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范畴的美学价值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虚实与意境
01
02
03
总结词
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核心要求,虚实表现对于保持作品气韵的流畅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气韵是指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律动。虚实表现通过强调作品的内在精神和动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举例说明
例如,在中国书法中,笔墨的浓淡、干湿、轻重等虚实变化,都是书法家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虚实结合,书法作品的气韵得以充分展现,观者可以感受到笔墨间的节奏和动态。
虚实与新媒体艺术
1
2
3
在环境艺术中,虚实关系的应用可以使空间更加有层次感和深度感,增强环境的艺术氛围和美感。
环境艺术中的虚实关系
景观设计中的虚实结合可以使景观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感受。
虚实与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和温馨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实的概念
01
02
03
虚实结合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
通过虚实的对比和呼应,可以突出作品的重点和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
虚实结合能够让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虚实结合的意义
02
中国艺术中虚和实的表现形式
绘画中的虚和实
虚实与留白
05
中国艺术中虚和实的现代意义
现代设计中的虚实关系
在现代设计中,虚实关系的应用可以创造出层次感、空间感和动态感,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虚实与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设计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突出品牌的特点和个性,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记忆。
虚实与信息传达
浅谈声音虚实变化的美学价值
一线
摘 要:播音行业的工作人员运用有声的语言传递信息,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变换成声音,而是在播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 式进行语言制作,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被传递的信息的内在含义,从而更好地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 关键词:声音虚实;语言;美学价值
1 虚实交替、优雅婉转 播音主持的语言是具有规范性和系统 性的语言,这种科学性和严谨性也会体现 在汉语本身的音声特色中。首先是音节, 汉语音节有独特性,元音是主要的构成部 分,也可以称之为乐音,让汉语发音时有 铿锵之力,与汉语辅音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是声调,声调是汉语特殊的一部分, 每个音节都会上升下降,形成一个曲线, 音节的变化,让汉语更加抑扬顿挫,每一 字每一音都蕴含着汉语的特殊韵味,在中 国的古典诗词里面,大多都运用这种变化 的音节,从而将有声语言的质感和触感发 挥到极致,或回味悠长,或铿锵有力,或 委婉灵隐,使得每部文学作品都能引发人 们不同的关于美的体验及感悟。声音的虚 实变化体现了汉语的有声之美,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 第一,声音的虚实变化,让汉语这种 有声语言出现上升下降的变化,大自然中 的风声、水声都属于有声语言的范畴,体 现了花草的吟唱、树木的低吟等,这些都 是有声语言的意境体现,形成了有声语言 的乐谱,感受着自然的气息,寻找自然的 奥秘,听着自然的声音,观看自然的图画, 呼吸自然的空气,借助有声的语言,在空 间时间中表现自然的美。 如歌手通过话筒传播音乐和让听众 从声音中自行理解音乐的真谛一样,播 音员也是通过声音的传播,将文字活化 成声音立体地传递给观众,这一过程是 简单的,也是复杂的,听众一方面要从 播音员那里获得基本的作品信息,如内 容、评价、风格特色等,而这是声音最 为唯一的传播介质,承载着沟通播音员 和听众的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播音 主持工价值
论音乐表演中的“虚”“实”之美
论音乐表演中的“虚”“实”之美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和演出形式表现出来。
在音乐表演中,有时会出现“虚”“实”之美。
这种美不仅是音乐家和观众的美感体验,还包含在音乐表演的情感表达、技术表现和舞台呈现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种美的表现。
首先,音乐表演中的“虚”“实”之美体现在情感表达方面。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能够表达人类的欢乐、悲伤、思考、挣扎等情感。
而表演者通过多种手段来将内心情感转化为声音,向听众传达情感。
对于情感表达而言,有时虚实之美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在演唱时,尤其是在抒情歌曲中,演唱者会通过音调、音色和音量的变化来表达情感。
而虚实之美的运用,可以通过加强呼吸、缓缓摇头等方式创造出一种“虚”的情感形式,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内核。
其次,音乐表演中的“虚”“实”之美还体现在技术表现方面。
音乐表演是一种技术活,音乐家们需要不断磨练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
而在这个过程中,“虚”“实”之美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演奏乐器时,音乐家需要掌握音乐中的强弱节奏等技巧,以产生悦耳动听的效果。
而“虚”“实”之美的运用,则可以在音乐中创造出一种虚实交错的效果,让音乐更加高妙。
最后,音乐表演中的“虚”“实”之美还体现在舞台呈现方面。
舞台是音乐演出的最终展现形式,而“虚”“实”之美的呈现,可以让演出更加精彩。
比如,在演唱中,演唱者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手部动作来增强舞台呈现效果。
而“虚”“实”之美的运用,则可以让演唱者在舞台上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感,从而让音乐更加动人。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负空间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虚实相生的美学观念源远流长,负空间的运用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本文将从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和负空间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
我们来谈一谈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亦即道教中的阴阳学说“虚实相生”。
在《周易》中,关于“虚实相生”的思想也有所表现。
在传统哲学中,“虚”与“实”并没有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存在状态。
虚实相生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虚与实相互配合、相互衬托,从而使整个艺术作品更具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负空间的运用更是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
中国书画艺术中对空白留白的运用被称为“墨韵”,即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留出空白与墨色互相衬托,形成虚实相生的效果。
负空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审美境界和情感内涵的表达。
传统中国绘画中的负空间不仅仅是留白与实色的对立,还包含了诸多情感与境界的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负空间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以虚为实”。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以墨色留白来表现虚空的氛围,形成虚实相生的有效衬托。
在中国山水画中,山石之间的留白往往能使画面更加幽深,更加具有空灵之美。
在中国花鸟画中,常常利用留白来凸显花鸟的轮廓和神韵,从而增强画面的美感和情趣。
这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具韵味和内涵,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空灵之美的追求。
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仅表现在绘画中,同时也体现在其他艺术形式中。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关于虚实相生的思想贯穿其整个设计理念,虚空留白的运用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在传统园林中,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法更是被充分运用,通过对园林空间的布局和景观的设计,使得园林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和空灵。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相生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具有美感的整体。
负空间是虚的部分,起到衬托、强调实的部分的作用。
负空间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作品形态的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们审美体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虚实相生的观念源于道家哲学的“有虚无实”思想。
在道家的哲学体系中,虚被视为存在的基础,而实则是由虚而生的。
虚即实,实即虚。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得以体现,通过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艺术家能够巧妙地突出主题、表现情感。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负空间被广泛运用。
负空间指的是画面中不被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它通常将实物衬托得更加鲜明、突出。
负空间既能够通过形体的留白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背景色的处理实现。
在中国山水画中,空白的山石和水面往往与实体的山水相互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在花鸟画中,常常会利用背景的空白部分来强调主要对象的存在,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负空间的使用在中国绘画中起到了烘托和增色的作用,使整个画面更富有美感和艺术性。
除了绘画艺术,负空间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建筑中常常会利用庭院和走廊等空白的空间来衬托建筑物本身的实体。
古代宅院中的庭院常常是由四周围合而成的,墙壁和房屋形成实体的部分,而中间的空地则是负空间。
这样的布局不仅使室内房屋具有了宽敞的感觉,同时还能让人的视线得到延展,增加了整体空间的层次感。
在园林建筑中,营造出错落有致的负空间也是常见的手法,通过树木、池塘等虚的元素与建筑的实体元素相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中,负空间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通过在作品中留白、突出或衬托实体物体来制造一种对比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和意境。
负空间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有内涵和深度,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仅使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同时也能够使人们的思维得到启发,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是一种常见的审美原则和美学观念。
在美学上,虚实相生指的是通过排除实物的部分来表现出一种更丰富、更精神的美。
负空间的观念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负空间指那些没有被占据的空间。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是通过设计艺术品时将实体部分有意识的缩小或减少,来加强视觉效果或强化主题感,从而给观众留下印象。
例如,在中国书法中,墨迹不仅是书写的自然形式,也是对空间的有力掌控。
空余的格子、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与墨迹相互配合,成为文化符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殊含义。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上的。
在整体观念中,任何事物都不是与其周围的环境分离开的,而是与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
因此,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人类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的内在品质和意义。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一。
例如,在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原则在画面的构成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空白、空间和线条都是画面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可以被用来表达画面的留白、气氛和主题感。
这些元素的运用和协调,也可以表现出画家个人的风格和特点。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构图方法之一。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也可以在中国家具和建筑中找到。
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被广泛应用。
建筑物中的虚空与实体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是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之一。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镶嵌工艺和对称设计也都是基于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总之,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体现了中国文化整体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哲学,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具有较为普遍的应用和影响。
论中国古典美学的虚实范畴-文档资料
论中国古典美学的虚实范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中的核心元范畴,虚实具有极大的派生可能性,后世诸如虚实相生、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实景、虚灵等概念或命题都是它的延伸和变体。
虚实范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和途径,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认识和开掘的宝贵的美学思想矿藏。
一、虚实范畴的形成虚实关系开始是作为哲学范畴而产生的,如孔子曾说:“有若无,实若虚”。
老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汉代这种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刘安提出了“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的观点,对虚实的互相转化有了明确的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风盛行,崇虚尚无,作为个体的人的气质风度得到张扬。
陆机:“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音”,这是对虚实问题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
到了隋代,书法家释智果在他的书论《心成颂》中,明确提出了书法创作中的虚实问题。
到了唐代,皎然在《诗议》中说“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
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
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
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
”明确提出了绘画创作中的虚实问题。
到了宋代,不仅以禅喻诗,还以禅喻画,以禅喻书。
范希文在《四虚序》中讲:“不以虚为虚而为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这是虚实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明清时期,虚实理论作为美学范畴已经完全形成,明代李日华在《广谐史序》中说:“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实者虚之故不系,虚者实之故不脱。
不脱不系,生机灵趣泼泼然。
”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虚而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
”从中可以看出虚实范畴的系统性、层次性得到全面地完善。
二、虚实范畴的美学价值虚实理论原本是一对哲学范畴,但在我国艺术创作和意境生成中,它的美学价值更为丰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虚实范畴在艺术创作方面具有含蓄蕴藉的空灵美,这一点在绘画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近些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元颜辉《钟馗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富有空灵美。
中国传统“虚实”论
术 价值 。在 当今 的文 学 、艺 术创 作 中 , “ 虚 实 ”方法 使 用得 当也 半 、化 实为虚 、化 虚 为实等 一 系列 的子 范畴 。
“ 虚 实 ”这 个 范畴 来进 行 评论 的 并不 常见 ,他们 往往 会 用 到其 它
审 美原 则 ,也 是 我 国传 统艺 术 的美 学特 点 。 “ 虚 实 ”从 传统 文 论 相关 概 念 ,如有 无 、 阴阳 、形 神 、动 静 、疏 密 、 内外 、详 略 、显 角度 看 ,既是 文 学作 品 的审 美原 则 ,也 是 作家 创 作 的表 现手 段 与 隐等 在 意思 上有 相似 涵 义 的词 语 。有 学者 就 认为 虚 实范 畴 是一 个
到 了 明清 时期 ,传 奇 、小 说 家 们 更 加 注 重 真 实 性 ,并 把 真
《 水浒 传 》 时就 使用 了 “ 逼真” “ 传 神 ”等 与 “ 虚 实 ”表 意相 似
遗 其 玄 珠 。 使 知 索 之 不 可 得 , 使 离 朱 索之 而 不 得 ,使 吃诟 索 之 实 放在 首 位 ,认 为作 品 的强 大生 命 力就 在 于真 实 。如 叶昼 在 鉴赏
・
文化 综 合 ・
大 众 文 艺
中国传 统 “ 虚实 ”论
常晓 晔 ( 山西师 范 大 学
“ 虚实 ”,是 一 个 宽泛 而又 复 杂 的范 畴 ,它 在 中 国哲学 、美 中 国 古代 文论 家与 批 评 家 在 批 评 和 鉴 赏 文 学 作 品时 ,直 接 使 用 学 、艺 术理 论 等许 多方 面都 有涉 及 。 “ 虚 实 ”是 我 国传 统美 学 的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以及建筑艺术中常见的创作手法。
虚实相生是指通过使用空白或虚幻的空间与实际物体相互作用和强调,从而增加作品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笔者通常需要运用虚实相生的技巧来表达他们的主题和观点。
虚实相生在绘画中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而独特的美感,使观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通过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艺术家可以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画面的高度凝练和抽象化。
在书法艺术中,虚实相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书法中的虚实相生主要是通过控制笔画的深浅和浓淡来表现出对立统一的美感。
通过运用虚实相生的技巧,可以使书法作品的墨色和纸张的空白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美。
虚实相生还可以突出书法作品中的重点和主题,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建筑艺术中,虚实相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建筑师常常通过使用有意的空白和虚幻的空间,来营造出一种韵律感和层次感。
虚实相生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使人们在进入建筑物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虚实相生也可以通过运用身体的动作和移动来实现,通过设置空旷的大厅和穿插其中的景观装饰物,来提高建筑的美感和空间感。
虚实相生的运用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观念和思想方式。
虚实相生的原理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虚实的对比关系,来表达事物的关联性和上下文,从而引起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虚实相生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摘要】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相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理念,负空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概念解析入手,介绍了虚实相生的概念,以及中国传统美学中负空间的概念和重要性。
接着,文章分析了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绘画和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探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表达手法,强调了它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独特价值。
结论部分强调了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中的启示。
通过对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并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虚实相生、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绘画、建筑、艺术表达、重要性、发展、启示、总结1. 引言1.1 介绍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相生是一种深奥而富有哲理的美学观念,它贯穿于中国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之中,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之一。
虚实相生指的是虚空与实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虚实相生中的负空间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空间并不是简单地指虚无或空缺,而是一种被虚实结合所产生的具有独特美感的空间感。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的负空间承载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审美情感。
通过对虚实相生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深意与情感,在其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沉淀与魅力。
虚实相生的美学概念也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启发意义,引领着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使传统美学得以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进行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推动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
2. 正文2.1 虚实相生的概念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虚与实相互依存、相互映衬,互为衬托,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
虚实相生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负空间,是指空间中未被主体占据的部分,它通常被称为“虚”。
这个概念是美学上的重要概念,与我们的直观理解有所不同。
负空间不仅是一个空白的区域,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可以激发人们无限想象力的存在。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中的关键概念。
虚,是指空间中未被主体占据的部分。
实,是指被主体所占据的部分。
而虚实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完整,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举个例子来说,一幅画中,画家刻意留下一部分空白的区域,这部分空白的区域就成了画面的负空间。
而如果把负空间涂上色,那么画面就变得更加喧闹,更加混乱,失去了这个空白部分。
画家所刻意留下的负空间,使画面更加和谐、自然、有序。
虚实相生的一个明显的实际应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留白技法。
水墨画中,画家留下大量的留白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出画家的功力,更能使画面具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和表现空间。
负空间的体现中,虚实相生的概念在丰富并深化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内涵。
而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艺术,中国的许多艺术都融合了虚空的美学特点。
在建筑、绘画、书法、陶瓷等领域,负空间的运用最具有代表性。
建筑领域中,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厅、堂、轩,靠山傍水,与自然融为一体”,即是最好的体现。
空间的利用以及空间的进阶使用,能够创造更加丰富地空间和组合效果。
绘画领域中,中国绘画中采用的留白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负空间表现。
在绘画中,延伸虚空的方法和空心线描绘的技巧,都可以将虚空的变化通过艺术的表现力尽出来。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用虚实相生表现出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书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白字”的技法。
这种技法刻意让字形不完整,留下了许多空洞,以达到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的效果。
这种技法恰好也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特色。
陶瓷的装饰,也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
陶瓷装饰往往是少许的未装饰的空隙组成造型,使得整个陶瓷从内到外,都吐露出一种简雅而朴素的美感。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一个负空间的概念,即“虚实相生”,这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美学理念。
反映在智慧和哲学中,虚就是无穷,实则是有限,虚实相生正是无限的
形成有限,有限的又成为无限的过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一直被视为一种至
高的状态,也被视为达到高水平的艺术品味的标志。
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负空间具有“形似无形”的特点。
通过在空间中选择不进行
实体化的部分来表达出“虚”的状态,从而制造出一种舒适、如沐春风的艺术感觉。
此外,虚实相生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情感,使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在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一直强调“虚实相生”,这一伟大的哲学理念可以在
诸多形式的艺术中得到应用,例如绘画、雕塑、工艺品等等。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留
白和虚实相生的笔触被广泛采用。
在绘画中通过利用笔画的变化和灵动的手法来展现主题,使视觉效果更加优美。
此外,在雕塑中,通过雕刻感情和气氛,再现情感状态。
在工艺品中,使用空白部分来呈现虚,从而使观众在与工艺品互动时感到自由、开放的感觉。
总的来说,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概念极其重要,它可以让观众在欣赏和感
受作品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思维和内心世界。
虚实相生应认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
品味,它可以使人们追求更高的审美品味,更好地体验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虚实关系的调和、相互交错,以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审美效果。
而“负空间”则是在视觉艺术中指未被填充实物的空间,它通常被认为是构成主体的实物所依托的空间,而不是主体本身所构成的空间。
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中,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正是能够完美地演绎负空间的审美意义。
首先,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贯穿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各个领域。
中国古代画家在传统绘画过程中常用“留白”表现构图空间感和情感,以体现“失之毫厘,缪之千里”的审美效果,即最小的细节都能影响整体的艺术效果。
据此,经常运用于画面中的负空间非常重要,异时借以减弱整幅画中的复杂性,使绘画作品更加大气、自然、有灵气。
其次,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同样能够得到体现。
中国书法艺术有一种特殊的美学现象,就是“意留白处”,即为了表达一种超创造性的审美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书法的空间和字体的大小比例关系,使得书法作品的“留白”部分成为整个书法作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既有平衡和谐的审美效果,同时又能营造出一种恰到好处的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最后,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建筑艺术当中。
中国建筑设计通常注重空间和长河,空间上通过虚实相生的关系取得内外相对平衡的美学效果,所以建筑物的空间感常常被认为是建筑美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审美的手段让人们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富有表达力和灵魂的气息,无论是在绘画、书法还是建筑领域中,这一审美思想都能使艺术作品更加具有视觉和情感上的感染力。
而负空间也能够成为丰富这种视觉和情感感染力的利器,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它既能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和谐感,又能凸显主体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和负空间可以说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体现了中国艺术对于空间的独特诠释和运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间并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维度的概念,更蕴含了哲学、宇宙观和审美观念,而负空间则是在这一理念下展现出的独特美学效果。
本文将从虚实相生和负空间两个方面展开,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负空间进行说明和分析。
1. 虚实相生的含义"虚"和"实"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
"实"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具象形态和物质实体,它是有形的、可见的、具体的。
而"虚"则代表了抽象的、无形的、精神的世界,是超出具象形态的存在。
虚实相生,就是指在艺术表现中,虚与实相互映衬、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美感。
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都离不开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
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对于墨、纸、笔等材质的运用十分讲究,通过淋漓尽致的笔墨运用和留白处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独特效果。
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深浅淡重的墨色变化,画家用心感受自然山水的气韵,使得画面既有浓烈的实在感,又蕴含着深远的虚无之美。
同样在中国书法中,留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审美表现方式,通过对空白处的留意和处理,书法作品中的字体、墨迹和留白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充分体现了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
传统建筑中的多种结构和装饰元素,如檐口的翘角、千藻亭的镂空、透雕和镂花等,都充分表现了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这些元素的虚实结合,使得建筑在外部形态上产生了虚实错落、曲折有致的美感,为中国传统建筑增添了灵动和韵味。
1. 负空间的概念负空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概念,它是指在审美作品中,没有被艺术家刻意表现出来的空间部分。
在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中,负空间的运用都十分广泛,并产生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2. 负空间的审美意义负空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
“虚实相生”技法美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Vol.43/No.02/Westleather “虚实相生”技法美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邓宵箫(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取其形而传其神的创作技法&在艺术创作中,有着“虚”与“实”的表现手法,“实境”是以文字、8音、色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虚境”则是通过8色形象从而产生的体验和领悟&“有”是“无”的表现,“实境”是“虚境”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中,“虚”是指绘画作品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者是空白的部分,“实”是指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实景或是描绘丰富的地方&二者相互影响,“形神兼备”,展现出了艺术作品中的意境美&关键词:“虚”与“实”;空间;艺术设计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1)02-0027-021“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分析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体现出情感思想的一种高级形态,有着情景交融的寓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运用作品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艺术表现和主观精神的统一,从而展现出作品艺术的和谐统一&“虚实相生”的美学思想是对“虚”和“实”关系的重要体现手法,在我国古代绘画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是空白的部分,画面中留白产生的光感效果,使得整幅作品更具有意境的表达,给观众独特的思考空间&“实”艺术创作中描绘的出的实景部分,是指画面中清楚的部分,可以是用笔之实,也可以是构图章法上较繁密的布局,以及笔画表现丰富的地方&“虚”与“实”二者是相生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在绘画作品中,“虚”和“实”是相对的,只有通过二者的对比关系,“虚”与“实”的关系才会产生&我国古代绘画创作中,大多都讲究着“虚”与“实”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从画面内容到表现形式,虚实关系需要画家们更深入的思考和权衡,这也充分展现出了“虚实相生”在我国传统艺术上的重要美学思想&2“虚实相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在我国中国画的画过程中,究着留的艺术,留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的表现手法&留白能够体现出画家的艺术底蕴,留白在绘画中的应用,对画家的工地要求非常高,优秀的艺术家们通过运用大面积的留白来表现壮阔的云海和奔腾的河流&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使作品富有空间感,让观者领会到境外之情&(1)方金炉《松风烟云山川奇秀》作品中,作者巧妙地利用留白来进行山水间的虚化处理&从而突出了山体的恢宏和瀑布壮美,在作品中,将山的外部轮廓廓通过云雾来进行虚化,为了突出近景,又将远处的山体进行了虚化的处理&既抓住了山体的结构,又能够看到远处山的脉络走向,整个作品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技法水平和审美境界&(2)+虚”与“实”在我国的传统书法作品创作当中也体现了超越线条之上的意境之美&隶书楷书藏多露少,端严而不失活泼;行草书藏露牵带、中侧并举,故虚实蜂起,意态万千&在创作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作者在使用毛笔的绘画中,通过运用墨的厚重与清淡两种不同的手法来体现出艺术作品的不同效果,有粗有细,又长又短,有缓有急在运用章法上追求的是虚实互映,张弛有度&使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有“虚”有“实”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相互交错,使作品富有生气&(3)在我国的古代园林建筑中,“虚”与“实”之间的运用也有着很好的体现&运用巧妙地对比手法对园中各元素进行组织行业安排,达到“步移景异,意境幽深”的效果,营造出了丰富的布景变化,使园林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致,根据造景的需要,在功能上做适当的处理,精致安排&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高超的艺术境界&3传统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想要传达给人们重要思想&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不断的体现出“虚”与“实”的相互关系&“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八大山人在荷鸟石图画面中的有着强烈的对比关系,通过荷花的细节描绘与荷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幅画展现出了一种舒适的意境之美&传统艺术中“虚实相生”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是相互依存进行对比而存在的,相互依存从而有相互转换,形成了一种互相弥补关系,“虚”与“实”不可分割,只有二者在一起才能形成相互转化的对比效果,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特色&中国在传统的绘画当中讲究“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画意境的传达往往都表现出了画中的“虚”与“实”&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作者的主观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很好的体现出了我国在传统绘画美学中的一大特色&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表现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给观赏者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和无限的想象力&“虚”与“实”的创作手法互相融合,互相搭配,既可以增强艺术作品表现力又能形成强大的艺术张力,使艺术作品的效果进行了拓展&作者简介:邓宵箫(1992—),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艺术硕士,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27CLOTHING AND DESIGN ②年反单服裝与设计清代方薰的《山静居画论》云:“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虚”与“实”的对比关系也是绘画创作中意境的重要体现&我国的书画艺术作品在以线造型为主要特点外,其中具有特点的就是“虚”的创造&留白的手法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整个作品的空间,结构%包括创作完成后展现出来的作品气质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虚”与“实”的相互对比,相互影响,不仅可以给作品带来新的灵感,还可以开拓作品意境%是观众在观赏时引起共鸣%这体现除了东方文化的哲理和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虚实相生”意境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统一,也是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讲究把无形当有形,使“虚”与“实”对立统一起来才能体现出艺术作品高超的技法水平和审美境界&4“虚实相生”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平面设计的使用创作中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图形和色彩当中,设计师们往往通过空间的使用,使作品具有空白可以带来很多想象,并且和观众产生了交流,从而产生共鸣&“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中主要体现在构图中空间的运用和表现上,在现代的平面艺术设计中,也往往会使用构图中空白的表现手法,从来来体现出“虚”与“实”对立统一,表现出所想表达的视觉形象&留白使观众更加的把注意力集中作品的某一点上,使作品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更加的醒目,留白不是空白,是以留白的方式表现出作品中更加深刻的含义%以此来形成一种空间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展现意境美,体现空间感,更加突出了作品主体,也体现出了有一种延伸的视觉美感&篁重光先生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对于设计师们的版面编排来说,也是通过虚实相生的恰当处理,使得版面的空间的每一个区域都成为传情作者思想的组成部分,这种表现形式又集中体现在黑白空间互通的虚实关系中,对版面的编排意味着虚实关系在版面中的形式规律&5“虚实相生”美学思想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中有着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了作者在创作作品当中对画面的整体设计和把控&从整体上看,合理运用留白的手法使画面的空间感更有层次性,在整个画面的设计中,配合“虚”和“实”的空间设计,比例恰当,布局好要留白的位置,使点、线、面相互配合,形成清晰的布局效果&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在版面的编排,位置、大小、形态上的布局和规划当中,合理的使用“虚”和“实”的空间设计,比例恰当,是整个设计作品井然有序&在平面设计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元素之间的大小比例、疏密、色彩的明暗来进行排列和组合,从而达到画面的虚实变化&在平面设计中空间和图形密不可分,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用到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出设计的语言,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平面广告的设计中也常常使用留白来进行画面的构图,形成疏和密的对比,把图形元素与空白的空间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视觉上来说,每一个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虚空间,才能使视知觉舒适和平衡&有疏有散,有主有次,在画面中形成一种了节奏,在设计中巧妙的运用留白%可以吸引观众的视觉第一映像,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和视觉的焦点&同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虚实的辩证关系中,也会产生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意境之美&留白是设计师们在设计作品过程中进行了反复推敲%严谨布局的结果,体现出设计者良苦用心,同时表达出了作品的内涵%让观赏者感受到留白所营造出的意境之美&在运用设计图形的过程中,留白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在设计作品前,设计师们应该把各要素的大小、形状、面积、颜色进行全面分析,并将这些原色巧妙组合,精心的设计安排留白的形状,面积&图案与换面是互生互存、相互辩证统一的,所以,设计时一定要重视整个画面的留白处理,这样%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会给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参考文献:[1]袁雅婵•“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6(06).[2]祝帅.中国设计研究百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英)苏立文(SDlivan).中国艺术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4]楚琦.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5.[5]吴华堂.平面设计中“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应用[J].四川戏剧,2015(12).28。
把握虚实审美特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把握虚实审美特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在教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视觉艺术的鉴赏能力来说,把握虚实审美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虚实的基本概念。
虚实是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特征,是指在形象上的具体与抽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虚实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趣、传神和富有表现力。
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虚实的例子,例如中国画中的“空灵”的意象,西方绘画中的“写实”和“印象”的风格,让学生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中感受虚实的魅力,加深他们对虚实审美特征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看电影或戏剧演出,并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虚实的运用。
在参观中,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虚实审美特征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幅画中的虚实运用是否恰当,是否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评价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虚实的概念,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虚实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观点。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亲身体验虚实的运用,进而提高他们对于虚实的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绘画、雕塑或摄影的方式创作,鼓励他们在作品中灵活运用虚实,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同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教师应该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考试,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关注虚实审美特征。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于作品中虚实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思考。
同时,通过语言和写作的练习,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进行表达,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
总之,把握虚实审美特征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虚实的概念,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虚实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中国绘画、诗词、园林等艺术形式中常见的构图技法。
虚实相生是指画面或景观中虚和实的对比或呼应关系,通过形成空灵虚幻和鲜活具体的对比,以达到一种审美效果。
在中国绘画中,虚实相生表现为画面上的虚和实的对比。
虚指的是画面上的空白部分或线条的虚缺,实则是具体的形象或物体。
虚实相生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画面上的虚来突出实,使实在虚的映衬下更加生动有力。
虚实相生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使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和丰富。
在中国诗词中,虚实相生表现为文字的虚实对比。
虚指的是文字中的意境或情感,实则是具体的描写或细节。
由于诗词的言简意赅,文字的虚指常常需要通过实指来具象化或提示。
虚实相生在中国诗词中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并使读者在虚实之间产生一种联想和共鸣。
在中国园林中,虚实相生表现为景观的虚实对比。
园林中的虚常常指的是水、云、雾等无形的元素,而实则是建筑、花草等有形的元素。
虚实相生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或氛围,增加园林的变化和层次感,使游人在虚实之间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享受。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还可以运用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如剧场舞台上的虚拟景观与实体舞台的对比,摄影作品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或物体的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空间的虚实对比等等。
在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虚实相生都起到了丰富作品的效果。
虚实相生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构图技法,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种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
通过虚实相生,艺术作品可以在给人以直观感受的也给人以余味和想象的空间。
这种多样化和灵动性的表现方式,使中国艺术传统独具特色,并且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虚实之间”、“实非实”等思想相呼应。
虚实相生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对于自然的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古人常注重观察自然,把握自然的变化和规律,将这些观察和领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
通过虚实相生的运用,艺术作品能够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和多样性,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相融合的审美情感。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
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美学负空间解析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中国画、建筑、园林等艺术形式中常用的构图手法。
虚实指的是画面或空间中的明暗、有形与无形的对比关系,负空间则是指画面或空间中被有形物体所占据的那部分未被填满的空间。
负空间的存在使得画面或空间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中国传统美学中讲究虚实相生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够在视觉上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虚实相生的构图手法通过将有形物体与负空间相结合,使画面或空间增添一种秩序感和动态感。
有形物体与负空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形成一种相生的关系,相得益彰。
虚实相生负空间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或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和灵动。
它不仅可以通过有形物体来表现主体或主题,还可以通过负空间的处理来表达意境和情感。
通过适当的运用负空间可以使画面或空间更富有层次感和深度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虚实相生负空间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传统园林中常常采用“留白”的手法,即在园林设计中保留一些未被填充的空间,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景观的开阔感。
这种负空间的运用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时产生一种穿越感和回头感,增加人与园林之间的互动性和美的体验。
虚实相生负空间的运用还可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见到。
中国山水画中常常利用虚实相生的构图手法来表现山水之间的关系。
虚是指山水之间的间隙和音位,实是指山水的轮廓与形象。
虚实相生的运用使得山水之间既有连贯的画面整体,又有互相衬映的色彩和光影变化。
负空间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满,令人眼前一亮,且给人以自由畅游的感觉。
虚实相生负空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运用负空间的构图手法使得画面或空间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虚实相生负空间不仅适用于中国传统绘画,还广泛应用于传统建筑、园林等艺术形式中。
通过虚实相生负空间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共8页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老子“贵无”思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崇尚空灵的特色。
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
(《老子》全文中,除第22章有“虚言”一词以外,“虚”字仅出现四次。
分别位于第3章、第5章、第16章、第53章,含义均为空虚。
“/实”字仅出现两次,在第3章中指充实,第38章中指朴实。
)那么,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
“虚实”属于美学、文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
①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观照“道”,包括艺术。
所以,从属于艺术范畴的“虚实”也应达到的“道”的境界。
宗白华直接指出“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②宗白华进一步指出虚实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
”,另一个方面是“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
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
”③他说出了“虚实论”,或说“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有虚有实”、“以实出虚”等的哲学本源,也就是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哲学观念而来。
《老子》是部言简意赅,正言若反,又蕴意丰富的哲学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实范畴的审美价值摘要:艺术生产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过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物态化存在形式,艺术消费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心理满足。
在艺术实践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虚实范畴所包蕴的那种具象与抽象、有限与无限、特殊与普遍这类矛盾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其中蕴蓄着艺术家非常复杂微妙的感受、情绪、欲望、乃至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又用视觉化的造型形式如(绘画、舞蹈、影视) 或类视觉化造型形式(想象性的造型、如文学、音乐等) 的形象来表现,这样就使得虚实关系的设定在艺术实践中的作用更为充分和显豁。
对虚实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使艺术的表现力大大加强,使艺术本身的负载更为丰厚,使艺术的感染力更加充沛。
关键词:虚实范畴,艺术,形象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形成,就是一个实中见虚的过程。
审美的范围要大于艺术的范围,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尤为重视“自然”这一审美形态,而且一直把自然美作为一种最高境界的美来追求,即就是面对艺术美,使人们感受到的依然是本真的自然美。
中国古典美学论著中,许多论者一再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的美的形态,这种美绝不是可以与西方美学史上的客观派和自然主义相提并论的,从老庄哲学中我们知道, “自然”既是指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宇宙万物、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更是指使自然成为自然,决定着宇宙万物生息变化的内在主宰。
这种内在主宰凭感官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但冥冥之中大化流行,如月印万潭,无所有在,古人称之为“道”“天道”“天理”等等,都是对自然的内在规定性的把握和认识。
所以自然也就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中国古典美学要以中国哲学的这种观念作为基本的构架来建立自己的体系。
自然,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其规定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作为审美范畴的自然,则要求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生气贯注、返朴归真、元气淋漓的审美境界。
这里自然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的,是处于“天人合一”这个文化语境里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双向交流、互相提升。
作为审美范畴的自然,是主体生命活动的投射,是主体对自然的把握和命名。
,是寻找自然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活动从人类刚产生就开始了。
人类除了从自然中获取物质产品以外,还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启示。
如《易·乾》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道德感悟,庄子的“无功、无名、无己”的无所待的自由精神,都是受自然的启示而萌发的对人生价值的体认。
人和自然的和谐、融拾,使得自然成为人最惬意的审美对象。
有人从这点来谈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人站在自然的对面,而中国人则消融在自然里,这也是中西美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的区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而后又转化的审美范畴,这“自然”不是西方哲学所认为的物质本体论中的自然,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和人在对话中达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浑融无间、交流同化的一种状态。
从虚实关系讲,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大千世界,有色有形,有声有味,是可触可感的客观存在,这是实的方面。
自然的意义和价值是其作为对象性存在而产生的,是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主体所给定的,这是虚的方面。
这种实中见虚的关系在审美体验上可以达到人与自然虚实交融的状态,可以使人取得最高的心灵愉悦,使人与万物齐一,与自然同化。
审美范围虽说是十分广泛的,但毕竟艺术是审美的主要形式,艺术的创作过程,更能体现出虚实关系在艺术生产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艺术的创造过程,就是以艺术语言为手段,化实为虚的过程。
化实为虚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人的思想情感经艺术的假定而成为精神性的艺术作品。
我们知道,艺术并不要求把自己当成现实,虽然艺术的根须是深植于现实生活的泥土之中的,但艺术毕竟是经过艺术家的心灵折射而产生的精神产品。
这样,任何一个艺术家在处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就必然存在一个如何把握虚实关系这个问题,即如何化实为虚,如何虚中映实,如何在虚实的转化中层层推进,达到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境界。
在这里,艺术家从生活中选择的人物,事件、景物、环境等都是实的方面。
而艺术作品是经过艺术家的创造而成为观念化、情感化了的精神产物,充分体现出艺术创造化实为虚的特点。
正如清代学人汤贻汾所说“空本难圈’,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
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1]”这里讲的虽然是绘画创作,但无疑对其它艺术生产中的虚实关系的理解和把握都是同样适用的。
艺术是人类的心智开出的奇葩,它以其超越现实的本性表现了人的心灵、情感、精神的自由舒张。
且不说自然科学,即使人文科学如历史学、伦理学等,都被粘着于坚实的客观现实的地面上,只有艺术的精灵在蓝天上自由翔翔。
人类之所以产生艺术、需要艺术,就在于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人际交往中所激发的内在感受、对人生的感悟必须得到倾泻、抒发。
表现性、情感性是艺术的根本性质。
所以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和提倡艺术家主体的能动性、独创性和自由性。
使他们少受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造的这种本性,中国古代的许多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曾多有论述。
如唐代刘禹锡的:“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合。
[2]”司空图的:“超发象外,得其环中。
”这些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论述讲的就是艺术创作中虚实关系的处理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境生于象外”的“象”是实象,是对生活情景的具体描绘,“境”则是一种情境、意境,是超越实象,由实象所包孕或诱导出来的一种只可感悟的空灵的艺术氛围。
宗白华先生对此作了非常透彻的揭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境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些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3]这是中国艺术创作实践的一个基本走向,以写意性为其主要特征。
这个“意”,也不是西方现代派所谓的个人欲望冲动、潜意识的表现。
中国艺术精神里的意、意境最根本的是自由深沉、无私无欲的自我与宇宙万物的合一、共谐,这是一种最高的人生体验,也是艺术应该追求的至境。
现代阐释学大师海德格尔对艺术本性的理解,与中国古典美学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说:“真理是作为所指之物的敞开。
真理是存在的真理。
美不是伴随真理和真理之外发生。
当真理自身投入作品,美便出现。
因此,美属于真理的出现,属于其位置的真理设置。
”[4]当然海德格尔的“存在”有他所赋于的特殊内含,但他强调存在是一个敞开、去掉遮蔽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真理的显现。
“存在的敞开即真理”。
当艺术能体现真理时,美便出现:美、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表现。
作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之所以非常关心艺术,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他对艺术本性这种深邃的理解,使我的联想到司空图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论述,都对艺术作了一种超越性的、哲理化的认定,把艺术升腾到一种诗化哲学的境地。
中国古典美学所推崇和倡导的这种独特的宇宙意识和生命体验,只有用意境、形神、虚实、韵味等范畴来标示。
西方美学中那些个性与典型,特殊与普遍等范畴很难确切、充分地概括中国古典艺术中那空灵自然、生气贯注而又含蓄蕴藉的审美内涵。
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及大量美学论著都对这点作了繁复而又生动的论证和概括。
所以,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适。
山水画、田园诗就成为中国艺术的精品;陶潜、王维、石涛等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山水画一直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而且大家迭出,中国古典音乐也多以表现自然山水之美而成为千古绝唱。
《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真是魅力无穷。
在欣赏这些艺术瑰宝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只停留在感性的具象层面,而要超以象外,变实境为虚境,直抵万物的真宰,这样才会体味到一个纯真自由的自我、一种悠然澄明的人生境界。
当然在审美欣赏过程中虚实关系的表现又不同以艺术创造的过程。
虚实相生,是审美接受过程中,欣赏主体面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度创造的一个重在特征。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
层层推进,达到一种物我交融、无我无物的审美境界。
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个用物质材料所定型的存在物,具有他在性。
无论其外形式(物态化的材料样式)、内形式(艺术语言的组织结构方式)及其意蕴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样才可能进人艺术消费即艺术的接受过程。
正由于艺术作品本身的组织结构及思想内容方面的虚实相济的特性,才可以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进入艺术家所营造出来的审美天地之中,这是由作品本文的审美性质所决定的。
艺术作品总是以直观感受的形式(类似于生活本来形态的具体形式)来描摹和表现。
所以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其蕴含和意义总是模糊的。
多向的、非确定的。
这种特点在艺术欣赏中是普遍存在的。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西方也有类似的名言: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是这样的意思。
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正是以此而建立了以人的艺术接受活动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们把以往理论关注的焦点从本文转向阅读,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的最后完成是由读者的参与而实现的。
这种视界的转移使艺术研究的趋向发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这种观点来看,绝对客观的本文是不存在的,阅读活动为艺术赋于了活的生命,是实现艺术作审美价值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朱光潜先生也讲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首诗,每次再造时,都可凭当时当境的整个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诗与其他艺术都各有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
”这就是说,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欣赏者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趣味,欣赏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这些因时因地而异的因素都会干预和影响读者对一部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这就是欣赏活动中的再创造。
如果艺术家以自己丰富的审美感受创造了本文,审美价值在本文中仍是潜在的。
由于欣赏者的再创造,才会使本文的价值得以实现。
欣赏者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艺术作品,而是以自己的心智去丰富、发展本文,甚至开拓出艺术家不曾或未意识到的艺术意蕴。
这种现象在艺术欣赏和批评中是经常发生的,所以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充分把握艺术作品的这种特性。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虚实相济。
中国古典美学对艺术接受中的虚实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特别重视对艺术作品中虚实关系的把握和理解。
清代著名美学家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妙微。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6]时燮强调艺术作品应该虚实结合、留有空白,并且作品的“寄托”、“指归”要含蓄蕴藉,这样才能激发欣赏者的想象、联想,从而进入一种冥漠恍惚的审美境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