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Bruijn-图的算法概述

合集下载

优异等位变异鉴定新算法

优异等位变异鉴定新算法

优异等位变异鉴定新算法优异等位变异鉴定(Variant Calling)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步骤之一,主要用于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变异(SNV)和小片段插入/删除(INDEL)。

这项技术对于疾病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及个体基因组解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算法来进行优异等位变异鉴定,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行业标准。

然而,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量的增加,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算法并开发新的方法来满足新的需求。

在过去,常用的SNV鉴定算法主要基于基因组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和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策略。

首先,测序数据会被映射到参考基因组上,然后通过比对的结果来检测与参考基因组存在差异的位点,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和统计方法来确定最终的变异位点。

这些算法的主要限制之一是无法处理复杂变异类型,例如多个突变同时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情况。

近年来,许多新的算法已经被开发出来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一种新的方法是基于De Bruijn图的SNV鉴定算法。

这种方法首先将测序数据转化为kmer的图,然后通过比对kmer图到参考基因组上来检测变异位点。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De Bruijn图方法可以处理复杂变异类型,例如复合突变和结构变异。

此外,它还可以将测序数据转化为kmer图,在内存管理和计算性能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另一种新的算法是基于机器学习的SNV鉴定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变异位点,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变异位点和非变异位点的特征来进行预测。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处理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和噪声,并且可以学习更复杂的模式。

然而,机器学习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计算资源和领域专家的经验。

除了SNV鉴定算法,还有一些新的方法用于检测INDELs。

传统的INDEL鉴定算法主要基于比对结果和插入缺失的信息。

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测序错误和比对错误的影响。

近年来,基于真核动物基因组的特点,一些新的算法已经被开发出来。

de Bruijn图与Kautz图的k元控制数和特殊圈的开题报告

de Bruijn图与Kautz图的k元控制数和特殊圈的开题报告

de Bruijn图与Kautz图的k元控制数和特殊圈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de Bruijn图和Kautz图是网络中两种重要的拓扑结构,它们在许多应用中都有发挥作用。

其中,de Bruijn图是由荷兰数学家Nicolaas Govert de Bruijn在1946年提出的,它被广泛应用于字符串匹配、密码学、序列和编码等领域。

而Kautz图则是由美国电气工程师Andrew Kautz在1958年提出的,它在通信网络、分布式计算和图像处理等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

由于网络结构的特殊性,研究网络控制问题一直是网络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网络控制领域中,k元控制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指的是在一个网络中,需要控制k个节点才能使整个网络被控制。

对于de Bruijn图和Kautz图,这个参数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另外,特殊圈指的是网络中构成环的一类特殊节点集合,它们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

特殊圈的研究对于理解网络的局部结构、网络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网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探讨de Bruijn图和Kautz图中k元控制数与特殊圈的相关问题。

具体而言,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de Bruijn图和Kautz图的k元控制数的上界和下界,并给出相应的算法。

2.研究特殊圈对de Bruijn图和Kautz图的k元控制数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特殊圈对k元控制数的影响大小,提出相应的算法。

3.研究de Bruijn图和Kautz图中特殊圈的出现规律和分布情况,分析特殊圈与网络控制问题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采用图论、离散数学、网络科学等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问题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综合运用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知识,探索de Bruijn图和Kautz图的k元控制数与特殊圈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de Bruijn图和Kautz图的结构、特征和应用,掌握网络控制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进网络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基于deBruijn图的算法概述

基于deBruijn图的算法概述

基于 de Bruijn 图的算法概述de Bruijn 图简介传统的 Sanger 测序的 reads 较长(1000bp),数据量较少,精度较高,所有的组装算法都利用 reads 之间的重叠,通过公共路径的方法解决拼接问题。

而新一代测序产生的数据 read 更短、覆盖度更高、序列精度较低,为此这种―read 为中心‖的方法面临海量计算的困境,似乎不可能找到恰当的启发式方法来处理大量的重叠。

de Bruijn图框架为处理高覆盖、短序列提供了很好思路,该框架借鉴了 Pevzner和 Waterman 等人针对传统的长 reads 提出的欧拉遍历方法[37,38],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特点进行了改进要想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得到某个新物种的 DNA 分子碱基序列,就要依靠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和从头测序拼接组装算法。

目前新一代测序数据用于从头测序的短序列拼接组装算法普遍采用 de Bruijn图数据结构。

在 de Bruijn图上,每一个 k-mer 都构成图的节点,如果两个 k-mer 在某一 read 中相邻,那么这两个节点之间就有一条边。

reads 集合中的每个 read 都对它所含的节点和边加权,这样 reads 集合产生一个节点和边都具有权值的 de Bruijn图。

在存储每一个 k-mer 时,往往要建一个无冲突的哈希表,以加快查找速度。

而建立哈希表可能会消耗更多的内存。

但是,由于每个 k-mer 在哈希表中只存储一次,不管该k-mer 在 read 中出现了多少次,所以实际消耗的内存小于存储所有read 所需要的空间。

另外,基因组中的重复片段会在 de Bruijn图中产生环路。

环路将在遍历 deBruijn 图时产生障碍。

目前的研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片段,一个是测序错误。

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使问题变的更加复杂。

本文通过仔细分析这两个问题,来改进以前基于 de Bruijn 图的算法,提出一种新的 deBruijn 图,并且引入了决策表的概念,通过决策表里的信息来选取后继 k-mer,并在适当的时候更新决策表。

基因组组装 数学建模

基因组组装 数学建模

基因组组装摘要基因组组装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提高基因组组装问题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利用了图论中的De Bruijn图法和欧拉路径问题的思想建立模型,并对传统De Bruijn图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overlap 部分判定速度较慢、内存占用大等)建立了相应模型进行改进,利用所建模型对附录中给出的reads进行了组装,并对原文件中错误和低质量的reads进行了筛选,提高了原始数据的质量,对问题进行了拓展。

首先,在模型的建立方面,我们利用了图论中de Bruijn图法和欧拉路径问题的思想并结合实际,建立了基因组序列组装模型,基于de Bruijn图法的模型不仅避免了使用OLC方法组装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所产生的高通量、短序列、高覆盖的基因组易产生错误、运行较慢的弊端,并且还可以减少冗余数据量,提高了内存效率。

其次,在模型的优化改进方面,我们通过建立基于De Bruijn sequence的碱基序列替换改进模型和k值选择模型对传统De Bruijn 图模型进行了改进,很好的解决了原有模型存在的overlap比对速度慢、不同k取值导致资源占用不同等问题,提高了基因组组装过程中的时间效率和容错率。

最后,在对于原始reads数据的处理方面,我们利用了Hash算法的思想,对每条k-mer建立Hash值,并建立了基于Phred法的reads记录评分筛选模型,对于低质量和错误的reads记录进行了筛选去除,提高了原始reads数据的质量,使最终得到的contig更加准确。

关键词:De Bruijn图欧拉路径Phred质量评分Hash算法快速和准确地获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每个生物体来说,基因组包含了整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通常由组成基因组的DNA或R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所决定。

获得目标生物基因组的序列信息,进而比较全面地揭示基因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De Bruijn 网络的反馈数

De Bruijn 网络的反馈数

摘 要 对于网络顶点集合的一个子集, 如果去掉这个子集后的导出子网络是不含圈的, 则称这个被去掉的顶点子集
为 原 网络 一 个 反 馈 点 集 . 数 最 少 的 反馈 点集 称 为 最 小 反馈 点集 , 少 的 点 数 称 为 反 馈 数 . 文 引 人 最 小 轨 道 点 最 本
的 概 念 , 定 出 D ri 有 向 网 络 中 反 馈 数 的 上 下 界 , 且 找 到 了某 些 条 件 下 的反 馈 数 . 确 eB u n j 并

f B( ) f E( d, ) 一

为 了 表 述 问 题 的方 便 , 们 做 如 下 约 定 : 我
约 定 1 D ri eB uj 络 中 的环 不 被 认 为是 圈 ; n网 约 定 2 若 , 为 自然 数 ,f 立 表 示 i i 成 是 的 因子 ,

确 定 一 般 网 络 的 最 小 反 馈 点 集 是 一 个 NP~ h r, 构 特 点 , 人 最 小 轨 道 的 概 念 , 到 有 向 D ri ad 问 引 得 eB u n网 络 B j
题 [ . 而 在 文 献 中 , 们 对 有些 图 , meh s图[ 和 h t ”然 人 如 se 。 u—
tr i efe l s图[ 等 给 出 了确 定 最 小 反 馈 点 集 的 多 项 式 时 间 的 。 ]
(, 反 数f , 的 界 d ) 馈 ( 下 为∑ m i d其中N— d) N— , id 一
一 ≠f 、 一 、d
算 法 . 近 , 些 特 殊 拓 扑 结 构 图 的反 馈 点 集 的上 界 和下 界 厶 J N N1 , - d d 2 ) 上界 为 厶 i . d 最 一 I , 一d N2 - ( I ; f + - 都 已经 陆续 得 到 , s r [ 如 t 图 . a

De Bruijn序列的几类构造

De Bruijn序列的几类构造

De Bruijn序列的几类构造De Bruijn序列是由荷兰数学家De Bruijn于1946年首次引入的一种特殊序列。

它具有浩繁重要的应用,特殊是在编码理论和图论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构造De Bruijn序列的方法,包括回溯法、位运算法以及递归法。

第一种构造方法是回溯法。

回溯法是一种常用的查找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递归遍历全部可能的解空间,直到找到符合要求的解。

在构造De Bruijn序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构造一个初始序列,然后通过不息地添加新的元素并检查是否符合序列的特性,最终得到De Bruijn序列。

回溯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下一个元素,以及如何剪枝以缩减查找空间。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剪枝,回溯法可以高效地构造出De Bruijn序列。

第二种构造方法是位运算法。

位运算法是一种基于二进制位的操作,通过对二进制位的逻辑运算来构造序列。

在构造De Bruijn序列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长度为2^k的二进制数字,通过对其进行右移和与运算,来得到一个De Bruijn序列。

位运算法的优点在于计算速度快,但是对于大规模的DeBruijn序列构造可能会导致内存溢出。

第三种构造方法是递归法。

递归法是一种通过重复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构造De Bruijn序列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来生成子序列,然后再将子序列合并以得到一个完整的De Bruijn序列。

递归法的优点在于简易直观,但是对于大规模的De Bruijn序列构造可能会导致递归深度过大而造成栈溢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依据详尽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构造方法。

回溯法适用于需要得到全部可能解的状况,位运算法适用于需要高效计算的状况,递归法适用于问题分解较为明确的状况。

此外,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构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De Bruijn序列是一种分外重要的序列,在编码理论和图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几种构造De Bruijn序列的方法,包括回溯法、位运算法以及递归法。

SKoorde:一种基于de Bruijn图的高效P2P模型

SKoorde:一种基于de Bruijn图的高效P2P模型
并 非最少 的 , 而且 存 在着与 其他 D T例如 C od、A t H h r C N4 ]
在 下文 中用 符号 。 表示 “ d 的拼 接 ” 模 n 操作 .d : + 。I。 ( 即将 当前 结点左 移一 位后 最低位 补 仅. 图为 d t 下 : 2 n 3的 d ri ,= eBuj n图 B( ,) 23 。
\ \ \


兰 兰
S o re 一种基 于 d ri K od : eB un图的 j 高效 P 2 P模型
毕海波 , 张振 宇 , 刘 峰
( 新疆 大学信 息科学 与工 程学 院 , 乌鲁 木齐 8 0 4 ) 3 0 6
摘 要 : od Ko re是一种 常数 度分 布式哈 希表 ( DHT) 但 它的 定位 策略 有待 改进 以减 少逻辑 路 由 , 跳数 . 而且 它存在 着 逻辑拓 扑 和物理 拓 扑 失配的 问题 。在 定位 过程 中采 用 最短路 径路
节 点 I 的尾 部 和 目的节 点 I 的首 部 来 进 行 匹 配 的 D D
S ore 型 .这种 方法 不仅 可 以减少 逻 辑路 由跳 数 。 K od 模 同时在 总体 上可 以保 证 逻辑 上 邻 近 的节 点在 物 理上 也 较为相 近 , 而且不存 在地 标法(ad ak6 L n m r1J 断 向地 标 【 中不
@ 现 计 机 21. 代算 001 0
竺 兰
1 K od 路 由算 法 . S o re 2
在 进行 d ri eB uj n图路 由 时 . 假设 标 识 (D) 间 中 I 空 的每 一个 I D对应 着 一个 结 点 . 中共 有 2 个 结 点 原 图 n 文献【】 2 中提 到 的算法 基本 思想 如下 :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简介三代测序是指第三代DNA测序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技术,它具有更高的测序速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长的读长。

然而,由于三代测序技术的特点,所得到的测序片段长度较短,需要通过拼接算法将这些片段拼接成完整的序列。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开发的一种算法,它能够将短片段拼接成长序列,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全面测序。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的原理三代测序拼接算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测序片段之间的重叠信息进行拼接。

具体来说,拼接算法会首先对测序片段进行质量控制,去除低质量的片段。

然后,它会根据测序片段之间的重叠信息,将这些片段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拼接算法的第一步是寻找重叠区域。

重叠区域是指两个测序片段之间具有相同的序列段。

拼接算法会通过比对测序片段的序列,找到它们之间的重叠区域。

拼接算法的第二步是将重叠区域进行拼接。

拼接算法会根据重叠区域的长度和相似度,将两个测序片段进行拼接。

通常情况下,重叠区域的长度越长,拼接的准确性越高。

拼接算法的第三步是处理拼接冲突。

由于测序片段之间可能存在多个重叠区域,拼接算法会根据一定的准则选择最佳的拼接结果。

拼接冲突的处理可以通过比对拼接结果和参考序列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

三代测序拼接算法的主要方法1. 重叠图方法重叠图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三代测序拼接算法。

它将测序片段之间的重叠信息表示为一个图,然后通过寻找最长路径来进行拼接。

重叠图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构建重叠图:将每个测序片段表示为图中的一个节点,如果两个片段存在重叠区域,则在它们之间添加一条边。

2. 寻找最长路径:在重叠图中,寻找一条路径,使得路径上的节点对应的片段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这条路径称为最长路径。

3. 拼接序列:根据最长路径上的节点对应的片段,将它们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重叠图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实现。

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重叠图,当测序片段数量较大时,计算量较大。

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解析

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解析

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解析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致力于从大规模的生物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基因序列分析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基因组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

本文将对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一、基因序列获取在进行基因序列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获得待分析的基因序列。

目前,基因序列获取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方法,如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

1. Sanger测序Sanger测序是一种经典的测序方法,基于链终止法原理。

该方法通过引入低浓度的二进制链终止剂,使DNA合成过程中的链终止在不同的碱基位置。

然后,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分离出来,并根据电泳结果确定序列。

尽管Sanger测序方法准确可靠,但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通量测序的需求。

2. 二代测序二代测序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 Illumina的测序技术、Ion Torrent的测序技术等。

这些技术采用了片段拼接和PCR扩增的方法,将DNA样本分割成小片段,并使用高度并行的测序反应同步测序。

这种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快速、成本低廉和数据量大等优点,为后续的基因序列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3. 三代测序三代测序技术相比于二代测序技术具有更高的读长,能够直接测序较长的DNA分子。

代表性的三代测序技术有Pacific Biosciences (PacBio)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的测序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基于单分子测序原理,通过测量单个DNA分子的链延伸或通过测量基于纳米孔的离子电流来进行测序。

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更好地解析复杂的基因组结构和重复序列提供了可能。

二、基因序列比对基因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任务,它主要通过将待分析的基因序列与已知参考序列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相似性和差异性。

DNA信息存储:生命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桥梁

DNA信息存储:生命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桥梁

1019 bit/cm3 [3]。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 展,以高通量 DNA 合成技术[4]和人工合成染色体 的工作为代表 , [5-6] 标志着人类对 DNA 的设计 、 [7] 合成 、 [8] 编辑[9]和读取[10]能力已经进入到一个崭 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利用合成 DNA 进行高密 度信息存储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 [11] 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信息技术企业与生物科 技企业的广泛关注。2020 年 11 月,微软、西部数 据 等 传 统 信 息 技 术 企 业 与 Twist Bioscience、 Illumina 等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一道,共同宣布成立 了第一个 DNA 数据存储联盟,将制定全面的行业 路线图,为经济高效的商业档:A
DNA information storage: bridging biological and digital world
HAN Mingzhe1,2,CHEN Weigang1,3,SONG Lifu1,2,LI Bingzhi1,2,YUAN Yingjin1,2 (1Frontier Science Center for Synthetic Biology and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s Bio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2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Synthetic Biology Journal 2021,2(3):309-322
特约评述

基因测序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巧

基因测序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巧

基因测序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巧基因测序是通过测定DNA或RNA序列来研究生物基因信息的一种方法,而生物信息学则是用于处理和分析测序数据的学科。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迅猛,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技巧来分析基因测序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基因测序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巧。

1. 序列比对和比对算法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中最常用的分析任务之一。

它可以将测序的DNA或RNA序列与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相似性和差异性。

比对算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Smith-Waterman算法和BLAST算法。

Smith-Waterman算法是一种精确比对算法,适用于小片段或特定区域的比对。

BLAST算法则是一种启发式比对算法,能够快速地在大型数据库中搜索相似序列。

研究人员在进行序列比对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比对算法。

2. 基因组装和组装算法基因组装是将测序数据中的短序列片段组合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的过程。

组装算法根据序列片段之间的共有特征,通过寻找重叠区域和重复序列来将它们组合起来。

最常用的组装算法是重叠布局和de Bruijn图算法。

重叠布局方法基于序列片段之间的重叠关系来组装基因组,而de Bruijn图方法则将序列分成短k-mer序列,通过生成图形来组装基因组。

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复杂度,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装算法。

3. 基因表达分析基因测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

基因表达分析主要包括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注释。

差异表达分析用于比较不同样本组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寻找差异表达的基因。

功能注释则是根据已知的基因信息和功能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了解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常用的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包括DESeq2和edgeR,而功能注释则可以利用GO和KEGG数据库等工具进行。

4. RNA-Seq分析RNA-Seq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转录组的方法。

它通过将RNA转录为cDNA,并进行测序,来研究基因的转录水平、可变剪接以及新基因的发现等。

生物大数据技术中的基因组装方法介绍

生物大数据技术中的基因组装方法介绍

生物大数据技术中的基因组装方法介绍在生物学研究中,基因组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的目标是将原始的DNA序列片段拼接起来,以重建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基因组装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拼接基因组序列。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基因组装方法:重叠图法、de Bruijn图法和基于单分子测序的方法。

1. 重叠图法重叠图法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基因组装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DNA序列片段之间的相似性,找出它们之间的重叠区域,并将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形成连续的序列。

具体步骤如下:1)寻找重叠区域:将所有的DNA序列片段进行两两比对,找出它们之间的重叠区域。

2)构建重叠图:将找到的重叠区域以节点的形式表示,并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图,称为重叠图。

3)拼接序列:在重叠图中找到一条路径,它能够覆盖所有的节点,并且使得路径上的序列片段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重叠图法有着简单明了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但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受到测序错误和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干扰。

2. de Bruijn图法de Bruijn图法是一种常用的基于kmer的基因组装方法。

它将DNA序列片段分割成长度为k的kmer,并将kmer作为节点构建一个图,称为de Bruijn图。

具体步骤如下:1)构建kmer集合:将所有的DNA序列片段分割成长度为k的kmer,并将它们作为节点添加到de Bruijn图中。

2)连接节点:根据kmer之间的重叠关系,在de Bruijn图中添加边连接相邻的节点。

3)拼接序列:在de Bruijn图中找到一条欧拉路径,即从一个节点出发,经过所有的节点,每个边只经过一次,最终形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

de Bruijn图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有着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够有效解决测序错误和基因组重复序列的问题。

但它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序列重复率较高或者存在大量的测序错误时,可能会出现拼接错误的情况。

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

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

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一、引言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序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序列是由一系列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而在序列中,相邻元素是否重复往往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Debruijn序列是一种特殊的序列,其特点是任意长度为n的子序列在序列中仅出现一次。

而本文要探讨的是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

二、什么是Debruijn序列在了解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Debruijn序列。

Debruijn序列是一种特殊的序列,其元素来自于某个特定的有限集合,每个元素在序列中出现的次数随机,并且任意长度为n的子序列都恰好出现一次。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由A、B、C三个元素构成的Debruijn序列。

该序列可能会是这样的:ACBBCABABACBBCAC。

三、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在传统的Debruijn序列中,每个元素在序列中出现的次数是随机的,这导致了相邻元素可能重复的情况。

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

这样的序列对于一些特定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构造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的方法构造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有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方法:基于图论的方法和基于递归的方法。

4.1 基于图论的方法1.创建一个有向图,图的节点表示Debruijn序列的元素,边表示两个元素之间的相邻关系。

2.对于Debruijn序列的每个元素构建一个对应的节点,并为每个元素之间的相邻关系添加一条边。

3.通过拓扑排序算法得到一个有序序列,该序列即为相邻元素不重复的Debruijn序列。

4.2 基于递归的方法1.首先确定Debruijn序列的元素集合和序列的长度。

2.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递归地构建Debruijn序列。

3.在递归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邻元素不重复。

allpaths算法 代码

allpaths算法 代码

allpaths算法代码Allpaths算法是一种为序列装配设计的高效算法。

该算法基于De Bruijn图(一种图论结构),首先生成一系列相对短的序列片段,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序列。

Allpaths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信息学中,可以用于DNA测序的组装和基因注释等领域。

Allpaths算法主要有三个步骤:预处理、装配和比对。

预处理步骤将原始的序列数据转化为De Bruijn图的形式,然后使用文库深度加权方法删除低深度的长度较短的路径。

接下来,在装配步骤中,Allpaths算法通过组合连接图中的连接单元来试图重建原始序列。

最后,在比对步骤中,将组装出的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并提供精度报告。

Allpaths算法有很多实现方式和版本,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在使用Allpaths算法之前,需要准备数据、软件和配置文件,然后按照特定的命令行设置来运行算法。

对于大规模数据组装,可以使用Allpaths-LG版本。

以下是运行Allpaths-LG版本的代码:mkdir Allpathscd Allpathsjava -Xmx300g -jar path/to/Allpaths-LG/lib/Executive.jar \ RUN=yes \REFERENCE_NAME=mygenome \DATA_SUBDIR=data \RUNDIR=mygenome_run \SUBDIR=mygenome_config \PATH_TO_RUN=path/to/Allpaths-LG \PLOIDY=2 \THREADS=32 \READS=/path/to/reads1.fastq /path/to/reads2.fastq其中,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1. 数据路径:READS=/path/to/reads1.fastq/path/to/reads2.fastq2. 参考序列名称:REFERENCE_NAME=mygenome3. 运行文件夹:RUNDIR=mygenome_run4. 子文件夹:SUBDIR=mygenome_config5. Allpaths-LG软件路径:PATH_TO_RUN=path/to/Allpaths-LG6. 样本平整系数:PLOIDY=27. 线程数量:THREADS=32Allpaths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序列组装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和注释领域。

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

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

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一、德布鲁因图简介德布鲁因图(De Bruijn graph)是一种在图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有向图中的顺序关系。

它由荷兰数学家尼古拉斯·德布鲁因(Nicolaas Govert de Bruijn)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密码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德布鲁因图的构建德布鲁因图的构建过程通常涉及字符串的重组,即将给定的字符串按照一定规则重新组合成特定形式的图形结构。

这种重组往往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字符串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论。

三、字符串重组的应用字符串重组技术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DNA、RNA等生物序列进行字符串重组,可以揭示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机制。

此外,在密码学领域,字符串重组也被用于构建密码学算法,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

四、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的关系德布鲁因图可以看作是字符串重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构建德布鲁因图,研究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字符串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德布鲁因图常常被用来解决复杂问题,帮助研究者加深对字符串重组技术的认识。

五、结论综上所述,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在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德布鲁因图与字符串重组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拓展,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成果。

愿我们能够不断探索这一领域的深奥之处,为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中的序列比对和拼接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中的序列比对和拼接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中的序列比对和拼接序列比对和拼接是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

通过比对和拼接,可以研究基因组中的基因序列、RNA序列、蛋白质序列等生物分子序列信息。

序列比对是指将两条或多条生物分子序列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常通过计算相似性分数来衡量序列的相似性,常用的相似性评估方法包括百分比相似性、编辑距离、曼哈顿距离等。

其中,百分比相似性是最常用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相同碱基的数量 / 总碱基数× 100%”。

序列比对的方法包括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

全局比对是将整条序列进行比对,适用于序列差异较大的情况。

局部比对是将序列中的片段进行比对,适用于序列存在重复区域或异构体等复杂情况。

序列拼接是指将两条或多条生物分子序列拼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序列。

在基因组测序中,常用的拼接方法包括Overlap-Layout-Consensus(OLC)和De Bruijn图。

OLC方法将测序产生的大量短序列通过比对形成序列重叠区域,再根据重叠区域构建一张序列图形,最后生成最长的序列。

De Bruijn图方法将测序产生的短序列进行碎片化,然后根据这些碎片构建De Bruijn图,最后生成最长的序列。

序列比对和拼接在研究生物分子序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对和拼接结果可以用于推断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预测序列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发掘新的序列之间的关联性等。

利用序列比对和拼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复杂的分子交互,从而为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等生命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序列比对和拼接算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增强了对生物体内分子行为的研究能力。

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普及化和多样化,便于更多科研人员探究生物体内复杂的分子行为,为生命科学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无向广义De Bruijn图的m-限制边连通性

无向广义De Bruijn图的m-限制边连通性

8月
文章 编 号 :1 0 . 3 2( O 2 30 0 . 6 0 6 7 0 2 I )0 .0 6 0
无 向广 义 DeB u ri j n图的 m一 限制 边 连 通 性
李积庆 。欧见 平
( 邑大 学 数 学与计 算科 学学院 .广东 江 门 5 9 2 五 2 0 0)
此 ,研 究 图 的 限制 边 割 和 限制 边 连 通 性 就 显得 非 常 有 意 义 .

设 G= E 是连通图 , 中 =vo 和 E=EG 分别表示 图 G的顶 点集 和边集 , (, ) 其 () () 专用 v v ) = ( 表 G
(c o l f te t sa dC mp tt nS in e Wu i iest, in me 2 0 0 C ia S h o o h mai n o u ai ce c , y v ri Ja g n5 9 2 , hn ) Ma c o Un y
Ab ta t sr c :An m —r s rc e d e c ti n e g u fa c nn c e r p h td s o ne t h s g a h e ti t d e g u sa d e c to o e td g a h t a ic n c st i r p
w e e e " 7. h n vr
(, ) a ep o e o b xmal rsr td e g o n ce 2 n r rv d t ema i l m- eti e d ec n e td y c
Ke od : e e ai dDeB uj rp s e g u ;e titde g o n cii yw rs g n rl e ring a h ; d ec t rsrce d ec n e t t z v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e Bruijn 图的算法概述de Bruijn 图简介传统的Sanger 测序的reads 较长(1000bp),数据量较少,精度较高,所有的组装算法都利用reads 之间的重叠,通过公共路径的方法解决拼接问题。

而新一代测序产生的数据read 更短、覆盖度更高、序列精度较低,为此这种―read 为中心‖的方法面临海量计算的困境,似乎不可能找到恰当的启发式方法来处理大量的重叠。

de Bruijn图框架为处理高覆盖、短序列提供了很好思路,该框架借鉴了Pevzner和Waterman 等人针对传统的长reads 提出的欧拉遍历方法[37,38],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特点进行了改进要想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得到某个新物种的DNA 分子碱基序列,就要依靠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和从头测序拼接组装算法。

目前新一代测序数据用于从头测序的短序列拼接组装算法普遍采用de Bruijn图数据结构。

在de Bruijn图上,每一个k-mer 都构成图的节点,如果两个k-mer 在某一read 中相邻,那么这两个节点之间就有一条边。

reads 集合中的每个read 都对它所含的节点和边加权,这样reads 集合产生一个节点和边都具有权值的de Bruijn图。

在存储每一个k-mer 时,往往要建一个无冲突的哈希表,以加快查找速度。

而建立哈希表可能会消耗更多的内存。

但是,由于每个k-mer 在哈希表中只存储一次,不管该k-mer 在read 中出现了多少次,所以实际消耗的内存小于存储所有read 所需要的空间。

另外,基因组中的重复片段会在de Bruijn图中产生环路。

环路将在遍历deBruijn 图时产生障碍。

目前的研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片段,一个是测序错误。

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使问题变的更加复杂。

本文通过仔细分析这两个问题,来改进以前基于de Bruijn 图的算法,提出一种新的deBruijn 图,并且引入了决策表的概念,通过决策表里的信息来选取后继k-mer,并在适当的时候更新决策表。

1 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片段重复片段问题可用如下方法解决:通过比对,可先将重复片段隔离开来,较高的覆盖度有利于重复片段的隔离,但是,较多的测序错误将不利于该过程的进行。

因为错误的存在,严格的比对将导致一些重复片段未被发现,而非严格的比对会把一些不是重复片段的区域隔离开来,这不是本文所希望的。

如果重复片段比read 长,可利用pared end read 来解决;如果重复片段比read 短,那么该read又被称为spanner,一个spanner 就是一个重复片段两端再加几个碱基组成。

利用spanner 解决重复片段问题需要如下两个信息:一是重复片段两端配对的read,这两个read 必须不相同;二是重复片段中的一个配对read,只要知道一个即可,另一个配对read 可以不在重复片段中2 测序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现在主要有两种纠错方法,一种基于多重比对,通过将多个read 放在一起比对来发现错误,如图1-2 所示。

通过图中4 条read 比对,可发现read 3 中的一个碱基错误(read 3 的第5 个碱基),该方法在overlap 过程中比较常用,而在de Bruijn图中,所使用的纠错方法是:若当前k-mer 在一条read 中连续未出现恰好k 次,可以认为该read 中存在一个碱基错误。

2 基于de Bruijn 图算法的一般步骤1) 确定k 值,建立de Bruijn 图。

这时需要扫描所有read 数据,将每一个长为L 的read 拆分成L-k+1 个kmer,并用所有read 的所有k-mer 来累加,建立节点和边都加权的de Bruijn图;2) 化简de Bruijn 图,连续线性延伸节点合并为单一节点,产生一些碱基序列更长的节点;3) 错误校正,删去由于测序错误产生的尖端和泡状结构;4) 通过read 的配对末端(pair-end)、环化配对(mate-pair)信息伸展或者删去一些环;5) 依据环上节点和边的权值(覆盖深度信息)进一步伸展或者删去一些环;6) 遍历de Bruijn 图产生contig。

实际上,de Bruijn图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图,不仅图的结点上有权值,而且图的边上也有权值。

化简de Bruijn 图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对de Bruijn图化简,可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以及空间复杂性,同时可以保证错误校正顺进行拼接总体思路假设所有满足上述条件(1)的read 都已经存到了read 库中,下面就用这些read 来构建contig。

给定k 值后,长度为k 的一个DNA 片段称为一个k-mer。

一般地,k 要小于每条read 的长度L,故每条read 中含有k-mer 数量为L-k+1。

一个k-mer 的第一个碱基在一个read 中出现的位置记为pos,pos 的值从1 开始,最大为L-k+1,如图2-2 所示。

选定一个初始k-mer 后,通过对该kmer 不断扩展,来得到一条contig。

一个k-mer 上有k 个碱基,而碱基共有四种,故扩展下一个碱基有四种选择,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四叉树,如图2-3 所示。

显然,这个四叉树的深度是无限的,任何一个子树的深度也是无限的。

算法中要设定终止条件,不能让它无限地扩展下去。

实际上,该树中任何一条有限的路径都可能成为一条contig,每条contig 都可以使一些read 成为它的子串,所以可以用read 库中的read 来评价contig的好坏。

虽然可以用无信息搜索的方法来拼接contig,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些contig 长达几万bp,这样算法要搜索上万层,搜索空间过大,以至于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

故本文采用启发式搜索,来减少时间开销。

在一条contig开始拼接前,需要根据一定策略,选定树中一个初始k-mer,接下来就可以在以该k-mer 为根结点的子树上开始搜索。

搜索时采用贪心策略,每一步选择在当前看来最优的后继k-mer,直到满足事先设定的终止条件,结束一条contig 的拼接,接着开始下一条contig 的拼接。

直到没有合适的初始k-mer 可供选择,整个拼接过程结束。

由于选定初始k-mer 后,可以向该k- mer 的两端分别扩展,故初始k-mer 选取的好坏对拼接结果影响不大。

故该问题的关键是选取后继k-mer。

后继k-mer 如果选择的好,contig 会拼接得较长,会有较多的read 成功参与拼接;后继k-mer 如果选择的差,contig会拼接得较短,会有较少的read 成功参与拼接。

基于de Bruijn图的序列拼接技术分析Idba拼接技术Velvet、Soapdenovo等在处理无错误序列、高覆盖度的序列拼接问题时,能够表现很好的性能,但是,由于这些技术在拼接过程中以k-mer为基本单位,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重叠单元,这使得拼接面临着错误位置拼接、顶点缺失和覆盖度低等问题。

由于一些错误read的存在,产生了大量的分支区域。

k-mer长度越小,分支问题越严重,k-mer长度越大,出现的重叠区域变得越少,这直接影响了拼接的质量。

正确的选择k-mer的大小成为影响拼接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Idba的主要特点是:按弃了使用固定的k-mer长度构建de Bruijn图的方法采用一个变化的k-mer长度完成read切割过程。

首先,它设置k-mer长度的变化区域,其中A为当前k-mer的长度,采用重复迭代算法来计算每一个k-mer的长度;在构建图之前,该技术对低覆盖度的k-mer进行了预处理,去除覆盖度低的k-mer顶点,从而简化了de Bmijn图的结构,使得其在内存消耗上明显降低,提高了算法的拼接效率。

设置k-mer阈值的方法,成功解决了de Bmijn图中路径多分支问题,提高了DNA序列拼接质量。

以往的拼接技术都是基于单线程进行的序列拼接,而Idba采用了多线程技术来进行序列拼接,提高了序列拼接的效率。

通过对真实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Idba技术能够得到更长的ccmtig长度。

对同一组基因组数据进行拼接质量测试时,Velvet得到N50大小为19284,而Idba得到的N50大小为63218,其长度将是Velvet的近6倍;在内存消耗上,Velvet消耗内存为1641M,Idba仅仅消耗内存360M。

可见,Idba对de Bmijn图的构建优化效果显著[45]。

, 序列拼接的过程1)假设read集合为>S =将其中每一个read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碱基组成的k-mer集合尺={^]為,...人},每一个k-mer为图中的一个顶点。

其中,k-rtier的截取规则为:选取一个长度为的read,先以read的左端为起始位置,截取长度为&的碱基,再将起始位置向右移动一位,截取第二个长度为的碱基,直至到达read的右端,这些k-mer组成了de Bruijn图中的顶点。

为了防止DNA序列中互补双链中截取的k-mer相同,在此,取<4:值为奇数;2)对于k-mer集合=,若存在两个k-mer,其中、的后A:-l个碱基与的前A:-l个碱基相同,那么,k、、、之间必然存在一条由^:1指向的一条边。

根据k-mer之间的重叠信息,每一条read表示图中的一条路径,由此构建一个以k-mer为基本单位的有向路径;3)根据上述得到的有向路径集合,以及k-mer之间的重叠信息,寻找一条经过所有边一次且仅一次的路径,即将拼接问题转化为图论中寻找欧拉路径求解。

根据DNA序列中的pair-end信息,对欧拉路径进行解親,最终找到一条近似的连续的DNA序列[46]。

整个de Bruijn图的构建过程如图2-1描述:更新决策表策略决策表中存了read 的如下信息:readID,方向orientation,刚刚进入决策表时当前k-mer 出现在该read 中的位置first_pos,当前k-mer 出现在该read 中的位置cur_pos(若当前k-mer 未出现在该read 中,则cur_pos 为0),最后出现在该read 中的k-mer 的出现位置lastappearpos,拼接过程中所用到的k-mer 在该read 中的出现次数k-merappeartimes,未出现次数k-merunappeartimes,未出现连续块数k-merunapperblocks,及该read 的状态status,删除标记delsign,锁定标记locked。

其中read 的状态有如下4 种:拼接状态,终断状态,成功状态,失败状态。

以上信息在拼接过程中都会用到,通过更新上述信息,可以知道一个read 是否可参与k-mer 评分;如果是,该read 所占权值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