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级

合集下载

中医考 5c证 重症医学中级

中医考 5c证 重症医学中级

中医考 5c证重症医学中级(最新版)目录1.介绍中医考证的重要性2.重症医学中级中医考证的要求3.如何备考中医考证4.中医考证对重症医学中级职业发展的影响正文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悠久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的地位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考证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

对于重症医学中级从业者来说,中医考证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医考证在重症医学中级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医考证的重要性。

中医考证是对于从业者掌握中医知识的一个检验,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肯定。

在重症医学中级领域,中医知识和技能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掌握中医技能不仅可以丰富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我们要了解重症医学中级中医考证的要求。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重症医学中级中医考证分为两个层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实践技能则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

要想通过中医考证,重症医学中级从业者需要在这些方面都有所建树。

那么,如何备考中医考证呢?首先,要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范围和要求。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系统地进行学习。

此外,参加培训课程和模拟考试也是提高备考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医考证对重症医学中级职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中医考证,重症医学中级从业者可以拓宽职业领域,提高自身竞争力。

同时,具备中医技能的从业者更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增加病源,提高收入。

更重要的是,中医考证有助于从业者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总之,中医考证对于重症医学中级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辅导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辅导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相关专业知识》知识点辅导知识点:闻诊1.名词:谵语、郑声、金实不鸣、金破不鸣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神明(实证)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虚证)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属实证,多是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二气交相袭肺,或痰浊雍滞,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属虚证,常是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以致津枯肺损,声音难出2.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内伏,复感外邪3.白喉的咳声特点:咳声如犬吠知识点:问诊1.《十问歌》内容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2.问寒热:恶寒发热、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寒热往来的主病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实寒: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新病)寒: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久病)--畏寒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①壮热: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以上,多见于里热实证,为阳盛热实,邪正剧争的表现,常伴有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俗称为“四大症状”②潮热:发热象潮水一样有一的定规律阳明潮热-----热结于大肠湿温潮热-----湿遏热伏阴虚潮热-----阴虚生内热③微热:热势较低,多在37--38℃之间,见于阴虚证、气虚证或疰夏病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少阳病或疟疾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外感病达半表半里阶段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邪伏膜原,定时而发知识点:八纲辩证1.不属于八纲范畴的是标本;表证的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表证多见于外感伤病期;属于表证辩证要点的是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脉浮;不属于表证临床表现的是咳嗽吐痰;属于里证辩证要点的是见于外感疾病中、后期阶段;对里证认识正确的是多见于内伤杂病;表证与里证的辩证要点是脉浮与脉沉。

中医中级竞聘演讲稿

中医中级竞聘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中医中级竞聘演讲。

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今天,我竞聘中医中级职位,旨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坚定中医信仰,传承中医文化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始终坚信中医的神奇魅力,坚信中医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工作中,我努力学习中医经典,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素养。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中医文化传承活动,为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注重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检验中医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严格遵守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 严谨诊断:在接诊过程中,我注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确保诊断准确。

2. 优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注重中西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3. 加强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 注重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三、加强学术交流,提升自身能力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1. 参加学术会议:每年参加国内外的中医学术会议,了解中医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2. 撰写学术论文: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3. 带领团队学习: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学术培训,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行水消胀
芦 荟
泻下通便
清肝,杀虫
润下药
药 名
相似功效
不同功效
常考要点
火麻仁
润肠通便
滋养补虚
郁李仁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既能通大便又能通小便
峻下逐水药
药 名
相似功效
不同功效
常考要点
甘 遂
泻水逐水
消肿散结
入丸散服,每次0。5~1g。
京大戟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芫 花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风湿顽痹要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 名
相似功效
不同功效
常考要点
桑寄生
祛风湿, 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
肾虚胎动不安
五加皮
祛风湿,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狗 脊
祛风湿,补肝肾, 强腰膝
化湿药
化湿药
药 名
相似功效
不同功效
常考要点
藿 香
化湿
止呕, 解暑
芳香化湿浊的要药
佩 兰
化湿
解暑
苍 术
燥湿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 姜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
温暖中焦之主药
肉 桂
散寒止痛
补火助阳,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吴茱萸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治肝寒气滞诸痛要药
小茴香
散寒止痛
理气和胃
丁 香
散寒止痛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胃寒呕逆之要药
驱虫药
药 名
相似功效
不同功效
常考要点
槟 榔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执业范围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执业范围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执业范围1. 中医的魅力说到中医,大家是不是脑海里首先浮现出那股浓浓的中药味?哎呀,真是闻着就能让人想起小时候妈妈的那些“药罐子”。

中医可不只是药材、针灸那么简单,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理论。

你知道吗,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念”,也就是身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地方不舒服,都可能跟其他地方有关。

这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缺了一个齿轮,整台机器都得停下来。

1.1 中医的基本理论先说说中医的基本理论吧。

中医的核心理念包括阴阳、五行,还有气血这些概念。

阴阳代表了相对的两面,像白天和黑夜、热和冷。

五行则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

要是你身体的某个部分失去了平衡,整个人就会感到不舒服。

所以,找个中医师看病,就像找个调音师给你的生活“调音”,让你和谐又美妙。

1.2 中医的治疗手段接下来咱们聊聊中医的治疗手段。

你知道的,除了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等,都是常见的“拿手好戏”。

特别是针灸,听说可以让你舒缓压力、改善睡眠。

针刺进皮肤,虽然一开始有点儿疼,但一旦你适应了,整个身体就像是开了挂,瞬间轻松无比。

而推拿就像是给你的肌肉来个大洗澡,舒缓、放松,感觉就像把一天的疲惫都给揉走了。

2. 全科医学的结合中医和全科医学的结合,这可是个大话题哦!全科医学就是要全面、综合地看待患者,不光是病症本身,更关心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社会背景。

这就像一位全能的教练,既能教你练肌肉,又能帮你制定饮食计划。

中医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1 中医在全科医学中的角色在全科医学中,中医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比如说,你去看医生,医生可能会给你开一些西药,但中医会问你更多的生活习惯,比如你吃什么、睡得好不好。

中医师就像个侦探,仔细调查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节,找出病因。

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能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2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而且,中西医结合也是个不得不提的热点话题。

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大纲

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大纲

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三大基本学科之一,涵盖了中医经典文献中关于内脏疾病的理论、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知识。

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大纲是规范中级中医内科医师考试内容的文件,下面是其主要内容说明。

一、考试内容1. 熟知天人相应、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中医基本理论,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临床运用。

2. 熟悉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常见分类、常见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包括脏腑疾病、经络疾病、肝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病等。

3. 掌握中医内科学临床症状的观察方法、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包括中医诊断法、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等。

4. 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药物、方剂、针灸理论及治疗方法,包括常用中药、方剂的组成、作用、主治等。

5. 熟悉中医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观察方法、体位调整、饮食疗法等辅助治疗方法。

二、考试形式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根据考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实际运用能力来设置试题,试卷结构分为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和简答题等,具体以考试要求为准。

三、考试要求1. 考生应具有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2. 考生应具有基本的中医内科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诊断、辨证施治。

3. 考生应具有相应的中医内科学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中医治疗方法。

4. 考生应具有中医内科学的基本药物、方剂、针灸理论及治疗方法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临床治疗。

5. 考生应具有了解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正确诊断、使用药物和治疗这些疾病。

总之,中医内科学中级考试大纲是规范中级中医内科医师考试内容的重要文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其中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中级职称考试1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中级职称考试1

中医全科相关专业知识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一)1, 实热证的面色表现是A A满面通红B两颧潮红(虚热证)C面青颊赤(寒热往来之少阳病)D面黄显明(湿热熏蒸)E面赤如妆(戴阳证)2, 舌体强硬, 语言蹇涩, 证属: 热入心包(成因有二: 一外感热病热入心包, 二内伤杂病)3, 心脾二经有热的舌态是: 吐舌(多属于心脾有热, 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 或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4, 舌体瘦薄, 舌色淡白见于:气血两虚5, 哪项外表现为音哑或失音E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痰浊壅肺D肺肾阴虚E心肺气虚6, 外感热邪的寒热特点是: 发热中, 恶寒轻7, 长期微热, 烦劳则甚, 少气乏力, 属: 气虚发热8, 午后或入夜即低热, 感觉有热自内向外透发, 属:阴虚潮热9, 肝阳上亢头痛的特点是: 胀痛10, 肾阳不足腰痛的特点是: 冷痛绵绵不休11, 肾阳虚泄泻的特点是: 黎明前腹痛即泻12, 沉脉的脉象特征是: 轻取不应, 重按始得(伏脉: 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虚脉举之无力, 按之空虚;脉来沉而细软为弱脉;按之欲绝, 若有若无谓之微脉)13, 哪项外脉象均有力E A弦脉B滑脉C洪脉D长脉E濡脉(濡脉浮而细软, 脉位表浅, 细软无力, 轻取可触之)14, 紧脉的脉象特征是:如牵绳转索(紧脉脉象脉来绷紧有力, 屈曲不平, 左右弹指, 如牵绳转索, 脉理为邪气内扰, 气机阻滞, 脉道拘急惊慌而致)15, 气滞证的主症是: 胀闷难受16, 心脉痹阻证的主症是: 伤心17, 舌尖有芒刺, 多属C A肝胆火盛(舌边有点刺)B胃肠热盛(舌中生点刺)C心火亢盛D胃阴不足E肾阴亏虚18, 桂枝汤的臣药是: 芍药(桂枝为君, 姜枣相配, 共为佐药, 甘草为佐使药)19, 导赤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木通(导赤散的组成: 生地, 木通, 生甘草梢, 竹叶)20, 小青龙汤的君药有:麻黄(麻黄, 桂枝为君, 发汗解表, 除外寒而宣肺气)21, 金锁固精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牡蛎(沙苑子, 芡实, 莲须, 龙骨, 牡蛎, 莲子)22, 川芎茶调散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薄荷(既可助君臣以祛风又可清利头目)23, 芍药在小建中汤原方中的用量是: 六两24, 实脾散和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白术, 茯苓, 附子(真武汤: 炮附子, 白术茯苓, 芍药, 生姜;实脾散: 附子干姜, 白术甘草, 厚朴木香, 草果, 槟榔木瓜, 茯苓, 生姜, 枣)25,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 平肝熄风26, 养阴清肺汤主治: 白喉27, 平胃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B A苍术B茯苓C陈皮D厚朴E甘草(还有生姜大枣)28, 半夏厚朴汤主治: 梅核气29, 理中丸组成药物中不包括E A甘草B人参C白术D干姜E茯苓30, 天麻钩藤饮的功用: 清热活血31, 大承气汤原方煎服法中最终纳入并微煮的药物: 芒硝(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渣, 内大黄, 更煮取二升, 去渣,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 两沸, 分温再服。

中医妇科中级考试题库全套

中医妇科中级考试题库全套

中医妇科中级考试题库全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中医妇科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B.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C. 儿科疾病D. 内科疾病2.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辨证论治B. 同病异治C. 异病同治D. 以上都是3. 月经病的中医辨证主要依据是什么?A. 月经量B. 月经周期C. 月经颜色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的常见症状?A. 月经不规律B. 腹痛C. 乳房胀痛D. 咳嗽5. 中医妇科中“带下”指的是什么?A. 月经B. 阴道分泌物C. 乳汁D. 尿液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中医妇科的“虚证”?A. 月经量多B. 月经量少C. 月经色深D. 月经色浅7. 中医妇科治疗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听、触、叩、切C. 望、闻、问、叩D. 听、触、望、切8.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中医妇科常用的调经药?A. 当归B. 川芎C. 丹参D. 黄连9. 中医妇科中“调经”的主要目的是?A. 治疗月经不规律B. 治疗月经量多C. 治疗月经量少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妇科常用的治疗手法?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手术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1. 中医妇科治疗月经不规律时,可能采用以下哪些方法?A. 调整饮食B. 调整作息C. 药物治疗D. 手术12. 以下哪些症状可能与中医妇科的“血瘀”有关?A. 月经色深B. 月经量少C. 月经有血块D. 月经不规律13. 中医妇科中“湿热下注”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A. 带下黄稠B. 外阴瘙痒C. 腹痛D. 乳房胀痛14. 以下哪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A. 当归B. 丹参C. 黄连D. 黄芪15. 中医妇科中“肾虚”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A. 腰膝酸软B. 头晕耳鸣C. 月经量少D. 带下清稀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中医学的其他分支没有联系。

中医内科主治(中级)考试考点总结

中医内科主治(中级)考试考点总结
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
3、食滞胃肠证一保和丸:
久泻:1、脾胃虚弱证一参苓白术散;
2、肾阳虚衰证一四神丸: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2.病因病机
3
3.诊断和类证鉴别
3、4
4.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3、4
5.辨证论治
3、4
6.西医相关疾病的西医治疗
3、4
单元
细目
要点
科目
1、寒邪内阻证一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证一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一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一柴胡疏肝散;
5、瘵血内停证一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一小建中汤
2.病因病机
3
3.诊断和类证鉴别
3、4
4.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3、4
5.辨证论治
3、4
6.预防调护
3、4
(七)泄泻
1.概述
3
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暴泻:1、寒湿内盛证一藿香正气散;
3、气机郁滞证一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证一理中丸:
5、胃阴不足证一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2.病因病机
3
3.诊断和类证鉴别
3、4
4.辨证论治
3、4
5.预防调护
3、4
(六)腹痛
1.概述
3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大腹(脐以上,属脾胃),小腹(脐以下,属肾、大小肠、膀胱、胞宫),少腹(小腹两侧,属肝、胆),辨证论治:
1.概述
3
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疼痛如刺、如灼、如纹,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病因有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辨证论治:

2024年中医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中医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中医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1.患者症状:胸闷心悸,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其证型最可能是:A. 心脾两虚B. 痰火扰心C. 心肾阴虚D. 肝阳上亢E. 心血瘀阻答案: A. 心脾两虚2.关于五行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木生火表示肝对心有滋养作用B. 金生水表示肺能调节肾水代谢C. 土克水表示脾能制约肾水泛滥D. 火克金表示心火能制约肺气宣发E. 水生木表示肾精能滋养肝血答案: D. 火克金表示心火能制约肺气宣发(应为肺金克肝木)3.患者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治法应为:A.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B.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C. 疏风散热,宣肺止咳D.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E. 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答案: A.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4.《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治疗原则是:A. 扶正祛邪B. 治病求本C. 调整阴阳D. 三因制宜E. 以上都是答案: B. 治病求本5.患者胁痛口苦,纳呆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其证型是:A. 肝气郁结B. 肝胆湿热C. 肝血不足D. 肝阳上亢E. 肝风内动答案: B. 肝胆湿热6.下列药物中,具有温肾助阳,强筋骨作用的是:A. 巴戟天B. 枸杞子C. 女贞子D. 墨旱莲E. 桑寄生答案: A. 巴戟天7.患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病机为: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肝肾阴虚D. 肝血不足E. 肝气郁结答案: A. 肝火上炎8.关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运化水谷精微B. 运化水液C. 运化气血D. 运化水湿E. 运化食物答案: C. 运化气血(脾主运化主要指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不直接运化气血)。

中医内科主治医生中级考试大纲

中医内科主治医生中级考试大纲

中医内科学第一单元感冒细目一:概述要点: 1.感冒的定义2.感冒的源流3.时行感冒的定义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感冒的常见病因2.感冒的基本病机3.感冒发病关键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感冒的诊断要点2.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鉴别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感冒的辨证要点2.感冒的治疗原则3.感冒的分证论治(包括虚体感冒) 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感冒的预防调护方法2.感冒的煎药方法3.感冒的服药方法第二单元咳嗽细目一:概述要点:1.咳嗽的定义2.咳嗽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咳嗽的常见病因2.咳嗽的基本病机3.“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含义4.“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含义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1.咳嗽的诊断要点2.咳痰特点的鉴别咳嗽特点的鉴别咳嗽与咳喘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咳嗽的辨证要点咳嗽的治疗原则咳嗽的分证论治外感咳嗽治疗的忌宜内伤咳嗽治疗的忌宜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咳嗽的预防调护方法第三单元哮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哮病的定义2.哮病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1.哮病的病因2.哮病的主要病机3.夙根的实质4.哮病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哮病的诊断要点2.哮病与喘证的鉴别3.哮病与伏饮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哮病的辨证要点2.哮病的治疗原则3.哮病的分证论治4.喘脱危证的证候特点5.喘脱危证的治疗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哮病的预防调护第四单元喘证细目一:概述喘证的定义喘证的源流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喘证的病因2.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3.喘证“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的病机特点4.喘脱的病机5.喘脱的临床特征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喘证的诊断要点2.喘证与哮病的鉴别3.喘证与气短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喘证的辨证要点喘证的治疗原则喘证的分证论治上实下虚”喘证的证候特点上实下虚”喘证的治疗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喘证的预防调护第五单元肺痈细目一:概述要点:1.肺痈的定义2.肺痈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肺痈的病因2.肺痈的基本病机及转化3.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肺痈的诊断要点2.肺痈与风温的鉴别3.肺痈与肺痿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肺痈的辨证要点2.肺痈的治疗原则3.肺痈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肺痈的预防调护第六单元肺痨细目一:概述要点:1.肺痨的定义2.肺痨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肺痨的常见病因2.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肺痨的诊断要点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3.肺痨与肺痿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肺痨的辨证要点2.肺痨的治疗原则3.肺痨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肺痨的预防调护第七单元肺胀细目一:概述要点:1.肺胀的定义2.肺胀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肺胀的常见病因2.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3.肺胀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4.肺胀的发生与咳嗽的关系5.肺胀的发生与喘证的关系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肺胀的诊断要点2.肺胀与喘证、哮病的相互关系3.肺胀与喘证、哮病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肺胀的辨证要点2.肺胀的治疗原则3.肺胀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肺胀的预防调护第八单元心悸细目一:概述要点:1.心悸的定义2.心悸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心悸的常见病因2.心悸的主要病机及虚实转化3.虚、痰、水、甀与心悸的关系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心悸的诊断要点2.惊悸与怔忡的鉴别3.心悸与奔豚的鉴别4.心悸与卑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心悸的辨证要点2.心悸的治疗原则3.心悸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医学全在.线提供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心悸的预防2.重症心悸的预后第九单元胸痹细目一:概述要点:1.胸痹的定义2.胸痹的源流3.《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4.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胸痹的常见病因2.胸痹的病机3.胸痹的发展趋势、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胸痹的诊断要点2.胸痹与悬饮的鉴别胸痹与胃脘痛的鉴别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胸痹的辨证要点2.胸痹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3.胸痹的分证论治4.阴寒凝滞与心肾阳虚之胸痹的证治区别及其治疗加减变化5.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6.真心痛的分证论治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胸痹的预防调护第十单元不寐细目一:概述要点:1.不寐的定义2.不寐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4.健忘的定义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不寐的常见病因2.不寐的基本病机3.不寐的病理变化细目三:辨证论治要点:1.不寐的辨证要点2.不寐的治疗原则及方法3.不寐的分证论治4.心胆气虚证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四:预防调护要点:不寐的调护第十一单元癫狂细目一:概述要点:1.癫狂的定义2.癫狂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癫狂的常见病因2.癫狂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癫证与狂证的特征及鉴别要点2.癫证与郁证的鉴别3.癫证与痫证的鉴别4.癫证与痴呆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癫证与狂证的辨证要点2.癫狂的治疗原则3.癫证的分证论治4.狂证的分证论治5.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癫狂的预防调护第十二单元痫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痫病的定义2.痫病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痫病的常见病因2.痫病的主要病机特点3.痰邪在发病中的意义及转化4.痫病发生的病机关键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痫病的诊断要点2.痫病与中风的鉴别3.痫病与厥证的鉴别4.痫病与痉证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痫病发作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发作程度在辨证时的意义2.痫病发作期与间歇期的治疗原则3.痫证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痫病的预防2.痫病的生活调理痫病的工作限制痫病发作的注意事项第十三单元痴呆细目一:概述要点:1.痴呆的定义2.痴呆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痴呆的主要病因2.痴呆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痴呆的诊断要点2.痴呆与郁证的鉴别痴呆与癫证的鉴别痴呆与健忘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痴呆的辨证要点2.痴呆的治疗原则3.痴呆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痴呆的预防调护第十四单元厥证细目一:概述要点:1.厥证的定义2.厥证的源流3.主要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厥证的常见病因2.厥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厥证的诊断要点2.厥证与中风的鉴别厥证与痫病的鉴别厥证与昏迷的鉴别厥证与眩晕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厥证的辨证要点2.厥证的基本治疗原则3.厥证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厥证的预防2.厥证的护理措施第十五单元胃痛细目一:概述要点:1.胃痛的定义2.胃痛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4.吐酸的定义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胃痛的常见病因2.胃痛与肝、脾、胃的关系3.胃痛的主要病机及转化4.胃痛出血的病理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胃痛的诊断要点2.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3.胃痛与胁痛的鉴别4.胃痛与腹痛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胃痛的辨证要点2.胃痛的基本治疗原则3.胃痛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胃痛的预防调护第十六单元痞满细目一:概述要点:1.痞满的定义2.痞满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痞满的常见病因2.痞满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1.痞满的诊断要点2.痞满与胃痛的鉴别要点:痞满与鼓胀的鉴别痞满与胸痹的鉴别痞满与结胸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痞满的辨证要点2.痞满的治疗原则3.痞满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痞满的预防第十七单元呕吐细目一:概述要点:1.呕吐及干呕的定义2.呕吐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呕吐的常见病因2.呕吐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呕吐的诊断要点2.呕吐与噎膈的鉴别3.呕吐与反胃的鉴别4.呕吐物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2.实证呕吐与虚证呕吐的治疗原则3.呕吐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呕吐的调护第十八单元噎膈细目一:概述要点:1.噎膈的定义2.噎膈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医学全在.线提供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噎膈的常见病因2.噎膈与气、痰、甀、虚的关系3.噎膈的病机特点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2.噎膈与反胃的鉴别3.噎膈与梅核气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噎膈的辨证要点2.噎膈的基本治疗原则3.噎膈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噎膈的调护第十九单元呃逆细目一:概述要点:1.呃逆的定义2.呃逆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呃逆的常见病因2.呃逆的发生与肺胃的关系3.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呃逆的诊断要点2.呃逆与干呕的鉴别3.呃逆与嗳气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呃逆的辨证要点2.呃逆的治疗原则及其方法3.呃逆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呃逆的调护第二十单元腹痛细目一:概述要点:1.腹痛的定义2.腹痛的源流3.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4.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腹痛发生的常见病因2.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3.腹痛的基本病机及其转化4.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腹痛的诊断要点2.腹痛与胃痛的鉴别3.内科腹痛与外科腹痛的鉴别4.内科腹痛与妇科腹痛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辨腹痛的性质2.辨腹痛部位3.腹痛的治疗原则4.腹痛的分证论治5.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腹痛的调护第二十一单元泄泻细目一:概述要点:1.泄泻的定义2.泄泻的源流3.《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4.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泄泻的常见病因2.泄泻与脾虚、湿盛的关系3.泄泻的病机特点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泄泻的诊断要点2.泄泻与痢疾的鉴别3.泄泻与霍乱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1.泄泻的辨证要点2.泄泻的治疗原则3.泄泻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泄泻的调护第二十二单元痢疾细目一:概述要点:1.痢疾的定义2.痢疾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痢疾的常见病因2.痢疾发生的病机3.暴痢与久痢的病理特点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1.痢疾的诊断要点2.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痢疾虚实寒热的辨证要点2.痢疾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宜忌3.痢疾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痢疾的预防2.痢疾的调护第二十三单元便秘细目一:概述要点:1.便秘的定义2.便秘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1.便秘的常见病因2.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便秘的诊断要点2.便秘与肠结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便秘的辨证要点2.便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3.便秘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5.便秘的常用外治法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便秘的调护第二十四单元胁痛细目一:概述要点:1.胁痛的定义2.胁痛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胁痛的常见病因2.胁痛的病机要点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胁痛的诊断要点2.胁痛与悬饮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胁痛的辨证要点2.胁痛的治疗原则3.胁痛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胁痛的调护第二十五单元黄疸细目一:概述要点:1.黄疸的定义2.黄疸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黄疸的病因2.黄疸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黄疸的诊断要点2.阳黄与阴黄的鉴别3.黄疸与萎黄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黄疸的辨证要点2.黄疸的治疗原则3.黄疸的分证论治4.阳黄初起兼表证的治法5.阳黄初起兼表证的常用方6.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7.黄疸消退后的调治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黄疸的饮食宜忌与生活调摄2.黄疸的转归与积聚的关系3.黄疸的转归与鼓胀的关系第二十六单元积聚细目一:概述要点:1.积聚的定医.学全.在.线义积聚的源流3.积与聚的临床特点积与聚的病机的异同点5.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积聚的常见病因2.积聚的病机要点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积聚的诊断要点2.积与聚的鉴别3.积聚与痞满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积聚的辨证要点2.积聚的治疗原则3.积聚的分证论治4.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积聚的调护第二十七单元鼓胀细目一:概述要点:1.鼓胀的定义2.鼓胀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鼓胀的病因2.鼓胀发生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鼓胀的诊断要点2.鼓胀与水肿的鉴别3.气鼓、水鼓与血鼓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1.鼓胀的辨证要点2.鼓胀的治疗原则3.鼓胀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变证要点:1.鼓胀大出血的分证论治2.鼓胀昏迷的分证论治细目六:预防调护要点:要点:1.鼓胀的饮食宜忌2.鼓胀的调护第二十八单元头痛细目一:概述要点:头痛的定义头痛的源流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头痛的病因2.头痛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1.头痛的诊断要点2.头痛与眩晕的鉴别3.真头痛与一般头痛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头痛的辨证要点2.头痛的治疗原则3.头痛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5.偏头痛的特点与治疗细目五:预防调护1.头痛的生活调摄2.头痛的预防第二十九单元眩晕要点:细目一:概述要点:眩晕的定义眩晕的源流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眩晕的病因2.眩晕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眩晕的诊断要点眩晕与中风的鉴别眩晕与厥证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眩晕的辨证要点2.眩晕的治疗原则3.眩晕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与调护要点:1.眩晕的预防2.眩晕的调护第三十单元中风细目一:概述要点:1.中风的定义2.中风的源流3.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4.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1.中风的常见病因2.中风的主医学全在线要病机3.中风的病理因素4.中经络的病机及转变5.中脏腑的病机及转变6.中风恢复期的病机及转变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要点:1.中风的诊断要点2.中风与口僻的鉴别中风与厥证的鉴别中风与痉证的鉴别中风与痿证的鉴别中风与痫病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中风的辨证要点中风的治疗原则中风的分证论治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与调护要点:1.中风的预防2.中风的护理3.中风的综合治疗措施第三十一单元瘿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瘿病的定义2.瘿病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瘿病的病因2.瘿病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1.瘿病的诊断要点2.瘿病与瘰疬的鉴别3.瘿病与消渴的鉴别4.瘿囊与瘿瘤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瘿病的辨证要点2.瘿病治疗的基本原则3.瘿病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瘿病的饮食宜忌2.瘿病的调护第三十二单元疟疾要点:细目一:概述要点:1.疟疾的定义2.疟疾的源流3.古代治疗疟疾的药物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疟疾的病因2.疟疾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疟疾的诊断要点疟疾与风温发热的鉴别疟疾与淋证发热的鉴别寒疟、温疟和瘴疟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疟疾的辨证要点疟疾治疗的基本原则疟疾的分证论治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疟疾的预防措施疟疾发病期的服药时间疟疾发病期的调护方法第三十三单元水肿细目一:概述要点:1.水肿的定义2.水肿的源流3.《素问•汤液醪醴论》对水肿治则的认识4.《丹溪心法》中对阴水、阳水分类的认识5.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水肿的诊断要点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3.阳水与阴水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水肿的辨证要点2.水肿的治疗原则3.水肿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5.水肿应用攻逐法的原则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水肿的饮食宜忌与生活调摄第三十四单元淋证细目一:概述要点:1.淋证的定义2.淋证的源流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淋证的常见病因2.淋证的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与类证鉴别要点:1.淋证的诊断要点淋证与癃闭的鉴别血淋与血医学全在线尿的鉴别膏淋与尿浊的鉴别六种淋证间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淋证的辨证要点2.淋证的治疗原则3.临证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淋证的饮食起居宜忌淋证的预防注意点第三十五单元癃闭细目一:概述要点:1.癃闭的定义2.癃闭的源流3.古代医家有关癃闭的治疗方法4.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癃闭的病因2.癃闭的主要病机及转化3.癃闭的预后与转归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癃闭的诊断要点2.癃闭与淋证的鉴别3.癃闭与水肿的鉴别4.癃闭与关格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癃闭的辨证要点2.癃闭的治疗原则3.癃闭的分证论治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癃闭急证的处理方法细目五:预防调护癃闭的饮食宜忌癃闭的生活调摄留置导尿病人的护理第三十六单元郁证细目一:概述要点:1.郁证的定义郁证的源流素问》有关五气之郁治疗的论述丹溪心法》的六郁之说5.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郁证的常见病因2.郁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郁证的诊断要点2.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3.郁证梅核气与噎膈的鉴别4.郁证脏躁与癫证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1.郁证的辨证要点2.郁证的基本治疗原则3.郁证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要点:1.郁证的预防郁证的护理郁证的精神调护第三十七单元血证细目一:概述要点:1.血证的定义血证的源流内科血证的范围血证论》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景岳全书》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7.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血证的常见病因2.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2.尿血与血淋的鉴别3.咳血与吐血的鉴别4.便血之远血与近血的鉴别5.紫斑与出疹、丹毒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各类血证的辨证要点2.血证的治疗原则3.各类血证的分证论治4.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1.血证的预防2.血证的调护第三十八单元痰饮细目一:概述要点:1.痰饮的定义痰饮的源流金匮要略》对痰饮医学全在线网站的论述、分类、治法4.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痰饮的常见病因2.痰饮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各类痰饮的诊断要点痰、饮、水、湿的鉴别悬饮与胸痹的鉴别溢饮与风水证的鉴别支饮与哮病的鉴别支饮与喘证的鉴别支饮与肺胀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痰饮 1-1辨证要点1-2分证论治悬饮 2-1辨证要点2-2分证论治支饮 3-1辨证要点3-2分证论治溢饮 4-1辨证要点4-2分证论治本病总的治疗原则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细目五:预防调护要点:痰饮的调护第三十九单元消渴细目一:概述要点:消渴的定义消渴的源流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消渴的病因消渴的主要病机、脏腑间的互相影响及病机转化消渴日久出现变证的病机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

中医中级职称考试条件和内容

中医中级职称考试条件和内容

中医中级职称考试条件和内容中医职称评定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医学人员职称评定管理的总体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条例》的规定,分为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中级职称考试的条件和内容。

一、中医中级职称考试条件1、考生须具有初级职称证书,持有人民卫生部颁发的初级职称证书,并且至少工作满三年,且近三年内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2、考生拥有正确的中医药理论观点,能准确判断患者病症,推拿、针灸等手法过硬;3、考生必须具备临床研究能力,对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论证能力;4、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5、考生必须熟悉基础医学和实验技术。

二、中医中级职称考试内容1、大纲性内容:中医药理论、中药学、诊断学、治疗学、针灸学、气功学等内容;2、理论考核科目:二级科目考试由定题考试和综合考试两部分组成,定题考试包括学术性论文写作和针灸学;3、实践考试科目:包括针灸科、推拿科、拔罐科、针刺科、草药配科、脚底按摩科等;4、基本知识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解剖学、妇产科等;5、论文写作考试科目:参加考试的考生要求完成论文,论文要求翔实、满足论文护理内容要求,并经中华中医药学会论文管理科复审;6、综合素质考核科目:考察考生的职业素养和自身素质;7、临床观察考核:考核考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8、绩效考核:考核考生在临床实践中绩效表现。

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中级职称证书,持有者有权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可行使相应的权利,参加各级政府对医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审批程序。

中医职称评定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医学人员职称评定管理的总体实施方案,中医职称的评定考核是严格控制医务人员资格的重要手段。

通过考试,考生将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中级职称证书,有利于保证中医服务的质量,提高中医职业的素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302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

302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

目 录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 中医基础理论1………………………………………………………………………………… 一㊁阴阳五行学说1………………………………………………………………………… 二㊁藏象1…………………………………………………………………………………… 三㊁气血津液1……………………………………………………………………………… 四㊁经络2…………………………………………………………………………………… 五㊁病因2…………………………………………………………………………………… 六㊁发病3…………………………………………………………………………………… 七㊁病机3…………………………………………………………………………………… 八㊁防治原则4………………………………………………………………………………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4…………………………………………………………………………… 一㊁全科医学4……………………………………………………………………………… 二㊁中医全科医学的服务模式㊁方法4…………………………………………………… 三㊁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4…………………………………………………………… 四㊁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4……………………………………………………… 五㊁中医全科医疗中的法律问题4………………………………………………………… 六㊁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4………………………………………………………………… 预防医学概论5………………………………………………………………………………… 一㊁绪论5…………………………………………………………………………………… 二㊁社区卫生服务5………………………………………………………………………… 三㊁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研究方法5……………………………………………………… 四㊁环境㊁饮食与健康5…………………………………………………………………… 五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 六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6…………………………………………………… 七㊁其他疾病与伤害的预防与控制6……………………………………………………… 中药学6………………………………………………………………………………………… 一㊁中药的产地与炮制6…………………………………………………………………… 二㊁药性理论6……………………………………………………………………………… 三㊁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7……………………………………………………………… 四㊁中药的剂量与用法7…………………………………………………………………… 五㊁解表药7………………………………………………………………………………… 六㊁清热药7………………………………………………………………………………… 七㊁泻下药7…………………………………………………………………………………㊃1㊃ 十三㊁消食药8……………………………………………………………………………… 十四㊁驱虫药8……………………………………………………………………………… 十五㊁止血药8……………………………………………………………………………… 十六㊁活血化瘀药9………………………………………………………………………… 十七㊁化痰止咳平喘药9…………………………………………………………………… 十八㊁安神药9……………………………………………………………………………… 十九㊁平肝息风药9………………………………………………………………………… 二十㊁开窍药9……………………………………………………………………………… 二十一㊁补虚药9…………………………………………………………………………… 二十二㊁收涩药10………………………………………………………………………… 二十三㊁攻毒杀虫止痒药10……………………………………………………………… 方剂学10……………………………………………………………………………………… 一㊁概述10………………………………………………………………………………… 二㊁解表剂10……………………………………………………………………………… 三㊁泻下剂10……………………………………………………………………………… 四㊁和解剂11……………………………………………………………………………… 五㊁清热剂11……………………………………………………………………………… 六㊁祛暑剂11……………………………………………………………………………… 七㊁温里剂11……………………………………………………………………………… 八㊁补益剂12……………………………………………………………………………… 九㊁固涩剂12……………………………………………………………………………… 十㊁安神剂12……………………………………………………………………………… 十一㊁开窍剂13…………………………………………………………………………… 十二㊁理气剂13…………………………………………………………………………… 十三㊁理血剂13…………………………………………………………………………… 十四㊁治风剂13…………………………………………………………………………… 十五㊁治燥剂14…………………………………………………………………………… 十六㊁祛湿剂14…………………………………………………………………………… 十七㊁祛痰剂14…………………………………………………………………………… 十八㊁消食剂14…………………………………………………………………………… 十九㊁驱虫剂14……………………………………………………………………………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16…………………………………………………………………… 中医诊断学16………………………………………………………………………………… 一㊁问诊16………………………………………………………………………………… 二㊁望诊16…………………………………………………………………………………㊃2㊃ 八㊁脏腑辨证18…………………………………………………………………………… 九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19………………………………………………………………… 诊断学基础19………………………………………………………………………………… 一㊁症状学19……………………………………………………………………………… 二㊁问诊20………………………………………………………………………………… 三㊁体格检查20…………………………………………………………………………… 四㊁实验诊断21…………………………………………………………………………… 五㊁器械检查23…………………………………………………………………………… 六㊁影像诊断23…………………………………………………………………………… 中医养生康复学24…………………………………………………………………………… 一㊁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24………………………………………………………… 二㊁养生㊁康复的自然方法24…………………………………………………………… 三㊁养生康复的医学技术24……………………………………………………………… 四㊁康复评定25…………………………………………………………………………… 五㊁慢性病与老年病25…………………………………………………………………… 六㊁病残㊁伤残的康复25………………………………………………………………… 七㊁其他26………………………………………………………………………………… 传染病学26…………………………………………………………………………………… 一㊁总论26………………………………………………………………………………… 二㊁常见传染病26………………………………………………………………………… 三㊁医院感染28…………………………………………………………………………… 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卫生28…………………………………………………………………… 一㊁心理学基础知识28…………………………………………………………………… 二㊁心理应激28…………………………………………………………………………… 三㊁心身疾病28…………………………………………………………………………… 四㊁心理障碍28…………………………………………………………………………… 五㊁心理健康28…………………………………………………………………………… 六㊁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28……………………………………………………………… 七㊁精神卫生29…………………………………………………………………………… 八㊁常见精神疾病与处理29……………………………………………………………… 九㊁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相关问题29……………………………………………………… 医学伦理学29………………………………………………………………………………… 一㊁医学的道德传统29…………………………………………………………………… 二㊁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29…………………………………………………… 三㊁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30……………………………………………………………… 四㊁疾病预防的道德要求30………………………………………………………………㊃3㊃第三、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32………………………………………………… 中医内科学(中医常见病证)32…………………………………………………………… 一㊁感冒32………………………………………………………………………………… 二㊁咳嗽32………………………………………………………………………………… 三㊁哮病32………………………………………………………………………………… 四㊁喘证33………………………………………………………………………………… 五㊁心悸33………………………………………………………………………………… 六㊁胸痹33………………………………………………………………………………… 七㊁不寐34………………………………………………………………………………… 八㊁呕吐34………………………………………………………………………………… 九㊁胃痛34………………………………………………………………………………… 十㊁胁痛35………………………………………………………………………………… 十一㊁泄泻35……………………………………………………………………………… 十二㊁便秘35……………………………………………………………………………… 十三㊁淋证36……………………………………………………………………………… 十四㊁水肿36……………………………………………………………………………… 十五㊁痹证36……………………………………………………………………………… 十六㊁眩晕37……………………………………………………………………………… 十七㊁头痛37……………………………………………………………………………… 十八㊁中风37……………………………………………………………………………… 十九㊁消渴38……………………………………………………………………………… 中医内科学(西医常见疾病)38…………………………………………………………… 一㊁慢性支气管炎38……………………………………………………………………… 二㊁肺炎38………………………………………………………………………………… 三㊁慢性胃炎39…………………………………………………………………………… 四㊁消化性溃疡39………………………………………………………………………… 五㊁高血压病39…………………………………………………………………………… 六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0……………………………………………………… 七㊁急性脑血管病40……………………………………………………………………… 八㊁糖尿病40……………………………………………………………………………… 九㊁泌尿系感染41………………………………………………………………………… 十㊁急性肾小球肾炎41…………………………………………………………………… 十一㊁慢性肾小球肾炎41………………………………………………………………… 中医内科学(常见肿瘤)42………………………………………………………………… 一㊁肺癌42…………………………………………………………………………………㊃4㊃ 中医内科学(急诊与急救)44……………………………………………………………… 一㊁常见急诊病证44……………………………………………………………………… 二㊁急性中毒44…………………………………………………………………………… 三㊁急救基本知识45……………………………………………………………………… 中医外科学45………………………………………………………………………………… 一㊁疮疡45………………………………………………………………………………… 二㊁常见乳房疾病46……………………………………………………………………… 三㊁泌尿男科疾病47……………………………………………………………………… 四㊁肛肠疾病48…………………………………………………………………………… 五㊁皮肤病49……………………………………………………………………………… 六㊁常见性病50…………………………………………………………………………… 七㊁腹部外科疾病52……………………………………………………………………… 八㊁其他外科疾病52……………………………………………………………………… 九㊁外科诊疗技术53……………………………………………………………………… 中医妇科学53………………………………………………………………………………… 一㊁概论53………………………………………………………………………………… 二㊁预防与保健53………………………………………………………………………… 三㊁常见月经病53………………………………………………………………………… 四㊁带下病55……………………………………………………………………………… 五㊁常见妊娠病55………………………………………………………………………… 六㊁常见产后病56………………………………………………………………………… 七㊁常见妇科杂病56……………………………………………………………………… 中医儿科学57………………………………………………………………………………… 一㊁概论57………………………………………………………………………………… 二㊁预防与保健57………………………………………………………………………… 三㊁儿科常见疾病57……………………………………………………………………… 针灸学61……………………………………………………………………………………… 一㊁腧穴的分类61………………………………………………………………………… 二㊁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61……………………………………………………… 三㊁腧穴的定位方法61…………………………………………………………………… 四㊁手太阴肺经㊁穴62…………………………………………………………………… 五㊁手阳明大肠经㊁穴62………………………………………………………………… 六㊁足阳明胃经㊁穴62…………………………………………………………………… 七㊁足太阴脾经㊁穴62…………………………………………………………………… 八㊁手少阴心经㊁穴62…………………………………………………………………… 九㊁手太阳小肠经㊁穴62…………………………………………………………………㊃5㊃ 十㊁足太阳膀胱经㊁穴62………………………………………………………………… 十一㊁足少阴肾经㊁穴62………………………………………………………………… 十二㊁手厥阴心包经㊁穴62……………………………………………………………… 十三㊁手少阳三焦经㊁穴62……………………………………………………………… 十四㊁足少阳胆经㊁穴62………………………………………………………………… 十五㊁足厥阴肝经㊁穴63………………………………………………………………… 十六㊁督脉㊁穴63…………………………………………………………………………… 十七㊁任脉㊁穴63…………………………………………………………………………… 十八㊁奇穴63……………………………………………………………………………… 十九㊁毫针刺法63………………………………………………………………………… 二十㊁常用灸法64………………………………………………………………………… 二十一㊁拔罐法与刮痧法64……………………………………………………………… 二十二㊁其他针法的操作方法㊁临床应用64…………………………………………… 二十三㊁头皮针㊁耳针65………………………………………………………………… 二十四㊁治疗总论65……………………………………………………………………… 二十五㊁内科病证65……………………………………………………………………… 二十六㊁妇㊁儿科病证66………………………………………………………………… 二十七㊁皮㊁外㊁骨伤科病证66…………………………………………………………… 二十八㊁五官科病证67…………………………………………………………………… 二十九㊁急症67…………………………………………………………………………… 中医眼科学67………………………………………………………………………………… 一㊁眼科概论67…………………………………………………………………………… 二㊁眼科常见疾病68………………………………………………………………………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69………………………………………………………………………… 一㊁耳鼻咽喉科概论69…………………………………………………………………… 二㊁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69……………………………………………………………… 中医骨伤科学70……………………………………………………………………………… 一㊁创伤急救70…………………………………………………………………………… 二㊁骨折71………………………………………………………………………………… 三㊁脱位71………………………………………………………………………………… 四㊁筋伤72………………………………………………………………………………… 五㊁骨病73………………………………………………………………………………… 六㊁术后康复指导74………………………………………………………………………㊃6㊃。

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

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

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
获得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需要医生满足一定的条件和通过相应的考试。

一般来说,医生需要具备中医学和儿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并且通过相关的考试评估。

这些考试可能包括理论知识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评估医生在中医儿科领域的专业水平。

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的获得对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医生专业能力的认可和提升,也是医生在中医儿科领域发展和职业晋升的重要依据。

持有中级职称证书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治疗儿童疾病,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总之,中医儿科中级职称证书是对医生在中医儿科领域专业能力的认可和评价,它的获得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应的考试评估。

持有该证书的医生在中医儿科领域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

中医内科学(中级)答案

中医内科学(中级)答案

一、A1型题1.哮证缓解期,应培补正气,调补的重点脏腑是A.心、肺、肾B.心、肝、脾C.肺、脾、肝D.肺、脾、肾E.心、脾、肾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哮证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

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以肺、肾、脾为主。

2.肺胀偏虚者的病位主要在A.肺、肾、脾、肝B.肝、肺、脾、心C.肺、心、肾、脾D.肺、脾、肝、胆E.脾、肾、胃、心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肺胀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3.治疗痿证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证,应首选A.右归饮B.右归丸C.封髓丹D.虎潜丸E.春泽汤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证的治疗原则是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滋阴降火,强壮筋骨,故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有热之痿证。

4.不寐的治疗原则是A.补气养血,调理心脾B.补肝养心,调理气血C.补虚泻实,调整阴阳D.补脾养心,调理气血阳,二为阳虚不得入于阴。

5.血厥实证的治法是A.化瘀通络B.活血通窍C.活血顺气D.凉血活血E.活血散瘀正确答案:C6.治疗内伤发热属阴虚发热者,应首选A.黄连阿胶汤B.清骨散C.秦艽鳖甲散D.六味地黄丸E.沙参麦冬汤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阴虚发热病机为阴虚阳盛,虚火内炽,清骨散具有清虚热,退骨蒸的功效,为治疗阴虚发热的常用方剂。

7.支饮实证的常见证候是A.邪犯胸肺B.饮停胸胁C.痰气郁结D.寒饮伏肺E.寒痰阻肺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支饮多由受寒饮冷,饮邪留伏,或因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留伏,支撑胸膈,上逆迫肺。

8.治疗呕吐胃阴不足证,应首选A.一贯煎B.二阴煎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麦门冬汤滋饮养胃,降逆止呕,适用于呕吐反复,或时作干呕的阴虚证。

9.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是( )A.昕卒头眩堕车B.佗术实工,人命所县C.嗜学不厌,研理务精D.病应见于大表正确答案:A10.感冒风热证,治疗应首选A.荆防败毒散B.川芎茶调散C.银翘散D.杏苏散E.桑杏汤正确答案:C11.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是A.补血养心,益气安神B.养心安神,收敛心气C.养心安神,益气健脾D.补血养心,温通心阳E.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心虚胆怯证的病机概要是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用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之法治之。

中医中级职称报名条件和要求

中医中级职称报名条件和要求

中医中级职称报名条件和要求
1. 学历要求,通常要求申请人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例如中医学、中医药学、中医临床医学等专业。

2. 从业经验,申请人需要具有一定的中医临床工作经验,一般
要求在相关领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满若干年,具体要求根据不同地
区和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3. 职业资格,申请人需要持有相应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且在职期间需无不良记录。

4. 学术要求,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中医学术造诣,包括具有扎实
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5. 专业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医临床操作技能,包括针灸、
推拿、中药制剂等方面的技术能力。

6. 专业知识,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包括中医诊断、治
疗常识、中药学、方剂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中医中级职称的报名条件和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申请人需要在学历、从业经验、职业资格、学术水平、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条件。

申请人需要全面准备材料,通过考核评定才能获得中医中级职称。

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

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

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一、介绍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概念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是现代医学中的两种不同的医疗模式。

中医内科中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强调辨证论治,草木矿物植物为药材,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治病。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则是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二、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理论基础1. 中医内科中级的理论基础中医内科中级的治疗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内科中级强调辨证施治,以辨证论治为主要治疗原则,通过辨别病人的病情特点,找出病因病机,然后配伍药物进行治疗。

2.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吸收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治疗手段。

该治疗模式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中医或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特点和优势1. 中医内科中级的特点和优势中医内科中级注重辨证施治,强调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对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内科中级的药材来源广泛,中药疗效温和,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相对较小,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2.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特点和优势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病理诊断和现代先进治疗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的优势,对某些复杂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给予患者更全面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四、中医内科中级和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 中医内科中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中医内科中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尤其在一些慢性病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未来,中医内科中级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为中医学在现代医学中更好地立足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中级个人工作总结

中医中级个人工作总结

中医中级个人工作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医中级个人工作总结最新中医中级个人工作总结4篇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报考条件一、背景介绍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的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

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是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承担着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工作,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报考条件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的报考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历要求:报考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学历,如医学本科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 专业要求:报考者所学专业必须为医学相关专业,如中医、针灸、推拿等。

3. 临床工作经验:报考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临床工作经验,通常要求具有3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

4. 学术要求:报考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水平,并且通过相关的考试和评定程序。

5. 专业培训:报考者可能需要参加相关的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培训课程,以提升自身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平。

6. 其他条件:报考者需要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如芳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

三、注意事项在准备报考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资格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同地区的报考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报考条件和要求。

2. 报考前需要仔细阅读报名须知和报考指南,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和证明。

3. 在报考前,需要对自己的学历和临床工作经验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以免出现因条件不符合而被拒绝报考的情况。

4. 报考者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和评定。

5. 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

四、总结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重要的基层医疗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

报考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医师资格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之路,考生需要严格遵守报考条件和规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中级医师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3.肺在体合皮
4,肾在体合骨
5.方剂中散剂的特点
6.荆芥的功效,解表,透疹消疮
7.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
8.平胃散功效
9.藿香的功效——开窍
10,小柴胡汤发热特点寒热往来
11。

大柴胡汤证特点
12.子病及母的是心病及肝
13.巴豆的用量
2.补充中内第一门
1.燥湿相济的是:脾胃
2..女子五七:面始焦...
3.惯心脉行气血:宗气
4.標疾滑利:卫气
5.精的功能:
6.足少阴走行:下肢内后
7.足少阳:中线
8.风:行痹
9.......选疬气
10.气消:悲
11.虚实变化:邪正盛衰
12.真热假寒:寒因寒用
13.寒者热之
14.肺在体合:皮
15.肾在体合:骨
16.子病及母:心病及肝.
17.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
1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19.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0.寒湿历节;乌
21.黄芪桂枝五物汤重用:?
22.湿热并重黄疸
23.湿重于热黄疸
24.血分证特点
25.湿热并重阻中焦:连扑饮
26.署湿弥漫三焦:三石汤
27.普济...的症候特点:
28.小建中汤:
29.苦:
30.先煎:牡蛎
31.后下:钩藤
32.荆芥的功效,解表,透疹消疮
33.防风...
34.牛旁子性:
35.青黛
36.血虚有寒月经过多不可用:牡丹皮
37.利水,健脾,排脓:意以人?
38帮助阳引火归原:肉桂
39.地榆
40.化淤止血:五灵脂
41.破血痛经,区域止痛:红花
42.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瓜
43.西洋三和党三共有:生津
44.当归:
45.白芍
46.巴豆的用量:0.1-0.3
47.方剂中散剂的特点
48.小青龙汤
49.大黄牡丹汤君药:
50.小柴胡汤发热特点:寒热往来
51.大柴胡
52.血分证症候:
53.平胃散功效
54.自汗盗汗:牡蛎三
55.无熟地的:归脾汤
56.血府汤功用
57.复原汤功用
3.中医第一门基础知识:补充
1、麦门冬与炙甘草汤都有的药物
2、定喘汤含有的药物
3、川芎茶调散含有药物
4、防己黄芪汤主治证没有的是,发热
5、小陷胸汤辛开苦降的是:
6、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的是:复原活血汤
7、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汤
8、自汗,盗汗:牡蛎散
9、参苓白术散主治证
10、龙胆泻肝汤中用酒炙的药物
11、普济消毒饮火郁发之的药:升麻、柴胡
12、大柴胡汤主治证:心下痞满
13、小柴胡汤热型
14、麻杏石甘汤主治证:
15、小青龙汤主治:
16紫苏子功效:
17、五灵脂功效
18、青黛,定惊
19、卫气特点
20、宗气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