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果
近几年中国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中国取得的成就近几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步步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瞩目。
中国自2013年以来,发展步伐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水平,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实现了财富的极大增长,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2013年到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5%到7.3%之间。
2018年,中国经济实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靠前超过美国。
此外,中国的财富分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5年国民收入最高的人占全国总收入的比例由2008年的29.13%下降到2015年的17.41%。
其次,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科技建设正在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从太空领域获得了非凡成就,先后实现了探索、卫星空间站等航天科技成果,体现出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
此外,中国还在着力推动社会和新经济变革,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正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并鼓励企业投资领域以提高科技水平和加快发展。
此外,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不仅坚定不移地支持全球发展,还通过和平友好外交推动世界和平,帮助各国解决各自的内部矛盾,维护国际共同利益。
中国承诺将坚持多边主义的原则,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促进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今年发表的《中国和平发展纲领》,彰显了中国在促进世界繁荣的奉献精神。
总的来说,近几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科技与外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不断发展,将继续促进世界的发展和和平。
黄大年简历材料
黄大年简历材料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XX年1月8日),男,广西南宁市人,汉族。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第二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口引进。
yuwenmi小编整理了黄大年简历材料,欢迎欣赏与借鉴。
黄大年简历材料【篇一】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当得知祖国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国填补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就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部长黄大年。
这本纪念册上“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留言,是黄大年大学本科毕业时写下的。
心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于1992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成为地球物理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09年,当得知国家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向母校表示要回国。
带着先进技术,黄大年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它能探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
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封锁。
这张贴在办公室里的日程表,见证了黄大年的日夜奋战。
他出差始终赶当天最晚的午夜航班,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为了实现祖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多处弯道超车,回国7年间,黄大年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以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为标志,配备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我国的深部探测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
20XX年12月8日,积劳成疾的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打着吊瓶还在给学生答疑解难。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
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1. 人类探测器历史性地飞出太阳系美国航天局9月12日宣布,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目前正在寒冷黑暗的星际空间中“漫步”。
人类,迎来向星际空间进军标志性的第一步。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月25日可能就是“旅行者1号”脱离太阳系的日子。
目前,该探测器距太阳约190亿公里,但仍暂时受到太阳的影响。
《科学》杂志发表了相关报告。
美国航天局副局长约翰?格伦斯菲尔德说,作为人类派往星际空间的“大使”,“旅行者1号”勇敢踏足从未有探测器到达过的地方,这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为人类的科学梦想与事业掀开了新篇章。
2. 首次3D打印出“活体组织”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水滴网络,能够模仿生物组织中的细胞的一些特性。
利用一台3D打印机,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将这些小水滴组装成为一种与胶状物类似的物质,从而能够像肌肉一样弯曲,并能够像神经细胞束一样传输电信号,这一成果将有望应用在医疗领域。
研究人员在4月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说,这样打印出来的材料其质地与大脑和脂肪组织相似,可做出类似肌肉样活动的折叠动作,且具备像神经元那样工作的通信网络结构,可用于修复或增强衰竭的器官。
3. 世界第一台碳纳米管计算机建成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新设计方法建成的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包含178个晶体管,其中每个晶体管由10至200个碳纳米管构成。
不过,这一设备只是未来碳纳米管电子设备的基本原型,目前只能运行支持计数和排列等简单功能的操作系统。
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专家认为,受限于硅自身性质,传统半导体技术已经趋近极限,而这项新突破使人们看到用碳纳米管代替硅,制造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的新一代电子设备的可能性。
这一成果或将开启电子设备新时代。
4. 首次发现人类DNA存在四链螺旋结构剑桥大学的尚卡尔?巴拉苏布拉马尼安等人在《自然?化学》杂志上报告说,过去研究者能在实验室中制出四链螺旋结构的DNA,但一直不知道这种结构是否在人体内天然存在,他们使用一种会发出荧光、只与四链结构DNA结合而不与普通双链结构DNA结合的物质,首次证实了人类DNA中也存在四链螺旋结构。
墨子杰出博士后杰出研究生奖获得者
墨子杰出博士后、杰出研究生奖获得者简介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创新中心二〇一四年四月墨子杰出博士后简介刘洋,墨子杰出博士后(Micius Research Fellow),男,1984年6月出生。
2007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2年7月于该校获博士学位,同年在该校开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量子通信技术的实验研究。
曾获得光华奖学金(2010年)、博士生学术新人奖(2011年)、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金(2012年)等学术奖励。
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秘钥分发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相对论量子比特承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反事实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200 km光纤距离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Phys. Rev. Lett. 109, 020501 (2012);111, 130502 (2013);112, 010504 (2014)],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术媒体的广泛关注,入选美国物理学会2013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Highlights of the Y ear)。
他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0 km光纤距离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建设了国际首个量子保密电话网和国际首个5节点的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Opt. Express 17, 6540 (2009); 18, 8587 (2010); 18, 027217 (2010)],这些成果被应用于实用化的保密量子通信网络,为建国60年国庆阅兵、“十八大”等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传送安全保障。
戴汉宁,墨子杰出博士后(Micius Research Fellow),男,1985年12月出生。
2007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于该校获博士学位,同年在海德堡大学物理所进行合作研究工作,2014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超冷原子量子信息应用的实验研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 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 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 发展方针。 • 原因:当时美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发 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 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 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 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体制。 •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 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 整? • 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 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 原因: •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科技现代化成为重要任务; •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 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 17日)
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号 卫星,1970年4月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 遥感卫星在太空飞行3天后,安全返回 到四川中部预定回收区域,中国成为第 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 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 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 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 科技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的活跃因 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 争。”“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 展进程。” ——江泽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什 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 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为此, 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 绩是什么?
学案1: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重点讲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发展原因及其历史启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科技成果主要有:1961年制造出1.2万吨水压机,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4年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1983年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2003年我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
从“两弹一星”成功到载人航天事业所经历的成功历程,反映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载录了一个在历史大跨越中自信与豪迈,印证了一个伟大正在实现伟大腾飞的光辉历程。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二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是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民族独立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发展是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高的有力保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难点分析】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黄大年先进事迹范文
黄大年先进事迹范文黄大年先进事迹范文篇1世界上会有谁放弃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改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他就是吉林大学的教授:黄大年教授。
他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困难创造了许多奇迹。
可惜他在2017年1月8日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
他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他曾经在毕业留言中写到:振新中华,乃吾辈之责。
为了给祖国作更多的贡献,他还恨不得24小时都在工作,连睡觉都觉得奢侈,天天只吃烤玉米,甚至躺在病床上他都忘不了工作。
还有谁能像他一样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就为了自己的祖国。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鞠躬尽瘁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也要像他一样胸怀广阔,报着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黄大年先进事迹范文篇2黄大年教授走了!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他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他对学生的无限惦念……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因病不幸逝世。
1月13日上午9时,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庄严肃穆。
来自社会各界的近800人在这里送别黄大年教授。
偌大的告别厅装不下太多的悼念,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了,同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人们默默垂泪,几十名学生跪倒一片,痛哭失声……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人们如此惋惜,能让人们如此不舍?“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黄大年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
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
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喝一碗酱油汤或糖水应坚 持工作一小时以上;吃一 粒蜜枣,应坚持工作一个 半小时以上。 算盘——参与两弹研究的科 学家们最初使用的计算工具
——三年困难时期科学家 的互相鼓励
美国千方百计阻止海外 爱国科学家回国; 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 议。
——新中国面临的形势
一穷二白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第三篇 我们的思考
材料2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 „„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 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 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 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 的海外学人。
思考:为什么旧中国科技长期落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两弹一星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东方魔稻” “银河”系列计算 机 “神舟”号飞船
国家的独立(保障)
影响 增 强 了 综 合 国 力 提 高 了 国 际 地 位
取得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银河—I
1983年12月诞生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银河—Ⅱ
1992年诞生 运算速度为每秒十亿次
银河—Ⅲ
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 运算速度为每秒百亿次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制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 基因组计划,也是其中唯 一的发展中国家。 探月工程——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新的里程碑
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 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洋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国科技成果有哪些中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近几年国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
排名第一。
2、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
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
3.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的货运飞船,也是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
4、“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大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5、C919客机(COMAC C919):学名是 "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而C929是远程宽体客机),在中国飞机史上自然是大飞机,但在当代世界客机界属中型(而大型客机是远程宽体)。
6.量子卫星是利用量子信号作为卫星与地面之间的数据传输媒介的卫星。
1、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亮相。
经过7年设计研发,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新一代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的首架机2015年11月2日在上海总装下线,公开亮相。
我国1956年以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
我国1956年以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十二年期间各重点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列举如下:1.国防及原子能l 1960年10月,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l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l 1964年6月,“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l 1965年6月,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空地空导弹打靶成功,并于1967年9月8日用该导弹击落来犯的U-2飞机。
l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l 1966年,中国第一枚中程导弹首飞成功。
l 1967年10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l 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海鹰二号岸舰导弹发射成功。
2.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l 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
l 1958年8月,中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
l 1959年9月,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
l 1960年4月,中国第一台小型计算机(107机)研制成功。
l 1964年5月,中国第一台5万次电子管型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
l 1965年,中国第一台晶体管型计算机(109乙机)研制成功。
3.喷气技术l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
l 1958年7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喷气中级教练机歼教I首飞成功。
l 1963年9月,超音速歼击机歼6首飞成功。
l 1965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飞机强5首飞成功。
l 1966年1月,两倍音速歼击机歼7首飞成功。
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新型动力机械和大型机械l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感应坐标镗床。
l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l 1958年6月,长春一汽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l 1958年11月,中国第一艘远洋万吨轮“跃进”号下水。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1)航天技术在火箭方面,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经发展为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可以覆盖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等太空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9.2吨,其中低轨道最高运载能力高达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达到5吨。
长征系列火箭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世界上不同轨道、不同重量卫星的能力,是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高技术产品。
在人造卫星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三大系列50多颗各种轨道卫星,而且掌握了技术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控制技术。
继著名的两弹一星之后,目前我国已经拥有50多颗在轨卫星,并且掌握了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技术。
在载人航天方面,我国科学家的突出成就同样令世人为之瞩目。
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发射场、着陆场和航天测控与通信七大系统,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
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国3000多家单位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先后参与研制、建设和实验。
十年来,工程技术人员继承并发扬中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信息、材料、能源等新兴学科的整体水平。
2000年,我国先后两次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一号和二号宇宙飞船,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之后。
2002年3月25日,我国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
“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神州”五号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
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以后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自2012年以后,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从经济发展到科技创新,从国际影响力到国家治理能力,我国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姿态。
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自身具有重大意义,也对全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
2012年以后,我国GDP总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金融改革,加强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我国的经济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国民的福祉,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
我国正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实施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不断获得更多话语权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国还在一系列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包括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领域,为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为全球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包括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维护地区和平等领域,为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家治理能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就。
我国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部署目标。
我国还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加大反力度,加强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自2012年以后,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让我国成为了世界的瞩目焦点,也为全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汇总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
文件编号: A1-8B -85-54-13整理人 尼克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单位名称(盖章):单位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联系电话: 填表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2019年表1 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表号:CG0031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单位名称:20年有效期至:2021年12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表2 全国应用技术成果统计汇总表表号:CG0032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单位名称:20年有效期至:2021年12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指标说明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包括表1(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和表2(全国应用技术成果统计汇总表)两部分。
表1统计范围: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表2统计范围:应用技术成果。
独立科研机构(JB2710)指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方向,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业务骨干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具有研究、开发、开展学术工作的基本条件,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并且在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财务上独立核算盈亏,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在银行有单独户头的单位。
包括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以上[含地(市)]各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大专院校(JB2720)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大专院校。
隶属于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列入此栏。
企业(JB2730)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隶属于企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列入此栏。
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JB2731)指1999年1月1日以后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
黄大年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年先进事迹材料【黄大年先进事迹材料1】黄大年教授走了!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他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他对学生的无限惦念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因病不幸逝世。
1月13日上午9时,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庄严肃穆。
来自社会各界的近800人在这里送别黄大年教授。
偌大的告别厅装不下太多的悼念,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了,同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人们默默垂泪,几十名学生跪倒一片,痛哭失声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人们如此惋惜,能让人们如此不舍?“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
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
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
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
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
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
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1)航天技术在火箭方面,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经发展为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可以覆盖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等太空轨道,运载能力从吨到吨,其中低轨道最高运载能力高达吨,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达到5吨。
长征系列火箭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世界上不同轨道、不同重量卫星的能力,是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高技术产品。
在人造卫星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三大系列50多颗各种轨道卫星,而且掌握了技术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控制技术。
继着名的两弹一星之后,目前我国已经拥有50多颗在轨卫星,并且掌握了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技术。
在载人航天方面,我国科学家的突出成就同样令世人为之瞩目。
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发射场、着陆场和航天测控与通信七大系统,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密集。
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国3000多家单位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先后参与研制、建设和实验。
十年来,工程技术人员继承并发扬中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信息、材料、能源等新兴学科的整体水平。
2000年,我国先后两次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一号和二号宇宙飞船,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之后。
2002年3月25日,我国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
“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神州”五号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
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领先世界的九大科技成果
中国领先世界的九大科技成果
1、2013年10月9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世界上首个可以存储单光子形状的量子存储器在中国诞生。
2、2013年12月10日,全球首台“云计算机”“紫云1000”在中国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在云计算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2015年10月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2015年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
5、2016年5月13日,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
6、2016年6月20日,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摘得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第一。
7、2016年8月16日,中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8、2016年9月25日,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
9、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
成功。
2012--2013中国科技成就
1、TD—LTE—Adv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2012年1月18日,以大唐电信集团为核心提出的TD—LTE—Advanced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成为4G国际标准,正式成为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
这是我国通信发展史上继自主创新的TD—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制定领域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为TD—LTE产业的后续发展及国际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2、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2012年3月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这一重要成果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一项新的认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将有助于破解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
3、“蛟龙”号完成7000米深潜试验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第49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水深大关,总共完成6次下潜,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海试取得了宝贵的海底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
这是目前世界科学家利用载人潜水器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的海底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4、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与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首次成功访问在轨飞行器。
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的操纵下,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可靠地往返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对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5、发明专利授权累计100万件2012年7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现场为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
自1985年授权首件发明专利,我国仅用27年时间便实现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100万件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耗时最短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国的十大科技成果
探索宇宙空间、操纵量子世界、逆转生命时钟……2013年,中国科技工作者走过了令世界瞩目的一年。
多项“诺奖级”的成就,见证了以艰苦攻关著称的中国科学家努力终获回报。
同时,基础科学的进步总是“十年磨一剑”,任何成绩的背后都凝结着长期的资金投入,都是中国力量的最好展现。
1.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2月15日,“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开始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
这也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展开探测工作。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探月任务成为中国科技工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完美展现。
准时发射,精确入轨,稳定落月,创新探索,嫦娥三号的每一步都代表着中国航天新的进步。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许达哲说:“美国和前苏联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都经过了20次以上的任务,我们是用三次就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
2013年夏天,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实施了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这标志着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将就此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2、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团队2013年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既是理论物理领域的突破,又具有极高的商用价值。
量子霍尔效应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
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
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
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它们“一往无前”地前进,“这就好比一辆高级跑车,常态下是在拥挤的农贸市场上前进,而在量子霍尔效应下,则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高速路上前进。
”
量子霍尔效应的产生需要非常强的磁场,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更容易应用到人们日常所需的电子器件中。
现代芯片处理器消耗约100瓦的功率,其中有约80%浪费在晶体管材料的能耗。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以解决电子设备的问题发热,让元器件集成密度大大提高,“上千亿次的计算机能够集成浓缩成一部Pad掌上电脑,或者迷你Pad,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完全有可能。
”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示意图:拓扑非平庸的能带结构产生具有手征性的边缘态,从而导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3、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诱导多能干细胞,逆转生命时钟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导的团队2013年成功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并克隆出后代。
与克隆羊“多莉”的技术相比,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更简便和彻底的克隆方式。
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
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脱分化),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
通过借助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传统克隆)或者使用特定物质诱导(iPS)的方法,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编
程”获得“多潜能性”。
日本人山中伸弥曾以病毒诱导法获得iPS细胞,获得2012年诺奖。
而邓宏魁团队使用小分子化学物质替代病毒,大大提高了技术安全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4、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张林琦、香港大学陈志伟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的研究团队三方合作,于2013年完成了艾滋病感染黏膜疫苗在恒河猴体内的临床前试验研究,看清了预防艾滋病的“攀登珠峰之路”。
该团队发现这种黏膜疫苗可以大大提高针对艾滋病病毒的T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传播。
艾滋病被发现的30多年以来,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至今全球仍有3300万感染者人体内的各类粘膜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该疫苗如能最终进入临床试验并证实有效,将对阻断和减缓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感染(性接触)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张林琦形容说,过去的艾滋病载体疫苗、D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都只能打中艾滋病毒的“手脚”,粘膜疫苗则有望最终打中“心脏”。
5、中科大测出量子纠缠速度下限(光速的10000倍)
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会呈现关联性,影响其中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也会发生反应,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光速是物质传播的最大速度,而中科大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的团队测出,量子纠缠的速度下限比光速高四个数量级(可理解为30亿公里每秒)。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物理实验领域继续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基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他12年前回国组建实验室,为中国在该领域迅速走到世界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培养了一批科技英才。
潘建伟院士与他所在的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协同创新团队,2013年还实现了单个量子高维度存储、星地量子通信地面验证等,继续向着建立实用的全球性量子通信网络稳步迈进,帮助中国在“绝对保密”的量子通信这个未来战略性领域继续领跑全球。
量子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超距作用”,是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
6、成功研发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团队研发出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SFGT),这是我国微电子器件领域首次领跑世界。
半浮栅晶体管(SFGT)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它的成功研制将有助于我国掌握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从而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逐渐获得更多话语权。
2013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Science)刊发了张卫团队关于半浮栅晶体管(SFGT,Semi-Floating-Gate0Transistor)的科研论文。
新型晶体管可在三大领域应用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SFGT)可应用于不同的集成电路、还可以应用于DRAM领域以及主动式图像传感器芯(APS)。
7、世界首个存储单光子量子存储器,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前进了一大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
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
这是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8、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2013年3月,中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随即展开了一场病毒阻击战。
截至2013年5月31日应急响应终止,中国内地共报告131例确诊病例,其中康复78人,在院治疗14人,死亡39人。
中国科技部4月初启动了科技应急防控研究项目,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及其团队迅速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分别在5月和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禽流感病毒重配机制和传播可能性。
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成功研发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
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改变了我国一直以来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9、世界最长碳纳米管
纳米层面的碳材料制造技术是当前材料科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碳纳米管是迄今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远远超过其他材料。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
魏飞教授还表示,“目前我们正在从事一米以上碳纳米管的制备,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制备出公里级以上长度并具有宏观密度的碳纳米管。
这些工作将为太空天梯的制备开启一线曙光。
”》
10、天河2号重夺世界超级计算机头名
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
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
在11月份的排名中,天河2号再次蝉联冠军!
天河二号服务阵列采用了国产的新一代“飞腾-1500”CPU,这是当前国内主频最高的自主高性能通用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