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鉴赏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4.1 散文阅读 分析材料安排及其结构用意-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主标题:分析材料安排及其结构用意副标题:把握好结构安排,才能更好地答题哦!关键词:命题形式,解题方略,典型示例难度:4重要程度:4内容:一、命题形式:高考对于“分析材料安排及其结构用意题”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为什么作者在文章中写×××(事或物)?2.文章要表现的不是×××,却又从×××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3.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4.作者在写某一事(物)时插入了×××(事或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解题方略:要有意识地运用以下答题模式续表三、典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论诚意朱自清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
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
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
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
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
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
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
这就是态度。
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
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
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
有时候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
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
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
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思路分析概况
主标题:散文思路分析概括副标题:此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要足够重视!关键词:命题形式,解题方略,典型示例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直接体现。
文章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
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做“纵向思路”。
纵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即事物发展顺序和人的认识顺序)三种。
“横向思路”指的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
横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三种。
具体可以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1段内的结构层次;2 •全文的结构层次;3 •文章材料的组织方式;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5 •文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散文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线和途径。
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侧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分析思路,其实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提各段之纲,挈各段之领”。
一、命题形式:此类题型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 本文的线索是XX,请梳理作者的思路;(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据此梳理文章脉络;(3) 文章是围绕XX展开的,请就此梳理作者的思路;(4) 文章主要写了XX,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解题方略:把握文章结构思路“4步走”通过以上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散文的“题材”不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具体我们可以通过“4步走”来解答: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内容它可以使考生在宏观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增加答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增强解题的准确度。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形成大致认识: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是哪类散文,内容方向是什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然后理清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而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答案要点全面方法指导
主标题:答案要点全面方法指导副标题:只有让答案要点全面,才能得到高分哦!关键词:二注意,一意识,失误分析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一、方法归纳:“答案要点全”需“三注意一意识”1注意筛选的范围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则。
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
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2 •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发生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3.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
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
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一意识”要有“因分赋点”意识这种题不像其他题一点两分,而多数情况下是一点一分,甚至答满6点才得4分。
因此要根据分值的多寡来大致确定要点的数目。
二、失误分析:(2012 •安徽高考)阅读《往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试题:“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分)1、考生答案:製身育疸也27屯緡确乙上药傣g苑摩'm可心可门複芳,心徉豹眄,久星月为兀像财墊助冰" *%2、失分缘由:此考生缺乏整体把握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前两点是看守灯塔的理由,不是“诗意的生活”的理由,只有第三点概括符合要求,只得2分。
3、满分要点:先阅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 的具体语段一一在我和父亲谈话部分,然后根据“我”的话语,将“我”的观点分出层次,加以概括就是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如何从不同角度发消息句子的丰富含意
主标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句子的丰富含意副标题:把握好分析角度,才能准确地答题哦!关键词:关键词,内部结构,因果关系难度:4重要程度:4内容:高考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其思想性,尤其是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如何把握这“丰富含意”,从而答准答全答案要点呢?除了要牢牢把握分析句子含意的“六看法”(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结构、表达;句外三看,看相邻、段意、主旨)外,更在于掌握从不同角度、侧面看句子的方法技巧,因为每个句子都是立体的。
下面四个角度虽然是分开讲的,但在具体分析时是交错的。
一、分析角度: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指的主要是那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区别于词语本义的一些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词语。
这些词语一般都与文章的写作原因、主题、结构、情感、语言修辞、表达技巧相关。
对于较复杂的句子,或者修饰、限制较多的句子,其关键词语往往不止一个,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则可能获得一种理解,一个答题点;抓住了多个关键词语,就可能有多种理解,这样,就能领悟到句子的丰富含意。
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高考考查所选的句子一般在结构上较为复杂,或是修饰、限制成分较多的单句,或是层次较多的复句。
结构层次的复杂决定了表意的丰富。
在分析句子含意时,如果能准确分析其内部结构层次关系,做到合理、有条理的切分,也会获得句子的丰富含意。
如在理解转折类句子的含意时,既要关注“转折”的前一层面,又要关注“转折”的后一层面。
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很多句子,自身含着一层意思,但如果从它的外部环境看,又有着另外一些意思,这就叫“言在此而意在彼”。
因此,既要立足于句内,又要从相邻、段意、主旨甚至写作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句外因素去分析,内外结合,才能锁定其丰富含意。
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有些句子因位置的特殊性或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分析其含意时要从其原因角度出发,尤其是注意其多因性,这样才能掌握其丰富性。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鉴赏表现手法
主标题:鉴赏表现手法副标题:表现手法有一定的复杂性,要特别留意哦!关键词:命题范围,答题方法,答题范式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一、命题范围:高考“鉴赏表现手法题”主要包括以下的考查范围: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等手法,分析其作用。
二、答题方法:明晓表现手法的种类及其效果表现手法表达特点表达作用联想想象联想,就是由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
想象,就是凭借文字、符号、标记的示意,在脑海中建立起与这些示意相符的形象。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
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象征全篇比喻即为象征,即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使某种抽象化为具体,给读者以深刻印象;表达含蓄,给读者以回味;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衬托不直接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情节。
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说服力;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渲染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
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加深主题。
抑扬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使文章不平铺直叙,形成起伏对照,突出喜欢或批评的感情。
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
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虚实结合所见为实,回忆、联想、想象、梦幻是虚。
突出事物特征,鲜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亲切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点面结合将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联接过渡的材料作为“面”。
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物象的作用
主标题:如何分析物象的作用副标题:物象的作用在复习时常被忽略,导致得分偏低,要注意哦!关键词:主体物象,次要物象,典型示例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一、如何分析主体物象的作用主体物象(又名“中心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串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分析其作用,一般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内容主旨作用。
主体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
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的散文要析情。
(2)艺术构思作用。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二、如何分析次要物象的作用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三、典型示例:(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牛铃叮当李清明①水乡多水牛。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表达技巧知识构建
主标题:建立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的知识系统副标题:有了完好的知识系统,才能更好的答题哦!要点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艺术难度: 3重要程度: 4内容: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
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宽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存心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想精良,构造谨慎,擅长睁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衬着、衬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应生活,表现主题。
不论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陈说或阐发的道理,理解清楚地告诉读者。
所以,散文全部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要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一定理解的一个根来源则。
一、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考试说明》规定了以下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较 ( 含拟人、拟物 )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频频,设问,反问。
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成效以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或衬着,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易常有的事物对高深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庸为生动,化高深为浅易,化抽象为详细,深入浅出。
(2)比较:使被描摹的物( 拟人 ) 或人 ( 拟物 ) 生动形象,表达和蔼,有情味,给人以鲜亮深刻的印象。
(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短明快,常收到新奇新奇、风趣风趣等成效。
(4)夸张:突失事物的实质和特点,给人以启迪;表达感情更激烈;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在形式上,构造齐整,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照,或两两映托,或两两增补;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对比鲜亮。
(6)排比:一呵而就,节奏鲜亮;突出重申,擅长抒怀;内容集中,加强气概。
(7)频频:写景抒感情染力强;承前启后,分清层次;多次重申,给人深刻印象。
(8)设问:提示注意,突出重申,惹起思虑,使自己的回答拥有说服力,加强表达成效。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对策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对策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试题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散文阅读,由于其篇幅短小,文字精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喜爱,继1998和2000年之后,2001年又一次考查了散文阅读。
正是基于此,高考复习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散文的阅读应该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重视。
可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备考者存在以下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泛泛对待,把散文和小说、诗歌等放在一起,只就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一般规律或《考试说明》中的几点要求泛泛而谈;另一种是以练代讲,通过做大量的散文阅读练习,以期达到提高的目的。
这两种做法,前者是由于对散文阅读缺乏应有的重视,或者是对散文阅读的复习觉得难以下手,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其效果可想而知;后者是对散文阅读缺乏必要的研究,只是寄希望于学生在练习中的自我领悟,另外训练题的针对性也不可能很强,结果自然事倍而功半。
那么,到底散文阅读的复习怎样才能做好呢?通过近几年高考复习的亲身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参考:一、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结合以往高考试题,引导学生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
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只有真正的认识并很好的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散文阅读。
很多应试者觉得散文抽象,读后往往不知所云,做起来又常常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文体特征人手。
例如1998年高考散文阅读《报秋》,无论是当时的考生还是现在备考的学生,做起来都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文章,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看出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是玉簪花,其主旨是从玉簪花极强的生命力和芳香的气味中得到启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散文表达技巧题失分对策
主标题:散文表达技巧题失分对策副标题:掌握应付策略,才能更为规范的答题哦!重点词:应付策略,典型示例难度: 4重要程度: 4内容:一、应付策略:要解决失分问题,需要做好“一、二、三、五”项工作:“一”,指一定建立一套对于各种表达技巧的名称、特点和表达成效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指两个联合。
第一个联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一定与文章的中心相联合,第二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当和语言相联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详细解说→简述利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中大概能够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造技巧、语言特点。
二、典型示例:(2012 ·浙江高考)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后边的问题。
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1)那时候,我最喜爱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由于我喜爱嗅闻那些中药的滋味,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光脚医生。
八十年月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念书的中学邻近,临街两间旧木房。
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
和母亲一同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
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
除此以外,即是无休无止地聊天。
我注意到,她们抓药特别麻利,瞟一眼处方,就能够找到相应的抽屉。
仅凭手抓,就基本正确,最后仍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
而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他人。
(4)只需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厚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可是气来。
我望着那些神奇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喜悦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
自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余异类,比方“朱砂、雄黄、海马”,忍不住使我产生了有关的联想:这朱砂,一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企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题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题、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意境描绘等。
下面给出几个答题技巧:
1. 抓住主题:在阅读散文时,要仔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到文章表达的主题。
通
常主题会在开头或结尾进行明确的表述,也可以通过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等来推断
主题。
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概括文章中的关键句,阐述文章的主题,并配以相关的论证
材料。
2. 分析写作手法: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比喻、夸张、倒装、排比等。
通过分析写作
手法,可以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答题时,可以列举文章中的几个写作手法,并解释其作用,如何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等。
3. 揭示情感表达:散文往往以真情实感为基础,通过情感的表达构建起文章的情感世界。
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效果。
答题时,可以引用文章中的描述细节或对话,解释其中的情感变化,并阐述其对整篇
文章的作用。
4. 解读意境描绘:散文常通过意境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感受和思考。
要仔细品味文
章中的意境描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答题时,可以选择一段意境描写进行分析,在解读其情感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描写手法和意境效果。
总之,在回答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题时,要紧扣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情感表达
和意境描绘等要素,通过分析和解读,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和深度。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散文是高考语文中常考的题型之一,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
应对散文题目。
1.借喻: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使文章更富有形象感。
例如: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2.排比:通过重复并列的结构,强调事物的重要性、复杂性或对比关系。
例如:“岁
月荏苒,白发苍苍,心境却无尽愉悦。
”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描述事物,以突出其特点和效果。
例如:“我在大街上遇见
了一位身高2米的巨人。
”
4.叙事性描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特点。
例如:
“夕阳西下,一片金黄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风景。
”
5.议论性描写:通过对事物进行评价和观点的陈述,使文章更富有主观性和观点性。
例如:“这个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忽略了更多的细节,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发
现生活中的美好。
”
6.感慨性描写:通过对人生、时光流转等抒发感慨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情感共鸣。
例如:“岁月如梭,年少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回,但是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心中。
”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散文表达方式,同学们在答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
重点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使文章更生动、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鉴赏表达方式
散文:鉴赏表达方式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鉴赏表达技巧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鉴赏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把握的一个根本原则。
鉴赏表达技巧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设题点。
鉴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也可以是全文。
从各省市高考卷命题的切入点来看,多是一两个句子或者一个语段,而且这些句、段多是描写性的,有的题目题干中直接有“描写”字眼,有的虽有“赏析”字眼,但其句、段仍是描写性的。
因此,描写性句、段的赏析是我们训练的重点。
从考生解答这类题的实际情况看,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答题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做题比较随意;二是赏析角度不全面,往往要点不全。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做好描写性句、段赏析题呢?1.从描写角度切入进行赏析。
首先要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
是人物描写,则考虑是哪种描写(如动作、心理等);是景物描写,则要考虑其描写的角度和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从形、声、色等角度来赏析),调动多种感官,赏析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等手法运用的妙处。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鉴赏表达方式
主标题:鉴赏表达方式副标题:表达方式是重要的技巧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哦!关键词:命题形式,答题方法,答题模板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从表达方式角度考虑,即考虑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
一、命题范围:高考“鉴赏表达方式题”主要包括以下的考查范围: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二、答题方法:明晓表达方式的种类及其效果1记叙(1)记叙的人称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两种人称交错使用,如《荷塘月色》就使用了第一人称“我”。
散文中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基本同小说,但散文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散文中运用第二人称非常多见,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往往能造成拟人效果。
本讲[例五]就是对第二人称的作用方面的考查。
考题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人称表达效果如下:⑵记叙的详略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可有可无地硬凑,而是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如《记念刘和珍君》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目的就是想表现中心: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⑶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在小说部分(小说专题第1讲)已经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2 •描写描写是高考散文考查的重点。
散文中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手法和小说中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手法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2016届一轮复习 人教版 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课件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首先确 定“养猪送猪”的描写在第4-8段。其次分析有哪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搔痒、梳理毛发、特意放些红薯皮和糠,垫麻 袋,肥膘的颤动,奶奶的呼唤等。指出这些动作、心理、语 言等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析这些细节在内容上表现 出的感情。最后分析“养猪送猪”这一情节在内容上起到的 作用。
【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 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 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 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 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 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 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叙述方式”的理解,要明确术语 “顺序”,体察这一“叙述方式”与标题的契合点,并结合 主旨加以分析。 【答案】 顺叙(以时间为线索)。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条 理更加清晰(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天的生活场景”),暗 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例5 (2014·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粮 食 学 群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1”例1) 题目: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
略写
顺序 倒叙
从侧面烘托中心
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 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 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复习备考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精选
复习备考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散文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1、构思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材料零碎、大跨度;“神不散”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2、选材特点:典型、新颖、真实;3、找出线索,就容易理清文章的构思和中心;(情、理、物、空间、文眼等)线索的特征: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4、类型:抒情散文:如《春》《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叙事散文:如《背影》《记念刘和珍君》;说理散文:如《鹿的穷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包括杂文和小品文;寓哲理于形象之中;5、阅读技巧:①依据题材特点,晓大意;写景状物——把握“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写人记事——弄清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件特征,感受人物形象,思考议论、抒情等语句,进而领悟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议论说理——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情理交融,把握材料和观点的关系;②借助有效信息,抓主旨.抓标题,揣摩文意;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和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态度;.*各段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句;*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句子;*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④分析形象画面,悟意境;⑤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⑥归纳层次要点,明文意;题型一:理解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一般指以下词语: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解题方法归纳】“三联一依”“三联”:【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语境.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二“联”】: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三“联”】: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答题模板: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的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例一] 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行了. (节选自冰心《一日春光》)“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这个词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吞咽”是尽情地享受.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题型二:理解句子含义题所谓“重要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重要的句子”在文中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1)【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弄清句子结构:抓住主干和限制成分,句间关系,句子的重心→表达了什么含意(2)【主旨、观点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3)【提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看句子的位置: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考虑其表达的内容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含意丰富的含蓄句、哲理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品味其含义、考虑所用到的艺术手法理解其深刻含意(5)【艺术手法句】→准确判断手法并结合上下文分析该句子的思想内涵和作用.注意:所谓理解句子含意包含三层意义:第一,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第二,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第三,句外之义,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产生的意义.方法:1、抓关键词,依词释句;2、看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比拟等,用“还原法”写出其本意;3、看相邻语句,有无邻句互解;4、看所在的段落甚至主旨,句意要结合段意、主旨来分析;5、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判断句间关系(并列、因果、转折、偏正、条件等);6、看说话的人,是文中人物说的,还是作者说的,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感情;“六看”,指句内三看,句外三看.句内三看,一看句子关键词语;二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特点.句外三看,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二、答题模式:第一步:从关键词、句子的位置等入手,结合上下文析句子的表层、深层含义.第二步:指出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果使用了)并分析其作用;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4分) 答题要点: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棵被雷电烧空了躯干的洋槐,斜斜地贴着水面长出去,亭亭玉盖下,一张方桌,几把木椅,用宜兴紫砂壶泡着的半壶龙井茶冒着袅袅香气.一位鹤发老者正坐在方桌旁品着茗,一脸的安详和惬意.我突然悟得,其实老人正在品味的这种梅妻鹤子的悠然人生正是千年来中国文人追求的极致.古人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聪明的隐士总是不忘了隐居的首要条件是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陶渊明们虽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却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如这位老者一样,选一个宁静的所在,比如同里,虽然与世无争,却也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着实令人艳羡.这句话怎样理解?(4分)答案:通过“陶渊明们”和“同里老人”的生活情态的对比,否定了“陶渊明们”的没有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隐隐于林”的生活,赞扬了“同里老人”们梅妻鹤子(与世无争、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的“大隐隐于市”的悠然人生.[例四] (2010•上海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 .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节选自《天目山》) 第②段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2分)答案要点: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存已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解析:该句是过渡句,须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了一个人”的含义.“为了一个人”在①⑥两段可推断出.题型三:赏析语言特色语言表达技巧:一看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引用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二看表达技巧(远近高低、色彩、动静、虚实、点面、正侧面、白描、衬托、象征、刻画人物技巧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三看句子特点(长句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散句)+形象特点和感情;长句: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简洁生动;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常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变式句)强调的重点或感情发生了变化.整句:对偶句、排比句;结构整齐、典雅精致、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长短错落、灵活自然、富于变化;四看词语特点(叠音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形象特点和感情;五看整体的语言风格(清新、质朴、平实、华丽、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较浓等)例题:《湖殇》题型四:句段的作用题原则一:从思想内容上考虑1、联系句、段的含意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与文章的主旨或情感相联系)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反衬、对比、设问等),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原则二:从篇章结构方面思考句段在文章开头:统摄全篇、引起下文……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中心(主旨)句段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句段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强调中心、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照应标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例题:《祁连雪》题型五:文意概括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确保方向不跑偏2、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确保信息收索全3、检索提炼,整合答案要点——确保要点条理观(看分值估要点、合并同类求同存异,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例题:(2015山东卷)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极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答案:⑴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⑵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⑶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⑷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题型六:散文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倒叙、插叙、叙述的人称技巧)、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议论、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2、表现手法:象征、抑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动静结合等;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描绘类修辞: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修辞: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修辞:增强语气;如反问、设问;自己归纳考纲中规定的九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见《语文基础知识手册》4、谋篇布局:线索、过渡、前后呼应、铺垫、开门见山、层层深入、由物及人、卒章显志、结构严密,完整匀称、主次详略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等.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二人称: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景物描写作用题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②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奠定情感基调.③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④象征、暗示作用.答题思路:1、判断技巧;2、分析(侧重结构、语言、主旨、情感、表达效果)例题:(2015天津卷)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分)要点: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题型七:散文的思路梳理及构思特色题(参看笔记)题型八:归纳散文主题方法:1、解读题目法:有些题目直接点明了主题,如《湖殇》《白杨礼赞》;有些即使没点明主题,也与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2、分析首尾法: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答题模式:写景状物类:文章通过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抒发了……的感情,体现(表达)了作者……的心志(观点、观念等).叙事类散文:文章通过叙述……(一件事或几件事),抒发了……的感情,表达了……的愿望(观点、态度等).例题:《炉火》题型九:欣赏散文的形象.记人叙事类散文:所诉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叙事时需饱含感情;人物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裁剪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提问方式:1、请结合文章,简析文章“某某”形象;2、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某某”形象的内在特点;3、简要概括作品中“某某”形象的特点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4、某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景物)什么特点?★思考方向:1、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2、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3、形象的外显方式(表达技巧),包括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题型十:探究题(一)标题式探究“5思考”1、思考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等;2、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如《彩色的荒漠》《纸上故乡》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的主观的感情和态度.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二)其他的探究题命题的重点落在对情感、人生的探究上,或表达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或指向人类共同的某种情感,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方法:1、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2、紧扣题目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答题模式:明确观点→结合文本(或实际)分条阐述→总结观点。
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
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高三是学生们最后一年进行语文备考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在这一年的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备考策略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
本文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
首先,对于散文阅读鉴赏,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
阅读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其次,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即所阅读文章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最后,在阅读时要留心词语、句子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使用。
这些细节都能为学生们深入理解文章提供帮助。
其次,针对散文阅读鉴赏,学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首先,学生们需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进行多次练习,以熟悉常见的散文类型和题材。
其次,学生们需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这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
最后,通过多元化阅读,学生们可以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和思考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除了散文阅读鉴赏,学生们还需要注重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高三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首先,学生们需要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例如,学生们需要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建立自己的展示框架。
其次,学生们需要积极地进行语言训练。
这可以包括词汇的积累、常规的语法练习,以及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练习。
最后,在写作时,学生们需要注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演绎方式。
总之,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散文阅读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和练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对策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对策导读: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试题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散文阅读,由于其篇幅短小,文字精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喜爱,继1998和2000年之后,2001年又一次考查了散文阅读。
正是基于此,高考复习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散文的阅读应该引起广大备考师生的重视。
可长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备考者存在以下两种错误做法:一种是泛泛对待,把散文和小说、诗歌等放在一起,只就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一般规律或《考试说明》中的几点要求泛泛而谈;另一种是以练代讲,通过做大量的散文阅读练习,以期达到提高的目的。
这两种做法,前者是由于对散文阅读缺乏应有的重视,或者是对散文阅读的复习觉得难以下手,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其效果可想而知;后者是对散文阅读缺乏必要的研究,只是寄希望于学生在练习中的自我领悟,另外训练题的针对性也不可能很强,结果自然事倍而功半。
那么,到底散文阅读的复习怎样才能做好呢?通过近几年高考复习的亲身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参考:一、依据散文的文体特征,结合以往高考试题,引导学生深思散文的形神关系,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
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只有真正的认识并很好的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散文阅读。
很多应试者觉得散文抽象,读后往往不知所云,做起来又常常无从下手,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文体特征人手。
例如1998年高考散文阅读《报秋》,无论是当时的考生还是现在备考的学生,做起来都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文章,弄清所写事物、事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看出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是玉簪花,其主旨是从玉簪花极强的生命力和芳香的气味中得到启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
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高三语文备考是同学们备战高考的重要环节,而散文阅读鉴赏作为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难点,备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以散文阅读鉴赏为例,从阅读策略、分析方法、文本理解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
高三语文备考策略中,阅读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散文阅读鉴赏时,同学们应该注意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了解文本内容,更应该注意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对于欣赏文学作品,不妨多看一些名家作品,在读懂的也能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文学魅力。
平时多读一些名家随笔,如鲁迅先生的《自嘲》、巴金先生的《晚钟》等,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散文阅读鉴赏的能力。
分析方法也是备考中的关键一环。
在阅读散文时,同学们应该懂得如何分析和理解文章。
一是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理清文章的主题、情节和脉络,明确文章的主旨。
二是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分析,理解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三是对作者的用意进行分析,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四是对篇章的背景进行分析,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社会风潮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散文作品,提高语文阅读鉴赏的能力。
文本理解也是备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阅读散文时,同学们应该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要细致入微地捕捉文章中的细节和意蕴。
要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主题,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悟。
要理解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领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要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文章。
只有通过深入的文本理解,同学们才能真正做到在散文阅读鉴赏上游刃有余。
写作技巧也是备考中的重点部分。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同学们要注重散文写作的技巧,要能够通过阅读鉴赏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进行文章的写作和表达。
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框架,理清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思路题的解题步骤
主标题:“分析文章思路”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副标题:把握解题步骤,能得高分!关键词:解题步骤,典型示例难度:4重要程度:4内容:一、解题步骤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把握文章全貌。
这一步可从以下方面思考:(1)从文章的情感变化(神)角度来思考文章的思路,写景抒情散文尤其如此,如《荷塘月色》:不静→求静→得静→生静;(2)从散乱的事件(形)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叙事性散文需如此,如《记念刘和珍君》;(3)从时间、空间变化(形)的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游记散文更需如此。
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把写相同内容的合并为一个层次。
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结构。
具体做法是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
另外,段落的抒情议论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
第四步: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
二、典型示例:(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往事(二)①冰心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
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
“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
”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
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鉴赏表达方式
副标题:表达方式是重要的技巧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哦!
关键词:命题形式,答题方法,答题模板
难度: 3
重要程度:4
内容:
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从表达方式角度考虑,即考虑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
一、命题范围:高考“鉴赏表达方式题”主要包括以下的考查范围: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二、答题方法:明晓表达方式的种类及其效果
1.记叙
(1)记叙的人称
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两种人称交错使用,如《荷塘月色》就使用了第一人称“我”。
散文中第一人称的表达效果基本同小说,但散文中的“我”指作者本人。
散文中运用第二人称非常多见,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往往能造成拟人效果。
本讲[例五]就是对第二人称的作用方面的考查。
考题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人称表达效果如下:
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可有可无地硬凑,而是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如《记念刘和珍君》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目的就是想表现中心: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
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3)记叙的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在小说部分(小说专题第1讲)已经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2.描写
描写是高考散文考查的重点。
散文中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手法和小说中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手法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3.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例四]考的就是议论这一表达方式。
4.抒情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
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达方法:在叙事散文中,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在议论说理的文章中,作者一般很少直抒感情,而是通过对某种观点的论证,体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
(1)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故都的秋》中借槐树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②触景生情。
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感叹述怀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
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
如:刘白羽的《急流》中作者写“绿”“急流”“飞舟”,都是为触景生情作铺垫:作者抒发了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知难而上的革命情怀。
③融情于事。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挚感人。
如:《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送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抒胸臆的特点: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
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如:《记念刘和珍君》的第四部分中,作者在记叙刘和珍牺牲后就直抒胸怀:“惨象,已使我……”
三、答题模板:
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即指出运用哪种技法,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说出具体效果。
在回答具体效果时,要答出对主旨或作者情感的作用,或者在结构形式上的效果。
后两个环节要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