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务员行测指导
2012年行测指导:总结常识判断解题技巧.doc
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答题能力。
授课过程中,考生都十二分关注的问题是:老师,常识判断怎么复习,有没有答题技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就内容上来说,常识主要侧重对时事和国情社情的考察,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方法上来说,常识判断也有很多命题思路是可以破解的,考生也是可以用技巧答题的!国考常识难度较一般省市要高,但是其难度的体现不在于考点超出考生知识范围,其难在于设置很多逻辑障碍,需要你分析题目、找出应对锁的钥匙。
钥匙一:求同存异法2011-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A。
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
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
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B。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
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所以B项正确。
这样看来,这个题考查考生对90年代一项民族政策的把握,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考得太难太过了,这道题的正确率是相对较低的。
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是有技巧的,A、C、D三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讲发展,只有B项是在讲团结。
大家结合一下目前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首先要强调的必须是团结!这是国考的一种出题思路。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直接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
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几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或有共同的特征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剩余的选项中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必杀技行测不看选项直接答案绝杀
在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旨概括又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重要题型。
片段阅读文字量大,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和解题,不仅影响言语部分做题,还会影响其他模块试题作答。
因此,阅读速度和质量是关键。
为了解决阅读速度和质量问题,总结了主旨概括题略看技巧,供大家复习参考。
推荐:公务员精英学院主旨概括题课程讲解一、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前后分句是一种递进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不但……而且……”。
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有“不仅”,“不单” “不独”、“不只”、“不光”等;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
此外还有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甚至”表示二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有趣的是”等。
递进后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后面分句是重点。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二级递进是重点,多重递进最后是重点。
因此,递进之后要看,递进之前可不看。
例如:【例1】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了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奥运会的交通环境C. 北京人的两种意识D. 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答案】C【解析】递进之后是重点,我们通过表递进的关联词“更重要的是”,把握后面的主题句,确定正确答案为C。
递进之前“公交优先战略”不是作者想表达的重点。
二、转折之后要看,转折之前可不看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前后分句是一种转折关系。
前面分句说出一层意思,后面分句说出另外一层意思,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表示转折关系的典型关联词是“虽然……但是……”。
跟“虽然”作用相同的还有“尽管”、“虽说”、“固然”等;跟“但是”作用相同的还有“可是”、“不过”、“然而”、“却”等。
2012公务员行测技巧
2012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考的范围太广了,是知识的大杂汇,做真题才是硬道理,最好有解析的真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别死背硬记!还有就是一些应试技巧了!也提几点供你参考一\答题时间分配策略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时间紧、试题具备一定难度,因此,考生不要在进考场时给自己定下任何不现实的目标,例如一定要把题做完,一定要取得高分,这无形之间给自己带来了压力和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要想取胜应当在做题时把握一个原则,即先易后难,保证成功率。
这个原则的意思就是不要赶时间、赶进度,要做一个保证对一个。
换一个角度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题量在80道左右,如果考生只做了70道题,却做对了60个,这样就可以保证分数过线;相反,如果总题量80道,做完了80道,却只答对了40道,那就过不了线。
在考试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做完的过不了线,没做完的却过了线,这就体现出正确率的问题。
因此,考生完全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答题的先后顺序,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以保证答题的正确率二\各种题型应对办法(一)图形推理总体而言,图形推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规律,形的规律和数的规律。
所谓形的规律就是指图形在形状位置方面的规律,具体而言包括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叠加(去同存异、去异存同、同异皆存)、旋转(顺时针、逆时针)、结构、拆分、重组等。
所谓数的规律就是指图形的元素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包括递增、递减、奇偶相隔、不变等,而常见的元素则有点(交点、重心)、边(直线段、曲线段)、角(锐角、直角、钝角)、封闭区域、笔划、面积、体积等。
考生若能熟记这些规律并灵活地识别和运用,就能轻松应对图形推理题。
(二)定义判断总体而言,定义判断题难度一般,但由于其对细节判断要求较高而耗时较长,考生在这一题型备考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速度的因素。
我们在做定义判断题之前在大脑中准备要四个“箩筐”,它们分别是:主体、条件、手段、目的,在阅读定义的同时,把具体的信息投放到相应的箩筐中,将众多紊乱的信息清晰化、条理化,并确定其中的核心类信息,强化自己对定义的理解,从而迅速而准确地解题。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
对于准备参加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一部分一部分地吃透行测,最终达到全胜。
下面,我们就行测五大部分应该怎样备考为考生做一个纲领性的提点,希望帮助考生找到正确的复习之路,实现不浪费时间,不走弯路,高效率备考的最佳状态。
考生可结合《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备考。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一)选词填空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多积累一些常见词语打牢基础知识体系。
另外,要想答好选词填空,不仅仅需要打牢基本的语文功底,还需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
(二)片段阅读要注重提高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要学会抓材料关键。
抓住关键,就能对题干中的某些信息产生敏感,形成条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题点,得出正确答案。
多方关注,增加见识、培养语感。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试题体裁以议论文为主,新闻调查、时评、杂文、散文、讲座访谈类材料居多。
这些材料多来自、《了望东方周刊》、《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报纸、网站,其他则散见于《百科知识》《半月谈》、《阅读与鉴赏》等,还有部分材料来源于名家着作。
备考过程中,应多关注以上内容,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
二、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备考重点在于全面了解并熟练掌握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的解题要点,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
灵活运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二)类比推理备考重点在于词项间关系的掌握,尽可能多的了解词项间的各种关系,那么即使出现了关系的组合,也能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演绎推理以可能性推理为主,“必然”和“可能”相互结合:考生应注重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相结合的一些题型,在解答一些可能性推理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必然性推理的知识得出结论,因此考生应提高综合能力。
2012年公务员行测答题秘诀
2012年公务员行测答题秘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务员岗位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梦想。
而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部分被认为是最难的。
那么,如何在2012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拿到高分呢?以下是一些行测答题的秘诀。
一、考前的准备在考前,了解考试命题的规律和题型分布,进行一些模拟测试和适当的练习很有必要。
还要学会设置时间和技巧。
比如说,有些题目需要反复推敲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如果时间分配不当,会导致整套试卷难以顺利完成。
二、拿到试题后的处理首先是告别紧张心态。
遇到难题,出题人也不是特意选的,大家都只是做自己的工作。
所以,若从纸面试题的字面上来理解,只能会降低答题正确率。
要学会从题目中找规律,深度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隐含规律,使用逻辑思维来解题。
三、关注答题时的细节在考试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审题,也需要注意细节。
首先是填涂答题卡,其次是保持答卷的整洁。
这是因为涂卡工作很可能会出现差错,如果出现涂卡错误,绝对不能让别人帮你改,否则考试当场作废。
而在答题时,必须要注意规范性,一定要写清楚和整洁。
其次,要善用答题卡上的提供的线索(比如“最符合”“最主要”等词汇),因为这些词汇会是这些人目标分数的构成部分,关键在于读懂题目,正确答案很可能埋在问题深深处。
四、做好心理准备公务员考试紧张程度不亚于高考,根据不同的人的想法打分。
如果考生紧张,很可能会影响答题的质量。
所以在考前做好心理准备,纾解压力很重要。
在考试中要保持冷静,保持平常心态,这样也能结合心理感受题目中要表达的涵义。
总之,想拿高分,除了平时的备考和练习外,在考场上的细节和策略也非常重要。
公务员考试不是通过一天两天的准备就可以轻松通过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除了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外,更需要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恒心。
2012年行测指导:高效备考四大战术.doc
高效备考战术之“转变战术”最后冲刺阶段,考生需要从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因为答题能力和解题水平到了这一阶段已基本定型,此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质量较高的两套题进行模拟训练,保持考试状态即可。
在该阶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备考策略可以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专家对行测训练的建议是:要突出备考重点,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的判断推理部分(类比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要重点训练,而对于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此时再加强训练,备考效果也是有限的,应该有所取舍。
高效备考战术之“各个击破”在考试前数学运算部分要着重复习并掌握五个知识要点:数的整除特性、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偶性与质合性、同余与剩余、尾数特性与尾数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逻辑填空主要考查词义、语法、语用及成语等内容,其中词义是重点,成语是难点,要熟练掌握一些易错成语的词义和用法。
片段阅读的重点是主旨型、主题概括型、细节理解型和语句连贯型,尤其加强前两种的复习。
文章阅读部分要训练自己快速掌握文章的核心信息,有针对性的作答题目。
判断推理部分的图形推理主要复习空间形式的图形推理,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做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标点法、假设排除法等方法来准确解题。
逻辑判断部分在此阶段一是要结合做过的题目理解知识点的含义。
二是对于日常理解有偏差的知识点,要重点记忆。
要做好定义判断,不仅要了解定义的要素以及定义的逻辑方法,熟悉解答定义判断的解题步骤。
资料分析部分要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基本概念,比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等,再加之一些真题的演练和模拟的巩固,逐步形成个人的解题习惯,提升解题速度。
常识判断部分在此阶段要尽可能的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根据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记忆,例如:我国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部分。
高效备考战术之“温故知新” 具体方法上,可以把以前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翻看或是重做,最重要的是要对之前备考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再做这些题目的时候,可能会有新的解题方法或者快速解题的技巧,一定要注意多总结。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哪项是我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A.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B.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戊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研制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D.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SAR测图系统”研制成功,至此,我国可成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从万米高空获取高分辨率测绘数据,及时动态监测地理国情2.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B.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C.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D.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3.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提出: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③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述口号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商联不属于民主党派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C.无党派人士是指不参加中国共产党也不参加民主党派的普通群众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5.关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升值B.欧元区经济低迷C.巨额财政赤字D.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协调6.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贴现率B.降低央行基准利率C.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D.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7.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其弟子言行B.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8.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C.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D.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融为一体9.关于这张古代作战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役发生在南北朝时期B.交战双方是齐国和韩国C.历史上称其为“马陵之战” D.孙膑、白起是交战双方的指挥者10.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一神论宗教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D.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11.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2012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指南
2012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指南
当你翻开此文时,相信你已经在为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了,可能此时的你正处于迷茫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后简称行测)考查的范围广、内容杂,该从何处入手进行备考?或许此时的你也很无奈,漫长的复习之路该如何安排?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为你一层一层地揭开行测备考神秘的面纱,为您的公考助添一臂之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复习备考前首先应该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其占据了笔试的半壁江山,难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申论考试不同的是,每年的行测考试都会划有相应的最低分数线,如果考生达不到相应的分数线,则总分再高也无济于事。
国考行测涉及的内容有五个部分:数量关系(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和资料分析。
每年的考查内容均万变不离其宗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在具体的题型上稍有变化。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复习。
综观201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且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题涉及的面比较广,包含了政治、经济、法律、逻辑、数学、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
题量大、时间紧,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要取得高分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它要求考生具备很强的快速反应能力。
从行测考察的目的来看,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因此死记硬背这些古老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这也为我们备考指明了方向——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思路,熟悉题型和考点,提高答题速度。
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2012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指导:推理类题目两大重点方法
本次公务员文集上传了所有公务员复习秘笈,包括行测和申论。
大家直接搜索"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或者"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即可搜索到所有资料秘笈,每一份都是极品资料,看完如果上不了公务员,你来找我!解答分析推理类题目有排除法、代入法和假设法这三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找突破口法和图表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直接推理的方法,要重点掌握。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讲解。
一、找突破口法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找突破口法的解题步骤:第一步,了解背景条件。
通读题干了解题目涉及的元素及题目要求,注意这些元素分类和属性如时间、位置以及数字等限制条件。
第二步,找到隐含条件。
题目中的条件可分成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两种。
显性条件即原文段落已明确给出的条件,而隐含条件是必须通过推理才能得出的条件。
需要对题干显性条件综合、递推和简化从而得到隐含条件。
第三步,推理得出答案。
在挖掘到隐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推导,当把所有隐含的条件推出后,答案就可得出。
例题1: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中公解析:首先通过阅读题干内容可知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两次考试都是岗位第一。
公考中,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是因为时间不够用而只完成了少量的题。
201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数学运算高分技巧
2012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数学运算高分技巧带入排除法是应对客观题的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考试的数学运算中,灵活应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有效避开解题的常规思路,直接从选项出发,通过直接或选择性代入,迅速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
例题:某四位数各个位数之和是22,其中千位与个位数字之和比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小2,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比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大6,千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比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小10,则这个四位数是( )。
A.5395B.4756C.1759D.8392解题分析:题目中要求是一个四位数,且给出四个条件,显然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此四位数各个位数的数字。
但此题若用代入排除法,即验证此数是否符合题中条件,可轻易得出符合题意的仅C项。
故此题答案为C。
尾数法是指在考试过程中,不计算算式各项的值,只考虑算式各项的尾数,进而确定结果的尾数。
由此在选项中确定含此尾数的选项。
在江西中考试中,尾数的考查主要是几个数和、差、积的尾数或自然数多次方的尾数。
尾数法一般适用于,题目计算量很大或者很难计算出结果的题目。
例题:173×173×173-162×162×162=( )A.926183B.936185C.926187D.926189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尾数的计算,虽然此题是简单的多项相乘,但是因为项数多,导致计算量偏大,若选择计算则浪费大量时间;若用尾数计算则转化为3×3×3-2×2×2=27-8=9,结合选项末位为9的为D。
故此题答案为D。
特值法是通过对某一个未知量取一个特殊值,将未知值变成已知量来简化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猜证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也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特殊方法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方程、特殊点等。
一般,首先假设出一个特殊值,然后将特殊值代入题干,通过一系列推导出结论;有时候也会通过检验特例、举反例等方法来排除选项,这一点和代入排除法有些类似。
2012年行测指导:言语理解要讲方法、重归纳.doc
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解与表达并重。
理解,是考生与材料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表达,则是在理解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与剖析。
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包含两大内容,即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
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专项,言语理解与表达与考生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近。
但由于我们平时在语言的使用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因此,被很多考生认为最容易做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其实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
0专家对近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中的两大部分题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攻克这个专项的方法:即“选词填空讲方法、片段阅读重归纳”。
一、选词填空讲方法选词填作为一种新题型在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首次出现,题量为20题,占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体量的一半,其分量之重显而易见。
作答选词填空必须要掌握好两大方法:对应分析法和语义分析法。
1、对应分析法是解答选词填空的首要方法。
对应,顾名思义就是呼应。
对应分析法就是分析一段话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
通过解释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给考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思路。
而对应又包括两种方式的对应,即正对应和逆对应,各种方式也有一些常见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例:节约其实就是这样的行为,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简单B、琐碎C、日常D、普通【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正对应中的概括关系题。
“行为”与“就是空调开多少度之类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是买大排量还是小排量轿车之类的问题,就是是否选择一次性卫生筷之类的问题。
”构成概括关系,前面的词语概括后面的内容。
因此选择D。
应用对应分析法,就是要找到空缺处与所给题目的对应关系,分析相应的关系类型,按照这种关系来进行解答。
2、语义分析法是选词填空的关键方法。
2012年行测指导:图形类资料分析解题核心
2012年行测指导:图形类资料分析解题核心图形类材料是根据统计数字,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材料。
这种材料类型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模块图形类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类型材料,具有独特的考查特点。
与其他两种材料类型相比,图形类材料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图形的理解上。
资料分析涉及的图形材料主要包括柱状图、饼图、趋势图(折线图)等多种图形,各种图形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因此快速读懂这些图形并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易错点是解答图形类材料的核心。
在图形类材料中,除理解能力与计算能力外,还应注意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读图能力,二是运用辅助工具的能力。
关于图形类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可参考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的解答。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图形资料分析练习例1.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图形类资料分析题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种生活领域的安全感比较96.2007年我国城市、县镇、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最接近的生活领域是( )。
A.食品B.药品C.家装费用D.儿童玩具【答案】D。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儿童玩具一项城市、县镇、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均在2.90附近,最为接近。
97.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餐饮卫生安全感得分比城市居民高( )。
A.15.3%B.12.1%C.10.2%D.9.7%【答案】B。
【解析】从图中提取数据,简单计算即可,(2.68-2.39)/2.39≈12.1%。
98.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种生活领域安全感得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乡居民的药品安全感平均得分为2.38分B.城乡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大多低于3.0分C.除药品外,农村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城市、县镇居民D.总体上说,县镇居民的安全感得分与农村较接近,与城市差别较大【答案】D。
2012年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2[1][1].1:《行测完全攻略与练习》精华:判断推理
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张天鹏编辑公务员行测攻略秘籍2.1:《行测完全攻略与练习》精华:判断推理最关键的地方,看清题目,问的是不能还是能,加强还是削弱(是否有“除了”这个词)一.最多与最少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包含,如“江苏人”与“南京人”;二是交叉,如“江苏人”与“学生”;三是全异,如“江苏人”与“北京人”。
全异的人数最多,全包含的人数最少,以下面例子为例。
例1:房间里有一批人,其中有一个是沈阳人,三个是南方人,两个是广东人,两个是作家,三个是诗人。
如果以上介绍涉及到了房间中所有的人,那么,房间里最少可能是几人,最多可能是几人?析:广东人是南方人,所以三个南方人和两个广东人,其实只有3个人。
现考虑全异的情况,即沈阳人,南方人,都不是作家和诗人,这样人数会最多。
1+3+2+3=9,最多9人。
现考虑全包含的情况,假设南方人中,3个全是诗人,有两个是广东人,有两个南方人是作家,已经占3个人了;这样沈阳人也是1人,即最少有4人。
(本题最容易忽略的是,南方人有可能既是作家,又是诗人,最少的就是把少的包在多的中)例2:某大学某某寝室中住着若干个学生,其中,1个哈尔滨人,2个北方人,1个是广东人,2个在法律系,3个是进修生。
因此,该寝室中恰好有8人。
以下各项关于该寝室的断定是真的,都能加强上述论证,除了A、题干中的介绍涉及了寝室中所有的人。
B、广东学生在法律系。
C、哈尔滨学生在财经系。
D、进修生都是南方人。
析:本题,哈尔滨人是北方人,则寝室最多的人数是:2+1+2+3=8人,因为寝室正好8人,所以,北方人,广东人,法律系,进修生,全部是相异的,一旦有交叉,必然造成寝室人数少于8人。
所以选B二.应该注意的几句话1.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A.可能有的错误不能避免B.必然有的错误不能避免。
2012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备考策略.doc
资料分析考查的是公务员日常对统计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整体难度体现在题量大、时间少上,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是备考资料分析的决胜法宝。
如何提速呢?专家给出以下建议:一、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资料分析部分信息量大,需要快速提取资料中的信息,据题干要求列式。
因此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对提升速度尤为重要。
在复习时,对文字材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的特点要有所了解,并能根据资料后面的问题在资料中快速定位数据。
二、熟悉常考概念,提高列式速度对常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资料分析概念的积累,特别是同比、比重、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概念要重点掌握。
考生可以先从概念的定义、公式入手并结合例题熟悉概念的使用,逐步培养快速列式的能力。
三、掌握速算技巧,提高计算速度无论是单纯的计算型题目还是综合判断题目,均需要通过对材料中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发现,大部分试题都可以通过简化、速算技巧求出正确答案。
因此速算能力是资料分析提速的核心。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等计算技巧简化运算,提高解题速度。
四、熟悉题目类型,掌握解题策略资料分析的不同题目类型对应不同的应对策略。
例如,综合判断题中,从计算量小的选项开始排除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速度;考查“高于某值的月份有几个”,这是排序类题目,可以从正面去求高于的月份数,也可从求低于或等于该值的月份数入手。
考生应熟悉这些题目类型,以便在考试中有章可循。
五、模拟训练,实战提升解题能力多做练习,巩固提高,针对不同的题型形成个人的解题习惯,并合理运用计算技巧,全面提升自己的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六、关注时事材料,培养解题敏感度资料分析材料多与时事相关,时刻关注和资料分析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了7.8%等类似信息。
在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信息,那么在解题时,可以很快地反应出每道题目要考查的信息在哪里提取,从而快速列式计算。
2012国考行测2篇
2012国考行测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共2篇,每篇3000字。
第一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行测是国考的第一阶段,也是唯一一门笔试科目。
下面将从行测的考试内容、命题特点和备考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行测考试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因此,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等四个部分。
其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数量关系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资料分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由于考生的基础不同,难度也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行测题目相对灵活多样,较为综合。
行测的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考查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关,与公务员职业有直接关系。
题目大多脱离具体专业知识,注重考察考生在工作中所需的相关能力和素质。
同时,行测还强调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理解问题,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除了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应变能力。
在备考阶段,考生需要掌握一些行测的备考技巧。
首先,考生要熟悉行测的题型和命题特点,明确考查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行测的题目种类繁多,而且每个题型的解题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此外,考生还需要注重积累行测的相关知识。
虽然行测的题目脱离具体专业,但对于一些常见的知识,考生还是需要做一些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是一项重要的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考生在备考阶段,要明确考试内容和命题特点,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并注重积累相关知识。
201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支持型解题攻略
201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指导:支持型解题攻略2012年国考在判断推理部分加大了对支持型题目的考查力度,这值得准备2013年国考的各位考生注意。
下面,对支持型题目作详细解析。
核心知识:加强支持型主要考查考生为题干论述提供支持论据的能力。
加强支持型试题的题干中往往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提出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以与题干一致的选项。
该类试题有时在题干中给出的是一个不正确的论证或者一个不完整的论证,要求考生能够寻找到使题干中论证成为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
支持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是:“以下哪项为真,则最能支持(加强)以上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观点?”“下列观点能有力支持以上推断的是”方法技巧:加强支持是论证推理中较常见的题型。
论证,通常涉及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部分。
换个角度来看,一段论证,可以视为一个因果关系,论据是原因,论点是结果。
加强支持题目,要求在选项中寻找最佳支持加强项,或者支持加强论据,或者支持加强论点,或者支持加强论证过程。
如果说强加支持型题目的题干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所应寻找的支持加强项,可能是支持加强原因,也可能支持加强结果,也可能是加强支持因果关联。
求解此类题目,应利用关键词简单概括出题干的论证过程,再从备选项中寻找有支持加强功能的选项。
四个选项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加强支持的选项,这时,考生应依据题干论证,选择最有针对性、最能从根本上支持题干的选项。
在阅读题干论证时,考生可将论点或论据简单为核心概念,再看选项对其支持加强的情况,这样会让思路更清晰,作答更有针对性。
对于无端引入与题干概念无明显关联的新概念,不予考虑,直接排除。
加强支持型题目的选项中也会出现前提项,一般说来,前提项是支持功能最强的选项,它使题干中不完整的论证变得完整,因此,加强支持型题目选项中有前提项时,答案一般即为该项。
判断前提项的技巧,卞老师在前提预设型题目解题技巧中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指南(进行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指南(进行版)根据信息公布,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会在十一月27日,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资讯网给广大考生提几点复习建议。
行测考试内容繁杂,决胜国考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行测各个模块区分清楚,每个模块都有其自身的答题思路和命题趋势,因此决胜国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许多考生都想知道在复习过程中,如何能轻松地跨过这道坎,这里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五个模块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不仅所占分值比重大,而且考察考生的能力更是多方面的,因此得分也比较难。
所以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至关重要。
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要紧紧围绕真题进行,不仅仅要选对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选,道理在哪,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出题人的出题脉络。
另外还要比较另外三个错误的答案,错在哪儿,错误的答案有何特点。
这样围绕真题进行展开,不仅坚实了应试者的基础知识,还扩大了应试者的知识面,锻炼了应试者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数量关系分题型练习,熟悉基础知识。
数字推理分为多级、多重、分数、幂次、递推和变态数列;数学运算分为排列组合、等差数列问题、行程问题、容斥原理、浓度、工程等一系列的题型。
不同的题型都会有不同的做题方法,也会相应涉及一些基础公式,这些常考的基本公式在数量关系或资料分析中往往会用到,因此在考前复习的时候需要重点复习。
在《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对数量关系的做题技和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主要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这四种题型。
图形推理要确立元素的思考角度,并做到灵活运用。
定义判断部分要对近年关键词的出现方式进行统计、细分,掌握命题考点的出现规律。
类比推理要熟练掌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并做到系统化、条理化,另外要通过做真题来矫正思路,克服思路容易“跑偏”走进死胡同的尴尬。
2012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解题技巧.doc
2012年行测资料分析部分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对考生理解能力、巧算能力的考查。
对考生的要求是:快速理解材料、联系材料上下文列式,熟练运用技巧进行计算。
资料分析题目具体特点如下:1.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综合考查“增长率、比重、倍数”等概念是历年行测资料分析部分的考查重点,例如:【例】2010年8月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A.76%B.87%C.92%D.82%【解析】由材料知,2010年8月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783/(1+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05/(1+17.0%),故所求为12783/(1+17.1%)÷14705/(1+17.0%)=12783/14705÷(1+17.0%)/(1+17.1%)≈13000/15000≈87%,答案是B。
【解读】本题综合考查比重和增长率这两个概念,要求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并把握概念间的联系。
2.注重计算技巧的灵活运用近年来资料分析在考查基本概念的同时,加大了对技巧的考查,体现了公务员考试更加重视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
首数法、尾数法、范围限定法等计算技巧是本次考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技巧。
如:【例】200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A.17.5%B.22.5%C.27.7%D.38.3%【解析】由文字第一段知,200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2427.7/8768.5,运用范围限定法1/4<2427.7/8768.5<1/3,可以判断只有C项满足。
【解读】本题考查比重,主要运用了范围限定法,要求考生对计算技巧熟练掌握,方能在第一时间选择出最优的技巧。
3.综合判断题侧重考查理解能力资料分析部分在不仅侧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重视考生对各类题型的理解能力。
涉及了计算题、综合判断题等题型。
在综合判断题中充分体现了对理解能力的要求。
如:以下能从资料中推出的是:A. 2009年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来源地B.2009年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比上年下降了6成以上C.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比2005年增长1000多亿立方米D.出口土耳其的管道天然气占2009年俄罗斯对欧洲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1成以上【解析】A项,由第二段文字知,2009年美国的进口量是1044.1亿立方米,加拿大管道天然气的出口量是922.4亿立方米且全部出口到美国,可知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来源地,正确;B项,由第五段文字知,2009年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比上年下降了3.49/(9.06+3.49)=3.49/12.55<60%,错误;C项,由第一段文字第一句话知,所求为8768.5/(1+7.7%)×7.7%≈8800×0.07<1000亿立方米,错误;D项,由第二段文字知,出口土耳其的管道天然气为172.6亿立方米,出口欧洲的为1764.8亿立方米,172.6÷1764.8<10%,错误。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六诀窍轻松应对选择题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
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
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
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
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
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
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
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
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
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
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
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
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A、22人B、28人C、30人D、36人(05中央A)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行测指导:细节理解题七大陷阱及对策‚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
细节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
细节理解型题目常设的七大命题陷阱为: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逻辑混乱、推断错误。
下面专家就为考生逐一讲解。
一、‚无中生有‛陷阱表现: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尤其是当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纠错对策: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推断出来。
专家建议考生要认真审读原文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找出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谨防相似信息的干扰。
例题1: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的追求。
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B.‚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解析:B项属于无中生有。
作者并没有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做比较,就更谈不上何种理论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二、‚颠倒黑白‛陷阱表现: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纠错对策:对于此类陷阱,关键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原文中的信息,着重研读某一段落,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原文或相关信息。
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关注语句中出现的条件关系,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用信息,方能避开命题人设臵的陷阱。
提醒考生注意: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副词有:‚必‛、‚必须‛、‚必定‛、‚准(是)‛、‚的确‛、‚可以‛、‚不‛、‚没(有)‛、‚未‛、‚莫‛、‚勿‛、‚否‛、‚不必‛、‚不用(曾)‛。
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联词有:‚既……也……‛、‚又(也)……又(也)‛、‚一方面……(另、又)一方面……‛、‚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题2: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
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
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注重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则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B.中西方的‚差异‛是对立的,不相互调和,二者都难以为继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D.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的目的解析:B项颠倒黑白。
由原文‚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可知,中西方的‚差异‛并非对立的、不可调和的,而是可以‚互补‛并达到和谐的,且‚难以为继‛的说法无法从文中推知。
三、‚偷换概念‛陷阱表现: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对词语张冠李戴来迷惑考生。
纠错对策: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所叙述的对象及其具体的行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要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例题3:在自然科学领域,那种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是清晰可见的,其进步发展史是一个旧理论不断被新理论扬弃取代、科学体系与科学思想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那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出的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而人文科学领域虽然也有知识体系与话语的新陈代谢与不断更新,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还有另外一种更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这使得人文科学的发展常常呈现为对于既有的知识与问题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人类精神观念的演进过程。
下列对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自然科学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过程B.基本主题与命题的重复性与永恒性是人文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C.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总是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发展D.人文科学的历史进程呈现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解析:D项偷换概念。
由文段首句可知,呈现出清晰的‚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序列‛的是自然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
四、‚以偏概全‛陷阱表现:多通过更改主语或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考生。
纠错对策:在阅读文段时,专家提醒考生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面的修饰词和限定词,如:‚一些‛、‚有些‛、‚这些‛、‚少数‛、‚少部分‛、‚少量‛、‚一部分‛、‚某个‛、‚某种‛、‚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等,见到这些词语时,就用笔加以标记。
例题4:大袋鼠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们平时在原野、灌林丛和森林地带活动,靠吃草为生,它们过群居生活,但没有固定的集群,常因寻找食物而汇集成一个较大的群体。
老鹰、蟒蛇和人们都要捕捉袋鼠,然而对袋鼠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干旱,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袋鼠一般不会单独行动B.大袋鼠常聚集在一起寻找水和食物C.威胁大袋鼠最严重的是干旱D.遭到干旱,袋鼠都会死亡解析:D项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
由文段中‚幼小的袋鼠会死亡,母大袋鼠会停止孕育‛可知D项‚袋鼠都会死亡‛丢掉了‚袋鼠‛前的修饰词‚幼小的‛,将部分变成了整体,扩大了主体的范围。
五、‚混淆时态‛陷阱表现:‚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的互换。
纠错对策:在阅读文段时,考生要留心材料语言表达中的‚将要‛、‚可能‛、‚也许‛等词语,判断选项时则要注意诸如‚已经‛、‚必然‛等十分肯定的词语。
准确把握‚已然与未然‛、‚可然与必然‛的关系。
例题5: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
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
今天的膝关节臵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臵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来,外科手术将不再使用手术刀,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B.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C.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创口非常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D.今天进行外科手术,医生们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疗工作解析:本题答案为D。
选项中出现了时间词‚将来‛、‚今天‛的运用,考虑是否混淆了时态。
文段叙述的是纳米技术将为外科手术带来一场革命,这只是一种展望,还没有实际发生。
显然D项混淆了未然与已然,不正确。
六、‚逻辑混乱‛陷阱表现: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
纠错对策:在做题时,一旦遇到涉及有逻辑关系的选项时,要特别关注选项分句之间的关联词语,然后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必然的关系,有关系的话,再分析究竟是何种关系。
逻辑混乱主要有三种:因果混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混淆、选择关系与并列关系的混淆。
例题6:人有一种记忆叫免疫记忆。
人的血液中有着极少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它们生存的时间极短,主要职能是尽量多地消灭人体的敌人。
淋巴细胞对侵入血液中的细菌或者简单有毒物质做出快速反应,生成抗体,把有害物质粘住,不让它们进入其他器官。
而消灭来敌的重任则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头上,这些细胞能够毫不费力地区别外来细胞,能够把它们记住并把记忆保留下来。
人一旦得过麻疹或猩红热,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
对上面文段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血液中的吞噬细胞的主要职能是消灭侵入人体的外来细胞B.淋巴细胞生成的抗体能够把侵入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粘住,并阻止它们进入其他器官C.人的血液中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D.人具有免疫记忆,若得过麻疹和猩红热后,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解析:D项将原文‚人一旦得过麻疹或猩红热,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中的‚或‛偷换成了‚和‛,混淆了选择关系和并列关系。
七、‚推断错误‛陷阱表现:最常见的错误为过度推断作者意图。
纠错对策:解答此类试题关键要根据文章已经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综合分析,专家认为,考生应保证:一是内容上要有着落,二是推断的过程要合乎思维规律。
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解答相关题目。
例题7:摩天(skyscraper)一词,最初是船员的专门术语,意思是帆船上的高大桅杆或者帆,后来不断演变,逐渐成为建筑中的一个特定术语。
1883年,‚摩天大楼‛首先出现在美国一位喜欢幻想的作家所写的《美国建筑师与建筑新闻》一文中,这个术语就此诞生了。
从那时到现在,人们建造了众多摩天大楼,它们鳞次栉比,耸立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天际线上。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联想与类比往往赋予词语以崭新的内容B.些词语的意义要先于实物的存在C.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D.船员与作家共同创造了‚摩天大楼‛这个词语解析:C项推断错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意义也可能存在缩小的趋势。
一般而言,公务员考试中的细节理解型题目会在一个题目中综合考查多种设错陷阱,请考生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