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路易·康建筑作品解读

合集下载

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和光影设计

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和光影设计

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和光影设计作者:方盼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1期摘 ; 要:随着现代主义发展至今,建筑大师们追求与进步从未停止过,从最开始是追求功能、技术、经济性到后来的更多的注重美感和趣味性。

当建筑空间孕育出让人震撼之感时候,人们只能用“伟大”来形容建筑。

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的建筑都具有伟大建筑的品质。

建筑中所蕴含东西并不仅仅是表明内容,更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他们二人作品中所蕴含的力量与感动是其他建筑空间所无法替代的。

尤其是光影的表现是二人的共通点之一。

关键词:空间;光影;建筑中图分类号:TU-8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262-02一、人物简介1.路易斯·康。

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代表。

建筑作品永远呈现给人是永恒和典雅,他在赖斯大学演讲中阐述和探究建筑应该怎样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创作中创作奇迹。

他擅长把握光影,启发着人们对于建筑存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路易斯·康的建筑风格受到柯布西埃启迪而投入现代建筑主流中,一如柯布西埃于《走向新建筑》所说: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确、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康的建筑理论范畴。

认为建筑是呈现光艺术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路易斯·康一直认为现代主义发展从一定方面使人们盲目崇拜建筑技术和建筑程序化,这样发展的结果必然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并且他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

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

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2.安藤忠雄人生也富有传奇色彩,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终究成为一代建筑大师。

浅析路易斯·康的砖建筑

浅析路易斯·康的砖建筑
医学实验 楼设计 中。
理查医学实验楼要 求建造一所 医学科研 、 实验 的综合性 建 筑物 。如果按照“ 国际式” 的一般手法( 当时流行方 式)这样 一 , 个设计 , 往往搞成一个方盒子。而康巧妙地把工作室、 实验室 、 动物研究 、 管理 、 办公等 内容分在四个塔 罩 , 同时将辅助因素各 自集 中布置。这样康将“ 主空间( 被服务空问)和“ 空间 ( ” 辅 服务 空 间) ”的概念转化 为建筑形式 与所体现 出的秩序表达 。所 谓
重新被挖掘 , 康才在这一斗争 中洞察建筑本 身的诉求 , 关注建 筑本 身的每一处细节 , 称之 为“ 诗意 的建筑” 。 诗意 的建筑 呼唤诗 意的形式 ,诗意 的形式产生理 想的秩 序。 在理查德 医学研究 大楼有着清晰的构造逻辑 , 钢筋混凝土 、
人类对空间恒久性 的追求 , 是人类对材料世界 控制 的开始。 因
路 易斯 ・ 康
一 .
形体与秩序的统一
“ 主空间” 指的是周围包括实验室和研究室的塔楼 ,辅空 间” “ 则 是 中, bN务塔楼 ; 两个 区域被 竖塔 明确地分开 , 通过联 接的廊
道 , 助部 分 又可 很 方 便 地 为 主 空 间部 分 服 务 。 辅
秩序产生于形式 , 秩序的建立昭示着空间和形体 的相应 的
而此 秩 序 即 宇 宙 。 ”
— —
砖墙 、 玻璃和钢各 施其职 , 并且在外观视觉 上有意加强这样一
种关系。 服务 空间” 被服务空间” “ 与“ 观点创造性地 成为形式与 秩序的物化切入点 。 这个关于康建筑 中最核心 的问答产 生于新
泽西特伦顿 的公共浴室设计 中, 而成熟于费城 宾夕法尼 亚理查
堵 围墙 、 座 房屋 乃 至 一座 城 市— — 中世 纪 欧 洲 的许 多教 堂 一

路易斯·康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研究

路易斯·康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研究

路易斯·康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研究作者:廖跃春来源:《设计》2018年第03期摘要: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的路易斯·康,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建筑作品有着丰富的光影关系,以及强烈的精神性与纪念性的特征。

本文的研究着力于路易斯·康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在对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与作品特点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设计作品,对路易斯康作品中光的处理手法和用光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纪念性气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路易斯·康光影建筑精神一、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与作品特征(一)路易斯·康和他的建筑思想路易斯.康(Louis I.kahn)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建筑师,他与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和贝聿铭为同一时期的建筑大师,但路易斯.康的建筑风格与他们截然不同,他的作品独具一格,纯朴而又神秘。

他是位精神主义者,建筑对于他来说就相当于宗教,而光给了他表达情感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建筑总能启发人们对哲理和存在思考的原因。

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具有功能的不确定性、古典主义的取长补短、光与建筑的精神寄托。

1.功能的不确定性路易斯.康认为建筑的功能就是依据对用户的心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生理活动的分析,并以此作为他建筑设计的起点。

路易斯.康还认为一名建筑师的伟大程度更多取决于他理解“住宅”这一样式的能力,而不是设计“一座住宅”的能力。

从路易斯康的一些表述中可以发现,他并没有承袭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思想,反而放弃了常用的功能模式分析,冲破了建筑学功能分析的条条框框,提出了“形式启发功能”的理念。

他认为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建筑内在性的东西,这种内在性的东西就是他非常擅长的结构和光。

结构和光就是他用来消解单一的功能模式的方式。

关于“功能的不确定性”,当代建筑师中的库哈斯和妹岛和世等人都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在他们的建筑设计中加以运用。

光之絮语:建筑艺术的灵魂“光影”

光之絮语:建筑艺术的灵魂“光影”

2014-07-01设计师何锐【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设计师何锐关注【老朋友】点手机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自然光给予空间特性,自然光给予建筑生命,因为建筑是由光的环境照射而产生生命。

基于此,除非给予它(建筑)生命(光),否则没有一个空间是真实的”。

——著名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自然光的高贵和它那种飘渺无形的类似于精神的特点使它成为表现建筑灵魂的最佳选择。

光以不同的方式穿过建筑的表皮,进入内部空间,在被建筑改变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语言塑造了空间的性格,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氛围。

光影是统一局部的有效方法。

统一各局部的手法多种多样,形式、材料、细节都是可考虑的手法,但是没有那种手法如光影来的有效。

太阳升起之后,所有构件都向同一个方向抛射出影子,这些影子有着共同的属性,当它们连接在一起时如同围棋盘上的棋子,形成的强大力量将各种部件“贴合”在一起。

让·努维尔《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如能很好的运用光影,可使各局部之间既存在强烈的对比,又能达成完美的统一,达到这种境界的建筑,可谓艺术之上品。

如上图光影是产生韵律的捷径。

影子是实体形态的拷贝,是略带变异的重奏,它将实体的韵律加强,将有效的图案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人们欣赏实体图案的角度,在很多不易看到的实体的地方通过阴影建筑得以展示。

光影是最廉价的艺术手段。

产生光影不需要高科技,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手段,不需要花费过多的金钱,只要建筑师投入更多的心智。

产生光影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直射的阳光;②产生阴影的构件;③承受阴影的实体。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

光影:建筑艺术的灵魂古往今来,历代建筑师都在追求对光线真正意义的理解,并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实践着对光影的探究。

无论是路易斯·康的“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还是柯布西耶的“建筑是光线下形状正确、绝妙、神奇的游戏”,这些都表明了光与建筑空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座建筑,如其他生灵一般存在于自然之中时,当它遇到了光线,有了光影的陪伴,便有了灵魂。

营造多彩的建筑语汇光影美学近几年的研究与应用让许多设计师取得了巨大成功,为社会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如家具设计、室内外建筑设计等,无一不说明光影美学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光影美学作为科学和方法论,提供给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意、实施、建造上的一种强有力的语言或工具。

光影是建筑设计的材料。

光是实体、是材料,而且是最基本的材料。

一旦感受到光是如此的丰富多变,建筑的语汇立刻变得不同,这是许多经典建筑所没有意识到的。

光随时改变建筑的形态,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艳阳天或是阴霾密布,建筑都会根据时间与天气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

光影赋予建筑每一个存在的瞬间变成了永恒,这种瞬间与永恒精神使光影作为语汇而显出了特有的诗意。

光影可以塑造建筑的形体。

如果没有适当的光,实体的立体感就显示不充分,相互关系也交待不清,会使设计中很多富有美感的特征失去作用。

例如玻璃、抛光金属、抛光石材,这些材料在强光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令人精神振奋,但如果运用不当,又会造成光的泛滥和污染,加重人的视觉和心理负担。

表面粗糙的材料,如天然石材和未经加工的木材,因为没有光的直接反射,色彩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很多建筑师钟情于这些未经表面加工的材料,因为它们给人以亲近感。

柯布西耶在法国马赛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的外立面设计中,使阳光照射在表面粗糙的混凝土遮阳板上,落下浓重的阴影,他利用这些光强化了所要表达的建筑造型的粗犷。

另外,对于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来说,光更展示了它的无穷魅力。

在传统日本茶室中,其空间往往是用屏风一类的隔断分割的,这些隔断往往是精美的木框架上糊上布纸。

路易·康的设计思想诠释

路易·康的设计思想诠释

第4期2018年4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NO.4April.2018路易•康的设计思想诠释吴旭超(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摘要:路易•康设计体系受古典建筑的影响颇深,从均衡质感中感受雄伟壮丽。

他的作品被世人认为 是超越了现代主义的宝贵杰作。

他使创新的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物技术相融合,引导人们迈向回归本初和原始 力量之和的永恒阶梯。

关键词:路易•康;设计思想;建筑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9884 (2018) 04-0116-03一、关于路易•康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的路易.康,设计风格以其 简洁、柏拉图式而闻名。

他信奉“光是人与神之间相 互对话的一种语言,是人性与神性共同现身的具象化 领域”这一至理名言,并融人其83个高含金量作品里,由此也赢得了 “20世纪最具独创性、最重要的建筑师”美誉。

路易•康于1901年出生于波罗地海的萨列玛岛。

先前大家耳熟能详的“路易斯.康”这个叫法,是不 够准确的,“Louis”中的“S”在这是不发音的,⑴ 更为确切的名字应当是“路易•康”;而“康”是一 个典型犹太家庭的“姓”。

一家人在1905年举家迁 移到美国费城,成为了美国社会的第一代移民。

与其他同时代著名的建筑师一样,在高中时期,康第一次接触到了建筑学,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接 受保罗•甚列特(Paul Cret)的指导并在此学习,这 是一所在世界建筑史上颇负盛名的学校,在此诞生了 诸多名家。

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康获得了在建筑事 务所工作的机会,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7年 他开设个人事务所开业,随后十年内,大器晚成的康 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顶峰,在他的事物所中聚集了一 批把他奉为神明的信众,在众多信众的陪伴之下,康开始用他自己思想去引领建筑的发展,去引导人们的 行为习性。

刹那间,他仿佛进人了一个无尽的循环,他自己就是崇拜的对象,向世人传播福音,想把人导 向自己的天堂。

路易斯康建筑设计思想详解

路易斯康建筑设计思想详解
意大利阿西西的修道院(Monastery of San Francesco,Assisi)
三段式空间划分比例接近于古罗马巴西利卡(Basilica)的空间原型,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
圣保罗巴西利卡式教堂内景,罗马
中庭广场采用了完全中心对称的空间构成,一道水渠居于轴线的中央,强调了轴线对称和空间指向性。水流始于矩形的源头并指向尽 端的太平洋,源头和归处的含蓄隐喻,带来对于生命起始的潜意识联想。
中庭广场两侧的塔楼类似于教堂空间中的侧廊,围合出中厅空间,同时保持者中央与两侧空间的联通
塔楼扭转角度的实墙形成了广场空间的两面性:一面是科学家的日常生活; 一面是坚实的屏蔽,面向天空和大海。角度的扭转暗示着视线的方向,同时 形成空间的尺度感和节奏。
萨克研究所所有的混凝土墙均为粉刷,显现出强烈粗犷的质感,加上温暖的淡棕色柚木,色彩材质加上 光影的变化让体块更显精神勃发,独具魅力。
路易斯·康 和乔纳·萨克(业主)
路易斯·康和乔纳·萨克于1959 年相识,在设计萨克生物研究所 时,路易斯康并没有拿到书面的 任务书,设计始终是在他与萨克 的讨论之中完成的。
仪式感的空间原型:
萨克生物研究所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意大利阿西西的修道 院(Monastery of San Francesco,Assisi)修士的房间 环绕着朴素的矩形内院,中央是一口泉水。
美国·萨克生物研究院 Salk Institute,La Jolla,California (代表性作品)
萨克生物研究院 (Salk Institute)
图片为研究所中庭广场
设计时间:1959—1969
地点:美国加州圣迭戈市拉霍亚(La Jolla,California)
北郊悬崖上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在医学研究楼的设计中,小塔楼服务与实验室作为小空间 塔楼拥有了自己的形象和结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屈灵顿的游泳池相比,小空间已经独立,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关系更加清晰
1)建筑概况
作品位于美国费城宾州大学校园内,1957年开始设计,1964年建成。这个建筑 有一个曲折的通廊,由医学和生物学两个部门资助,两者对环境的要求有 很多不同。
.康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欣赏
第一节:建筑师的背景
1)康的个人简介
1901 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塞尔岛(现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 19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士 1928—1929 旅游欧洲 1935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师事务所 1941 和乔治.霍伟合作 1947—1957 担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设计评论员与教授 1901 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19241974 于纽约逝世
在建筑语言的表达方面,他注重的是某种历史上用来交流概念,思想,意 图的手法,将形式和结构关系作为表达的语言,他所用到的“词汇”是相
当新的,但同时也是相当原始的。
“砖,你喜欢什么?” “嗯,我喜欢做个券。” “不过,券不容易做,花费也多。我认为你可以用
混凝土穿过你的洞口,这是一样的。” “唔,我明白,你是对的。但要知道,如果你问我
代的大多数标准建筑形式,甚至强调横向的高层形式形成对比。
一种趋势的演进
2)建筑平面
服侍空间与被服侍空间
(servant spaces and served spaces)
康以最基本的几何形正方形 作为构图的基本元
在几何的控制下构图
使平面本身有着结构 和组成的逻辑
从平面到剖面 一个“凸”字 型 反复出现
作品中反映出康的建筑哲学思想中 对人和空间的关系的思考 他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的 空间 关系的概念已经上升到相当成熟的 理性高度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

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

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

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

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

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 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

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

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

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 Jolla,Califo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

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

康的设计由两座对称的实验楼组成,每栋建筑6层,包括3层实验室和每层实验室上方的设备层。

中央是被称为第五立面的研究所庭院,一座大理石的广场,中央一条水道穿过,充满了仪式的纪念性。

光与影r——路易·康建筑作品解读

光与影r——路易·康建筑作品解读

光与影r——路易康建筑作品解读
常腾飞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光和影是大自然的礼物,它们二者的存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限情调和趣味.在建筑领域里,建筑光影通过材料质感、明暗关系、虚实之间,将空间和形态紧密连接,成为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光影赋予建筑以生命,为建筑带来一种虚幻古典的气质.令人心醉的光影艺术不仅是建筑效果,还是一种建筑表现形式手段,光与影同时存在,强烈的光线与深沉的阴影相得益彰,让空间形式、质量、体感、空间感被明确体现.而对光影的运用,建筑大师路易?康的作品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旨在通过对路易?康建筑作品的赏析来浅谈光影美学的应用.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常腾飞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杨廷宝、梁思成、柯比西耶及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中西建筑哲学史概说中现代史局部 [J], 郑光复
2.情感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建筑作品解读 [J], 汤阳
3.公共建筑“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整合设计探析——路易斯·康和伊东丰雄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对比 [J], 段少策
4.20世纪建筑界的诗哲——解读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 [J], 黄文礼
5.论建筑材料的哪些特质决定了建筑室内外设计的不同——以路易斯·康的罗切斯特一神论教堂为例 [J], 邱雅君;李晓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中的光与影

建筑中的光与影

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手法
e.曲线光形
曲线的流动性比直线要大得多, 而且自由曲线比几何曲线(抛物线、 弧线)更灵活。几何曲线一般具有 理智而柔和的美感,它们通常呈对 称分布,稳定又富于变化。
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手法
3. 面状光形
当光的入口面积足够大,在界 面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时,光形不再 起点缀的作用,而是成为界面的主 体。扎哈设计的台中大都会剧院方 案采用不规则排列的椭圆型的天窗, 自然光将椭圆型光形撒在地面上。 产生出一个梦幻般的空间气氛。
实例: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
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手法
光影的肌理
1. 幻化的光影 东京Prada旗舰店,具有蜂窝外表支撑
的水晶体。玻璃的皮肤像一个有机的薄膜, 正在呼吸。外皮的菱形框内是外凸的透明玻 璃罩,使室内景象发生扭曲,产生了幻化的 光影效果。
Prada在东京的旗舰店
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手法
建筑中的光与影
杨洁如
2011. 4. 22
目录
光影构筑建筑空间 光影之视觉形式表达 建筑空间的光影设计 光影与建筑表皮
自然光之精神情境创造
一、 光影构筑建筑空间
光与影是展示建筑空问、表现造型艺 术、美化建筑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 光影与建筑造型的关系,巧妙地应用光影 可以获得意境不凡的建筑艺术效果。
1. 透光质地: 实例:美国PBC+L建筑事务所,维克城市
公立学校系统卡里高中礼堂。构图优美的框 架框加上透明玻璃,使之成为室内外光线和 景观交互渗透的重要媒介。
光与建筑表皮
2. 不透光质地: 实例:荷兰乌特勒支大学MINNAERT馆,粗糙 的混凝土外墙上有一些形状特异的突起纹路, 配上红色的涂料,像是一块有“毛毛虫”攀爬 的大型石块。这些“毛毛虫”实际上是沿外墙 分布的暖气管,他们被外层的混凝土所包裹。 以往深埋在墙体内部的管道以一种表现方式释 放出来,在褶皱的侧面,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 到管道的厚度与走向。

路易·康未建成建筑光线设计研究

路易·康未建成建筑光线设计研究

路易·康未建成建筑光线设计研究路易·康(Louis Kahn)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光线的独到运用而闻名于世。

然而,他的许多建筑项目并未能完全建成,其中包括一些备受期待的作品。

尽管这些建筑没有真正面世,但康在对光线的研究方面的探索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的建筑光线设计研究主要体现在他对建筑中光线的精确控制和运用上。

他深信光线是建筑的灵魂,可以赋予建筑以情感和生命力。

在他的设计中,光线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空间感知的手段。

康对光线的运用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他善于利用自然光线,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将光线引入建筑内部,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的空间氛围。

他通常会选择朝向南方的窗户,以便让尽可能多的阳光穿透进来。

此外,他还会通过设计庭院、天井和挑空等手法,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

这种光线的运用不仅能提供光照,还能塑造建筑的空间形态和氛围。

康的光线设计还关注建筑内部的光线控制。

他常常通过运用透光材料、隔断和屏风等,调整室内的光线强度和方向,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他还注重光线的层次感,通过设置光线的强度和色彩的变化,营造出富有层次的空间效果。

康的光线设计不仅在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整个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和技巧被广泛传承和应用,成为建筑师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建筑光线设计的经典范例,被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所研究和模仿。

虽然康未能亲自见证他的许多建筑作品的完工,但他对光线的研究和运用的贡献永远被铭记。

他通过对光线的精心设计,赋予建筑以灵性和艺术性,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建筑空间。

康的建筑光线设计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建筑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突破。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服伺空间的墙体承重,直接支撑屋顶的重量。空间相对狭小,康巧妙利用空间,设 计了进入更衣室的迷路入口,消毒室、卫生间等辅助功能。
在结构构造,和功能主次关系都明确体现了康所一再强调的对被服伺空间的服伺空 间的理解。
+
=
服伺与被服伺空间
“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第一次分清了服伺空间和 被服伺空间。这是一个十分清楚和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极为 纯净的解答。每个空间皆有考虑,并无冗杂之处……”
原发的文化归属
出生、母亲的影响、移民美国
触摸建筑源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古典教育
走出校门,何去何从 30年磨砺,30年彷徨
康在过去的营垒和今日的营垒之间寻找
50年代的成功和成熟
在来自时代和浓郁的历史主义环境的压力下的略带几分拘谨的成名作 —— 耶鲁大学艺术画廊
康的绘画作品
2)康的代表作品
奥瑟住宅 (1939-1943) 耶鲁大学美术馆(1950-1953) 米尔溪公建住宅 (1951-1962) 米尔溪社区中心 (1951-1962) 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1955) 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1957-1964) 论坛回顾报印刷所(1958-1961)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1959-1965) 福特维恩艺术中心(1961-1973)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1962-1974)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1962-1974) 菲利普.埃克塞特大学图书馆(1965-1971)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1966-1972)
3)功能与流线
通常情况下,普通游泳池更衣流线目的明确,功能方式单一。进入入口后,很快完 成更衣进入泳池,不和别人直接发生交流关系。
而康设计的更衣流线,除了能够满足最简单的更衣功能外,增加了中庭、休息和过 渡空间等内容,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休憩,不单单把更衣看作是某个人的 个人行为和最基本的功能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途径。这是这个游泳 池更衣室与其他更衣室最大的不同,康把自己的意识和理解,用建筑的语言直接表 现了出来。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PPT课件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PPT课件

7
设计要素
几何形体 封闭与开敞 中轴对称 光线 材料质感
.
8
体 块 分 析
.
9
立面
入 口 立 面
长条的T型窗户完全是由于功能的原因形成,一楼狭窄裂缝形 状的窗户可以免受来自外面不受欢迎的窥视,同时又为立面增 添了一份乐趣。
.
10
不同体量的窗户的设计,也许 包含着这么一层意思:相似但又 不同的元素并置在一起,往同一 个方向努力。原本方盒子一样敦 厚的建筑,因为开启了大大小小 不同的窗户而产生了运动感。墙 体外面突出的空间又传达出了室 外墙体的雕塑感。
.
4
1957-196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塞特图书 1962-1983年: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 费城市规划设计 米尔溪公建住宅 米尔溪社区中心 奥瑟住宅 1964-1967年:费舍住宅 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
17
建筑内部
起居室西北壁的固定式木质书 架,一直通到屋顶,它正中央 下半部分开了一个狭长的玻璃 窗,阳光射进时会出现T字形 的光。
.
18
再巧妙不过的楼梯设计, 把原来封闭的空间切开了 许多条状缝隙,好让光线 投掷进来。既很大程度上 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又 给空间增加了流通性,增 加美感的同时又增加了空 间的趣味性。
验,用心去感悟建筑。
.
22
Kahn建筑特点
对称 秩序 纯粹的几何形体 巨大的重量 原始的力量
.
23
Timeless
.
24
用建筑写诗的人
Louis.I.Kahn
.
25
Thank you
.
26
在左侧的客厅,中部的起居室

路易斯康的建筑观及建筑生涯分析

路易斯康的建筑观及建筑生涯分析

路易斯康的建筑生涯及建筑观评析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建筑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的思考。

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对超越物质与技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梦想的表达。

路易斯·康简介及建筑生涯1:自大萧条到二次大战间的康1924年毕业之初,路易斯·康在费城城市建筑师丁·莫里特的事务所里从事1926年费拉德尔菲亚建城150周年纪念的规划设计工作。

1928年,他到欧洲游历,又到保罗·克累特的事务所里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

总的状况,是一名"静悄悄"地工作的建筑学硕士,默默无闻。

许多与康同时代同命运的人,竭尽所能地去迎合"国际建筑"新潮流。

然而,路易斯·康,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运动的大旗之下。

他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所触动,那轻灵简洁的工业化材料,抽象的几何形,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计划,使他大为惊讶。

但是,由Beaux-Arts体系造就的康,其整个精神仍然归属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艺术。

1935年起,路易·康开设了独立的事务所。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和乔奇·豪,奥斯卡·斯东诺洛夫等合作开设事务所。

自大萧条时期,与一些城市规划工作者,如克莱仑斯·斯登,亨利·莱特等人建立起来的友谊,也使路易斯·康有机会从事一些城市开发性设计。

在将近20年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苦斗。

战时,全国的建筑活动也都为战争服务。

材料使用有相当严格的限制。

斯东诺洛夫、豪、康等合作,在费城、华盛顿特区和宾州的其他城镇设计建造过一些公共住宅。

解读 路易斯 康—建筑诗哲

解读 路易斯 康—建筑诗哲
路易斯康这个4岁随父母从爱沙尼亚迁居美国的犹太人其貌不扬年幼时脸上烫伤的疤痕伴随他终生加之不善交际致使他没有通过杰奎琳肯尼迪的面试在大项目上败给了衣冠楚楚善于交际的贝聿铭
解读Louis I. Kahn
—建筑诗哲
1、从平面入手,重复的空间单元,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路易斯康的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其平面为一完整的希腊十字,屋顶效仿金 字塔顶的形式。
在现代建筑史上,路易斯· 康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师。他改变了现代建筑由其 几何形体带来的生冷感,在静谧和光明之间寻求一种“道”(或者我们理解为秩序, order),赋予普通的材料触感和视觉效果。康的建筑在光影之间产生了令人愉悦和惊奇 的诗意,反而却像是它们已经恰如其分地在那里很久了,与周边很好的融为一体。相比 之前的现代建筑师们,我认为康更强调“人性”,更全力的在表达人性,他留下的那些 为数不多的建筑,也都验证了这一点。
不同于密斯的“水平板式空间”,路易斯康提出了出“服务空间”和 “被服务空间”的概念,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中,路易斯康更将“服务空 间”单独隔离出。严格的几何形式也在此被运用,三角形的楼梯也遵循 了严格的向心性。
4、静谧与光明 路易斯康可谓运用光的大师。 他对光有着独到的解释。他认 为静谧是不可度量的事物,而 光明是可度量的事物,建筑则 是在静谧与光明之间的门槛处。 所有的物质世界是光的自我消 耗。 在埃克塞特图书馆中,他设计 了大窗和百叶小窗,使在图书 馆看书的学生不会因为大开窗 的光线而炫目。论坛回顾报社 大楼,他首创“T形窗”的设 计,而“T形窗”的设计也延 续到他之后的作品中。
空间品质分析:
一些读过康的书或者谈话的人们,认为康说的不是建筑理论,而是哲学。在一定意 义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康的作品似乎常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论作支持。他的理 论,既有德国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揉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 化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我在文中一直提到的,康的建筑带有精神性的一面。他通过 一系列主题:“喜悦”、“惊奇”、“领悟”、“学习”、“秩序”、“光”、 “独一性”、“空间与结构体”等等,试图建构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让人惊讶 的是,他竟然是以建筑作为媒介的。这里没有理论,因为他大概反对理论,他试图 寻找一种属于永恒的事物——光。 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窗。 天窗下面的铝制穿孔使反射板顶棚呈现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室内既得 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 细长的弧形采光带,让光线从外面蔓延进来。这给略带硬朗的建筑增添了一分轻柔, 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室内空间也因此而显得生动。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 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除了疲劳。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从康那儿吸取了厚重的纪念性、精神性空间和光的运用,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冥想之庭。 安藤自己最知道他从康那里 学到什么,和哪些方面不如康。只是看康设计的空心楼梯扶手就知道 康的深刻入骨髓。 遮掉他不想要的,留下他想要的,令内外空间有 趣而单纯,是安藤的拿手好戏。安藤说他是站在路易斯.康的肩膀上 做设计的!
三、相信直觉 知识可以激发我们的直觉,直觉是可以 培养的,领悟全凭个人的修为,无法与他人分享。
四、由形迈向设计 形是对物性的领悟 realization Spoon is not a spoon. 形是本质(form is what) 设计是 实践(design is how) 设计≠设计品 形→设计→设计 品 设计是手段、不可听、不可见,只是求诛本性,而 存于心灵。
住宅结构是木质框架,外观呈竖向舌装线条形式,康对窗户的处理手法既 不是固定样式的玻璃也不是提供竖向的必要连续的大面积对称,在房间里 的许多窗户与家具配套浑然天成——这是康后期的建筑作品的重要特征, 使康创造出的许多特殊空间是同时代的建筑师无法赶超的 。
路易斯.康对后人的影响
路易斯·康抛弃了追求玻璃盒子的潮流,走向历史感和宗教感的建筑, 其中的某些历史风格的元素可以和后来的“新现代”或“后现代” 建筑师相比较。这些元素被赋予强烈的形式感以及精神含义。
路易斯.康的建筑要义
1.关于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划分{在费城宾州大学医 学研究实验中心得到体现}
2.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 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金贝尔美术馆}
3.路易斯.康的秩序空间”,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 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 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
2.贝聿铭 康和贝聿铭在他们一生中都给“建筑”这个字眼打上了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康作品中的光与影路易斯·康是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之一,设计了一批形式特异的经典作品,伊利诺伊大学化学楼、得州金宝美术馆、新罕布什尔依萨中学图书馆、加州沙克研究中心、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孟加拉国会大厦、萨克生物研究院、耶鲁大学美术馆等等。

光与影,是建筑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生活在建筑之中,对于光的需求,往往是依托在阴影的基础上,没有阴影或者黑暗的存在,也就无法凸显光的重要性。

然而对于光的使用,却大大消弱了阴影在建筑中的作用,合理的应用光与影,保持两者的平衡,为建筑营造一种自然美,应当是建筑设计的真正内涵,在路易斯.康的很多作品中体现了不少光与影的变化。

在路易斯.康的作品中光是实体、是材料,而且是最基本的材料。

一旦感受到光是如此丰富多变,建筑的语汇立刻变得不同,这是许多建筑所没有意识到的。

即建筑因为光而产生了,光随时改变建筑的形态,不仅在白天发生变化,在室内灯光下也是如此。

运用光的感染力是路易斯.康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与孟加拉国政府中心等建筑中他都使用光来提升建筑物的表现力。

在路易斯.康的96件作品中,1950年以前的23件作品属于现代建筑的构成。

在耶鲁大学艺术馆(1951—1953)中只存有少量现代建筑构成的成分,还有很多新的变化。

由顶棚的正四面体框架和楼梯的圆与正三角形纯形态控制空间;通过柱子限定空间的轮廓,结构单元和空间轮廓融为一体;巨大的玻璃墙面与临道路一侧的封闭实墙面相对应。

纯形态是现代建筑的特点,但是在耶鲁大学艺术馆中长方体内部使用了很多纯形态的东西。

首先天棚运用正四面体的阵列,当光线照射而来时就会在天棚上多次折射和反射,使光影变化丰富多彩。

建筑外墙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灰色的实墙相互穿插使建筑在纯净中具有变化,并且体现了建筑的厚重感。

艺术馆的内部基本上是“水平空间”。

通道一侧的墙面被设计成玻璃面,如果去掉核心筒和周围的柱子就和密斯的空间极为相似。

体现了空间的流动感和通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筑研究】
一、关于光影
自远古社会至今,对光明的追求和探寻是
人类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梦想,从钻木取火到
工业时代电灯的诞生都体现了光明这一人类一
直追求不懈的目标。

圣经里也提过,“上帝说
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宗教理念里光明就是救赎,认为黑暗、阴暗是混沌的,因此人们更
应该在个人精神追求里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种
观念的辐射广泛并且深入人心。

影,新华词典———路易·康建筑作品解读
光与影
殷常腾飞
摘要:光和影是大自然的礼物,它们二者的存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限情调和趣味。

在建筑领域里,建筑光影通过材料质感、明暗关系、虚实之间,将空间和形态紧密连接,成为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光影赋予建筑以生命,为建筑带来一种虚幻古典的气质。

令人心醉的光影艺术不仅是建筑效果,还是一种建筑表现形式手段,光与影同时存在,强烈的光线与深沉的阴影相得益彰,让空间形式、质量、体感、空间感被明确体现。

而对光影的运用,建筑大师路易·康的作品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旨在通过对路易·康建筑作品的赏析来浅谈光影美学的应用。

关键词:光影;空间;路易·

里是这样定义的:“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如人影,花影,倒影,幻影等。

”我们由此可以得知影并不是一种具象的存在,它伴随着光,依附着光的存在同样也被光改变。

光影之间的艺术美学,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文艺领域里面的主流研究对象,油画中的光影明暗对比,雕塑里人体线条依附光影刻画出的磅礴气势,工业设计领域里的投影工艺技术等等方面都体现着光影美学的结合。

同样的,建筑领域也自然被光影艺术影响很大。

从罗马的万神殿到近现代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尽管建筑结构材料不断更新,技艺不断进步,但是对光影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

光影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理
解为光影被建筑所捕获,却又通过光和影的艺术美感结合将整个建筑设
计艺术与自然环境谐和共存,进而成就了具有独特格调的建筑艺术。

二、关于路易·康
路易·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萨阿拉玛岛一座普通家庭。

1950年他随父母移民至费城,他从小受犹太式教育长大,因为在他以后
的建筑设计人生里一直保留着犹太法典式的好问特质。

后来他在宾州大
学攻读建筑期间表现杰出,并且在1947年到1957年间在耶鲁大学任教,
期间设计了耶鲁大学美术馆,这栋建筑为他以后的设计人生种下了创意
点子。

直至1957年到1961年之间,他设计的宾州大学的理查德医学研
究生中心让他在当时的建筑设计圈闻名遐迩,这栋建筑也被认为对现代
建筑具有重要贡献,也标志着路易·
康个人风格正式确立。

他将建筑视为可度量的物质和不可度量的结合,“静谧和光明”是他整个建筑人生的
思想主题。

他认为伟大的建筑开始于对不可度量的领悟,然后把可度量
的变成工具去完成建造它,最终建筑的完成将又会把受众的我们带回不
可度量的领域中,即人类的精神意志+创造力的精神体现=不断再生于
追求新领悟的人身上。

路易·康与其说是一位建筑师,倒不如说是一位艺术家,他用自己对
自然对生活的独有哲学丈量着每一寸土地,他用建筑诠释永恒,诠释时
间,诠释用日常经验无法与时间空间对话的这个世界。

尽管1974年3月因心脏病突发匆匆离世,但他对个人的领悟,对场
所及自然的比例的把握,对“静谧与光明”的追求,影响着每一位建筑
师。

他的不朽建筑到现在都还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深深被震撼。

三、光和影在路易·康作品里的体现
“自然中的所有物质是发出来的光,山陵,小溪,空气,以至于我们
自己,都是发出的光这块皱成一团叫物质的东西投射一道影子,而影子
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26
2018·07即属于光。

”这是路易·康对他建筑里光影的认知。

可以说整句话非常的意识形态却又极富美感,路易·康认为世间万物都皆为光,都可以投射影,影属于光,光映照影,而当下的这一束光又区别于刹那之前的那束;世间万物都皆为自然,感受自然,让自然的光影投射建筑中,就能实现建筑本身的静谧和光明,即将可度量的物质和不可度量的物质和谐结合。

接下来我们就从路易·康的两个经典作品里展示他心中光影是如何在建筑里体现的。

(一)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Afred Nwton Richards Medical Re 鄄search Buildings )
这是路易·康在五十多岁后期(1957-1961年期间)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也是日后奠定其风格标志的转折之作。

从图里可以看到,路易·康之前的设计相
对于后期的作品还是倾向于机能主义和保守主义,但是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建筑,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在设计这个大楼的开始,路易·康就发现未来光影对建筑的影响,他在设计中发现远离光线直接照射的影区做弹性功能分区最佳,因此他在医学中心实验室靠近窗子的地方,安排了一个让科学家自由活动的舒适区域,整个区域充分利用光影的艺术,营造出动静分区,平衡着建筑间各元素的静谧。

这两个区域又结合成一个空间,变成一个以混凝土预铸作为结构支撑的单元,这样的安排在整个建筑群内重复了七次。

路易·康用光影成功地创造了所谓的被服务与服务的空间,被服务空间供人使用,服务空间供设备和管道使用。

这种空间层次的划分,开创了现代建筑所呈现的光影结合更透彻的实验性发展。

同样的,将光影之间的结合运用到建筑设计手法中的设计趋势正式由此诞生。

(二)索克生物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索克生物研究中心(1959-1965年,未完工)是路易·康最为知名的代表作,至今都还是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它的闻名不单单是从建筑的形式架构上发生变革,而是将光影这种虚实之间的抽象艺术完美地融合到实体建筑群中,建筑的每一处都散发着光影的存在。

这样的存在让整个建筑群仅仅只是从图片上都能感到一种静谧祥和的存在,也恰好验证了路易·康一直以来推崇的“静谧与光明”的思想。

医学建筑都有一些自身的短板限制:实验室空间太小,天花板的管线清洁,直射空间内部的光线会不会影响科学家做实验。

但在索克研究中心里这些都一一被解决,实验室地空间扩大,使用新型管道材质,大而宽的挑檐让光的直射变得不再直接,而投下的影则很好的保护了实验室室内光线的亮度标准。

索克生物研究中心沿着中庭轴线一条带状的流水指向远方的大海,两侧建筑错落排列,完美地制造光影交叠,墙壁的角度朝向海洋,表示着万物皆自然的理念。

由于光影位置的变换交叠,整个静谧的建筑群变得生动,自然的光影造景艺术让单调的建筑体变得有趣,一种庄重质朴的宗教厚重感油然而生,只有对光影的完美把握才能达到如此效果。

靠近中庭的入口处带状水流的源头,水流过中庭然后在高低错落的石台另一端形成喷泉,光亮的一面宁静祥和,光暗的影区静谧沉稳,这种如今成为建筑景观设计新思潮的靠光影制造的动态化景观在路易·康的作品中就早早体现了。

图书馆下的走廊,在斑驳的光影衬托中体现着深邃古朴的格调,让观者的内心感到平静,这大概就是有灵魂的建筑所能体现的最终目的,即天人合一。

路易·康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他也一直传承者“静谧与光明”的个人哲学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

最后我们用路易·康的话作为结尾,为未来的设计道路点一盏明灯。

“我认为,若要把建筑下定义,那就会毁了它……为什么会有万物?也许答案就在里面。

而光是所有存在物的来源,我告诉我自己,当这个世界仍在混沌状态里,没有任何形状和方向时,混沌便充满了表现之欲,是喜悦的凝结……我领悟到墨水画过的黑色就是没有光的地方,那就是我画过的景色。

静谧才是不可度量的完美居所……”参考文献:[1][日]原口秀昭.路易·I ·康的空间构成[M].徐苏军,吕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王维洁.路易·康建筑设计哲论文集[C].田园城市,2003.[3][美]戴维·B ·布朗宁.路易·I ·康:在建筑的王国中[M].马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日]渊上正幸.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美]约翰·罗贝尔.静谧与光明:路易·康的建筑精神[M].成寒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索克生物研究中心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