百年来王阳明》第二十一章天泉正道四句教

《五百年来王阳明》第二十一章天泉正道四句教

《五百年来王阳明》第二十一章天泉正道四句教天泉正道四句教:1.无善无恶心之体:说的是一种世界观。

世界观是解决我与世界、与天地、与自然、与宇宙的关系。

而人生观就是解决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我周旋成功了,矛盾就解决了,我与我达到了和谐。

这世界没有什么善恶对错之分,只不过是大家的立场不同而已。

这提醒我在生活中不评判,保持空杯心态,接纳一切。

2.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人生观。

所谓的善恶都是自己的信念和私欲的阻碍。

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就是良知的发现。

良知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良心和道德自律,而是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

这种自觉一旦发现,就会成为内在的信念,也就是人生观。

内心的光明,积极的信念,会指引你走上一条光明大道。

3.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就是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族群的相处智慧。

善恶的标准,价值的判断,首先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知行合一,来源于事上练,遇到事情时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古到今,中国社会最核心价值观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心学的致良知。

良知是最高的指引,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而不是外在世俗的评判标准。

当不知道内心的指引和方向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个事情是利益判断还是价值判断,这样就会坚定自己的良知,坚定内心的光明。

4.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方法论。

是行动层面,实践层面,也就是王阳明讲的要执行合一,要在事上练,从知道到做到的过程。

不经过繁琐事务磨练出来的致良知,不是真正的致良知。

人生就是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抉择和追求。

格局大,眼光高,见到的光明够多,内心才有真正的光明。

王阳明讲的心外无物,致良知是他终极的光明。

阳明心学,教会我们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不做坎坷命运的奴隶,指引内心走向光明的力量。

王阳明心学精髓——十个字,四句话

王阳明心学精髓——十个字,四句话

王阳明⼼学精髓——⼗个字,四句话⼼学作为儒学的⼀门学派,最早可推溯⾃孟⼦,⽽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明朝,由王阳明⾸度提出“⼼学”两字,⾄此⼼学开始有清晰⽽独⽴的学术脉络。

⼼学强调⽣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灵儒学”做出注解。

儒家的学脉⾃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国儒家圣⼈学问开始“哲学化”,时称新儒学。

“陆王⼼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家的⼼学,如王守仁的“阳明⼼学”。

陆王⼼学⼀般认为肇始孟⼦、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成。

陆王⼼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派”(⼀称主观唯⼼主义),⽽程朱理学为“格物派”(⼀称客观唯⼼主义)。

王阳明的⼼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学基础上进⼀步发挥⽽成就的。

《左传·襄公⼆⼗四年》:“太上有⽴德,其次有⽴功,其次有⽴⾔,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两个半圣⼈”,即孔⼦、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和王阳明各占其⼀,曾国藩只算半个。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学集⼤成者。

王守仁与孔⼦(儒学创始⼈)、孟⼦(儒学集⼤成者)、朱熹(理学集⼤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从⼩就⽴志“为天地⽴⼼,为⽣民⽴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圣成贤是他⼀⽣的奋⽃⽬标。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理”的“格物致知”⽅法,因为事理⽆穷⽆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内⼼中去寻找“理”,“理”全在⼈“⼼”,“理”化⽣宇宙天地万物。

在知与⾏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知中有⾏,⾏中有知,所谓“知⾏合⼀”,⼆者互为表⾥,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不⾏则不能算真知。

他的学术思想传⾄中国、⽇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

王阳明关于善恶的四句话

王阳明关于善恶的四句话

王阳明关于善恶的四句话王阳明,这位牛逼的哲学家,真是个有趣的人。

他说的关于善恶的四句话,简直像是给我们的人生开了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更清晰的道理。

他提到的“心即理”,哎,这话听起来简单,但意义可深了。

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内心其实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就像小孩子,心里其实是有一杆秤的,只是大人们总爱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迷失了方向。

想想,我们长大后是不是也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搞得晕头转向,忘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呢?再说“善恶之心,人人皆有”,这句话更是一针见血。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那种善良和邪恶的斗争。

就像小时候看动画片,总有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在耳边争论,最后决定听谁的。

很多时候,咱们的选择就是在这两个声音之间徘徊。

谁都有过犯错的时候,谁也都有过做对的事情。

重要的是,咱们得学会认清自己的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什么又是恶。

要不然,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东撞西碰,永远找不到方向。

然后,王阳明还说“致良知”,这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让我们去追求心中的那份良知。

什么是良知呢?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善意。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忙着追逐利益,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

试想一下,当你在街上看到一个摔倒的小老爷爷,心里想着“我没时间”,那就是在抛弃自己的良知。

但如果你停下来,扶一把,哎,那种感觉,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这就是致良知的力量,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别忘了那些温暖的小细节。

他提到“知行合一”。

这句经典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光有知识不够,得付诸实践。

咱们经常在课堂上学习很多东西,可生活中真的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就像我常跟朋友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会做的事,不如试着去做,让知识变成行动。

很多时候,咱们在面对善与恶时,就是这样,嘴上说得好听,但真到关键时刻,能不能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的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

他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怎样辨别善恶,更是如何在生活中活出自己的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人类的文明就诞生在王阳明心学的四句话里仁,可以取天下?抑或可以守天下?回顾中华民族文明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文明无疑发端于无极、太极、阴阳二爻等天道思想,而在文化层次上是主宗阴阳二爻的,概而括之,中华民族文明发端于阴阳二性文化、性文化比较合适。

然而,无极、太极、阴阳文化、二性文化因为其玄妙而难懂或者似乎关于色情、羞耻,似乎并没有被一般世人广泛接受,或者是虽然接受了却没有在世人的主导意识形态中大行其道甚至被剔除出主导意识而只能在潜意识中萌动、发芽。

倒是从阴阳文化延伸出来的仁文化、崇阳抑阴的文化占据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统治地位,而将那发端于阴阳的文化渐次过度到“仁”文化的一个轨道上。

于是,在我们的文化和文明范畴内,仁,似乎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就成了中国古今相传、绵绵不绝的思想,甚至有人断言“仁”治思想可能其与中华民族文明共存始终的文化。

正是在这种“仁”治思想影响下,我们的历史上产生了大量不实的英雄、仁人、伟人、贤人和混蛋、小人、卑鄙者,而说起来也十分奇怪,几乎每一个王朝的开创者,竟然全部都不是什么不杀生而爱众生生命的仁义之士所担承大业的,即使出现一个爱民如子的刘备最后还是蜀汉王朝为无耻而用收买魏国人心、弑君篡位的司马氏所灭,而在中国历史上,更多的开创王朝的君主则普遍是偏重于杀伐武力(如秦始皇、成吉思汗)、偏重于阴谋诡计(如刘邦之与项羽)、偏重于权衡势利(如朱元璋)而甚至不要什么仁义廉耻(如宋太祖、宋太宗、唐太宗),而正因为偏重于杀伐武力、偏重于阴谋诡计、偏重于权衡势利而甚至不要什么仁义廉耻,于是保存了实力、壮大了自己,最后取得了天下,是为中华文明之一大奇观。

当然,这些“无仁”而有势者也一定因为势力强大而能吸引许多知识分子附庸进入他们的体系,而这些知识分子的作用就是为这些“非仁”的人找到很多仁的借口和名义。

于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几乎就是“非仁”者披着“仁义”的外衣而举行什么“奉天讨罪”、“商汤革命”、“周道维新”等完成的进程更替。

而我们所说的“仁者无敌于天下”,看来更是仁者思想无敌于天下,而非仁者势、位而能无敌于天下,似乎也很清楚明白。

这不能不说是“仁”的笑话或对“仁”学思想的历史的极大的嘲讽。

正如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非要等到楚国军队全部度过河后再攻击,实行仁义之战,于是就只能在我们民族文化历史上留下千古笑柄。

可见,仁并不是那么好用的,而不仁确实古代社会、现实社会似乎永久的生存规律和竞争规律。

那么,反思历史,我们不仅要问,仁是可以取天下之道?抑或可以守天下之道?或者既不是取天下之道,也不是守天下之道也?可以这么说:单有仁,不可以取天下,必须仁与不仁并用而可以取天下;单有仁,不可以守天下,必须仁与不仁并用而可以守天下;单有仁,不可以以治理天下;必须仁与不仁并用而可以治理天下。

这也许就是中国几千年儒法斗争所忽略而陷入无原则争论的根本原因。

那么,我们凡欲民族文明、人类文明精进发展者,自然就不能不高度重视仁文化的内核,而要取得文明的进展,迎接新文明的到来,我们就必须破解“仁文化”的短板和漏洞,而为新文明的到来打开一扇窗户。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世人、俗人的眼睛中只有“仁义”一个标准,我们在评论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人的时间也往往以是否“仁义”作为评价标准,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仁义之人都是全部光鲜的汇集,必然其心也好、其行也正、其必然内外兼修,其必然“生也伟大而死也光荣”,甚至到死的时候也是“托体同山峨”而永垂不朽……似乎仁义之人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恨不得把所有溢美的词汇都加到某一个人身上,更有就是,即使不是那个被“标榜”的仁义之人的所行所言,我们也一定要把很多高尚的事情、高尚的词语都安在这个人身上。

所以,中华民族自古就流传托古而言事的习惯,自古就有把不是“子曰”说成“子曰”的习惯,把人民大众及其里面的优秀知识分子总结的养生理论精华托给黄帝而成就《黄帝内经》的传统……而对于这些仁人,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去否定他的,那怕是小小的错误,也要报着“为尊者讳”的思想而小心删除。

至于大错误,则是伟人、仁人绝对自己不会犯的错误,如果违反,那么也必然是奸臣当道、昏君当道而强加给这些伟人、仁人的,更多则是“情格势禁”而不得不为。

我们就是这么原谅、包容仁人、伟人、贤人,历史上中国人几千年所为、所思大约如此。

比如孔子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明明是看不起女人的话语,并且这句话说的特别符合天道、符合人性、符合人性事故,能有什么不对吗?好了,偏偏有很多好事者或者儒家传人以及新儒家知识分子认为在孔子思想中是尊敬女性、爱护女性的而为这句话尽力辩护、粉饰,于是我们整个社会就不敢坦率承认我们儒学宗师对于女人的不尊重和歧视,也就不敢承认人性的两面性,那么最终结果是:我们的至圣先师是正确的,后人理解有错误,但是几千年、数十亿人难道都有错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实际上孔子也没有错误,世人也没有错误,而是人性本身就是阴阳相生的,站在崇阳的角度,自然的“阴”就是错误,这已经是谬种流传了几千年。

实际上,孔子在仁学上的思想就是崇阳抑阴的,而阳为男,阴为女,阳为公,阴为私,而女人一般都是比较自私自利的,说女人难养在古代社会乃至今天、未来都是十分正确的话语,错误的就在于我们几乎全族人都抱以偏执(胼胝)的思想而不觉悟而已。

类似的例子更加不新鲜。

咱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就说岳飞吧,在历史上几乎是一边倒的歌颂之声,历史记载的岳飞是“岳飞,字鹏举,20岁投军抗金。

绍兴十一年(也就是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其事莫须有”(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也有人说是赐毒酒而死),时年三十九岁。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退位,孝宗即位,为岳飞平反。

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

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

淳熙六年(1180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定谥号忠武。

据传,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1142年被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无辜杀死,终年39岁”。

岳飞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这自然是无可争辩的历史外相的事实,但是既然如此好的英雄,为什么他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那?我们一般人自然理解不清,于是就责怪在奸臣秦烩身上、昏君身上,而研究历史,我们知道,岳飞实际死在敢于以民族大义为基调而“挑战”王权身上。

这里面既有岳飞上书干预或指导康宗赵构废立谁当太子的事情上,这几乎触犯了宋王朝自太祖赵匡胤以来立下的“武将不得干涉朝政”的流行几百年的皇朝更替规矩,深让当时的皇帝康宗赵构感到了类似唐朝末年军阀朱温掌握废立的警惕;更有岳飞要迎回宋徽宗、宋钦宗,而不知道假如迎接回来徽钦二帝,则现在的朝廷当家人---康宗赵构该放置到什么位置?我们今天的人尚且很多相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设想处在封建专制时期的岳飞能没有想到类似的政治后果?我们以岳飞的聪明劲,大家不相信岳飞就那么不动脑子而是完全的政治白痴。

自然,岳飞也一定是清楚考虑过这些的。

那么,如果岳飞考虑过这些而执意去非要实现“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那么他就是在心里面已经不把康宗赵构放在尊重的地位,那么自然被十二道金牌催回并处死也是其自作自受的结局,似乎不在那么一个时代、那么一个局面下的人的思考之外吧,至少岳飞是知道自己必然要死或难而身陷囹圄的。

这么说来,岳飞的举动背后的心理是爱国吗?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需要知道,当时的皇帝就是国家的总秩序的代表,而敢于因抗金之事为幌子而挑战皇权,则说明岳飞也是仁义与不仁义的一个矛盾体和牺牲品。

不独对于伟人、仁人、贤者我们民族观念抱一偏执(骈枝)而不能正确认识,对于坏人、流氓、土匪、奸臣等我们也不能正确认识:我们民族传统思想中所理解的奸佞小人,似乎其天生就是撒旦附体的魔鬼,天生就是头顶长疮、足底流脓的坏人,自小就怀有偷天换月的不良用心,自小就是挤、钻、势利、拍马迎逢的厚颜无耻之徒,自小就是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钢丝边上而随时准备袭击善良人类、逞欲欺压人民的混蛋。

但是,当我们研究一个个奸臣、一个个小人、一个个历史有名的“混蛋”时间,我们发现,在其成为奸臣、成为小人、成为混蛋之前,这些人中很多人竟然都是纤尘不染的“君子”或“仁人”志士,如秦烩痛斥金之不能礼待宋国时间、王莽未曾篡夺汉权时间、周文王谦恭伺候商帝辛时……所有这些时间,几个人不是循规蹈矩而尽心尽力去辅佐他的皇帝和取悦他的子民那?于是我们不能不慨叹人性,正如白居易的诗也是这看法,“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么看来,我们必须重新解构儒家的“仁”的概念,而要知道内心的标准和外在的标准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有当时当事人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究竟是什么。

我们必须知道,历史上虽然一再标榜“仁者虽然爱人”,但是,真实的标准是:仁者不但爱人,仁者也必然恨了人,否则怎么解释那么多仁者何以敢于指挥千军万马去杀人那?----否则,仁者就是千篇一律的好人,那么怎么指望仁者能在乱世之中立足而成就仁者的统治那?仁、不仁,不过是两把刀,那么这么说来,仁就是圣人(孔子)交给统治者的两把刀而已,统治人的时间必然是两把刀并用而不可能只有其中一把的,只用仁,就是人人耻笑的宋襄公;只用不仁,就是噬血成性的人类屠夫黄巢、朱温、洪秀全……这个世界,更多的是普通人,那就是既有仁的要素的人,也有不仁要素在自己内心、身上的人,这才是世界的正律和普遍性意义上的人。

这个世界巨大多数的人就全部是:仁义之心和非仁之举、内心有胆和外表怯弱、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斗、内心渺小和外观伟大、内心自私而外观大公、内心邪恶和外观正义、内心卑贱而外表高尚、内心爱人和外表杀人,甚至相反:具有非仁之心而有仁义之举、内心怯弱而外表有胆、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斗、内心伟大而外观渺小、内心大公而外观大私、内心正义而外观邪恶、内心高尚而外表卑贱、内心杀人而外表爱人至于内外一致、言行一致的高尚、仁义、高贵、爱人则是人间几乎难觅的圣人,而圣人几乎无功;至于内外一致、言行一致的卑贱、不仁、下流、不爱人,那几乎也是人间绝品呀,哈哈这么看来,还是无极、太极、阴阳二爻天道思想是比较符合自然、人类的本质规律,那就是,不能全依靠“仁义”思想而活着,也要正视“不仁”的思想的存在,世界不仅仅有万有引力而存在,世界也必然存在万有排斥力假设以器掩道,则器为道之贼;假设以下犯上,则下为上之贼;假设以小掩大,则小为大之贼;假设以局部而掩整体,则局部为整体之贼。

凡以器掩道、以下犯上、以小掩大、以局部而掩整体则统统归结为“凌”而辱之。

如果从这个角度进行最终归结,那么孔孟所倡导的“仁”可以休也,可以停止了,因为孔孟倡导的仁几乎鲜有用“仁”的理论而成功达到目的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