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以教室为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长度的感知主要来自于直观的物体,如桌子、椅子等,但对于长度单位的理解还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室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度单位。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4.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尺子、教室模型、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文具等。
3.课件:教学课件、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室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度单位尺子,介绍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概念,他们也能够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但是他们的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室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长度的概念。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室的模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室的长度。
2.准备尺子,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测量。
3.准备测量任务,让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教室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测量物体长度的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长度比较,让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学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但是对于长度的概念和长度单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长度单位,感知长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长度单位,感知长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绳子、卡片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几根不同长度的绳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学过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出示一截绳子,提问:“这截绳子有多长?”让学生尝试用一年级学过的数数方法来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根较长的绳子,提问:“这根绳子有多长?”引导学生观察绳子的长度,并尝试用数数方法来回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本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不够清晰,同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换算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空间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测量工具、教室场景图等。
2.学具准备:学生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参观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引发学生对长度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教室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并提出问题:“教室有多长?”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测量方法,讨论测量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长度单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并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长度比较,并让学生举例说明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标准长度单位——米,认识米的大小。
2.培养学生简单地估算长度的能力。
3.认识定长和不定长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四个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2.标准长度单位——米的认知。
3.简单估算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教学内容1. 「教室有多长」的故事小明的数学老师让全班同学估算一下教室有多长,大家都纷纷表示不知道怎么估算。
于是老师让小明带着同学们一起测量教室的长度。
在测量时,小明用了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单位,结果导致每个同学说出的长度都不一样。
最后,老师告诉大家标准单位长度单位——米,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定长和不定长教学定长和不定长的概念,介绍使用卷尺测量的方式。
(二)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提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使用过长度单位,有没有听说过什么长度单位。
2.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并提出以下问题:•教室有多长?•我们该用什么单位来衡量它?3. 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找出合适的测量方法,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让学生分享结果。
4. 教师讲解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标准长度单位——米,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米来测量长度。
5. 学生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使用米来测量长度,并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6. 学生总结教师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标准长度单位?2.如何使用米进行长度测量?7. 展示成果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测量的教室长度,并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以何种方式估算出自己的身高。
四、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教师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教室有多长以及哪些长度单位可以使用。
2.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小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测量长度的必要性,以及标准长度单位米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1.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标准长度单位。
2.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使用米进行测量,并能对定长和不定长有一定的理解。
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背景二年级数学上册,该教案的教学内容是“教室有多长”,是一节重要的数学应用题。
学生需要通过测量教室长度、画尺子、推理推导出正确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长度的概念;2.了解测长度的方法;3.培养学生用尺子画、算、估算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认识长度的单位;2.让学生会运用尺子测量长度;3.提高学生用尺子画出长度的能力;4.引导学生通过现实问题,学会推理,算出正确的答案;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尺子;2.练习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引入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例如:小松鼠去找松果,发现小黄鸟藏了好多松果,但小松鼠不知道哪个松果是他要找的,他要先知道当他走两步的距离时,可以碰到的物品的长度,那么小松鼠该怎样进行测量呢?学习环节1.步骤一:测量教室长度让学生用尺子分别测量教室的长度,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2.步骤二:画尺子让学生学会用尺子画出正确的单位长度,引导学生明确长度单位的概念。
3.步骤三:推理答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尺子画出长度,算出教室的长度,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练习环节为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作答,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图案,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算出该图案的长度,并将答案写在本子上。
总结回顾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做题目,并展示他们的做题过程,让全班同学跟着一起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最后,提出问题、发问等方法增强学生巩固知识印象以及反思自己的不足。
典型案例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建筑物或其它地方的测量,来锻炼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地进行测量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体会千米、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并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千米、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学会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3. 通过对教室长度的测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物体的大小、长短,但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还很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在逐步培养中,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千米、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工具进行测量,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难点: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活动的与实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室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长度单位。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卷尺、毫米刻度尺、教学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或卷尺,用于测量活动。
3.教室环境:布置成一个情境,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长度单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
例如:有一天,小明和小华争论起教室的长度,小明说教室有5米长,小华却说有6米长,他们争论不休,最后决定请老师来帮忙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 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1课时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
适用于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的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掌握用尺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测量教室等实际长度。
教学重点
1.理解长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掌握用尺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1.能够测量教室等实际长度。
2.了解长度的不同计量单位。
教学内容
活动1:认识长度
1.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如杯子、书本、桌子等,让学生们了解长度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物品的长度,并询问哪个物品更长或更短。
3.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长度比较的活动,例如比较不同学生的身高。
活动2:介绍长度的计量单位
1.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常用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和毫米。
2.通过尺子等测量工具介绍不同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活动3:测量教室的长度
1.让学生在小组内将教室的长度测量出来,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精确测量长度,例如在使用尺子时应该从哪个位置开始测量、如何保持尺子的水平等。
教学方法
1.向学生展示物品或场景,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和表达。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
1.课堂测验。
2.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1.活动1需要准备一些较为具体的物品,否则学生难以理解长度概念。
2.活动2需要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度计量单位。
3.活动3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保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
1. 导言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室的尺寸。
今天,我们来探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
2. 教室实际尺寸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室,一般采用标准的教学楼,其实际尺寸一般为30米长、20米宽、8米高(单位为米)。
3. 教学设计
现在,我们进入教学设计环节。
我们将以课程《数学——长和面积》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室的长度。
3.1 知识点引入
在课程开始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知识点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小明最近参加了一个路跑比赛,他的成绩是23分26秒,你们知道这个成绩有多快吗?如果我们知道他跑完全程的长度,就可以算出他的平均
速度了。
长是什么?你们用过什么单位来衡量长吗?
3.2 实际测量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教室的长度。
可以让学生们分组,拿出尺子和卷尺来进行测量,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3.3 教师指导
在测量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指导和纠正。
例如,如果学生没有按照直线测量,就需要教师进行纠正,让学生重新进行测量。
3.4 知识总结
在测量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来进行知识总结,例如:
1.请你说一说教室的长度大概是多少?
2.你们团队对教室长度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4.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们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测量来了解教室的长度,加深了学生们对长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我们也通过引入实际场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以此为例,我们可以在其他课程中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六单元《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案(1)
2、尝试测量。
第50页,练一练
#1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的高
#2 活动三: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4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今天开展了什么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1、学生独立பைடு நூலகம்察情境图。
2、口述情境图的信息。
习惯训练过程:仔细观察情境图,说全情境图的已知 条件。
习惯
训练点
仔细观察,大胆发言。
工整书写,认真计算。
课程
融合点
运用ppt出示情境图。
Ppt重点突出情境中的数量。
动画出示测量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环节
及时间
重点教学内容
学法及习惯的训练过程
复案
一、情境创设
5
二、自主探究
20
三、练习巩固,总结提升。
15
四、课堂检测
五、作业布置
读懂情境图p()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课题
教室有多长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 ,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4、德育渗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摆得越多,摆得越高
测量时单位尽量统一
教学反思
先想好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测量工具,
2再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3、组织学生讨论:在测量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室有多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测量方法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直尺的结构,理解刻度线的意义,然后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在单位换算部分,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和图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厘米和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理解。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测量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测量心得,讨论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3.讲解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个测量任务,如测量课桌、讲台、窗户等物体的长度。
2.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商讨测量方法和步骤,确保每个成员都明确任务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长度测量方法的掌握,厘米和米单位的熟练运用,以及简单的长度换算。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测量方法,准确地进行测量和换算。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对教室环境的熟悉感,提出问题:“我们的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教室长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四)课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六单元《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案
教师引导小结:虽然我们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但在测量时没有按照一定的方法,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5)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生共同小结:
①在测量的时候要沿着一条直线进行测量。
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标记。
③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3.活动二:用同一种工具(尺子)量一量
(1)让学生尝试用相同的尺子的重新进行测量。
(2)指名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教室有把尺子长······
(3)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你们对刚才测量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虽然我们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都是教室的长度,但测量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一样。
(4)为什么又出现这种情况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最熟知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探新
1.小组讨论交流:
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1)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测量?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3)指名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室有多长教案
目标
1.在丰富的测量活动中,具体感受物体的长与短。
2.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知测量的一般方法。
3.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重点
突破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具体地感受使用不同的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将会得到多种不同的测量结果,从而自然地感觉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测量方法。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测量方法是十分合适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准确测量教室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如尺子)、教室地图。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一份教室地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教室有多长吗?”然后展示教室地图,让学生猜测教室的长度。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如米、分米、厘米,并通过模型演示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接着,教师展示测量工具(如尺子),讲解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测量工具,按照指定的测量方法,测量教室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不当的地方。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在黑板上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6.1《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教室长度的测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距离概念尚不清晰,测量技能和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的概念,提高测量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测量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测量任务,并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教室长度的测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
4.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米尺、测量工具、教学PPT。
2.学具:学生自带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3.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地面用线条标记,以便学生测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度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米尺,向学生介绍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然后,教师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度?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测量工具,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内容通过教室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的经验。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度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来测量物体长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教室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室场景布置,准备测量工具(尺子)。
2.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测量表格。
3.准备一些关于长度的小故事或者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厘米和米。
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份测量表格。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表格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让学生进行长度比较,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学习测量和计算教室长度的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培养学生测量和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教室长度的方法,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教室长度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带上一把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度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呈现米和厘米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例如:“米和厘米都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度。
每组派一名代表,用尺子测量教室的一边,并记录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理解测量和计算教室长度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标尺测量长度•认识米和厘米的概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单位转换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测量教室的长度•能够将实际长度转换为标准长度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测量结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二、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标尺•板擦•黑板•教具盒教学材料•教室平面图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教室平面图,询问学生教室有多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观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和发现教室长度的特征,并让学生试着用手指估算教室长度。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手指估算的结果,并呈现给大家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科学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
4. 介绍长度的测量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标尺的图示,让学生认识标尺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标尺测量长度,并向学生明确强调测量时要注意对齐标尺的零点。
5.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测量教室的长度,要求学生使用标尺按照要求测量,并在练习中纠正测量中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6. 讲解计量单位教师向学生讲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两种单位的区别。
7. 单位的换算教师让学生研究并试着完成米和厘米之间的简单单位换算,让学生掌握两个单位之间的转换。
8. 总结教师带领全班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教学评估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评估。
1. 考试测评安排小测试,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
2. 学科交叉评估与语文老师合作,让学生用语文文字描述教室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五、教学体会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学生在测量长度过程中,容易出现对齐不准、读数错误等问题。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我在教学中将更加强调对齐标尺的零点和正确读数的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达到提升全班教学成效的目的。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室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身体上的尺》的第二个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米和厘米,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单位的认知,但对于米和厘米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米和厘米,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用尺子量长度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米和厘米,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米和厘米的实际长度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尺子准确地量物体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操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米尺、直尺、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人一把尺子,若干个长度不一的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需要测量教室的长度,从而引出测量长度的需求。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米和厘米的概念,讲解如何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可以通过演示或者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米和厘米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自己的身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室有多长》教学设计
4、师生总结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四、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
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测量,并发现所用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
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掌握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结果。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
教学
内容
教室有多长
教材
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量中体会量,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
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教室有多长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教室有多长|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认识并了解标准长度单位——米的概念,掌握用米表示长度的方法;•通过量测教室长度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教学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形成关注、测量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米表示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养成观察能力和测量教室长度的实际操作。
3. 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大小,询问教室有多长;•学生们参考自己手臂宽度、身体长度等估算教室长度并互相讨论。
3.2 提出课题(5分钟)•老师提出今天的课题:教室有多长;•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测量方法会有什么影响。
3.3 观察与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各边墙,了解教室的长和宽;•学生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如何测量教室长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3.4 操作与测量(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卷尺、米尺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学生们分组进行自主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5 数据分析与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分别报告测量结果和观察结果;•总结测量方法及其准确度,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3.6 拓展练习(10分钟)•设计多个长度测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小组内交流方式不限,可以采取竞赛形式。
4.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清晰,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和参与度较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更加清晰明确,便于学生个人思考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各组学生都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归纳:摆得越多,摆得越高。
引导预设:用易拉罐搭成的柱子可以当成一把“尺”,可以测量一些物体的高度。如:可以测量自己的身高有多少个易拉罐的长。
1.课本上的学生测量图片。
2.统计表
3.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4.练一练(摆易拉罐)
3.组织学生讨论:在测量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成果预设:要做好标记;一个挨着一个摆好;记住一共量了多少次……)
4.教师归纳:用一个工具可以测量出教室有多长,但是大家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因为大家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的高
1.教师提出活动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倒,30秒时间,谁摆的最高,谁获胜。
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1.出示图片,观察、估计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8个头长。)
2.观察、估计同伴和老师的身高大约是他们自己的几个头长?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
3.通过观察、估计,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6个头长,老师身高大约是自己的7个头长,模特身高大约是自己的8个头长。
5.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6.加减式题
7.估一估
(五)
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
今天开展了什么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
板书设计
教室有多长
统计表
做好标记;一个挨一个摆好;一共量了多少次。
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不相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比较直接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2.成立合作小组,分工,准备活动。
分工方法
(三)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1.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预设: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用拖把杆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活动前提出要求:
先想好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再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教学流程
预设教案
电教
屏示
实践修改
(四)
巩固拓展
思维提升
活动三:说一说哪根木条长?
1.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
2.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预设: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3个回形针的总长,所以它们一样长;笑笑的木条比淘气的木条长;淘气的木条比笑笑的木条长)
3.讨论:谁说的对?
(教师归纳虽然都是3个,但是由于回形针的长短不同,回形针长的,木条肯定长。)
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知识点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
2.为学习厘米和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3.初步学会合作学习,在测量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前备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直尺4把、小正方体8袋、易拉罐
课题:《教室有多长》
课型:(新授√复习)主备人:吴实德审核人: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第一课时内容。现代教学认为需要经历“直接比较、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运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三个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标准长度单位的意义有充分的理解。本节课通过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量的概念,为后续正式学习长度单位做好准备。
学生:预习、准备测量工具
其它:查看有关美术知识
教学流程
预设教案
电教
屏示
实践修改
(一)
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谈话:今年元旦,老师想用拉花布置教室,可是不知道教室有多长,你们能帮老师测量一下吗?(引出课题:教室有多长),
课题
教学流程
预设教案
电教
屏示
实践修改
(二)
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1.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测量?(用什么工具?如何合作?怎么分工?
统一长度单位很有必要。
摆得越多,摆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