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心理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策略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术成绩、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被忽视。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首要步骤。

教室布置应该温馨舒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到愉悦和放松。

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情感反应,并提供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心态的有效方法。

教育者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和资源,并鼓励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参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尊心。

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责任感。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管理情绪和解决心理困扰。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5. 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注重学生进步的过程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过分关注分数和排名。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总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支持,培养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者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者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者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心理学旨在研究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以及如何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对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需要被充分了解。

学习者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

例如,幼儿时期的学习者主要是感觉和感知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感官刺激和直观体验。

而青少年则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学习者的记忆特点也需要被考虑。

人们对信息的记忆遵循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重复的训练来巩固所学内容,以便转化为长期记忆。

学习者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有效的课堂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互相思路碰撞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和实践探究等方法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者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之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再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法。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因此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习者的进展和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和情感教育等方式来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正面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效能感。

综上所述,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心理与学习策略

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心理与学习策略

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心理与学习策略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施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和学习策略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教育心理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心理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研究了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情感、动机、人格等方面的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青少年期的学生个体具有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定位明确等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创造力,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创作空间。

其次,学生的情感体验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影响。

音乐是一门情感表达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情感体验的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最后,个体差异是音乐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

不同学生在音乐天赋、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差异化地对待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辅导。

二、音乐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自主选择和有意识地运用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和技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和成果。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动机往往来自于个人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规划和操作过程,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乐器、掌握读谱技巧、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等,帮助学生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为优化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证研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严谨的方法和数据收集,揭示教育中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机制。

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制定的教学策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实证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我们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特点以及情感态度的形成。

例如,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探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研究者可能会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组则沿用传统方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从而判断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实证研究中,观察法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研究者可以在自然的课堂环境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互动方式以及对教师指令的反应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例如,观察到某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退缩或不积极参与的情况,进而分析可能的原因,如性格内向、对讨论话题不熟悉或者缺乏合作技巧等。

问卷调查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大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环境的看法和感受。

这有助于我们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为教学改进提供方向。

比如,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或者教学进度过快。

除了上述方法,个案研究也是深入了解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对个别具有特殊学习需求或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深入跟踪和分析,能够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对于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详细研究其认知特点和学习困难,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并观察其在干预后的变化和发展。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个性化教学策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速度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摘要:积极心理学旨在激发人类的发展潜能,传承和弘扬美德,帮助人们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模式,倡导自我预防、积极应对的生活理念,开辟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这也使得心理咨询与治疗、人际交往训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更具实效性和目标性。

同时,为新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文章提出了着眼于构建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建构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为培养初中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初中生自主意识较强,面对诸多压力时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当前,很多初中生都存在自私、任性、退缩、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初中生群体中,这些心理问题尤其突出。

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初中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学校中,学生各种不良行为屡禁不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和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很多学校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去开设心理教育课。

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往往形同虚设,缺乏专职人员开展心理咨询。

总之,当前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以构建初中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教育目标在传统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对相关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知识的普及,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传统认知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定位存在一定的误区。

基于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基于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选择研究
能 力 。 _激 发 学 习 者 创 造 性 、 体 性 、 动 性 的 教 学 [, 1’ J 主 能 ( ) 言 学 习策 略 的 分 类 二 语
观念 和学 习 方 式 , 大 学 英语 教 学 的重 要 任务 。从 是
与 效 果 已成 为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的 重 要 研 究 课 题 。
习者学 习心理是 学 习者对 语 言学 习的心理作 用 。语 言 学 习策 略 对提 高 学 习者 的 学 习效 率具 有 极
其 明显 的作用 , 大学英语 教 学 中如 何 利 用有 效 的语 言 学 习策略 提 高 学 习效 果 是 对 每 个教 师提 在 出的新 问题 。本 文通 过调 查探讨 了制 约 大学 英语 学 习效 果 的 因素 和 良好 学 习策略 的 匮乏 , 旨在 研 究语 言学 习策略对 大 学英语 学 习效 果的 影响 。 (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 ; 习策略 ; 习心理 ; 习效 果 学 学 学
从 上述语 言 学 习 策 略 内 涵可 以看 出 , 言 学 习 语
以 涉 克服 众多 的 心 理 障 碍 , 教 学 效 果 不 断 得 以提 高 。 策 略 是 特 定 的 学 习行 为 或 技 巧 , 沟 通 为 目标 , 及 使
二 十一世 纪 大 学 英语 教 学 的核 心 是 学 习 者 学 会 学 语 言 和非语 言 的 活动 , 利 于帮 助 学 习 者 提高 自我 有 sl dr td l nn ) 解 - e a 习 。正如语 言学 家 An rw .C h n 1 9 ) d e D o e ( 9 0 所指 出 导 向学 习 能 力 (ef i ce e rig , 决 学 习 中 的那 样 :语 言 学 习的 成 功 取决 于学 习 者 本 人 , 决 遇到 的 问 题 , 强 学 习 者 运 用 所 学 目标 语 的 沟 种 能 力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重要场所之一。

通过恰当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几个策略。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场所,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和安排,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思考,在课堂中展示学生优秀的作业,以及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努力成果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是有限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和任务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如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注意力;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心态;教师还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重要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投入来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

在文学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让他们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朗诵比赛、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培养情感投入和积极心态。

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

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值得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如表扬、奖励、鼓励和肯定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在学生的作业上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现 代 法 律 意 识 和 法 制 观 念 , 成 为 衡 量 人 才 素 质 的 重 要 指 标 , 此 , 建 和 谐 校 已 因 构
信 。教 育 心 理学 理 论 提 到教 师 的威 信 包 括 职 业威 信 和人
格威 信 , 业 威 信 指 的是 从 事 教 师 这个 行 业 所 特 有 的 , 职 即
教 育 对 象 的 高 层 次 性 、 教 学 内容 的 专 业 性 以 及 教 育 方 式 的 多元 性 .导 致 其 教 学 策 略 完 全 不 同 于 义 务 教 育 及 其 它 通俗 教 育 。 文 基 于教 育心 理 学的 相 关理 论 , 合 作 者 自 本 结
成 长 与成 才 提供 更 好 的 环境 。要 坚 持硬 件 建 设 和 软件 建 设 “ 手 ” 抓 , 力 营造 更 加 整 洁 的 校 园 环 境 和 更 加 浓 两 都 努 厚 的学 术 氛 围 。 参 考文 献 :

教 师 威 信 对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效 果 的 影 响
教 师 确 立 良 好 的 职 业 和 人 格 威 信 ,将 有 利 于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质量 的提 高 。
育 群 体 具 有 基 础 扎 实 、智 商 高 、理 解 和 联 想 能 力 强 等 特
点 , 何 采 用 有 效 的教 学 策 略 , 用 恰 当 的教 学 工 具 , 如 运 吸

基 于 教 育 心 理 学 理 论 的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策 略 的 研 究
刘 燕 斌 , 陈 国 强2 陈 文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航 天 学 院 , 苏 南 京 1 江 摘 要 :高 等 教 育 是 为 培 养 高 级 专 门 人 才 服 务 的 。 因 20 1 2 江市 教 育 局 , 南 益 阳 1 0 6;沅 湖 430 ) 1 1 0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科学的实验和观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实证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揭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规律。

例如,在认知发展领域,实证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能力,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通过对大量学生的观察和测试,研究者发现,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中学生则逐渐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意味着在小学阶段,教学应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实例,而中学阶段则可以适当增加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内容。

在学习动机方面,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持续学习意愿具有更积极的影响。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认为学习能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成长需求时,他们会更主动地投入学习,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反,仅仅依靠外部奖励,如成绩、表扬等,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例如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因材施教是一个关键策略。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速度和学习偏好都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学习者,他们通过图片、图表等视觉信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而有的学生则是听觉型学习者,他们更擅长通过听讲和讨论来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其次,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构建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教案策略

构建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教案策略

构建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教案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构建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教案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构建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教案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心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深入的认识,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构建心理学教学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递进性。

例如,在初中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而在高中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涉及面广的学科,因此,在构建心理学教学教案时,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心理学知识进行讲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授社会心理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心理学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构建心理学教学教案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践活动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认知心理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认知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方式心理学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策略

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到愉快和舒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给予肯定和赞扬,以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会处理情绪和压力。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此外,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最后,教师可以与家长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家长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合作开展一些活动,如家校合作会议、心理健康讲座、学生心理测试等,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总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些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与家长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学习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学习策略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与学习策略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规律以及其他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心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了解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策略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对象是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心理问题。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为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对于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分类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不同类型。

认知策略包括重复记忆、组织归纳和图像化等;元认知策略则涉及学习目标设定、监控和评估等;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指时间管理和学习环境的调整。

三、教育心理学在学习策略研究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为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它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学生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在学习策略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而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学习策略。

2.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 优化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控制和调节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巧用心理学策略 助力课堂教学——读《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有感

巧用心理学策略 助力课堂教学——读《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阅读了美国教育家玛丽·凯·里琪所著的《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一书。

该书主要阐述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策略助推课堂教学。

基于此次阅读所思所悟,结合2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强烈感受到,在教学中巧用心理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追求卓越,努力成为自信、健康、优秀的学生。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策略呢?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开发大脑。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通过坚持、努力及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人的智力将得到发展与提高。

相信通过自己持续的、有质量的努力,能进步、能学好,树立自信,这是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相信智力发展的可塑性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励志书籍,使学生认识到,成功、智慧是可以靠努力换来的,努力可以带来改变。

加强理想、目标教育,激发学生前行的持久动力。

书中提到,在学习中,动机强的孩子,更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对失败有更加健康的反映。

这是目标激励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此编织人生理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教师对青少年加强理想、目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名人志士因理想目标的激励,而昂扬奋斗走向成功的事例,让学生领悟到,人的生命将在一个个目标的确立、一次次计划的实现中闪闪发光。

表扬讲究智慧,恰当的表扬鼓励才能加足学习“马力”。

及时恰当的表扬、鼓励,会使学生心增喜悦,争取更好的表现与进步,这是赏识教育的重要内涵与价值。

然而,表扬也要讲究方法与智慧,不能随意使用。

里琪在书中强调,要重视表扬学生的努力、细心、有质量的完成行动,而不是表扬学生的“聪明”。

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

说“你真聪明”会让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取决于自己的智商,而认真学习、勤奋努力则是因不聪明所做的弥补。

这就会导致学生因为自满,不愿多花心思、精力去学习。

在实际中,对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表扬他们是认真努力的结果,并告诫他们,一旦松懈,成绩与进步很快会下滑,努力需要坚持不懈。

高效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高效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本文旨在介绍高效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在当前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学习,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高效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第一种教学策略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策略。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思维过程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

当学生接受新知识时,他们需要将其处理和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

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认知过程来设计课程与教学材料。

例如,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信息来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框架。

教学者可以使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第二种教学策略是基于交互式学习的策略。

这种学习策略尤其适合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践和交互运用新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这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包括许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小组讨论、游戏化学习等。

小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互动沟通,分享彼此的意见,培养协作和沟通技能。

游戏化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竞争和挑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第三种教学策略是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策略。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

教学者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

在个性化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个性化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不同的学习材料,以及能够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的技术。

第四种教学策略是基于情境教学的策略。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学习,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法特别应用于实证类学科的教学中。

例如,在医学教育中,学生需要进行实地实习,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治疗经验。

情境教学同时具有传统教学法所缺乏的激情和趣味性。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融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动力和效率。

第五种教学策略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遭遇问题是常有的事,所有真实的问题都是难点和重点。

基于英语学习心理调查的中医药大学生双语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英语学习心理调查的中医药大学生双语教学策略分析
响 很 快 就 过 去 , 会 改 变 目前 自 己 的 学 习 状 况 ”,0 2 “ 会 受 到 影 响 , 不 2. 不 自 己 有 自 己 关 于 学 习 的计 划 ” 非 参 数 检 验 的 结 果 表 明 , 习 风 格 在 学 习 兴 。 学 趣( F一 1 . 8 d = 3;i. 0 0 0 和 学 习 注 意 力 的 集 中 ( 9 1 2,r sg 一 . 0 ) F= 2 . 3 , r 3 1 2 d = 3 sg 一 0 0 0 上 产 生 显 著 差 异 , 是 在 英 语 阅 读 成 绩 分 数 上 不 产 生 差 异 ;i. . o ) 但
似 乎 不 能 对 学 习 行 为 起 到 适 度 的 激 发 , 8 8 的 被 调 查 者 表 示 “ 语 没 什 5 . 英 么 用 , 习 英 语 是 浪 费 时 间 , 持 取 消 英 语 学 习 和 考 试 ”。 只 有 5 2 的 被 学 支 . 调 查 者 认 识 到 “ 语 是 一 个 认 识 世 界 的 工 具 , 习 英 语 可 以 增 强 我 们 认 识 英 学 世 界 的 能 力 ”, 样 的 学 习 动 机 与 中 医 药 大 学 生 双 语 学 习 目标 ( 播 中 医 药 这 传 文 化 ) 一 致 的 , 参 数 检 验 分 析 结 果 也 表 明 , 同 类 型 的 学 习 动 机 与 学 习 是 非 不 效 能感 存 在显著 的差 异 ( F一 1 . 5 d 一 3;i.一 o O ), 为 “ 语 是 认 6 2 7, f sg .1 认 英 识 世 界 的 工 具 ”的学 习 效 能 感 最 强 , 样 的 学 生 “ 大 多 时 间 ” 感 到 “ 知 这 在 会 对 识 的 领 悟 很 快 ”。另 有 l . 4 1% 的 学 生 认 为 “ 语 学 得 好 , 以 出 国 工 作 、 英 可 留

心理健康教育执行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执行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执行策略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有效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制定执行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执行策略。

策略一:建立合适的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认知技巧、应对压力的方法等方面,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策略二:培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我们需要培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技巧,能够有效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

他们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策略三: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支持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等。

通过这样的环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策略四: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此外,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结论制定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执行策略对于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合适的课程内容、培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和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找与四种学习心理学理论相对应的某学科的教学策略案例

找与四种学习心理学理论相对应的某学科的教学策略案例

找与四种学习心理学理论相对应的某学科的教学策略案例教育心理学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四种主要的学习方式理论,这些研究理论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认识、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特点。

并且,这些理论也能够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键词:习惯行为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人为代表。

行为主义强调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刺激---反应过程,认知主体形成惯性的意识和行为方式。

在巴甫洛夫有关狗的实验中,巴甫洛夫在狗的进食行为研究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

后来,每次给狗进食时打开红灯、响起铃声。

一段时间后,狗只要看到红灯亮或者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经过不断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的强化方式,被研究者们应用到了教育学领域。

研究者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给他们一个刺激,并且不断地使之强化,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习惯”。

比如学生在背诵英语单词时,通过不断反复地朗读、手写、背诵,操练,逐渐形成“记忆习惯”,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键词:自主学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奥苏泊尔、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他们强调学习在内部认知变化的重要性,学习远远不止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

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强化过程,而是要有一个情境认知的环节。

认知心理学家提倡“发现学习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我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总结原理等。

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不再是简单地背诵记忆英语文法与单词,而是在学习中形成对英语的“认知地图”,把外在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是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

以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以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基于华生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人们探讨了教学的过程和手段,并且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这里主要介绍有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斯金纳在操作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以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开始,以教学目标的完成而结束。

教学目标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目标越精细越好。

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假设保持了一致,这种目标分类学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以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述目标;第二,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斯金纳在实践中建立起一种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包括这样的五个阶段:说明具体的行为表现;评估行为;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方案。

从以上的过程看出,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

事实上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设计的程序,直接涉及到了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求可观察、可测量。

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程序教学的设计需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使每一个问题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

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每步一个教学目标,整个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在每个教学目标完成后进入下个教学目标的教学。

程序教学的方法有这样几个因素: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反映;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

程序教学的最初阶段主要是讨论程序学习的方式,后来逐渐开始重视研究作业分析、学生行为目标的分析以及教材逻辑顺序,为了使程序设计更加符合逻辑性,又开始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中更为复杂的因素,设计最优的教学策略,并在实施后给出评价。

当系统科学引入教育领域之后,借助程序教学,人们更全面、更确切地探讨起教学全过程,更重视学习目标与学习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其他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分析等。

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已开始于程序教学的设计之中,为后来发展的教学设计思想提供了基础。

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出现了“教学设计者”(尽管当时还没有给予这样的称呼),这种专门人员的出现使得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探索有了专业队伍,他们对目标理论、任务分析、个别化教学、媒体选择、形成性评价等一系列设计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

计划引领学习心理教案

计划引领学习心理教案

计划引领学习心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认识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3.掌握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3. 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4.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重点1. 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教学准备1. 掌握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2. 整理学习心理的相关资料;3. 制定教学方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学习心理的相关案例或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学习心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心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

2. 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师向学生讲解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如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等,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心理的内涵和研究内容。

3. 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教师介绍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如学习心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影响,指导学生认识学习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4. 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教师向学生介绍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如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心理对教学的重要作用。

5.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向学生介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如不断学习和钻研教学理论,实践教学技能,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等。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八、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与学习心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学生对学习心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学习心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学习心理对教学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管理策略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讨课堂管理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基础。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互信、尊重和支持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需求,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这样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规则和期望的设定是课堂管理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时明确地告知学生关于行为规范和期望,确保学生清楚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一同制定一些共同的规则,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通过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维持秩序和纪律。

三、采用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励和奖励是课堂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来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予表扬、鼓励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竞赛、游戏和小组活动,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对于课堂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于课堂管理至关重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习心理的教学策略找题目的关键词两个内容:学习心理——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教学心理——老师是怎么教学的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个词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但人们很少对有关学习的问题作出回答。

例如,什么是学习?在学习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坐在同一教室里听同一老师讲课,讲同样的内容,但学习成绩却显示出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有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就好学而有的却不好学?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真要回答好却还不容易。

也许有的人从未想过这些问题。

这就是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及其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学习心理: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一)什么是学习?目前,心理学界对学习的解释众说纷纭,每个学习理论家都对学习下了特定的定义。

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三类: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人本主义)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把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

这种学说源于著名的迷箱实验: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迷箱里,迷箱外入着一盘食物。

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例如,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按着一块踏板。

猫只要按下踏板,门就会开启(图)。

猫第一次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

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

经过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

桑代克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人。

他把动物学习研究方法用于人类学习者,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都是一样的,即通过试误来学习,所不同的仅仅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还有一个代表人物——华生。

他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这就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

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经我一打健康而又没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华生把行为主义与刺激——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

华生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

尽管他比桑代克年轻,但他在20世纪初的名声比桑代克更高。

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立言人。

遗憾的是,他因私人生活问题,于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结束了他的学术生涯,转入广告行业。

尽管他的学术生涯很短,但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在20世纪上半叶整整50多年的时间里,在北美占统治地位。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心理与行为主义者相反。

认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

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

因此,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

上一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产生,认知心理学受到启发,计算机发布指令后,内部有各种转换信息的各种程序。

人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也是如此,对外来的刺激要注意、知觉、复述、组织和检索等。

刺激反应学习论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学习只是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或是说是一种外部信息的机械累积的过程。

他们不研究学习者头脑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认为是黑箱,看不见)。

而认知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认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二)内部心理是怎么加工的?1、注意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作为信息加工的结果,使个体获得了知识并贮存在记忆中。

那么,知识是怎么样进入人脑的?人又怎样从记忆中检索或提取所需要的知识?这就是信息加工过程要回答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家们创造出一个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图形见灯片)该模型有三个主要成分。

(信息贮存库、认知加工过程和元认知)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大量的刺激信息首先进入人的感觉器官,因此,学习的加工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

进入到感觉记忆,是“没被加工”的状态,如果加工过程不立即开始,迅速消失。

视觉信息在1秒内,听觉信息在2秒内就从感觉记忆中消失。

决定能否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意,加工是从注意开始的,注意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门户,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得到人脑的进一步加工。

把有其他认知加工都有赖于学生参学习环境中的适当的刺激的注意程度。

幼儿阶段要养成注意听讲的习惯重要性,幼小衔接的真正价值。

2、记忆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如,当你向查号台查询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并用来拨号时,这个电话号码便正保留在人的工作记中,且正被使用着。

由于工作记忆对信息的保留时间短也称作短记忆。

比如,用过陌生电话号码后,如果不加复述很快就从记忆中消失。

容量有限。

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记住7加减2(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一次记忆的陌生号码超过9位,除非你用笔记下来,否则你可能记不住或记错了。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长时记忆,而对短时记忆的培养则比较忽视。

其实短时记忆力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计算时需要短时记忆,像计算进位加法24+58,低年级学生计算十位上的数的和时,只算2加5的和,经常忘掉个位上满十进上来的1。

再如退位减法123-47算成等于86,显然是忘记十位上已退1给个位。

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也会遇到短时记忆容量限制的问题。

因为课文篇幅很长,老师分析后面段落时,学生往往很难在短时记忆中保留前面段落的内容,所以难以从整体结构出发考察局部细节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如果教师没有给予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减轻学生短期记忆的强度,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

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短时记忆负担过重。

如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7/8、0.70、7.7%、0.7、七成七、0.707。

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有较强的短时记忆力才能解答,因为他们解题时一要把数的形式统一之后并记住;二要就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比较各数,并把先得到的结果记住,等全部比较完之后再逐个写出来;三要在写最后结果的时候记得写原数而不写改变书写形式的数。

其中任何一个记忆环节有错误都会导致解题错误。

当学生一开始接触这类题时会感到困难较大。

因此新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个解题程序,以帮助学生减轻短期记忆力的强度。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解题:(1)统一数的形式,并将他们按右边的方式7/8=0.875 ⑥排列起来;0.70=0.7070…②(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各数0.7%=0.077①编序号;0.7=0.77……⑤(3)按序号排列各数、并注意写原数:七成七=0.77④0.707=0.707707…③(4)检查排列后的数是否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小;有没有把所有的数都排完。

当然,在学生逐渐熟练以后,解题的程序便可减缩,最后争取做到审完题目后便可直接写出结果。

由此看出,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有效的解法指导,以减轻学生短时记忆的强度,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低。

短时记忆超载。

当短时记忆的负荷超过了短时记忆容量限制的时候,学生将学不懂知识或解不出习题,就会感到望而却步。

降低短时记忆的负荷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手段尽量减轻学生听课时的短时记忆负担,以防止学生大脑负担太重,过度疲劳。

甚至因脑力疲劳而导致厌学、怕学。

有效手段之一是利用外部言语或外部记录手段(板书、草稿纸等)来减轻学生短时记忆的负担。

有些低年级学生解题时往往需要有一种外部语言即独白言语的伴随,独白言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短时记忆能力。

比如他们在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以及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往往口中念念有词,这样有助于减少忘记进、退位的错误,解答应用题时如果有轻声的读题也有助于他们较快地形成应用题情节的记忆表象。

因此教师不必硬性规定他们作业时不能有声音。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应逐步要求学生不出声地完成作业,以便促进其内部言语的发展和短时记忆的提高。

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习惯于逐段分析,往往受到了学生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而最终效率不高。

因此,教师应先从整体上介绍课文和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逐一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内容,拟定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最好是一个词或一个词组),并板书在黑板上。

(查全语言教学观)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黑板上罗列的一系列小标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全文分成几个内在联系的大段。

此时分段就不会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了。

原因之一是自然段已归纳了一次,大大降低了短时记忆负担,其二是板书这一外部记录手段对克服短时记忆容量限制有很大帮助。

3、组织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

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教学比较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而认知心理学不仅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教学,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

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千差万别,有的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性较好,层饮较分明,在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而有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零散的,层饮性较差,.比较混乱.遇到该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会提取困难或错误。

这就是优生和中差生产生显著差别的原因之一。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对所学的概念、定律、规则等理解和运用能力强,不是因为他具备的知识更多,而是因为对已有知识组织得好。

这好比一个图书馆,如果里面的书籍杂乱无章,乱堆乱放,要找某一本书时,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但是,如果书本存放有序,层次分明,就很容易找到我们所要找的书。

因此,老师在讲课时,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结构讲清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的结构严谨的知识转化成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的,便于学生接受的储存和知识。

4、同化·顺应·平衡同化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主体对自身的认知结构并未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善,但也不能将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外界信息所做的不仅仅是感觉登记,还需对这些信息进行某些调整和转换,以使其与主体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便于接纳。

同化包含着对信息输入的组织或再组织,以便使它最大限度地与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

它的最终结果是把从环境中得来的经过再组织的信息,结合到这些认知结构中去。

就这个意义说,一个人是按照“他本人的情况”而不是按照“世界的真相”去理解世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