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催化剂”,叩开化学的美育之门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化学本身具有很强 的规律性 、系统性和科学性,存在着一种理性 的科 学 内在美 。比如化学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的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反 映 了 化 学 反应 量 的 规 律 。再 如俄 国化 学 家 门捷 列 夫 发 现 并 创 立 的元 素 周期 律 和 元 素 周 期 表 ,,足 存 他 “ 经 过多次史精密的实验完善并维护 了周期表 的完荚性 ”之后完成的。简单表 格的元素周期表 ,演化i 化学 世界神奇纷繁 、干, ¨ 叟万 化 的 景 象 ,成 为 人 类 探 索 自然 期 发 的金 钥 匙 ,从 而 使 令 人 眼 花 绦 乱 的化 学 世 界显 示 “ 和 谐 有 序 的 本 质 。还有 化 学 学 科 中特 { 何的语言——化 学用 语,足从化学 学科 K期发展 过程 中提炼、升华 、规 范出米的 “ 学 世界语 ”。看懂化 学用语就 口 以了解物 化 J ‘ 质 内部 及 变化 的微 妙 ,具 有 化 繁 为 简 的魅 力 。
二 、探 析 化学 的 内容美
化学源于 自然 ,而 自然本 身就 蕴藏着美, 自然美是化学美的基础. 学 自然美在化学教育过程 中被广 泛地 反映出来。 化
( )化 学物质 的外在 形 态美 一
晶莹 华 贵 的八 面 体金 刚石 ,光 彩 夺 目,美 如 蓝 宝 石 的胆 矾 ,透 明似 水 晶 的 明矾 , 晶莹 剔 透 给 人 以直 观 的 形 态 美 ; 形 如 鱼 蛋 的尿素 ,洒如珍珠 的水银 ,苏杭的湖光 山色 ,桂林的如画 山水 ,石 林的突兀奇峰等大 自然 的佳作 ,无不源于化学 变化 的鬼斧神 工 。巧 夺 天 工 、千 恣 百态 的钟 乳石 、石 笋 , 其 实 质 都 是 :C C 3 - 0 +H 0 C (C 3 2和 C (C 3 2 A 0 - C 2f+H 0反 a 0 4C 2 2 = a H 0 ) a H 0 ) =C C 34 0 - 2 应 的终极表现 ;而画家描绘 出色彩缤纷 的至艳至美 的画图,则是铁红、锌 钡 白等化学颜料合理调配 的结果;石膏头像和石 膏模 型精美 的艺术 品,都是化学物质美 的缩 影。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美育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而化学学科是给人美感颇多的一种学科,五颜六色的物质,千变万化的颜色改变,无不体现出一种化学学科独特的美。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自我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化学学科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几年来,自己就在自己的化学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教学的美育教育实验,也曾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收获。
比如,在自己的化学教学中,自己曾经利用上课时间,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歌诀和一些顺口溜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十分轻松的进程中,达到自己的化学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大限度的无障碍化,从而达到学科学习成效的最大化。
比如在教授“化合价”一课时,便将其变成顺口溜“氢银钾钠正一价,氟氯元素负一价,钡锌钙镁正二价,三铝四硅氧负二”。
这样使学生很难记忆、又很抽象的知识变的很容易,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电解水实验时,采用谐音记忆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父亲正痒”这样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达到对化学知识的自然生成的记忆,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还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把有关的化学学科彩图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让学生在亲手操作的同时感受化学之美,还有将一些化学内容改成趣味实验,是很难理解的知识变得易接受,如在讲酒精可燃性时,做了“烧不坏手帕”的趣味实验,这样就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达到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摆脱了化学学科的枯燥的记忆的苦恼,在一种美感的过程中达到对化学学科的有效的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化学知识,也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应该说,在学生把学习日益视为一种简单枯燥的的机械活动的今天,这种尝试自己的独特的实践意义,相信一定会为各位教学同仁在自己的教学中达到肯定性认知。
总之,自己几年来在自己的化学学科中,进行了一番尝试性的试验,缺点肯定是有的,自己今后一定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使这种尝试,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臻于完美。
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讨-精品文档
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讨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包含了美的科学,化学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一、化学中美的表现形式1.自然美自然美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自然界物质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艳丽的色彩,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特征等形态美;第二种是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美。
2.科学美科学美是化学美的本质内容,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性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
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了自然界的内在和谐。
化学的科学美主要表现为化学的事实美、化学的学科美、化学的理论美和化学的实验美。
(1)事实美。
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众多化学家在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把古代思辨、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被恩格斯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对于自己能取得如此成就,他自己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我比我周围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就的话,那主要――不,我可以说,几乎单纯地――是由于不懈的努力。
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获得更多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放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比起一般人能够更加专注和坚持,而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比别人高多少。
(2)学科美。
化学科学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科学性,存在着学科美的很多因素。
化学学科中大量美妙的符号、奇特的式子、新颖的与丰富的理论、公式和方法,化学概念、公式、符号、理论、结构以其简单、对称、和谐、统一和新奇构成化学学科美的独特内容和形式。
化学用语美是学科美最明显的一种体现方式,从最佳抽象形式表现感性的形式美。
某些元素符号代表了发现者的理想、情操,使元素符号成为美的感性形象,如居里夫妇以钋、镭元素符号怀念自己的祖国――波兰。
揭开化学的美丽面纱
揭开化学的美丽面纱作者:周贺英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6期摘要: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化学这个科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本身“不太明显”的美育因素,将知识技能的教学与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美的“嗅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美育;实验在很多人眼中,化学这门学科与生活之间还是有一段相对遥远的距离,其实不然,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可以说,我们就生活在化学世界中。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外,还要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摆脱对化学这个学科“枯燥”的刻板印象,让学生见识到化学独特的“美”,激发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热情。
化学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在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美育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是我在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美育的心得。
一、雕琢课堂语言让学生感受化学的语言之美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概念抽象、内容复杂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的言语为主,就算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再普及,它也只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助手”,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才是教学不可动摇的根基。
对于教师的课堂语言,一是要清楚准确,详略得当,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严谨性很强的学科,对待化学学习一定要抱着谨慎的态度;二是要通俗易懂,由浅入深,高中化学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解释问题;三是要优美动人、富有韵律,当学生随着老师的指引探索课文,在无形当中,他们就会已学会了课本知识。
例如,在解释“将pH=4的盐酸稀释10000倍,得到的溶液pH≠8”这个关键例子时,我先是运用理论的知识来解释,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一脸茫然,难以消化,我就换个角度,询问学生们:“若往糖水里一直加水,糖水会变咸吗?”经我这么一启发,许多学生都露出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就是课堂语言的魅力吧,教师的课堂语言能起到引人入胜、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运用得当的话,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摘要在理科教学过程中,美育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强化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化学美育文学美和谐美创造美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118-02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化学教学更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要增强化学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将化学教学升华为一门艺术。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加强美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美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视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促进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因素,增进求知兴趣。
在享受美的情趣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及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情操,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使教书育人过程化于心,践于行。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化学的内容美一些人认为,化学总和恶臭、毒性、燃烧、爆炸、污染、致癌相联系着,认为化学和美学没有共同之处。
其实,这是不对的。
化学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一般都是均衡、对称、整齐的,它所表现出的各种形态,就是存在于这些物质形式中的自然美。
如讲到物质结构时,介绍氯化钠为正六面体、苯为六角平面形、甲烷为正四面体、明矾为八面体等。
通过这些物质结构形态的介绍,可使学生欣赏到物质结构形态和形式的自然美。
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能力,将自然界的物质塑造成千姿百态。
如讲到碳酸盐时,介绍石灰岩洞里悬挂的钟乳石、挺拔耸立的石笋和石柱;讲到氧化铝时,介绍如果氧化铝晶体里含有微量杂质而使它呈鲜明的颜色,就是宝石,红色的是红宝石,蓝色的称蓝宝石等,这些都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内容美,将化学学科的内容用美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到化学内容是美的,达到以美激情的作用,使学生爱美、追美到创新美,增强探索自然、寻求美的兴趣和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化学教学是一门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与美育相结合。
事实上,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是有益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融入美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中存在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实验性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但通过融入美育元素,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段将这些概念可视化、美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教授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绘图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各种化学反应的速率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反应速率的概念。
融入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化学是一门与物质相联系的学科,通过融入美育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欣赏不同的物质形态和性质,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各种变化,让他们体验化学实验中美妙的颜色变化、形状变化等,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融入美育还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化学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科,通过融入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或手工制作模型的方式展示不同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让学生在美的启发下思考和探索新的化学概念和实验。
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将来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美育不仅仅是指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培养,更涉及到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
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感知深度和情感表达等,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完善。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意义、方法和效果吧。
一、意义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育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化学式而感到枯燥乏味,而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画、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思考和表达。
化学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化学知识本身也是美的体现,通过美育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的美,培养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审美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美感、化学现象的美妙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爱和喜爱。
4. 整合跨学科知识美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融入美育的方法1. 利用图画展示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展示化学知识,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
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实验的结果等,让学生通过图画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 利用实物展示化学现象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展示化学现象,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接触实物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器材、化学制品等实物让学生亲自观看和操作,感受化学的美和神奇。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化学教学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育意识。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验和观察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和感受化学现象的变化,可以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美观特色的实验,如颜色变化明显的实验、产生美丽晶体的实验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美。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化学示范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美观的化学示范,如燃烧剧状的金属、彩色火焰实验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美观的图表、图片和视频来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观赏美丽的图像和动态影像来感受化学的美。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用来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作品中的化学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化学创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化学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科学,学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美感的化学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创作、科学摄影、化学艺术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文化创作,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化学美的理解和感受。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验和观察化学现象、选择美观的化学示范和教学资源、开展化学创作活动以及组织参观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热爱化学。
巧用四类“催化剂”,激活化学课堂
巧用四类“催化剂”,激活化学课堂作者:缪满萍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年第07期众所周知,学生需要的是精彩的课堂,享受学习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幸福感,并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兴趣,需要每一位老师深入研究。
那么如何激活化学课堂,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需要利用好以下四剂“催化剂”。
催化——需要“兴趣”为核心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做为第一剂“催化剂”,能快速为学生开启化学之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首先,沪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化学物质,这本身就能激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而且还设置了一些生活问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和环境实际,让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学会生活的乐趣。
在开学的第一节化学课,我设计了几个化学魔术:空瓶生烟、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化学课成他们感兴趣的课。
催化——需要“幽默”作伴侣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作为第二剂“催化剂”,能让化学课堂气氛活跃,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
幽默的讲解,能使学生微笑着领悟;幽默的比喻,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幽默的动作,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幽默能化枯燥为乐趣;幽默更能缓和课堂紧张气氛,活跃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和谐师生关系。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如果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我会用一些幽默的段子让学生在微笑中记忆。
在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有一个需要记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知识点,我给学生们编了一句:洋锅铝铁盖,哪家美。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通过诙谐幽默的一句话记住地壳中前八位元素。
在初中阶段涉及到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关于气体的制取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可以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口诀把注意点给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出错了。
当然也可以通过漫画、表格、图片等方式将枯燥的知识条理化、形象化、幽默化。
让美育走进化学课堂
美术课堂中发挥作 用 如何让小组讨论在
榜样作用。 在学生交流讨论时 , 教师不能简单旁观 , 而要积极主动 参与 , 此时教师应成为学生平等的朋友 、 伙伴 、 辅导员 。和学生共 同学习 , 共同探讨 , 共 同研究 , 并认真倾听来 自每位学生的不同心 声 ,为学生的 自主学 习和高效学习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 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 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观 点大胆去争辩。直到学生对提出问题作 出正确回答 , 达成一致意
立思考 的好习惯 , 而且能使小组讨 论达 到最佳效果 。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生积极互动。 创 设 民主 情 境
教师在课上要与学生积极主动配合 、 共同进步。教师不仅要
不 的内容宜处理 为谈话法 , 娓娓道来 , 听起来轻松 自然 ; 有的 内容逻 起到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更是学生有效学 习的合作伙伴 , 仅和 同学生们一起讨论 、 一起交流 , 还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 辑性强 , 需要准确掌握 , 教师应选择错落有致 、 精心设计的系列语 句。总之 , 教学时针对不同内容应抑扬顿挫 , 峰 回路转 , 这就是化
能力 、 成绩等方面存在差异 。小 亿 、 隆 的 实 验 ,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中 , 如 果 能 够 利 用 教 性格 、
' = ,
・
∞ 吕
圣
留
手 操 作, 见 证了 奇 妙的 化 学 现 象, 受 到 美的 熏 时调配好每个学生在组内的角色。
垮
陶, 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 从而进一
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
从美育的角度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从美育的角度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者:卢厚文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3期【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美育【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0108-0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学科蕴含许多自然美,如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装置、化学药品、实验现象、实验操作,都体现了一种简洁直观的形式美。
同时,在化学实验中,科学家的执着、严谨、奉献精神和创造精神,是一种内在美。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美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他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此,笔者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美育的途径。
一、化学实验内容与美育的结合许多化学实验内容展示了美的世界。
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美”,引导学生欣赏化学实验内容之美。
这样,教师在提高学生实验的操作水平和认知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从哲学角度看来,美是真与善的统一。
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只有实现真与善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化学实验内容之美。
为此,教师应“以真创美、以美导真”,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学到化学知识,感知化学之真;同时“以善创美,以美扬善”,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情操教育,感知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自然科学的“善”。
当“真”与“善”得到统一,学生就能获得美育上的熏陶。
如教学《燃烧的条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增加这样的实验步骤,把玻璃导管插进热水之中,在靠近白磷的地方鼓入空气,并且让学生探究:白磷和红磷都放在铜片上,为什么白磷可以燃烧而红磷不能?在热水中为什么白磷不能燃烧,放到空气中也不能燃烧?为什么红磷经过加热,也可以在空气里燃烧。
学生经过实验知道,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氧气和自身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教师指导学生从现象中分析爆炸、自燃发生的原因和原理,从而总结预防火灾的措施,认识“鬼火”“天火”发生的原因,从而认识事物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变化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只有通过事物内因和外因,才能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通过这一方法,使学生在学到知识,得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获得事物真理的基础上,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了真与善的统一,受到美的教育。
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美育在教育现代化中有其特殊的贡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育固然是美术、音乐等学科的主要任务,但它与其它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美育与化学教育更有其内在的联系,因为化学本身蕴藏着无限神奇的美,重视化学教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现代美育理念,注重教师形象的潜移默化1、树立现代美育理念,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要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不只是音乐、美术教育的任务。
”中学化学本身蕴藏着无限神奇的美,把化学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在促使学生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促使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智力和能力、身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让学生认识一个美的化学世界。
美育在当代化学改革中不仅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教师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造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2、注重教师美的形象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美感的人榜样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绝大多数学生都把先进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与学生朝夕与共的教师,能够充分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因此教师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有一股不可低估的能量。
教师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等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且有助于学生塑造美。
因此教师美的形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让美育搭桥,建立现代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建立新型关系既是现代教育中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内容和任务。
1、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在审美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
①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审美眼光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赞赏眼光和鼓励声中不断进步。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
化学教学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素养聂振军【作者单位】:民勤六中【摘要】: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等科学素养。
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值得重视,应认真探索。
其实我们的化学课堂中无不存在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揭示美的真谛。
【关键词】:化学教学美育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观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
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可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实现。
在学校中,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相并列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是“五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
1、问题的提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鲍姆嘉通主张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去研究人的感性认识问题,于是创立了“美学”,而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家席勒则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教育,认为“要使感性的人上升到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于是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协调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形象化情感教育领域——游戏冲动,亦即美育。
从美学史和教育史的角度看,在西方,从柏拉图到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从孔子、孟子到苏轼、朱熹,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美育的性质问题,但却都认为美和艺术可以陶情养性,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
而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梁启超、王国维则明确提出“情感教育”和“心育”论的主张。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以较明确的语言将美育的性质定义为“情感教育”,从而继席勒之后,为美育进一步确定了独立的意义和地位。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既是一项工作要求,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化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美学因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全面落实化学课教学目标的有机部分。
本文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内容和形式,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化学教学;实施美育;学习效率;审美能力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正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贯彻美育的化学教育同样是不完全的教育。
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发掘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
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第一、从教学目标看,化学学科同样具有美育的任务。
第二、从美学的原理看,化学本身蕴涵着极丰富的科学美。
美育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着特殊作用且有利于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健康成长。
第三、从教学对象看,当今的青少年思想敏锐,追求完美的特点突出,因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学习化学,是符合其心理特征的。
第四、从当前的化学教学实际看,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量的练习和讲解,仅有的一些化学实验也是紧扣高考这个目标,这种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教学的成效不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挖掘化学中的美育因素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自然美是化学美的基础。
化学知识来自自然,而自然本身就蕴藏着美,化学自然美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被广泛地反映出来,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第一,跟自然界物质相联系,具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等特征的形态美。
第二,通过化学物质所特有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的动态美。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美育化学教学中的美育研究也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立足于“以美育人”的时代诉求,为科学学科中实施美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探索美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下文将从化学学科独特视角出发,阐述化学美育的价值、内涵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水准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建构。
一、化学美育的价值审美教育能完善个体的人格、促进社会的和谐。
化学美作为科学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普遍存在的,化学美育作为科学美育的具体途径之一,具有多重价值。
其一,化学美育是培育化学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是美与创造是不可分割的,《美学大观》中写到:“美的本质是人类借助自然对现实生活的自由创造。
哪里有人类的创造,哪里就有美。
”化学是一门非常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每年有百万计的新物质被解析,被应用,故化学中的美无处不在。
二是科学创新活动中通常通过追求美的形式而逐渐走向真理。
麦卡里斯特曾说:“现代科学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就是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他们的审美感觉能够引导他们达到真理。
”其二,化学美育是落实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有效路径之一。
在传统学科教育模式中,科学课程主要关注科学素养,人文课程主要关注人文素养,科学和人文像没有交点的平行线。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和人文的融会贯通将会是未来学术研究的潮流并形成一种文化”。
要实现两者的融合,在不同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领域,科学美育是优先选择的方式。
其三,科学美育的终极目标应达到“真善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叶朗教授认为: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诗意的人生是“美”的、创造的人生是“真”的、爱的人生是“善”的。
这里的“真”指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科学创造的真实过程,创造的过程本身也是审美的过程,实现“美”与“真”的统一;当学生在充满诗意的“美”的世界中时,会获得一种爱的、幸福的、感恩的体验,从而去努力追求自身的高尚志趣和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尽力做到“美”与“善”的和谐统一。
化学美育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
1 . 多样 性 。化 学研 究 的对 象 是 自然界 中各 种各
样 的物质 , 这些物质本身千姿百态 、 形状 各异 , 这是 它们 的状态美 ; 另外 , 不 同的化学物质 又呈现 出绚 丽多彩的颜色 , 如孔雀石 的斑斓 、 水晶石 的璀璨等 , 都体现着化学物质的色泽美 ; 化学实验 中还拥有千 变万化 的现象美 , ? 如美丽的“ 喷泉实验” 、 奇妙 、 光亮
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化学美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图分类号】G 7 1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8 8 1 ( 2 0 l 3 ) 0 4 - 0 2 0 7 — 0 2
化学作为一门 自然科学也有其独特的美 , 它反 映着 自然界的真实性和运动性 。作为化学工作者 , 在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 中,我们也要善于挖掘美 、 发现美并宣传美 , 以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 美和 化学 美育 的概 念
一
的“ 银镜反应 ” 等; 此外还 有物质的结构美 、 化学理 论的守恒美等 , 都反映了化学学科美的多样性。 2 . 对立统一性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对 立统一体。而化学反映着 自然界的真实性 , 其完善 的理 论体 系 中也存 在着 对立 统一 的 和谐美 。如化 学
、
( 一) 化 学美。 化 学美 是科 学美 的一种 表现 形式 。 化 学 物 质 的组 成 、 结构 、 性质 、 运 动 和变 化 以及 相 关
能源 、 开发新药物 , 运用在航空航天技术上等等。总 之, 化学创造性的技术在我们的生活 中无处不在。
( 二) 化 学美的特殊表现形式 1 . 化学物质的美。化学物质的美不仅表现在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11月
教育
测量与评价
刘大华(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高级教师)
一提到美的学科,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语文,因为它充满诗情画意,能品自然清新的语言之美,悟曲径通幽的构思之美,绘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而自然科学却被他们以“符号太多,要求太过严谨”而排除在“美的学科”之外。
殊不知,自然学科,尤其是化学,也是充满魅力的,它具有变化无穷的表象魅力、无可替代的实用魅力:化学是有颜色的,化学物质五彩缤纷,艳丽而绚烂;化学是有味道的,化学物质味道丰富,甘甜而醇美……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学是不折不扣的“美的学科”,具有自然之美、科学之美。
只要教师在化学课堂中抓住“催化剂”,彰显化学魅力,将美育渗透入课堂的每一处,就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创新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听觉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与完成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言语,即使是在计算机广泛普及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也无法完全取代教师口耳相传这种最基本的教育模式。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首先应该体现出直观形象美,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风趣。
如,有机化学中讲授外形很相似的(苯)
、(甲苯)、
(苯酚)侧链和苯环相互影响时,
教师就可以用“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会拥有积极的人生”来贴切形容。
又如,在讲外因对可逆反应平衡移动影响时,若教师运用理论阐述,学生理解往往十分困难,但如果这样讲解———“平
衡移动原理”就是“逆反心理”原理,就是“水往低处流”原理,就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原理,就是“扶贫帮困”的公平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仗义疏财……学生无一例外会开心一笑,因此记忆深刻,容易理解。
这正如《学记》中所说:“君子之教,
喻也。
”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化学系列知识的特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授。
比如,2011年国际化学年,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用交响乐的方式演绎,气势磅礴,风靡全国,掀起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潮。
又如,将化学反应与《青花瓷》结合,“电石偷偷去游泳生成乙炔气,点燃后变乙炔焰,高温几千几……”,寥寥数语将电石的性质与用途表达得淋漓尽致,且留有思考空间,文字俏皮灵动,一个个画面呼之欲出。
“苯遇高锰酸钾变色不容易,甲苯上加硝基,在苯中的碘分子紫色多美丽,就为萃取埋下了伏笔……”,朦胧典雅的意境、清新流畅的旋律,在课堂响起,让不少学生听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冲动,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化学,接受理解了化学学科知识。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将充沛的感情、浓郁的美感注入语言、谱出旋律,可敲击学生的心灵之火,可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用精心设计的板书,让学生鉴赏科学的“发散美”
美感首先来自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得最多的就是教师的板书。
尽管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深入,
板找准“催化剂”,叩开化学的美育之门
荫随笔与感悟
63
2019年11
月
教育
测量与评价
责任编辑/林
洁
书功能呈现越来越弱化的趋势,教室内黑板形同虚设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图像等视觉材料与学习效率之间不是直线而是倒U 形曲线的关系,因为高度逼真的视觉材料中包含了过多细节,许多无关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他们对有关信息的学习。
而传统的板书高度概括了教师课堂的教学思路,放大了课堂重点,是教材内容的再补充,能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作用。
如,讲授乙醇的性质时,教师可将板书设计成一个“酒”字,形象新颖且鲜明深刻;讲金属铝的性质时,可先展示一个易拉罐,然后粘在黑板上,以其为中心向四周或向上设计成太阳或一棵树,学生均能为之一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诚然,化学是研究宏观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微观解释的学科,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可增大容量、延伸视野,让学生轻松看见微观反应机理、
粒子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成长的阶梯,也是一种“有声”
的板书。
如,讲授盐类水解原理时,可播放氯化铵水解视频,氯化铵溶解于水并电离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在与美丽自由的水分子碰撞的过程中,夺取了水分子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
生动的画面直观地诠释了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定义不言自明。
赏心悦目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音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心情,也唤醒了学生思维的活力,
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三、用严谨规范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操作美”
杨振宁教授说:“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样的感觉。
”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规律的化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美感的和谐体,化学课堂开设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更是美不胜收。
如,介绍各种基本仪器时,学生能感受到仪器形状的造型美;在组装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流程时,学生能感受实验装置的组合美;各种反应伴随的光、热、火花、颜色变化,学生能感受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教师严谨规范的操作,学生能感受科学的操作美。
比如,Na 与H 2O 的反应,同学们可以清楚
地观察到“浮、熔、游、响、红”的变化多端的现象美。
“滴水生火”“吹气生火”,听上去似乎违背常理、无法想象,但当教师在课堂上严谨规范、行云流水般地演示出来,棉花燃烧的刹那间,学生就会在惊喜中回过神来,原来是Na 2O 2与H 2O 、
Na 2O 2与CO 2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奇异美。
教师引领化学实验中丰富多彩的变化不仅能反映物质的性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美的直观感受,鉴赏到化学变化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水常无华,相荡以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发现美、师生分享美、学生欣赏并创造美的过程。
化学教师唯有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深入挖掘学科内部的美的元素,才能让化学课堂成为审美盛宴,才能培养出懂得欣赏自然之美、
科学之美的人才。
随笔与感悟荫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