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纲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功能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4.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5.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和造字法二、词语的基本知识1.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词语的构成和形义关系3.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词语的辨析和运用5.词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三、句子的基本知识1.句子的定义和分类2.句子成分和语序3.句子的结构和功能4.句子的语气和语调5.句子的连接和转折四、段落的基本知识1.段落的定义和要素2.段落的结构和功能3.段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段落的铺垫和承接5.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和夸张2.对比和排比3.比较和类比4.借代和典故5.反问和设问六、修辞方法的运用1.描写和抒情2.叙事和议论3.议论和推理4.推理和判断5.主观和客观七、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文言文的翻译和鉴赏5.文言文的应用和写作八、现代文的基本知识1.现代文的特点和风格2.现代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现代文的写作和发表5.现代文的赏析和评价九、阅读理解的基本知识1.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解题步骤3.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4.阅读理解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5.阅读理解的应用和拓展十、作文的基本知识1.作文的目的和要求2.作文的主题和材料3.作文的结构和内容4.作文的标题和起承转合5.作文的语言和修辞十一、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1.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3.古代文学的背景和意义5.世界文学的传承和影响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语言文字、词语、句子、段落、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成绩和培养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份知识总结能够帮助到你。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框架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8.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1.古代部分:(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技巧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2.现代部分:(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2).记叙文阅读: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3).说明文阅读:A.说明文的特点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C.说明文的种类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弄清说明顺序把握结构形式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4).议论文阅读:A.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B. 议论文的三要素C.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D. 议论文的种类E. 议论文阅读步骤:阅读全文,明确论点精读文章,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理解论证的严密性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作用F. 议论文“五步”阅读法(5). 文学作品的鉴赏:A. 文学鉴赏的概论(文学鉴赏概念、范畴、能力要求)B. 小说阅读(问题特点、从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挖掘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的含义揣摩作品的写作技巧、小说“四步”阅读法)C. 散文的阅读(散文的文体特点、阅读散文的要点、散文“六步”阅读法)D. 现代诗歌的阅读(诗歌的文体知识、诗歌的分类、诗歌阅读的步骤和方法、诗歌“四步阅读法”、现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E. 剧本的阅读(戏剧的分类、阅读剧本的要点、剧本“三步”阅读法、电影文学与电影文学剧本)F. 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的阅读1.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形式2.综合性学习方略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活动 3.活动设计:这就是我、细心倾听、祝福赠言、与父母沟通、展示真我风采、漫游语文世界、走进图书馆、怎样搜集资料、自编手抄报、e网情深、亲近昆虫世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到民间采风去、寻找家乡的名人、古诗苑漫步。
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5、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6、诗的分类:律诗、绝句。
7、律诗共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其中律诗共分五律和七律两类。
8、词牌一般指填词用的曲调名,如《虞美人》、《满江红》、《水调歌头》等。
9、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10、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语文语法1、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谓语动词的支配对象,表示动作的对象和结果等。
4、定语:名词性短语(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短语)中的修饰语,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中心语。
5、状语:动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谓语短语)中的修饰语,说明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目的等。
6、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用于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情况、结果等。
三、阅读理解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描写文六要素:站在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哪个顺序(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什么样的景(大小、粗细、宽窄等)、什么样的情(愉快或忧伤等)、什么样的观察(视觉、听觉或嗅觉等)、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描写)。
3、阅读理解的方法:读材料,明主题;粗读全文,了解大概;细读题目,找出信息;再读文章,逐一攻克;重读题目,确定答案。
四、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天演论》。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6、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初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和整体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对初中语文必背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
一、基础词汇1. 词汇的认识:词的基本概念,包括字、词、句的区别和关系。
2. 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等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用法。
二、句子成分1. 主语和谓语:主谓结构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宾语:及物动词和其宾语的关系。
3. 表语:表示主语状态或特点的成分。
4. 定语:修饰名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成分。
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明示或暗示,用形象、生动的比较来加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2. 比拟:采用感性的类比、形象化地描绘事物的方法。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情感或程度。
4. 排比:用语言把同类或相似的事物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对比、反复和修辞的效果。
5. 对偶:通过对比、对称的方式将语句进行平衡,增加语言的韵律美和表达效果。
四、修辞方法1. 运用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准确性、独特性和感染力。
2. 运用修辞方法:多用暗喻、反问、概括、描写、议论、叙述等方法,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深度。
五、作文写作1. 论述文基本结构:引言、论证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的作文结构。
2. 记叙文基本结构:描写人物、事物或场景时,运用时空结构、因果结构等方法。
3. 说明文基本结构:定义、分类、原理、结论四个方面的写作结构。
4. 应用文基本格式:书信、通知、便条等应用文的基本要素和格式。
六、修辞与鉴赏1. 修辞的效果: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方法,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
2. 语言的鉴赏:通过学习优秀的诗歌、文学作品等,提高对语言的鉴赏和欣赏能力。
七、阅读理解1. 阅读的技巧:略读、详读和夹读等不同阅读技巧的运用。
2. 阅读的方法:理解、分析、比较、鉴赏等方法的应用。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音、形、义2.文字表达功能:记号、记录、传播信息、交际3.语言文字的特征: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历史性、文化性、创造性4.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准确性、生动性、连贯性、得体性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老子等3.唐诗宋词: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5.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三、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形音义,意义的构建2.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否定词的使用3.词语的运用:写景词、描写人物词、描写动作词、描写心理词等4.常用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四、修辞手法1.比喻:直接比喻、隐喻、拟人、拟物等2.夸张:过分修饰、夸大说法等3.排比:并列、对偶、反复等4.对仗:平仄、押韵等5.描写手法:写景、抒情、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心理等五、阅读技巧1.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段落主题句等2.细节理解题:理解具体内容、推理等3.词语理解题: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等5.文体特点题:辨别文章的文体、特点等6.文段改写题:改写句子、插入句子等六、修辞技巧1.照应:词语照应、句子照应等2.衔接:衔接词、过渡段落等3.对比:正反对比、因果对比等4.承上启下:总起段、过渡段、承上段、跃进段等5.补充:补充说明、细节展开等七、写作技巧1.写作的步骤:审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2.写作的规范:格式规范、时态准确等3.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4.写作方法:描写、比较、分析、解释、归纳、总结等5.写作技巧:立意新颖、语言得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连贯流畅等八、修辞方法1.象征:寓意、象征物等2.破题:题旨的转变、破题的手法等3.构思:构思方法、构思技巧等4.铺垫:情节铺垫、背景描写等5.对策:解决问题、对策方法等九、听说读写1.听力:听取信息、理解内容等2.口试: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朗读等4.写作: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5.语法: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十、修辞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2.修辞方法:铺垫、纵横、破题、对策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概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概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十、描写方式:正面、反面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大纲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大纲
一、阅读
1. 阅读策略及技巧
2. 阅读理解
3. 阅读鉴赏
二、写作
1. 写作基础知识
2. 写作技巧及方法
3. 短文写作
三、诗歌鉴赏
1. 诗歌基础知识
2. 诗歌鉴赏方法
3. 名篇诗歌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基础知识
2. 文言文阅读策略及技巧
3. 文言文阅读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基础知识
2. 现代文阅读策略及技巧
3. 现代文阅读理解
六、语言知识
1. 词汇学习
2. 语法知识
3. 句子成分及结构
七、修辞
1. 修辞基础知识
2. 修辞方法及应用
3. 修辞手法欣赏
八、名著阅读
1. 名著基础知识
2. 名著阅读策略及技巧
3. 名著主题和人物形象刻画
以上内容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大纲,涵盖了阅读、写作、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知识、修辞以及名著阅读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大纲展开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课文内容
1.课文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时间等方面的描述。
学
生应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文,掌握其主旨,把握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等。
2.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学生应能分析小说中的
情节起伏,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二、文学常识
1.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能理解并运用这些
修辞手法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三、语言表达
1.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等,能够在写作中
熟练运用。
2.了解常用的词语搭配和用法,如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动词的时态
和语态等。
四、其他知识点
1.基础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编写段落等。
并能运用这
些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2.了解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增加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仅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方面,还有其他知识点需要学习。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多读课文、多积累词汇,注重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一、词语与词义辨析
1.同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2.词语义项、词义的丰富性和多义词的理解
二、词类和词语的构成
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的词类功能和语法作用
2.前缀、后缀和构词法
三、句子的基本结构
1.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的识别
2.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的搭配
四、中外名著与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3.中外文化常识和民间传说故事
五、修辞手法与修辞语言
1.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六、写作技巧与方法
1.文章的主题、标题的确定
2.开头、过渡、结尾的写作方法
3.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写景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七、阅读与理解
1.文章的段落结构、标点符号和篇章组织
2.推理、归纳、辩证等阅读理解的方法
3.阅读材料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辨析
八、课文与课外阅读
1.重点课文和文章的理解和背诵
2.优秀作品的欣赏和阅读
九、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
1.书写的规范和格式
2.词语的正确用法和变异形式的辨析
3.句子的衔接、表达的连贯和一致性
这些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建立起扎实的语文基础,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1. 文学常识1.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性质、特点•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意义1.2 文学史和文化常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特点及其文学代表作品•世界文学小史及代表作品•文学与文化的关系1.3 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关系,如绘画、音乐、电影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 诗歌鉴赏2.1 诗歌基础知识•诗的定义、形式、类型•诗歌的意象、意境、意义解读•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韵律表现及其作用2.2 诗歌鉴赏案例•唐诗•宋词•近现代诗歌3. 散文鉴赏3.1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定义、形式、类型及其特点•描写、叙述、议论等散文表达手法•散文语言和修辞3.2 散文鉴赏案例•古代散文•现代散文4. 小说阅读与鉴赏4.1 小说基础知识•小说的定义、流派、类型及其特点•小说叙事的基本手法•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4.2 小说鉴赏案例•古典小说•现代小说5. 古籍阅读与鉴赏5.1 古籍的基本介绍•古籍的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古籍的文化背景及其影响•古籍的保护和传承5.2 古籍鉴赏案例•《论语》•《道德经》•《红楼梦》6.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6.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定义、特点、流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及其难点6.2 文言文鉴赏案例•文言文作品阅读和文化解读•文言文名言警句及其意义7. 阅读方法与修养•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的意义和修养•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以上是对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大家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学习和磨砺,更要注重对文字和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初中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词语基础知识1. 词性及其识别汉语词语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词、量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和介词等。
初中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性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够准确判别各种词类。
2. 词义辨析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词义。
初中生应该了解常见词语的多义词,并且能够根据句子语境确定正确的词义。
3. 词语用法常见的词语用法包括词语的位置、搭配、常用固定搭配、近义词、反义词等。
初中生应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用法,能够正确使用词语。
二、句子基础知识1. 句子成分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成分。
初中生需要掌握各种句子成分的定义,能够判断和分析句子成分。
2. 句子结构句子的结构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初中生需要掌握这两种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识别简单句和复合句,并且能够根据句子结构有效地组织语言。
3. 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分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等。
初中生需要了解各种语气的基本特征,并且能够根据句子语境选择正确的语气。
三、阅读能力1. 阅读理解初中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包括阅读理解题和阅读填空题等,学生需要针对不同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 阅读策略通过阅读策略的训练,初中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常见的阅读策略包括快速预览、关键词标注、归纳总结等。
3. 阅读素材阅读素材包括课本、诗歌、小说、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初中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进行阅读训练,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
四、写作能力1. 写作基础初中生需要掌握各种短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开头、结尾、段落的结构、语言表达等。
2.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如何写好议论文、如何写好叙事文、如何写好说明文等。
初中生需要进一步练习这些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语法和标点语法和标点是写作的基础,初中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的语法和标点规则,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和语法规则。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分类(古诗、近现代诗)、诗歌的基本形式(五言、七言、绝句、律诗)。
2.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分类(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散文的结构(开头、发展、转折、结尾)。
3. 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 戏剧的基本结构:序幕、幕、场、尾声。
二、语言知识1. 词语的构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成语。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
三、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的把握:通过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
2. 段落大意的理解:分析段落结构,抓住段落中心句。
3. 作者态度和观点的识别:通过文中的用词、句式和结构,判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4.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对文章中未明确表述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
四、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事件叙述。
2. 议论文写作:论点的提出、论据的选择、论证的过程。
3. 描写文写作:如何进行景物描写、情感表达。
4. 应用文写作:书信、日记、报告等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五、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 古诗文的基本知识:诗歌的节奏、韵律、对仗。
2. 古诗文的鉴赏方法:意象的理解、情感的体会、语言的品味。
3. 重要古诗文作品的阅读:精选的古诗文作品阅读和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现代文的语言特点、文体特征。
2. 现代文的鉴赏方法:主题的把握、结构的分析、语言的鉴赏。
3. 重要现代文作品的阅读:精选的现代文作品阅读和解析。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实际教材进行详细整理和扩展。
您可以根据这个结构在Word文档中添加具体的例句、练习题和解析,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归纳文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汉字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构造方法;2.汉字的基本读音和基本文字规范;3.词语的构成和分类;4.词的意义、用法及词义辨析;5.词的形态变化、拼音和词语造句;6.语句的生成规律:主谓宾、主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7.句子的基本语法、修辞和样式;8.文段、篇章的写作规则、语法修辞和文体风格。
二、作品阅读与鉴赏1.诗词赏析:诗的基本概念、诗的特点、诗的形式、诗的表现手法、诗的韵律、诗的意境等;2.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古代文化背景、古代人物、古代社会风貌等;3.现代文学的阅读与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写作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5.听说读写:正确朗读作品,模仿和使用作品中的修辞、语言、句式等,组织和讲述作品的内容,以及拟写作品的插曲、续写等。
三、写作表达1.写作的目的、内容和手法;2.写作中的缩写、省略、转述、化用和隐喻等修辞手法;3.写作中的段落结构、语言和意象等;4.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描写文、应用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5.基本的写作技巧:写标题、写开头、写结尾等;6.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美感。
四、语言知识运用1.词汇:词义、词性、词形、词组、固定搭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2.词语的运用:用词贴切、用词准确、用词恰当、用词得体等;3.句子: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定、主谓宾补、主谓双宾等句式的运用;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仗、拟人、解释等修辞手法的应用;5.综合能力:根据语言环境和语言要求,正确用语和表述,准确地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做到语言的得体、巧妙、生动、富有表现力。
五、写作能力培养1.听力训练:听清语音,听懂语义和语境,听懂把握作者的意图;4.写作训练:组织语言,改善语句和段落,完善文章结构,充实中心内容,增加修辞手法和意象。
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能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解读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词汇的构成和分类3.词义的辨析和引申4.句子的构成和成分5.基本语法知识6.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7.基本标点符号的使用二、阅读与鉴赏1.文学作品的解读与理解2.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4.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5.文学作品与社会时代的关系6.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7.文学作品的评价与欣赏三、写作与作文1.写作的目的和要求2.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写作中的文体特点和风格要求4.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写作中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6.作文评分标准和改进方法7.文言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四、文化常识和素养2.文学作品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关联3.语言文字的多元文化特点5.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6.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与人性关怀7.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的用法和效果2.夸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3.拟人的手法和艺术效果4.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5.象征和隐喻的运用6.剪裁和补充的修辞技巧7.意象的创造和运用方法六、修辞方法鉴赏1.揣摩作者的视角和语气2.理解并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3.把握作品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手法4.辨析并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表现6.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7.欣赏作品中的感人情感和生动形象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框架,包含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作文、文化常识和素养、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在阅读、写作和鉴赏中。
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字的基本知识点1. 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偏旁部首、字形2. 汉字的基本读音:声母、韵母、声调3. 汉字的基本书写规范: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顺序和结构4. 词语的构成:单字词、多字词、合成词、短语、成语等5. 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引号、括号、连字符、分号等二、阅读技巧与理解1. 阅读中的常见问题:生词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篇章理解等2. 阅读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关键词标记、图表、插图等辅助理解3. 文章结构及主题:标题、开头、中间、结尾等内容的理解4.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称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2. 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论语》、《红楼梦》等3. 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相关的思想、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等四、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1. 写作的步骤与规范:构思、组织、修改等2.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开头、中间、结尾等组织形式3. 修辞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技巧的运用4. 选材与写作内容的合理性:清晰表达意思、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等五、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1. 比喻与拟人:通过比较和拟人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情感2. 夸张与反语:通过夸张和反语来强调某种感情或意义3. 排比与对偶:通过排比和对偶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4. 象征与意象:通过象征和意象来运用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六、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古代汉语、句法结构、常用表达方式等2.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解释、语法结构理解等3.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论语》、《诗经》等七、修辞与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解释: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2. 修辞手法的应用与分析: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分析3. 同一修辞手法在不同作品中的异同点:不同作家使用同一修辞手法的差异和效果。
语文基础知识包含哪些内容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包含哪些内容初中一、字、词、句、段和篇1. 字的认识与学习•汉字的结构与构成•字音、字形、字义的关系•基本的书写规范2. 词的构成和分类•词的基本概念•词的构词法•词义辨析•常见词类及其特点3. 句的成分和句子结构•句子的基本概念•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的分类与特点4. 段落的结构和衔接•段落的功能与特点•段落的承接与衔接5. 篇章的衔接与组织•篇章的总分总结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衔接手段的运用二、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 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效果2. 描写、叙述和议论的技巧•描写技巧的运用•叙述的结构和承接手法•议论的论证逻辑和方法3. 文学修辞和感情表达•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情感的表达与传递•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等技巧三、语言文化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2. 现代文学的流派及代表作品•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品的解读及评价3. 中外经典名著的学习与体会•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世界经典名著的研读和感悟四、语文学习方法与习作训练1. 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听说读写学习法•阅读技巧和思维方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方法2. 习作和写作训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习作批改与提升以上是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通过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将会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的基本概念
1.语文的定义和作用: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2.语文的性质: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两个方面。
3.语文的特点:语文具有发展性、多样性、标准性、使用性和创造性。
二、语言文字基础
1.语音:国际音标及其发音规则,字音、音节、声调等基本概念。
2.词汇:词的基本概念、词的分类、词义的辨析等。
3.语法: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修饰功能、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等。
三、词语的使用
1.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和用法。
2.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扩展用法,如衍生词、派生词等。
四、作文写作
1.写作的基本要素: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
2.写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作文的类型和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以上仅是对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大致归纳和总结,具体而言,还涉及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阅读理解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运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纲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二部分记叙文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1. 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
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分析时代背景。
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概括段意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如1记叙:人+时地十做法+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景物+特征。
例如:议论: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或论据)十从什么角度(方面)十论证了什么观点。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组合成句。
第三部分说明文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①题目,②首段,③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⑤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①下定义:……是……,这就是……,叫……②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③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④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①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②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6.说明文分类①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②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第四部分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1.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2.论点位置:①标题;②文章开头; ③结尾;④中间。
3.总结论点的方法:①通过总结论据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③先明确文章论题,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论断性的语句,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语句。
二、论据1.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2.归纳论据的要点:人+做法(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4.对比论证(讲道理):鲜明突出地论证论点,具有说服力。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眺周幽反弓虽,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更鲜明生动地证明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第五部分、散文阅读(一)、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一、各类散文的特点1.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人手,人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5.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表现手法常用术语(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2)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3)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种感情。
(4)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5)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6)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事物或事理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