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及其技艺传承初探
——以台江县为例
摘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以其绚丽多彩、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台江是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同时也是苗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文章从挖掘台江县苗族刺绣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技艺的研究,对台江县苗族刺绣工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概括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内涵;技艺传承;台江县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民族,苗族文化的传承除口头文学外,另外的一种形式就是苗族刺绣,而苗族刺绣的造型与技法的多样性、独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世界上堪称一绝。苗族刺绣图案含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符号,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社会变迁,为人类同源文化提供有力的佐证,成为苗族寻根族源的与口头文学相辅相存的“教科书”,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是后人研究苗族文化历史的有形载体。
一、台江县苗族刺绣的类型
台江县是苗族文化大县,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7%,号称“天下第一苗县”,苗族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素有“无花不成衣”之美誉,姑娘自幼学习针法,嫁妆多为亲手刺绣。台江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含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
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异,因而制作的刺绣造型风格也各异。就服饰而言(服饰不同,其刺绣纹案也各异)台江苗族服饰可划分为方尼型、方纠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个不同类别。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盘练、辩绣、叠绣、纵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扭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用起草,便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作一套嫁妆。从绣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的完成,无不渗透姑娘的心血。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们的赞许、爱慕和追求。台江苗族刺绣方法主要有平绣、编绣、缠绣、堆绣、贴绣等。平绣其法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不上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指纹样绣,直至绣满为止;编绣先把纸花贴在缎子上,再以8根、9根或12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然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内,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同色丝线把它钉紧,织成编绣;缠绣先把纸花贴在缎子上,再用两颗各穿有二色线来绣;堆花般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面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将它们在一块底布上堆迭成花纹,用丝线钉固而成;贴花其法是在彩色布或缎子剪成花朵,再向其它衣物贴上去,然后在花纹的边缘上滚上边即成。
二、台江县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
当地的苗绣创作饱含了苗族妇女深隧的思想内涵和朴实的感情色彩,是苗族妇女发自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情的真实表达,它作为苗族人民演绎天地万物、记录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被苗族世代沿袭下来。这种艺术来源于生活,苗族刺绣无论是古时为了实用还是后期作为艺术作品,其创作主题都来源于苗族对生存环境、生命意义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刺绣”这种独特的形式将本民族的历史附属在随身衣服上,“哪怕迁徙的脚步走的再远,离开祖居地的时间再久,苗族的子子孙孙都可通过这种神秘而具有独创性的方式接受有关本民族历史的信息。”当地的民间刺绣纹样是一种非语言的物化符号或艺术形式,反映了苗族的历史、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审美倾向等一系列的文化信息,体现了苗族的真情实感,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孕育了苗族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故土的眷恋与向往
在施洞镇的苗族服饰中有很多类似于水波浪的纹饰,特别是作为服饰和饰品的花边。例如妇女穿的披肩和褶裙裙沿有两条彩色镶边的横道花纹图案。一条叫“媪仿”即黄河,一条叫“媪育”即长江。中间绣有山林、田园、牛羊、村庄和人们劳动等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的绘制都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先曾经开垦耕耘过的富饶故土及迁徙历程,就用彩线把象征性的符号绣在衣服上,它象征着族群的迁徙史。表示苗族先民曾在大江大河边居住,但由于战争等多种因素而被迫离开,反映了苗族故址与迁徙状况。苗族不是把这些构图线条看成是孤立的,而是把它看成一个高储存量的符号,将他们经历变迁的历史浓缩在图案中,使我们得以窥视那些不复存在的远古遗迹。
(二) 体现了苗族人对自身族群神话故事的信仰和图腾崇拜
苗族的神话,如“瓠之裔”、“蝴蝶妈妈”、“公鸡唤阳”等故事积淀了其历史上的社
会现象与本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苗族同胞在这些传说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物,并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祖先,神圣不可侵犯。苗绣图案中的龙、蝴蝶、狗、水牛、鸟等动物,甚至一些植物如枫树等,苗族同胞都将它们拟人化,并赋予丰富的感情与思想,视为自己的祖先或神器加以崇拜。这些都体现了苗族对“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理念,表达了苗族同胞内心对真、善、美原始本能的追求。
(三) 表征着苗族人们“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
在我国的苗族刺绣图案中,就有借鉴外来文化而创造的图案。从当地的苗族刺绣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八宝图”,就是其借鉴吸收佛教文化并创作而成的。“八宝”是佛家的八件宝物,它寓意象征着吉祥,包括了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苗绣运用抽象手法,将其进行平面化设计。其借用的象征意义就在于“吉祥”之意。如盘长,它本身的图案盘曲相连、无休无止、无头无尾,象征着时代绵延、福禄不断、财源滚滚、万寿无疆、爱情永久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佛教文化与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结果。另外,苗绣文化还受到了汉文化包括其它民族文化有力影响。这是由于苗族人口分布形态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题材例如“鱼跃龙门”讲述传说鱼跳过龙门就变成龙的故事以及“五子登科”,寓意人们仕途的升迁、追求富贵的愿望;“狮子滚绣球”寓意祛灾祈福,“麒麟送子”寓意祈求早生贵子、子孙贤德等等,显然都是受汉文化的影响。
(四) 寓意着苗族人们对自身文化历史的认同和对美好生活向往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审美需要的生产活动,艺术品必将表现出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审美价值取向。苗族刺绣在创造的过程当中,不仅体现了苗族同胞尊重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归属感,同时也体现了特别是苗绣的制作者——苗族妇女生活观、艺术观和世界观。这反映了苗族同胞朴实纯真、爱美崇善的基本品格。苗绣象征图案中的吉祥物,如蝙蝠代表福,莲花与鱼的图案表示“年(莲) 年有余(鱼) ”,喜鹊站在梅枝上的图案喻意“喜上眉(梅) 梢”;石榴、蝙蝠、青蛙等纹样与生殖繁衍有关,象征多子多福、富贵吉祥;鸳鸯、凤穿牡丹等图案则在寓意忠贞美好的爱情生活;伴随小孩长大成人的五毒肚兜图案(蜈蚣、马蜂、蛇、蟾蜍、壁虎) 则是寓意避邪、消灾、祛病的意思。可以说,苗族刺绣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这些都体现出了当地苗族同胞丰富的情感,对以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理解以及精神世界的寄托等。苗族刺绣图案蕴藏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这些苗族刺绣纹样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独特魅力,可以感受到苗族人们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当前,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作为全球化这种“多维度”现象的重要维度之一,民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