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__恢复
国际贸易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供给与需求
• 学习曲线描述成本减少与特定行业积累产 出规模不断扩大之间关系的曲线。
13
14
• 学习曲线所描述的外部规模经济效果,我 们称之为动态报酬递增,或动态规模经济。
• 学习曲线论证了落后国家对幼稚工业的保 护有合理性。
15
第三节 重叠需求国际贸易理论
• 1961年,瑞典学者林德尔(S B.Linder)从 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的成因,提出了偏好相 似说(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29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
贸易国分类:
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 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 某些发展中国家。
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净出口
发展中国家
t0 t1
t2 t3
t4
t5
发达国家
0
时间
国
内
初
净进口
消 费
始 期
期
成 长
创新国 成
期
熟 期
31
1. 理论价值
第一,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演变的飞 跃。
经营成本 转口贸易
经济合作 季节性需要
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扭曲
• 创造差异产品产生贸易的方法
一是改变产品的设计——客观差异
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和方法
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和方法国际贸易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贸易也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国际贸易的发展日益迅速,伴随这一发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化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和方法。
一、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最基本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该理论认为,当各国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流时,利润会最大化,因为这使得全球生产的效率最大化。
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国际贸易是有益于所有参与者的,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特定产品的出口取得贸易优势。
二、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逊、詹姆斯·梅德和贝尔纳德·兰纳。
这一学派认为,国际贸易的规模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如工资水平、产品价格和生产效率等。
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是追求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由迈克尔·波特和肯尼斯·格林提出。
该理论强调企业如何通过采取不同的战略,如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注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和长期的盈利能力。
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战略来获得优势。
四、贸易理论的计量分析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计量分析在权衡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量分析的目标是揭示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如生产率、资本价格和贸易壁垒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五、区域贸易理论区域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方向。
该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因素等都可以影响贸易区域的形成。
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即贸易自由化的区域化。
对于小国来说,加入贸易区域更容易获得有利贸易条件,因为它们可以利用该区域内的资源和产能。
总之,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和方法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断进化和完善。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关税的影响
关税可以影响进出口商品 的竞争力、价格、数量以 及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消费 者福利。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 外的各种限制贸易的措施 ,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 证、技术标准等。
非关税壁垒的目的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目的是 保护国内产业、限制进口 数量、维护国家安全以及 满足政治或社会需求。
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可以影响进出 口商品的价格、数量、市 场准入以及国家的经济增 长和消费者福利。
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
1 2 3
贸易协定定义
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旨 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一定区域内, 对进口商品实行自由贸易的特殊区域,以促进 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易的重要考量因素。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
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国际贸易造成影响 。例如,洪涝、干旱等天气极端事件可能导致农产品减 产、物流中断等。
碳排放交易与国际贸易
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减少碳排放来 应对气候变化。这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例如对高 碳排放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不断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和技 术可能应运而生。这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机会和挑 战。
数字货币与国际贸易
数字货币的发展
随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中 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降低交易成本
数字货币可以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例如,通过 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可以减少跨境支付的手续费和时间成本 。
技术变革对国际贸易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技术变革可以促进生产效率 提高和产品创新,使得某些国家在某 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促进这 些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技术变革 可能导致某些传统产业的衰落和就业 机会的减少,从而对某些国家的出口 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贸易复习题(06国贸二、金融二0810)
国际贸易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研究生考试)导论: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量、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贸易差额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垂直性国际分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里昂惕夫之迷、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密集度逆转、H-O定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品周期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反倾销税、进口附加税、第三国参照、财政关税、名义保护率、非关税壁垒、关税配额、政府采购、进口配额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性贸易壁垒、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外汇倾销二、判断题1、一些国家在建立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时,其关境小于国境。
()2、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政策保护的对象应是一国所有的幼稚工业,而不是农业。
()3、进口关税是由进口商直接向海关交纳的,它是一种直接税。
()4、在进口押金制下,其进口押金比例愈大,对该项商品进口的限制作用愈大。
()5、偶然性倾销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国外竞争对手进行突然性打击,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国外市场。
()6、以国境与关境划分的进出口,分别称为国境贸易和关境贸易。
()7、凡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即为倾销价格。
()8、凡通过第三国转运出口的商品,对第三国而论,都属于转口贸易的商品。
()9、复进口是指该国出口商品在国外未经加工改制又再进口。
()10、凡输入一国保税区的外国商品,即为专门贸易商品。
()11、直接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直接提供的各项补贴。
()12、一般说来,最惠国税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最优惠的关税。
()13、国际货物贸易额是世界各国进口商品额与出口商品额之和。
()14、普通税是各国海关对进口商品普遍征收的关税。
()15、当进口国采取从价税限制商品进口时,出口国可采取价格竞争手段,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突破其限制,扩大商品出口。
()16、战后国际分工从水平型分工向垂直型分工过渡。
()17、当一国某种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即为外汇倾销。
世界贸易理论发展历程
世界贸易理论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论到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这一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思想主要有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一)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的理论重商主义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 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中叶),两个阶段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区别主要在于对通过顺差贸易获取金银货币有不同的看法和主。
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其主要思想,他们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绝对禁止货币的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主要思想,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者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的外贸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就可以。
其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
(2)托马斯·孟生平托马斯·孟,Thomas Mun (1571~1641)。
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从商,成为英国的大商人。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主要倡导者。
1615年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后又任政府贸易委员会的常务委员。
(3)主要理论其经济思想主要包括: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货币来自于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各种利益;贸易差额论的创立者;赋税会使国家受益;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等。
他明确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对英国的好处,要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增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力。
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集中表现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之中。
该书不仅成为英国,而且成为一切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准则。
农产品国际贸易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_OK
2021/8/1
11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21/8/1
12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一、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业
内贸易:
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
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
2021/8/1
14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SITC是以等级为基础,以阿拉伯数字来
描述商品的,一位数表示类,二位数表示章,
三位数表示组,四位数表示分组,五位数表
示项目。
如:低脂牛奶的SITC编码是02212。以下是SITC从最
大范围到最详细描述的一列:
SITC编码 描述
0
食品和活动物
02
乳品和禽蛋
答:(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
象。
(2)特点
1)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2)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3)产品具有多样性。
4)产品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消费上能
够互相替代②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2021/8/1
22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
课前回顾:
一、掌握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等主要概念
的界定
(1)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
“充裕”是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
率(人均资本)来衡量。
如果A、B代表两个国家,K表示资本,L表
示劳动,如果KA/LA> KB/LB,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
国际经济学复习笔记第一章1、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国际经济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宏观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内外平衡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间资本流动(国际间接资本流动、国际直接资本流动)、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
国际经济协调:国际间贸易关系协调、国际间进入关系协调、国际间税收关系协调、国际经济一体化。
3、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主要载体:贸易全球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意义: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国际分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促进经济多极化发展、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国际利益融合、促进安全内涵扩展、促进国家主权转移、推进国际体系转型、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二章1、重商主义理论:时期: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贸易是“零和”的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局限:(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2、绝对优势理论:涵义: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国际经济学选择题
第一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重商主义理论是一种(B)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C.国际金融的“杠杆理论”D.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A)Λ.斯密B.李嘉图C.俄林D.魁奈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的论证过程中,机会成本(D)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本国生产1、2、3、4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C)A.4、IB.3、2C.1、4D.2、36、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消费偏好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7、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8、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说明(D)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备比较优势B.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D.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量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9、对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Λ.要素禀赋B.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10、第一位系统阐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学家是(D)A.俄林B.赫克歇尔C.凯恩斯D.李嘉图11、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成功地解释了(D)A.发生在除美国以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北交《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答案58888】
北交《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
红字部分为答案!
一、单选题
1.斯蒂格利茨-迪克西特模型为现代贸易理论中的()奠定了基础。
A.引力模型
B.兰开斯特模型
C.垄断竞争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时间为()
A.地理大发现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二次世界大战后
3.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
A.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B.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C.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D.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
4.国际市场是随着第____次产业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的。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5.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的关税称为
A.差价关税
B.特惠关税
C.财政关税
D.保护关税
6.在跨国公司有关理论中,英国学者邓宁提出: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边际生产扩张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垄断优势理论
7.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是
A.分散决策,集中经营
B.集中决策,集中经营
C.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D.分散决策,分散经营
8.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如果贸易条件越是接近于出口国的贸易前国内的交换比价则贸易的最大受益者是
A.进口国。
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一般而言,垄断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部规 模经济。为简便起见,假设垄断竞争行业的所有企业是对称的,即各 企业在需求和成本等方面是相同的。这个假设可以让我们无需考虑每 个企业之情况,只关注整个行业状况,进而确定企业数量与典型企业 的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垄断竞争市场均衡时的 企业数量和产品价格。
❖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企业之间也存在相当的竞争。 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存在短期利润,则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从 而造成对原有产品的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直至没有。这时 新的企业停止进入。另一方面,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内亏损,一 些企业就会逐渐退出从而造成对剩下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亏 损减少直至没有。这时就不再有企业愿意退出。总之,垄断竞争企业 的长期竞争会造成该行业的平均经济利润为零。
2、产业内贸易的一个数字案例 1995年美国出口了231亿美元的计算机,进
口了354亿美元的计算机,计算机净贸易额或产 业间贸易额为123亿美元,产业内贸易额为462 美元,计算机产业内贸易占 美国计算机贸易总额585亿美元的79%。
3、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度(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3、现代国贸理论和传统国贸理论之关系 (1)区别:解释对象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2)联系:
两国同种商品生产函数(技术)相同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规模报酬不变 两国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二 产业内贸易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概念 (1)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2)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
前两章表明,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国家之间 存在比较成本优势和劣势,而这种比较成本的差异性既可 源于各国之间生产技术上的差异(古典贸易理论),也可 源于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新古典贸易理论)。但是这两种 理论不能较好地解释那些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 化国家之间的大量贸易。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 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试图解释以上现象。由于这些理论 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称 之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保罗·克鲁格曼创 建的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之上的新贸易理 论。另外,也从需求视角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 21世纪初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框架的贸易模型又有了新的 发展,人们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本章将给予简单介绍。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漫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体系化和现代化的阐述和研究则始于18世纪末的亚当·斯密。
自此,国际贸易理论逐步演化,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学说和模型。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1. 经典理论经典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戴维·李嘉图。
这两位经济学家都认为,国际贸易效益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和充分利用。
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生产适宜其生产的产品,进而最大化各自的利益。
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各国特有的生产要素与技术以及生产成本的差异,使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从比较优势中获得经济利益。
2. 新古典主义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逐渐形成,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欧文·费雪。
他们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国际贸易效益主要来自市场的有效运作。
马歇尔发展了边际效用理论,证明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增长来自于市场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用,而不仅仅是比较优势的利用。
费雪则提出了"货币路径"理论,通过分析货币价值测量国际贸易收益,强调货币政策对国际贸易效益的影响。
3. 技术变革与新贸易理论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结构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等因素对国际贸易效益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有保罗·克鲁格曼和埃尔文·沃莱。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差异性,扩大互利贸易。
同时,他们还加入了"规模经济"、"贸易保护"等新因素进行探讨。
4. 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在21世纪初期形成,主要代表人物为杰弗里·桑托斯和加里·盖奇。
国际贸易理论(H-O)
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现代,新贸易理论中国巨无霸汉堡包价格比美国便宜44%•英国《经济学人》发布最新巨无霸指数中国巨无霸价格比美国便宜44% 昨日,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公布了最新的巨无霸指数,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焦点。
根据最新的巨无霸指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被认为¡°接近合理¡±。
•最新的数据显示,一个巨无霸在中国大陆的售价为2.27美元(约合人民币14.7元),而在美国则为4.07美元。
•由此算来,1美元基本等价于3.61元人民币,而最近(7月25日)的汇率为6.4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尽管相差了将近2美元,但《经济学人》的评论指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接近合理的位置。
杂志的文章指出,按市场汇率计算,一个在中国销售的巨无霸价格比在美国的便宜44%,也就是说,巨无霸指数显示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被低估了44%。
¡°但是,我们一直强调,汉堡包便宜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流通货币被严重低估,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普遍比发达国家要低,是因为劳动力价格较低。
¡±文章写道。
此外,挪威仍然是世界上巨无霸卖得最贵的地方,那里的巨无霸售价为8.31美元,其次为瑞士和瑞典。
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巨无霸价格分别为2.6美元和1.94美元,与中国大陆的售价差不多。
从古典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理论的过渡•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凯恩斯•理论内容:有效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投资-推动生产资料•消费需求-政府退税-增加消费资料•增加的国民的收入总量会等于原增加投资的若干倍,称为乘数理论.凯恩斯的追随者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顺差有收益,逆差有害.由此提出拉动一国GDP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 •伴随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开始陷入一种四面楚歌的困境。
面对危机四伏的现状,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而这一切逐渐拉开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序幕。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标题: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
从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到现代的国际生产要素分工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国际贸易本质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一、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就可以通过出口该产品来换取其他国家在另一产品上的绝对优势,从而使得全球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这个理论成为了当时国际贸易政策的基础。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比较优势理论也逐渐开始关注到了不同国家间的要素差异,比如劳动力的素质、技术水平等。
二、现代的国际生产要素分工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议题。
现代的国际生产要素分工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上的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这种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强调了通过发挥自身的生产要素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三、新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国际贸易的理解。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国家间的生产效率差异,还受到市场结构、技术创新、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市场结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非对称性贸易关系的重要性。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则强调了国家通过干预和引导市场,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此外,新贸易理论还强调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一国通过出口技术或知识,带动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国际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经典理论阶段经典理论阶段主要涵盖了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比较理论等四个时期。
重商主义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以追求贸易顺差和保护国家工业为主。
重商主义理论认为,财富即国力,只有通过贸易顺差才能累积财富和增加国力。
随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现,经济学理论逐渐转向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间的贸易不是基于国家的需要,而是基于生产者之间的比较。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这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该商品,然后与另一个国家交换其他商品。
这种“制造费用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前提。
之后,随着英国学者戴维·里卡多的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使理论偏向了更加具有普适性的方向。
里卡多指出,国际贸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比其他国家高,只要它在某些商品上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那么它也应该以这种商品为出口商品,以其他商品为进口商品。
这种比较优势引起了贸易,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核心内容。
之后,要素比较理论又提出了“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这一概念。
要素比较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因要素的分布和活用不同而导致生产成本差异,进而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
例如,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源成本较低的国家会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
二、新古典主义理论阶段新古典主义理论阶段主要涵盖了重心转移理论、扩大贸易理论和准新古典主义理论等三个时期。
重心转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产物。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缓慢转移是由于生产活动的要素成本不同而导致的。
由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的变化所引起的贸易转移称为重心转移。
扩大贸易的理论研究集中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
经贸论坛151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刘赖莎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摘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均得到较好发展。
在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国际贸易理论属于十分重要的依据,也是促进国际贸易良好发展的重要支持,因而清楚认识及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也就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更好支持与保障,奠定理想的基础。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新趋向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1-0151-01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形势下,各个国家对国际贸易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因而国际贸易理论也需要实现更好发展。
在当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实现其更好发展及应用,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探索其发展思路,且需要充分把握其发展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国际贸易理论更好符合实际需求,才能够使其指导作用及保障作用实现更好发挥,促使国际贸易能够实现更理想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就以往国际贸易理论来看,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还有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于这两方面理论而言,其组合之后形成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后,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及扩张,在这种形势下经济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并且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主流。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格局也有较显著变化发生,这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一直到结束第二次世界战争之后,由于世界格局受到较大冲击,国际贸易理论也就发生很大程度转变。
依据优势理论可知,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而言,其思想理想主要为积极提升劳动效率,以使得生产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展,在这一理论中,其核心内容为两个国家均生产产品状况下,促使生产双方均得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收益,因而国际贸易理论的本质就是双赢理论。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虽然国际贸易表现出一定优势,然而对于理论涵盖,绝对理论所表现出优势,具有较显著片面性以及缺失性,对于产品所处劣势方位为能够充分表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过程
重商主义
基本思想 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 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 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 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 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 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进口。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间关系属于“零和”博弈。即财富是一定的 ,己方得到的相对更多的财富必须建立于其他国家损失的基 础上。所以一个国家要改变或改善自己的国际地位,就只有 掠夺别国的财富。
三、 里昂惕夫悖论
2、内容
按照H-O理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稀 缺的国家,其对外贸易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Leontief)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年200 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 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一难题 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3、H-O理论的内容
一国出口的是那些比较密集地使用在本国丰裕因而 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那些需要 在生产上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而昂贵的要素所生产的 产品。
即: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即: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 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 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劳动耗费与生产成本或费用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数字说明
设有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产品X和Y,使用一种生产要 素-劳动,即一个简单的2×2×1的模型。在两个国家的 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之前和分工之后,单位产品的劳动 耗费情况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