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志-小学、幼儿教育

合集下载

2023幼儿教育随笔(15篇)

2023幼儿教育随笔(15篇)

2023幼儿教育随笔(15篇)幼儿教育随笔1今天午睡,大部分孩子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而灿灿还跟往常一样,始终不肯入睡,并且还时不时发出一些小声响,当我走到他的身边的时候,他就马上紧闭双眼,佯装睡着了。

当我一离开,他马上故伎重演,这样反复几次,我生气了,走过去对他说:“灿灿,你发出这样的声响,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你做的对吗?如果你还不睡觉,老师真的生气了,老师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老师真的不喜欢你了。

”灿灿听了我说的话,咕噜从床上爬起来,小声的问我:“老师,你真的不喜欢我了吗?”得到我的肯定答案后,泪珠顺着灿灿的眼夹流了下来,灿灿边哭边小声对我说;“老师,你不要不喜欢我,好吗?”“那你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呢?”“老师,因为我睁着眼睛,你就可以来到我身边,跟我说话了。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灿灿平时不爱说话,有时让他回答个问题,他通常是默不作声,时间长了,说实话,我也就不那么关注他了,没想到,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我摸着灿灿的头真心的对孩子说:“你是一个乖孩子,老师永远都喜欢你。

”灿灿笑了,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看着灿灿那带着微笑熟睡的脸,我自责而又惭愧,孩子,我没有想到,是你用这种方式提醒了老师所犯的错误,让老师知道了以后该怎样来对待每一个孩子。

谢谢你,孩子!幼儿教育随笔2一天离园前,王茂全忽然哭了,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哭,原来他正要帮助张浩轩穿外套,可是浩轩的外套已让张文箫拿去了,文箫帮浩轩穿上了外套,王茂全没能够帮助浩轩穿衣服,所以他哭了,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很感动,孩子们做好事的愿望太强烈了,这时我对王茂全小朋友进行了表扬,并安慰他这次没能够帮助浩轩,明天甚至以后更长的时间,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做事情。

为了进一步培养小朋友们做好事的愿望,第二天入园后,我让小朋友们展开了一次讨论:“当有朋友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都要给与帮助。

石婆店镇志2改

石婆店镇志2改

石婆店镇志概况石婆店镇位于裕安区西南部,清初时为荆山县县城所在地,因石婆庙而得名。

它西与金寨县响洪店镇接壤,北与霍邱县姚李镇毗邻,幅员152.3平方公里,人口4.2万,下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95个村民组。

1949年10月,石婆店隶属于六安县。

1992年11月,县市合并撤区并乡,隶属于六安市,原骆家庵乡、黄涧河乡、石婆店乡合并为石婆店乡。

1998年3月,改乡为石婆店镇。

2000年3月,隶属于裕安区。

石婆店是农业生产的大镇。

水稻是我镇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耕种历史悠久,是多数农户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石婆店镇是六安瓜片的主产区,红石埂茶区生产的绿茶饮誉全国。

板栗是石婆店第二大经济作物,主产于黄涧河,种植面积2008年已经达到4.3万亩,产值3160万元。

生猪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较快,现已形成家庭养殖和企业养殖并存的局面,私企中规模较大的有绿色养猪场,2008年存栏936头,年出栏2205头;杂交长白养猪场,存栏1096头,年出栏2745头。

全镇2008年养猪存栏量53753头,出栏41189头。

石婆店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多丘陵山岗,林业品种丰富,多达百余种。

用材林以松树、杉树、杨树、栎树为主;经济林以板栗、茶叶、毛竹、元竹、油桐为主。

2000年始,本镇已退耕还林6190亩,每年国家补助金额142万余元。

石婆店的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几个规模较大的企业。

中外合资群和粮油食品加工厂 1998年建立,投资800万元,厂房60间,工人120多人,产品远销日本。

红石埂茶厂位于沙家湾村毛尖村民组。

1996年由顾纯江同志领头创办,企业努力发掘传统制茶工艺,打造红石埂精品品牌。

现在茶厂拥有技术工人近40名,年产值在250万元左右,成为当地茶叶生产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骆家庵家红玩具厂、骆家庵轮窑厂、连四塘汪国新轮窑厂、得胜桥轮窑厂、黄涧河办公室轮窑厂、大理石厂、茶厂等私企工厂都迅速成长起来。

用优秀乡土文化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用优秀乡土文化助推农村教育发展

- 68 -2022年 第9期一、案例背景汉滨区处于安康中心城区,曾是全省唯一贫困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深度贫困县区。

同时,汉滨区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省级非遗名录13项、市级非遗名录58项、区级非遗名录94项。

但是,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80%的项目因后继无人而逐渐走向濒危。

近几年,为了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树立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我们主动走进农村校园,开展非遗展演、展览、培训、讲座活动,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做法(一)利用好公共文化资源首先,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文化志愿者结合工作职能做好当地优秀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建档、研究、宣传工作,利用本地非遗实物陈列馆、村史馆、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场所和资源开展优秀乡土文化的参观、体验、推广活动。

其次,策划、组织汉滨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骨干培训和非遗示范课活动。

(二)编写非遗教材,举办非遗知识讲座在已编辑出版28册汉滨区“非遗”系列丛书和《戏剧》《曲艺》《书法》等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辅导材料的基础上,聘请非遗专家和传承人编写汉滨区《安康小场子》《安康道情》《安康采莲船》等非遗项目进校园的乡土教材;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定期开展汉滨龙舟风俗、安康道情、安康火龙等非遗专题讲座和展示活动;邀请非遗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举办“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学传统文化·讲安康故事”非遗系列讲座暨读书分享活动。

(三)充分调动各中小学及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第一,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组织、实施非遗进校园系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第二,举办“乡村儿童剪纸(泥塑、木雕、面塑等手工)班学员剪纸作品大赛”“我眼中最美传承人摄影大赛”“把根留住·我眼中的非遗”征文等活动;第三,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非遗项目传习示范基地”,让非遗传承成为打造特色校园、创新校园文化的有力抓手和亮点工程;第四,协助乡村中小学筹建文化遗产陈列馆(室)和农耕博物馆(室)等,用图、文、实物、影音等多种形式展示本土非遗项目和农耕文化;第五,组建校园非遗志愿者服务队伍,分别组建教师、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爱故乡”非遗志愿者服务团队,让“慈善+非遗”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在非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习非遗,成长自我,传播文明。

中寨乡教育志(九年一贯制)

中寨乡教育志(九年一贯制)

中寨乡教育志(九年一贯制)一、基本情况中寨乡位于巧家县东部,距离县城49公里,东临崇溪,南接金塘,西与白鹤滩镇接壤,北同药山镇、铅厂乡相连,是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时由以上五个乡的边远村割补而组建的新乡,全乡所辖7个行政村委会,129个村民小组,2878户人家,总人口12377人,全乡国土面积83.18平方公里,境内山高坡陡,最低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2800米,立体气候明显,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至2001年,县乡公路基本开通。

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贫困,财力困乏,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是全县教育滞后的一个典型地区。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教育的投入,随着《一纲四法》等教育法规的颁布实施,我乡的教育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巧家县委、政府于1995年9月召开了全县教育三干会,下发了[1995]14号文件和143号文件,制定了“普六”规划,1998年实现了“普六”,2003年县政府制定了《巧家县“两基”实施方案》,加速了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通过了市级复核和省级的扫盲验收,2005年通过了市级复核和省级的“普九”验收,全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中心学校始建于一九八八年,建校后全乡9所公校,12所民校,为进一步集中办学,对民校逐步进行调整,至2005年底,中心学校所辖9所公校,4所民校。

(一)幼儿教育从1990年至2000年间,根据山区的实际出发,在有条件的地方办学并班,招收5——6岁的儿童入班学习,10年间,共办班25个,入班率25%,2001——2005年,每个村都办起了学前班,5年间共办班30个,入班率由原来的25%上升到75%,入班率上升了50个百分点。

(二)小学教育1990年至1994年,每年在30个教学班左右,学生数800多人,入学率只达80%,1995年至1990年间,根据山区的实际出发,把基础教育作为重点,并做好“普六”的验收工作。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讨在幼儿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与环境的对话搭建桥梁。

陶行知也说过:“大自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天然教材宝库,运用天然资源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感受。

”这就为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指明了方向。

乡土资源形式多样,总的来说可分为自然地理资源民风习俗与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资源等。

在乡镇幼儿园教育设施设备欠缺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自然资源开展教学,以改善幼儿园教育条件,让幼儿在充分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自然的魅力。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1.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乡土资源来教学,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乡镇幼儿园、乡村幼儿园来说,乡土资源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乡土资源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但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充实,还能丰富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

2.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教学条件为背景,幼儿园可以开发适合自身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资源开发尤其是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能运用到乡土资源的实践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幼儿不但会对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如在乡村田野中,有色彩斑斓的蝴蝶,也有茂密的庄稼,在幼儿手工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来到田野,让幼儿自己动手搜集材料,运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和思考。

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摆脱教材短缺的束缚,还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促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第三、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乡土环境中的许多事物如花、鸟、树、木、鱼、虫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活材料。

而教师则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使幼儿在自由、宽松的个性化教育中学有所得。

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职责为深化“以县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巩固“两基”成果,促进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乡镇和部门实际,现就乡镇教育工作具体职责明确如下:一、确立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辖区内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二、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努力为教育办实事。

三、建立乡(镇)及站所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乡(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

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为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及时消除现有危房;将新增危房的改造和学校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建设项目纳入乡(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对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须的土地,乡(镇)、村应按有关规定给予提供。

五、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协助县教育局做好辖区内各类学校布局调整。

六、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积极筹资帮助学校充实完善教学设备设施。

七、巩固提高“普九”水平。

(一)建立健全文化户口册(包括外来工暂住户口的文化户口册),做好学龄人口在校生就学取证和文化户口册动态管理工作。

(二)组织学龄儿童少年入学(包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做好学前、小学、初中入学组织工作;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检测鉴定和组织入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和辍学学生报告制,做好动员辍学学生复学工作;积极开展扶困助学活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四)贯彻《扫盲条列》,准确掌握辖区居民文化状况,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扫盲工作。

八、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并发挥其对村办、私立幼儿园(班)的指导作用。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一)提高农村儿童的教育起点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学前教育能够为农村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学前教育还能帮助农村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农村青年的就业与家庭稳定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有益,也对农村青年的就业和家庭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学前教育可以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同时,学前教育还能帮助农村家庭培养出优秀的子女,为家庭稳定和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三)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学前教育是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这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能够为农村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同时还能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这有助于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的农村儿童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同时,学前教育还能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

总之,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儿童的教育起点、促进农村青年的就业与家庭稳定、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还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

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篇1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现在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也出现孩子越来越难管的现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体会。

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谁都不能忽视,谁都不能逃避,现谈谈本人在家庭教育上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一个伤疤,就问孩子:“是不是学校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

妈妈发火了:“你为什么不抓他?这个星期天妈妈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狠狠抓他!”真是可悲又可怜,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今后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是永远的连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会使孩子跨跃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产生与父母类似的道德理念与行为。

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并会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有的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

因此,家庭教育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家长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站得正,坐得直,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自己良好的风范教育、影响孩子,事事处处当好孩子的榜样。

二、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有时走亲访友,老是听到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你看,你这次其中考试,考了85分,人家隔壁邻居家小孩怎么考试100分,你真没用,木头脑袋。

”我们都知道家长讲这些话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绩好一点,但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听了往往会错误地判断父母不喜欢他或在讽刺挖苦他,心里肯定不高兴,同时也打击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开端计划: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又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2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所面临的不同的发展任务。

4发育:是指个体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儿的发育、生理的发育等。

5社区学前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注意转移:是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7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8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敏感期:指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2危机期:指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13游戏: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地活动。

14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5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6“幼态延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动物的后代出生后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其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摘要】幼儿家乡情感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而本土教育资源则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传承家乡传统,地方志教育则能引导幼儿热爱家乡,而当地历史故事和风俗故事更是能够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利用本土风景和风俗故事,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得以增强。

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其中加强幼儿本土教育是关键所在,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促进家乡情感的培养。

应当认识到本土教育资源对幼儿家乡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努力开展相关工作,以此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

【关键词】本土教育资源、幼儿、家乡情感、本土文化教育、地方志教育、历史故事、风俗故事、本土风景、爱家乡、培养方法、途径、促进家乡情感1. 引言1.1 幼儿家乡情感的重要性幼儿家乡情感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乡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和情感寄托。

家乡的情感关乎着孩子对自身身份认同、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情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家乡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面对未来挑战。

幼儿家乡情感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孩子身处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家乡情感的培养不仅是对孩子个体发展的关怀,更是对家庭和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

家乡情感的根植不仅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依赖感,也促使他们尊重和珍惜家乡资源,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家乡情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重视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情感,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家乡情感教育环境,从小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与情感认同。

只有通过关爱和呵护,才能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为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本土教育资源对幼儿家乡情感的作用幼儿家乡情感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本土教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乡幼儿园教案6篇

家乡幼儿园教案6篇

家乡幼儿园教案6篇教案制定出色,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能力,我们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来思考,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幼儿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诸暨的一些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地方特产,由此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初步培养幼儿收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本诸暨风景挂历和一些诸暨风景明信片。

2.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风景图片、名信片、浏览照片以及一些诸暨特产(包装盒亦可)。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道,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吗?(诸暨)对了,诸暨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说说她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幼儿发言。

二、请幼儿结合自己带来的物品,向大家介绍诸暨的风景胜地与名胜古迹。

(为主要环节,鼓励幼儿踊跃发言,教师可及时插入提问与一些解释。

)三、教师根据挂历与名信片向幼儿介绍诸暨的主要景区:西施殿、浣江、五泄、斗岩;介绍主要特产:枫桥香榧、山下湖珍珠、大唐袜业、店口五金等。

活动延伸:1.在班级中展示家乡特产2.欣赏电视散文《浣江风》。

附告家长书:各位家长:下周起本班将进行“我生活的地方”主题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诸暨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及地方特产,使幼儿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为更好地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挂历、风景图片、名信片、照片以及一些诸暨土特产或包装盒(不必特意购买、可收集一些家中或单位中原有的物品),带到幼儿园。

在平时也多跟孩子说说有关诸暨的一些风土人情、传说故事,以使本次主题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谢谢配合!家乡幼儿园教案篇2学习目标态度:在了解家乡物产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物产与我们富饶的大地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劳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党的富民政策好。

教育志编写

教育志编写

防山镇颜子小学教育志(1986年—2015年)曲阜市防山颜子小学2015年10月目录序珍贵照片概述大事记第一章学前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幼教管理第三节幼儿教养第四节幼儿园简介第二章小学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小学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选取典型)第三章初中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初中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全部初中)第四章高中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高中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第五章中等职业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教育实施第三节学校简介第六章德育第一节教育内容第二节课程设置第三节教育途径第七章体育卫生与安全教育第一节小学体育第二节小学卫生第三节小学安全初中体育、卫生、安全第八章美育与特长培养第一节美术第二节音乐第三节特长培养第九章教师第一节学校教职工队伍第二节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第三节教师待遇第四节教师进修与培养第十章教育机构与管理第一节教育行政机构第二节教学研究机构第三节经费与支出第十一章教育人物第一节人物传略第二节人物简介大事记:1985年筹建跃进联中,直属于程庄管区管理。

1991年6月,防山乡人民政府正式把跃进联中命名为马庄中学。

1991年8月,实行双聘制改革,原土门联中和席家村联中合并至马庄中学,由程庄管区和土门管区联合扩建。

1992年,荣获曲阜市学校管理总分第四名。

同年,和曲阜市舞雩坛中学缔结友谊学校。

1993年,程庄管区、土门管区所属的各村村民,每人筹集25元人民币,共筹措资金33万余元,用于完善和扩建马庄中学。

新建校舍63间,厕所10余间,自行车车棚60余间,铺设水泥路面900㎡。

1993年,荣获曲阜市学校管理总分第一名,被曲阜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管理一级学校”。

同年8月,孔庆华校长代表济宁市赴威海参加山东省首届中学校长讲习班。

同年,《曲阜报》、《中国教育报》、曲阜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发展和校长孔庆华进行宣传报道。

1992年、1993年、1994年,连续多次举办全市现场会。

【最新精选】秦安县《魏店乡志》出版发行

【最新精选】秦安县《魏店乡志》出版发行

秦安县《魏店乡志》出版发行2013-03-26 15:28:09 来源:魏店乡人民政府县地方志办近日,秦安县《魏店乡志》出版发行。

编委会主任李东海,主编任守义,全志共45万字,彩页28页,共收录图、照200余幅,均为彩色插图,为大16K精装本。

省政府原顾问主任窦述、兰州海关原关长任六九及县四大组织领导为乡志题辞,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禄维,秦安县委书记王东红,魏店乡党委书记李东海作序。

全志设概述、大事记、历史沿革、党派群团、政权机构、军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文录、古迹、社会风俗、方言、宗教、人物共15章,述、记、志、传、图、表、录各种体例并用,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本着对历史负责、求实存真和修志为用的原则,秉笔直书,突出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

志书取材广泛,资料丰富,内容生动,笔墨朴素,充分展现了魏店乡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以及各时期境内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堪称乡志范本。

《魏店乡志》的编修,早在首轮修志中已经开始,历届乡党委、乡政府都对乡志编写非常重视,但由于人事变动等原因,编辑工作长时间被搁置。

2008年10月,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二轮修志的部署要求,乡党委、乡政府重新启动乡志编纂工作,经撰稿人员的艰辛努力,于2012年8月完成了初稿的编写。

经县地方志办公室和相关专家初审、复审之后,与2013年1月付梓印刷。

《魏店乡志》是秦安县开展二轮修志以来出版的第二部乡志,是魏店乡第一部纵贯古今的通志,凝结着魏店乡各界人士的期望和心血,其印刷发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县乡镇志的编修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秦安县魏店【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罗溪镇志-小学教育

罗溪镇志-小学教育

第三节小学教育小学历史演变与文化介绍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现在的罗溪镇小学教育有罗溪中心小学和汤庄桥小学两所学校担任。

汤庄乡最早办学校,是在光绪廿六年(公元1900),由邹绍庭(曾任冯玉祥部参谋)在王下村借邹氏宗祠办起的安东乡第一小学。

其后在光绪廿九年(1903),周道翔(系安东乡六都四图图董)续办了西戴田小学。

民国二年(1913)安东乡乡佐高鹏飞又以汤庄镇青莲庵作为校舍,更名为安东乡第三国民初级小学校(现为汤庄桥小学)。

尔后相继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陆续办起了高家塘、下塔里、肖巷、三坛庙、葛巷、东薛庄、仁庄等十七所小学,兼收男女学生,这在当时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罗溪中心小学创建于1923年,当时的校名为“时天小学”,校址设在罗墅湾谢氏分祠,为私塾性质的小学堂,她曾经培养了革命烈士谢永远、留美博士谢文东、军事专家谈平东等一大批爱国有识之士,为新中国的解放和成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学校概况罗溪中心小学在解放后学校改称为“罗墅湾小学”, 1973年2 月更名为“武进县罗溪中心小学”,当时校址在现今的罗溪中学内,设有幼儿学前班一班,小学教学班六班。

一九七八年征得罗溪溪东村农田7200平方米,砌成教学平房两幢(现罗溪中心幼儿园内),后几经翻建维修,于一九八六年原地翻建了一幢二层教学楼,建筑面积达到1503平方米,内设幼儿学前班两班,小学教学班十二班。

随着规模办学思想的逐渐形成,每村一校的办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体现人民教学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学校征得罗溪镇人民政府的同意和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于一九九六年开始筹措易地新建学校的工作。

一九九八年破土动工,一九九九年竣工,建造教学楼5848平方米,食堂453平方米,餐厅1227平方米,以及其它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座美丽的校园,她耗资9086739元。

双浮镇教育简志

双浮镇教育简志

双浮镇教育简志一、现状概述双浮镇坐落于太和县城北15公里处,面积50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人口4.6万人,105国道从中串过,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谷河肥育着勤劳勇敢的双浮人民,县道双原路横贯东西,村村通公路交织相连,交通便利,方便了莘莘学子的求学。

双浮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历史甚多,如:青云奄、白云观、海眼寺、白马桥、姑嫂塔等,是文化底蕴厚的乡镇之一。

双浮镇全体干群多年来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具有支持教育、热爱教育、关心教育的热情。

成立了双浮镇廉月富教育奖励基金会、张君成爱心捐资助学奖励办法,每年对本镇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分别给予100到10000元的不等奖励,鼓励他们发奋学习,报效家乡。

双浮镇现有中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怕,完全小学七所,幼儿园一所,教师227人,在校中小学生4165人,学前幼儿1055人。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各学校均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时,强化学校管理,推进课堂改革,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富有特色。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办学品位,深化学校发展内涵,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全镇中小学九所被评为阜阳市花园式学校,四所被评为太和县平安学校,四所被评为阜阳市标准化学校。

二、幼儿教育双浮镇现有中心幼儿园一所,小学附设学前班9个,全镇幼儿人数1055人。

双浮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81年,先后四次搬迁,截止到2010年底,迁入原双浮镇第二小学独立成园。

中心幼儿园幼儿由原来的不足20人发展到现在的451人。

由原来的八十年代的2名教师一个教室,发展到如今占地9亩,教师12人,教学楼一幢,硬化路面2000平方米,大型玩具2套,小型玩具50余个的标准化幼儿园。

镇中心幼儿园本着“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园宗旨,以“让家长放心,宝宝舒心,用爱心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学前旅途”为办园目标。

乡镇教育办工作总结8篇

乡镇教育办工作总结8篇

乡镇教育办工作总结8篇只有全面回顾自己的工作情况,我们才会将工作总结写得出彩,写工作总结使工作更有效率的完成,及时发现存在的缺点不足,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乡镇教育办工作总结8篇,感谢您的参阅。

乡镇教育办工作总结篇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立足全县教育工作实际,狠抓教育质量提高,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促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完成了年内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工作回顾一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共投资9870万元,加强了学校硬件建设,顺利启用了县直第二幼儿园,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建成了16所农村中小学餐厅,新建了23所农村幼儿园,改建了5所农村中小学,创建了市级标准化小学8所,农村示范园2所,农村一类园12所。

投资140万元,实施了教育暖心工程,为42所中小学进行了取暖改造;投资3073万元为全县中小学加强了教育装备,开通了数字化网络资源。

教育投入的加大,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有力推动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是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规范。

今年加强了教师队伍秩序整顿,加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整体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建立并完善了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今年招录了130名省编教师,选配了200名县聘教师充实了幼教队伍,为教师队伍补充了新生力量。

通过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合作协议三年规划》两年来的有效教育质量提升合作,使校长、教师在教育思想、理论功底、研究能力、领导水平、教育教学艺术、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同时严明了工作纪律,重新修订了《xx县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加强了教师道德培养。

三是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细化。

深入推进了教学改革,加强了德育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幼教方面,通过组织玩教具展、幼儿教师培训、学前教育宣传月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义务教育方面,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加强了招生管理,认真落实了中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学校常规基本做到了科学化、精细化;深入开展了“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认真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都里小学校志

都里小学校志

都里小学发展史都里村是革命老区,在解放前夕,都里村就成立了一所小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从外地调来两名教师:李培珍(女)和杨瑞生在都里任教。

当时在庙里上课,1958年7月都里小学规模扩大,学校设在三、四队马棚,时任校长是蔡天温(铜冶镇马村人)。

学校后来又发展半耕半读班、夜校班等。

1959年在政府投资和群众集资的情况下,在都里村南盖了两个新教室,当时称县十六中学。

其实就是五、六年级学生在此上课,1964年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都里又创设一个农中班,上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可在此就读。

1966年都里村又把校舍设在黑龙庙院内,并盖起东西南屋,把黑龙庙改建为学校,共建24间8个教学班。

1976年,都里学校建制逐渐建全,初中和小学分开设立,1974年5月在黑龙庙路南盖起6个教室,初中搬出了黑龙庙。

1983年都里大队投资十几万元,又盖起6个教室,学校分成南北两院。

1986年,由于学生的增加教学用房不够,大队又投资十几万元,盖起了一座两层教学楼,为学生上学、教师办公解决了一大难题。

学校在黑龙庙的班级全部搬到了南院,成为现在都里小学。

1999年,由于以前的教室破旧漏水已无法维修,都里三道街村两委和都里各界人士纷纷捐款。

都里前街支委路建新、路建军合捐十三万元;后街支委捐款2万元,支书陈金林;下街支委捐款2万元,支书赵玉林;东垴支委捐款4千元,支书杨海锁;都里建筑公司捐款十二万元,总经理岳春旺。

都里村的所有教师每人捐了200元,在外的都里干部职工也纷纷捐款献出爱心。

共捐款30多万元,由都里建筑公司施工,在2000年8月两层教学楼胜利竣工。

使都里小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善举深受群众的赞誉。

2000年,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书费”一切由国家承担。

随后的几年由于国富民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逐步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硬件建设,配备了电视、录放机、幻灯机等电子教学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部分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健康(一)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概述解放前,教育事业落后,本乡无幼儿园,无中学。

民国年间,有私塾一两所,多为地富子女所设,穷人孩子没有念私塾的条件。

解放前全乡只有留宾乡小学、黄金庙、龙岩寺等三所小学,那时校舍紧缺,条件简陋,学校全部设在寺庙内,多为复式班教学。

共有教师十一二人,学生一百多人。

由于当时农村经济薄弱,农民子女入学者为数不多。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我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据统计,至二0一二年,全乡办村小幼儿班四个班,乡中心幼儿园一所(六个班)。

点村小四所,办小学班二十四个;乡中学一所,九个班,中学生数478人;乡中心小学一所,十二个班,学生622人。

老百姓子女100%得到学校教育。

目前,全乡有幼儿生数376人,小学生数11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

“文革”期间,“四人帮”利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坚持下去“的错误口号,对十七年的教育成果全面否定,用”两个估计“否定党的教育方针,取消文化课;用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代替教学,践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广大教师不能正常教学,一度时期,学校教育工作遭受严重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教育走上正轨,教育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全乡十二个行政村,办有11所村小,1所中心校(附设初中),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全乡基本上达到“一无两有”。

教学实行改革,统一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质量,因之,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1996年中学完成单设,1992年起到2003年完成全乡教育布局,将11所村小撤并后,保留了一所基点校,三所村小,2010年乡中心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

到2012年年底,全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计全乡中学教师32人;小学教师85人,其中含幼儿教师12人。

一、幼儿教育1、概况解放前,农村无幼儿教育,妇女劳动力受到很大限制,得不到充分发挥。

解放后,党和政府注重幼儿的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列入国家宪法。

在乡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乡于一九八四年办起乡中心幼儿班,一九九0年后,各村小同时办起幼儿学前班。

2、乡中心幼儿园留宾乡中心幼儿园于2010年完成单独修建并投入使用,位于乡中学北侧,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校舍面积605平方米。

教学、保育设施齐备。

园内分设大、中、小班,共计六个班,共有幼儿二百四十六人。

招生范围:街村、石盘、光辉、红金、文化、熊湾等村社的适龄幼儿。

按照国家幼儿课程标准开齐课程。

师资由区教育局统一招聘,均为合格学历的教师,业务水平较高。

园内设园长一人(主持日常工作)、业务主任一人,合计教师8人,其中区级骨干1人,市级骨干培养人选1人。

3、点村小办幼儿班点村小办幼儿班共四个班级,幼儿生数142人。

教师计四人,均由区教育局统一招聘,具有幼师以上学历。

点村小的幼儿班由各点村小学校具体管理,业务由乡中心幼儿园负责指导。

二、小学教育1、解放前小学教育状况解放前,教育事业落后。

民国年间,农民经济拮据,子女入学困难。

全乡有私塾一两所,小学只有留宾乡小学、黄金庙、龙岩寺等三所小学,无中学,那时校舍紧缺,条件简陋,学校全部设在寺庙内,多为复式班教学。

共有教师十一二人,学生一百多人。

儿童失学者甚多。

2、解放后小学教育状况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普及小学教育,我乡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群众办学。

建国初至一九八四年底,由解放前的三所小学发展到十二所,村村皆办有小学,其中乡中心小学校设在街村寺庙禹王宫。

全乡现有小学生数1149人,36个班级。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全乡现有小学教师85人,全乡各小学人员基本配套,形成一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干部、教师队伍,会管理、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

文化革命时期,“四人帮”利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坚持下去”的错误口号,对十七年的教育成果全盘否定,用“两个估计”否定教育方针,用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代替教学,取消学术文化课,把教师当作专政对象,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践踏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削弱了党对学校的领导力量,从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度时期,使教育工作遭到严重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教育走上正轨,教育战线澄清是非,改变办学方针,大大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搞好教学,积累了很多丰富的教育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

乡中心小学多次获得县、市、乡“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很多教师受到县、乡表彰和嘉奖。

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各村小学在乡中心校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校长,教导主任和老师岗位责任制,考勤、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促进了教学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政治地位、经济待遇有显著提高。

注重在教师中培养和发展党员。

目前,全乡教师中有党员31人,占教师总数百分之二十六点五。

一九八四年以来,全乡先后有三十多个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教师工资几经调整,由原来的月平均工资二十五元增到二仟多元,比原来的月平均额增长数倍。

三、留宾乡中心小学校留宾乡中心小学校建于一九三八年,原址留宾寺。

当年全校五个班级,不到一百名学生。

有教师七人。

一九五二年校址迁移至禹王宫,即现址。

一九五八年更名“留宾人民公社中心小学校”。

当年全校六个班级,共有学生三百名。

教师十四名。

留宾乡中心小学校于1986年起开始改造,到2010年全面完成改造工程。

现占地面积6290平方米,有校舍面积2627平方米,十二个班级共有学生622名。

其中男生340名,约占学生总数的55%;女生282名,约占学生总数的45%。

学生中有少先队员598名。

现有教师37人,其中男教师12人,女教师25人,省级骨干教师一人,市级骨干教师三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一人,区级骨干教师八人,均为合格学历以上。

学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学生巩固率百分之百。

历任校长:吴耀洪,男,1949-1953年。

曾庆云,男,1953-1958年。

邓自珍,女,1958-1959年。

阚思贵,男,1959-1960年。

张俊芬,女,1960-1961年。

曾云汉,男,1961-1963年。

张新员,男,1963-1975年。

张明权,男,1975-1981年。

郭万春,男,1981-1982年。

曾仕强,男,1983-1984年。

罗玉书,男,1984-1990年。

温德金,男,1990-1996年。

刘福友,男,1996-1998年。

王家勇,男,1998-2002年。

蒋秀芬,女,2002-2004年。

王家勇,男,2004-2007年。

肖玉明,男,2007-2012年。

历年来受奖情况:1952年被评为宜宾地区扫盲教育先进单位1982年被评为县先进单位1997年12月荣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乡”2000年度学校德育工作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级单位2000-2001年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级单位2001年被评为南溪县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被南溪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南溪县绿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2004-2005学年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级单位2005年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南溪县一类小学教育质量进步奖2006-2007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县阳光体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平安学校2010-2011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荣获市教学质量二等奖2011年在创建“南溪铁军”活动中被区教育局评为铁军团队2011-2012年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级单位2012年在第七届中心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中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组织奖四、点村小黄泥桥小学黄泥桥小学建于一九五八年,原址位于留宾乡熊湾村石龙更,原名熊湾村小学。

2000年十一月迁入现校址黄泥桥,紧靠赵南路,水泥路到校园。

占地面积6290平方米,建筑面积772平方米。

有小学1-6年级6个班级,学生196人;幼儿班一个,幼儿43名。

有教师12名,其中区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备,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三村小学三村小学建于二00三年,校址在长冲村一社,距中心校2公里,2009年通水泥路。

是团结村、建国村、长冲村三个村的学校合并后新建的一所完全小学,该校占地面积3733平方米,校舍面积687平方米。

当年有小学班1-6年级六个班,学前班一个。

现在有小学1-6年级6个班,学生149人;幼儿班一个,幼儿41人。

有教师9人,其中区级骨干教师2人,均为合格学历以上。

马村小学马村小学建于一九六六年,地址留宾乡马村龙门口,创办人刘川南,是年有教师两人,一、二两年级复式班。

学生三十人,其中男生二十五人,占总数百分之八十三;女生五人,占总数百分之十七。

该校于2002年完成改建,学校距中心校4公里,2007年通水泥路。

现占地面积1730平方米校舍面积564平方米。

全校现有教师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人,区级骨干教师1人,均为合格学历以上。

小学6个班级共有学生108人;幼儿班一个,有幼儿18名。

鲜明小学鲜明小学建于一九四五年,校址李仙庙,是年全校教师三人,全校三个班级共有学生六十五人。

鲜明小学2002年在原址上改建,距留宾中心校3公里,2009年水泥公里通到学校。

现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校舍面积474平方米。

全校六个小学班共有学生94人;有幼儿班一个,幼儿28名。

有教师9人,均为合格学历以上。

五、管理体制解放前,教育事业落后,本乡无幼儿园,无中学。

民国年间,有私塾一两所,多为地富子女所设,穷人孩子没有念私塾的条件。

解放前全乡只有留宾乡小学、黄金庙、龙岩寺等三所小学,由县、乡、村共同管理。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事业,但初期仍留宾乡小学、黄金庙、龙岩寺、李仙庙等四所小学,其余八个行政村只办扫盲班。

1958年后,这八个行政村陆续兴办小学,到1968年全乡每个行政村皆办有小学,是年全乡有中心校一所(同时附设初中),村小十一所。

1976-1981年马村、建国、集体、石盘、鲜明、文化等村小办代帽初中。

1992年前,中心校在县文教局,长兴区教办等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管理全乡所有学校的业务和人事。

全乡学校的人事、经费由县、乡、村共同管理。

1992年长兴区教办解散,1992-2002年乡教办管理全乡学校,1996年留宾初中完成单设。

1992年-2003年全乡小学进行重新布局,11所村小撤并后只保留黄泥桥一所基点校和三村、马村、鲜明三所村小,加上留宾中心校、留宾乡初中全乡共有学校六所。

2002年起,留宾乡教办撤消,留宾乡中学,留宾乡中心校的业务直属县教育局归口管理(中心校管理点村小的业务),而人事、经费由县教育局和乡政府共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