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导教案设计
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 近100年来:急剧增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梳理】知识点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时间变化(4)空间变化国家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知识点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重难拓展】重难点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让你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
例1(2018吉林辽源一中高一下期中)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a——德国B.b——肯尼亚C.c——印度D.b——日本2.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B由图中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a属于“高—高—低”模式,目前存在于少数发展中国家;b属于“高—低—高”模式,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c属于“低—低—低”模式,分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
2.C由于c区域主要位于发达国家,故c的低自然增长率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导致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
重难点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方法人口增长模式在时空分布上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决定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必修2第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理解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3、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讨论人口数量增长的埋单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分析讨论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不同人类历史阶段及地区,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几张图片提问:看到这两幅图片,你对此有何感受?学生:谈对图片的印象和感受。
【承转】中国人口数量排世界第一位,人口压力巨大,本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有关人口数量及其增长方面的知识,探讨一下在人口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以上数据可知: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也有国家的人口在不断减少,如梵蒂冈,人口由2009年的1300多少减少为2016年的572人。
那么,世界人口的增长快慢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投影】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量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强调】①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是比值,没有单位。
②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③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不一定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大,还要看人口基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人口流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认识。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国情认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内容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在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人口增长、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等。
2.原因分析:讲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生育政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及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2.交流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促进课堂互动。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让学生判断以下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以上教学设想,旨在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必修一自然地理这部分咱们学完了,咱们讲的非常慢,如果用心的话这部分知识应该砸的非常实了。
必修二讲的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不再是自然现象了,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换句话说不说自然产生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社会现象。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工业、农业、人口,包括我们的教育、饮食、国民经济、环境都是社会现象。
我们地理主要关注的是这些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是什么样的。
比如我们研究农业是研究它怎么种地吗?是研究种什么东西施多少肥选什么种吗?不是,袁隆平和咱们关系不太大。
是看什么地方种什么东西,水稻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小麦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工业,我们是研究工业生产本身么?硫酸怎么制,钢铁怎么炼?不是。
我们研究的是工厂应该建在哪。
我们研究的是空间的分布。
从两个角度去研究,一个是研究空间分布的变化和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
从古代到现代这种空间分布是不一样的,是有变化的,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空间分布。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得到顺利的发展。
在人文地理里面,我们有一个核心的理论,这个核心的理论是区位理论。
那什么是区位呢?就是布局。
实际上人文地理研究的就是社会现象的布局。
布局除了位置这层意思还有什么?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头尾呼应,中间过渡,这都是布局。
布局有两层含义,一是位置,二是和周围其它地理事物的关系。
研究区位的目的是什么呢?最早就是为了挣钱,我的工厂放在哪?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咱们最常见的是商业布局,一个商场可能开马路这边就门庭若市,全是人,在马路那边就没人进去了,麦当劳在北京四环以内已经有一百多家了,但是中午饭点时候进每个麦当劳都排队,是说麦当劳这吃的特好吃么?一般,算不上多美味。
那为什么都排队呢?麦当劳把区位定位理论运用的特别好。
不是说有钱有地交加盟费就可以开麦当劳,麦当劳有专门的队伍去测算,就是你这个地方能不能开起来,开完之后有多少客流,包括和其它麦当劳之间的竞争关系,你这麦当劳里面放多少张桌子,有多少个座位都是固定的,都是设计好的当然这是前期的区位理论,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应,就是看挣钱挣得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1.2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教学设计
1.认识到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人口政策的宣传和实施;
3.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学会尊重、关爱他们,提高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世界人口发展趋势;
4.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5.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究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2.分析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3.介绍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讲解数据分析方法:如何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学生的图表解读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老龄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6.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7.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和老龄化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8.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
为了巩固本章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及所采取的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什么变化?明确: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二、新授(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并且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请大家计算一下,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特点并掌握判断依据。
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数字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利用地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4.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影响因素;5.结合资料或图表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学时建议:2学时教学资源建议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2.《中国国家地理》等相关杂志3.《人文地理学》王恩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人口的自然增长(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人口自然增长★(2)读图探究法及社会调查法:指导学生读图或在社区家庭做调查,探究人口的自然增长的现状及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并分析和探究其影响因素。
(2)比较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不同特点,得出人口增长的不同模式。
课堂评价建议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2、根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图”,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3、用“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图,说明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4、回答我国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复习课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复习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法六、教学过程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1)总趋势:不断增长(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3)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20世纪以来3、世界人口的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平衡(1)大洲之间的差异(2)国家之间的差异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社会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式: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划分: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图1.6)原因: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地区差异:(4)(5)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介绍总结:这节课,我们对人口的数量变化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练习巩固了所学习的知识。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设计-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课准备1.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添率的观点,能据图说出生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添的地域差别,认识人口基数对自然增添率、人口增添绝对数目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育学生优秀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升从地图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图片资料的剖析,理解世界各公民众对目前已十分宏大,并且还在不停增添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说明人口自然增添与自然增添率的关系及自然增添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剖析、比较法指引学生归纳世界人口变化在不一样期间的特色和同一期间不一样地域人口增添的差别,理解相应国家不一样的人口政策,达成读图思虑。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可连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育学生详细问题详细剖析、从发展的角度对待问题的辨正唯心主义世界观。
3、经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2.教课要点 /难点教课要点:1、理解人口数目增添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别及其成因。
2、培育学生优秀的读图习惯,提升学生从地图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 根源 :]教课难点:1、人口在数目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平均的2、世界人口增添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3.教课器具多媒体课件4.标签教课过程教课过程设计【导入新课】1987 年 7 月 11 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 亿。
为了惹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 年起把每年的7 月 11 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宣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现了全世界人口增添的历程:1840 年只有10 亿。
1927 年增添到 20 亿, 1960 年增添到 30 亿, 1975 年达到 40 亿, 1987 年上涨到 50 亿, 1999 年达到了 60 亿。
经过察看这些数字,同学们能够发现世界人口数目的变化拥有什么样的特色?(世界人口每增添十亿人的时间愈来愈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添的速度愈来愈快)那么世界人口增添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一样期间人口数目的增添特色有何不一样?同一期间的不一样国家人口数目变化又拥有如何的特色?原由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数量变化教案
1.1人口再生产新课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2.能力目标:能够阅读、分析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统计图表、资料,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
3.情感目标:树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科学人口观;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以人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阅读图表,应用比较法,分析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分布,并概括其特点。
【教具准备】教材图1.1;表1.1、1.2、1.3、1.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同学们,通过对高一地理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理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高中二年级我们将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文化与文化景观、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五部分内容,使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板书)〔讲授〕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即使是现代,人口数量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及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改变,仍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另一方面,人类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日益增强。
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了解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内容。
1.1 人口再生产(板书)一、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及其转变1.人口再生产的概念(板书)〔讲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人出生,加入人口总体;又不断有人死亡,退出人口总体。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4.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PPT,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各国政策及应对措施等。要求学生展示时,能结合PPT内容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认识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人口变化的动态图,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通过真实案例,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让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就在身边。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作出合理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调查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我国和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介绍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原因。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图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1.结合课堂所学的计算方法,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地区,收集该地区近几年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可能的影响。
2.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分析自己所在社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要求学生拍摄相关照片或绘制地图,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阐述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2.教师结合教材,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a.人口数量变化的历史与现状;
b.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c.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的具体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图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a.世界人口增长呈现怎样的趋势?
b.人口数量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c.为什么人口数量变化会引起广泛关注?
2.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人口数量变化的全球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图片、数据和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案例分析,深化理解: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案例,如我国的人口政策、非洲的人口问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全球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
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
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
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Array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
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
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
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
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提问: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
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
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
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拉、欧、北美、大洋
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让学生阅读课本P4—5课文,讨论。
教师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下表。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
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印度控制人口宣传画和我国计划生育宣传画,说出其采取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完成下表的后面人口政策的内容。
让学生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
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
小结本节课内容,完成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
(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提问: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板书]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提问:原始型和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
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
[板书]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
提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
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