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多篇范文)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一、课程改革进展情况1、成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培训组织机构,建立各种制度,确定了实验目标,确定了实验方案。
依据《实施方案》制定了《沙后河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组织教师通过培训,确立了实验教师,成立了校级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做好课题的立项、准备、研究等相关的工作。
2、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家长会、教师会、学生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课程改革,使广大师生及家长、社会对课程改革有了初步认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每周举行一次校级教研活动,每月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学期承担一次督导组级课改交流会,内容是课改、课题和"双自主"教改,使实验教师能够及时交流、研讨,真正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加强了课改的研究的力度,经过一个学期的验证,效果是十分显着的。
3、课程进展情况:学期初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两个计划执行,各学科、各个单元有测评、有信息反馈,并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和装入档案。
课程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存在问题1、观念转变非一日之功。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摈弃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之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改动较大,传统的做法的惯性作用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多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的老师在示范课或有领导听课时能自觉按新课程要求去上,但平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小学学校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学校课改经验交流材料小学学校课改经验交流近年来,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推动,各地学校纷纷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
我校作为一所普通小学,也积极参与了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以下是我校课改经验的交流材料。
一、大背景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我们学校深入研究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特点和需要,构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
我们坚信,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未来人才。
二、建设特色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积极建设了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
比如,在语文课程中,我们引入了绘本教学法,通过绘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数学课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引领学生探索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科学课程中,我们采取了课程嵌入式教学法,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平时的观察、实验和探究中。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坚持把学生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体质和创新能力。
在品德方面,我们学校开展了德育主题班会和道德建设活动;在体质方面,我们开设了体育课程和俱乐部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创新能力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作和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
首先,在教师方面,我们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学能力。
其次,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购买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再次,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所有这些努力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五、形成了有效的教研机制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并不断完善,我们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教研机制。
小学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小学课改的一些经验。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1. 强化课程意识,关注学生发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课程意识,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课程,实现课程整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学校对课程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课程整合。
我们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整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 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如:科技制作、艺术欣赏、体育竞技等。
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学生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在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
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形象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形象。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师德师风实践活动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xx小学新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xx小学新课改经验交流材料在新课改下,小学教学模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经验。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在新课改下的教学经验。
首先,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变。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但在新课改中,老师更多地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主学习。
我们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其次,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但在新课改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的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探究。
比如在教授科学课时,我会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忽略了社会的影响。
但在新课改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比如讨论环境保护、义务劳动等话题。
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号召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明白自己的责任。
总的来说,新课改为小学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变化。
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更加活跃和参与课堂,他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同时,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我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希望未来的小学教学能够越来越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快乐学习中茁壮成长。
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5篇
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5篇第一篇:课程改革工作的经验材料课改促高效师生共成长——资兴市一完小课程改革工作经验汇报材料资兴市一完小现有59个教学班,教职工182人,学生3447人。
我校自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实施“提升教师素质,关注学生成长,追求课堂效率”的课改策略,于2010年10月申报了资兴市课程改革样板学校。
经过十年的学习思考、十年的实践创新、十年的积累沉淀,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走出了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教改之路。
一、提高认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现已形成了“以活动促成长,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格局,开展了《颂经典·铸人格》、《关爱三生·情暖校园》、《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创廉洁校园·塑廉洁品格》等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1学校关爱弱势学生群体、“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做法与经验在新浪网、中国新闻网、《湖南教育》杂志等多家媒体上发表与报道。
二、整体规划,课程建设科学合理我校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注重校本课程建设。
紧紧围绕“校本、创新、发展”这一主题,从2006年开始开设校本课程,积极创建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书香校园。
我们汇编了一套较完整的古文经典教材,开展了“诵经典”活动:每周一的第一节课是全校的“经典诵读”课,由语文老师进行诵读指导;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由学习委员组织学生诵读,每日诵读20-30分钟;每月利用主题班会开展一次“诵经典”总结交流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隆重的诵读节。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经典的馨香时时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浓浓的书香已经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更融入了每位师生儒雅的言谈举止中,形成具有一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
我们的校本教材获郴州市首届校本教材评比二等奖,我校被评为“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
三、九字方针,课堂教学上水平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我校全面落实“九字方针”。
新课改的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改的经验交流材料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对新课改的经验交流,可以汲取其他地区和学校的成功经验,加强合作学习,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
下面是我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交流材料,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与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例如我们班级开展了“学生主导的学习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展示等方式展示成果。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其次,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而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我们的学校中,我们进行了一场科学竞赛,要求同学们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选。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新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发展。
以前的教育往往将学生划分为理科生和文科生,并过分强调学术成绩。
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大合唱比赛,让同学们充分发展和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并通过看领导班子们的表演,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素养,还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和平台,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逐渐发现新课程改革的优势和重要性,也在实际操作中摸索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
当然,新课程改革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实践,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新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一名教师,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新课改方面的经验。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下是我们学校在新课改方面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首先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使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相关政策,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新课改要求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遵循以下原则:1. 注重学科均衡,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加强课程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3. 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注重课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原则,我们学校对课程进行了以下调整:1. 开设特色课程,如STEAM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增设实践课程,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强化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我们学校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分享和共同进步。
2.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成效。
我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改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课程改革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自新课改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工作,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改革方向我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课程改革工作,明确改革方向,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深入学习,提高教师素质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使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需求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科技、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
同时,我们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加强评价改革,关注学生发展我校在评价改革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六、家校合作,共同推进课程改革我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改革,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使家长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支持学校课程改革工作。
总之,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深知,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努力奋斗。
课改推进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课改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加强领导,明确课改目标1.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我们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课改工作。
2. 明确课改目标。
我们以“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结构1. 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2. 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 丰富课程内容。
我们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更新,引入时事热点、社会实践等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1. 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优化教学评价。
我们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1.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 开展校本培训。
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我们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课改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
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 加强家校沟通。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课改情况,引导家长关注和支持课改。
2. 开展亲子活动。
我们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家校感情,形成教育合力。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4篇)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篇1大家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语文新课程改革,力求找寻新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
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
所以,我每天安排一名值日生到讲台上作值日报告,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胆量;要求学生每天根据老师当天所给的话题写一篇小日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
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
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
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
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写作教学来说吧,以往我总是罗列的说了一堆要求后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没兴趣也写不出来,最后常常应付的交一些抄袭来的作文给老师看。
为此我开始想办法,怎样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呢?通过摸索与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在玩中去学,他们会很感兴趣,而且亲生经历了事情,他们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对学校进行一个小调查:数一数学校有多少棵树?多少个垃圾桶?出现在校园里的最多的垃圾有什么?让学生在校园里去观察,去发现。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引言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本次汇报旨在分享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包括我们的目标、策略、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一、目标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4.强化学科之间的整合与交叉,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融通。
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特长。
二、策略制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1.制定全面规划: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了全面规划,包括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并与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确保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2.强化教师培训:我们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包括新教育理念的引入、教学方法的更新等。
3.引入新技术手段:我们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交互式学习体验。
4.与社区合作:我们与社区建立了紧密联系,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服务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1.调研与分析: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学生需求分析,明确了改革方向和重点。
2.制定计划: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革计划,并确定了时间表和责任人。
3.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培训。
4.课程设计:我们对各个学科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5.实施与评估:我们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改革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取得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1.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新课改交流的材料
新课改交流的材料新课改交流近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故举行交流活动来探讨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和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课程改革交流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来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同。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让其他教师获得启发和借鉴。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对新课程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此外,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可以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通过交流活动,人们可以一起探讨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并寻找解决办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难题,如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等。
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此外,交流活动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同,还可以提高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交流,教师可以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同时,交流活动也可以促进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交流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各方的观点和意见,营造积极和谐的交流氛围。
交流活动应充分发挥各种交流方式的优势,如组织座谈会、讲座、研讨会等,以达到全方位、全领域的交流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交流的网络,提供在线研讨、分享资源等。
这样,可以使交流的范围更广,参与者更多,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交流活动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教育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并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课改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经验。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努力探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发展,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最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1. 教学目标明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2. 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教学方法多样: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教学评价科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 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注重反思与改进,提高自身素质1.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2. 持续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新课改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教研活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新课改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新课改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我们学校在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践中。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通过引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课程质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新课改的实践者,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我们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心教师生活,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五、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新课改新课改的实施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我们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使家长了解新课改,支持新课改。
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新课改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学校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 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新课改;4. 注重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课改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程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面,我就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几点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育观念,这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3. 教学相长。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关键。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丰富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相结合。
3.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篇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3篇课改优秀经验交流材料⼏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的热情,积极投⾝到这⼀教学改⾰的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教师的极⼤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较“顽固”的⽼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
⼀、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果⾃从我区进⼊课程改⾰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
为了保证课改实验⼯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师参加的课改领导⼩组,校长⼗分重视课改实验⼯作的开展,亲⼒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较到位,亲⾃主持召开课改动员⼤会。
特别是西永⼩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对课改予以了⾼度重视。
在他的领导下,成⽴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他经常与教导处⼀起部署课改实验⼯作,制定课改实施⽅案,还深⼊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师进⾏悉⼼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分重视校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持。
学校⾏政⼀班⼈在课改中以⾝作则,亲⼊教学的第⼀线,担任有困难的年级、班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为富有极强的感召⼒,激发了⼴⼤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师培训⼯作⽐较扎实有效。
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学、组内学、个⼈学的多种⽅式,让⼤家对课标理解透彻、掌握到位。
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训,⼀定派任课⽼师参加。
各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出去,外出参观学习。
新课程改⾰的春风⽼师吹到每⼀位⽼师的⼼中,让他们亲⾝感受这改⾰的浪潮。
培训⼯作的开展,提⾼了⽼师的理论⽔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程改⾰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事不关已到逼着改⾰、做样⼦应付检查,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觉反思,这就是进步!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课改实验⽔平,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验。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各地的教育改革趋势也逐渐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联合国的发展议程不断提出,我们的教育也要不断地进行革新,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人才,造福社会。
因为每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在推进课程改革时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有必要就课程改革进行经验交流,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本文整理了一些课程改革的经验分享,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对某些科目或者某些内容有抵触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采取相关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举办有趣的活动等方式来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革新。
新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采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育中应该追求多元化方法,注重个性化教育。
采用多媒体、讨论、探究和案例等教学模式,达到知识点、道德和能力的交互融合。
强调启发式教育,注重知识的普及和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注重教育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新的课程改革也需要加强教育评价,这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深度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评价中,老师可以采用优秀作业展示、课堂问答等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对学术水平的提升。
在自我评价方面,老师可以采用问卷、日志等方式,让学生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那么你有了解过发言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改经验交流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能够参加这次新课改经验交流会,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新课改的成果,交流新课改的经验,我感到特别荣幸。
在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自己班的实际,进行了大胆的课堂改革。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大家都知道,课堂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施课改以来,小组建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缺点这三方面的情况说说我的做法和几点体会。
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一、小组建设我们班有24名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我按照学生们的性别差异,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和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合理搭配,组成6个学习小组,我采取民主选举制度,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一名纪律管理员,一名卫生管理员,和一名记分员。
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在公平的基础上各负其责,每件事都能找到负责的同学,让孩子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管理自己的小组,尤其是小组长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定要选择那种学习认真,自觉性比较高的同学,让他们在组内正真起到带头作用,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小组长能带领这个小组积极向上。
我们班现在每天早晨检查课文背诵,检查作业质量都是由小组长来完成,课间由小组长提醒组员下一节上什么课,如果是语文课,组长就带领组员考生词或预习要学的课文。
俗话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小组建设还应该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以此来强化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组,我的语文课,每个学生每节课的表现都是由各组记分员给加分,我也设计好了记录表和评分标准,每两周对分数高的小组奖励一次,每个月对优秀组长和优秀组员奖励一次,通过这些措施,现在各小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总结靖远一中2010年我校被市课改办确定为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之一。
一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顺利且有效地促进我校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尤其在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学生特长培养、通用技术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现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向各位同仁予以交流。
一、主要做法(一)通识性培训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
我校及时成立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
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30余次。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
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
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二)课程标准培训1、领导高度重视。
建立课程标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召开动员会、培训领导小组专题会、总结表彰会等。
组员由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负责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资料收集。
2、开展活动,定期交流。
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
在定期上交笔记的基础上,安排两次学习交流,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
为了检验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效果,安排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至少两次新课程学科知识考试,并认真批阅,成绩下发教研组认真分析,总结。
3、专家引领,继续学习。
邀请教研员来校就教材编排进行解读,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点评。
4、考核总结,表彰先进。
对课程标准培训工作资料进行梳理,认真总结,对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成效进行考核,表彰先进。
(三)教材教法培训1、完善组织机构,强化培训领导。
把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协调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落实、职责到人。
确立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导处等职能部门具体抓的格局。
2、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培训网络。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教法培训计划,引导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确定相应的培训专题,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
3、强化激励机制,落实培训制度。
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施,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例会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学时规定,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自选学习作出要求,积极鼓励发挥小组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
对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先进小组和个人,学校会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4、规范培训档案,加强培训管理。
建立教师个人教材教法学习档案袋,注重日常积累,定期整理。
加强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管理,既重视计划目标的管理,又重视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管理。
努力体现人文化管理。
充分发挥教研组自主管理,教师的自我管理作用。
对教师个体的培训学习,既加强宏观调控,又体现自主性、合作性。
在每次教材教法校本培训过程中有教师培训的记录、有教师考勤记载、有教师学习心得等。
(四)课程实施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
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
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课程理念。
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
首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
每学期初,安排教师积极参加市里的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
同时,要求每次学习后都及时撰写培训总结或反思。
其次,学校利用继续教育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等。
通过培训、学习,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3、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
我校在教师学校的倡导下,根据本校实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期“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
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
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
同时,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等书籍资料,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认识。
大家在教研活动上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与思考之中,一种真诚交流、探讨的氛围正在日益浓厚。
教师在相互间不断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加强集体备课组建设。
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我校一年来的一惯做法。
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中心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
同时,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督促,以避免走形式,切实讲求实效,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3)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
并能与相关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
同行认真倾听教师的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通过研究课、观摩课,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的良好途径。
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每位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能至少开设一节校级或以上的研讨课,供大家学习、交流和探讨。
在各种公开课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努力创设课堂的激励氛围,充分体现了师生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5)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
我校坚持科研兴教,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题,撰写论文,走科研兴教之路,目前学校拥有省市级课题16个。
我们紧紧围绕这些课题,严格落实研究过程,扎扎实实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突出研究特色。
二、工作亮点(一)转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改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但最难突破的也是课堂。
我们借助课改之机,立足于学校实际,带领全校师生努力转变角色,积极投入到“有效教学”方式的探讨、实践中去。
我校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的要求。
寻求有效教学的突破点。
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立足于教研,以集体备课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动员各教研组教师编写适合于本校教学实际的各学科教学流程或体系,利用教师每周的集体备课,设目标、释难点、探方法、研教法,集群众智慧,备有效教案。
在研究中探讨教教法,提高质量。
2010年,学校利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围绕新教材的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新课改的优质课展示活动。
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教研组的探讨,教研组的竞赛,推出优质课,学校搭建平台,学校教师观摩学习,最后评出了“靖远一中十佳教学新秀”。
这一活动的开展,直观形象的展示新课程“有效课堂”的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其他教师上好课提供了借鉴,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精神,实现创新的重要方面。
为此我们首先以班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每一个研究小组派一至两名指导教师,在初始阶段,教导处结合社会、生活、学习实际提供了一些探讨课题,有课外的,有课内的,供师生参考。
其次教导处负责督促实施,制定方案,制定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
最后通过鉴定,现已集成《研究性学习论文集》。
随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了,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接受式逐步向自主合作、探究式转变。
指导教师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指导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推动了自主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立足学生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校本资源建设新课程赋予高中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也对学校的自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年多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资源建设力度,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围绕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对区域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了《打开高中数学大门的钥匙》、《生活中的物理》、《QBasic语言程序设计》、《2011年思想政治水平测试宝典》、《漫话作文》、《德润文苑》、《红军长征在靖远》等十多种校本教材,极大的丰富了校本教材资源,拓展了学生的求知视野。
有的教研组还结合自己的优势正在开发健美、审美、心理健康等课程,这将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