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中“粉红色丝带”的意向多义性分析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中“粉红色丝带”的意向多义性分析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中“粉红色丝带”的意向多义性分析G65 A 2095-3089(20__)02-0079-02一、引言纳撒尼尔·霍桑是19 世纪前半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许多作品都探索人性和道德。
他还擅长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意向用来辅助表达主题。
短篇小说《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发表于1835 年,许多文学评论家都认为这篇作品是“霍桑最复杂的小说,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懊恼的事实,就是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别人心中真正的想法。
”还有许多人认为这篇作品是“霍桑对发生在1692 年萨勒姆女巫事件的最好诠释。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清教徒古德曼·布朗的一趟深夜旅途。
布朗不顾新婚妻子费思的再三劝阻,在黄昏时分作别妻子,在一位身份不明的老人的引诱下,步入森林参加恶魔的聚会。
并见到了平日里看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自己心爱的妻子。
在故事的结尾,霍桑并未给出读者明确答案:布朗所见所闻是梦还是事实,但布朗在参加完聚会后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心灰意冷且充满怀疑,直至死去。
作为一名清教徒,布朗想不通为什么既然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还要将原罪带给每个人。
布朗是一元论的信徒,他只能接受一个:上帝或者撒旦;善或者恶;信仰或者原罪。
他的世界是个纯粹的世界,他接受不了任何不纯洁的事物,在文中唯一一位有意识地保持自身纯洁远离恶魔的“好小伙子”。
二、“粉红色丝带”的多义性“粉红色丝带”是戴在布朗的妻子费思头上的饰品,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五次。
这五次的出现不是巧合,“粉红色丝带”的每一次出现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它不只是布朗妻子一般的头饰,而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重要线索。
小说中,前两次丝带都戴在费思的头上,粉红色的丝带将布朗那新婚的娇妻映衬的更加娇羞,惹人怜爱。
粉红色丝带第三次出场发生在古德曼这一对新婚夫妇刚刚分别不久,“……尽管她的粉红色丝带在飘扬,但神色忧郁”我们不禁要对文中的“尽管”一词提出疑问,粉红色丝带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殊力量?难道因为粉红色丝带在飘扬,费思就不应该忧伤吗?在参加完恶魔的聚会后,布朗伤心欲绝,当他看到他心爱的妻子头上的粉红色丝带飘落的时候,他也随之失去了信仰。
好人布朗
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短篇小说中出色的一篇。
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是恶这样一个主题,批判了信仰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最终的堕落,但同时也表现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矛盾看法。
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矛盾的清教观。
关键字:《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象征;霍桑;清教主义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创作手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无论在长篇小说还是在短篇小说领域都很有建树。
像《红字》、《玉石像人》、《教长的黑纱》等都受到世人的欢迎。
由于加尔文清教意识的影响,霍桑的很多作品都着重描绘内在的堕落,人性的黑暗,讨论道德与罪恶的问题。
在揭露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同情。
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善于运用心理分析与描写,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增加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其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所选的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中的名篇《小伙子古德曼·布朗》,通过分析这篇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霍桑矛盾的清教观。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主要讲的是生活在塞勒姆小镇的一个青年人布朗的故事。
由于他没有经受住罪恶的诱惑,去森林中参加一场与恶魔的聚会,最终见证了人性丑恶的本质,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为其增添了魔幻色彩,并且大量使用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充满寓言感。
一、名字的象征意义在这部小说中,名字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霍桑出生于清教徒家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清教影响,所以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看到清教思想的影响因素。
在一些清教徒家庭,他们习惯用好的道德标准的修饰词加到名字当中。
young goodman brown课后题
young goodman brown课后题
摘要:
1.概述《年轻的布朗先生》这篇课文
2.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3.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5.总结课文的主要教训
正文:
《年轻的布朗先生》是一篇描述一个年轻人在道德和信仰上的挣扎和成长的故事。
课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主人公布朗先生如何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最终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首先,课文的主题和情节非常引人入胜。
故事讲述了布朗先生在夜晚遇到了一个神秘的陌生人,这个陌生人给他展示了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
然而,布朗先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后,最终选择了回归自己的信仰,拒绝了这个世界的诱惑。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选择的艰难。
其次,课文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陌生人和那个充满诱惑的世界,象征着人性的阴暗面和诱惑。
而布朗先生的决定,则象征着人性中的善良和信仰的力量。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课文的主题和内涵更加深刻。
再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出色。
布朗先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年轻人,他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展现出了他的善良和坚韧。
而陌生人则象征着诱惑和邪恶,他的形象也非常鲜明。
最后,课文的主要教训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和困境,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总的来说,《年轻的布朗先生》是一篇深入浅出的课文,既有吸引人的情节,又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教训。
好人布朗
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短篇小说中出色的一篇。
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是恶这样一个主题,批判了信仰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最终的堕落,但同时也表现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矛盾看法。
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矛盾的清教观。
关键字:《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象征;霍桑;清教主义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创作手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无论在长篇小说还是在短篇小说领域都很有建树。
像《红字》、《玉石像人》、《教长的黑纱》等都受到世人的欢迎。
由于加尔文清教意识的影响,霍桑的很多作品都着重描绘内在的堕落,人性的黑暗,讨论道德与罪恶的问题。
在揭露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同情。
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善于运用心理分析与描写,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增加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其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所选的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中的名篇《小伙子古德曼·布朗》,通过分析这篇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霍桑矛盾的清教观。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主要讲的是生活在塞勒姆小镇的一个青年人布朗的故事。
由于他没有经受住罪恶的诱惑,去森林中参加一场与恶魔的聚会,最终见证了人性丑恶的本质,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为其增添了魔幻色彩,并且大量使用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充满寓言感。
一、名字的象征意义在这部小说中,名字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
霍桑出生于清教徒家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清教影响,所以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看到清教思想的影响因素。
在一些清教徒家庭,他们习惯用好的道德标准的修饰词加到名字当中。
从《红字》和《年轻小伙布朗》看霍桑的人性观
从《红字》和《年轻小伙布朗》看霍桑的人性观
丁晓春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18)002
【摘要】作为心理小说的开创者,霍桑擅长剖析人的内心,他的一生都在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描写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他的小说可被看作是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表现了人物的生命本能在和文明相斗争的过程中细微而深刻的
心理变化,对人性深入、透彻的挖掘和探究在他的代表作<红字>和<年轻小伙布朗>中得到了深刻而形象的呈现,特别是这两部小说中展现了霍桑罪恶与严酷的人性观.【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丁晓春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法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从《红字》看霍桑独特的人性观 [J], 谢佳宾;谭永
2.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和人性观 [J], 张松炎
3.论霍桑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年轻的小伙子布朗》为例 [J], 楼静
4.霍桑的清教主义观——《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布朗之死解读 [J], 王庆光
5.在对恶的冥思中寻求社会拯救的道路——霍桑小说《小伙子古德蒙·布朗》、《红字》深层意蕴新探 [J], 林久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小伙布朗中的象征主义
摘要:形式主义是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主要盛行于二三十年代。
其中象征是形式主义一个重要的恒量,且被霍桑大量用于他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创作中。
本文主要用形式主义中的象征来分析这篇文章以便于读者对全文有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形式主义;象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霍桑善于创作生动且富有象征意义形象的能力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凡是看过他的《小伙子古德曼•布朗》的读者都会注意他使用的象征手法。
这篇短篇小说使用巫术的背景探索信念的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的精神困扰。
象征是把作品本身当做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作品外价值的一种方法。
象征可能是有意义的事件,比如明显的偶发事件,也可能是传统的对象—一种颜色,一棵树—这些东西在故事内外的象征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形式主义就把这些象征作为形式和意义的范例来研究。
霍桑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而象征主义被认为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正如霍桑在《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用寓言和象征来让它产生特殊的效果,那么研究这部小说中使用的象征意义对于理解整部作品有很大帮助。
1. 人物的象征意义布朗是《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年轻、好奇、有很强的探索精神。
在故事的开头,布朗很自信地认为自己能抵制诱惑,但在森林旅途后,他对人性产生了怀疑并且在绝望中死去。
布朗,就像这个普通名字背后的象征,他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当每个人经历了类似于布朗的成长历程:年轻时,我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并勇敢去探索;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雄心勃勃,并坚信我们能保持自我。
这次森林之旅对布朗是一个巨大打击,让他看清“邪恶是人的本性,邪恶是人类唯一的幸福 (布鲁克斯28)”,最后布朗变成了一个“严肃、闷闷不乐、喜欢隐晦的冥想、不相信别人(28)”的人。
这种结尾与故事的开头形成了强烈对比。
“年轻”在整个故事中的不断重复有很多寓意。
它可能指布朗年轻、纯真、简单甚至无疑还与抽象的信仰有密切关系。
而且他的姓“Brown”在英语中是一种颜色,确切地指故事发生的地点,村里外面的奇异世界—阴郁黑暗的森林。
young goodman brown课后题
young goodman brown课后题摘要:1.了解故事背景和主人公2.分析故事主题和象征意义3.探讨人物心理和道德困境4.评价故事情节和结尾5.总结启示和反思正文:一、了解故事背景和主人公《Young Goodman Brown》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17世纪晚期的美国清教时期,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扬·古德曼·布朗的年轻基督徒。
他与妻子费丝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在一次晚上的森林之行中,他的信仰和世界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二、分析故事主题和象征意义1.主题:故事揭示了清教时期宗教信仰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信仰和人性的挣扎。
2.象征意义:森林象征邪恶和诱惑,古德曼·布朗在森林中遇到的诱惑代表他人性的阴暗面。
而他的妻子费丝则象征着他内心的善良和信仰。
三、探讨人物心理和道德困境1.古德曼·布朗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的坚定信仰,到怀疑周围的人,最后接受现实的道德困境。
2.道德困境:古德曼·布朗在森林中目睹了清教领袖们参与邪恶仪式,面临信仰和人性的考验。
四、评价故事情节和结尾1.情节:故事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2.结尾:故事结尾耐人寻味,古德曼·布朗在现实和信仰之间挣扎,使读者对人物命运产生同情和反思。
五、总结启示和反思1.启示: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诱惑和挑战时,要保持信仰和内心的善良。
2.反思:古德曼·布朗的遭遇反映了宗教信仰对人性的束缚,以及个体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无奈。
通过分析故事背景、主题、象征意义、人物心理和道德困境,以及评价故事情节和结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Young Goodman Brown》这部作品,从中得到启示和反思。
霍桑讽喻小说《好小伙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运用
霍桑讽喻小说《好小伙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摘要: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其讽喻体小说备受人们关注。
其中短篇小说《好小伙古德曼布朗》就是一个代表。
文中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为小说增色不少,本文以《好小伙古德曼布朗》为例,分析文中四类象征手法的运用,即名字象征,物体象征,行为象征和自然环境象征,并解读其隐含的意义。
关键字:霍桑,象征,讽喻引言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的运用使文本有了无穷模糊可能的意义,也使得读者有可能对作品产生无限种解读的可能。
而正是因为所有的可能和解读都没有被明确地指出说明,作品便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文学中的”象征”概念的意思是,某事物所代表的意义大于它表面所指的意思。
这个用作象征的事物可以是一个物品,一种情况,一个动作或一项行动,或者其它的在故事中某些元素有原本的意义,却同样也暗示或代表了其他的一些意义。
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众多主人公的名字或地名可以具有象征意义。
另外,文中多次出现的某个特定的物品或行为也可以有象征的意义。
“讽寓”(allegory),按其希腊文词源意义,意为另一种(allos)说话(agoreuein),所以其基本含义是指在表面意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寓意的作品。
从古代希腊到现代西方,讽寓都是极为常见的文艺形式,而由于这种形式涉及语言结构和多层意义的问题,有关讽寓及其解释的讨论往往和语言性质、阐释学、经典与阅读等众多理论问题密切相关,而讽寓也就不同于一般文艺形式,成为文艺作品中极具理论意义、极有代表性的类型。
(张隆溪:p. 32)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
长篇小说《红字》是他的代表作。
除了长篇小说,霍桑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霍桑的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
他除了进行心理分析与描写外,还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他的构思精巧的意象,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加深了寓意。
但他的作品中也不乏神秘晦涩之处。
《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
《年轻小伙布朗》中的“罪恶人性”之多元化解读摘要:本文在探讨霍桑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小说中的多元化意象,揭示了霍桑创作中反复揭示的“罪恶人性”主题及作者对宗教的困惑和感悟。
关键词:罪恶人性;宗教观;多元化意象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被尊为“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在其创作的四十年间,为世人奉献了《红字》等五部长篇小说和《教长的黑面纱》、《拉帕奇尼医生的女儿》、《年轻小伙子布朗》等百余篇短篇小说。
霍桑由于受到家族传统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的深处深深镌刻了加尔文清教主义的“原罪”观念,按照清教教义,人生来有罪,且与生俱来不可改变。
霍桑的几乎全部作品都在描写、探讨和揭露人性的罪恶并积极探寻人类灵魂在清教道德标准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徘徊和救赎。
本文试图以《年轻小伙子布朗》这篇小说为例,结合霍桑的特殊家族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探讨人类本质中的“罪恶”母题。
一.霍桑的生活背景霍桑原姓为“哈桑”,祖上是新英格兰地区的贵族。
霍桑的祖先几代人都是狂热的清教徒,他在美国的第一代祖先曾残忍地迫害过贵格教派,第二代祖先则是1692年“萨勒姆驱巫案”的主要参与者。
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浓重的加尔文教气氛深深地影响了霍桑, 使他自幼性格阴郁, 耽于思考。
而祖先在追害异端中的那种狂热, 则使他产生了负罪感, 在生活中, 他不断思索如何救赎。
入大学后霍桑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了一个“W”, 表示有别于祖先。
霍桑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第二次宗教复兴运动时期,他的家乡萨勒姆镇是一个加尔文清教主义气氛十分浓厚、迷信巫术盛行的地方。
他常在作品中把家乡萨勒姆镇作为故事背景,把那里历史上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写进作品。
作家不仅在多部作品中对他那个时代的萨勒姆镇进行了审视和评论,而且对他祖先时代的萨勒姆镇的社会历史情况也作了审视和评说。
二.《年轻小伙子布朗》《年轻小伙布朗》是霍桑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带有道德探讨的寓意小说。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含混主题论析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含混主题论析作者:周小川甘文平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5期摘要:《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复杂理解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人名、意象利时帘隐喻以及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和费丝言行的含混矛盾表现出来,从而突现了小说的“含混”主题——人性本质的亦“善”与亦“恶”。
关键词:含混主题;人性善恶;人名;意象;时空隐喻;象征中图分类号:171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5-0763-04纳桑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
布朗》一直以来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的情节虽然比较简短,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是深刻的。
长期以来,国内外批评家们比较关注对霍桑小说中所体现的有关“原罪”、“内在的堕落”,等加尔文教教义中的观念的解读和研究,而有关这些小说中所包含的含混主题,即人性亦“善”亦“恶”的本质方面却论述较少,本文即是在此方面的一次尝试。
一威廉·燕卜荪在他的《朦胧的七种类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一书中对“含混(am-biguity)”这一概念是这样描述的:“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加添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含混’本身可以意味着你的意思有肯定,意味着有意说好几种意义,意味着可能指二者之一或二者皆指,意味着一次陈述有多种意义。
”由此可知,含混是指由于文学语言的含混多义性、象征意义的多重性以及意象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文本意义的复杂多义和不确定性。
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以清教思想盛行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村为背景的。
按照清教教义,人皆有罪,且与生俱来不可改变,而超验主义则以人性本善的观点为理论前提,认为“每一个‘邪恶的’行为都由一个相应的‘善良的’行为来补偿”。
浅析《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意象
浅析《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意象作者:张秋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8期摘要:作为十九世纪最有名的作家之一,纳撒尼尔·霍桑在心理描写、象征意象、寓言主题方面表现了他非凡的写作天赋。
作为其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写作技巧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的是这篇小说中的反讽、象征和含混主题,而对其中光暗和火的具体意象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从原型批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方法,分析《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意象,及其隐含意义。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反讽;象征;含混主题作者简介:张秋辰,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2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名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其代表作《红字》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其中《年轻的古德曼·布朗》自发表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文中所用的反讽技巧、寓言主题和象征意象给后世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极大影响。
在这部小说中,霍桑运用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词作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并且设置了多种意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本文采用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的光暗及火的象征意象,揭示人的复杂性和事物的两面性,以完善前人对这部短篇小说的研究。
一、原型批评概述原型批评最早是由诺斯洛普·弗莱提出的,其两个主要的理论来源是苏格兰人类学家詹姆斯·G·弗雷泽的著作《金枝》和卡尔·G·荣格的深层心理学。
弗莱将其定义为“在文学中极为经常地复现的一种象征,通常是一种意象,足以被看成是人们的整體文学经验的一个因素”。
寓言和象征:探析霍桑《好小伙子布朗》
是个 清教徒 , 住在萨利姆村 , 离开 他 的妻子去寻找 信仰 ,他 的妻子 恳求 他 不 要 去 树 林 中 参 加 女 巫 的 安 息 日。在 那 里 , 他 惊 人 的发 现 许 多村 庄 和 教 堂 的 著 名 人 士 。 当 他 即将融入这个 群体 ,他发 现他 的 妻 子 在 他 的 身 边 。他 立 即 大 声 呼
角 色。虽然“ 古 德曼” 是一个 老, i
始 走 入 森 林 深 处 , 当 他 意 识 到 几 乎 每 个 人 的 心 中都 充 满 罪 恶 的 时
候 他 开 始 失 去 他 的 信 仰 。就 在 这 时 ,粉 丝 带 从 挂 着 云 朵 的 天 空 中 飘 落 ,而 这 飘 落 的 丝 带 就 意 味 着 他 对 自己 信 仰 的怀 疑 。这 飘 落 的 丝 带几 乎就 像是 他 的救 命稻 草 , 他 攥 着 这 个 丝 带 愤 怒 而 又 失 望 的 哭 喊起 来 : “ 我 失去 了我 的信 仰 , 地球 上除 了罪 恶什 么也 不存 在 , 但 罪 恶 也 只 是 一个 名 字 ,来 吧 , 魔 鬼 ( 撒旦 ) ,这 是 世 界 赋予 你 的名 字。” 就 这样 疯 疯 癫 癫 的 他 去 了 女 巫 大 会 ,途 中 遇 到 了 他 的 妻 子 并 且 告 诫 他 的妻 子 要 坚 持 真 善 反 对 邪 恶 。但 只是 一 眨 眼 的 功 夫 一 切 都 消失 了 。他 愤 世嫉 俗 的 回到 家 , 但 当他 看 到 自己 的妻 子 戴 着 粉 丝 带 的 时 候 他 脱 离 了 信 仰 的 怀 抱 ( 他 丢 掉 了 对 上 帝 和 人 类 的 信 仰) 。此 时 ,他 已经 完 完 全 全 的 失 去 了对 上 帝 和 人 类 的 信 仰 。粉 红 丝 带 是 古 德 曼 布 朗最 初 对 于 他 的 信 仰 和信 念 幻 想 的 主 要 标 志性 符 号 ,他 的 信 仰 和 信 念 会 带 他 进 入 天 堂 如 果 他 能 够 坚 持 再 多 制 裁 一 个 有 罪 的 人 ,在 他 进 入 森 林 后 , 他 妻 子 头 上 的 粉 红 丝 带 成 为 了 在 其 他 虔 诚 之 人 眼 中一 种 不 真 实 甚 至 无 礼 的体 现 它 唤 醒 了古 德 曼 布 朗” 从 他 的 梦想 或者 愿景 回到现 实 中” , “ 正 是 那 个 时 候 红 丝 带 驱 散 了 他 脸 颊 上 寒 冷 的露 珠 … ” 也 就 是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布 朗脸 上 的这 条 红 丝 带 提 醒 着 我 们 什 么 是 正 确 的 行 为 和
论《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黑色印象
论《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黑色印象作者:赵莉莎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5期摘要:《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深受无数读者的青睐,也得到了无数批评家的赞美与肯定。
利用颇具邪恶色彩的背景,故事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其信仰的不肯定。
通过解析人物与邪恶罪行之间的关联,阐明了什么是黑色力量。
通过对故事所用象征手法及其他写作手法的分析,旨在进一步剖析作品及其作者本身给读者所带来的黑色印象。
关键词:霍桑;布朗;黑色力量;黑色印象;象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124-02一、简介《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写于1835年,它被认为是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
故事的发生地设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霍桑本人曾经居住于此镇。
多年前,霍桑家族曾经赫赫有名,其家族成员曾参与过臭名昭著的塞勒姆审巫案(常耀信,2003:85)。
在此次事件中,诸多所谓的“巫师”被怀疑,折磨甚至被处死。
而事实上,那些被折磨处死的“巫师”只是清教徒眼中的异教徒罢了。
纳撒尼尔·霍桑本人年幼时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邪恶的一面,即“原罪说”(Cassill,1995:89)。
人在出生之时就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过。
为了死后进入天堂,人就应当不断忏悔,在其一生之中毫无怨言地承受苦难,想方设法救赎自己,从而得到上帝的宽恕。
《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讲述了一位名为布朗的小伙子在新婚大约三个月之后与自己的妻子(Faith)告别。
尽管妻子备感不舍,布朗最终还是踏上了与魔鬼约会的道路。
本文着重分析了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剖析了作者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以及哥特式写作手法,旨在进一步论证《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一则充满寓意的故事,它揭示了人性善恶并存的道理。
文学伦理学角度下《小伙子布朗》与《教长的黑面纱》的对比分析
文学伦理学角度下《小伙子布朗》与《教长的黑面纱》的对比分析作者:张梅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4期⊙张梅[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4]摘要:《小伙子布朗》与《教长的黑面纱》都是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
尽管两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描写了主人公在受到清教教义影响下走入虚幻,并在压抑与痛苦中终结一生的故事。
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这两位主人公各自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他们的伦理选择,试图挖掘导致他们人生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面纱》文学伦理学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19世纪是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然而科技的发展不但没有改善社会的道德面貌,反而使人的罪恶越加显露,其中当时的宗教派别之争就是典型的例证。
派别之争及所涉及的道德观念对霍桑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霍桑开始重新审视他所信奉的加尔文教并创作出了一系列的相关作品。
《小伙子布朗》与《牧师的黑面纱》就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两部短篇小说。
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并试图为读者理解这两篇文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文学伦理学是聂珍钊教授提出的以文学为批评对象,从伦理标准方面对作品中人物及行为进行解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学伦理学认为,要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
其中伦理结、伦理线、伦理困境及伦理选择都是文学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下面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对作品进行梳理与解析。
一、伦理线与伦理结“伦理线即文学文本的线形结构。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看,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存在一个或数个伦理结。
伦理线的作用就是把伦理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伦理结构。
”《小伙子布朗》讲述了一个名叫布朗的小伙子,在去与魔鬼赴约的路上遭遇各种经历之后,在愁闷中度过一生的故事。
小说中布朗去参加与魔鬼的聚会是已经预设下的伦理结,而这个伦理结则体现着布朗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人性的美丑:《小伙子布朗》的主题解读
布朗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年轻、好奇、有探索的欲望,最初对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非常自信,却在林中之旅后陷入对人性的怀疑而郁郁终老。
正如布朗这个普通的名字所象征的, 他实际上是“每个人”(Everyman)[4]85。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类似布朗的成长历程:年轻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执着前行,“对未来抱着”“高超的决心”,并坚信自己能够保持自我;途中也会有些许的犹豫,“现在我打算回到来的地方去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决不为这件事再朝前移动一步”,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旅行。
布朗的林中之旅让他发现了人性中“恶”的存在,他因此变成了一个“怀疑一切” 的人,“临终时是悲观绝望的”。
布朗的结局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但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对自己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同布朗的林中之旅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启示、思考甚至观念上的变化。
布朗年轻的妻子费思与普通人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所以布朗在树林中魔鬼的祭坛前也看到了她,梦幻也好, 现实也罢,对布朗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费思的名字(Faith) 清楚地表露出她的象征含义———信仰,她代表的是对善的信仰,在林中之旅开始前布朗坚信不疑的信仰。
“那难道是我应当离开亲爱的费思,跟着她走的理由吗?”“上有苍天,下有费思,我还是得站稳脚跟,抵挡魔鬼!”“费思!费思!抬头望着天,抵制这个邪恶的家伙。
”这些句子既包含费思的双重含义, 同时由于这个人物的设置,更有力地表现出主人公布朗在旅途中经历的内心挣扎、犹豫与彷徨。
不论是作为小说人物的费思,还是作为信仰的费思,布朗对她的态度最终是一致的———放弃与怀疑:“…我的费思去了!‟他喊着。
”“布朗大爷严厉而伤心地盯视着她的脸,没有打招呼就走过去了。
” 布朗黑夜之旅的引路人是另一个具有象征含义的人物。
他代表的是魔鬼,这一点从他手执的“像一条大黑蛇”的手杖和克洛伊斯大娘认出他时的尖叫可以肯定。
他将布朗引去魔鬼的领地,让他皈依邪恶的宗教,对布朗提到的每一个“正派人和虔诚的基督教徒”进行嘲讽,披露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其目的昭然若揭。
论霍桑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年轻的小伙子布朗》为例
权 主 义 仿 佛 暗 夜 里 的 火 炬 , 父 权 社 会 里 , 主 张 男 女 平 等 在 “ 基 础 上 , 女 拥 有 平 等 的 权 利 ” 妇 。
清教 世家 , 他的祖 辈是该地 的第 一批 移 民者 之一 , 参 与 了 并
这・ 伟大 理想 的实 现 , 女性 的觉醒 开始 。不再 麻 木 , 从
0 引 言
导 在 尘 世 间受 苦 , 而 完 成 自我 救 赎 。 这 个 压 抑 的 社 会 环 从
纳撒尼 尔 ・ 霍桑 是美 国浪漫 主义 文学 心理 分 析小 说 的 境 在 小 说 中衍 化 为 阴 郁 的 森 林 。
. 开创 者 , 长 以象 征手 法 描 写 复杂 的 阴 暗心 理 。他 的 写作 2 2 清 教 社 会 中 的 女 性 擅 清 教 思 想 在 当 时 已 发 展 为 成 熟 的 思 想 体 系 , 女 性 的 对 笔调 狂野而 又 哀 伤 , 意 深 远 , 寓 忠实 于其 一 贯 以来 的 主题 束缚更 甚 于 男 性 。在 男 性 主 导 的社 会 里 , 性 沦 为 附 庸 。 女 批 判 清 教 主 义 的 偏 执 与 歧 视 。《 轻 的 小 伙 子 布 朗 》 年 被
为了拥有 自己 的思 想 , 性 被迫 发起 抗 争 。 自启 蒙 运 女
动 起 , 女 权 力 受 到 了 广 泛 的 关 注 , 产 生 了 女 权 主 义 。 女 妇 并
1 纳 撒 尼尔 ・ 桑与 《 轻的小 伙 子布 朗》 霍 年
1 1 纳 撒 尼 尔 ・霍 桑 .
纳 撒 尼 尔 ・ 桑 出 生 于 马 萨 诸 塞 州 塞 伦 镇 一 个 传 统 的 霍
不 再 甘 于 被 压 迫 , 是 女 性 “ 圣 路 ” 跨 出 的 第 一 步 。 在 这 朝 上 史 上 臭 名 昭 著 的 女 巫 审 判 。 这 在 其 代 表 作 《 轻 的 小 伙 子 年 本 篇 小 说 中 , 丝 和 古 迪 ・ 洛 伊 丝 反 叛 清 教 信 仰 , 随 魔 费 克 追 布 朗》 中有 所 影 射 。 鬼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 们 是 女 性 觉 醒 的先 驱 。 她 霍 桑 对 清 教 抱 着 矛 盾 的 态 度 。 一 方 面 , 不 遗 余 力 地 他
好小伙布朗
作品中,布朗进入森林的历程也是其自身对人性真实面探索的精神历程,作者霍桑善于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写作。
在这部作品也不例外。
小说开篇既有出现对古德曼·布朗妻子费丝的“粉红色的缎带”加以特写描述,在随后的篇章中又有几次提及。
粉红色缎带串联起布朗信念的变化。
粉红色是一种介于红与白之间的颜色。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会使人联想到天使以及纯洁,而红色则象征着鲜血和罪恶。
故事中,费丝的粉红色缎带共出现过三次。
在布朗离开村庄向费丝作别之时,他认为系这粉红缎带的费丝“真是个有福的人间天使”,内心充满了对上帝以及人类的信任。
随后布朗深入森林,发现了他平日所熟悉崇拜的人们的邪恶聚会,正在痛苦绝望之时,他可看到了那根粉红色的缎带,布朗不禁叫道:“俺的费丝也走了!人世还有什么善!罪孽不过空名罢了。
来吧,魔鬼,这世界全是你的啦。
” 粉红色缎带从空中飘落下来,象征着布朗对上帝以及对人性善良的纯净信念开始变得模糊脆弱。
布朗接近了人们的邪恶的聚会,在那里他了解到了许多平日道貌岸然的圣人私底下所干的肮脏勾当,并且还遇见了妻子费丝。
费丝已然丢失了那根粉红色的缎带,就如失去原有的天真纯洁。
小说中,作者还对森林中的环境进行了多层刻画。
作品开端,森林在布朗看来邪恶的象征,是他善良的祖辈决不会迈进的地方。
在抵不住老者的劝诱进入之后,森林成了邪恶的聚集地,在那里,他不仅听到了关于他祖辈的种种恶行,更亲眼见到他一直所尊崇的人们亦是恶迹斑斑,所有他对于人类的良好看法皆被打破。
他“仰望苍天,疑惑头顶是否真有天国。
然而,但见天空蓝蓝,繁星闪烁。
”此时在森林中出现的星辰正如《圣经》士师记第4,5章说,星辰是来自天堂中天使的帮助的象征。
森林上方的蓝色苍穹和耀眼星光意味着布朗仍然“ 要对抗魔鬼,坚定不移!”但是“虽未起风,却有一团乌云匆匆掠过天顶,遮住了明亮的群星。
蓝天依旧,只有头顶正上方那团乌云飞快地飘向北方”,他发现了森林之中的这个恶魔聚会,他失去了信仰,突然之间森林顷刻间已然成了地狱,“林中充满可怕的声响…有时风声萧萧,酷似远处教堂的钟声;有时它在这夜行者的左右大吼大叫,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蔑视他,嘲笑他”,作者刻画出笼罩着的森林中阴暗恐怖的气氛,树木成了恶魔的化身,各色有罪之人在此被一一揭发,好人与坏人已是毫无区别。
《小伙子布朗》中核心人物心理分析
《小伙子布朗》中核心人物心理分析作者:彭乐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7期彭乐内容摘要: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是众多小说中出色的一篇。
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本是恶这样一个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作家对美国基督教的矛盾看法。
在小说中多次用到了心理分析的手法,通过这种小说描写的特点,使读者更加生动的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环境对话《小伙子布朗》心理提到《小伙子布朗》这部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短篇经典小说,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霍桑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的小说有很强的心理分析特点和象征手法。
霍桑是心理小说和象征主义手法的开创者,特点是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去分析理解某个主要人物的性格。
他着重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到拯救。
然而霍桑并非全写黑暗,他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主人公寄予极大的同情。
小说《年轻人·布朗》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英国17世纪末、巫术盛行时期的塞勒姆小镇中的青年古德曼·布朗的故事。
小说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和心理分析的方式,通过情景描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就是:Evil is the nature of mankind.其实就是每个人都有着孤独和阴暗的一面。
小说开篇讲述的是一位名为古德曼·布朗的年轻人,在黄昏时分作别新婚的妻子费丝,离开他的村庄。
沿途之上,他在一位神秘老人的引诱之下,步入了他本不该进入的象征着邪恶的森林。
在森林中,布朗撞见了恶魔聚集的阴暗聚会,参与者有平日德高望重受人尊崇的长者,亦有村庄里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向来纯洁的妻子。
故事的结尾并未明确指明布朗所见一切是梦还是事实,但是他已是心灰意懒,对所有人包括妻子在内,都充满了怀疑的态度,认为每个人是罪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中“粉红色丝带”的意向多义性分析作者:崔玮崧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79-02一、引言纳撒尼尔·霍桑是19 世纪前半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许多作品都探索人性和道德。
他还擅长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意向用来辅助表达主题。
短篇小说《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发表于1835 年,许多文学评论家都认为这篇作品是“霍桑最复杂的小说,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懊恼的事实,就是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别人心中真正的想法。
”还有许多人认为这篇作品是“霍桑对发生在1692 年萨勒姆女巫事件的最好诠释。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清教徒古德曼·布朗的一趟深夜旅途。
布朗不顾新婚妻子费思的再三劝阻,在黄昏时分作别妻子,在一位身份不明的老人的引诱下,步入森林参加恶魔的聚会。
并见到了平日里看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和自己心爱的妻子。
在故事的结尾,霍桑并未给出读者明确答案:布朗所见所闻是梦还是事实,但布朗在参加完聚会后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心灰意冷且充满怀疑,直至死去。
作为一名清教徒,布朗想不通为什么既然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还要将原罪带给每个人。
布朗是一元论的信徒,他只能接受一个:上帝或者撒旦;善或者恶;信仰或者原罪。
他的世界是个纯粹的世界,他接受不了任何不纯洁的事物,在文中唯一一位有意识地保持自身纯洁远离恶魔的“好小伙子”。
二、“粉红色丝带”的多义性“粉红色丝带”是戴在布朗的妻子费思头上的饰品,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五次。
这五次的出现不是巧合,“粉红色丝带”的每一次出现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它不只是布朗妻子一般的头饰,而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重要线索。
小说中,前两次丝带都戴在费思的头上,粉红色的丝带将布朗那新婚的娇妻映衬的更加娇羞,惹人怜爱。
粉红色丝带第三次出场发生在古德曼这一对新婚夫妇刚刚分别不久,“……尽管她的粉红色丝带在飘扬,但神色忧郁”我们不禁要对文中的“尽管”一词提出疑问,粉红色丝带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殊力量?难道因为粉红色丝带在飘扬,费思就不应该忧伤吗?在参加完恶魔的聚会后,布朗伤心欲绝,当他看到他心爱的妻子头上的粉红色丝带飘落的时候,他也随之失去了信仰。
在小说的结尾,布朗又一次回到萨勒姆姆村庄,他的费思依旧戴着那条粉红色丝带迎接他,此时的费思还是那个纯洁无暇的费思吗?作者也没给出我们一个明确地答案,但是布朗的人生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不再相信任何人,郁郁寡欢,孤独终老。
十九世纪,清教主义陷入了认识论的危机: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的矛盾。
不可知论是指在上帝被清教徒严格地按照《圣经》无条件地接受,除《圣经》以外任何形式的解读都是对上帝的亵渎。
当时教堂的许多神职人员利用清教徒对上帝的虔诚,制定清教徒的日常行为准则。
在他们的眼中,不同既是一种罪。
在霍桑的小说中,他大量的运用意象从而激发读者多元化的猜想和理解对抗清教主义中那所谓的“统一。
”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粉红色丝带”的解读不可定义只可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
霍桑短篇小说中重要的意向“粉红色丝带”是用来敲醒清教主义古板腐败处世哲学的警钟。
三、“粉红色丝带”——原罪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身上带有霍桑的自传性质。
布朗和霍桑的家乡都是同一座美国的历史名城萨勒姆。
小说开篇,霍桑就交代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走出家门,来到萨勒姆村街道上,可跨出门槛又回头,与年轻的妻子吻别。
”小说中其它的环境描写都是模糊的,作者所提及的唯一确切的地名就格外引人注意。
这座小镇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震惊全美的萨勒姆就发生在这里也是霍桑和他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霍桑的祖先都给他的成长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Leland Person教授曾经表示:“在《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以及《红字》中,霍桑都在小说中渗透他个人对于家乡以及他曾经生活在萨勒姆小镇的祖先的看法。
”霍桑自己也曾经这样回忆他的祖先:“他们有的是士兵,有的是法官,有的是教堂的管理者,他们身上都有清教徒的烙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由此可见,霍桑为和他的祖先们一样是清教徒而感到自豪。
历史所记载的霍桑的祖先都是清教徒,他们中的一些也同时因为参与多起迫害无辜清教徒案而名声狼藉。
霍桑有两位非常有名的祖先。
一位是萨勒姆女巫案的法官。
萨勒姆女巫案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宗最惨烈的宗教灾难。
1692 年夏天,萨勒姆审判法庭把十九名“巫师”送上了绞刑架。
后经历史证明,这些人全部都是无辜的清教徒。
负责审理萨勒姆女巫案五名法官的其中重要的一位就是霍桑的祖先——约翰·霍桑。
Margaret B. Moore 曾在《霍桑的撒莱姆世界》一书中这样形容约翰·霍桑:“霍桑与萨勒姆女巫案的纽带就是他的许多祖先都参与过对萨勒姆无辜女性的迫害。
特别是梅尔·威廉和安娜·霍桑的第三个儿子约翰·霍桑,曾经因为参与过1692 年的萨勒姆女巫案的审判,并在该审判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受人指责。
他继承了迫害的基因以至于他在迫害女巫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的血液里就有着污点,这个污点已经深入骨髓,即使是被埋葬了也还是看得见。
”霍桑的另一位有名的祖先也是一名法官,参与另一起迫害贵格教信徒的案件。
作为这两位祖先的后代,纳桑尼尔·霍桑不可能不知道他祖先的罪行。
霍桑祖先的罪行在《好小伙子布朗》有所体现。
布朗祖先的所作所为与霍桑本人的祖先极其相似。
由此可见,霍桑对其祖先所犯下的错误并不是熟视无睹的,相反,他勇于承认并且还把这些故事经过加工以后写进了《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这本小说中。
当粉红色色带从空中飘飘落下后,布朗对他祖先犯下的罪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粉红色丝带的飘落象征着布朗对其祖先犯下罪行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不以为意到最后对原罪深深忏悔,布朗完成了他人生课堂中最重要的一课。
粉红色是白色与红色的结合。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就如同他原本心中的费思(信仰);而罪恶是鲜红的。
“粉红色丝带”象征着他与费思纯洁的爱情是布朗心中快乐的源泉。
也就难怪霍桑在文章开头写道:“尽管她的粉红丝丝带在飘扬,但神情忧郁。
”(霍桑 250)有了“粉红色丝带,”费思就有了纯洁的爱情本是不该悲伤的,但布朗的远行却让费思失去安全感愁挂眉梢。
小说开篇的“粉红色丝带”的明艳与其它阴森恐怖哥特式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它就像一道光指引着布朗在黑暗中前进。
布朗的信仰随着“粉红色丝带”的飘落轰然崩塌,他认为原本纯洁无暇的人已经变了样,每个人都生来有罪。
四、“粉红色丝带”——粉碎清教教义中一元论的工具19 世纪,一元论在清教教义中占主导位置。
一元不仅论证了上帝的真实存在性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教徒的思想统治:“上帝是唯一的神,上帝的存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好小伙子布朗深入森林参加聚会就是对绝对真理的一种探索。
然而,探索的结果让他大为失望。
尽管清教神职人员对清教徒的思想进行了规范和教育,但是大多数清教徒仍想布朗一样无法理解:既然上帝真实存在,为什么撒旦也存在?既然真善美存在,为什么罪与恶还要存在?这些疑问让许多清教徒像布朗一样信仰缺失,人格分裂。
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粉红色丝带”纯白的特质已经被红所污染。
再也没有纯粹的善,因为恶正参杂进来;上帝不是唯一的神,因为撒旦也在举行聚会;信仰不再纯粹,因为原罪正在作祟。
霍桑正是想通过“粉红色丝带”想清教徒说明,对立体可以合理存在,这些对立体是对清教徒的考验,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上帝赋予他的子民选择的权利,使他们成为有血有肉,有选择权利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像机器人一样只懂得执行制造者所编辑的程序。
清教徒选择了恶并不等于上帝放弃了拯救他。
布朗的结局警示大家,怀疑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相信善。
“粉红色丝带”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管布朗怎么看它。
文章的开篇,“粉红色丝带”是纯洁的象征,在文章结尾它又成了罪与恶的象征。
尽管布朗经历了心灵上的巨大打击,它最后还是一动不动的戴在了费思的头发上,重要的不是它意义的改变而是布朗心态上的改变。
如果在经历过恐怖森林聚会的人生探索之后,布朗仍然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神,相信善的存在并且尽力帮助周围被原罪所困扰的人们脱离魔鬼的纠缠,他才真正是无忧无虑好小伙子布朗,他的费思仍然通过他的努力而再次纯洁无暇。
遗憾的是,布朗在分不清聚会是现实还是梦境的情况下就决定放弃,不再相信任何人,这导致了他最后的信仰崩塌,孤独终老。
霍桑正是想通过“粉红色丝带”和布朗的思想转变警告所有清教徒,多元论是合理存在的。
善与恶,好与坏,上帝与撒旦都客观存在,但是最重要的是清教徒们自身的选择。
选择正是他们宗教修行与人生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粉红色丝带”像是一个望远镜让今天的读者看到:在面对发生在三百多年前清教主义发生的宗教危机时,霍桑尝试用小说意向的多义性来对抗一元论,霍桑认为,他小说中的意向只可从多角度揣摩不可被定义;“粉红色丝带”又像是一个显微镜放大了人性中的原罪与恶的成分。
《年轻的好小伙子布朗》带有霍桑一定的自传体性质,随着“粉红色丝带”的缓缓飘落,布朗加深了对原罪的理解,即对祖辈和人类始祖所犯罪恶的无条件继承。
霍桑还通过“粉红色”向读者说明:矛盾体可以共存,多元论也有其合理性。
他鼓励清教徒接受矛盾体的存在,坚持自己的信仰,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以得到道德品质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升华。
参考文献:[1]Amy Lang, The Synax of Class: Writing Inequality in Nineteenth-CenturyAmerica[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37-38.[2]Arthur Coxe,“The Scarlet letter”and Other writings [A]. In Leland Person. The Church Review [C]. New York:W.W. Norton, 2005:258-259.[3]Brenda Wineapple, Hawthorne: A Life [M]. New York:Knof, 2003:133.[4]Crews,Frederick, The Sins of the Fathers: Hawthorne's Psychological Them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88.[5]Frederick Crews, The sins of the Fathers: Hawthorne's Psychological Them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73-78.[6]Hawthorne Nathaniel, The Contemporary Review[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27, 231.[7]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M].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9.[8]Person Leland S.,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thaniel Hawthorn [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9]纳撒尼尔·霍桑. 霍桑名作精选[M]. 余士熊等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249-264.[10]彭石玉. 霍桑小说与《圣经》原型[J]. 外国文学,2005 (4): 64-69.[11]张晶. 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5 (9): 82-86.作者简介:崔玮崧(1989~),女,辽宁省抚顺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11 级硕士研究生,曾赴美西佛罗里达大学交流一年,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