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无功补偿技术比较
2024年无功补偿SVC SVG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功补偿SVC SVG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无功补偿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它通过无源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包括静止无功补偿(SVC)和静止无功功率生成(SVG)。
本文将对2024年无功补偿SVC SVG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无功补偿SVC市场发展现状2.1 SVC市场概况SVC是一种能够稳定电力系统电压的无功补偿装置。
目前,SVC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中压配电网和电邮。
SVC可提供快速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
2.2 SVC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SV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
另外,SVC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SVC可提供稳定的无功补偿,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3. 无功补偿SVG市场发展现状3.1 SVG市场概况SVG是一种能够稳定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的静止无功功率生成装置。
目前,SVG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SVG可根据实际需要主动调整无功功率,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3.2 SVG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中电力负荷的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SVG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SVG可提供快速有效的无功功率调节,使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可靠。
另外,随着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SVG也将越来越智能化,并具备更高的可调节性和控制精度。
4. 无功补偿SVC SVG市场发展对比分析4.1 市场需求对比SVC和SVG都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但其在市场上的需求有所不同。
SVC主要用于中压配电网和电邮,而SVG则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另外,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SVG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SVC的需求相对较稳定。
无功补偿技术介绍
一、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1.4 无功补偿
▪ 因此进行无功补偿后,可减少线路上传输的无功
功率Q,若传输的有功功率不变,且线路的电阻和 电抗是一个常数,所以,传输的无功功率Q越小, 电压损耗越小,从而提供了电压质量。
一、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1.4 无功补偿
▪ (2) 减少有功损耗 ▪ 把线路中的电流分成有功电流Ip和无功电流Iq,
一、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1.2、无功分类
▪ a、感性无功:电流滞后电压90°,如电动
机、变压器等设备;
▪ b、容性无功:电流超前电压90°,如电容
器、电缆、电力输电线路;
▪ c、基波无功:与电源频率相等的无功; ▪ d、谐波无功:与电源频率不相等的无功;
一、无功补偿基础知识
1.3 功率因数
▪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并不是纯感性或纯容性
二、无功补偿的原理
2.3 功率因数的调节
我厂功率因数调整的方法: 1、通过投退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功率因数的调
节; 2、通过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进行功率因
数的调节。
二、无功补偿的原理
2.4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无功功率补偿前后的功率三角形简图
二、无功补偿的原理
2.4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1、已知系统有功和功率因数,计算投入一
三、无功和电压的调整
3.2 无功功率电源
缺点:同步调相机是旋转设备,运行维护较为复杂,有 功功率损耗大,在满负荷运行时,有功损耗约为额定容 量的1.5%-5%,同步调相机的没单位容量投资较大,宜安 装在枢纽性质的变电站,以便平滑调节电压和提高系统 的稳定性。
3.2.3 静止电容器
静止电容器是目前最普遍的补偿设备,电容器的单位容 量投资较小且与总容量的大小无关,运行时功率损耗小 ,约为额定容量的0.3%-0.5%,运行维护方便。
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
贮塑勉.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解析吴东勋(珲春矿业集团供电分公司,吉林珲春133300)倩%要1在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搞好无功平衡,是一项建设l圭的降损技术措施。
本文分析了四种配电网无功褂偿方式,认为应更多地考虑系统的特点将它们结合起采进行无功补偿。
目前,配电网的无功褂偿容量一般是根据供电部门给定的要求达到的功率爵数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
如何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分布,需寻找挫术E和经济上的最优方案。
崖撬阅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目前,集团公司各用电单位采取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补偿方式,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等多种方式,虽然达到了功率因数的要求,但达不到用户用电时实际的节能效益和电能质量最佳、支付电费最小的经济功率因数的目的,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无功严重不足、电压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
1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1.1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O kV母线上,以补偿负荷的无功功率。
补偿电容分为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两部分。
因为有功负荷是变化的,其无功负荷也随之变化,但不论无功负荷如何变化,总可把它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所以补偿电容应采取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相结合的方法,配置固定补偿电容以减:j搬资,配置自动补偿电容以满足补偿需要,f故N--者寿断页。
因此变电站集中补偿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至忏}么作用。
12低压集中补偿方式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通常采用微初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MCR、TCR、SVG比较
现在主要的动态补偿方式为TCR型SVC、MCR型SVC和SVG三种方式,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动态无功补偿方式的原理,并且通过占地面积、响应速度、损耗、噪音等性能指标来论述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特点。
一、 M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MCR+FC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GEC公司制成第一台自饱和电抗器型SVC,后期俄罗斯人演变为可控饱和电抗器(CSR)型,也可称为M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其原理是三相饱和电抗器的工作绕组并联在电网上,通过改变饱和电抗器的直流控制绕组的励磁电流,借以改变铁心的饱和特性,从而改变工作绕组的感抗,达到改变其所吸收的无功功率的目的。
图九 MCR无功补偿原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主铁心分裂为两半(即铁心1和铁心2),截面积为A,每一半铁心截面积具有减小的一段,四个匝数为N/2的线圈分别对称地绕在两个半铁心柱上(半铁心柱上的线圈总匝数为N),每一半铁心柱的上下两绕组各有一抽头比为δ= N2 / N 的抽头,它们之间接有晶闸管KP1 ( KP2 ),不同铁心上的上下两个绕组交叉连接后,并联至电网电源,续流二极管则横跨在交叉端点上。
在整个容量调节范围内,只有小面积段的磁路饱和,其余段均处于未饱和的线性状态,通过改变小截面段磁路的饱和程度来改变电抗器的容量。
在电源的一个工频周期内,晶闸管KP1 、KP2 的轮流导通起了全波整流的作用,二极管起着续流作用。
改变KP1 、KP2 的触发角便可改变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抗器铁心的饱和度,以平滑连续地调节电抗器的容量。
占地面积由于MCR没有像TCR一样采用晶闸管阀组以及空心相控电抗器,而是采用晶闸管控制部分饱和式电抗器,因此,比TCR面积要小。
响应速度MCR型SVC的响应速度一般在100 ~ 300ms之内。
可控式饱和电抗器铁芯内的磁通有惯性,从空载到额定的变化,一般在秒级以上。
虽然现在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提高MCR型SVC的响应速度,但一般也很难低于150ms。
论配电网四种无功补偿技术方案的比较
随 着 国民经 济的 高速 发展 和人 民生 活水
() 功 倒 送 的 问 题 。 无 功 倒 送 会 增 加 配 4无 电网的 损耗 ,加重 配电 线路 的负担 ,是 电力 系统所 不允许 的 。尤其 是采 用固定 电容器 补 偿 方式 的用户 ,则 可能在 负荷 低谷时 造成 无 功 倒 送 ,这 引起 充 分 考虑 。 综上所述 ,lk O V配电 网的无 功补偿工作 应 更 多地 考虑 系统 的特点 ,不应因 电压 等级 低 、补偿 容量 小 而忽视补 偿设 备对 系统侧 的 影 响 ( 括 网损 ) 包 。如 果需 降损 的 线路 能基 于 一个 完善的 补偿 方案进 行 改造 ,则 电力 系 统 的收益 将 比分数 的纯用 户行 为的补 偿方 式
要大得多。
3 算例 以某 条城 市配 电线 路为 例 ,原先该 线路 长 5 i,共有配 电变 压器 3 台 ,最大负荷达 k n 2 到 5 5 MVA。今需 要在远离变 电所送 电距 00 离 为 6 m 的 江边 建 一 水 厂 ,6台 3 0 k 8v、20 W 8k 的 异 步 电 动 机 带 水 泵 , 率 因 数 为 0.5 功 8 。两 台户外型油 浸 自冷 ¥ -10 ,l 7 0 0X0专用变压器 同 时运 行 。在最 大运行 方式 下 ,该 水厂 负荷接 入 前馈 线 总 电流 为 2 6 8 A,末端 最 小 负荷 点 电压 为 9 6 k . 7 V,1 k 0 V线路部 分的 有功损耗 为 1 4.k ; 接 入 该 水 厂 后 如 果 6台 水 泵 额 3 7W 定运行 ,相应有功损耗将达到 3 6 2 W ,末 l .k 端 最小 负 荷点 电压 为 9 3 k . 7 V。 因 此 需 要 进 行无 功补 偿 。方法 是先考 虑对 各台 电动机进 行 用 户终 端分 散补 偿 ( 即随 机补 偿 ) :按补 偿容 量不 大于 电机 的空载 无功 的原则 给每 台 机补 偿 4 kv r 5 a ;然后在 配 电变压器 3 0 8 V侧 进行 集 中补偿 :按最 大运 行方式 下不造 成无 功 倒送 为 依据 选择 无 功补 偿 自动 投切 装 置 , l k a * 0组 ,共 3 0 v r 5 vr2 0 k a ;最 后再考虑进行 l k 配 电 线 路 杆 上 无 功 补 偿 : 按 最 小 运 行 0V 方式 固定 补偿 该馈线 的无功 基荷 6 0 v r 0 k a 到 某节 点上 ,不 造 成该 馈 线过 电压 和 过补 偿 。 潮流 计算 的结果 如下表 所示 : 可见 在该线 路上 进行 的几种 无功 补偿 能够起 到显著 的技 术 和 经济 效 果 。 4 结语 在 配 电网进 行无 功 补偿 、提高 功率 因数 和搞 好无 功平衡 ,是 一项 建设性 的降损 技术
工厂供电中的无功补偿技术
技术,2014(7):123+132. (收稿日期:2011 9 年 第 5 期
无功补偿技术的选择对于 个供电工厂来说是非常重 要的,并不是每一种无功补偿技术都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况。 在选择无功补偿技术类型时,相关负责人员需要考虑到一 些可能引起补偿不足的因素,并且要确保所选择的无功补 偿技术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出现的概率。不仅如此,相关的 工作人员还要考虑到补偿过度的情况,这就要求所选择的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电量的输出。除此之外,相 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避免电路中振荡问题的出现,这就需 要利用专门的分接触器来解决,这样一来,无功补偿技术的 应用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工厂供电的效率也会大幅度上 升。 5 无功补偿技术中的精确计算
相关负责人员要科学地利用各种分级补偿的技术来完善无 功补偿技术。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无功补偿技术的 时候,不能一味地使用分散补偿,还要使用集中补偿,最好 能够将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结合在一起,以分散补偿为主。 最后,在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要将高 压补偿和低压补偿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无功补偿技 术的利用率。 4 无功补偿技术类型的选择
计算的精确性对于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因 为无功补偿技术的利用情况往往会和功率因素有一定的关 系,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出补偿量,并且要能 够利用不同方法来计算补偿量,通过反复计算来确保电机 的正常运作。无功补偿技术中补偿量的计算精确度还需要 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输电,满足社 会上不同行业的用电需求。 6 结束语
开发研究
工厂供电中的无功补偿技术
宋波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无功功率的产生和功率因数的失调。
这些问题既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资源。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无功补偿技术无功电流是一种与电压相位差90度的电流。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感性负载所引起的。
电感性负载包括电动机、变压器、电感性炉等。
这些负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但同时也会产生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其中,最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包括串联无功补偿和并联无功补偿。
串联无功补偿主要通过改变负载的电感性来减少无功功率的产生。
这可以通过在负载端串联一个电容器来实现。
电容器具有负电感性,可以与负载的电感性相抵消,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并联无功补偿则是通过在电源端并联一个电容器或电抗器来实现。
这样可以改变电源的电流相位,使其与负载的电流相位基本一致,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
反之,功率因数越低,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资源的浪费越严重。
功率因数的失调主要是由于负载的无功功率所引起的。
因此,通过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主要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使用特殊的电力电子装置,如可控硅器件和功率电子变换器等,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主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负载的功率因数情况,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来调节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则是利用电容器或电抗器对电力系统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解决与预防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解决与预防电力系统中的谐振问题一直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大难题。
它会给电网运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电压波动、设备损坏等。
为了解决和预防这个问题,无功补偿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功补偿技术是如何解决和预防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
一、无功补偿技术简介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投入或吸收无功功率来稳定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从而解决谐振问题。
二、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解决1. 正向补偿正向补偿是指通过向系统注入无功功率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正向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中的谐振问题,通过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小了谐振电流的流过,从而消除了谐振现象。
2. 反向补偿反向补偿是指通过吸收无功功率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当电力系统中存在谐振问题时,可以通过投入适当的反向补偿设备,吸收谐振电流,从而解决谐振问题。
三、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预防除了解决已经发生的谐振问题,无功补偿技术还可以在设计电力系统时进行预防。
1. 系统规划时考虑在电力系统的规划阶段,可以考虑使用无功补偿设备来预防谐振问题的发生。
例如,在设计输电线路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布置无功补偿设备,调整线路的参数,从而提前预防谐振问题。
2. 无功补偿系统的调试在电力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无功补偿系统进行调试。
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谐振问题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和预防。
四、总结无功补偿技术在解决和预防电力系统谐振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向补偿和反向补偿,可以有效地解决已经发生的谐振问题;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考虑无功补偿设备,可以预防谐振问题的发生。
因此,无功补偿技术是解决和预防电力系统谐振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创新,相信无功补偿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功补偿的三种应用方式:分散补偿、集中补偿、就地补偿—海文斯电气
无功补偿的三种应用方式:分散补偿、集中补偿、就地补偿引言:近些年,随之电网系统的完善,用电量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电力工程的供应紧张使大家想起了降损环保节能,使用了无功补偿装置。
文中系统化详细介绍了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并深入分析每个部件的选型和成套设备装置的技术,并对现阶段无功补偿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科学研究,以求同行业探讨。
1、无功功率并非不作功,它实际上有很大的用途。
它实际上是电感线圈性电磁场贮能与电容器电容性静电场贮能。
在交流电系统中,无功功率就保持稳定。
因为客户大多数是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感生负载,务必用容性输出功率来平衡它。
因此,无功补偿常见电力电容器。
据调查,在电网损耗中,10%的损耗为有功功率,而 30%~50%的损耗为无功功率。
海文斯电气案例:煤矿的电动机耗费的电磁能占所耗电量的 70%,而因为设计方案和应用等层面的缘故电动机的功率因素通常较低,一般约为cosφ=0.70。
要想更改这类现况,就必须把无功补偿列入到电网整体规划中,而选用选用无功补偿节能环保,既能够充分挖掘电网发展潜力又能够提升电能质量。
2、无功补偿方式低压无功补偿的总体目标是保持无功的就地平衡,一般采用商业用地方式有三种:分散补偿、集中补偿、就地补偿。
集中补偿一般在主变、配电站,但其补偿路线及变配电站的无功要求,可以填补就地补偿和分散补偿不足差的无功功率。
分散补偿一般高低压配电室室进行,补偿容积依据用电负荷状况尺寸而测算来的。
就地补偿是对大空间的某些负荷进行的,在负荷周边进行补偿,能够较大的降低电力能源的损耗。
这三种补偿方式,以就地补偿实际效果最好是,缺陷是其资金投入大,补偿机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有奢侈浪费怀疑。
在一般状况下三种方式相互配合应用,能够将供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到有效的水平。
海文斯电气:以煤矿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在动力科的具体运用中的实际效果为例:以动力科回路所供的诸多变压器中的的 2# 变压器为例。
变压器为我矿设备科供电系统回路,在低压侧改装800kvar 无功补偿电容柜,设置 cosφ为 0.95,低于限值则全自动资金投入电容器组。
无功补偿技术方案
无功补偿技术方案现代工业与家居生活中电力的使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能量损耗,这对于环境和经济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功补偿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技术方案。
传统的电力传输系统中,由于电力的特性,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是指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所引起的功率损耗,这种损耗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对于电力传输线路的容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而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引入补偿装置,来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补偿装置通过监测电力传输中的无功功率,并在需要时通过补偿电容、电感等器件,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通过补偿装置的运行,可以使得电力传输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减小甚至消除,从而提高了电力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无功补偿技术方案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静态无功补偿技术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静态无功补偿技术采用的是固定的补偿装置,适用于电力传输中无功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
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则采用了可调节的补偿装置,能够根据电力传输过程中无功功率的实时变化来进行补偿。
除了基本的无功补偿技术方案外,还有一些衍生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比如,谐波滤波器技术能够通过滤除电力传输中的谐波成分,减少谐波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无功发生器技术能够根据电力传输中的无功功率需求,自动调节无功功率的补偿能力。
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方案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能够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能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无功补偿技术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系统故障和停电的风险。
此外,无功补偿技术还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力质量,减少电力波动对设备和终端用户的影响。
然而,在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方案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和设计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
SVC、SVG、VQC、TCR比较
敞开式结构的VQC与MCR混合型动态平滑补偿装置对于无功负荷小范围波动频繁且对补偿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使用VQC+MCR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原理:VQC电容器组按小容量多分组减少投切冲击,作为有级差慢速粗调, MCR的容量很小,只相当于极差容量,当无功、电压在小范围频繁波动时,MCR快速响应,精细调节无功输出,精确贴合无功负荷曲线,使系统功率因数恒定在0.95以上,大幅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
1、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无功补偿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市场上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有:VQC、动态补偿、固定补偿。
固定补偿:曾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的优点在早期的系统内变电站大量运用,适用于无功负荷稳定的场合,但由于其固有的缺点:容量调整需人工干预、易过补或欠补、无法隔离故障正逐步被VQC所替代。
动态补偿:SVG、SVC,其特点是响应迅速,主要用于电弧炉、轧钢设备、矿井提升机、电力机车牵引等特殊的冲击性负荷设备,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行为目的。
设备造价极高,运行可靠性差,后期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
就节能降损投资回报率而言其效果远不如VQC和固定补偿。
VQC(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在用户以节能降损、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输送能力为目的的应用场合,VQC以其节能效果明显、跟踪补偿效果好、免维护、自动化程度高、造价合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开闭所和其他工矿企业。
2、当前市场常规VQC存在的问题常规VQC产品作为无功补偿设备中二代产品,因其按需自动补偿,维护简单,成本适中的优点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但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2.1分组不细,投切冲击大传统的VQC因为受成本的限制一般分为2-4级,最多不会超过5级,电容级差大,投切电容器组对系统的冲击大,无法实现精细补偿。
2.2装置运行不可靠,故障率较高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VQC二代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元件选型上存在安全隐患,造成运行不可靠,故障率较高。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无功补偿和调压则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和调压的设计技术导则,包括无功补偿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以及调压装置的选型、布置和运行。
无功补偿原理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适当的电容器或电感器来消除或减小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是根据电流滞后于电压的特性,通过合理配置并控制适当大小的无功补偿装置,使得系统中总的无功功率接近于零。
分类根据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方式和控制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种类型。
1.静态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固定电容器、固定电感器和可调谐滤波器等。
固定电容器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定补偿的场合,而固定电感器则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稳定吸收无功功率的场合。
可调谐滤波器则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频率选择性补偿。
2.动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和SVC(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这些装置通过快速响应和灵活控制,能够实时调节无功功率,适用于需要频繁变化的负载条件下。
应用无功补偿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和稳定系统运行。
1.改善功率因数:通过引入适当大小的电容器或电感器,可以使得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减少无效功率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降低线路损耗:在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流滞后于电压,会导致一定的传输损耗。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减小线路上的感性无功组分,降低传输损耗。
3.提高电压质量: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和谐波等问题会对用户的设备和用电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引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质量,减少谐波污染。
4.稳定系统运行:在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系统中,由于其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特点,会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
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对配电系统4种无功补偿地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根据配电网的实际,将4种无功补偿方案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获得最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分析1、概述随着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当系统受到较大干扰时,就可能在电压稳定薄弱环节导致电压崩溃。
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在与用户直接相关的配电网中显得同样的重要。
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
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的降低将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网络传输能力,并引起损耗增加。
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减少发电费用。
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尤其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报高的方案。
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2、配电系统无功补偿(1)低压集中补偿方式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2),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主要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的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的降损有一定作用,也有助于保证该用户的电压水平。
这种补偿方式的投资及维护均由专用变用户承担。
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自动补偿装置通常是根据功率因数来进行电容器的自动投切的,也有为了保证用户电压水平而以电压为判据进行控制的。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技术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在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解决无功功率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分别从无功功率的产生原因、无功补偿技术的种类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无功功率的产生原因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中不参与有用功率传输的功率,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容性负载:当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电容性负载时,会导致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增加,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
2.感性负载:与容性负载相反,感性负载会使电流滞后于电压,并引发较高的无功功率。
3.电力系统的不平衡: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电压和电流不平衡会造成无功功率的产生。
二、无功补偿技术的种类针对无功功率的问题,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了多种无功补偿技术,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包括:1.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SVC是一种通过改变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感元件来实现无功补偿的装置。
它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自动调整补偿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STATCOM是一种基于电子器件和功率电子技术的无功补偿装置,能够通过改变电流的相位和幅值来实现无功的平衡。
3.同步电容器:同步电容器是通过同步开关控制电容器的连接和断开,实现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
4.无功功率调节器:该技术通过改变调节器的电容和电感元件来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
三、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是衡量系统效率和负载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达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2.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少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无功补偿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电力网的不断发展,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控制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保证电网经济运行和安全稳定。
无功补偿装置已经由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发展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静止补偿装置。
本文将首先对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再着重介绍和分析几种无功补偿的方式,以及其基本原理。
为未来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无功补偿技术;电力网;无功功率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情况根据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原理、补偿效果以及执行元件的不同,可以将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归结为以下这五个阶段。
1.1同步调相机上世纪30年代左右,同步调相机产生了。
同步调相机是一种能实现动态无功补偿效果的无功补偿装置。
这是一种经过特制的同步电机。
它的轴上没有负载,是用来专门补偿无功功率的。
因为它是一种旋转电机,因此,它在运行时的噪声和损耗都很大,响应的速度很慢,维护时比较复杂,对无功补偿立即响应的要求很难满足。
1.2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与同步调相机产生于同一个时期,并联电容器这种无功补偿装置出现在一些较为系统的无功功率消耗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用吸收系统的容性无功来对感性无功进行补偿,从而使局部的电压得到提升。
这种无功补偿装置经济实用、结构简单。
但是,并联电容器一旦安装好一组电容器后其电容量就会固定,因此,不能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这是并联电容器的致命缺点。
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人们会将并联的电容器按照需要分成几个小组,同时通过机械开关投切的手段对并联电容器进行大小的控制。
这样就能获得变化的无功功率。
但是,这种方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操作时有过电压和涌流、响应速度慢等,这些都阻碍了它的发展。
1.3磁饱和电抗器由于电抗器制造的工艺技术得到了提高,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出现了磁饱和电抗器,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电抗器。
这种装置控制无功电流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在绕组中的电流或者是依靠它的可调电感特性。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静止。
《无功补偿技术讲》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无功补偿技术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应用案例,为电力系统 专业人员带来详实的无功补偿技术知识。
什么是无功补偿技术?
定义和意义
无功补偿技术是一种通过补偿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和提高电能 利用率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无功补偿技术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成 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提高系统效率的重要手 段。
实际应用案例
1
发电机组Q/V特性控制
通过对发电机Q/V特性的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
变压器无功自动补偿
采用智能控制方法,实现变压器无功自动补偿,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3
城市轨道交通无功补偿
通过使用SVG等高级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的控制能力, 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无功补偿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高级无功补偿技术
1 分类和特点
高级无功补偿技术包括动态无功补偿、容性储能技术、SVG等多种形式,具有无需占地、 快速响应、输出变化范围广、能耗小等优点。
2 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通过智能电子技术快速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流,通过快速响应机 构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实现对电力系统负载 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广泛和深入 的应用。
模块化设计
无功补偿技术将向更加模块化 方向发展,方便模块替换和升 级。
能耗低、体积小
新一代补偿器将会采用更高效 的电子元器件和组件,从而实 现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能耗。
总结
基本概念和应用
无功补偿技术减少了高压线路的传输损耗和电源容 量的投资,减少了电势发生器和发电机的容量,改 善了输电线路电压品质,提高了电能的传输能力。
无功补偿的方案及分析
无功补偿的方案及分析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所产生的无功功率需要通过无功补偿装置来进行补偿,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下面将介绍无功补偿的方案及其分析。
一、无功补偿方案1.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SVC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组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无功调节。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实现高速响应、精密补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2.静态同步补偿装置(STATCOM):STATCOM是一种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控制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来提供无功功率的调节。
STATCOM具有可调节容量、快速响应、高精度、无接触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3.动态无功补偿装置(DSTATCOM):DSTATCOM是一种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压暂时性的调节和电力系统的无功稳定。
DSTATCOM可以实现快速响应、精确补偿、动态调节等特点,适用于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需求。
4.串联无功补偿装置(SVCUPFC):SVCUPFC是一种通过串联电容和电抗器实现电力系统无功调节的装置。
SVCUPFC可以实现动态调节、可调节容量的特点,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需求。
二、无功补偿分析1.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调节电压的相位和幅值,稳定电力系统的电压,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负载能力:通过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负载能力,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载损耗,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4.能够减少电力设备的故障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设备的负荷压力,提高电力设备的工作环境,降低电力设备的故障率,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风电技术】SVG与SVC无功补偿装置的对比分析
【风电技术】SVG与SVC无功补偿装置的
对比分析
与SVC相比,SVG在以下几方面优于SVC:一、工作原理不同(1)SVC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无功源。
根据接入电网的需求,它可以向电网提供容性无功,也可以吸收电网多余的感性无功,把电容器组通常是以滤波器组接入电网,就可以向电网提供无功,当电网并不需要太多的无功时,这些多余的容性无功,就由一个并联的电抗器来吸收。
电抗器电流是由一个可控硅阀组控制,借助于对可控硅触发相角的调整,就可以改变流过电抗器的电流有效值,从而保证SVC在电网接入点的无功量正好能将该点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起到电网无功补偿的作用。
(2)SVG以大功率电压型逆变器为核心,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交流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迅速吸收或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功率的目的。
二、响应速度快一般SVC的响应速速是20—40ms;而SVG 的响应速度不大于5ms,能更好的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在相同的补偿容量下,SVG对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补偿效果最好。
三、低电压特性好SVG具有电流源的特性,输出容量受母线电压的影响很小。
这一优点使SVG用于电压控制时具有很大的优势,系统电压越低,越需要动态无功调节电压,SVG的低电压特性好,输出的无功电流与系统电压没有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可控恒定的电流源,系统电压降低时,仍能输出额定无功电流,具备很强的过载能力;而SVC是阻抗型特性,输出容量受母线电压的影响很大,系统电压越低,输出无功电流的能力成比例降低,不具备过载能力。
因此SVG的无功补偿能力与系统电压无关,而SVC的无功补偿能力随系统电压的下降线性降低。
12。
设备补偿的三种方式
设备补偿的三种方式设备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针对电气设备的电气特性进行补偿,以达到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和保护设备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设备补偿方式主要有三种:静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波。
一、静态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是指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或减少适当的无功电容器或电感器来实现对系统中无功功率的调节。
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稳定性,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
1. 串联型无功补偿串联型无功补偿主要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来增加系统中的感性元件或容性元件。
当系统中存在感性负载时,可以通过串联连接适当容量的无功电容器来消耗感性负载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和降低输电损耗等目标。
2. 并联型无功补偿并联型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来增加系统中的容性元件或感性元件。
当系统中存在容性负载时,可以通过并联连接适当容量的无功电感器来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系统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和降低输电损耗等目标。
二、动态无功补偿动态无功补偿是指通过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利用可控硅等器件对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以达到快速响应、精确控制和高效节能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提高电网可靠性和保证供电质量。
1. SVC补偿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补偿是一种常见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其主要由变压器、滤波器、可控硅元件等组成。
当系统中存在大量非线性负载或谐波污染时,可以通过SVC补偿来消除这些影响,从而达到改善系统稳定性和提高供电质量等目标。
2. STATCOM补偿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补偿是一种新型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其主要由IGBT元件、直流滤波器等组成。
相比于传统的SVC补偿,STATCOM补偿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无功补偿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高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无功补偿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功补偿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无功补偿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一、无功补偿的概念和作用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措施,用于调节系统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电压质量。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通常由大型同步发电机提供。
然而,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发电技术,无功功率的供给和消耗需要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管理。
二、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1. 静态无功补偿(SVC)静态无功补偿是一种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通过改变电力系统的电容或电感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SVC可以帮助调节并稳定电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无功发电机组(SVG)无功发电机组也是一种常见的无功补偿设备,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功发电机组可以根据系统需求主动提供或吸收无功功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
3. STATCOM技术STATCOM(静态同步补偿器)是一种高级无功补偿技术,基于逆变器和电力电子器件。
它通过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可以快速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并提高无功功率的响应能力。
三、无功补偿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影响1. 提高系统稳定性无功补偿技术能够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减少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配置,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不稳定性而导致的电压波动和电力损耗问题。
2. 保障电网质量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电网质量的保障。
无功补偿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电压波动和频率波动,提高电网质量,减小电力系统对突发负荷变化的敏感性。
3. 提高经济性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可以减少系统的无功损耗,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和系统运行费用。
此外,无功补偿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电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种无功补偿技术比较刘建强1,陈刚21广东省电力物资总公司2广电集团广州供电分公司摘要:配电网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降低有功网损,提高网络输送容量,减少发电费用。
本文对配电系统4种无功补偿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并对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根据配电网的实际,将4种无功补偿方案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获得最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1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负荷的不断增加,以及电源的大幅增加,不但改变了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也改变了系统的电源分布,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无功严重不足、电压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
随着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当系统受到较大干扰时,就可能在电压稳定薄弱环节导致电压崩溃。
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电能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直接影响电网自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在与用户直接相关的配电网中显得同样的重要。
若无功电源容量不足,系统运行电压将难以保证。
由于电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此外,网络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的降低将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网络传输能力,并引起损耗增加。
因此,解决好配电网络无功补偿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性和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无功补偿点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避免大量无功的远距离传输,从而降低有功网损,减少发电费用。
而且由于我国配电网长期以来无功缺乏,尤其造成的网损相当大,因此无功功率补偿是降损措施中投资少回报高的方案。
一般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有: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低压集中补偿方式、杆上无功补偿方式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
2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2.1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针对输电网的无功平衡,在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1),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输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终端变电所的电压和补偿主变的无功损耗。
这些补偿装置一般连接在变电站的10kV母线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案对配电网的降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为了实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通常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是并联电容器组)结合有载调压抽头来调节。
通过两者的协调来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在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区图便是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有效方法。
然而操作上还是较为麻烦的,因为由于限值需要随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某些区上会产生振荡现象;而且由于实际操作中抽头调节和电容器组投切次数是有限的,但九区图没有相应的判断。
而现行九区图的调节效果也不是数学上证明的最好效果,因此九区图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文献[1]利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模糊边界的无功调节判据,它的特点是将九区图中固定的无功上下限边界改变成受电压影响的模糊边界,其边界的斜率可根据具体的投切边界条件进行调整。
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电压无功微机综合控制装置,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最佳补偿效果的情况下,有载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比同类装置或人工调节约减少1/3,提高了变电站电压合格率,线损降低20%左右。
2.2低压集中补偿方式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的另外一种无功补偿方式是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如图1的方式2),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的低压并联电容器柜,容量在几十至几百千乏不等,根据用户负荷水平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
主要目的是提高专用变用户的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的降损有一定作用,也有助于保证该用户的电压水平。
这种补偿方式的投资及维护均由专用变用户承担。
目前国内各厂家生产的自动补偿装置通常是根据功率因数来进行电容器的自动投切的,也有为了保证用户电压水平而以电压为判据进行控制的。
这种方案虽然有助于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但对电力系统并不可取。
因为虽然线路电压的波动主要由无功量变化引起,但线路的电压水平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
当线路电压基准偏高或偏低时,无功的投切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出现无功过补偿或欠补偿。
对配电系统来说,除了专用变之外,还有许多公用变。
而面向广大家庭用户及其他小型用户的公用变压器,由于其通常安装在户外的杆架上,进行低压无功集中补偿则是不现实的:难于维护、控制和管理,且容易成为生产安全隐患。
这样,配电网的补偿度就受到了限制。
2.3杆上补偿方式文献[2,3]提出了进行配电系统杆上无功补偿的必要性和方法。
由于配电网中大量存在的公用变压器没有进行低压补偿,使得补偿度受到限制。
由此造成很大的无功缺口需要由变电站或发电厂来填,大量的无功沿线传输使得配电网网损仍然居高难下。
因此可以采用 10kV户外并联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的杆塔上(或另行架杆)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 3),以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达到降损升压的目的。
由于杆上安装的并联电容器远离变电站,容易出现保护不易配置、控制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受安装环境和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等工程问题。
因此,杆上无功优化补偿必须结合以下实际工程要求来进行:(1)补偿点宜少,一条配电线路上宜采用单点补偿,不宜采用多点补偿;(2)控制方式从简。
杆上补偿不设分组投切;(3)补偿容量不宜过大。
补偿容量太大将会导致配电线路在轻载时的过电压和过补偿现象;另外杆上空间有限,太多的电容器同杆架设,既不安全,也不利于电容器散热;(4)接线宜简单。
最好是每相只采用一台电容器装置,以降低整套补偿设备的故障率;(5)保护方式也要简化。
主要采用熔断器和氧化锌避雷器分别作为过流和过电压保护。
显然,杆上无功补偿主要是针对10kV馈线上沿线的公用变所需无功进行补偿,文献[3] 提出了这种补偿方式的最优地点和容量的算法。
因其具有投资小,回收快,补偿效率较高,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合于功率因数较低且负荷较重的长配电线路,但是因负荷经常波动而该补偿方式是长期固定补偿,故其适应能力较差,主要是补偿了无功基本负荷,在线路重载情况下补偿度一般是不能达到0.95。
应该开发电容器组能自动投切的杆上自动无功补偿技术。
2.4用户终端分散补偿方式目前在我国城镇,低压用户的用电量大幅增长,企业、厂矿和小区等对无功需求都很大,直接对用户末端进行无功补偿(如图1的方式4)将最恰当地降低电网的损耗和维持网络的电压水平。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指出,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
故对于企业和厂矿中的电动机,应该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即随机补偿;针对小区用户终端,由于用户负荷小,波动大,地点分散,无人管理,因此应该开发一种新型低压终端无功补偿装置,并满足以下要求:①智能型控制,免维护;②体积小,易安装;③功能完善,造价较低。
与前面三种补偿方式相比,本补偿方式将更能体现以下优点[4]:①线损率可减少 20%;②减小电压损失,改善电压质量,进而改善用电设备启动和运行条件;③释放系统能量,提高线路供电能力。
缺点是由于低压无功补偿通常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最大无功需求来确定安装容量,而各配电变压器低压负荷波动的不同时性造成大量电容器在较轻载时的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
综合以上四种无功补偿方式,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3 配电网无功补偿遇到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也开始普及。
从静态补偿到动态补偿,从有触点补偿到无触点补偿,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5] 。
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优化的问题。
目前无功补偿的出发点往往放在用户侧,只注意补偿用户的功率因数。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降损,必须从电力系统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电网的补偿方式、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地点,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无功优化配置的目标是在保证配电网电压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网损。
由于它要对补偿后的运行费用以及相应的安装成本同时达到最小化,计算过程相当复杂。
(2)量测的问题。
目前10kV配电网的线路上的负荷点一般无表计,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表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同时性无法保证。
这对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计算带来很大困难。
要争取带专变房的用户的支持,使他们能按一定要求进行记录。
380V 终端用户处通常只装有有功电度表,要实现功率因数的测量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低压无功补偿难于广泛开展的原因所在。
(3)谐波的问题。
电容器本身具备一定的抗谐波能力,但同时也有放大谐波的副作用。
谐波含量过大时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电容器的过早损坏;并且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放大作用,将使系统的谐波干扰更严重。
因而做无功补偿时必须考虑谐波治理,在有较大谐波干扰,又需要补偿无功的地点,应考虑增加滤波装置。
(4)无功倒送的问题。
无功倒送会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加重配电线路的负担,是电力系统所不允许的。
尤其是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方式的用户,则可能在负荷低谷时造成无功倒送,这引起充分考虑。
综上所述,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工作应更多地考虑系统的特点,不应因电压等级低、补偿容量小而忽视补偿设备对系统侧的影响(包括网损)。
如果需降损的线路能基于一个完善的补偿方案进行改造,则电力系统的收益将比分散的纯用户行为的补偿方式要大得多。
4算例以某条城市配电线路为例,原先该线路长5km,共有配电变压器32台,最大负荷达到 5050MVA。
今需要在远离变电所送电距离为6km的江边建一水厂,6台380V、280kW的异步电动机带水泵,功率因数为0.85。
两台户外型油浸自冷S7-1000/10专用变压器同时运行。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该水厂负荷接入前馈线总电流为286A,末端最小负荷点电压为9.67kV,10kV线路部分的有功损耗为134.7kW;接入该水厂后如果6台水泵额定运行,相应有功损耗将达到 316.2kW,末端最小负荷点电压为9.37kV。
因此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方法是先考虑对各台电动机进行用户终端分散补偿(即随机补偿):按补偿容量不大于电机的空载无功的原则给每台机补偿45kvar;然后在配电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按最大运行方式下不造成无功倒送为依据选择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15kvar*20组,共300kvar;最后再考虑进行10kV配电线路杆上无功补偿:按最小运行方式固定补偿该馈线的无功基荷600kvar到某节点上,不造成该馈线过电压和过补偿。
潮流计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可见在该线路上进行的几种无功补偿能够起到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5结语在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和搞好无功平衡,是一项建设性的降损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