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故事(4)

合集下载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魏书生教育案例(让学生收费)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魏书生教育案例(让学生收费)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魏书生教育案例(让学生收费)【案例】魏老师在组织学生缴纳基本学习费用时,把收费任务交给了一个学生。

接到任务的学生拿着纸和笔,准备按座位顺序依次开始收费。

这时,魏老师叫住了他,说:“用手表收。

”学生不解地问:“老师,用手表怎么收啊?”魏老师笑着说:“别急,先站在一边,思考思考。

”过了一会儿,学生说:“老师,您真高明,我知道了,您是想让我组织一个‘收费比赛’。

”在魏老师的点拨下,负责收费的学生组织了一次小组收费比赛,以卫生小组为单位,委托每个小组的组长下去收费,收费快、过程不出差错的小组获得比赛的胜利(具体比赛细则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这样一来,最快的小组只用了10分钟就把钱收齐了。

小组长用写有姓名和钱数的白纸把钱包好,交给了负责收费的学生。

当负责收费的学生正要把纸包交给魏老师时,魏老师又启发他说:“再想想,收费过程结束了吗?”在魏老师再一次点拨下,负责收费的学生监督、陪同各个小组的组长,一起把钱送到了会计室。

经会计清点,证实各小组交上来的钱数准确无误,收费完毕,比赛也分出了“胜负”。

一项看似简单甚至容易引发学生反感的收费工作,就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

【反思】这个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魏老师提出的“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做”的教育理念。

通过组织收费比赛,调动了学生参与班集体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关注细节、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不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吗?看了这个案例,每一位教师都应反思:我们还“敢”让学生做事吗?其实,有很多事情不是学生做不好,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做,而是教师不敢让他们做。

当前,伴随着各种教育法规、行政命令和学校责任追究细则等的不断出台,加之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和教师出于怕承担责任的心理,让学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机会越来越少。

有些正常的学生活动,学校和教师也不敢组织学生参加,这是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无奈选择。

案例评析魏书生

案例评析魏书生

案例评析案例:辽宁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魏乢生。

从一个只有刜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一名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家。

1966 年,魏乢生在沈阳红旗中学毕业,赶上“文革”,升学无门,下乡劳动,后来到大队办的小学教乢,以为这只是迈向其他行业的一个过度,没想到,他一踏迚教育园地,竟然流连忘返,甚至谢绝上级的招工指标。

后来,便产生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愿望。

1978 年2 月,魏乢生到盘山县三中教语文课,当班主任。

魏乢生教乢才3 年就被评为省先迚班主任,4 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6 年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被评为“特级教师”时,中学教龄才6 年。

总结魏乢生老师的成长和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一直坚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魏乢生酷爱乢,早年读过大量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中文专业方面的乢籍,什么《哲学讲义》《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论共产主义》《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史》等等,丽不胜丽,这些乢籍像一艘船把他载向智慧的彼岸。

他刚步人教育领域,就如饥似渴地读了教育学、心理学著作。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到现代的凯洛夫、赞可夫、马卡连柯、巴班斯基、布鲁纳。

从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理论,他都读过,还读了十几种国内外心理学著作。

他酷爱读乢,甚至人家给他介绍对象时,问他有什么条件,他说只要求“能让我看乢就行”。

魏乢生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面对理论、面对学生、面对一切教育活动。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魏乢生带领学生视察社会。

当看到祖国经济落后的时候,当看到街上衣衫褴褛的人的时候,当盛夏站在大坝上看见农民在烈日下迚行繁重体力劳动的时候,同学们严肃的神情表明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

魏书生教育故事

魏书生教育故事

魏书生教育故事
魏书生是一位古代儒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

他专注于教授年轻学生,并鼓励他们学习、探索和思考。

他的一些教育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经典的教育典故。

有一次,魏书生在教授一位学生时,学生问他:“老师,您是如何成为如此博学多才的人呢?”魏书生回答说:“学问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学习的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而获得的,而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


另外,魏书生还教育学生要有勇气,不害怕面对挑战和困难,要有意志力和毅力。

他经常告诉学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在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中,他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并尝试新的事物,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努力学习,就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人才。

总的来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需要有全面性的知识和开放性的思想,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并且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旅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魏书生的几个教导故事一、找优点张天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教师都让他烦透了。

面向这样的坏主儿,魏教师该怎么治呢这天班会课,魏教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

其次天,本子交上来后,魏教师一查,果真没有张天的。

魏教师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乍没交本子呢?”张天没有吱声。

“怎么,遗忘找了?”张天挠了挠头说:“教师,我没有优点。

”“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

”魏教师笑着说。

“教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张天把头低了下来。

魏教师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知我。

”第三天,张天如约来到魏教师办公室。

他不好意思的对魏教师说:“教师,我找到了,可惟独一个——我心眼好。

”“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

”魏教师兴奋地说,“而且,你不止心眼好,你能遵照教师的叮咛,回去仔细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十分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

还有……”魏教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

“教师,”张天脸有点红,“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

”听到这里,魏教师话锋一转,郑重地说:“张天啊,你惟独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学生有几十个优点,他们任凭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

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慢慢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而他的学习成果也一点点升起来了。

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

魏教师教的语文,他居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魏教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

对于像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教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戴上了“放大镜”,协助他们寻觅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

魏教师用激励唤起张天们的自信,用自信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学记》中有句话:“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导,最难的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让这些后进生也能渐渐地前行。

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学会“长其善”,如此方能“救其失”。

魏书生的小故事及启示

魏书生的小故事及启示

魏书生的小故事及启示
魏书生,一个平凡的名字,但他的故事却充满了启示。

魏书生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家境虽不富裕,但他心怀梦想。

从小,他就对艺术充满热爱,尤其喜欢绘画。

然而,由于家庭的经济拮据,他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艺术培训。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在自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每天放学后,魏书生都会找到一片安静的角落,用简陋的画具和纸张,表达他心中的画意。

他不断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虽然一开始的作品很朴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技艺逐渐精湛,作品也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

有一天,一位艺术家路过小镇,看到了魏书生的画作。

他被这位年轻人的才华所打动,毫不犹豫地提出要资助他进入艺术学校深造。

魏书生的艺术梦想因此得以实现。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1. 梦想与努力:即使环境艰难,魏书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2. 机会与努力相结合:虽然魏书生一开始没有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但他在自学的过程中吸引了机会的到来。

艺术家的赞赏让他获得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3. 坚持与奋斗:魏书生的坚持和奋斗让他克服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坚持和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个故事是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和坚持实现梦想的缩影,给予了人们积极的启示和激励。

魏书生演讲之智者4

魏书生演讲之智者4

魏书生演讲之智者4年组倒数第二的人,坚信是你的助手,铁定是你的助手,最后成为了优秀学员去当兵了。

格言,桌椅松动,中外名著,日记都有人承包。

做的是一样的平平凡凡的事情,上的是一样的平平淡淡的课。

他怎么这么有感情。

有一个同学我不说是谁了,你是谁啊,这么精彩的生活,你连着两天写了无言。

当然老师有责任,后来个别指导了他。

谈学习是享受,定计划,预习,自己留作业,互相改作文,错题,出题,总结,编制数学知识网络,唱歌,跑步,跳绳,一件事你变化角度去看,所有苦的事情另一面都是乐,总是站在享受快乐,积极进取的角度。

看待人生,看待学习,你内心世界才变得丰富起来。

班标,运动服有人承包。

有人承包手套,书包里一对手套,有人没带手套,我借,不能都借,我这不白借,150字借条,否则500说明书。

生活委员班费,班长学费,学习委员收书费。

班会学生去开会。

人家带钱,你把钱收上来,不就这点破事。

人家拿手表班上。

全班同学请注意,各小组组长请注意,现在开始进行收书费比赛,各小组组长每人准备一张16开白纸。

白纸上写上收费人名单。

每人交费的钱数,交费总钱数。

交完以后,用这张白纸包好。

放在讲台上算完成任务。

听清了,听清了,好,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学习委员要数钱,当大官像个大官的样,别傻乎乎的,上层领导干部干基层老百姓的活。

双手一背,要求5各小组组长紧紧撰着手里的钱,排成一队,去学校交费,你盯着他们,你缺了钱,谁赔。

管理就是责任无法逃避。

和最苦的时候比。

往教室里一站,上嘴唇碰一下下嘴唇,就算干活了。

一辈子不不埋怨,埋怨环境,天昏地暗,超越自我,天高体阔。

学生帮整理家里,学生知道老师假生气。

学生帮装修,帮家具。

长大后,学生以后帮助开车3天买家具。

小时候管理老师管惯了,现在不管不行了啦。

吸引他为集体,为他们,干实事,承包具体的事情的实践中,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

学生能干的事,我不干。

我哪领导有方,当班主任,遇到一个班好的学生。

当校长,遇到好老师,到了教育局,遇到这么多好机关干部。

魏书生的故事

魏书生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魏书生的故事作者:蒋光宇,张在军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25期有一天,魏书生老师与学生们聊天。

一个很有主意也较顽皮的学生,笑着问魏老师:“老师,我以后一不当官,二不当科学家,要那么高的能力素质有什么用?”这显然是一个很难用几句话就回答清楚的难题。

魏老师这次没有再讲建设祖国、实现四化需要千百万人奉献的大道理,因为那样的话在回答各种问题时都应该也反复强调过很多次了。

魏老师深知,学生们还年轻,还不可能完全明白,人活一生会有多么的不容易。

魏老师和蔼地说:“假如你素质不高,以后真能当大官,当那种有大能耐的什么什么家,有些方面缺点啥差点啥,我或许就不让你改了。

”魏老师这么一说,发问的学生更加感到疑惑、奇怪:为什么当小人物也得提高素质,甚至有时比当大人物更得提高素质呢?魏老师接着说:“如果你心理素质不好,脾气暴躁,心胸狭窄,谁提意见你就想整谁,因为没人支持你,那官没准你也做不下去。

如果你只是个普通工人,靠力气挣钱养家糊口,却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一句批评也听不进去……你想想吧,哪个领导愿意用你?不用你了,你还怎么挣钱吃饭?所以呀,一个人要想活得顺顺当当,就得有远大的理想、广阔的胸怀、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意志。

这些东西,既能帮助你当好大人物,也能帮你当好小人物,特别是对你当好小人物有特殊的重要性。

小人物活着尤其艰难,没人顺着你,没人哄着你,你只有具备了各种良好的能力素质,才能遇事看得开,工作做得好。

”学生们这一下恍然大悟。

“老师,我觉得要好好锻炼身体也是这个道理。

”学生说,“越是当老百姓,当小人物,越要锻炼好身体,保持健康。

那样一来,咱们少得病,遇到困难也就好办了,整个民族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和学生们之间有着数不清的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呢。

就说他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叫小辉。

这小辉啊,上课的时候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似的,坐都坐不住。

一会儿揪揪前排女生的辫子,一会儿又在桌子底下搞他的“小发明”,把文具拆得七零八落。

别的老师见了他都直摇头,可魏书生不这么想。

有一天,魏书生把小辉叫到办公室。

小辉心里可害怕了,想着这次肯定要被狠狠批评一顿。

没想到啊,魏书生笑着对他说:“小辉呀,我听说你手可巧了,那些文具到你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都能变成新花样。

”小辉一听,有点懵,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书生接着说:“咱班的劳动工具啊,老是坏,你看你能不能发挥你的特长,给咱当个‘劳动工具小管家’,专门负责维修这些东西呀?”小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觉得自己终于被老师重视了,而且这事儿他还特别乐意干。

从那以后啊,小辉可忙乎了,上课也不捣乱了,就盼着下课去捣鼓那些劳动工具。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学会了珍惜东西,成绩也慢慢有了进步呢。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

魏书生的班级负责打扫操场的卫生区。

那操场可大了,垃圾又多,学生们一开始都有点犯愁。

魏书生就站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啊,咱们今天来玩个游戏。

你们看这操场就像一个大战场,那些垃圾就是敌人,咱们分成几个小分队,看哪个小分队消灭的敌人最多。

”学生们一听,来了劲儿。

大家拿着扫帚、簸箕就像战士拿着武器一样,冲了上去。

在打扫的过程中,魏书生也没闲着,他一边和学生们一起打扫,一边给大家讲着笑话,整个劳动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操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们还都意犹未尽呢。

魏书生对待学生的作业也有他独特的方式。

有个学生叫小美,她写作文总是愁眉苦脸的,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

魏书生就对小美说:“小美啊,你看咱们每天的生活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儿。

你早上吃的那碗香喷喷的面条,路上看到的那只调皮的小狗,课间和同学们玩的跳皮筋,这些都是宝藏啊,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魏书生的故事

魏书生的故事

魏书生的故事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三:最重要的话1984年11月,魏书生老师在桂林“漓江之秋语文教学周”上做完大会报告后,赶到杭州,讲了一天怎样当班主任;紧接着又赶到上海,向千余位教师汇报了自己教语文的观念与方法。

第二天,魏老师又应邀到上海师大讲当教师的体会。

散会以后,许多师生围住他,请他签字留言。

有的大学生说:“您又当书记,又当校长,还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语文课,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多个社会兼职,每年要外出开四个多月的会,在校还要不断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处理四面八方寄来的信件,还得写书,写稿件。

这么忙,您怎么还有精力带班教课呢?”也有的大学生说:“魏老师,听您的报告后,我们感到当教师真是既轻松又愉快,也盼望快毕业当教师,当班主任。

请您给我们写一句最重要的话,来表述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魏老师想了一会儿,便写了这样一句话:“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他解释说:“这是带班教课和当好班主任应该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大学生们问魏老师:“为什么呢?”他说:“因为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

我坚持这条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功;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又有大学生说:“请魏老师具体讲讲学生帮助老师的重要性。

”魏老师说,1987年10月他去香港地区考察,未及返校便去参加党的“十三大”。

当时他正任两个毕业班135名学生的班主任,并教这两个班的语文课。

他外出期间,学生轮流管理班级,语文课全凭学生自学。

二十多天之后,他开会归来,请同学们表决,是否可以占用一节自习,补一补语文课,两班同学全都强烈反对。

为什么?他们感觉老师不在家时,自己进入了老师助手的角色,能管理好自己,能学好语文。

魏老师还说,1991年,毕业的两班学生人数达到146人。

他跟大家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老师。

魏书生:把教书当享乐

魏书生:把教书当享乐

魏书生:把教书当享乐-从校长到市教育局长的魏书生说:“我的舞台就是教室”,他在赠给本报记者的书上题字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身为市教育局局长没有手机,坚持每周都到学校讲课,自己照着镜子理发,不吃请也不请吃;他,嗜书如命,买书、读书,自己写书,在3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他把教书当成享乐;他,就是魏书生。

热情魏书生“一走进教室我精神头就来了”2007年8月16日上午,盘锦下着小雨,城市在雨雾中尤显平静。

“我不是为了当表率和模范,相反,我愿意到教室去上课,完全是为让自己快乐”,在盘锦市教育局三楼的一间会议室里,魏书生接受记者采访说起开场白时,显得平静淡泊。

1968年,18岁的魏书生初中毕业下乡到盘锦,次年成了一小学的民办教师。

两年后,由于教书成绩突出,他被调到工厂搞政宣,在工厂工作的6年,他先后提出书面申请150次,就为回到讲台。

提起那段经历,魏书生依然感怀:“那年头教师的地位远远没有现在高,但我自己知道,我的舞台就是教室,一走进教室我精神头就来了,我喜欢驾驭课堂和学生交流知识,我偏爱教书就像别人偏爱打麻将一样。

”1978年,魏书生终于如愿,他被调到盘山县第三中学(现为盘锦市实验中学)。

在教学实践中,他总结创造出“六步课堂教学法、语文知识树、班级管理自动化”等教育改革经验,很快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典范。

后来,魏书生被任命为学校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但他不设办公室,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张课桌上办公。

“没有监督学生和老师的想法,就是想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们上课我忙我的,这不,我两本书都是在教室里写成的”,他说。

魏书生先后当了22年班主任、21年校长、10年教育局局长,始终不离教学的第一线。

在当校长期间,他仍身兼班主任,执教两个班语文课。

当上市教育局局长的前6年,每天到中学上一节语文课,后来学校搬远了,他就每周都要到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上四节课,雷打不动。

魏书生的故事:犯错误写说明书

魏书生的故事:犯错误写说明书

魏书生的故事:犯错误写说明书学生免不了要犯错误,犯了错误,当然要想办法帮学生纠正,我们常用的一种纠正方法是请学生写检讨书。

检讨书那些检讨书往往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给别人,给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魏老师觉得,这样写浮皮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于是在1979年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写有心理活动的说明书,代替检讨书。

说明书在说明书中要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有两种思想在交锋。

第一张照片,犯错误之前,两种思想怎么争论;第二张照片,犯错误之中,两种思想怎样交战;第三张照片,犯错误之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

写说明书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

当然,写说明书不一定非要说自己有错误。

如果认为自己做得有理、做得正确,那就完全可以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辩护律师,说明自己这样做的根据和对己对人的益处。

讲一个故事:有位后转到魏老师班级的同学,开头对自习课不允许说话的要求不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总不由自主地询问左邻右舍。

班长发现后,走到他面前,不说话,只是伸出五个指头示意。

他一看便明白了,意思是写500字的说明书。

他在自己的说明书中写道:写到这儿还不够500字,怎么办?他便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坏思想是在什么时候、怎样一个环境中形成的。

后来,这位同学升了大学,看魏老师时说:“老师,幸亏我总写说明书,不仅改正了自习课爱说话的毛病,还提高了作文水平。

”魏书生的学生说:过去淘气了要写检讨书,那时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感觉就有这么点不一样。

”一个故事一个启示给我们一种教育策略:“犯错误,写说明书”,让学生从自己内心深处深入地剖析自己,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魏老师别具一格的批评教育的措施与手段,真正体现了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

两元钱的故事

两元钱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两元钱的故事作者:蒋光宇,张在军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29期1985年,年仅35岁的魏书生老师获得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那年,一次魏书生从盘锦市到沈阳市出差。

列車上与他对面而坐的是位老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忧心忡忡,沉闷不语。

列車快到沈阳的时候,列車员开始验票,其他乘客都出示了車票,只有老人掏出来的是张纸条。

老人面有难色地解释说,自己和侄子同去北京,没想到两人在拥挤的人流中走散了。

他身无分文,实在没办法买車票回老家了。

北京市的公安派出所为照顾他,给他开了这张证明,希望列車上的工作人员能给予免票。

列車员听后,就没让老人补买車票。

魏书生观察到,老人舍不得吃手里的那半个硬面包,只看着别人大吃大嚼。

他还看得出来,老人自尊心强,耿直倔强。

魏书生把手伸进了兜里,悄悄摸出两元钱来。

两元钱,正好可以为老人买份盒饭。

但魏书生没有当众把钱递给老人,或干脆买份盒饭端给老人。

如果他这样去接济老人,估计老人会坚持不要的,即使勉强收下,也会很不自然。

魏书生又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列車缓缓地开进了沈阳車站。

魏书生下車后,没有直奔出站口去,而是绕到老人座位的那个車窗口,轻声叫过老人,不惹人注意地把两元钱塞到老人手里,不等老人拒绝,便迅速转身离开了列車。

魏书生不仅是思想活跃的教育改革家,而且是雷锋精神的自觉弘扬者。

他把两元钱送给急需帮助的人,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因为他曾把两万元送给急需帮助的人。

但这件给人两元钱小事中的细节,能给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帮助人,不是给人物质上的施舍和精神上的怜悯,而是给人物质上的支援和精神上的尊重。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教学故事就像一颗颗有趣的小珍珠,随便捡起一颗都能让人乐呵又受益。

有一次,魏书生刚接手一个班级,这班级的纪律那叫一个乱啊,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

一般老师可能就愁得直挠头,可魏书生不。

他走进教室,啥也没说,就开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同学们都懵了,不知道这老师葫芦里卖的啥药。

魏书生笑眯眯地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字啊,一撇一捺。

咱们做人呢,就像这一撇一捺一样,得互相支撑。

咱们在这个班级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人’字的一部分。

要是有同学捣乱,那就像把这个‘人’字的一撇或者一捺给折断了,那这个‘人’还能站得稳吗?”就这么简单的一番话,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若有所思,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从那以后,班级里互相帮助的多了,捣乱的少了。

还有一回,魏书生让学生写作文。

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的,觉得比登天还难。

魏书生又有奇招了。

他说:“同学们,今天咱们不写那种规规矩矩的作文,咱们来玩个游戏。

你们每个人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蚂蚁。

现在,你们就在一片大森林里,周围都是高高的大树,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小虫子。

然后呢,把你们看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都写下来。

”学生们一听,觉得还挺有趣,都闭上眼睛开始想象。

不一会儿,大家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有个学生写着写着还笑出了声,说:“老师,我感觉我都变成小蚂蚁了,这作文写得可带劲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总能把那些枯燥的学习任务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他的课堂上啊,还特别民主。

他会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则。

有一次,学生们讨论上课讲话这个事儿该怎么处理。

有的说罚站,有的说抄课文。

魏书生就在旁边听着,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悠悠地说:“同学们啊,咱们制定规则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可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要是罚得太重,大家心里都不舒坦,也不利于咱们这个大家庭的和谐。

咱们能不能想个既让犯错的同学能意识到错误,又不会太难受的办法呢?”大家商量出一个办法,要是上课讲话,就负责给全班同学讲一个小笑话或者小故事。

魏书生的班级管理4篇

魏书生的班级管理4篇

魏书生的班级管理4篇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第1篇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当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 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无视的重要因素。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效劳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泼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

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

这里的临时常务班长制,就是所谓的代谢机制, 班长象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不断的循环,常换常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魏书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魏书生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他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

《魏书生的故事》读书心得

《魏书生的故事》读书心得

《魏书生的故事》读书心得
今天又重温了《魏书生的故事》一书,感慨不已。

既感慨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缺乏。

反思过去,作为教师的我,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淘气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时机多一些;而那些“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

长此以往,孩子的开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

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

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老师要授予学生“渔”,就要当导演,让学生当演员,只要学生参加演练多了,自然就会掌握“渔”的本领了。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到台湾去讲观摩课,事先没来得及作任何准备。

走进教室,他对学生们说:“大家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们说:“不知道。

”他说:“我是祖国内地来的。

咱们内地的教材啊,和你们这儿的教材不太一样,但是也有完全一样的地方,大伙儿能不能猜着?”学生们猜来猜去,谁也没猜着。

他解释说:“《元曲二首》这篇文章,在两地的语文课本中就一模一样。

咱们这堂课就讲《元曲二首》,怎么样?”学生们齐声回答:“好!”他问:“以前学一篇古文或古诗词都要学哪些内容啊?”学生们说:“要学习生字、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再熟读背诵,个别解释。

”他让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一项一项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跟同学们商量:“生字,老师还用讲吗?这两首中的生字没有太多可讲的呀,大家看一看,只给大家50秒的时间,一定都能记住。

预备,开始!”没到50秒,就有同学举手了。

他说:“停!”然后请几位同学上来写,结果都写对了。

同样,生词解释,也是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自己就掌握了。

到该翻译课文时,有的学生说:“老师,现在您得讲啦。

”他说:“我看还是可以同学们自己学。

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就一个字,谁能猜得着?”有个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懒’!”他笑了,说:“你怎么知道我懒?”男学生说:“我们请你讲,你不给讲,还说自己有一个字的特点,这不就是懒吗?”他说:“你们想一想,自己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要靠老师教啊?大家可以先讨论如何翻译,不会了,可以查资料,查注解,实在不会时,再举手,由我来解答。

”结果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只剩下两三个难点,魏老师一指点学生们就都明白了。

下课后。

一些老师、家长和同学讲评这节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个家长兴奋地说:“魏老师啊,我儿子以前上课经常‘溜号’。

可上你这堂课,我发现他一分钟也没来得及‘溜号’,高高兴兴在那儿学。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简介
魏书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作家、诗人、新闻工作者和社会公益家。

出生于1947年的湖南,魏书生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曾完成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研究,并发表多篇有关新闻史的论文。

魏书生曾在多家新闻机构以及出版机构任职,他的新闻报道作品遍及国内外,如《上海新闻》、《西南新闻》、《中国新闻评论》、《北方新闻》、《国家期刊》等等。

魏书生也曾担任过西南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四川省新闻学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学会副主席等职务。

此外,魏书生也在新闻出版界,如《新闻研究》、《新闻传播学报》等杂志社和《中国新闻出版社》发表了大量作品,如《中国新闻史》、《新闻研究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课程讲义》等,并且担任《新闻研究》编辑部主任职位。

他的新闻研究论文集拥有几十万字,受到了国内外新闻出版界的广泛赞誉。

除此之外,魏书生还有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新时代》、《爱国心祖国炎黄》等,受到了众多诗歌爱好者的赞赏。

2008年,魏书生出版了其最新诗集《青春的声音》,并荣获了中文诗歌奖。

魏书生多年来从事新闻以及文学创作,他以其踏实认真的态度、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精准的报道风格被誉为新时代的新闻英雄。

- 1 -。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奇人。

就说他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吧,这个学生上课那是小动作不断,不是揪前面女同学的辫子,就是在课桌上画小人儿。

别的老师对这孩子都头疼得很,感觉就像一块烫手山芋。

可魏书生不这么想。

魏书生把这孩子叫到办公室,没有上来就批评他,而是特别温和地问:“你是不是觉得上课很无聊呀?”这孩子本来以为会被臭骂一顿呢,一听这话有点懵,就小声嘀咕:“嗯,有点。

”魏书生笑了笑说:“那你觉得怎么上课会有意思呢?”这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说:“要是能一边玩一边学就好了。

”魏书生一拍手说:“这想法不错啊。

那咱商量商量,咱们上课的时候有一部分时间认真听讲,然后呢,要是你都听懂了,剩下的时间你可以做点和学习有关的小游戏。

”这孩子一听,觉得魏书生老师太酷了。

从那以后啊,他上课可积极了,就盼着快点把知识学会,好去玩那些学习小游戏呢。

慢慢地,他的成绩还真就提高了,也不调皮捣蛋了。

还有啊,魏书生特别注重让学生自我管理。

他班上有好多“小官”,什么管纪律的“纪律小卫士”,管卫生的“卫生小管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事儿。

有个学生啊,性格特别内向,不爱说话,魏书生就让他当“图书管理员”。

这孩子一开始还害怕呢,觉得自己干不好。

魏书生就鼓励他说:“你呀,就把那些书当成你的小伙伴,你负责照顾好它们就行了。

”这孩子慢慢开始整理图书,给同学们借书还书。

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和同学们交流啊,渐渐地,他变得开朗起来了,也更自信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总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然后给他们机会去发挥。

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在别人眼里的“问题孩子”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小明星。

他管理班级,那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又特别有效。

他的学生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不过这个日记可不是流水账。

魏书生会在日记里和学生聊天,有时候他看到学生写自己遇到的烦恼,他就会在日记下面写长长的回复,就像朋友一样。

有个学生写自己和父母吵架了,心里很难过。

魏书生就在日记里说:“你知道吗?父母有时候就像老小孩,也会犯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的故事
作者:蒋光宇,张在军
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32期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二:学习是享受
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

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

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
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
“学习那么苦,怎么能是享受?”
“每件事都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苦必有一甜。

大家站在甜的一面想一想,保证有享受的感觉。

”结果,这篇文章许多同学写得非常成功。

过了些天,学生又问:“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
魏老师说:“《谈学习是享受》。


学生喊:“老师说错了,已经写过了!”
“我知道写过了,但是没有错,今天是谈学习是享受之二,换一个新的角度去论述。


又过了些天,魏老师留的日记题目还是《谈学习是享受》。

这次没有人说老师错了,纷纷问:“老师,是不是之三啊?”
魏老师说:“正确。


“老师,我们究竟还得写几篇《谈学习是享受》?”
魏老师说:“请同学们注意,这是魏老师教大家几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到毕业前夕老师准备让大家写完《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


“老师,为什么说这是几年中教大家最重要的一个命题?”
魏老师说:“不同的享受观使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所以我说这是老师教大家的第一重要的命题。

吸毒是不是享受?从某个角度看,也许是享受,但那是犯法者干的事儿。

赌博是不是
享受?对不眠不休的赌徒来说,也许是享受,但那是赌博者干的事儿。

跳舞是不是享受?对于舞蹈家来说无疑是享受,但我们当学生的,只能把跳舞当成第四﹑第五享受,学习劳动之余,偶尔享受一次,也就可以了。

这些年来,魏老师教的学生写过《谈预习是享受》《谈背英语单词是享受》《谈做数学题是享受》《谈写作业是享受》《谈背课文是享受》《谈写左手小楷是享受》《谈写日记是享受》《谈跑步是享受》《谈读课外书是享受》……
有一天,魏老师问学生:“咱们天天到学校干什么来了?”
大家喊:“享受来了!”
魏老师说:“这就对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每天在学校里不愁吃﹑不愁穿地学习,的确是享受。

消极悲观的人觉得学习是受罪,乐观积极的人觉得学习是享受。

我们要做乐观积极的人。

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强化得多了,便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爱学习的品质。

“老师是教书的,只能不断强化教书是享受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也只能强化学习是享受的观念。

科学家﹑思想家都具有把学习﹑劳动﹑科研当成享受的品质。

“学习优异的学生,大多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享受。

愿同学们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地强化学习是享受的观念,感受学习的快乐。


悟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二:人生随处有享受
演员刘嘉玲的性格极其要强,拍电影的时候,总希望一遍成功。

如果拍了一遍,导演喊:“OK”(好),她心里就很高兴;如果导演喊的不是“OK”而是“NG”(就是导演要求重拍),即使当时她的心情再好,也会突然间阴云密布。

可导演指导拍戏喊“OK”的时候毕竟较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喊“NG”。

梁朝伟为了帮助刘嘉玲调整好拍戏时的心态,便推心置腹地对她说:“我就从来不怕导演喊…NG‟,甚至是希望导演喊…NG‟,因为我可以享受喊…NG‟。

我一直抱有这样一种信念:下一个一定会更好,明天一定会更好。

所以,每拍完一个镜头,我倒是害怕导演不喊…NG‟,而是喊…OK‟。

如果喊…OK‟,我就没法将更好的下一次表现出来。

导演如果喊…NG‟,我就开心了,终于又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可以努力做得更加完美了。


梁朝伟看刘嘉玲听得聚精会神,就又说:“在现实人生中没有…NG‟,因为生命是一次性的,不能重来,但拍戏却可以,可以让你有重拍的机会。

因此,演员能够享受到一般人享受不到的乐趣,可见拍戏是多么好玩。

正因为有了这种享受重拍的心态,我才会不断超越自己,做得更好些……”
梁朝伟的话,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了长久笼罩在刘嘉玲心头上的浓云,使她感到豁然开朗。

她不禁自问:“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怪不得他拒绝了最佳男配角之后,不但多次荣获桂冠,而且还在第5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荣获最佳男主角,成了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演员,成了香港电影界的一座丰碑。


刘嘉玲深有感触地对朋友说:“要找一个喜欢自己的人很容易,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却很难。

我觉得,我现在找到了。

自从认识了梁朝伟之后,我的心态更好了,对自己的工作更加认真、更加喜爱了。

我们常聊片场的事情,我很欣赏他。

以前我不懂人情世故,心高气盛,受不得委屈,不高兴就嚷嚷,什么心事都放在脸上,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干表演这一行。

伟仔比较深思熟虑,想得远些,看得清楚些。

如今,我也可以像他那样高高兴兴地享受重拍,追求完美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