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毒校服政府公关事件分析

合集下载

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公关危机处理及策划方案 以修正为案例[荟萃精制]

就毒胶囊事件引发的公关危机处理及策划方案 以修正为案例[荟萃精制]

4月19日发布“关于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处理进程的通告”,称
目前已经召回199件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并通过网站对公众表
示歉意。

通告说,目前修正药业羚羊感冒胶囊生产线已全部停产自查,同
时安全小组已展开内部质检、采购、流通等环节的检查和责任追溯,
并积极配合国家药监机构对胶囊产品的检验。

修正药业还表示,计划在未来2年内,投资3亿元自建胶囊生产企
行业学习
11
修正药业代言明星盘点
• 孙红雷代言斯达舒 • 徐峥代言修正肺宁 • 范明代言唯达宁。 • 陈建斌代言六味地黄丸
行业学习
12
行业学习
13
事件背景
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蓄积,具
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这导致救命的药变 成了“毒药”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 ,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皮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 重金属,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革废料进行 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 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记 者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 属铬含量超标,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中国 药典》明确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
管部门查封,除召回问题胶囊销毁外,对于其他19种胶囊产品也已暂 停销售和使用,将全部召回待检验合格后重新销售使用。
修 • 涉毒事件将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据悉,2010年, 正药业实现销 售收入171亿元,2011年公司宣称有可能接近300亿元,其中有13个 品种单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目前修正药业胶囊类药品共有67款,其 召回的总市值或将是个天文数字。而通化金马召回19个胶囊产品亦重 创营收。2011年这些产品销售收入8108万元,占总收入18147万元的 44.68%。

微,毒校服事件

微,毒校服事件

60绿色中国微·毒校服事件本期事件:新春伊始,学生们又要开始新学期的生活了。

穿着整洁、舒适的校服走在校园,会让孩子们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然而,2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发布了对上海市校服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

报告显示,抽检的22批次产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

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摇粒绒冬装被检出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

而此前,欧霞公司已经3年4次抽查不合格。

原本象征着安全感与归属感的校服竟暗藏杀机,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服含有毒致癌物,波及上海浦东几十所学校学生。

“毒校服事件”引人关注。

The Toxic School Uniform Web Essay博闻天下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投稿信箱 greenchina_b@ 61绿色中国装,买三件就破两千,还春装上•买不到冬装了。

@Mindy-就爱焦糖新冰:新闻在播毒校服的处理事项,基本没有说谁的责任,播报员用正义无比的语调说着极其空洞的后续行动,基本这样的话套哪里都能用,整体感觉似乎我们该高度表扬这样的处理和反应速度。

@生煎馒头小馄腾:昨晚九十几岁的老外婆在看报纸,说苏州瓜子也查出问题,她说,赚钱人人都想赚,但不能赚黑心钱,现在吃穿用都不断查出问题,毒瓜子毒校服地沟油,毒害的都是自己人啊,现在的人心都黑了吗,我无言以对。

@刘慧睛亭:上海“毒校服”事件震惊公众,校服质量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

广州的学校怎样采购校服?校服质量又如何?据了解,每年开学前广州市质监部门会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市中小学生校服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抽检不合格的中标厂商,情况严重者或被撤销中标资格”。

@追求心悦:如果只是上海调查那就是悲哀……行业不自律,市场不规范,诚信不坚守……腐败的温床!@海的遥:“毒校服”不仅仅学生是受害者家长也是受害者。

以后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更坑人的怪事情! @牛小圆_阿蛮:作为祖国曾经的花朵,我觉得我之所以不美、不富、不瘦,一定是因为我以前穿过毒校服的原因。

“校服腐败”不除,“毒校服”难绝

“校服腐败”不除,“毒校服”难绝

龙源期刊网 “校服腐败”不除,“毒校服”难绝作者:来源:《湖南教育·中》2013年第03期新学期到来之际,学生校服却成了质量“地雷”。

在上海市质监局公布的学生服抽检结果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产品甚至有致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已多次登上质量“黑榜”。

(2月18日《江南时报》)一边是可怕的“毒校服”;一边是不可思议的“黑榜常客”,远超乎公众想象。

其实,“毒校服”并非首次粉墨登场,“黑榜常客”也并非第一次被曝光,实在耐人寻味。

那么,“毒校服”为何屡屡卷土重来,或者说“黑榜常客”为何畅通无阻?这有服装生产监管乏力,采购校服学校说了算,即不阳光的因素,也有教育管理部门不懂服装难以监管及校方不负责任的原因。

但即便学生不太喜欢校服,老百姓也不支持订购校服,仍然挡不住统一学生着装的热情,甚至根本不担心校服有毒与否,恐怕不是上述因素能够说明问题的。

说白了,教育管理部门不取消校服,校方不愿意放弃校服,显然不是单纯为了“清一色好看”,进而提高学生及校园形象。

说穿了,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订校服,恐怕还是舍不得其中的某些“好处”。

重要的是,校服采购历来缺少阳光照耀,本就留下利益寻租空间,而生产企业为了推广校服,少不了要进行公关,当然也就离不开偶尔的“潜规则”。

很显然,没有利益可图,是不可能紧盯校服不放的。

换言之,之所以“毒校服”卷土重来,“黑榜常客”横空出世,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校服腐败”。

具体而言,有“校服腐败”才有“毒校服”,也才炼成了“黑榜常客”。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谁都懂。

现在看起来,治理“毒校服”不简单,也说明不是单纯查处肇事企业,或者严惩涉事校方负责人就能解决得了问题的。

只有彻底铲除“校服腐败”,才能从采购源头杜绝“毒校服”。

只有下决心治理,才可能避免学生被“毒校服”危害。

(李万友)。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

复旦大学投毒案案例分析一、案情介绍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恰恰是被害人舍友林森浩。

名校、投毒,这两个元素组合起来的案件新闻迅速引发全社会关注。

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批准逮捕。

11月27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林森浩称自己看不惯黄洋,决定投毒出于愚人节整人想法。

20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该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5日上午,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诉。

二、关键点分析林某用他以前写过论文研究过的毒药来下毒存在疑点,而且作为亲密无间的室友,他要是真想害黄某他有很多机会,他竟然选择了往饮水机里投毒,这样怎么看他都会成为嫌疑最大的人。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他选了这种笨透了的谋杀方式,他都不知道在黄某已经毒发后好好清洗一下饮水机么,还让警方事后查出了毒药的成分。

还有那个短信,不是说专家们都束手无策不知道是什么中毒,没有那个短信就没人知道黄是什么中毒,甚至根本不会有人觉得是有人投毒,应该只是深谙这种毒的特性,怀疑室友是中了这种毒,想要救室友一命,又怕惹祸上身才匿名发了这个短信。

又或者根本那个短信就不是他发的。

黄某不是喝完水后还怕室友喝了“过期的水”生病清洗了水桶,只有三个人住的寝室,而除了黄、林的第三个人又是不怎么住寝室的,那黄某担心“喝过期水生病”的不正是林某么,试问如果黄、林之间只是“表面上没有矛盾”,黄某用不用做到这个份上。

三、结论14年2月18日上午10点半,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月25日上午,被告人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正式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上诉。

四、反思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被灌输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乏的是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提醒和教诲。

“毒校服”事件应理性对待

“毒校服”事件应理性对待

“毒校服”事件应理性对待作者:侯春婷刘莉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08期“毒校服”事件曝光后,一时间,各个涉事部门谈“校服”色变,面对敏感话题避之不及,而这导致了众多家长的恐慌:“毒校服”到底有多毒?是否孩子真的会因此而致癌?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Intertek 天祥集团的王建平高级工程师,请他从专业检测角度解读“毒校服”问题。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近期上海发生的“毒校服”事件的?以您专业的角度分析,穿着问题校服对学生健康的危害有哪些?王建平: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不太主张使用“毒馒头”、“毒校服”、“毒XX”之类的表述。

这种吸引眼球的表述不仅无助于社会公众对事件原委的了解,更有可能引起社会不必要的恐慌,乃至一系列负面的后果。

据悉,此次上海查出使用了禁用偶氮染料的问题校服是在某学校定制的80套红色涤纶演出服上的黑色镶边上检测出了疑致癌芳香胺——4-氨基偶氮苯,检出量为30ppm。

按GB 18401的规定,纺织产品上检测出疑致癌芳香胺超过20ppm时,即认为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禁用偶氮染料,由此判定产品为不合格。

按分类,4-氨基偶氮苯属于第二类致癌物质(疑对动物致癌)。

事实上,在纺织用偶氮染料中以4-氨基偶氮苯为重氮组分的品种并不多。

在此案例中,由于是在黑色的涤纶织物镶边上检测出含4-氨基偶氮苯的禁用偶氮染料,则有几点可以确认:一是使用的是分散染料,二是黑色分散染料通常是由几种染料配制而成的,其中最有可能的是使用了C.I.分散黄23。

C.I.分散黄23是红光黄色双偶氮分散染料,其用途非常广,除了作为单色和三原色拼色,还作为复配型分散染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某些分散黑染料就含有C.I.分散黄23。

对于危害,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来分析:首先,涤纶的分散染料染色需要采用比较激烈的染色工艺,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涤纶的高分子链“解冻”后,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分散染料进入高分子链的无定形区,染色完成后,分散染料被“锁定”在高分子链内部,不易脱落,故涤纶产品的染色牢度一般都较好,染料不易掉下来而沾到皮肤。

复旦大学投毒案危机公关策划书

复旦大学投毒案危机公关策划书

复旦大学投毒案危机公关策划书传播班雷莉1205030013一.前言(一)案件背景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

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1] 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 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4年12月,复旦投毒案将于8日进行二审,被告人林森浩的上诉状否认故意杀人。

2014年12月8日10时,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将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二审。

(二)案件经过4月1日,早上黄洋喝下寝室内饮水机内的水,发现水的味道不对,认为水过期了,特意将过期的水倒掉,把桶刷干净。

到十点多,黄洋开始有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被导师和同学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院初步诊断认为是吃坏了东西,按照胃肠炎给予输液治疗。

4月2日,因为症状没有好转,晚上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表明其肝功能已经出现损伤。

4月3日,黄洋病情加重,血小板数量减少,被转移进外科重症监护室。

经过初步会诊,医生认为是由于中毒而造成的肝损伤,但因为毒素不明,难以判断及对症下药。

4月5日左右,黄洋出现鼻孔出血。

4月8日,黄洋陷入昏迷状态,但病因仍不清楚。

4月9日,黄洋的师兄孙某从一个陌生的号码接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

”孙某立刻将情况告知了黄洋的导师,并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接触该药物的试验用小白鼠的症状与黄洋的症状类似。

之后其向复旦大学保卫处、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报案。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黄洋宿舍的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

4月12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

4月14日,脑电图消失,肺部因为纤维化而没办法自主呼吸。

4月16日15时23分,中山医院宣布黄洋去世。

二.公关关系调查分析(一)问题点经初步分析,该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点:1. 毒物来源。

权力垄断是最大的“校服之毒”

权力垄断是最大的“校服之毒”

权力垄断是最大的“校服之毒”
马静
【期刊名称】《师道:人文》
【年(卷),期】2013()5
【摘要】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学生校服含有有毒物质。

对此,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质监部门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浦东教育部门进行了排查.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校服.并将采购的校服送检验机构检测。

(见《东方早报》)
【总页数】1页(P14-14)
【关键词】校服;权力垄断;《东方早报》;媒体报道;有毒物质;检验机构;教育部门;立案调查
【作者】马静
【作者单位】山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5
【相关文献】
1.“校服腐败”不除,“毒校服”难绝 [J], 李万友
2.陕西:将检查基础教育装备杜绝毒校服、毒文具 [J], ;
3.没理由要求小学生非得认识谁/黑白奖状也是奖/权力垄断是最大的“校服之毒” [J],
4.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与行政垄断规制困境--泰国两则反垄断案例的启示 [J], 于左
5.权力的垄断是最大的“校服之毒” [J], 马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讯

资讯

资讯作者:来源:《健康管理》2013年第03期目前,上海毒校服涉事学校已增至25所。

对于校服,学生有更多的话要说。

某电视台在上海一学校校门口采访学生对毒校服的意见。

一名男同学认真地说:“作为祖国的花朵,我认为,我学习一直上不去,就是因为这个校服的问题!”记者追问:“你气不气愤?”该学生留下一个销魂的背影答道:“气愤!”@我们都在上海:网友神回复:老师会强调大家都是毒校服,为何就你上不去?@温大社工诸超龙:毒校服是现在才有的么?我现在不禁怀疑我们那时候30~40块钱买的校服是否也是毒校服。

其实这些唯一能证明的一点就是,我们真的很强大!@孙小蛇:我作为祖国的硕果,脑子这么烂,论文一直写不出来……一定是因为毒校服的关系!@黑色莉莉亚娜:祖国的花朵进化了。

@Mitty_Michelle:困扰许久的问题终于找到答案了!当年我们的校服里肯定也有毒,这位同学真是太有才了,长大可以做新闻发言人。

@金晓哲: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可悲的是,有些人真的把儿童当作了花朵,用毒牛奶、毒校服给我们的花朵施肥上粪!@飘雪幻幻:我觉得小学生吐槽毒校服这事,别嘲笑他智商。

大人们都不好好做事,凭什么要求孩子好好读书?@罗悦unique:我的理解是校服太丑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孙宗林:因为穿毒校服学习成绩上不去,这样的逻辑当然很可笑了。

可是,毒校服会损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无庸质疑,这就不能让人一笑了之了!@胡希章:不但学习上不去,而且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

@843737163:从某种意义上讲颇有道理,可以充分理解这孩纸的感受。

校服有毒,心情郁闷,皮肤瘙痒,无心听讲,如此一来,成绩自然跟不上!@郁你啊_笨:难怪了,我说我们班那几个老挨批不穿校服的,怎么居然考得那么好。

@Jasmine-Lee:学生时代有12年在穿校服,是12年!天天在致癌细菌里生活,作为一个老师我感到心寒。

@婉月如秋:灰色幽默极具讽刺意味!毒校服当然不能决定成绩的优劣,但却把学生们忽悠了,忽悠了学习的基本前提——健康。

莫让“毒校服”扼杀国家的未来

莫让“毒校服”扼杀国家的未来

1 8日《 江 南时报 》 )

边是 可怕的 “ 毒 校服 ” ; 一 因素 ,也有教 育 管理部 门不懂服 服 腐败 ” 才有“ 毒校 服 ” , 也 才炼成
边是 不可思议 的 “ 黑榜 常客 ” , 远 装 难 以监 管及校 方不 负责任 的原 了“ 黑榜 常客 ” 。毕竞 , 羊毛 出在 羊


0 l — 0| 0
莫让 “ 毒校服 ” 扼杀国家的未来
据《 东方早报 》 报道 , 近 日, 有媒体报 道称上 海欧
要 解决这些 问题 ,
霞时装有限公 司生产的学生服含 有毒物 质。对此 , 浦 第一, 校服 企业 的准入
东新 区质监 部 门进行 立案调 查 ,并要 求采购该公 司 门槛 和 校 服 的 质 量 把
最 高限价标 准较低 , 难以 买到 高质 量校 服 ; 三是 生产 需要各级 党委 、 政 府努力 , 更需要 全社会 的关心和支
企业质量 意识淡薄 , 为追求经 济利 益 , 不惜采 用低 等 持 。古语说 பைடு நூலகம் 少年强 , 则 国强” , 只有保证 学生的健 康 次原材料 , 致使校服 质量不过 关 ; 四是校服从 工厂到 成长 , 国家的未来才有 希望。杜绝类似“ 毒校服” 事件 学校, 缺 少了市场环 节, 很 容 易脱 离监 管 , 一旦厂 家在 发 生, 不要 让安全 问题再危 害孩 子的 身心健康 , 这是
质量上做手脚, 学校难 以发现 。
我们的责任 。
( 王矗 )
恐 怕还 是 舍 不 得 其 中 的 某 些 “ 好
“ 校服腐败” 不除, “ 毒校服” 难绝
处” 。
重要 的是 ,校服 采购历 来缺

学校网络舆情应对典型案例分析

学校网络舆情应对典型案例分析

学校网络舆情应对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这与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度提高、新媒体广泛应用有着很大的关系,网民随时、随地能够上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教育网络舆情的频率和强度。

笔者分析的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案例中提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9件案例,这9个典型案例均为同一网络事件的舆情发展过程,有的是突发事件的计划,有的发源于社会矛盾,有的则是网络谣言。

本文尝试对这些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进行跟踪式研究,以此深入探究不同的事件在网络中传播扩散的规律,从而从这些具体舆情案例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科学的应对教育网络舆情提供依据。

(一)青岛某中学学生食物中毒事件1.事件回放2012年5月25日,青岛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事故。

当天下午3时许,青岛新闻网青青岛社区的青岛论坛率先出现爆料贴;当晚有网友持续在该论坛发布最新的事件进展,包括中毒学生在医院的就诊情况。

因为5月25日是星期五,涉事学校没有第一时间披露事实真相。

次日上午11时许,id为“青岛某中学”在青岛论坛发布了《青岛某中学就网民反映问题在此进行集中答复》,由于学校未就网友集中反映的学生中毒事件进行正面回复,后续跟帖均表示了强烈不满,id为“青岛某中学”在11层再次回复,内容如下:“目前,午餐样本正在化验中,具体原因等查明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次回复未能取得网民的信任,广大网民继续跟帖质疑。

在接下来的5月26日(星期六)和5月27日(星期日),社区多个论坛相继出现涉及此事的讨论帖,尤其是以在校就餐学生的家长反应最为激烈,纷纷质疑学校的管理漏洞。

笔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到6月20日仅青岛论坛就有32篇帖子讨论此事。

此后,青岛某中学及上级主管部门多次回帖回应,但依然被网民质疑。

6月30日,id 为“志愿者小孩”在青岛论坛发布了《关于对青岛某中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情况的通报》,此事的讨论方告一段落。

2.舆情应对分析面对学生午餐中毒事件,学校、校长、教师等都被网友作为攻击对象而遭质疑,学生的午餐安全问题也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上海毒校服事件 (2)

上海毒校服事件 (2)

上海毒校服事件引言最近,上海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毒校服事件。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对学生安全的担忧。

本文将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探讨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事件概述据报道,上海市某小学近日发生了毒校服事件。

一名学生在穿着校服时感到不适,并出现了皮肤过敏症状。

随后,学校迅速展开调查,并发现校服中含有有害物质。

这一发现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背景信息校服的重要性校服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学生的身份标识,还能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同时,校服应该具备舒适、安全和环保的特点,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校服的材质选择选择合适的校服材质对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常见的校服材质有棉、麻、涤纶等。

不同材质具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事件调查学校调查情况学校迅速展开了对校服的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校服中的面料含有过量的有害物质,例如甲醛、重金属等。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威胁。

校服供应商调查情况学校对校服的供应商进行了调查。

供应商表示他们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并未发现问题。

然而,学校调查发现,供应商的质量检测手段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完全保证校服的安全性。

家长反应和影响该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和担忧。

一些家长表示对学生的健康安全感到担心,并对学校和供应商的质量监管措施提出了疑问。

此外,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许多媒体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呼吁加强对校服质量的监管。

事件原因分析质量监管不力该事件的根本原因是质量监管不力。

供应商虽然声称遵循相关质量标准,但实际检测手段不足以确保校服的安全性。

此外,学校在选择供应商和监督校服质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疏漏。

市场竞争压力校服供应商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追求低成本,一些供应商可能降低了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质量。

这导致了有害物质被添加到校服中。

缺乏行业标准在校服行业,缺乏一套统一的行业标准。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毒校服”问题症结何在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毒校服”问题症结何在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毒校服”问题症结何在【导读】近日上海质监部门抽查了22个批次的校服质量,竟发现有6个批次的校服质量不合格,其中名为欧霞时装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校服,查出其中染色染料有致癌的芳香胺成份,对学生健康构成了威胁。

近日上海质监部门抽查了22个批次的校服质量,竟发现有6个批次的校服质量不合格,其中名为欧霞时装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校服,查出其中染色染料有致癌的芳香胺成份,对学生健康构成了威胁,某些企业如此无良,黑心钱赚到孩子们头上,太卑劣无耻了!而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欧霞公司的校服已连读三年被抽检出质量不合格,可是有关学校依然在向这家公司采购,这中间有没有高额回扣、抑或有强势人物为之介绍推销的“潜规则”因素?颇令人生疑。

如何才能杜绝“毒校服”乱象?我认为,虽然有质检部门对“毒校服”的抽查,但由于种种原因,“毒校服”总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穿到孩子们身上了。

故这个问题的根除,须来个“因噎废食”:取消中小学生穿校服,改佩戴校徽。

硬性规定中小学生必须穿校服,是近十多年兴起的风潮,过去中小学生是不须穿统一校服的。

穿校服有什么好处?可能是在操场上举行集体活动时外观整齐划一,让校长、卷师们养眼,仅此而已;它对学生的学业长进、身体健康并无任何意义。

相反,强令穿校服还派生出其他一些问题:一是“毒校服”问题,对学生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二是因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在成长阶段体形变化又快又明显,所发的校服穿一阵子就会“不合身”,这样的校服穿在孩子们身上,反而显得难看、缺乏朝气;三是由于要购校服,对家长而言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四是有些校服设计很难看,并无美观;五是采购校服过程中易出现“潜规则”,而且肯定有人尝到过“甜头”的。

凡此种种,都说明校服并不是学生的必须。

学校应该为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身体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保证,可有可无的校服,完全是形式主义,应该坚决废止。

教育部门某些人是热衷于搞“整齐一律”形式主义的,而且校服产业已成为一条重要的利益链,许多企业赖校服而生,提出取消中小学校服,肯定阻力不小,但这种对学生个人无实质性益处、相反却有数弊的校服,在中小学教育中真的那么重要吗?对此,不妨发动全社会就此事议论一下。

毒校服事件后续 监管不严漏洞多

毒校服事件后续 监管不严漏洞多

业内人士建议,市教育部门设立相关的采购企业 目录供众多学校选择或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出路。 若生产企业被检出产品存有问题,即列入黑名单, 取消生产资质。 对此,上海市教
委的相关措施中亦有表示,将实施过程抽查,一 旦发现问题立即召回整改,并严肃处罚。而那些 未整改合格的企业,不得作为校服供货厂家,建 立“黑名单”制度并予以公布。 而
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停穿着 学生服,并将采购的学生服送检验机构检测。 随后,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官方微博也 于昨日凌晨将分散采购上海市欧
霞时装有限公司学生服的21所中小学名单进行公 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教委)于18日 向记者发来邮件称,发现问题的浦东新区已将相 关企业供货的21所学
装厂商。 昨日,上海市教委给与记者的回应中亦指出,其 将规范订货主体和程序。在当前各校自行采购的 “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 对集中采购模式。
收藏红木家具的马先生近日发现,自己一年半前花七八万元买下的一套大红 酸枝座椅,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多。而据了解,从年初至今,在售的各类 红木家具普遍涨价20%左右,由于原料紧缺,进货难度加大,一些商家甚至 先将存货“囤”起来坐待机会。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红木市场恐难 “退烧”。 红木家具市场异军突起 宽约1米,长不过2米多,再加上一个雕花靠背和两个1米见方的大方凳,这 样一套大红酸枝座椅,去年的价格还七八万元,今年在市场上已涨到20万元, 做了十几年家具收藏的马先生对此不以为怪并表示,这两年红木家具市场可 谓异军突起;经营红木家具的王先生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红酸枝、 鸡翅木、花梨木家具,今年价
责不明等问题,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监 管也有一些漏洞。对此,质监、教育、物价等主 管部门对形成校服监管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 而相关措施也已制定。 其指出,后

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背后的思考

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背后的思考

2014年12月13日,765字的“最后陈述”手写文稿曝光,林森浩称自己“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并请求黄洋父母和家人原谅自己。

林森浩“当我还在自由世界里的时候,我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

没有价值观,没有原则,无所坚守,无所拒绝。

头脑简单的人生活在并不简单的世界里,随波逐流,随风摇摆,兜不住的迷茫。

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而言,是很不清晰的。

这迷茫与想要有所改变的内心诉求成了我身上最主要的矛盾。

我一直在认识自己。

某日,我在某电视节目里听到一句话: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制定规则的。

这话在当时我的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恍惚地以为我找到了突破口:我要成为一个善于制定规则的人,在生活中要不吃半点亏,还要欺负欺负别人。

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模糊的认知隐隐地引领着我犯下了这个罪大恶极的过错。

黄洋喝了水之后,我一直很后悔,尤其是在黄洋住院,我见到了他父亲之后。

但那时的我,是很难把真相讲出来的。

那时的我,内心是荒凉的,是孤寂的,没有勇气,也没有责任心,有的只是自私与不负责任,有的只是逃避与自欺欺人,有的只是惶恐与不安。

就连对我的家人,对我的父母,我都没有告知,即使是到了我被学校保卫处传唤,即使是到了我被带到派出所,我也仍然没有告诉他们。

我非常地对不起你们:黄洋的父母亲人,还有我的父母家人,你们二十几年殷殷期盼,在就快要成为现实的当口,却因为我一时的无知而幻灭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摧残!如今的我大概是可以感受的。

可惜现在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我选择了上诉与自我辩护。

对于结局,我不敢有所奢望。

如果我侥幸还有机会,我会在后面的日子里竭尽全力地补偿你们,服侍你们终老;如果我还是走了,那也只是我的报应,希望你们能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好好地活着。

或许有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会为着自己的过错而赎罪。

同时,我也希望,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能从我身上吸取到教训,引以为鉴!最后,我要感谢斯伟江、唐志坚两位律师对我的无偿帮助,感谢出庭作证的老师,感谢许许多多的帮助着我的人。

上海毒校服事件

上海毒校服事件

上海毒校服事件近日,上海市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毒校服事件。

这起事件揭示了儿童服装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儿童服装安全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讨论。

据报道,一名家住上海市的中学生在穿着一件新买的校服后突发过敏反应。

家长发现校服上有痕迹,并怀疑其含有有害物质。

经过化验,结果显示校服中含有苯、甲醛等有害物质,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件校服是由一家小作坊生产的假冒名牌校服。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人们开始对儿童服装市场的监管制度进行深入调查。

首先,人们发现在这一事件中,监管部门的功能存在明显缺失。

根据相关规定,儿童服装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是很明显,这家小作坊生产的假冒名牌校服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和认证程序。

监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这些非法生产者有机可乘。

其次,一些小作坊以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为吸引,无视儿童健康安全,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为目的,生产出了这些有害物质超标的校服。

面对这一事件,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当对儿童服装市场进行加强监管,加大检测和抽检力度。

必要时,对违规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当提高对儿童服装安全问题的警惕性,要认真查看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选择正规厂家和知名品牌的产品。

此外,针对儿童服装安全问题,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应当积极参与监督和自律。

加强自身的品质监控和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重视儿童服装安全问题的良好氛围。

这起上海毒校服事件的曝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儿童服装安全监管体系,为孩子提供更加安全的服装环境。

只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愉快地成长,无忧无虑地享受学习和生活!。

复旦投毒案分析

复旦投毒案分析

个案分析----------复旦投毒案13年震惊全中国的投毒案发生在让无数学子望尘莫及的著名高校上海复旦大学让世人再一次反省所谓高校,所谓高学历背后的让人唏嘘不已的盲点。

4月15日当天,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

4月15日起有关“复旦学生投毒案”的报道持续升温,4月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

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正在逐步回落。

当天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称:“4月1日,我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

4月11日,上海警方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月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

”16日下午,复旦大学将其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的校徽换成黑白色,“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发布通报:“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

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

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4月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投毒后,在开始几天无法判断毒素,治疗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师兄收到一个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才让案情获得重大进展,警方依此很快查到了犯罪嫌疑人、黄洋的寝室室友林某。

目前林某已被刑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之间本应该相亲相爱,而“同室操戈”却显现出人性的残忍。

历史重演,道德沦丧到没有底线,对自己的室友投毒,下如此恨手,不应该是一个高知识分子做出来的事情,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毒校服”事件,可怕的不只是致癌

“毒校服”事件,可怕的不只是致癌

“毒校服”事件,可怕的不只是致癌
徐娟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作为孩子们的呵护者,不仅要让孩子的眼睛充满童真,更应当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信任和温暖。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在抽查中发现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演出服中含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

浦东教育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公布了目前排查出的21所采购涉事企业生产校服的学校名单。

目前,21所学校的2644d套校服已全部暂停使用并送检,相关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对外公布。

(2月19日《光明日报》)
【总页数】1页(P20-20)
【作者】徐娟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1
【相关文献】
1.对“致癌服装毒校服现象”的再认识 [J], 蔡若夫
2.比“毒胶囊”更可怕的是“毒监管” [J], 禹海君
3.“毒校服”事件应理性对待——访Intertek天祥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建平 [J], 侯春婷;刘莉
4.微·毒校服事件 [J], 高雨薇
5.关于非基因毒致癌物的本质—非基因毒致癌物,协同致癌物及促癌物统一的理论[J], M.Paolini;陈森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报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

新闻报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

业务研究NEWS RESEARCH新闻报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 刘喜顺 胡春燕【摘 要】新闻报道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公共事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本文以2013年上海“毒校服”事件为例,通过对《新民晚报》中相关新闻报道的整理和分析,得出新闻报道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毒校服”;新闻报道;公共政策一、研究背景近几年,学生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而在此时,媒体承担起了监督政府工作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毒校服”事件中上海本地媒体在事件初期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事件的推进,一些全国性媒体介入传播,使事件由区域性话题升级为全国性话题。

最终,在媒体监督下,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填补此类事件的漏洞。

因此可以说,新闻报道推进了事件的处理,加快了公共政策的完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起到了良好的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

二、“毒校服”概述2013年2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在官网发布信息称,对上海市生产和销售的学生服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学生服产品22批次,有6批次不合格。

其中,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装被检出质量问题严重。

其官方微博在次日上午10:30发布了这一消息。

春节长假结束后,2月16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发了该消息。

当晚,上海作家“六六”发微博质疑校服交易存“猫腻”,呼吁上海学生家长建立“健康成长家长联合会微信群”,“讨论出问责上海教委的方案并期望达成的目标”。

2月17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官方微博中称,将把质监局的抽查结果告知本市各学校,以提醒各校注意采购质量合格的校服。

上海市质监局责令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已出厂销售的做好更换、退货的相应准备。

上海欧霞时装公司产品可能影响健康安全被依法立案查处,下一步将依法对相关企业抽样复查。

当晚,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通过微博对外通报学生服事件调查情况,确认有21所学校采购了“欧霞”生产的校服。

2月18日凌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对外公布了2012年度采购涉事学生服的21所学校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校服”事件
2.18
在校服事件发生的第3天,上 海市教委公布5项加强校服监 管举措,及时但相对粗略地 地提出了5个改进方向。同时, 在微博上表示,将公布欧霞 校服的送检结果。
“毒校服”事件
2.18
值得注意的是,始终贯穿整个事件的 当天凌晨,上海市浦东新区 是,教育部门、技监局甚至企业都在 教育(体育)局官方微博表示, 对问题校服的责任进行踢皮球。当事 将分散采购欧霞学生服的 件爆发伊始矛头直指教育部门的时候, 21所中小学名单进行公布。 教育部门虽然承认存在监管漏洞,但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回应表示, 对于采购过程存在黑幕这个核心问题 在调查欧霞时装问题的过程 首先采取的是含糊其辞的态度。暗示 中,有关部门的确发现在实 是技监部门没有把检查结果及时告知, 际工作中存在监管不严等问 而同时技监部门也指出是教委对学校 题,且各部门间协调机制尚 监管不力,没有及时把校服送检,而 不完善,监管存有一些漏洞。 作为第三方的企业则倾倒苦水,说是 因为规定的校服价格太低企业为求利 润只能降低成本。
“毒校服”事件
2.16
2月7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 督局在官网公布《2012年上 海市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结果》。结果显示,有6批次 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上海欧 霞时装有限公司生产的摇粒绒 冬装还被检出具有致癌威胁。
“毒校服”事件
2.16
《蜗居》、《心术》的编剧 六六,在其微博上愤怒抗议 毒校服事件,呼吁家长要组 成联盟,并把矛头直指上海 市教育局,把一份常规的校 服检查报告演变成了一场全 民声讨教育部门的运动
“毒校服”事件
事件回顾
• 教委微博回应“六 六”
• 公布欧霞公司学生 服问题的处理进展源自Feb, 25 Feb, 19
• 市政府常务会 议:依法依规 公开透明
Feb, 16
Feb, • 浦东教育部门通知 • 质监部门发布 停穿欧霞校服 18 • 质监部门够收 学生服抽查结 • 调查欧霞校服采购 到106批次校 果 Feb, 2000 过程,追究责任 服,加强双重 • “六六”微博 17 检测,欢迎家 • 凌晨公布使用欧霞校 • 全面检查欧霞原料, 气愤抗议致癌 长监督 服的21所学校名单 校服 致癌面料来自绍兴 • 3月8日教委官 • 教委承认存在监管不 • 再发微博矛头 网公布六个部 力和协调问题 直指市教委与 门校服管理意 区教育局 见
“毒校服”事件
事件总结
亮点:处理事件时反 应比较及时,在事件 爆发的第二天就做出 回应。在半个多月之 后,已经出台了系统 且比较清晰的六个部 门联动解决校服问题 的意见文件。
不足:1、没有公布教 育部门内部对于问题 校服责任人的名单和 惩罚措施 2、事件当中教育部门 与质监部门、企业之 间互相踢皮球。在表 明问题所在时含糊其 辞,只提如何改进, 却对教育部门内部原 因何在闭口不提。
感谢 聆听
13
“毒校服”事件
2.17
上海市教委在六六发 表直击教育部门的微 博后的第二天回应公 众并@六六,但此次 回应 非常保守,只说 提醒学校在采购校服 时注意产品质量,并 只把责任方局限在相 关学校和企业之间, 根本没有点到核心问 题。
“毒校服”事件
2.17
同一天,浦东区教育局 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 21所学校通知学生暂 停穿着学生服,并将采 购的学生服送检验机构 检测。并公布欧霞公司 校服检查结果,致癌物 来自三条1厘米宽的黑 色镶边,产地为浙江绍 兴。
“毒校服”事件
究竟是谁错了?
赵艺文
“毒校服”事件
事件回顾
• 教委微博回应“六 六”
• 公布欧霞公司学生 服问题的处理进展
Feb, 25 Feb, 19
• 市政府常务会 议:依法依规 公开透明
Feb, 16
Feb, • 浦东教育部门通知 • 质监部门发布 停穿欧霞校服 18 • 质监部门够收 学生服抽查结 • 调查欧霞校服采购 到106批次校 果 Feb, 2000 过程,追究责任 服,加强双重 • “六六”微博 17 检测,欢迎家 • 凌晨公布使用欧霞校 • 全面检查欧霞原料, 气愤抗议致癌 长监督 服的21所学校名单 校服 致癌面料来自绍兴 • 3月8日教委官 • 教委承认存在监管不 • 再发微博矛头 网公布六个部 力和协调问题 直指市教委与 门校服管理意 区教育局 见
“毒校服”事件
2.19
浦东区教育局称已开始调 查问题校服购销过程,并 严肃处理责任人员。 但事实上,事件发生至今 两个月,教育局还是未对 外公布主要责任人及其惩 罚措施。
“毒校服”事件
2.25
事件发生第10天,上海市教委微博表示, 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处置问题校服,要依 法依规公开透明。同天,教委表示,要加 强校服"双重检测",规范采购程序,接受家长 监督。 3月8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由市教委、 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物价局、市 财政局和市公安局6个部门联合加强校服管 理的系统性意见文件,规定将规范校服采 购管理、完善校服价格管理、建立校服双 重送检制度、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 制度和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