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10篇)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本“探究”内容;补充材料制成投影片.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学具:课本“探究”内容.学法解析1.认知题后: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以后学习本节课内容.2.知识线索:3.学习方式:采用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通过交流形成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教师提问: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学生活动:思考后举手回答:回答: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回答:2.平行四边形性质从边考虑:(1)对边平行,(2)对边相等,(3)•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角考虑:对角相等;从对角线考虑: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借助上图直观理解).教师归纳:(投影显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课本P96和P97“探究”的问题.用问题牵引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发现、归纳、论证,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同时也拿出教具同学在一起探索.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探究.在活动中发现:(1)•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2)•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将两条等长的木条平行放置,•另外用两根木条(不一定等长)用钉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教案设计篇2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5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5篇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并且最后一条的尾端和最初一条的首端重合,就组成一个四边形,如果四个顶点不共面,那么这样的四边形叫做空间四边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2)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3)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认识平行四边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认识平行四边形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几何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特征,提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1. 定义讲解: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性质讲解:教师通过图形演示和实例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3. 实例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实践探索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测量其各边长和角度,验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平行四边形实例。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以上就是关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互相平分、内角互补等;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导图工具的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互相平分、内角互补等;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示意图进行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兴趣。
2. 新知讲解阶段(1)定义和判定: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
并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和展示。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如对角线互相平分。
(2)性质探究:教师提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并辅以示意图进行说明。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例如内角互补等。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讨论,让他们自主探究并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阶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并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解决过程。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分析不同解题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拓展与应用阶段(1)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拓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师组织学生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建筑设计、地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分享彼此的观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8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那么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师: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两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你们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课件动态依次演示三组平行线分别交叉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师: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在很多的生活场景中我们都能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影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门口的电动门、教学楼的楼梯、花园的篱笆)那么你能找到上面的平行四边形吗?(叫生上前来指,同时课件抽象出图片里的平行四边形)师: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2.技能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科书、平行四边形模型、几何工具箱。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 (10分钟)1.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张包含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形状?这个形状有哪些特点?3.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Step 2 理论学习 (20分钟)1.教师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解释每一部分的含义。
2.教师演示如何用连线和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
3.教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并通过解答一些简单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Step 3 练习与巩固 (30分钟)1.学生个人自主练习:根据刚学的判断方法,学生自主完成一组练习题。
2.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解决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整体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相互订正。
Step 4 拓展应用 (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拓展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并解答问题。
3.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与全班共同评价。
Step 5 总结概括 (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学生互相交流并编写总结。
五、课堂作业1.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完成教师留的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学教案
标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者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讲解: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画出平行四边形,并验证其性质。
4. 知识巩固:
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5. 小结与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在教案的最后,应包含教学反思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回顾和评价,包括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1 平行四边形定义及其性质(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相关性质。
四边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较一般四边形而言,它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众多的平行四边形图案,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质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等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在建筑学、物理学、测绘学中也有较为重要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但与一般四边形相比,它的对边分别平行。
由这一本质特征,教材给出了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这一定义既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断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也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这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证明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所以一般四边形所具有的性质它都具有,如:内角和是360°、外角和为360°、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等。
同时,它还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
这些性质为学生证明或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另外,平行四边形的这些性质还是所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
在教材的编写上,本课还注意了使学生经历充分地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应用等数学活动后获得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探索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与应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证明与应用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部份内容是在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四边形问题,这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通过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就在。
学情分析以前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不过没有进行归类,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份同学都能掌握这部份的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使学生认识四边形。
2、通过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就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装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教学难点:四边形所具备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图中画了许多图形,谁能告诉老师你认识了哪些图形?2、请学生尝试画一两个图形,可以在图上描。
3、观察:把主题图中的所有四边形用红笔描出来。
提问:这些图形都有么共同特点?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进行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1①出示。
提问: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
并说一说你的根据。
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因为它不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所以它不是四边形)②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小结:四边形它有四条边,并且都有四个角。
(2)教学例2。
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四边形)请大家给这6个四边形分分类,并说一说你分几类,根据什么来分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
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3. 让学生能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解题。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图形的名称。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性质。
介绍(10分钟):
1. 口头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具有两组对边都是平行的四边形。
2. 解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a. 相对边相等:对边AB和CD相等,对边AD和BC相等。
b. 相邻角补角:对角线AC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相邻角是补角。
c. 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AC和BD互相平分。
示范和实践(20分钟):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判断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边的平行性质和角的补角性质判断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
2. 让学生分享解题方法和答案。
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判断平行四边形的能力,以及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能力。
拓展练习(10分钟):
1. 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题,让他们巩固和扩展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解题能力。
2. 根据拓展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掌握程度。
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认知基础在知识方面,八年级学生,对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相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我的授课班级属于年级的中等水平,对于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掌握情况较好,因此,课堂上对于平行四边形概念和相关性质的探究,会进行的比较顺利.但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时,体现出即使有了性质,还是更习惯于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去判断边和角的关系的特点,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共通性.在授课方式方面,我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某些知识点上会进行适当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有较高的兴趣.但在合作学习方面,平时主要是附近几个同学进行讨论,而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这是本次的一个新尝试.二.教学内容1.知识方面: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尤其是特殊平行四边形在生活、生产各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其它特殊四边形知识的坚实基础,并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能力方面:一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从角和边入手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其性质的论证又要通过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本节课学生历经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其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也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几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与态度上的跨越;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教学手段:为了增强教学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我借助了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自制教具进行辅助教学.[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学生初步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问题,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探索成功后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应用.【设计说明】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为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矩形、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均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我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也是本节的重点.另一方面,对性质的探究过程,是从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也是难点;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线段和角的问题的新思路.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三角形是常用的图形,而将平行四边形建构如原有体系,并能够自觉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为本节的难点.二.教学资源多媒体,自制教具三.教学过程及情境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下面的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哪些图形?师生互动: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找出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点评,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可补充举例.【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此环节设计,也为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服务.问题2:爱动脑筋的小明观察到平行四边形有一种对称的美,他说只要量出一个内角的度数,就能知道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只需测出一组相邻的边长,便能计算出它的周长,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不需要作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2的提出,将本节主要问题提纲化,也把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上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开端.(二)实践探究,交流成果活动一、拼图游戏问题1:你能利用手中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拼出四边形吗?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留意观察,请同学将拼出的六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展示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学生在拼图活动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找全6种拼图结果,一来需要学生能够与本组成员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来也渗透了一种分类的思维顺序.问题2:观察拼出的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拼出的这个特殊四边形,给出平行四边形定义.学生理解定义,说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在图中的依据.【设计意图】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但是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通过拼图,能够对平行四边形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对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直观的认识.避免了概念教学的机械记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问题3:黑板上展示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呢?师生互动:学生对黑板上拼出的四边形进行识别并说明理由.教师强调定义的两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二是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性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渗透类比思想.在比较中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本质的理解.问题4: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师生互动:学生画图,亲身感悟平行四边形.教师画图示范.结合图形介绍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对角线等元素及平行四边形的记法、读法.【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图操作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及其相关元素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下面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以及从这些基本元素入手探究图形性质打下坚实基础.活动二、开放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学生利用手中的自制教具,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2.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3.汇报: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照边、角、对角线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性差异.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4.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利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几何知识通过证明能验证这三个结论吗?师生互动:学生通过拼图活动更容易想到连结对角线.教师进行小结,连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我们常做的辅助线,它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设计意图】注重直观操作和简单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使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5、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度角线互相平分.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验、说理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它为我们得到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设计意图】在开放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活动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由此达到数学教学的新境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数学素养.(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例1 如图:已知ABCD , 1)请你添加一条线段,能够形成新的平行四边形?2)请你再添加一条线段,使其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最多?有多少个?【设计意图】 例1主要是利用定义识图,是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直接应用,属于较简单的图形下的识图问题.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通过直接的应用,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与图形的识别. 例2 如 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58°CD = 28, AD =32则: (1)∠ADC = , ∠BCD = ; (2)边AB = ,BC = ;(3)若∠C 与∠B 的度数差为030,则∠A = ,∠D = ;(4)若平行四边形ABCD 周长为20,AB :BC =2:3,则CD = ,AD = ;(5)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120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AOB 比△BOC 的周长长10m ,则AB = ,AD = .【设计意图】例2(1)(2)的设置一方面是对性质的直接应用,另一方面是对前面提出问题的回应,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解决线段和角问题方面的应用,丰富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前两问虽然难度不大,但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在点评时指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解决线段和角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而(3)(4)两题主要是对性质中关于边和角的进一步应用. (5)是更进一步的应用了对角线和边的性质.例3 用图钉把一根平放在ABCD 上的细纸板条固定在对角线AC 、BD 的交点O 处.拨动纸板条,交边AD 于点E ,交BC 于点F.直线EF 绕点O 旋转的过程中(点E 与A 、D 不重合)(1) 你能找出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吗?请选择一组进行证明.(2) 你能找出哪些面积相等的四边形?师生互动:学生独立完成(1),而对于(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全.【设计意图】D O FE D CBA D例3是对性质的进一步应用,渗透了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学生从图中能够发现一些线段、角相等,一些三角形全等、面积相等、一些四边形面积相等等,更好的理解平行四边形性质,也为下一节类似图形的证明埋下伏笔.同时,在识图的同时,结合几何论证,为目标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训练.(四)课堂反馈,巩固新知1.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C=120,则∠D= .2.平行四边形ABCD中,周长28,AB:BC=4:3,则CD= ,AD= .3.如图,四边形ABCD与EBFD均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E=CF.【设计意图】三道练习主要巩固平行四边形的三方面性质——角、边及对角线,1、2两题很基础,是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直接应用,而第三题则考察学生对性质3的理解,及对连对角线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易于联想三角形全等,但这道题无法证明全等,因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以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进行:(1)回顾知识: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2)总结方法:连结对角线的方法;(3)提炼思想:类比,转化思想.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总结,学生畅所欲言,除以上三方面也可以谈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感受,最后教师总结三方面,合作学习的优势.【设计意图】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六)布置作业,分层落实完成目标检测基础训练题(全体学生完成)完成目标检测拓展训练题(部分学生完成)(七)目标检测设计基础训练:1中,∠A=50°,AB=30cm,则∠C= ,DC= . 2中,AB= a, BC= b,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 3、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2:3,则∠C= ,∠D= .4、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与∠C 的度数差为015,则∠A= , ∠D=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外角∠1为 3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6.如图, ABCD 的周长 是28cm,△ABC 的周长是22cm,求AC 的长.拓展训练: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150,AB=8,则AD 、BC 之间的距离 . 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的余角与∠C 的补角和为︒180,则∠A=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10,BD=14,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AB 、BC 的长取值范围是 .4、已知:如图,E 、F 分别为 ABCD 的对边AB 、CD 的中点.(1)求证:DE = FB ;(2)若DE 、CB 的延长线交于G 点,求证:CB = BG .【设计意图】目标检测主要考察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掌握程度,无论基础训练还是拓展训练,都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收获.AB D C[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一.定义二.性质例1 例3图形,结论图形,符号拼图展示性质3证明例2[教学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 1.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就是被“填鸭式”的盲目接受教学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在拼接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归纳结论,突出了重点并突破了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给定的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形状的兴趣,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几何教材、教学课件。
2.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3. 实物:平行四边形模型、四边形纸片。
四、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纸片,上面画有一个四边形,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个四边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四边形的性质。
新课讲解:3. 教师向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给出其定义:“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那么它就是平行四边形。
”4.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几个实物模型,验证其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发现对边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讨论与实践:5. 教师给出一些案例,要求学生判断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解释原因。
6.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案例问题,共同探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如计算面积、寻找未知边长等。
示范与练习:8.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示范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9. 学生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平行四边形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拓展与归纳:10. 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与学生共同归纳记录在黑板上,形成学生的思维导图。
1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运用其性质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思考并解决一个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同、异位角等。
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形象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0分钟)a.分析展示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边与边的关系。
b.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并且相对的两边平行。
”c.通过展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0分钟)a.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特点,并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并且互相平分。
”b.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同位角和异位角特点,并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内角之和为360°,同位角相等,异位角相等。
”c.指导学生通过几何工具绘制平行四边形,并验证以上性质。
4.总结归纳(10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进行总结。
b.提问学生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回答。
5.拓展应用(30分钟)a.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并且相对的两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对边相等。
2.对角线互相平分。
3.同位角相等,异位角也相等。
4.内角之和为360°。
五、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PPT、平行四边形图片、几何工具六、课堂检查与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三、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1)提问:第②组是平行线吗?第⑤组呢?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动态依次演示:(2)师: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自然由平行线过度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本质,为后面平行四边形意义的教学做好思维上的孕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1)提供感性材料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在1号学具袋里的小篇子上也有这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两人一组研究研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刻,容易与其它四边形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并通过举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等内容。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的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如电梯、滑梯等,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矩形的对边相等、菱形的对角线垂直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结合本章内容,引入一些拓展性知识,如几何图形的变换、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片,如建筑物的立面图、篮球场、田地等,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关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问题设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加深理解。
1.基础巩固题:
-请学生完成课本第十八章的相关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方法的应用题。
-设计一些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
2.提高拓展题:
-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或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使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數學教案設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 学会如何识别和绘制平行四边形。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3. 平行四边形的种类:普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或几何画板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2. 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问题导向教学法: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物品(如门、窗户、黑板等),引发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新知1. 定义:教师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 性质: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几何画板演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证明这些性质。
3. 种类:介绍各种类型的平行四边形,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第三步: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不同类型的平行四边形,并标出其重要的属性(如边长、角度、对角线等)。
第四步: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重要性质和分类。
第五步: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8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8篇)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篇一教学目的: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
(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8篇】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8篇】平行四边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
(2)验证猜想结论,培养学生的论证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非智力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性质定理2的推论。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转化教学过程设计一、利用分类、特殊化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1.复习四边形的知识.(1)引导学生画任意凸四边形,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强调对角线的作用: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来研究.(2)将四边形的边角按位置关系分为两类:教学时应结合图形,让学生识别清楚,并注意与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及第一章中的邻角相区别.2.教师提问: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引导学生画图回答,并出示投影片显示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如图4-11.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1)引导学生根据图4-11,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引出课题.(2)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个性).(3)强调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同时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及定义的使用方法:如图4-12.①∵ABCD,∵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②∵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练习1(投影)如图4-13,DC∵EF∵AB,DA∵GH∵CB,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共有__个,它们是__.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证明1.探索性质.启发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元素——边、角、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入手,来观察、探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有的性质如下:(3)对角线⑤对角线互相平分(性质定理3)教师注意解释并强调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含义及表示方法.2.利用化归的方法对性质逐一进行证明.(1)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很快证出性质①,④,③.(2)启发学生添加一条或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化归为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证出性质②,⑤.(3)写出证明过程.3.关于“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和距离”的教学.(1)利用性质定理2导出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①提问:在图4-14中,l1∵l2,AB∵CD,那么AB,CD的数量有何关系?引导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证明.②引导学生用语言简练地叙述图4-14所反映的几何命题,并强调它的作用.证题时可节省步骤,省掉判定平行四边形这一步,直接得到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③强调推论中的条件:“夹”、“平行线间”、“平行线段”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做一组辨析练习.练习2(投影)如图4-15,判断下列几组图形能否体现推论所代表的含义.(2)根据图4-15(d)引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区别三个距离.练习3在图4-15(d)中,①点A与点C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②点A到直线l2的距离是线段__的长;③两条平行线l1与l2的`距离是线段__或__的长;④由推论可得: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__.三、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应用1.计算.例1填空.(1)在ABCD中,AB=a,BC=b,∵A=50°,则ABCD的周长为__,∵B=__,∵C=__,∵D=__;(2)在ABCD中:①∵A∵∵B=5∵4,则∵A=__;②∵A+∵C=200°,则∵A=___,∵B=__;(3)已知平行四边形周长为54,两邻边之比为4∵5,则这两边长度分别为__;(4)已知ABCD对角线交点为O,AC=24mm,BD=26mm,①若AD=22mm,则∵OBC 周长为__;②若AB∵AC,则∵OBC比∵OAB的周长大___;(5)在ABCD中,AB=8cm,BC=10cm,∵B=30°,SABCD=__;说明:通过此题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用它及方程的思想进行计算,并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证明.例2已知:如图4-16,ABCD中,E,F分别为BC,AD上的点,AE∵CF.求证(1)BE =DF;(2)EF过BD的中点.分析:(1)尽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避免证三角形全等.(2)考虑特殊化情形.在ABCD中,若E,F在BC,AD上运动到如下位置:AE∵BC于E,CF∵AD于F,求证BE=DF.在题目的变化与联系中灵活选用性质来解题.例3已知:如图4-17,A′B′∵BA,B′C′∵CB,C′A′∵AC.求证:(1)∵ABC=∵B′,∵CAB=∵A′,∵BCA=∵C′;(2)∵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着重引导学生先分解基本图形,图中有3个平行四边形:C′BCA,ABCB′,ABA′C,分别利用对角相等和对边相等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证明.对于第(2)问也可用“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来证明.例4已知:如图4-18(a),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 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AE=CF,BE=DF.分析:(1)引导学生证明以OE,OF为边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证∵AOE∵∵COF或证∵BOE∵∵DOF.(2)根据学生实际,对图4-18(a)可作适当引申,如图4-18(b),(c),(d),并归纳结论如下: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直线交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相等.(3)图4-18是一组重要的基本图形,熟悉它的性质对解答复杂问题是很有帮助的.3.供选用例题.(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线.如果这两条高线的夹角为13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内角的度数为__;若高线分别为1cm和2cm,则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面积为___;若两条高线夹角为120°呢?(2)如图4-19,在∵ABC中,AD平分∵BAC,过D作DE∵AC交AB于E,过E作EF∵DC 交AC于F.求证:AE=FC.(3)如图4-20,在ABCD中,AD=2AB,将AB向两方延长,使AE=BF=AB.求证:EC∵FD.四、师生共同小结1.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关系.2.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哪些方面的性质?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性质?五、作业课本第143页第2,3,4,5,6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这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在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用对比的方式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在四边形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教师应启发学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知识更加系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突出了第1课时的重点,同时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第2课时重点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教师注意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思想方法的概括、指导和结论的升华.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4篇)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4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的易变特征;2、在实际操作、想象验证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关系,渗透事物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四边形内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1个、平行线胶片。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教学过程:一、准备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现在同学们动手在投影片上画一组平行线,好吗?提醒:线可以画得长一点,流畅一些!二、操作、反思1.操作(一)(1)想象。
师:老师课前也画了一组平行线。
如果把两组平行线相交,围成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大家能先来想象一下吗?把你想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学生作图,教师有意识的巡视学生的作品](2)交流。
我们来交流一下,可以吗?要求学生介绍一下图形的明显特征。
(3)验证。
师:那么两组平行线相交,真能搭成这些图形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同桌合作,动手搭一搭,看看能不能成功?2、操作(二)(1)想象。
师:接下来我们换换材料,好吗?还是两组线,一组仍是平行线,另一组是不平行的线,它们相交,围成的又会是什么图形呢?你能来画画吗?(学生想象作图)(2)交流。
教师选择学生所作[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类似的作代表],同时出示与之对应的彩色图形,贴在磁板上。
……(3)验证。
师:又有了各种各样的。
我们请个同学上来搭一搭,帮我们验证一下!三、展开:1、分类(1)师:全面欣赏一下我们的成果。
这么多图形,大家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2)我们四人为一组,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哪个组发现得最多!①(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四边形,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板书:四边形②有直角和没直角的;③有些是由两组平行线搭成的',有些是由一组平行线和一组不平行的线搭成的!能听明白吗?谁来给们解释一下!(3)根据这个特点,谁能上来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采用学生结对或结成小组的形式,围绕学习活动、作业进行合作性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性、社会发展性,唤起他们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和重视,促进不同性别、种族及在学业成就水平及其他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同学相互之间的积极态度与社会交往.而本节课中,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判定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们可以达到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的目的.[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认知基础在知识方面,八年级学生,对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本节相关的知识,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相关知识,全等三角形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我的授课班级属于年级的中上等水平,对于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掌握情况较好,因此,课堂上对于平行四边形概念和相关性质的探究,会进行的比较顺利.但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时,体现出即使有了性质,还是更习惯于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去判断边和角的关系的特点,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共通性.在授课方式方面,我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某些知识点上会进行适当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有较高的兴趣.但在合作学习方面,平时主要是附近几个同学进行讨论,而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这是本次的一个新尝试.二.教学内容1.知识方面: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尤其是特殊平行四边形在生活、生产各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其它特殊四边形知识的坚实基础,并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能力方面:一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从角和边入手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其性质的论证又要通过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本节课学生历经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其合情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探索、体验数学思维规律,也为今后高中的立体几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与态度上的跨越;在学法上突出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教学手段:为了增强教学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我借助了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自制教具进行辅助教学.[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学生初步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问题,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探索成功后的快乐.【设计说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平行四边形,从感性上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将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定位于“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学生解决有关边、角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学生面对问题可能会更习惯于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因此对于性质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本节将目标定位于“初步应用”.而出于对学生发展的考虑,尽可能拓宽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知识面,确定了“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在感性层面上的,本节是要将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这需要一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从感性的观察、实验到思维含量更高的理性的猜想、验证、推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同时,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探究,是类比对三角形学习的,而对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则是转化为全等三角形来探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的深入探究和应用,知识上,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及推理能力,因此,对新知的探究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应用. 【设计说明】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为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矩形、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均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我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也是本节的重点.另一方面,对性质的探究过程,是从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也是难点;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线段和角的问题的新思路.学生已经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三角形是常用的图形,而将平行四边形建构如原有体系,并能够自觉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为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基本教学流程设计多媒体,互联网,自制教具三.教学过程及情境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下面的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哪些图形?师生互动: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找出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点评,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可补充举例.【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的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此环节设计,也为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服务.问题2:爱动脑筋的小明观察到平行四边形有一种对称的美,他说只要量出一个内角的度数,就能知道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只需测出一组相邻的边长,便能计算出它的周长,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不需要作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2的提出,将本节主要问题提纲化,也把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到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上来,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开端.(二)实践探究,交流成果活动一、拼图游戏问题1:你能利用手中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拼出四边形吗?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留意观察,请同学将拼出的六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展示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学生在拼图活动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同时,找全6种拼图结果,一来需要学生能够与本组成员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来也渗透了一种分类的思维顺序.问题2:观察拼出的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拼出的这个特殊四边形,给出平行四边形定义.学生理解定义,说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在图中的依据.【设计意图】虽然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但是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概念的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生通过拼图,能够对平行四边形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对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直观的认识.避免了概念教学的机械记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问题3:黑板上展示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呢?师生互动:学生对黑板上拼出的四边形进行识别并说明理由.教师强调定义的两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二是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性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渗透类比思想.在比较中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本质的理解.问题4: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师生互动:学生画图,亲身感悟平行四边形.教师画图示范.结合图形介绍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对角线等元素及平行四边形的记法、读法.【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图操作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及其相关元素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下面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以及从这些基本元素入手探究图形性质打下坚实基础.活动二、开放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学生利用手中的自制教具,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2.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3.汇报: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师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照边、角、对角线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性差异.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4.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利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几何知识通过证明能验证这三个结论吗?师生互动:学生通过拼图活动更容易想到连结对角线.教师进行小结,连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我们常做的辅助线,它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设计意图】注重直观操作和简单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使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5、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度角线互相平分.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验、说理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它为我们得到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设计意图】在开放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活动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由此达到数学教学的新境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数学素养.(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例1 如图:已知ABCD ,1)请你添加一条线段,能够形成新的平行四边形? 2)请你再添加一条线段,使其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最多?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例1主要是利用定义识图,是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直接应用,属于较简单的图形下的识图问题.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通过直接的应用,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与图形的识别.例2 如 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58°CD = 28, AD =32则:(1)∠ADC = , ∠BCD= ; (2)边AB = ,BC = ;(3)若∠C 与∠B 的度数差为030,则∠A = ,∠D = ; (4)若平行四边形ABCD 周长为20,AB :BC =2:3,则CD = ,AD = ;(5)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120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AOB 比△BOC 的周长长10m ,则AB = ,AD = . 【设计意图】例2(1)(2)的设置一方面是对性质的直接应用,另一方面是对前面提出问题的回应,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解决线段和角问题方面的应用,丰富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前两问虽然难度不大,但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在点评时指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为解决线段和角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而(3)(4)两题主要是对性质中关于边和角的进一步应用. (5)是更进一步的应用了对角线和边的性质.例3 用图钉把一根平放在ABCD 上的细纸板条固定在对角线AC 、BD 的交点O处.拨动纸板条,交边AD 于点E ,交BC 于点F.直线EF 绕点O 旋转的过程中(点E 与A 、D 不重合)(1) 你能找出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吗?请选择一组进行证明.(2) 你能找出哪些面积相等的四边形?师生互动:学生独立完成(1),而对于(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全. 【设计意图】DOFEDCBAD例3是对性质的进一步应用,渗透了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学生从图中能够发现一些线段、角相等,一些三角形全等、面积相等、一些四边形面积相等等,更好的理解平行四边形性质,也为下一节类似图形的证明埋下伏笔.同时,在识图的同时,结合几何论证,为目标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训练.(四)课堂反馈,巩固新知1.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C=120,则∠D= .2.平行四边形ABCD中,周长28,AB:BC=4:3,则CD= ,AD= .3.如图,四边形ABCD与EBFD均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E=CF.【设计意图】三道练习主要巩固平行四边形的三方面性质——角、边及对角线,1、2两题很基础,是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直接应用,而第三题则考察学生对性质3的理解,及对连对角线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易于联想三角形全等,但这道题无法证明全等,因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以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进行:(1)回顾知识: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2)总结方法:连结对角线的方法;(3)提炼思想:类比,转化思想.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总结,学生畅所欲言,除以上三方面也可以谈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感受,最后教师总结三方面,合作学习的优势.【设计意图】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六)布置作业,分层落实完成目标检测基础训练题(全体学生完成)完成目标检测拓展训练题(部分学生完成)(七)目标检测设计 基础训练:1中,∠A=50°,AB=30cm,则∠C= ,DC= . 2中,AB= a, BC= b,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3、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2:3,则∠C= ,∠D= .4、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与∠C 的度数差为015,则∠A= , ∠D=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外角∠1为 38°,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6.如图, ABCD 的周长 是28cm,△ABC 的周长是22cm,求AC 的长.拓展训练: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150,AB=8, 则AD 、BC 之间的距离 .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的余角与∠C 的补角和为︒180,则∠A=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10,BD=14,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边AB 、BC 的长取值范围是 .4、已知:如图,E 、F 分别为 ABCD 的对边AB 、CD 的中点.(1)求证:DE = FB ;(2)若DE 、CB 的延长线交于G 点,求证:CB = BG . 【设计意图】目标检测主要考察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掌握程度,无论基础训练还是拓展训练,都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收获.[板书设计]A BDC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一.定义二.性质例1 例3图形,结论图形,符号拼图展示性质3证明例2[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下表所示评价方案用于教师自我评价,或听课教师对主讲教师的课上教学效果评价.1.观察给出情境后,学生能否识别平行四边形,并说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考察学生的识图和抽象能力及教师的导入设置是否合理.2.在拼图过程中,观察学生能否积极的参与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找全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3道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1、2题各3分,2.通过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基础部分共20分,拓展部分10分[教学反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