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马基答案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马基模拟卷答案问题一(共60题,总分60分)1.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企业机制答案标准答案2.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将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2)3.\钥匙能打开锁\这句话从哲学角度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3)4.“如果你不爬山,你就不知道天空的高度;如果你不面对深渊,你就不知道地球的厚度。
”这篇文章表明A.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类的意识是创造性的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4)5.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宜性”是指()。
a、绝对合身B.基本合身c.部分适合d.相互等同答案(2)标准答案:2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A.先验论B.反思论c.能动的反映论d.经验论答案(3)标准答案:37.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D.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回答(3)标准答案:3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先进的机械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力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4)标准答案:49.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3)标准答案:310.黑格尔说过,被割伤的手不是真正的手。
这句话所表达的哲学真理是a.承认世界的统一b.承认世界的起源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4)标准答案:411.自由王国指的是人()a.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受自然和社会的限制,D.得到真正的自由答案(2)标准答案:2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整体与个体的关系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2)标准答案:2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超验主义B.不可知论C.否定与直觉反射理论D.动态革命反射理论答案(4)14.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世界的物质性首次得到承认。
广西大学马基试题样卷
广西大学马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4.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5.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6.人在价值关系中A.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D.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A.手工分工B.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2.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实际存在B.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D.可感知性1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15.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16.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广西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D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D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D: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答案:B4.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是()。
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B: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答案:A5.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是()。
A:理念是永恒的、绝对的观点B: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C: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D:关于剩余价值的观点答案:A6.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
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
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B: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C: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D7.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
A: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D:从创造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E:西方马克思主义答案:ABCD8.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C:巴黎公社革命D: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E: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BD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大学生马基试卷2含答案
第一题(共 60 题,总分60 分)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答案(4)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答案(4) 标准答案: 43.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C.商品交换的实现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答案 ( 3 ) 标准答案: 3 4.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答案(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植根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这是唯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答案(3)6.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属于A.国体问题B. 政体问题C.行政问题D.法律问题答案(1)标准答案: 17.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的关系是()A.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使用和被使用的价值关系D.相互对立的斗争关系答案(2) 标准答案: 28.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如何进行产品分配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答案(2) 标准答案: 2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 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答案(1)10.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事物的()A. 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4)11.某市 5 名大学毕业生先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到农村创业。
马基试题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答: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4分)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五、论述题(在下面的3题中选1题回答;全答者按第1题计分;满分16分)
1、在你的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那些新变化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分)(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3分)(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的改善。(3分)(3)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3分)(4)经济调接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3分)(5)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3分)
最新马基(参考)答案
1.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9.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10.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课本60页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
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
大一公共课马基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2、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D)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5、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D)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7、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9、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0、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11、实践是指(D)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C)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填空题1、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D)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2、剩余价值规律(ABCD)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BCD)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4、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D)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5、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BC)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完整word版)马基 概论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辨析题: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从一定方面来说是有限的。
就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来说,认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说,都只能是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人的认识又是无限的。
就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本性来说,人的认识没有一个终极的界限,总是不断超越不断前进的。
人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人类的认识就是在这样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不断地前进。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认识论和真理论中“元”是本质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
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
在自然科学中,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形式或科学方法来说明同一对象,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但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多重性特点与真理认识的本质不能混为一谈。
真理认识的本质只有一个,不能是多元。
3、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这就是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真知和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
同时,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可能是无限的。
因此,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022年广西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西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3、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1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1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3、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1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15、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二、多项选择题16、“应当感谢你的对手,是他使你坚强起来。
马基答案
【辨析】1.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劳动者的素质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否,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实体性要素:A、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实体性要素。
B、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生产工具才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指标。
C、劳动对象。
3.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所以生产力是生产方式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4.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程度。
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客观事物本身不存在正确与错误的问题,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5. 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市场上煤炭大量积压,原因是生产的过多了。
错。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一方面市场上煤炭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大量失业人口因没有了收入而无法买没,煤炭的生产过多只是相对于相对于人们的支付能力过剩6.商品价格偏离价值是价值规律失灵的结果。
否,(1)价格的波动没有脱离价值(2)从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7.在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 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马基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一些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在哲学史中被称作(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思辩唯物主义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4.马克思主义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D )A. 形式和状态B. 结构和功能C. 原因和动力D. 方向和道路6.哲学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项具体学科知识之间,形成(D)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感性和理性的关系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7.设想世界内存在着离开了物质的运动,属于哲学派别中的(A )A.唯心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8. 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但是( C )A. 否认物质世界的广延性B. 不认为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D. 把可以直接感知的某种物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B )A.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B.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了(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险些除此而外都是鬼话。
”这是一种(B)A、相对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1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的是(C)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4、“无物常驻,万物皆流”属于(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宿命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6、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17.《吕氏春秋•博志篇》云:“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马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3、4 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
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题目:马基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开始)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马基维利亚提出的基本观点?A. 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
B. 人性本恶。
C. 君主应该保持仁慈和慈爱。
D. 政治权力来源于上帝。
答案:B2. 马基维利亚对于政治的定义是什么?A. 政治是一种伦理学问题。
B. 政治是为了达到普遍幸福而存在的活动。
C. 政治是实现权力的手段。
D. 政治是一种社会契约。
答案:C3. 马基维利亚的主要著作是哪一本?A. 《国家论》B. 《道德原理》C. 《政治学纲要》D. 《社会契约论》答案:A二、问答题1. 马基维利亚对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持有什么观点?答:马基维利亚认为道德与政治是分离的,政治活动应该超越个人的道德准则。
他主张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而不受道德约束。
2.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答: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三、论述题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他的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基维利亚坚信政治权力来源于实际力量,而不是上帝。
他强调政治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认为君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行使权力,追求国家的稳定和自身的统治。
马基维利亚认为君主应该具备智慧、勇气、决断力和灵活性等特质。
君主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手段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他主张君主应该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通过强力统治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然而,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受到了批评。
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冷酷无情,忽视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权、民主等现代价值观存在冲突。
另外,马基维利亚的政治观点也容易被滥用,可能导致专制和暴力统治。
总之,马基维利亚的政治思想虽然具有争议,但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通过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权力的本质与运作方式,同时也能够对现代政治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马基课后答案 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11.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BCD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BCD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BCD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 2. BCD 3.BCD 4.ABC 5.BC 6.AB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教材P26-27、P29)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见下题)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
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
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
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
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